八一年優秀獲獎短篇小說集
❶ 汪曾祺什麼短篇小說 獲優秀短篇小說獎
汪曾祺的短篇小說《大淖記事》曾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網上有的資料認為1980年汪曾祺的《受戒》也曾獲獎,但我翻了隨身的三本文學詞典,確認《受戒》並沒有得獎。所以原來二樓網友(我修改後,她成為一樓)「雪地里的心心」回答內容,我持商榷的態度。
❷ 賈平凹的代表作有哪些,賈平凹獲得過什麼獎
賈平凹怎麼讀,賈平凹是當代著名作家,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但是他的名字常常被人讀錯,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賈平凹怎麼讀把。操作方法
1
賈平凹怎麼讀
賈平凹(讀音:jiǎ píng wā)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當代作家。
❸ 劉海棠的作品有哪些比例漁火
劉海棠不是作家,《漁火》的作家是劉紹棠。他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代表作有以下這些:
短篇小說集:《青枝綠葉》《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蛾眉》等
中篇小說:《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長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
散文短論集:《我與鄉土文學》《我的創作生涯》《劉紹棠文集--大運河鄉土文學體系》等
❹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者李國文的作品,於1981年由 出版社出版,共分上下兩冊。
基本資料
男 ,原籍江蘇省鹽城市,1930年8月24日生於上海。漢族,中共黨員。1949年畢業於南京戲劇專科學校理論編劇專業。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
生平簡介
1947年入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攻讀理論編劇專業, 李國文
1949年投奔革命到北京,進華北革命大學學習。 1950年至1953年間先後任天津鐵路文工團和入朝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文工團創作組長。 1954年到中國鐵路總工會宣傳部任文藝編輯。 1957年7月在《人民文學》上發表反對官僚主義的短篇小說《改選》,引起一定反響。但不久就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鐵路工地參加勞動,此後長期擱筆。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之後重新提筆寫作,發表了《車到分水嶺》、《空谷幽蘭》等有影響的短篇小說。 1978年調到中國鐵路文工團任創作員。發表在1980年3月號《人民文學》上的《月食》,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81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冬天裡的春天》於1982年獲首屆茅盾文學獎。 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出版短篇小說集《第一杯苦酒》。 李國文代表作
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危樓紀事》獲1984 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86年調到中國作家協會,擔任《小說選刊》主編,至1989年底該刊停刊。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以及隨筆散文集:《罵人的藝術》、《淡之美》、《大雅村言》、《樓外談紅》、《中國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國文人的活法》、《唐朝的天空》等,作品多次獲獎。並著有《評點《三國演義》、《莎士比亞傳》等書。
❺ 高曉生獲全國第一、二屆優秀短篇小說獎作品
高曉聲(1928——1999年),江蘇武進人。50年代開始創作,已出版《李順大造屋》、《七九小說集》、《高曉聲八一小說集》、《陳奐生》、《覓》、《新娘沒有來》等小說集與長篇小說《青天在上》、《陳奐生上城出國記》。
高曉聲檀長描寫農村生活,善於在普通農民的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揭示具有重大意義的社會問題,探索我國農民坎坷曲折的命運與心路歷程的變化,文筆簡煉幽默,格調寓庄於諧,在新時期文苑獨樹一幟。 陳奐生系列小說(包括《「漏斗戶」主》、《陳奐生上城》、《陳奐生轉業》、《陳奐生包產》、《陳奐生戰術》、《種田大戶》、《陳奐生出國》等)反映農民陳奐生的人生歷程。「上城」為其生活帶來轉機,「包產」使他找到歸宿,「出國」則標志著他走向成熟。從這個人物的「人生三部曲」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國農村在經濟體制改革中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和廣大農民艱難行進的身影。被視為是農村題材反思、改革小說的代表人物。迄今已出版小說、散文、詩歌、戲劇、創作談等專集和選集30部。部分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其中英、日、德、荷四種文字有專集。
高曉生自述年表
1.1950年創作第一篇短篇小說《收四財》,發表在文匯報「年會」上。
2.1951年華東新華書店出版我的詩集《王善人》。
3.1953年《文藝月報》發表我的短篇小說《解放》。
4.1954年演出我同葉至誠合作的歌劇《走上新路》。1955年出版(通俗出版社)。
5.1957年屈打成右派。
6.1978年冬開始重新握管。
7.1979年3月重返文壇。
8.1979年7月《雨花》發表我的小說《李順大造屋》。在這以前,5月由《鍾山》發表我的小說《「漏斗戶」主》。
9.1980年《人民文學》發表《陳奐生上城》。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的《七九小說集》。
10.1981年和1982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我的1980年和1981年小說集。
11.1983年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我的1982年小說集。
12.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在1984、1985年出版了我的1983、1984年小說集。
13.我的1985小說集如期完成,但短篇的銷售普遍滑坡,一時竟找不到肯為我出版的單位,一直拖到1988年才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因時間拖長了,不得不將書名改為《覓》。不能再按年出版。從此開始,我的創作情緒低落。
14.轉寫長篇創作,上海文藝出版社在1991和1992年先後出版了我的長篇小說《青天在上》和《陳奐生上城出國記》。
15.在這期間還寫了一些短篇,1993年由華藝出版社出了我的短篇集《新娘沒有來》。
16.1992年之後,因身體關系,轉人散文創作,連同過去的零星小文,先後出版了《生活的交流》、《生活、思考、創作》、《錢往哪兒跑》、《尋覓清白》等散文、雜文集。
❻ 劉紹棠的代表作品
1、《蒲柳人家》
《蒲柳人家》劉紹棠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首次發表於《十月》1980年第3期。
《蒲柳人家》以望日蓮的命運變化為主線,她從小受虐待、壓迫,在父老鄉親幫助下逃出火坑,並與周檎結為夫婦,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中去。
通過對望日蓮周圍眾多普通人物的刻則,對人情美的挖掘,表現蘊藏在勞動人民身上美好的情操、樂觀主義情懷,不屈的斗爭精神,從而歌頌了黨領導下的抗日數亡壇動。
《蒲柳人家》獲1977 —1980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二等獎,並被選進中學教材。
2、《野婚》
《野婚》是劉紹棠創作的長篇小說。《野婚》的主要場景為京東北運河畔的魚菱村。
作品以劉四夢同金裹銀兒、小戲子的「野婚」為線索,從解放前金裹銀兒和小戲子分別陰差陽錯與劉四夢簽訂婚約開始,一直寫到三人從中年漸入晚境,經歷了種種人事和是非,又見證了新一代年輕人的新的「野婚」。
全書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斕的通州鄉村風俗畫,生動地刻畫了一系列血肉豐滿、敢愛敢恨的人物形象,在主角命運的大起大落之間,寫盡了人間冷暖,也寫出了時代變遷的痕跡。
3、《十步香草》
《十步香草》是劉紹棠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講述的是發生在通州一個僻靜胡同里的故事。主人公雲蘭渚雖念過兩年大學,卻一直背著黑鍋,長期在一家造紙廠當臨時工。
正所謂「十步之澤,必有香草」,他畢竟不同於一般人,在此期間,他拾得不少珍貴的藏書。
改革開放之後,時代的大潮更為他的才能提供了施展的機會,他的膽識、韜略、才能都顯現出來,而他不僅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還要改變住在他的小四合院的其他人家的命運。作品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紹棠
❼ 賈平凹的( )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滿月兒》。
《滿月兒》是2012年8月1日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平凹。本書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本書作品展示了一幅幅農村新人、新事動人的生活畫面。
《滿月兒》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收入了《一雙襪子》、《彈弓和南瓜的故事》、《隊委員》、《曳斷繩》、《荷花塘》、《滿月兒》等短篇小說60篇。
其中《滿月兒》在1978年榮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這些作品展示了一幅幅農村新人、新事動人的生活畫面。
(7)八一年優秀獲獎短篇小說集擴展閱讀:
賈平凹,1952年出生,陝西丹鳳人。陝西作協主席,中國書協會員,當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秦腔》、《高興》、《心跡》、《愛的蹤跡》、《廢都》等,曾獲多次文學大獎。他是一位當代中國最具叛逆性、最富創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具有世界意義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中國和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被譽為「鬼才」。
❽ 劉曉棠的兩個獲獎的小說名稱是什麼。急~
劉紹棠吧,沒聽過劉曉棠。
《敬柳亭說書》獲首屆中國大眾文學獎。長篇小說《京門臉子》獲北京優秀長篇小說獎。他的《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二等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黃花閨女池塘》獲90年代優秀小說獎。短篇小說集:《青枝綠葉》、《老師領進門》又名《師恩難忘》(選入人教版6年級下冊語文 劉紹棠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書)、《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蛾眉》等,中篇小說《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節選入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書)、《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長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散文短論集《我與鄉土文學》,《我的創作生涯》(其中《本命年的回想》已收錄蘇教版七年級(上)語文課本)《夜光杯散文精選》等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