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sf輕小說在五代十國當開國皇帝

sf輕小說在五代十國當開國皇帝

發布時間: 2022-07-16 20:00:40

A. 五代十國所有的皇帝名字生平

代十國並非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五代十國(907~960年),一般是指介於唐末宋初的這一段歷史時期。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次第更迭的政權。十國指五代之外相繼出現的十個割據政權: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北漢,統稱十國。關於五代十國的年限,一說為:北宋滅亡北漢時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國的歷史時期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說為,五代十國存在於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間。五代十國(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後形成的一個紛亂割據的時期,北方是有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更替,南方則是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等十國割據。總之,這是社會動盪,戰亂不斷,後被趙匡胤統一,建立宋朝.

前蜀後主王衍
王衍(899年―926年5月2日),字化源,王建第十一子,許州舞陽人(其故里今屬舞鋼市),母親是王建寵妃徐氏。前蜀後主,918―925年在位,共七年。
前蜀後主王衍(公元899年-926年),王建子,公元918年登基,公元925年去位,在位7年。王衍奢侈荒淫,營建宮殿,巡遊諸郡,耗費大量財力,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太後、太妃賣官鬻爵,臣僚也賄賂成風,政治十分腐朽。同光三年(925),後唐庄宗李存勖發兵攻蜀,王衍降,前蜀亡。後來,王衍被送赴洛陽中途被殺,死時28歲。

前蜀高祖王建
生平簡介

王建(847年—918年7月11日),字光圖,陳州項城(今河南沈丘)人,一作舞陽(今屬舞鋼市)人。五代時期前蜀皇帝(907—918年在位),年號:天復王建(847年—918年7月11日),(907)、武成(908-910)、永平(911-915)、通正(916)、天漢(917)、光天(918)。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擴張疆土,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蜀中大治。死後謚號神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廟號高祖,葬於成都的永陵(今成都市西延線永陵路)。

後梁太祖朱溫
朱溫(公元852—912年),原名朱溫,歸唐後賜名朱全忠,稱帝後又改名朱晃,原豐縣(第)一鄉艾村裡午溝集人。但這是一個籍貫尚存爭議的人物,現行史書中多記為宋州碭山午溝里(今安徽碭山)人。家世為儒,祖朱信,父朱誠,皆以教授為業。幼年喪父,家貧,母王氏佣食於蕭縣劉崇家。朱溫成人後,與其兄朱存「勇有力,而溫尤兇悍」,「不事生業,以雄勇自負,里人多厭之」。
太祖,名朱溫(公元852~912年),出身貧寒,後掌握唐朝兵權,廢照唐宣帝而自立。在位6年,為其子所殺,終年61歲。葬於宣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范村保,一說在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
朱溫稱帝後,改名朱晃。並改革了一些唐末的弊政。但因連年用兵,又經常殺戮將帥功臣,使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尖銳,政權不穩。

後梁末帝朱友貞
朱友貞(888年10月20日~923年11月18日) ,後梁末帝,朱溫和張惠的嫡子,朱友珪弟。朱溫即帝位,封為均王,任左天興軍使、東京馬步軍都指揮使。梁乾化二年(912)郢王朱友珪殺死其父朱溫,即帝位,朱友貞為東京留守、開封尹。次年,與趙岩等密謀推翻朱友珪,二月,打起了「除凶逆,復大仇」的旗號,聯合魏博節度使楊師厚興師問罪。發動洛陽禁軍兵變,友珪自殺。鳳歷元年(913)即帝位。改名為鍠,後再改名為瑱。復用乾化年號(913年2月-915年10月)、貞明(915年11月-921年4月)、龍德(921年5月-923年10月),在位11年,被後唐李克用養子李嗣源圍困而自殺,36歲。葬於宣陵附近(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後唐庄宗李存勖
庄宗,名李存勖(公元885—926年),小名亞子。李克用長子。李克用病死,他襲晉王位,建立後唐,稱帝。在位4年,在兵變中被箭射死,終年42歲。葬於雍陵(今河南省新安縣境內)。


後唐明宗李嗣源
明宗李嗣源(866或867—933),五代後唐皇帝。公元926—933年在位。沙陀部人,原名邈吉烈。李克用養子。以戰功官至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同光元年(923年),庄宗李存勖領兵取汴梁,滅後梁。四年(926年),李存勖在兵變中被殺,嗣源入洛陽監國。即位後改名亶,改元天成。殺酷吏孔謙,褒廉吏,罷宮人、伶官,廢內庫,注意民間疾苦。但因其不通漢文,難親理朝政。又兼用人不明,姑息藩鎮,權臣安重誨跋扈,次子李從榮驕縱,以致變亂迭起。彌留之際,從榮舉兵反,飲恨而死。葬徽陵,謚聖德和武皇帝,廟號明宗。


後唐閔帝李從厚
後唐閔帝李從厚(914年12月17日―934年5月24日),五代時期後唐第三位皇帝,小名菩薩奴,後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母為昭懿皇後夏氏。長興元年(930年)封宋王,長興四年(933年)十月即位,應順元年(934年)四月被廢為鄂王,不久遇害。在位一年,時年21歲,後晉天福元年(936年)追謚曰閔皇帝。


後唐末帝李從珂
李從珂(885年-936年),鎮州(今河北正定)人,五代時期後唐皇帝,原為後唐明宗李嗣源義子,本姓王。934年-936年在位,死後無謚號及廟號,史家稱之為末帝或廢帝。
末帝,李從珂(公元886~936年),明宗養子。他廢愍帝後繼位。在位3年,因無力抵擋石敬瑭的進攻而自焚,終年51歲,葬於徽陵。

後晉高祖石敬瑭
石敬瑭,生於唐景福元年(892年),卒干後晉天福七年(942年),太原沙陀族人,五代時後晉王朝的建立者,即後晉高祖,936年至942年在位。石敬瑭年輕時朴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隸屬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當時正值後梁朱溫與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爭雄,石敬瑭沖鋒陷陣,戰功卓著。


後晉出帝石重貴
石重貴,生干後梁乾化四年(914年),約卒於北宋乾德二年(964年),五代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後晉第二個皇帝。
石重貴本為後晉高祖石敬瑭的侄兒。其父石敬儒早逝,石敬瑭遂將他收為己子。石重貴少時謹言慎行,質朴純厚,善好馳馬射箭,頗有沙陀祖輩之風,深得石敬瑭厚愛,後唐清泰二年(936年),石敬瑭在晉陽舉兵叛唐,後唐大軍圍攻太原。石重貴或出謀劃策,或冒矢拒敵,都受到石敬瑭贊賞。石敬瑭借契丹兵挫敗後唐軍隊,離太原赴洛陽奪取帝位,臨行前選石重貴留守太原,授以北京留守、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行太原尹,掌河東管內節度觀察事。官銜不少,但政績平平,「未著人望」。盡管如此,因受到叔父倚重青睞,石重貴仍步步高升,到天福七年(942)石敬瑭死前,石重貴已進封齊王,兼任侍中。
石敬瑭死後,石重貴承製即位及為後晉出帝。石重貴在叔父尚有嫡子在世時,能繼承大統,其間不乏宮中密謀。石敬瑭生有六子,大多早夭,僅剩幼子石重睿一人。本來石敬瑭在病中託孤與宰臣馮道,意思要馮道鋪立石重睿。但他死後,馮道與當時掌握實權的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景延廣卻擅立石重貴為帝。
石重貴在位時間不長,前後不過五年。五年中,生活的浪濤既把他湧上了頂峰,也把他無情地摔到了谷底,成為亡國之君。


後漢高祖劉知遠
劉知遠(895年—948年),後漢高祖,五代後漢開國皇帝。其祖先本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後晉開運四年(947年),劉知遠在太原稱帝,沿用後晉高祖年號天福,稱天福十二年,同年六月入汴京,自稱為東漢顯宗八子淮陽王昞之後,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天福十三年(948年)正月改元乾祐,更名劉暠,同月因病崩於萬歲殿。謚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後漢隱帝劉承祐
後漢隱帝劉承祐(930年3月28日―951年1月2日),沙陀族,後漢的最後一位皇帝,高祖劉知遠和李皇後之子。948年---950年在位,後漢高祖乾祐元年(948年),劉知遠死後,他即位,沿用後漢高祖年號乾祐,在位時期大權旁落,後誅殺權臣,引發了郭威叛變,後漢隱帝承祐三年(950年),叛軍攻開封,劉承祐被殺,後漢亡,時年21歲。

後周太祖郭威
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邢州堯山(今邢台市隆堯縣西)人,字文仲,小名「郭雀兒」,五代後周的建立者。郭威出身於貧苦人家,讀過些書,知道民間疾苦。即位後,減輕賦稅,削減嚴刑峻法,他生性節儉、虛心納諫、他又能留心搜羅人才,所任用的魏仁浦、李轂、王溥、范質等人都能忠於職守,遵守法度,君臣合力,逐漸改革了一些弊政,使北方地區的經濟,政治形勢漸漸趨向好轉。郭威在五代十國時期,是一個清廉勤政的好皇帝。去世後,因親生兒子全都被劉承祐殺害,由妻侄柴榮繼位。

後周恭帝柴宗訓
後周恭帝柴宗訓(公元953年9月14日--公元973年4月6日,公元959年--公元960年在位),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病逝,柴宗訓即位,時年7歲,由符太後垂簾聽政,范質、王溥等主持軍國大事。柴宗訓在位期間,特別重用趙匡胤,使他產生了做皇帝夢。

公元960年正月元旦,群臣正在朝賀柴宗訓時,鎮(今河北省正定縣)、定(今河北省定縣)兩州忽然有人來報說,遼和北漢合兵南侵,其實這是趙匡胤和其他將領編造的謊言。范質便命令趙匡胤率領禁軍北上抵禦。禁軍到達陳橋驛後,突然發動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趙匡胤回師開封,建立宋朝,廢黜柴宗訓,降封他為鄭王。後周滅亡。
不久,柴宗訓被遷往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居住。他於被廢13年後去世。謚號「恭」,陵號「順陵」,史稱柴宗訓為恭帝。


後周世宗柴榮
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954—959在位,在位6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父柴守禮,祖父柴翁是當地望族,柴榮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他是後周太祖郭威內侄,收為養子,又名郭榮。繼位後復本姓。柴榮在位六年,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又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在議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年僅39歲,廟號世宗,謚號睿武孝文皇帝。

B. 請推薦幾本寫穿越到五代十國末期的完本小說

黃沙百戰穿金甲,天下節度,帝王相公,卿心撩亂,舞天綾。
不夠的話就追問。

C. 寫出五代十國的名稱,他們的開國君主都是什麼身份

五代十國的名稱這也太多了吧!而去還要查出他們的身份,有點繁瑣了。

D. 五代十國的開國皇帝分別是誰

五個中原王朝:
後梁:朱溫
後唐:李存勖
後晉:石敬瑭
後漢:劉知遠
後周:郭威

十國:

吳:楊行密
南唐:李昪
吳越:錢鏐
楚:馬殷
前蜀: 王建
後蜀:孟知祥
南漢:劉龑
荊南(南平):高季興
閩:王審知
北漢: 劉旻

E. 為什麼在五代十國時期多是養子繼位皇位皇帝的親兒子們去哪了

朱溫在傳授之際,所防範的並不是嫡子朱友貞,而是親子中的長子朱友珪,可見,無論是嫡子朱友貞和長子朱友珪,都沒被考慮為繼承人。

我們再來看看後周皇位傳承,郭威將皇位發給柴榮。郭威建立後周,將養子柴榮立為儲君,並且罷黜了功高震主的大功臣王峻和王殷,為柴榮順利即位鋪平了道路,郭威病入膏肓時,告訴柴榮注意控制內廷,並且讓柴榮以皇帝名義發號施令。郭威還有一個親外甥李重進,郭威曾懷疑他對柴榮繼位產生威脅,最後時刻,郭威命令李重新進宮,當面給柴榮扣君臣大禮,以定君臣之分。由此可見,郭威是鐵了心將皇位禪讓給柴榮,柴榮的皇位繼承是毫無爭議的。

綜述,五代中後梁、後晉、後周三朝開國皇帝都要心甘情願地將皇位發給養子,異姓養子的嗣位是五代時期在繼承問題上對宗法血緣關系的最大突破。

F. 五代十國的開國君主都是憑什麼奪位

主要都是靠自己有比較強的能力當上了權臣重臣以及節度使之類的官吧基本上都是架空了君主或者打敗了某些皇帝或者外敵才建立王朝的除了極個別的不是這樣

G. 五代十國時是哪五代哪十國他們的開國君主分別叫什麼名字

五代十國君主 907年-960年
廟號 謚號 姓名 統治時間 年號
五代
後梁 907年-923年
太祖 神武元聖孝皇帝 朱溫 907年-912年 開平 907年-911年
乾化 911年-912年
末帝 朱瑱 913年-923年 乾化 913年-915年
貞明 915年-921年
龍德 921年-923年
後唐 923年-936年
庄宗 光聖神閔孝皇帝 李存勖 923年-926年 同光 923年-926年
明宗 聖德和武欽孝皇帝 李亶 926年-933年 天成 926年-930年
長興 930年-933年
閔帝 李從厚 933年-934年 應順 933年-934年
末帝 李從珂 934年-936年 清泰 934年-936年
後晉 936年-947年
高祖 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石敬瑭 936年-942年 天福 936年-942年
少帝 石重貴 942年-947年 天福 942年-944年
開運 944年-947年
後漢 947年-950年
高祖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劉知遠 947年-948年 天福 947年
乾祐 948年
隱皇帝 劉承祐 948年-950年 乾祐 948年-950年
後周 951年-960年
太祖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 郭威 951年-954年 廣順 951年-954年
顯德 954年
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 柴榮 954年-959年 顯德 954年-959年
恭皇帝 柴宗訓 959年-960年 顯德 959年-960年
十國
吳越 904年-978年
太祖 武肅 錢鏐 904年-932年 天寶 908年-923年
寶大 923年-925年
寶正 925年-932年
世宗 文穆 錢元瓘 932年-941年 無
成宗 忠獻 錢佐 941年-947年 無
無 忠遜 錢倧 947年 無
無 忠懿 錢俶 947年-978年 無
閩 909年-945年(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忠懿王 王審知 909年-925年 無
無 無 王延翰 925年-926年 無
太宗 惠帝 王延鈞 926年-935年 龍啟 933年-935年
永和 935年
康宗 王繼鵬 935年-939年 通文 936年-939年
景宗 王延羲 939年-944年 永隆 939年-944年
無 天德帝(殷王) 王延政 943年-945年 天德 943年-945年
荊南 906年-963年
無 武信王 高季興 909年-928年 無
無 文獻王 高從誨 928年-948年 無
無 貞懿王 高寶融 948年-960年 無
無 侍中 高寶勖 960年-962年 無
無 無 高繼沖 962年-963年 無
楚 897年-951年
無 武穆王 馬殷 897年-930年 無
無 衡陽王 馬希聲 930年-932年 無
無 文昭王 馬希范 932年-947年 無
無 廢王 馬希廣 947年-950年 無
無 恭孝王 馬希萼 950年 無
無 無 馬希崇 950年-951年 無
吳 904年-937年
太祖 孝武帝 楊行密 904年-905年 天祐 904年-905年
烈宗 景帝 楊渥 905年-908年 天祐 905年-908年
高祖 宣帝 楊隆演 908年-921年 天祐 908年-919年
武義 919年-921年
無 睿帝 楊溥 921年-937年 順義 921年-927年
乾貞 927年-929年
大和 929年-935年
天祚 935年-937年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光文肅武孝高皇帝 李昪 937年-943年 升元 937年-943年
元宗
(中主) 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李璟 943年-961年 保大 943年-958年
交泰 958年
中興 958年
後主 武王 李煜 961年-975年 Did not exist
南漢 917年-971年
高祖 天皇大帝 劉龑 917年-925年 乾亨 917年-925年
白龍 925年-928年
大有 928年-941年
無 殤 劉玢 941年-943年 光天 941年-943年
中宗 文武光聖明孝皇帝 劉晟 943年-958年 應乾 943年
乾和 943年-958年
後主 無 劉鋹 958年-971年 大寶 958年-971年
北漢 951年-979年
世祖 神武帝 劉旻 951年-954年 乾祐 951年-954年
睿宗 孝和帝 劉承鈞 954年-970年 乾祐 954年-957年
天會 957年-970年
少主 無 劉繼恩 970年 無

英武帝 劉繼元 970年-982年 廣運 970年-982年
前蜀 907年 - 925年
高祖 王建 907年-918年 天復 907年
武成 908年-910年
永平 911年-915年
通正 916年
天漢 917年
光天 918年
後主 無 王衍 918年-925年 乾德 918年-925年
咸康 925年
後蜀 934年 - 965年
高祖 孟知祥 934年 明德 934年
後主 無 孟昶 938年-965年 明德 934年-938年
廣政 938年-965年 希望對你有幫助

H. 五代十國所有皇帝列表

五代:

後梁:9O7--923年。建都:汴梁

1、太祖(朱全忠)——在位六年

2、末帝(朱友貞)——在位十一年

後唐:923--936年。建都:洛陽

1、荘宗(李存勗)——­在位四年

2、明宗(李嗣源)——在位八年

3、愍帝(李從厚)——在位一年

4、廢帝(李從珂)——在位兩年

後晉:936--946年。建都:汴梁

1、高祖(石敬塘)——在位七年

2、出帝(石重貴)——在位四年

後漢:947--950年。建都:汴梁

1、高祖(劉知遠)——在位兩年

2、隱帝(劉承佑)——在位兩年

後周:951--960年。建都:汴梁

1、太祖(郭威)——在位三年

2、世宗(柴榮)——在位六年

3、恭德(柴宗訓)——在位一年

十國:

前蜀:907--925年。建都:成都

1、王建——在位十二年

2、王衍——在位八年

吳:892--937年。建都:楊卅

1、楊行密——在位十五年

2、楊渥——在位三年

3、楊隆演——在位十年

4、楊溥——在位十七年

楚:896--951年。建都:長沙

1、馬殷——在位三十五年

2、馬希聲——在位兩年

3、馬希范——在位十五年

4、馬希廣——在位三年

5、馬希萼——在位兩年

6、馬希崇——在位一年

閩:897--946年。建都:福州

1、王審知——在位四十年

2、王延均——在位三年

3、王昶——在位四年

4、王延義——在位四年

5、王延政——在位三年

南唐:937--975年。建都:金陵

1、李升——在位七年

2、李璟——在位十九年

3、李煜——在位十六年

荊南:907--963年。建都:荊州

1、高季興——在位二十二年

2、高從海——在位二十年

3、高保融——在位十二年

4、高保勗——在位一年

5、高繼沖——在位一年

南漢:905--971年。建都:廣州

1、劉隱——在位十二年

2、劉䶮——在位三十二年

3、劉玢——在位一年

4、劉晟——在位十六年

5、劉鋹——在位十三年

吳越:893--978年。建都:錢塘

1、錢鏐——在位四十一年

2、錢元瓘——在位十年

3、錢佐——在位六年

4、錢倧——在位一年

5、錢俶——在位四十年

北漢:951--979年。建都:太原

1、劉崇——在位四年

2、劉鈞——在位十四年

3、劉繼恩——在位一年

4、劉繼元——在位十一年

後蜀:933--965年。建都:成都

1、孟知祥——在位一年

2、盈昶——在位三十年

I. 五代十國貴州是誰當皇帝

五代十國時貴州的皇帝:武穆王馬殷——衡陽王馬希聲——文昭王馬希范——廢王馬希廣——恭孝王馬希萼——後主馬希崇。

五代十國的時候,貴州是屬於楚國的疆域范圍。

楚國(公元896—951)是十國之一,歷史上唯一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稱馬楚,又稱南楚、馬楚國、馬楚政權,潭州(今長沙)為王都。

楚國創始人馬殷。楚全盛時,轄域包括潭、衡、永、道、郴、邵、岳、朗、澧、辰、漵、連、昭、宜、全、桂、梧、賀、蒙、富、嚴、柳、象、容共24州,下設武安、武平、靜江等5個節鎮,即今湖南全境和廣西、貴州大部和廣東北部。

(9)sf輕小說在五代十國當開國皇帝擴展閱讀: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包括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等眾多割據政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建立為止,也可以定義為到宋朝統一十國剩餘政權為止。

五代十國圖(顧頡剛版)五代十國圖(顧頡剛版)根據歷史學家張國剛的《唐代藩鎮研究》,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里,40到50個藩鎮絕大部分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但割據藩鎮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割據。

唐末黃巢起義後,藩鎮割據才普遍出現,部分實力雄厚的藩鎮先後被封為王,所建立的封國實際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國。

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其中地處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政權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

這五個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權雖然實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個國家,只是藩鎮型的朝廷。

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五代為正朔(後梁時期的晉、岐、吳除外)而稱王稱藩,其中十個歷時較長且稱王或稱帝的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為十國。

該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況,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

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的重要時期,其間定難軍(後來的西夏)逐漸獨立,而靜海軍(交趾,後來的越南)自此脫離中央統治。

J. 求男主穿越到魏晉南北朝或五代十國的小說

五代十國:《黃沙百戰穿金甲》,《北唐》,《漢鼎》,《混在五代當皇帝 》。
魏晉南北朝:《上品寒士》,《晉血》,《北朝漢月》。
春秋戰國:《春秋小領主》,《艷說韓非》,《東周末年有戰國》。

熱點內容
進化游戲的小說 發布:2025-07-20 05:34:02 瀏覽:17
網游小說擊殺魔獸 發布:2025-07-20 05:24:24 瀏覽:85
免費歡喜冤家小說 發布:2025-07-20 05:18:57 瀏覽:63
萌妹子和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20 05:14:41 瀏覽:413
睡好萊塢女明星的都市異能小說 發布:2025-07-20 05:13:54 瀏覽:546
網游三國之無敵村莊小說 發布:2025-07-20 05:11:53 瀏覽:364
總裁小說床文多 發布:2025-07-20 05:09:02 瀏覽:126
湖北省圖書館網路小說 發布:2025-07-20 04:59:51 瀏覽:245
有聲小說女主重生 發布:2025-07-20 04:52:19 瀏覽:604
暴力暴力輪強校花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20 04:52:17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