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中短篇小說
⑴ 雨果有哪些著名作品
1、《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
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2、《九三年》是法國小說家雨果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雨果在小說中塑造了旺代叛軍首領朗德納克侯爵及其侄孫、鎮壓叛亂的共和軍司令郭文。
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師、公安委員會特派員西穆爾登這三個中心人物,圍繞他們展開了錯綜復雜的情節,描繪了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在1793年進行殊死搏鬥的歷史場面。
3、《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其內容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
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Jean Valjean)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該作多次被改編演繹成影視作品。
4、《冰島凶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23年2月。
《冰島凶漢》背景設於17世紀的挪威。這是部浪漫小說,內容第一次展現雨果小說的壯闊激昂情節,描述一段力拒匪徒(該書便根據此凶漢命名)至死方休的漫長抗暴歷程。
5、《歐那尼》寫的是16世紀西班牙一個貴族出身的強盜歐那尼反抗國王的故事,雨果贊美了強盜的俠義和高尚,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傾向。
《歐那尼》以反暴君為主題,反映了七月革命前夕人民反對復辟王朝斗爭的迫切性和尖銳性,在藝術上一反古典主義的陳規陋習,充滿浪漫主義自由奇異的構思。
⑵ 雨果的代表作品有小說哪些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作品等身,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詩集《光與影》等。短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
⑶ 雨果寫過哪些短篇小說
《九三年》 《悲慘世界》 《笑面人》 《鍾樓怪人》 就這些了!!!!!
⑷ 雨果有哪些主要作品
《克倫威爾》、《悲慘世界》、《九三年》、《巴黎聖母院》、《笑面人》等。
1、《克倫威爾》
1827年,雨果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及其序言。劇本雖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卻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成為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文獻。它對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
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Jean Valjean)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該作多次被改編演繹成影視作品。
3、《九三年》
《九三年》是法國小說家雨果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74年2月。
雨果在小說中塑造了旺代叛軍首領朗德納克侯爵及其侄孫、鎮壓叛亂的共和軍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師、公安委員會特派員西穆爾登這三個中心人物,圍繞他們展開了錯綜復雜的情節,描繪了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在1793年進行殊死搏鬥的歷史場面。
4、《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竭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
5、《笑面人》
《笑面人》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寫作於1866-1868年,1869年發表。該作講述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英國。一夥童販將一個10歲男孩遺棄海岸,逃離時遇難,當懺悔他們的罪行,將男孩的身世、證件封在一個葫蘆里,拋到海上。
⑸ 雨果的作品 短點的有哪些
六月之夜
當夏日的白晝退盡,繁花似錦的平原
向四面八方飄灑著令人陶醉的香氣;
耳邊響起漸近漸遠的喧聲,閉上雙眼,
依稀入睡,進入透明見底的夢境里。
繁星越發皎潔,一派嬌美的夜色,
幽幽蒼穹披上了朦朦朧朧的色彩;
柔和蒼白的曙光期待著登台的時刻,
彷彿整夜都在遙遠的天際里徘徊。
1837年9月28日
莎士比亞
迎著恥辱和嘲諷,莎士比亞
躍出,頭帶風暴,沖破雲層,
幽晦的詩人寫了一部作品,那
樣艱澀,那樣壯麗、恢宏,
光彩奪目,滿是深淵,眩暈,
光焰射向山頂,
在未聞的幽境,那麼陰沉、豐富,
三百年來,思想家迷濛,
凝視他,驚愕,那是一切的歸宿,
那是人類心靈深處的一座山峰。
夜
一
繼銅色的天幕,是灰沉
的蒼穹。夜邁出一步。
黑暗之物將生,
樹林竊竊私語。
風,吹自九霄。
黃昏金毯閃爍
的水面,皺起,一道道
黑夜的幽波。
夜又進了一步。
剛才,萬物在聆聽。
此刻,已闃然無語,
一切在逃亡、藏匿、寂沉。
所有生命、存在和思想
焦急關注
冥冥寂靜走向
陰暗大境的腳步。
此刻,在雲霄,
在陰暗的廣度,
萬物明顯感到
一個偉大神秘的人物。
二
陷入沉思,
邊毀邊創造的上帝,
面對出混亂走向
虛無的世界,會怎麼想?
他是否在傾聽我們的聲音?
和俯耳於天使,傾耳於惡魔?
巡視我們昏睡
的夢境,他又想到什麼?
幾多太陽,崇高的幽靈,
閃亮的軌道上多少星體,
在深淵,有多少
他或不滿意的天地!
汪洋無垠,
幾多巨魔,
黑暗中,滾動
多少畸形的生靈。
液汁流淌的宇宙,
還值得注視?
他是否會砸爛這鑄模,
拋棄一切,重新開始?
三
唯有祈禱是避難所!
在幽暗的時刻,我們看見
所有創造
似黑魆魆的大殿。
當寒影浮盪,
當藍天出眼中隱去,
來自天空的思想
只是縷縷恐懼。
啊!沉寂蒼白之夜
在我們心間抖動某物!
為何在虛中覓尋?
為何要跪地匍伏?
這神秘的纖維是什麼?
陰郁的恐慌,
為何麻雀失去自由?
雄獅再無法稱王?
沉於黑暗的一個個問題:
在布滿哀愁的天空;
在靈魂沉落、雙眼迷失
聞所未聞的幽冥中,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致使人,被驅逐的精神,
怕見你可怕的寧靜,
啊,無垠的陰影。
風暴
啊,我我們頭上吹號的風,
你用狂暴的長翼,突然
撕碎透明的深淵,
我們像你,是過客,是遊魂,
如同你,我們走向陰影指示的地域,
如同你,我們沒有歸宿。
致世紀病孩
在令人窒息的空氣中,如果你
還這樣蒼白,
當我看見你步入我命運的陰影,
我已朽,你是小孩;
如果發現我們歲月之鏈鉸在一起,
我將跪拜,
注視你,讓死神走向我,
讓窺視你的幽靈遠遠離開;
如果你的手這樣蒼白弱小,
當你在搖籃
顫抖,彷彿在等待生長的翼,
猶如小鳥;
如果我看不到你的紅潤、強壯和歡笑,
如果你沉入憂傷的夢境,
如果你不隨手關掉
身後那扇門;
如果我看不到你像美女一樣
健康、歡笑、矯捷而行,
如果你像
不願留下的弱小精靈,
我會認為在這個世界,裹屍布有時
與襁褓同道,
你來為了離去,你是帶我遠離
的襁褓。
播種季——傍晚
這正是黃昏的時分。
我坐在門樓下,觀賞
這白晝的余輝照臨
工作的最後的時光。
在沿著夜色的田野,
我凝望著一個衣衫
襤褸的老人,一把把
將未來的收獲播散。
他那高大的黑身影
統治著深沉的耕地。
你感到他多麼相信
光陰的有益的飛逝。
他獨在大野上來去,
將種子望遠處拋擲,
張開手,又重復開始,
我呢,幽暗的旁觀者。
沉思著,當雜著蜚聲,
黑夜展開它的影子,
彷彿擴大到了群星
那播種者庄嚴的姿勢。
良心
攜帶著他的披著獸皮的兒孫,
蒼顏亂發在狂風暴雨里奔行,
該隱從上帝耶和華前面奔逃,
當黑夜來時,這哀愁的人來到
山麓邊,在那一片浩漫的平蕪
他疲乏的妻和喘息的兒孫說:
「我們現在且躺在地上去入夢。」
唯有該隱不睡,在山邊想重重。
猛然間抬頭,在凄戚的長天底,
他看見隻眼睛,張大在幽暗裡,
這眼睛在黑暗中深深地看他。
「太近了」,他震顫著說了這句話。
推醒入睡的兒孫,疲倦的女人,
他又凄切地重在大地上奔行。
他走了三十夜,他走了三十天,
他奔走著,戰栗著,蒼白又無言,
偷偷摸摸,沒有回顧,沒有留停,
沒有休息,又沒有睡眠,他行近
那從亞述始有的國土的海濱,
「停下吧,」他說,「這個地方可安身
留在此地。我們到了大地盡頭。」
但他一坐下,就在凄戚的天陬,
看見眼睛在原處,在天涯深處。
他就跳了起來,他驚戰個不住,
「藏過我!」他喊著,於是他的兒孫
掩住唇,看那愁苦的祖先顫震。
該隱吩咐雅八——那在氈幕下面,
廣漠間,生活著的人們的祖先,
說道:「把那天幕在這一面舒張。」
他就張開了這片飄搖的圍牆,
當他用沉重的鉛垂把它壓住,
「你不看見了嗎?」棕發的洗拉說,
(他的子孫的媳婦,柔美若黎明。)
該隱回答說:「我還看見這眼睛!」
猶八——那個飄游巡逡在村落間
吹號角敲大鼓的人們的祖先,
高聲喊道:「讓我來造一重柵欄。」
他造了銅牆,將該隱放在後邊。
該隱說:「這個眼睛老是看著我!」
海諾克說:「造個環堡,堅固嵯峨,
使得隨便什麼人都不敢近來,
讓我們來造一座高城和堅寨;
讓我們造一座高城,將它緊掩。」
於是土八該隱,鐵匠們的祖先
就築了一座崔巍非凡的城池,
他的弟兄,在平原,當他工作時
驅逐那約椰士和賽特的兒孫;
他們又去挖了過路人的眼睛,
而晚間,他們飛箭射明星燦爛,
岩石代替了天幕飄動的城垣。
他們用鐵鎖鏈把大石塊連並,
於是這座城便像是座地獄城,
城樓影子造成了四鄉的夜幕,
他們將城垣造得有山的厚度,
城門上銘刻看,禁止上帝進來。
當他們終於建築完了這城砦,
將該隱在中央石護樓中供奉。
他便在裡面愁苦。「啊,我的公公!
看不見眼睛嗎?」洗拉戰栗著說,
該隱卻回答道:「不,它老是在看。」
於是他又說:「我願意住在地底,
像一個孤獨的人住在他墓里,
沒有東西見我,我也不見東西。」
他們掘了個坑,該隱說:「合我意!」
然後獨自走到這幽暗的土塋,
當他在幽暗裡剛在椅上坐穩,
他們在他頭上鋪上泥土層層,
眼睛已進了墳墓,注視著該隱。
⑹ 雨果的短篇小說有什麼
《「諾曼底」號遇難記》一八七○年三月十七日夜晚,哈爾威船長小心翼翼地駕駛著他的「諾曼底」號來到了海上。
大海上夜色藹藹, 大霧愈來愈濃了, 距離稍遠就看不清了。但象這類英國大船,晚上出航是沒有什麼可怕的。乘客們都沉浸在夢鄉之中。人們不知道一場災難已經要來臨了——
只聽,「砰」的一聲巨響在黑夜裡響起, 「諾曼底」號發生了劇烈的震盪,原來是載著五百噸小麥的「瑪麗」號大輪船,它筆直地朝著「諾曼底」號沖了過來,「諾曼底」船身上被撞出了一個大窟窿。
震盪可怕極了。一剎那間,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們半裸著身子,奔跑著,尖叫著,哭泣著,驚恐萬狀,一片混亂。海水嘩嘩往裡灌,看來不久船就會沉沒的。然而更危險的是:
船上沒有封艙用的防漏隔牆,救生圈也不夠。
在這緊急關頭, 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台上,大聲吼喝:「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後。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
實際上船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
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你爭我奪,奧克勒福大副帶著船員拚命想維持秩序,但整個人群都象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這可怎麼辦呢?
就在這時,船長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黑暗中人們聽到這一段簡短有力的對話:
「洛克機械師在哪兒?」
「船長叫我嗎?」
「爐子怎麼樣了?」
「海水淹了。」
「火呢?」
「滅了。」
「機器怎樣?」
「停了。」
船長喊了一聲:
「奧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長問道:
「還有多少分鍾?」
「二十分鍾。」
「夠了,」船長說,「讓每個人都到小艇上去。奧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槍在
嗎?」
「在,船長。」
「哪個男人膽敢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哪個工作人員敢搶在旅客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哪個年輕人敢搶在老人面前開槍,你就開槍打死他。」
誰也不感再說什麼,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瑪麗」號也放下救生艇,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麼爭執或毆斗。事情總是這樣,哪裡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裡也會有悲壯的捨己救人。
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指揮著,主宰著,領導著大家。面對驚慌失措的眾人,他鎮定自若,彷彿他不是給人而是在給災難下達命令!
過了一會兒,他大聲喊道:「把克萊芒救出去!」克萊芒是見習水手,還不過是個孩子。
船里的水越來越多,眼看輪船就要沉入深深的海水中,
人們盡力加快速度劃著小艇在「諾曼底」號和「瑪麗」號之間來回穿梭。
「快乾!」船長又叫道。
大家都被救走了,但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作,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鋼鐵巨人,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人們透過陰慘慘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
忘了自己的人,人們不會忘記他。矗立在英吉利的哈爾威船長的雕象,被人們稱為「不倒的心碑」。
⑺ 雨果是 國浪漫主義文學代表,長篇小說有 ,
雨果是 法 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雨果簡介:雨果1802年生於法國南部的貝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親是共和國軍隊的軍官,曾被拿破崙的哥哥西班牙王約瑟夫•波拿巴授予將軍銜,是這位國王的親信重臣。
雨果天資聰慧,9歲就開始寫詩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寫的《讀書樂》受到法蘭西學士院的獎勵,17歲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出版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以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以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寫有大量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出小說 。
1827年,雨果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及其序言。劇本雖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卻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成為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文獻。它對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1830年,雨果的劇本《歐那尼》在法蘭西院大劇院上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浪漫主義在法國文壇上的主導地位。
《歐那尼》寫的是16世紀西班牙一個貴族出身的強盜歐那尼反抗國王的故事,雨果贊美了強盜的俠義和高尚,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傾向。
1830年7月,法國發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復辟王朝被翻了。雨果熱情贊揚革命,歌頌那些革命者,寫詩哀悼那些在巷戰中犧牲的英雄。
1831年發表的《巴黎聖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義小說。小說的情節曲折離奇,緊張生動,變幻莫測,富有戲劇性和傳奇色彩,表現了雨果對封建政府和教會的強烈憎恨,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
「七月革命」之後,法國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為首的大資產階級統治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不斷對雨果進行拉攏,1841年雨果被選入法蘭西學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為法蘭西貴族世卿,還當上了貴族院議員。雨果創作中的斗爭熱情減弱了,1843年,他寫了一個神秘主義劇本《衛戍官》,上演時被觀眾喝倒彩,遭到了失敗。雨果為此沉默了將近10年沒有寫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舉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國。開始雨果對革命並不理解,但當大資產階級陰謀消滅共和國時,雨果卻成了一個堅定的共和主義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參加了共和黨人組織的反政變起義。路易•波拿巴上台後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他實行恐怖政策,對反抗者無情鎮壓。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國外。
流亡期間,雨果一直堅持對拿破崙三世的斗爭,他寫政治諷刺小冊子和政治諷刺詩,猛烈抨擊拿破崙三世的獨裁統治。這時期,他先後發表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海上勞工》和《笑面人》。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國在色當兵敗之後,普魯士軍隊直逼巴黎。在這國家危亡的緊要關頭,雨果在流亡了19年之後回到了祖國。他到處發表演講,號召法國人民起來抗擊德國侵略者,保衛祖國。他還用他的著作和朗誦詩歌得來的報酬買了2門大炮,表現了崇高的愛國精神。
巴黎公社起義時,雨果並不理解這次革命。但當公社失敗後,反動政府瘋狂鎮壓公社社員時,雨果又憤怒譴責反動派的獸行,他呼籲赦免全部公社社員,並在報紙上宣布將自己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住宅提供給流亡的社員作避難所。為此,他的家遭到反動暴徒的襲擊,他自己險些喪命,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
1885年,雨果逝世。法國人民為這位偉大的詩人舉行了國葬。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專門安葬偉人的先賢祠。
首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發與1901年,但雨果死於1885年,所以盡管他的文學成就很高,可還是無緣諾貝爾。
⑻ 高分求所有雨果獎短篇小說
1953年 長篇:《被毀滅的人》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1954年 (未頒發) 1955年 長篇:《他們相當正確》 馬克·克里夫頓 弗蘭克·瑞雷 中篇:《達夫斯講述者》 小瓦爾特·M·米勒 短篇:《阿拉瑪果沙》 艾里克·F.拉賽爾 1956年 長篇:《雙星》 羅伯特·A·海因萊因 中篇:《探險隊》 幕瑞·雷因斯特 短篇:《星》 阿瑟·C·克拉克 1957年 (小說獎未頒發) 1958年 長篇:《大時代》 弗里茲·雷伯 短篇:《或者所有有牡蠣的海洋》 A.戴維遜 1959年 長篇:《一件良心案》 詹姆斯·布利布 中篇:《大前庭》 克利福德·D·西馬克 短篇:《那地獄邊緣的火車》 羅伯特·布羅赫 1960軍 長篇:《星船傘兵》 羅伯特·A·海因萊因 1961年 長篇:《為雷伯威茲而作的贊歌》 小瓦爾特·M·米勒 短篇:《最長的航程》 波爾·安德森 1962年 長篇:《異鄉異客》 羅伯特·A·海因萊因 短篇:《溫室》 布賴恩·奧爾迪斯 1963年 長篇:《高城中的男人》 菲利普·K·迪克 短篇:《龍大師》 傑克·范斯 1964年 長篇:《神秘的中繼站》 克利福德·D·西馬克 短篇:《與國王們戰斗到底》 波爾·安德森 1965年 長篇:《流浪星》 弗里茲·雷伯 短篇:《戰士,不要問》 戈登·R·迪克森 1966年 長篇:《……叫我康拉德》 羅傑·澤拉茲尼 《沙丘》 弗蘭克·赫伯特 短篇:《梯克托克曼說:「懺悔吧,哈勒昆!」》 哈蘭·埃利森 1967年 長篇:《月亮是一個嚴厲的女人》 羅伯特·A·海因萊因 中篇:《最後的城堡》 傑克·范斯 短篇:《中子星》 拉里·尼文 1968年 長篇:《光之神》 羅傑·澤拉茲尼 長中篇:《維樂搜索》 安妮·麥卡芙瑞 《紫薪騎手》 菲利普·J·法瑪 短中篇:《打算滾動石頭》 弗里茲·雷伯 短篇:《我沒有嘴,但我要叫》 哈蘭·埃利森 1969年 長篇:《站在桑給巴爾》 約翰·布魯納 長中篇:《夜之翼》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短中篇:《肉體的分享》 波爾·安德森 短篇:《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野獸》 哈蘭·埃利森 1970年 長篇:《黑暗的左手》 厄休拉·K·勒吉因 中篇:《陰影之船》 弗里茲·雷伯 短篇:《時間像假寶石的螺旋線》 撒繆爾·R·狄蘭尼 1971年 長篇:《環形世界》 拉里·尼文 中篇:《遭遇在蘭克馬》 弗里茲·雷伯 短篇:《慢雕刻》 西奧多·斯特金 1972年 長篇:《到你散亂的軀體中去》 菲利普·J·法瑪 中篇:《空氣與黑暗的女王》 波爾·安德森 短篇:《不恆定的月亮》 拉里·尼文 1973年 長篇:《神們自己》 艾薩克·阿西莫夫 長中篇:《世界之詞乃森林》 厄休拉·K·勒吉因 短中篇:《山羊之歌》 波爾·安德森 短篇:《伊瑞馬水壩》 拉菲爾·A·拉弗蒂 《會見》 弗雷德里克·波爾 C·M·考恩布魯斯 1974年 長篇:《與拉瑪相會》 阿瑟·C·克拉克 長中篇:《被插上插頭的女孩》 小詹姆斯·梯普崔 短中篇:《死鳥》 哈蘭·埃利森 短篇:《離開麥歐拉的人》 厄休拉·K·勒吉因 1975年 長篇:《被剝奪的》 厄休拉·K·勒吉因 長中篇:《給莉婭的歌》 喬治·R·R·馬丁 短中篇:《蘭格漢斯開始漂流》 哈蘭·埃利森 短篇:《洞人》 拉里·尼文 1976年 長篇:《永遠的戰爭》 喬·哈德曼 長中篇:《家是劊子手》 羅傑·澤拉茲尼 短中篇:《索爾的邊疆》 拉里·尼文 短篇:《抓住則皮林》 弗里茲·雷伯 1977年 長篇:《遲暮鳥語》 凱特·威爾黑姆 長中篇:《通過任何其他的名字》 斯比德·羅賓遜 《休斯頓,休斯頓,你讀到了嗎?》 小詹姆斯·梯昔崔 短中篇:《兩百歲人》 艾薩克·阿西莫夫 短篇:《三百年》 喬·哈德曼 1978年 長篇:《門口》 弗雷德里克·波爾 長中篇:《星舞》 斯比德·羅賓遜 珍尼·羅賓遜 短中篇:《琥珀之眼》 瓊·D·溫基 短篇:《傑弗梯是五》 哈蘭·埃利森 1979年 長篇:《夢蛇》 馮達·麥金太爾 長中篇:《視覺的持續》 約翰·瓦雷 短中篇:《獵人的月亮》 波爾·安德森 短篇:《卡桑德拉》 C.J.切瑞 1980年 長篇:《天堂的噴泉》 阿瑟·C·克拉克 長中篇:《敵人的礦藏》 巴里·B·龍耶 短中篇:《沙王們》 喬治·R·R·馬丁 短篇:《十字與龍的通道》 喬治·R·R·馬丁 1981年 長篇:《雪王後》 瓊·D·溫基 長中篇:《失去的多賽》 戈東·R·迪克遜 短中篇:《斗篷與棍棒》 戈東·R·迪克遜 短篇:《舞鹿的洞穴》 克利福德·D·西馬克 1982年 長篇:《向下的站台》 C.J.切瑞 長中篇:《土星游戲》 波爾·安德森 短中篇:《獨角獸變種》 羅傑·澤拉茲尼 短篇:《推銷者》 約翰·瓦雷 1983年 長篇:《基地的邊緣》 艾薩克·阿西莫夫 長中篇:《精靈們》 瓊安娜·露絲 短中篇:《火警監視》 康尼·威利斯 短篇:《憂郁的大象》 斯比德·羅賓遜 1984年 長篇:《星潮洶涌》 大衛·布林 長中篇:《瀑布點》 蒂莫西·扎恩 短中篇:《血里的音樂》 格里格·貝爾 短篇:《演說的聲音》 歐克塔維亞·布特勒 1985年 長篇:《神經浪遊者》 威廉·吉布森 長中篇:《按回車[>鍵》 約翰·瓦雷 短中篇:《血孩》 歐克塔維亞·布特勒 短篇:《水晶球面》 大衛·布林 1986年 長篇:《安德的游戲》 沃森·斯科特·卡德 長中篇:《富士山的二十四個風景,作者賀古賽》 羅傑·澤拉茲尼 短中篇:《失去時間的巴拉丁》 哈蘭·埃利森 短篇:《費米與霜》 弗雷德里克·波爾 1987年 長篇:《死者代言人》 沃森·斯科特·卡德 長中篇:《內地的吉爾加美什》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短中篇:《永久凍土》 羅傑·澤拉茲尼 短篇:《切線》 格里格·貝爾 1988年 長篇:《社會進步之戰》 大衛·布林 長中篇:《眼中眼》 沃森·斯科特·卡德 短中篇:《戈爾斯,你今晚出來嗎》 厄休拉·K·勒吉因 短篇:《為什麼我留下了哈里的漢堡包》 勞倫斯·瓦特伊凡斯 1989年 長篇:《賽亭》 C.J.切瑞 長中篇:《溫勒巴格斯的最後一個》 康尼·威利斯 短中篇:《薛定諤的貓》 喬治·阿列克·艾芬格 短篇:《基林亞戈》 邁克·瑞斯尼克 1990年 長篇:《超離子》 丹·西蒙斯 長中篇:《悲悼的山巒》 露易絲·M·布瓊爾德 短中篇:《輸入一個兵,再輸入另一個》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短篇:《蠢人們》 蘇澤·M·查拉斯 1991年 長篇:《沃爾的游戲》 露易絲·M·布瓊爾德 長中篇:《海明威騙局》 喬·哈德曼 短中篇:《曼拉姆基》 邁克·瑞斯尼克 短篇:《熊發現火》 特瑞·比森 1992年 長篇:《巴瑞亞》 露易絲·M·布瓊爾德 長中篇:《西班牙乞丐》 南希·克瑞斯 短中篇:《金子》 艾薩克·阿西莫夫 短篇:《在太陽中行走》 傑弗里·A·蘭迪斯 1993年 長篇:《深淵上的火》 弗諾·文奇 《末日之書》 康尼·威利斯 長中篇:《太空人比爾》 路修斯·謝芭德 短中篇:《碎果鉗政變》 珍妮特·卡甘 短篇:《即使是王後》 康妮·威利斯 1994年 長篇:《綠火星》 金·斯坦利·羅賓遜 長中篇:《在底部世界降落》 哈里·圖特雷多夫 短中篇:《喬治亞在我腦中》 查爾斯·謝菲爾德 短篇:《尼羅河上的死亡》 康妮·威利斯 1995年 長篇:《鏡舞》 露易斯·M·布瓊爾德 長中篇:《歐都外峽谷的七個景觀》 邁克·瑞斯尼克 短中篇:《火星人的孩子》 大衛·戈羅德 短篇:《沒人這么瞎》 喬·哈德曼 1996年 長篇:《鑽石年代》 尼爾·斯蒂芬森 長中篇:《未來的上尉之死》 愛倫·斯蒂爾 短中篇:《像恐龍一樣思考》 詹姆斯·帕崔克·科利 短篇:《林肯列車》 瑪瑞·F·麥克芙 1997年 長篇:《藍火星》 金·斯坦利·羅賓遜 長中篇:《龍血》 喬治·R·R·馬丁 短中篇:《修理自行車的人》 布魯斯·斯特靈 短篇:《靈魂選擇她的社會》 康妮·威利斯 1998年 長篇:《永久的和平》 喬·哈德曼 長中篇:《天使恐懼的威脅》 愛倫·斯蒂爾 短中篇:《我們要與魚一起唱……》 比爾·約翰遜 短篇:《四十三個南極王朝》 邁克·瑞斯尼克 (1999年至2001年資料缺) 2002年 長篇:《美國眾神》 尼爾·蓋曼 長中篇:《費爾曼中學的匆匆時光》 弗諾·文奇 短中篇:《地獄是無神之地》 特德·蔣 短篇:《狗說汪汪》 邁克爾·斯文維克 2003年 長篇:《智人》 羅伯特·J·索耶 長中篇:《珊瑚線》 尼爾·蓋曼 短中篇:《緩慢的人生》 邁克爾·斯文維克 短篇:《墜落火星》 傑弗里·A·蘭迪斯 2004年 長篇獎項由本項獎的獲獎常客女作家Lois McMaster Bujold的《靈魂騎士》 (Paladin of Souls)獲得 長中篇不出俺所料是Vernor Vinge的《點心怪物》(The Cookie Monster)。 短中篇由Michael Swanwick的《時間軍團》(Legions in Time)摘走 最佳短篇小說獎由尼爾·蓋曼(Neil Gaiman)的《祖母綠研究》獲得 2005年 找不到. 2006年 加拿大科幻作家羅伯特·查爾斯·威爾遜 憑借《旋轉》摘得了雨果最佳長篇小說獎 最佳長中篇小說部分,康妮·威利斯的《秘密任務》摘得桂冠 老作家彼得·S·畢格爾輕輕鬆鬆地憑借著《雙心》取走了雨果最佳短中篇小說獎 最佳短篇小說項目上,戴維·D·萊文以《Tk』tk』tk》一文拔得頭籌
⑼ 雨果的代表作品都有哪些
雨果的作品冗長,在他巨大的作品中,有的是離題、重復、無用的發揮,例如《悲慘世界》預計寫六卷,最終卻寫了十卷。全面兼顧也是他的特點。語言方面,形容語往往出人意外,或者雨果將具體的形容詞與抽象的名詞相結合,或者相反,或者形容詞具有新含義,而是人則是這種含義的創造者。名詞具有新的作用,他有損於動詞的作用:抽象名詞用來描繪;反過來,思想和概念通過比較和具體意象的中介表達出來。由此產生新的雙字和聞所未聞的連接。這種詞語由於構成作家的基本詞彙並被反復運用而變得糾纏不休。
雨果在藝術手法上的一個特點:描寫經過誇張的、非凡的人物和非凡的情節。他的主人公或者是作出了極其英雄的行為,或者是做出了極其殘暴、卑劣的行為。他們的性格特點都經過誇張。情節也是非凡的。矛盾一個緊接一個而來,又充分運用巧合、偶遇等手法,曲折有致,引人入勝。雨果的創作是他關於對比的美學見解的實踐。他喜歡顯著的對比。作品的環境描寫就離不開這個原則。
⑽ 雨果一生寫的短篇小說將近多少篇
您好!雨果寫的短篇小說是《「諾曼底」號遇難記》。
大概有300篇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