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開庭短篇小說

開庭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7-03 21:27:23

Ⅰ 《陸老闆從天堂寄來的信》之二(短篇小說)

我看了你的之一,之二,
前文有點似外國文學的風格
這篇文章寫的很像流行的網路文學之類的
口語確實很多
但是你想,大家看小說是因為故事情節吸引人
所以要想辦法使你的小說能夠比較讓大家有興趣
後續發展,,繼續加油吧
有文學創作的慾望是好事~~~

Ⅱ <復活〉中的主人公是誰

聶赫留朵夫。

德米特里·聶赫留朵夫是列夫·托爾斯泰小說《復活》的男主角,年幼時與該書女主角瑪絲洛娃初遇,身為庄園女主人的侄子的聶赫留朵夫與庄園的年少侍女瑪絲洛娃(卡秋莎)有過一段純潔感情。

後在聶赫留朵夫十九歲時,他在軍隊中更為知曉世故,一時難敵慾望將兒時戀人誘奸,間接導致馬斯洛娃後來的墮落放盪悲慘生活。

書中,聶赫留朵夫數次幫助獄中瑪絲洛娃,願同她成婚,甚至和被流放至西伯利亞的瑪絲洛娃一同出行,且在同時逐漸改變自己腐朽貴族的道德觀念。

後因瑪絲洛娃同獄友西蒙松終成眷屬,而錯失了始終愛戀的女子,卻雙雙獲得了精神的復活。

性格特點:

他的性格特點主要就表現在他對社會、對人生的觀察和見解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對待土地問題上,聶赫留朵夫認為土地不應該成為任何人的私有財產,地主必須把土地交給種地的人。他先後採取了兩種做法:一是交給農民去種,收取很低的地租;一是交給農民,不收取任何地租。

聶赫留朵夫對待整個貴族階級的態度是:由於他看清了貴族階級是骯臟的,其生活趣味是卑劣的,所以他認為真正的上等人是勞動者和革命者。他在思想上,在行動上都背叛了自己的階級。

對封建官僚制度的問題,聶赫留朵夫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官僚嘴臉,他們殘忍暴戾,嗜血成性,背信棄義,貪樁枉法。他感到那些擔任要職的官員是製造「罪犯」的罪犯。

Ⅲ 席方平的故事簡介

席方平的父親被奸人所陷害,方平魂入城隍廟為父親伸冤。然而方平憤恨不已,但沒辦法。只好進入冥府,認為冥王能為自己伸冤,不料,整個地府被羊收買。他們相互勾結,上下串通,對席方平威逼利誘,想使席方平屈服。

然而方平是錚錚鐵骨的硬漢形象,面對淫威,毫不屈服,在嚴刑拷打下也沒有退縮,連對他用刑的鬼吏也肅然起敬,最後席方平沉冤得雪。

席方平面對的陰司地獄,分明是伸手不見五指的封建社會的曲折寫照。那鬼奴、獄吏、城隍、冥王正是現實社會中大小剝削者、壓迫者的形象。他們勾結起來對一個弱者進行殘酷的壓榨。

《席方平》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他的伸冤並不單純是一般意義的報復報仇,而是正義與邪惡的斗爭,窮與富的較量,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一種反抗。他這種反抗精神,鼓勵著人們向封建統治階級反抗的勇氣。

(3)開庭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沉冤得雪

判決詞寫道:「據查閻王這人,榮任王侯爵位,身受玉皇鴻恩。本應廉潔奉公以作下屬表率,不應貪贓枉法敗壞官府名聲。而卻耀武揚威,只會誇耀爵位的尊貴;又貪又狠,竟然玷污人臣氣節。敲詐勒索,小民的骨髓全被榨乾;以強吞弱,微弱的生命實在可憐。

應當提取西江之水,為你洗滌骯臟的肚腸,立即燒起東壁的鐵床,讓你嘗嘗火烤的滋味。

姓羊的:為富不仁,狡猾奸詐。黃金的光芒籠罩地府,使得閻羅殿上,陰森森墨霧彌漫;銅錢的臭氣薰染天空,搞得屈死鬼城,昏錯沉沉晝夜難分。

臭錢幾個還能驅使鬼役,神通廣大竟然左右神明。必須沒收姓羊的家產,用來嘉獎席方平的孝道。立即將人犯押往泰山東岳大帝那裡依法執行。」

二郎神又對席廉說:「帶念你的兒子有孝心,有義氣,你自己也秉性善良忠厚,所以再賜給你三十六年的陽壽。」就叫兩個差役送他們父子回家。席方平這才抄下那份判決詞,在路上父子兩人一同閱讀。

到了家,席方平先醒過來;叫家裡人撬開他父親的棺蓋,看到屍體依舊僵直冰涼,等了一天,才漸漸回溫蘇醒過來。待要尋找抄錄的判決詞,卻已經沒有了。從此,家道一天天富裕起來。三年間,良田遍野。

而姓羊的子孫卻衰落下去,樓閣田產,都落到席方平家了。同村有人買了羊家的田地,夜裡夢見神靈呵斥說:「這是席家的產業,你怎敢佔有它?」起初還不大相信;待播種後,整年收不到一升半斗,於是只好轉賣給席家。席方平的父親一直活到九十多歲才死。

Ⅳ 福爾摩斯探案集每篇的主要內容

內容簡介 ◆《血字的研究》:福爾摩斯首次出場,使蘇格蘭場的兩位偵探相形見絀。偵破案件的同時提出演繹法的推理方法,並貶低了以前的偵探小說。 《四簽名》:華生醫生找到了愛情。 《巴斯克維爾的獵犬》:離奇恐怖的傳說與精心策劃的謀殺巧妙結合的作品,在柯南道爾的所有作品裡是氣氛渲染最出色的一部。 《波西米亞丑聞》:出現一個可與福爾摩斯才智匹敵的女人。 《身份案》:福爾摩斯的「打字機推理」,影響巨大。 《斑點帶子》:柯南道爾設計的最好的密室詭計。 《銀色馬》:相當精彩別致的案子,第一次出現「狗為什麼不叫」的設計。 《馬斯格雷夫禮典》:通過隱語尋找寶藏。 《最後一案》:關心福爾摩斯的朋友應該看。 《希臘語翻譯》:案情沒有什麼,就是福爾摩斯和他的兄弟在俱樂部里對周圍的人進行觀察推理那段值得一讀。 《諾伍德的建築師》:「反敘式」的例子。 《跳舞的小人》:破譯密碼的經典案例。 《六座拿破崙雕像》:該案件的設計堪稱經典。 《王冠寶石案》:說實話作者對偵破案件的藝術性展示有點過了,可為一反面例子。 《聖佩德羅之虎》:福爾摩斯碰到了一個精明強乾的官方偵探。 《布魯斯—帕廷頓計劃》:福爾摩斯偵破間諜案件也拿手。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1——暗紅色研究·四個人的簽名》:「你從阿富汗來?」 ——這是夏洛克·福爾摩斯一八八六年四月誕生於英國所說的第一句話,對象當然就是日後負責記敘他一生行跡並充當他探案助手的約翰·華生醫生。彼時華生醫生方由阿富汗戰場負傷被遣送歸國,想找一處分租的廉價居所,經由朋友介紹,有名怪人亦因房租太高無人分攤而煩惱,兩人遂因此在大學的化學實驗室初次碰了面。這段經過寫在福爾摩斯探案的處女作《暗紅色研究》中;那處分攤的租屋則是攝政公園旁、往後偵探小說世界最重要的一個住址:倫敦市貝克街二二一號B座。而「你從阿富汗來?」這石破天驚的典型福爾摩斯首次推理,也成為一百五十年推理史上最重要的一句定場辭。 本書分兩部分:暗紅色研究、四個人的簽名。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2——福爾摩斯辦案記》:對福爾摩斯而言,她總是被稱為「那位」女人,我很少聽到他用其他稱呼來稱呼她。在他眼中,她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別的女性比之都黯然失色。這並不是他在情感上愛上了艾韻·愛得勒。所有的感情,尤其是這類的感情,與他冷靜、嚴格但極平衡的心智是極端相反的。在我看來,他是這個世界上我所看過最理性、最具觀察力的一部機器,但作為一個情人,他本人絕對無法稱職。他從來不說較溫柔或充滿感情的話,有的話也是以嘲笑、輕蔑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是掩飾人的動機與行為最好的方法。但是對於一個有經驗的理性者,如果允許這類事情侵犯到他敏銳而嚴謹的氣質,就等於引進了困擾的因素,從而使他對自己所有的心智都產生懷疑。高靈敏度的儀器進了沙塵或高倍顯微鏡有了裂痕都不會像這件事情在他情緒上引起如此巨大的干擾。但對福爾摩斯而言就有這么一個女人存在,而這個女人就是存留記憶中令人半信半疑的艾韻·愛得勒。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4——巴斯克維爾的獵犬》:福爾摩斯先生坐在早餐桌邊。他經常徹夜不眠,且通常早晨都晚起。我站在壁爐前的地毯上,拾起前一晚我們的訪客留下的手杖。這是一根精緻而厚重的木棍,球莖形的頭,就像那種一般人稱之為「檳榔嶼櫚杖」的圓頭手杖。頂端下方有一圈大約一英寸寬的銀環,上面刻著「給詹姆士·莫提默,皇家外科學院會員。C.C.H.的朋友們致贈」,並有「一八八四」的年份。這根手仗就像老式家庭醫生所持的手杖——尊貴,厚實,令人信賴。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5——福爾摩斯歸來記》:一八九四年的春天,整個倫敦對可敬的羅納德·艾德爾十分不尋常而神秘的謀殺事件極其關切,上流社會的人們更因此事喪膽。一般大眾已由警方的偵查結果得知罪案的特點,但是在當時仍有許多內容事實隱而不宣,因為這案子的起訴理由十分有力,因此就沒有必要把所有的事實分布出來。一直到十年後的今天,我才被允許將整串事情的一些重要環節說出來。罪案的本身已經夠令人感興趣的了,但對我而言,這與隨之發生的不可思議的事情比較起來,實在不算什麼。這些隨後發生的事比我一生中任何奇異的經歷都要使我震驚。就算是現在,經過了那麼久的時間,我一想到這些事,仍使我震顫不已,也使我再一次地由心底湧起歡愉、驚嘆與難以置信之感,而完全掩蓋了我的理智。那些偶爾對我提到對於一位十分卓越的人物的思想及行動興趣的人們,我得說,請不要責怪我不與他們分享我所知道的事情,因為如果不是這個人親口絕對禁止我說出來,我會把將這些事公布出來視為我的第一要務。而這項禁令一直到上個月三日才撤銷。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6——恐懼之谷》:警方的審訊過去了,約翰·道格拉斯的案子被移送更高的法院。最後四分法院(註:英國一年開庭四次的法院)判他自衛殺人。 「盡一切可能把他送出英國,」福爾摩斯寫信給道格拉斯的妻子,「這里有一些惡勢力比他成功逃脫的那幾次更危險。你丈夫在英國沒有安全的地方。」 兩個月過去了,這案子已漸漸由我們的心中淡去。然而,一天早晨,一封謎樣的短箋丟進了我們的信箱。「上帝!福爾摩斯先生,上帝!」怪信上這樣寫道,既無簽名也無印徽。我對著這怪信大笑,但福爾摩斯卻顯出不尋常的凝重。…… 本書共分兩部:伯爾斯通的悲劇、史高幫。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7——福爾摩斯退場記》:福爾摩斯先生的朋友們一定很高興得知他仍健在,而且,除了偶爾因風濕行動不便外,他一切安好。許多年來,他一直住在離伊斯特本(倫敦向南-海濱勝地)約五英里的一個小農場中。在那裡,他把時間花在哲學及農業研究上。期間,他拒絕了一些報酬豐厚的案子,決心完全地從偵探生涯中退休。然而,日耳曼戰爭的爆發,使他將個人的卓越才智以實際行動完全交給政府支配。這些歷史性的舉動都詳細記載於《福爾摩斯退場記》中。另外,還有幾則過去的案子,在我筆記中已留存多年,也一並記入本集,使全集更趨完整。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8——福爾摩斯檔案薄》:福爾摩斯的偵探生涯很長——這樣說也許有點兒誇張。有些老年人跟我說,福爾摩斯探案是他們童年的讀物,而他們並沒有從我這兒得到預期的回應。一個人怎麼能讓別人那麼不謹慎地指出他的年齡。事實上,福爾摩斯在《暗紅色研究》及《四個人的簽名》中首次露面,那兩本小集子在一八八七年至一八八九年間相繼出版。一八九一年,短篇故事集中的第一個故事——《波宮秘聞》在《海濱雜志》刊出,人們似乎十分喜愛,因而盼望更多的故事出現,於是從那以後的三十九年中,斷斷續續地至少有五十六個故事相繼問世。這些故事分別被收錄在《福爾摩斯辦案記》、《福爾摩斯回憶錄》、《福爾摩斯歸來記》及《福爾摩斯退場記》中重新出版,而近幾年發表的十二則故事,則編入《福爾摩斯檔案簿》中。福爾摩斯的探案始於維多利亞時代中期,經過短暫的愛德華王朝,即使是在狂熱的年代,他也能守住一片園地,因此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那些年輕時候開始閱讀福爾摩斯故事的人,他們成年的孩子也能在同一本雜志上陸續讀到他的故事。這正是英國大眾的耐心及忠實最讓人欽佩的證明。

Ⅳ 《在法庭上》和《掛在脖子上的安娜》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

「用最刻苦的方法來認識人生,用最堅定的方向去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被裹著走。」推薦契柯夫的小說《掛在脖子上的安娜》,安娜就是一個被裹著走的人,當然我們不是批評裹著走的人。主動掌握自己的人生,堅定,這詞多有力量。
半生不熟的女人樹立了錯誤的性別意識,她走兩個極端,要麼她自卑得可憐,她唉聲嘆氣地訴說身為女人的不幸,她覺得必須依賴男人,沒有他們她就不知道怎麼活,她完全喪失了自我,她是《掛在脖子上的安娜》,她是嘮嘮叨叨的怨婦棄婦。要麼她自信得可笑,她覺得女人天生是為欺負男人而來,她是半吊子女權主義者,她要求全方位的平等,她不但堅決地不進廚房,還聲稱不讓她的褲子從前邊開口是對她權利的侵犯,她要求站著撒尿,她要求女上位,要求在憲法條文中不寫「男女平等」而寫成「女男平等」。同時她的觀點中還透著不自信,因為她居然把性當成了武器,她要麼濫用它,以為憑這個能夠所向披蘼,以為可以通過利用男人的缺點征服他們;她要麼不用它,她被一些鬼話欺騙,以為那層薄膜果真是處女證明,以為一個女人的純潔全部維系在一層膜上,而不是心靈上,有了它她象公雞般驕傲,失去啦就痛不欲生。
《掛在脖子上的安娜》針砭了追求虛榮、庸俗無聊、鼠目寸光的人生哲學

Ⅵ 李曉龍的介紹

李曉龍,筆名山雨,男,漢族,1952年11月生,湖南郴州蘇仙區人1,197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1年12月參加工作,大專學歷。湖南省作協會員。1983年開始發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塞下長煙》、《延期開庭》,故事集《新搜神記》,短篇小說集《血緣》,紀實文學《1928毛澤東在桂東》,共計發表作品300萬字。長篇小說《延期開庭》獲省高院優秀法制文學獎,市「五個一」工程獎,短篇小說有6篇獲獎2。

Ⅶ 誰能把莫泊桑的《恐懼》或《恐怖》貼出來,高分

莫泊桑

二、短篇小說

作為短篇小說大師,莫泊桑的創作從內容到形式都有重大突破。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大致有如下幾個題材:

第一,普法戰爭。莫泊桑著力表現的是法國普通人民的愛國主義激情。《羊脂球》中的妓女出於愛國心,無法忍受普魯士軍官的侮辱,可是驛車上受惠於她的乘客為了自身利益,卻慫恿她去滿足敵人的淫慾,事後又卑鄙地躲開她。兩相對照,各種人物靈魂的美醜昭然若揭。《菲菲小姐》中的女主人公對於敵人的侮辱,則採取制敵於死命的報復手段。《米隆老爹》的主人公堅定沉著,在這個農民身上,表現了視死如歸的崇高氣概。《索瓦熱老婆婆》寫的也是為親人復仇的故事。《俘虜》描寫老百姓機智地俘獲敵人的經過。《兩個朋友》中的兩個平民無端地被普魯士人當作間諜處死,暴露了敵人的殘暴。普法戰爭的題材產生的小說不算很多,但是篇篇都是佳作,原因在於莫泊桑將謳歌法國人民高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暴露敵人的殘酷結合起來,將愛國心同自私自利加以對照,主題突出,愛憎分明,意義顯豁。

第二,小資產階級和公務員。莫泊桑暴露了他們的愛慕虛榮、勢利、庸俗、卑瑣。《項鏈》的女主人公出於虛榮心,向女友借了一條項鏈,不慎丟失,為了償還這條項鏈,辛辛苦苦勞動了10年,最後發現這是一條假項鏈。《我的叔叔於勒》中的一家人都以為「叔叔」於勒發了財,一直等他回來,後來偶然發現他變成了一個窮苦老頭,於是避之唯恐不及。《傘》中的奧萊依太太好不容易下狠心給丈夫買了把新傘,他的同事惡作劇,把傘燒了許多洞,為了獲得保險賠償,她不惜編造謊話,這種小氣到猥瑣的性格入木三分。《騎馬》寫一個小職員獲得一筆額外收入,於是騎馬出遊,像闊人一樣享受一番。結果把一個老婦人撞傷,老婦人賴在醫院里不肯出來,使小職員不勝負擔。《散步》描寫一個抄了40年公文,記了40年帳的小職員,在嘗夠了孤獨、寂寞、無聊之後,上吊自殺。《勛章到手了》的主人公以戴綠帽子為代價,允許妻子與議員私通,以期獲得一枚朝思暮想的勛章。莫泊桑對小資產階級階層最為熟悉,寫來得心應手,因此這個題材寫成的短篇最多。莫泊桑對他們的態度起先是諷刺、鞭撻,繼之怒其不爭,最後哀其不幸。例如,《巴朗先生》描寫一個受妻子欺騙的老實人,在悲苦和孤獨中度過一生。莫泊桑對這個人物傾注了同情。《密斯哈麗特》刻畫了一個長得醜陋而蟄居在偏僻地區的英國女人,她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終於自盡。小說字里行間透露出隱約的同情。

第三,農村生活。莫泊桑自幼生活在諾曼底,對農村生活非常熟悉。《西蒙的爸爸》中的鐵匠善良仁慈,願娶一個失足的姑娘,擔負起撫養一個受欺侮的私生子的責任。《一個女僱工的故事》描寫農村中的婦女遭受欺騙,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窮鬼》表現了農村中無家可歸的人的悲慘結局。《老人》通過一個老人勾畫出一幅農村的風俗圖,並寫出兩輩人的淡漠關系,以及農民雖然無法擺脫習俗約束,但更重實利的心理。《小蘿克》揭露了一個村長的獸性。莫泊桑對農村題材的發展還在於繼承了韻文故事的傳統,寫出了一幅幅笑劇般的場面:一個醉漢要把妻子按分量賣給同伴,為了測定她的體積,他們把她沉入裝滿水的桶里;一個農婦把她的財產變作年金,她的身體狀況使買主擔心,為了考察她的身體,他給了她一小桶酒,這桶酒很快就見了底;圖瓦癱瘓在床,他的妻子為了物盡其才,讓他孵蛋,小雞孵出來後,他產生了一種母愛;一個新郎憎恨偷獵者,他的朋友們讓他在室外度過一個不愉快的新婚之夜。莫泊桑通過各種不同的側面,表現了農村的各式人等和豐富多採的生活。

第四,怪誕故事。莫泊桑最早發表的兩篇小說(《剝皮的手》、《劃船》)寫的是怪誕題材。病痛和葯物使莫泊桑常常產生一些幻覺和特殊的感受,莫泊桑把它們化為小說。《奧爾拉》描寫主人公受到一個看不見的人的糾纏,他的日記夾雜了一些科學預測。《恐懼》描寫神秘的恐懼感。《他?》描寫孤獨和幻覺。《誰知道呢?》敘述由幻覺產生的恐懼。《手》敘述一隻剝了皮的手復仇,殺死把它砍下來的那個人。有的短篇描寫瘋狂狀態。還有的小說描寫催眠術、動物磁氣的「超自然」現象。能劃入怪誕小說的至少有30多篇。19世紀後期出現了一些寫怪誕故事的作家,如巴爾貝·德·奧爾維利和維利埃·德·利斯勒-亞當,他們發展了霍夫曼和愛倫·坡的創作傾向,莫泊桑受到這種潮流和復雜的社會思潮的影響。

此外,莫泊桑還寫過不少關於愛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短篇,如《修軟墊椅的女人》中老婦的痴情,《珍珠小姐》中的私生女得不到愛情和幸福,這些小說都寫得真切感人。《月光》中的長老抵禦不住月夜裡情侶相擁的溫馨景象,從反對愛情到承認愛情是天主所允許的,對教士的禁慾心理作了批判。

從內容上來說,莫泊桑擴展了短篇小說描繪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深度。小資產階級人物在以往的小說中並未成為主角。19世紀下半葉,這一階層有了相當大的增長,構成了僅次於工人和農民的社會階層,它所特有的社會屬性逐漸顯露出來。莫泊桑既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又批判了他們的壞習氣,無疑是敏感的,且有創新意義。至於農民,在莫泊桑之前,文學作品表現得並不充分。莫泊桑深入到農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既寫到他們的愛情和婚姻,又探索了他們的內心,這是活生生的農民形象。在莫泊桑筆下,最堅決有力地反抗侵略者的是農民。他如實寫出當時有所發展的農村。總之,莫泊桑的短篇提供了19世紀下半葉的社會風俗畫卷。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取得很高的藝術成就,他把短篇小說的創作提高到梅里美還沒有達到的高度。

首先,在謀篇布局上,莫泊桑不愧為大師。有的小說截取生活的一個橫斷面,有時寫人物相當長的一段生活,有時在幾小時內進行,有時從側面去烘托,一般用白描手法,但經常進行心理探索和心靈的挖掘。既有平鋪直敘,也有倒敘回憶。他的寫法集19世紀短篇小說的大成。一般而言,他喜歡這樣的結構:先以簡練的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勾畫出背景,然後是人物出場,作家准確有力地勾勒出他們的外貌;接著正文開始,故事簡單而平凡,意料不到的事態使情節急轉直下,向悲劇發展,而敘述仍保持冷靜、客觀。《兩個朋友》很能體現莫泊桑這種現實主義藝術的主要特點。開首隻有三句話(「巴黎被包圍了,在飢餓中苟延殘喘。屋頂上難得看見麻雀,陰溝里的老鼠也少了。人們不管什麼都吃。」),沒有羅列材料的描寫,幾句簡潔的說明,便勾畫出背景。隨後人物出場,三言兩語描畫出他們的身影(莫里索高身材,索瓦日矮胖)和愛好,讓讀者領會到在他們挪揄加親密的語氣中的激動和憤慨。不料他們在釣魚時碰到了普魯士人,被當作間諜槍斃了。他們釣到的鱸魚成了普魯士人的盤中餐。作者無一字評點,可是通過對這兩個普通法國人和平生活受到侵擾,而且慘遭殺害的經過,對侵略者的控訴力透紙背,而這種譴責是盡在不言中的。

表面看來,似乎莫泊桑是隨手拈來,取材不費思索,其實他對題材的選擇非常嚴格。例如,寫普法戰爭的小說很多,《羊脂球》能鶴立雞群就在於作者對生活的提煉別具隻眼。莫泊桑選取了一個處於社會最底層、受人歧視的妓女作為正面人物來描繪,已是與眾不同;他將這個妓女同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資產階級人物作對比,後者為了自身利益,不但連普通的愛國心都沒有,甚至在人格和禮儀上也相形見絀,這樣描寫更是別出心裁。從這一精選的場景中,莫泊桑確實提供了比現實更全面、更鮮明、更使人信服的東西。其他寫普法戰爭的短篇,有的頌揚人物的沉著英勇,有的寫人物的機智果斷,有的寫敵人的殘暴,有的寫敵人的愚蠢,選取的角度頗多變化。

莫泊桑擅長描寫小資產階級和農民,他的人物畫廊豐富多采。虛榮心重的羅瓦賽爾太太,小氣卑瑣的奧萊依太太,窮困潦倒享受不到生活樂趣而自殺的勒拉,為了榮譽不惜出賣妻子的薩克爾芒,善良而有愛國心的羊脂球、嫉惡如仇的菲菲小姐、米隆老爹、索瓦熱老婆婆,仁慈忠厚的鐵匠菲列普·雷米,狡猾而暴烈的村長勒納代,擺脫不了撿到繩子的執著念頭的奧什科納老爹,單相思的修軟墊椅的女人,企圖壓抑情慾的馬里尼昂長老……有的個性突出,有的氣質鮮明,這些人物展現了19世紀末葉法國社會形形色色的眾生相。莫泊桑創造的人物形象之多,可以同莫里哀和巴爾扎克媲美。

莫泊桑的短篇寫得簡潔、緊湊、准確、毫無廢話,濃縮到最高度,這些技巧沒有誰能運用得比他更嫻熟。《項鏈》很有代表性。這篇故事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用空一行來表示,省卻交代的文字:在開場白之後空了一行,接著便寫這對小職員夫婦接到部長邀請參加晚會;第二階段是女主人公向女友借項鏈;第三階段寫晚會上丟失了項鏈;第4階段寫負債還項鏈;第5階段寫這對夫婦生活在貧困中;第6階段是結尾,女主人公從女友那裡獲悉以前借的是一條假項鏈。語言精簡到最高程度,但卻層次分明,一環緊扣一環,導向高潮,再突然剎住。莫泊桑在劃分情節發展的階段時,往往用一個起連接作用的詞串起來,如「可是」、「一天」、「隨後」、「就這樣」,等等,承上啟下,妥貼自然,盡量簡約。

莫泊桑大大發展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他的短篇有一半是用第一人稱來寫的,細分起來,有如下5種:敘述者向聽故事的人講述他親身經歷或目睹的遭遇(47篇);敘述者遇到一個朋友或相識,將自己的往事講給他聽(32篇),這兩類敘述的結尾,幾乎總是回到開頭的場面,作個交代;敘述者直接訴諸讀者,講述個人回憶(39篇);敘述者講述他聽到的一件事,故事正文則用第三人稱(24篇);用書信的形式來寫,口氣是第一人稱(8篇)。莫泊桑認為,親口敘述故事能得到直接感動人的效果。

莫泊桑對大自然的美非常敏感,尤其是對水有特殊愛好。他能捕捉到隨著季節而變化的光線的細微差別,辨別出冬夜的晶瑩透剔和夏夜波動不定的深邃,觀察到河上閃爍的,在金色的煙霧中發出彩虹色,在金屬般的水面上轉瞬即逝的光線。光線經常在莫泊桑的風景描寫中起作用,就像在莫奈的畫布上一樣,色調變化多端。水在莫泊桑的眼裡是得天獨厚的元素,它給眼睛提供了一系列變幻不定的顏色。在他筆下,水是在流逝的時間,是難以達到的無限,是創造的奧秘本身,具有無窮的魅力。河流是「沉寂的,不講信義的」,代表了一個神秘的世界,一個「漆黑的深淵的」世界,受驚的意識在昏眩的旋轉中變得無意識的世界。大海卻相反,它是「動盪不定的」,「光明正大的」,激發人產生控制世界的願望。水經常是莫泊桑借用來記錄他的隱喻和比喻的對象。由於莫泊桑對大自然具有獨特的感受力,所以克羅齊贊賞他的短篇是抒情的:「抒情對敘述的發展是絕對內在的,而且決定了每一段落,毫無混雜,毫無廢話。」

莫泊桑是語言大師。他不以纖巧華美的詞藻取勝,而是以平易通俗、准確有力、能為所有人接受的文學語言征服讀者。很少有作家能寫出比他更明晰,更清澈如水、更難以捕捉到的語言了。也很少有讀者讀不懂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因為其中沒有絲毫晦澀的東西;讀者只覺得莫泊桑找到了最恰當的描述方式,而無法用另一種文字和方式來表達。福樓拜的語言略顯枯澀,而莫泊桑的語言更具感染力。同時莫泊桑也使用方言土語,但總是以讀者能了解為限度。由於語言的純粹,莫泊桑的短篇已成為學習法語者的範文。
很遺憾只能找到這樣的信息,另外只找到這篇文章是在1925年發表的.

Ⅷ 哪有好一些的推理小說

推理小說,是以推理方式解開故事謎題(大多數是找出殺人兇手)的一種小說,通常故事都含有兇殺案與偵探,亦有部份並非以兇殺為主要劇情走向,諸如找尋失物或解開奇異事件的謎底等。偵探小說的一種,不過揭開謎底的並不總是偵探
(1)1841——1912
短篇偵探小說是主流。
代表作家:阿瑟•柯南•道爾,G•K切斯特頓,R•A佛利曼,傑克•福翠頓;
(2)1913——二十年代
1)E•C本特利的《特論特最後一案》發表於1913年。被認為是古典推理小說的開端。
2)1920年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處女作《斯泰爾斯庄園奇案》和弗里曼•克勞夫茲的《桶子》把推理偵探小說帶進黃金時期。
(3)三十年代
古典推理小說到達鼎盛時期。硬漢派偵探小說已在二十年代末開始嶄露頭角,而在這一時期的美國得到了更大發展空間,以三十年代末期的雷蒙德•錢德勒尤為著名。同一時期,在英國著重於心理的純犯罪小說開始步入舞台。
(4)四十年代
古典推理小說勢頭依然強勁,但其地位已漸漸被純犯罪小說和心理懸疑小說所代替。帶動了間諜小說的風行,警察小說也開始大行其道。
(5)五十年代
硬漢派偵探小說、純犯罪小說和心理懸疑小說成為主流。
(6)六十年代
1)為推理小說低落時期。
2)007詹姆斯•邦德的出現,重新掀起了間諜小說的熱情。
(7)七十年代
間諜小說仍然熱賣,硬漢派偵探小說也有一絲生機。但最新的動向卻是——歷史推理小說。
(8)八十年代——新世紀
百家爭鳴,各類推理偵探小說相對來說都有很大的轉機和發展空間。
代表人物:勞倫斯•布洛克。
推理小說起源於美國,發展於英國,大行其道於日本。現在全世界最重視推理小說發展的就是日本文學界。現時市面上主流推理小說主要為兩個來源歐美推理與日系推理,多為翻譯小說。以中文創作的推理小說很少,在推理界中仍為小眾文化,尚在起步階段。而ACG產業發達的日本,也出現推理的動漫畫作品。
[編輯本段]黃金時期
(1)1920年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處女作《斯泰爾斯庄園奇案》和弗里曼,克勞夫茲的《桶子》把推理偵探小說帶進黃金時期。
(2)黃金時期三巨頭:
埃勒里•奎因
約翰•狄克森•卡爾
阿加莎•克里斯蒂

(3)黃金時期著名推理小說作家及其處女作
英:
E•C本特利《特侖特最後一案》1913
阿加莎•克里斯蒂《斯泰爾斯庄園奇案》1920
弗里曼•維爾斯•克勞夫茲《桶子》1920
A•A米尼恩《紅屋之謎》1922
多蘿西•L•塞耶斯《誰的屍體》1923
A•E•W梅森《簡屋》1924
羅納德•伯克萊《陸橋謀殺案》1925
安東尼•伯克萊《毒巧克力命案》1929
美:
S•S范達因《班森殺人事件》1926
埃勒里•奎因《羅馬帽子之謎》1929
約翰•狄克森•卡爾《夜行》1930

類型介紹
推理小說中的派別分類,與一般文學分類的感覺很類似,多數都是模糊而難以明確分類的,總是會有一部作品同時有人分別認定是不同的派別,很少有作品可以精確地納入某一分類。然而流派仍多少有些區別性,僅此稍微介紹常見數種專有名詞,但請注意,即使是以下名詞的定義,有時也有些歧異。
本格派:又可稱為古典派或傳統派。以推理解謎為主要走向,是推理小說的主流。所謂「本格」是從日本引進的名詞,代表的是「正統」的意思;有人將本格定義為「兼具幻想性的謎(主要是與犯罪有關)與高度邏輯性的小說。本格派可滿足以解謎為樂趣的讀者,通常盡可能地讓讀者和偵探擁有同樣線索、站在同一平面。本格派中部份作者,書中會有「向讀者挑戰」的宣言(例如艾勒里·奎因),也就是告訴讀者「到這里你已擁有足以解開謎題的線索」,挑戰讀者是否能與偵探一樣解開謎題。因此,注重公平與理性邏輯,是本類型推理的特徵,本格派還有一種特色,因為「幻想性的謎」,所以有密室殺人案件或是被困在孤島的殺人案件,寫實社會派的就很難有這樣的特色,因為這種殺人案件不是架空在幻想裡面,現實之中哪有那麼多奇怪的無名小島可供發生命案?哪有那麼剛有有這麼多的密室?所以社會派的重點是在「社會批判,描寫人性」,不是在解謎了。所以本格派常被社會派的人認為只是在紙上談兵,可是屬於社會派的書看起來就灰暗多了。
變格派:以詭譎氣氛營造與異常心理為主軸,謎團通常極具驚奇性或為異想天開的構想,著重於出人意表的故事情節。
社會派:某種程度上為反對本格派「流於紙上謎題游戲」而生,強調推理小說不應只是推理,更應當反映並描寫現實社會。此派推理小說較著重於社會寫實。
硬漢派: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窮困、不幸加上美國社會暴力增多,使得這時期產生了一批有著和黃金時期完全不同的時代思潮的作家。他們大都從廉價雜志起家,筆下的偵探也不全能,他們相信武器的力量,都堪稱錚錚鐵骨的硬漢,因此,被稱為「硬漢派」。其中最著名的大師即代表人物有:達謝爾•哈米特、雷蒙德•錢德勒、勞倫斯•布洛克等。
寫實派:沒有神探的推理小說,主要描寫幹探(警員)追查線索的過程,福里曼·克勞夫茲的桶子是當中的代表作。
法庭派:顧名思義,以法庭辯論為主軸,通常場景發生於法庭內,不會用法條出來壓人,這讓人鬆了一口氣;在法庭上的推理過程常常是鑽小漏洞,來探出一些蛛絲馬跡,然後在幾此開庭之後,法庭上當場翻案。
歷史推理小說(historial mystery):
(1)在歐美一般有兩種類型:
1)小說背景完全建立在過去的時代,稱為「時代(period)偵探小說」。
2)同時代的偵探調查一個久遠的案子,稱為「超越歷史的(transhistorical)偵探小說」。
前者的例子包括美國早期作家梅爾維爾•戴維森•卜斯特的《神秘大師阿伯納大叔》,後者的例子有約瑟芬•鐵伊的《時間的女兒》。
(2)最為著名的歷史推理小說是鐵伊的《時間的女兒》。
創作守則
較為知名的推理小說創作守則有兩個不同的版本,皆為對推理小說創作的規范,在1928年由諾克斯提出推理小說十誡後,知名推理作家范·達因又提出了推理小說二十法則。
其內容如下:
推理小說是一種智性游戲,更像一種競賽,作者必須公平的和讀者玩這場比賽,他必須在使用策略和詭計的同時,維持一定程度的誠實,絕不能過分到像玩橋牌時作弊一樣。他必須以智取勝,透過精巧又不失誠實的設計引起讀者興趣。因此,寫推理小說有著極其明確的守則存在,雖然是不成文的規定,但約束力十足,每一個受人尊敬或懂得自重的小說作者,都得服膺這些守則。
在此,特別列出這些理應稱之為"誡律"的條文,一部分根據所有偉大的推理小說作家所遵行的原則,另一部分則來自所有誠實作家內心的信念,熔鑄而成:
(A) 從案發現場所留下的煙頭,和嫌疑犯所抽的香煙品牌做比較,藉此找出兇手。
(B) 假裝受害者的鬼魂顯靈,嚇得兇手自己招認。
(C) 偽造指紋。
(D) 用假人來製造不在場證明。
(E) 因為狗不吠,表示闖入者是熟人。
(F) 一個無辜的人被認定是兇手,結果原來他是兇手的孿生兄弟(或姊妹),或是長相極為酷似的親戚。
(G) 用針筒注射或是在飲料中放入迷葯。
(H) 警察破門進入一間上鎖的房間之後,謀殺才真正開始。
(I) 用相關字來測試是否有罪。
(J) 使用密碼或密語,最後被偵探識破。
推理名家
(1)有名號的名推理小說作家:
推理小說鼻祖:埃德加•愛倫•坡

密室之王:約翰•狄克森•卡爾

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

偵探推理小說之父:江戶川亂步

日本克里斯蒂:仁木悅子(卧病在床的名推理小說女作家。以她和她哥哥的名字及形象作為筆下的名兄妹偵探)
當代硬漢派偵探小說最傑出代表、享譽世界的美國偵探小說大師:勞倫斯•布洛克

中國解放後引進的第一部日本推理小說的作者是——松本清張
(2)歐美最有影響力的13位名推理小說作家(最大成就):
01,埃德加•愛倫•坡(推理小說鼻祖)
02,阿瑟•柯南•道爾(筆下的名探歇洛克•福爾摩斯是廣受全球推理迷喜愛,至今不歇)
03,約翰•狄克森•卡爾(密室之王,三巨頭之一)
04,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小說女王,三巨頭之一)
05,埃勒里•奎因(三巨頭之一,推理小說大師)
06,莫理斯•盧布朗(創作了怪盜始祖亞森•羅平)
07,艾瑪•奧希茲(創造了史上第一位安樂椅神探——角落裡的老人)
08,G•K切斯特頓(首開以犯罪心理學方式推理案情)
09,多蘿西•L•塞耶斯(與阿加莎齊名,筆下名探彼得•溫西勛爵,亦被稱為末代貴族神探。)
10,S•S范•達因(寫下推理二十戒,推理小說大師)
11,達謝爾•哈米特(硬漢派創始者)
12,雷蒙德•錢德勒(硬漢派大師、導演,作品深受歡迎,筆下名探菲力普•馬羅被搬上影幕)
13,勞倫斯•布洛克(當代硬漢派偵探小說最傑出代表)
(3)日本最有影響力的12位名推理小說作家
江戶川亂步 橫溝正史 高木彬光 松本清張 仁木悅子(女) 夏樹靜子(女)

西村京太郎 森村誠一 島田莊司 綾辻行人 赤川次郎 有棲川有棲

(4)詳細情況
歐美
埃德加•愛倫•坡
(Edgar Allan Poe):美國作家,推理小說的始祖,其作品《莫爾格街兇殺案》被公認為世界第一篇推理小說。與其他四篇作品《金甲蟲》、《失竊的信》、《瑪麗羅傑疑案》、《你就是兇手》奠定了推理小說基本的詭計與寫作方式,至今無人能出其左右
阿瑟•柯南•道爾
(Conan Doyle):英國作家,筆下的名探歇洛克•福爾摩斯是廣受全球推理迷喜愛,至今不歇。
莫理斯•盧布朗
(Maurice Leblanc):法國作家,以風度翩翩的怪盜亞森•羅平故事風靡全球。
艾瑪•奧希茲
(Emma Orczy):匈牙利裔英國作家,創造了史上第一位安樂椅神探——角落裡的老人。
G•K切斯特頓(G, K, Chesterton):
英國作家、文學評論者以及神學家,因熱愛推理小說,不但致力於推廣,更親自下海撰寫推理小說,他筆下最著名的角色便是「布朗神父」,可說首開以犯罪心理學方式推理案情,與福爾摩斯注重證物的派別相庭抗禮。
S•S范•達因(S, S, Van Dine):
因為生了一場大病而在病床上選擇看推理小說,康復後也寫始撰寫,寫下推理二十戒,著有主教謀殺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英國人,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畢生創造大量長篇小說,筆下名探有赫爾克里波洛與馬普爾小姐。
多蘿西•L•塞耶斯(Dorothy L, Sayers):
英國人,與阿加莎齊名,筆下名探彼得•溫西勛爵,亦被稱為末代貴族神探。
達謝爾•哈米特(Dashiell Hammett):
美國人,硬漢派的創始人,筆下名探為山姆•史培特。
雷蒙德•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
美國人,硬漢派的第一拓展人,筆下名探為菲力普•馬羅。
喬治•西默農(Georges Simenon,1903-1989):
法國作家,多產的快筆作家,創造名探馬格雷探長。
約翰•克瑞希(John Creasy,1908-1973):
英國作家,推理小說史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常用不同筆名發表並得獎。筆下主角以神探基甸(George Gideon)著名。
艾勒里•奎因(Ellery Queen):
美國人。此為筆名,實際上是由兩個表兄弟共同創作。筆下有同名神探艾勒里•奎因,與哲瑞•雷恩。
約翰•狄克森•卡爾(John Dickson Carr,1905-1977):
美國作家,擅長營造神秘氛圍,並以密室推理聞名,素有「密室之王」之稱,筆下神探有基甸•菲爾博士(Dr, Gideon Fell)、亨利•梅利威爾爵士。
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
現役美國作家,1994年愛倫•坡獎終身大師獎得主。以酒鬼私家偵探馬修•史卡德和雅賊系列著名。
米涅•渥特絲(Minette Walters):
現役英國女作家,1992年起以《冰屋》《女雕刻家》《毒舌鉤》首創以三本新書連獲三大英美重要獎項。
蘇•葛拉芙頓(Sue Grafton):
美國作家,筆下神探為女私家偵探金絲•梅芳。
日本
江戶川亂步:日本本格派的開山鼻祖,改變了推理小說在日本的地位。風格浪漫,富有想像力。有以他為名的江戶川亂步獎,專門表彰新人作家。
橫溝正史:日本變格派的代表人物。
高木彬光
松本清張:他的創作打破了早年日本偵探小說界本格派和變格派的固定模式,開創了社會寫實派推理小說領域。
仁木悅子: (1928~1986)
被譽為「日本克里斯蒂」。名推理小說作家。生於東京。後遷居富山縣。4歲時得結核性胸椎骨疽病,下肢癱瘓,半身不遂。在哥哥的鼓勵下學習文化,以刻苦努力與堅韌不拔的精神,寫出推理小說《貓知道》。1957年獲江戶川亂步獎,後拍成電影。與一翻譯家結婚。之後又發表《林中小屋》、《殺人線路圖》、《有刺的樹》、《黑色緞帶》、《枯葉色的街》、《冰冷的街道》等。作品風格爽朗、明快,構思精巧,可讀性強。以兄妹偵探著稱於日本推理小說文壇,並以日本女小說家的風格影響了當時的讀者。
夏樹靜子 :「主婦作家」,作品風格多以寫實、動人為主,1973年更以《蒸發》第二十六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而《第三之女》也於1989年獲得了冒險小說大賞。代表作是《住宅悲劇》、《變性者的隱私》、《罪犯的現場證明》、《案件的假象》、《蒸發》、《跑道燈》等。她的文風細膩深沉,以《蒸發》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西村京太郎:以旅情推理著名,常以鐵道與航空等交通工具為題材,因此小說中會有火車時刻表及車站的平面圖。但也有本格派的佳作,如《殺人雙曲線》。
森村誠一: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元老,現代社會派推理小說作家大多受其影響。代表作《高層的死角》(李重民譯群眾出版社出版),主要作品包括《人性的證明》《青春的證明》《野性的證明》等。
島田莊司:本格派,對之後所謂新本格影響甚重,《占星術殺人魔法》最為著名,被稱為新本格的開山鼻祖。
綾辻行人:新本格旗手。本格推理,但又帶有恐怖情節。最著名的是『館』系列推理小說。
有棲川有棲:日本新本格派推理小說家的中堅力量,多產作家,涉獵領域極其廣泛,涉及漫畫,電視劇,評論等等方面。
赤川次郎:日本幽默推理的代表,創造大量系列作。大部份作品的推理意味較淺,故有時受推理迷批評,然仍為推理入門的好選擇。
鮎川哲也
水上勉:與松本清張並列為社會派棟梁作家的水上勉,代表作《大海獠牙》獲得第十六屆日本偵探作家Club大獎。雖然他創作推理小說的時期不算太長,但其間每部作品都稱得上是社會派的傑作。
山村美紗:
1934年生於日本京都府,畢業於京都府立大學國文系,曾做過中學國語教師,業余時間創作推理小說。1969年曾獲《小說星期天》每日新人候補獎。1970年、1972年、1973年連續獲得「江戶川亂步獎」。《消失在馬六甲海峽》是她的處女作。代表作品有《花棺》(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候補獎」),《幻空的對號座》、《京都祭日殺人事件》、《京都殺人地圖》、《埃及女王之棺》等。山村美紗的作品大都以京都為舞台,頗具地方色彩,情節曲折、離奇。每部作品都有新意,結局卻合情合理。她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因長期積勞成疾,不幸於1996年9月5日突然去世。
山村美紗是擅長刻畫女性心理的高手。山村美紗的小說題材大同小異,都是與影視生活有關,兇手大都是漂亮的女人。由於她站在女人的高度來描寫女人,讀來更覺生動。她的作品代表了日本女推理小說家的另一種風格,敘述節奏明快,文筆哀幽陰森,把美麗的外表與冷酷的心靈作了強烈鮮明的對照。山村美紗的作晶很暢銷,但在文學性上不如仁木悅子和夏樹靜子。
金城陽三郎:為推理漫畫《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的是該漫畫初期的原作者,之後由天樹征丸更替。借用橫溝正史的推理小說人物金田一耕助自創出推理能力強的孫子。漫畫畫者為佐藤文也。
森博嗣:大學工學院副教授,在作品中大量出現理工科的術語及知識,故在日本特以「理科系推理小說」(此分類目前只有森博嗣一人)。著名的系列有《犀川&萌繪》系列、《瀨在丸紅子之V》系列、《四季》系列。
宮部美幸:日本文學史上罕見的小說作家,創作題材廣泛,歷史、奇幻、推理均有涉獵。1987年處女作《吾家鄰人的犯罪》獲All讀物推理小說新人獎,踏入文壇,接著1992年《龍眠》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1999年《理由》獲直木獎;《模仿犯》這部費時四年才大功告成的作品,不僅創下了暢銷一百三十萬冊的紀錄,也為宮部帶來了日本出版界史無前例的「六冠」榮譽。「六冠」的六項大獎當中,包括為宮部美幸的文壇地位背書的第五十二屆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賞」和第五屆「司馬遼太郎賞」等。她的小說剖析人性,分析心理,作品常常奪得暢銷書榜首。
東野圭吾:著名推理小說作家,初期作品《放學後》獲江戶川亂步獎,早期是寫清涼明快的校園推理,中期《超。殺人事件》《名偵探的規條》充滿了黑色幽默,後期向社會派轉型《白夜行》、《紅色手指》、《湖邊兇殺案》、《秘密》都帶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其《嫌疑犯X的獻身》是他最經典的代表作。《偵探伽利略》前些時日在日本聯播,獲得了不小的收視率。
[編輯本段]小說中的名偵探
歐美
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柯南道爾筆下角色,為現在一般名探代表。愛抽煙,很注意現場細節,知識廣而雜,重於學習對推理有幫助的任何學識。助手為華生。
亞森·羅賓:盧布朗所創怪盜紳士,風度翩翩的法國怪盜。不殺人而愛劫富濟貧
赫爾克里·波洛(Hercule Poirot):為阿加莎·克里斯蒂筆下第一名探,比利時前警探,蛋型頭顱和他自傲的八字鬍是他的特色,有潔癖。對案件偵察重視人的心理而非現場采證。助手為黑斯廷斯。
馬普爾小姐(Miss Marple):同為阿加莎·克里斯蒂所創,出場時即七十多歲,為一和藹的獨身老婆婆。遇見案件時重於與相關人物交談,認為聊天最能發現謊言,同樣重於人性因素。所謂「安樂椅上的偵探」的典型。
艾勒里·奎因(Ellery Queen):艾勒里·奎因所創同名偵探,此角色一樣也是推理小說作家,有一個警探父親。
哲瑞·雷恩(Drury Lane):同為艾勒里·奎因所創,為一已退休莎劇演員,耳聾,然能快速閱讀唇語。極愛莎士比亞。
菲洛·萬斯(Philo Vance):范達因筆下偵探,為藝術鑒賞家。
馬修·史卡德(Matthew Scudder):勞倫斯·卜洛克所創的名偵探,一位因誤射小女孩而酗酒、辭職的警官,之後從事私人偵探並參加匿名戒酒俱樂部,但仍然最愛飲波本威士忌。活動在紐約,是典型的「駐市偵探」。
賴唐諾(Donald Lam):史丹利.賈德諾筆下一名身材瘦小干癟的私家偵探助理,曾為執業律師,後吊銷了律師資格,因此經常利用法律漏洞逃避警方追捕。
日本
金田一耕助(きんだいち こうすけ):橫溝正史筆下的名偵探,衣著打扮十分邋遢,據說是為了更好的探察情況。金田一是少有十分重視警察關系的偵探,和他合作的警官包括磯川警部、等等力警部、橘警部等人。
明智小五郎(あけち こごろう):江戶川亂步創作的紳士偵探,外表風流倜儻。助手包括夫人明智文代和小林芳雄。他的死敵有二十面相和黃金假面人。
神津恭介(かみづ きょうすけ):
御手洗潔(みたらい きよし):島田莊司創作的古怪名探,名字經常被人取笑,因為御手洗在日文與洗手間同義,在《占星術殺人魔法》中崛起。
島田潔(たじま きよし):綾辻行人筆下的偵探,在作者的《館》系列作品裡相當活躍。
十津川警部(とつがわけいぶ):本名十津川省三,是西村京太郎筆下旅情推理小說常出現的人物,任職於東京都警視廳,與屬下龜井邢警曾被戲稱為日本最忙碌的警察。
淺見光彥(あさみ みつひこ):
火村英生
錢形平次(ぜにがた へいじ)
陶展文:歷史小說家、推理小說家陳舜臣筆下的中國名探。
犀川創平(さいかわ そうへい):森博嗣所創作的偵探,活躍於《犀川&萌繪》系列,是一位理工科大學教授,因其恩師的女兒——西之園萌繪——之故而時常捲入謀殺案中。
二階堂蘭子:活躍於二階堂黎人的小說作品之中。其中,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推理小說《恐怖的人狼城》即其活躍的作品之一。
中國
陳查理:美國作家厄爾‧畢格斯(Earl Derr Biggers)筆下華人偵探。
狄仁傑:推理小說中的狄仁傑,是由一位駐華的荷蘭外交官高羅佩(Dr. Robert H.van Gulik,1910-1967)所撰寫,又譯《狄公案》。
霍桑:有中國的福爾摩斯之稱,作者是民國時期的作家程小青。
下面列舉的是在"以殺人事件為主題"的本格推理小說中,謎團與詭計的主要構成元素,其中大部份是參照清涼院流水在小說Joker中寫出來的列表
-暴風雨山莊(孤島)
-遠隔殺人
-無足跡殺人
-密室殺人
-模仿殺人
-無頭屍體
-屍體裝飾
-屍體交換
-屍體消失
-交換殺人
-便乘殺人
-物理性詭計(機械,鏡)
-敘述性詭計
-生理性詭計(色盲,慣用手)
-動物詭計
-人物詭計(性別,多重身份)
-雙生兒
-偵探/兇手互換
-暗號
-順序
-日記,遺書
-作中作
-字謎
-不在現場證明
-失去的環
-誤導
-垂死留言
推理小說在線閱讀:http://www.zhentan.cc/yule/xiaoshuo/

熱點內容
絕望游戲小說紅鯉死了嗎 發布:2025-09-13 16:19:28 瀏覽:231
言情現代小說楊瀟 發布:2025-09-13 16:15:52 瀏覽:607
重生小說家族唯一一個男丁 發布:2025-09-13 16:06:02 瀏覽:176
類似都市全能系統的都市系統小說 發布:2025-09-13 16:04:19 瀏覽:62
有癮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理解 發布:2025-09-13 15:53:09 瀏覽:501
都市封林小說 發布:2025-09-13 15:50:23 瀏覽:16
總裁復仇小說大全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3 15:49:35 瀏覽:155
穿越游戲王魔女小說 發布:2025-09-13 15:36:04 瀏覽:487
討論網路小說成癮的利與弊 發布:2025-09-13 15:30:00 瀏覽:41
短篇小說霸總甜寵 發布:2025-09-13 15:28:03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