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
① 《聊齋志異》是如何被譽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聊齋志異》人人皆知,也知道聊齋的作者是蒲松齡。他在屢屢落榜的情況下,為了維持生計。在當時腐敗的科舉制度和封建思想下寫出了這本著作。
盡管《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但它在清代,以至於現在,它的光輝都不曾有所減少,足可見蒲松齡的學識才華,以及他對於社會的洞察和自己心靈流露與整個世人的有著共通之處,從而使得大眾產生了共鳴。
老舍也評價過蒲松齡「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② 聊齋志異是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其中聊齋是指什麼志是指
《聊齋志異》,清代短篇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時基本完成,此後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
③ 我國古代最傑出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是
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是清代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是我國古代成就最高的短篇小說集,作者為蒲松齡。
《聊齋志異》共四百九十一篇,大都為妖狐神鬼故事。一類揭露社會黑暗,鞭撻貪官污吏,同情人民疾苦,如《促織》、《席方平》。二類為愛情題材,多為書生與化為美女的狐狸精的戀愛故事,歌頌了青年男女對幸福的追求和對禮教的反抗,如《紅玉》、《嬰寧》、《小翠》、《連城》、《鴉頭》。三類抨擊科舉制的腐朽,如《葉生》、《司馬郎》、《王子安》。其他題材有《畫皮》、《嶗山道士》等。
《聊齋志異》想像豐富,是浪漫主義的傑作。書中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極富戲劇性,語言是經過提煉的文言,又吸收了口語,精煉含蓄。
清前期戲劇
清初最傑出的戲劇家是李玉,他的劇作《清忠譜》歌頌了明末蘇州人民反抗宦官魏忠賢的斗爭。另一位戲劇家李漁寫了《閑情偶寄》,這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戲劇理論著作。
康熙年間,劇壇上出現了兩位名家,合稱「南洪北孔」。「南洪」指洪異,他的劇作《長生殿》寫唐明皇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的愛情故事。
④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
1、《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
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庄》、《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2、《戰國策》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
《戰國策》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游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該書亦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戰國策》一書的思想傾向,因其與儒家正統思想相悖,受到歷代學者的貶斥。
《戰國策》曾被斥之為「邪說」、「離經叛道之書」。「《戰國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學觀多取道家,社會政治觀接近法家,獨與儒家抵牾不合,因而為後世學者所詬病。」
作者並非一人,成書並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
有東漢高誘注,今殘缺。宋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新注。吳師道作《戰國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煒有《戰國策補釋》,今人繆文遠有《戰國策新校注》。
3、《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
《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4、《牡丹亭》
《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該劇文辭典雅,語言秀麗。
該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感天動地竇娥冤》、 《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5、《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
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⑤ 中國古代有多少著名的文言小說啊,列列幾篇主要的,最好是唐隋宋清時的,求列出綱目。急!!!
這個太多了,比較有代表性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就有干寶《搜神記》、宋代大型志怪小說類書《太平廣記》、明瞿祐《剪燈新話》、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等。
魯迅《唐宋傳奇集》中收錄了一些唐宋時中短篇文言小說,其詳細目錄如下:
古鏡記、補江總白猿傳、離魂記、枕中記、任氏傳、編次鄭欽悅辨大同古銘論、柳氏傳、柳毅傳、李章武傳、霍小玉傳、古岳瀆經、南柯太守傳、廬江馮媼傳、謝小娥傳、李娃傳、三夢記、長恨傳、東城老父傳、開元昇平源、鶯鶯傳、周秦行紀、湘中怨辭、異夢錄、無雙傳、上清傳、楊娼傳、飛煙傳、虯髯客傳、冥音錄、東陽夜怪錄、靈應傳、隋遺錄、隋煬帝海山記、迷樓記、開河記、卷七、綠珠傳、楊太真外傳、流紅記、趙飛燕別傳、譚意歌傳、王幼玉記、王榭傳、梅妃傳、李師師外傳
大部分都比較有名,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枕中記》《柳毅傳》《霍小玉傳》《南柯太守傳》《李娃傳》《長恨傳》《鶯鶯傳》《周秦行紀》(本篇主要是有政治影響)《虯髯客傳》,有關隋煬帝的幾篇和《綠珠傳》《楊太真外傳》《趙飛燕別傳》《李師師外傳》古代流傳較廣,現在從文學性上講,就不那麼重要了。
其他還有一些短篇,如唐張鷟的《遊仙窟》,韓愈的《毛穎傳》,袁郊《紅線傳》、明馬中錫的《中山狼傳》等,也比較有名。
《聊齋志異》影響最大,其中有名的單篇像《嬰寧》《陸判》《畫皮》《蓮香》《阿寶》《翩翩》《花姑子》什麼的,文筆好、情境美、寓意深的,就太多了,您可以自己專門了解一下。
⑥ 我國的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什麼
在我國古代一直都是以文言文和詩歌而聞名的,像小說這類作品在國外比較盛行,所以我國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出現的時間也比較晚。直到現代文學史上才開始有小說的出現。要說到現代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其實要分成兩個種類來看待,因為我們國家在古代一直說的都是文言文,直到近代社會才開始改革鼓勵大家說白話文,所以我國第一篇短篇小說為白話文。
很多人在讀完狂人日記之後都佩服魯迅的文學素養,同時也承認魯迅先生在文學方面確實是非常有天賦的。此後,很多研究者都對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進行研究。
⑦ 我國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
蒲松齡《聊齋志異》
四大吝嗇鬼:
葛朗台《歐也妮·葛朗台》
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
阿巴貢 《慳吝人》
潑留希金《死魂靈》
四大短篇小說巨匠:
莫泊桑
馬克.吐溫
歐亨利
契訶夫
⑧ 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品是
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繼承了六朝志怪和唐代傳奇的優良傳統,代表中國文言小說的最高成就。
⑨ 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單行本的有哪些
1. 瑣語
2. 山海經
3. 穆天子傳
4. 燕丹子
5. 神異經
6. 漢武故事
7. 列仙傳
8. 洞冥記
9. 海內十洲記
10. 蜀王本紀
11. 漢武內傳
12. 趙飛燕外傳
13. 列異傳
14. 笑林
15. 博物志
16. 西京雜記
17. 神仙傳
18. 神異記
19. 搜神記
20. 拾遺記
21. 語林
22. 郭子
23. 光世音應驗記
24. 搜神後記
25. 世說新語
26. 幽明錄
27. 宣驗記
28. 異苑
29. 述異記
30. 妒記
31. 冥祥記
32. 俗說
33. 續齊諧記
34. 殷芸小說
35. 冤魂志
36. 啟顏錄
⑩ 我國古代短片小說的頂峰之作是什麼
我國古代傑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儒林外史》由清朝(吳敬梓)編著。古代優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由清朝(蒲松齡)編著 被稱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史上的「最後一座高峰」
全書想像豐富,具有深厚的浪漫主義特色,學過的課文有《王冕學畫》《臨死前的嚴監生》
收集白話短篇作品較多而且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明末天啟年間馮夢龍編輯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
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