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短篇小說
❶ 老舍寫過的短篇小說
1、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 四世同堂》、《正紅旗下》、《駱駝祥子》、《 趙子曰》、《離婚》、《鼓書藝人》、《二馬》、《火葬》、《牛天賜傳》、《我這一輩子》、《貓城記》、《文博士》、《小坡的生日》等。
2、中篇小說:《月牙兒》、《陽光》等。
3、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等。
4、劇本:《龍須溝》、《殘霧》、《茶館》、《桃李春風》、《神拳》、《 大地龍蛇》等。
5、其他合集:《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集》等。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1)1982年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老舍名言:
1、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鋒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會生銹。
2、熟才能生巧。寫過一遍,盡管不象樣子,也會帶來不少好處。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字紙簍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裡面扔棄廢稿,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3、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個好作家了。
4、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老捨生平:
1、1899年生於北京。正紅旗人,滿族。家境貧寒,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
2、1913年進北京師范學校學習,1918年畢業。先後在北京、天津等地中小學任國文教員。「五四」時期開始新文學創作。
3、1924年去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漢語講師,先後創作《老張的哲學》、《趙子日》、《二馬》等長篇小說。
4、1926年加入文學研究會。
5、1930年回國,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任教,此間創作《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月牙兒》等長短篇小說。
6、1937年《駱駝祥子》問世。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兼總務部主任,從事抗戰文學運動。此間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
7、1946年赴美講學。
8、1949年底回國。歷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及書記處書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創作了話劇《龍須溝》、《西望長安》、《茶館》、小說《正紅旗下》等。
❷ 鐵凝短篇小說 哦,春雪 主題思想是什麼
不是《哦,春雪》,而是《哦,香雪》。
《哦,香雪》的主題思想:
《哦,香雪》描寫的是香雪們天真爛漫、活潑向上的純美形象,再現了山裡姑娘的自愛自尊和她們對文明的追求,給人以生命美的啟迪。
《哦,香雪》是鐵凝的代表作,於1982年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及首屆「青年文學」創作獎。
一、內容梗概:
小說以一個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兒庄為敘述和抒情背景,通過對香雪等一群鄉村少女的心理活動的生動描摹,敘寫了每天只停一分鍾的火車給一向寧靜的山村生活帶來的波瀾,並由此抒發了優美而內涵豐富的情感。作品主要描寫了香雪的一段小小的歷險經歷:她在那停車一分鍾的間隙里,毅然踏進了火車,用積攢的四十個雞蛋,換來了一個嚮往已久的帶磁鐵的泡沫塑料鉛筆盒。為此,她甘願被父母責怪,而且一個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這對一個平時說話不多,膽子又小的山村少女來說,需要極大的勇氣。作者還有意交代了香雪這一舉動的心理動力,那就是對山外文明的嚮往,對改變山村封閉落後、擺脫貧窮的迫切心情,還有山裡姑娘的自愛自尊。以清新雋永的筆調表現了一個在閉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對都市文明的嚮往,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二、寫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時期,政治性、階級性成了人唯一屬性和文藝批評的唯一標准,人道主義完全被驅逐出文藝創作的領域。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人道主義才又在中國興盛起來。鐵凝的小說《哦,香雪》正是產生於這個時候,小說借台兒溝的一角,寫出了改革開放後中國從歷史的陰影下走出,擺脫封閉、愚昧和落後,走向開放、文明與進步的痛苦和喜悅。
三、作品鑒賞:
《哦,香雪》,標題清新可人,富有詩意。鐵凝的作品,擅長捕捉人物的細微心理活動,並以精妙的語言傳達作家敏銳而細膩的藝術感覺。《哦,香雪》是這方面的代表作。1982年發表後,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哦,香雪》以一個偏遠的小山村作為故事展開的背景。小小的台兒溝是一個閉塞、孤獨、貧窮的角落,那兒的人們過著幾乎是封閉式的生活。他們隱藏在大山的皺褶里,無從知曉山外的世界。然而,前進著的生活浪潮終究會沖擊每一個角落。火車開進了深山,也就為深山中的人們帶來了山外的新鮮事兒。在台兒溝停留一分鍾的火車打破了山村往昔的寂靜,撥動了山村人平靜的心,帶來了山外陌生新鮮的氣息,誘發了山村人的不安與渴望。正是這短暫的一分鍾,為山村人、特別是青年人提供了觀察、了解山外天地的可貴時機。作家寫山村姑娘們為那一分鍾而急急吃飯、細細打扮的一段,寥寥幾筆,卻傳達出多麼豐厚的生活意蘊:現代生活的強大誘惑力、山村姑娘們奔向現代文明的急切與真誠……
17歲的香雪總是第一個出門。巨大的火車使她興奮也使她恐懼的描寫,極生動地表現了村姑的好奇與純朴混雜在一起的微妙心緒。她的夥伴們感興趣的是乘客的首飾和漂亮的乘務員,香雪卻與眾不同——她注意的是乘客的書包,她關心的是北京的大學要不要小山溝的人。尤其是那個帶磁鐵的泡沫塑料鉛筆盒,幾乎牽動了她的全部注意力。她因此而與眾不同。作家著意刻劃香雪求知的渴望,便為這位村姑增添了一層清純脫俗、積極向上的光彩。香雪是小山村唯一的初中生。她因貧窮而被公社中學的同學所歧視,又因為這歧視而萌生了走出貧窮的決心。這樣,香雪的清純中又透出了剛毅。
作家通過一個細節展示香雪內心情感的單一與豐富:鉛筆盒。她那木製的鉛筆盒使她面對同學的泡沫塑料鉛筆盒而自卑;她猜測那泡沫塑料鉛筆盒的價錢值多少雞蛋的一段描寫,揭示了她的純朴與可愛;而她最後在火車上以一籃雞蛋換一位大學生的鉛筆盒,並因此而不在乎被火車多拉了一站、不畏懼多走三十里夜路的那一段情節,和她因為鉛筆盒而感到充實、感到無畏的心理活動,都使她的性格塑造完美了、升華了。香雪的舉動是真誠自然的,只有像她這樣的既渴求知識而又純朴天真的山村少女才會有如此的勇氣與行為。她的追求是如此具體、微小,卻又是如此豐富、廣大。在香雪的委屈與希望、膽怯與執著、羞澀與果敢的交替轉換中,作品展示了山村少女美好的內心世界,反映了感情與理智、歷史與現實的豐富內涵,暗示了一種古老陳舊生活方式與觀念的逐步解體,傳達了新一代對於知識的渴求,對於尊嚴的維護,對於現代文明的熱切呼喚。一個山村少女的清純、朴實、執著、熱情,都通過鉛筆盒這個細節層次分明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小說的基調是明凈、清新、委婉動人的。小說構思精巧,以短短的篇幅包容了豐富的內涵。作品沒有著筆於轟轟烈烈的大場面,也未設置激烈的矛盾沖突,更無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它只是捕捉住瞬間,擷取幾個小小的生活場景,將藝術描寫聚焦在人物身上。細致入微地描繪她們的心理變化與情感波瀾,由此折射出生活的新舊嬗替。小說筆調清新婉麗,文字鮮活靈動,風格淡雅別致,意境回味悠長,具有詩情畫意之美。不僅香雪的追求充滿詩意,甚至村姑們對首飾和乘務員。的嚮往也饒有詩意,甚至那些沒有生命的物件,作者也賦予它們以靈氣——試探著前進的鐵軌、羞澀地畏縮著的小木盒、群山像母親的胸脯、樹葉在夜風中歌唱、小溪歡騰地迅跑……這樣,既烘託了全篇的詩意,又展示了作家的童心。
現代文明沖擊傳統人生,許多作家筆下都是浮躁的悲劇——路遙的《人生》、賈平凹的《浮躁》、張煒的《柏慧》……莫不如此。作家們欲為人類喚回傳統美德、古樸風景的情懷,不難理解。而這篇《哦,香雪》卻寫出了傳統人生對現代文明的渴望與追求,寫出了一首希望之歌。
❸ 誰有韓少功和畢淑敏的作品全集法我一下 謝謝
著有《畢淑敏文集》八卷,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拯救乳房》。 在熱鬧而浮躁的文壇,她似乎不能歸屬於任何一個派別,她似乎是從五千年的文化傳統中走來,但又不是傳統文化的回歸。她的散文把日常生活中似乎極為平常的事物作為審美客體,把似乎人人所經所歷的事情寫得妙趣橫生。這種朴實無華的文風,很有一點宋人所推崇的「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2002年1月出版《紅處方》
2003年3月出版《血玲瓏》
2003年6月出版《拯救乳房》
2003年月10出版《紫色人形》
2004年9月開始出版《女工》
著有《畢淑敏文集》八卷,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拯救乳房》。
2002年1月出版《紅處方》
2003年3月出版《血玲瓏》
2003年6月出版《拯救乳房》
2003年月10出版《紫色人形》
2004年9月開始出版《女工》
1986年,她34歲寫了《昆侖殤》
2、1994年,《預約死亡》
3、2003年出版《畢淑敏》
4、1996《紅處方》
主要作品:
◎不宜重逢
昆侖殤 補天石 阿里
轉 不宜重逢 伴隨你建立功勛
北飛北飛 君子於役
◎生命
預約死亡 生生不已 教授的戒指
最後一支西地蘭 看家護院 送你一條紅地毯(長篇)
原始股 預約財富 紫花布幔
◎翻漿
西紅柿王 匣子里的水牛 冰雪花卉
闌尾劉 趕考的女人 天衣無縫
不會變形的金剛 一厘米 媽媽福爾摩斯
跳級 翻漿 女人之約
束修 賠 雉羽
苔蘚綠西服 夢幻小屋和藍手鐲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
汗血馬尾 蟑螂谷 碩士今天答辨
非正式包裝 白楊木鼻子 米年型電話鍵
月餅的故事 術者 月暈而風
同你現在一般大 給我一粒脫身丸 最晚的晚報
雪花糯米粥 貓頭鷹行動 紫色人形
捉刀 假如我出卷子 斜視
◎其他作品
美好的性,是陽光下的火炬 友情:這棵樹上只有一個果子,叫做信任
孩子,我為什麼打你 婚姻鞋 那座山,虎嘯龍吟
素麵朝天 提醒幸福 我很重要
孝心無價 行使拒絕權 芒果女人
天使和魔鬼的較量 紅處方(長篇) 電腦時代的灰色誘惑
血玲瓏(長篇)
韓少功(1953—),男,漢族,筆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長沙人。
1977年在《人民文學》發表短篇小說《七月洪峰》。
1980年短篇小說《西望茅草地》在《人民文學》發表,後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81年短篇小說《飛過藍天》在《中國青年》發表,後獲當年全國五四文學獎與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中短篇小說集《月蘭》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年短篇小說《風吹嗩吶聲》改編為電影,後由凌子執導,瀟湘電影製片廠拍攝上映。
1985年隨筆《文學的根》由《作家》發表,引發後來關於「文化尋根」的大討論。中篇小說《爸爸爸》在《人民文學》發表,短篇小說《歸去來》等在《上海文學》發表。
1986年中短篇小說集《誘惑》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第一本隨筆集《面對神秘而空闊的世界》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1987年與韓剛合譯的米蘭•昆德拉長篇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由作家出版社內部出版(有刪節版)。
1988年調海南省文聯工作,舉家南遷。
1992年年內有《歸去來》英文版出版,《鞋癖》法文版出版,《爸爸爸》義大利文版出版。10月,開始用電腦寫作,第一篇作品《夜行者夢語》為後來一系列長篇隨筆的起始。
1993年隨筆集《夜行者夢語》由上海知識出版社出版。
1994年中短篇小說集《北門口預言》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中短篇小說集《韓少功》等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隨筆集《海念》由海南出版社出版,法文版《空屋》由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
1995年長篇小說《馬橋詞典》在《小說界》發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有《韓少功自選集》(四卷)在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心想》與《靈魂的聲音》分別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和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荷蘭文版《爸爸爸》出版。
1997年4月,對持續不止的謠言浪潮作出法律反應,對製造與傳播謠言的六被告提起侵權訴訟。
5月,到海南省瓊海市掛職體驗生活。
6月,在《天涯》編發汪暉《當代中國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長文,此文後來被人們認為是引起中國知識界圍繞「新自由主義」問題出現再一次分化的導火索。
年內有《馬橋詞典》獲上海中長篇小說大獎,其繁體字版分別由台灣中國時報公司和香港三聯書店出版,分別獲《中國時報》與《聯合報》該年度「最佳圖書獎」。
1998年《韓少功散文》(兩卷)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
1999年漢譯費爾南多•佩索阿散文集《惶然錄》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韓少功》繁體字版由明報出版社出版。
2000年5月,遷入湖南省汩羅市八景鄉新居。
年內有法文版《山上的聲音》出版,在網上被評為該年度十本法國文學好書之一。《馬橋詞典》被專家推薦為「中國二十世紀小說百部經典」之一。
2001年譯作《惶然錄》繁體字版在台灣出版,《韓少功文庫》(十卷)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
2002年4月,獲法國文化部頒發的「法蘭西文藝騎士獎章」。
長篇筆記小說《暗示》由《鍾山》雜志發表,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獲首屆「華語媒體文學大獎」的小說家獎。年內還有中短篇小說集《韓少功讀本》、《北門口預言》、《領袖之死》等分別由花山文藝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北嶽文藝出版社等出版,荷蘭文版《馬橋詞典》出版,演講集《進步的回退》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
2003年理論集《韓少功王堯對話錄》由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隨筆集《完美的假定》由昆侖出版社出版,英文版《馬橋詞典》出版,《暗示》繁體字版在台灣出版。
2004年隨筆集《閱讀的年輪》由九洲出版社出版,《韓少功中篇小說集》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韓少功自選集》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小說集《空院殘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韓少功中篇小說集》繁體字版由台灣正中書局出版,法文版《暗香》出版,英文版《馬橋詞典》由澳大利亞Harper Collins再出版。
2005年演講對話集《大題小作》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報告政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英文版《馬橋詞典》由美國蘭登書屋旗下的BANTAM DELL再出版。
2006年10月散文集《山南水北》作家出版社出版。
❹ 賈平凹的( )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滿月兒》。
《滿月兒》是2012年8月1日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平凹。本書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本書作品展示了一幅幅農村新人、新事動人的生活畫面。
《滿月兒》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收入了《一雙襪子》、《彈弓和南瓜的故事》、《隊委員》、《曳斷繩》、《荷花塘》、《滿月兒》等短篇小說60篇。
其中《滿月兒》在1978年榮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這些作品展示了一幅幅農村新人、新事動人的生活畫面。
(4)1982年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賈平凹,1952年出生,陝西丹鳳人。陝西作協主席,中國書協會員,當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秦腔》、《高興》、《心跡》、《愛的蹤跡》、《廢都》等,曾獲多次文學大獎。他是一位當代中國最具叛逆性、最富創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具有世界意義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中國和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被譽為「鬼才」。
❺ 莫言著名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1981年《春夜雨霏霏》短
處女作
1982年《丑兵》短
《為了孩子》短
1983年《售棉大路》短
秋《民間音樂》短
《流水》中
1984年《島上的風》短
《雨中的河》短
1985年《枯河》短
《老槍》短
《白狗鞦韆架》短
《大風》短
《三匹馬》短
《秋水》短
1986年《草鞋窨子》短
《蒼蠅、門牙》短
1991年《神嫖》短
《夜漁》短
《魚市》短
《翱翔》短
1998年《拇指銬》短
《長安大道上的騎驢美人》短
《白楊林里的戰斗》短
《一匹倒掛在杏樹上的狼》短
《蝗蟲奇談》短
1999年《祖母的門牙》短《兒子的敵人》短
《沈園》短
2000年《冰雪美人》短
(同年份作品按照先後順序排列~~自己看吧~
———————滿意請採納哦~~
——-小卷發玲子
❻ 韓少功,我們學了他什麼散文
男,漢族,筆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長沙人。1968年初中畢業後,下放到湖南省汨羅縣的農村插隊。1974年調縣文化館工作,開始發表作品。執筆含有大量史料的傳記《任弼時》(與甘徵文合作)。1978年考入湖南師范學院中文系。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並發表短篇小說《月蘭》(《人民文學》1979年4月)在文壇嶄露頭角。1982年畢業後在湖南省總工會的雜志《主人翁》任編輯。1984年調作協湖南分會從事專業創作。1988年到海南後開始主編《海南紀實》雜志。1990年任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1996年與同仁策劃文人雜志《天涯》 ,任雜志社社長。
出版有中短篇小說集《月蘭》、《飛過藍天》、《誘惑》等,文藝理論《面對神秘空闊的世界》。199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馬橋詞典》(作家出版社)引起各方爭論。對傳統文化心理的反思和批判是其創作的一個基本主題,他的《西望茅草地》和《飛過藍天》分獲1980、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是1985年倡導「尋根文學」的主將,發表《文學的根》(《作家》1985年4期)提出「尋根」的口號,並以自己的創作實踐了這一主張。比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現了向民族歷史文化深層汲取力量的趨向,飽含深逢的哲學意蘊,在文壇產生很大影響。
他是1985年倡導「尋根文學」的主將,發表《文學的根》提出「尋根」的口號,並以自己的創作實踐了這一主張。比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現了向民族歷史文化深層汲取力量的趨向,飽含深邃的哲學意蘊,在文壇產生很大影響。
在以韓少功為代表的一批「尋根文學」倡導者們看來,中國傳統文化有「規范」和「不規范」之分,他們認為傳統文化中更多需要肯定和弘揚的是「不規范」的、存在於野史、傳說、邊地風俗以及道家思想和禪宗哲學中的文化精華,就如阿城在「三王」系列中所描述的;而對以儒家學說為核心的、被體制化了的「規范」文化,則持拒斥、否定、批判的態度。相對於「三王」系列對傳統文化精華的痴迷,《爸爸爸》、《女女女》則以強烈的「尋根」意識,探尋文化規范對自由生命的制約,拷問「規范」狀態下人類生命和人類文明由起源向末日退化的形態,從中發掘出人性中的惰性和冥頑不化的國民劣根性,也完成對傳統文化的一次批判。
韓少功的中篇小說《爸爸爸》以一種象徵、寓言的方式,通過描寫一個原始部落雞頭寨的歷史變遷,展示了一種封閉、凝滯、愚昧落後的民族文化形態。作品以白痴丙崽為主人公,通過對他的刻畫,勾勒出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某種畸形病態的思維方式,表達了作家對傳統文化的深刻反思與批判。丙崽是一個「未老先衰」卻又總也「長不大」的小老頭,,外形奇怪猥瑣,只會反復說兩個詞:「爸爸爸」和「x媽媽」。但這樣一個缺少理性、語言不清、思維混亂的人物卻得到了雞頭寨全體村民的頂禮膜拜,被視為陰陽二卦,尊「丙相公」、「丙大爺」、「丙仙」。於是,缺少正常思維的丙崽正顯示了村人們愚昧而缺少理性的病態精神症狀。在雞頭寨與雞尾寨發生爭戰之後,大多數男人都死了,而丙崽卻依然頑固地活了下來。這個永遠長不大的形象,象徵了頑固、丑惡、無理性的生命本性,而他那兩句讖語般的口頭禪,既包含了人類生命創造和延續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形態,具有個體生命與傳統文化之間息息相通的神秘意味,同時它又暗含著傳統文化中那種長期以來影響和制約人類文明進步的絕對「二元對立」思維方式的亘久難變。
韓少功通過《爸爸爸》解剖了古老、封閉近乎原始狀態的文化惰性,明顯地表現了對傳統文化持否定批判的態度。韓少功基本上屬於一個寫實的作家,但由於他對楚巫文化和《離騷》浪漫傳統的推崇,在他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審視民族劣根性的同時,以寓言、象徵等藝術手段,重新復活了楚文化中光怪陸離、神秘瑰奇的神話意味,使文本塗抹上浪漫神秘的色彩,給人留下了無窮的回味與思考。我們說過,「尋根小說」大都採取一種貌似傳統寫實的敘述方式,《爸爸爸》用的卻是類似荒誕的「寓言體」,可能是個例外。
創作年表:
[編輯本段]
1977年在《人民文學》發表短篇小說《七月洪峰》。
1980年短篇小說《西望茅草地》在《人民文學》發表,後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81年短篇小說《飛過藍天》在《中國青年》發表,後獲當年全國五四文學獎與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中短篇小說集《月蘭》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年短篇小說《風吹嗩吶聲》改編為電影,後由凌子執導,瀟湘電影製片廠拍攝上映。
1985年隨筆《文學的根》由《作家》發表,引發後來關於「文化尋根」的大討論。中篇小說《爸爸爸》在《人民文學》發表,短篇小說《歸去來》等在《上海文學》發表。
1986年中短篇小說集《誘惑》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第一本隨筆集《面對神秘而空闊的世界》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1987年與韓剛合譯的米蘭�6�1昆德拉長篇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由作家出版社內部出版(有刪節版)。
1988年調海南省文聯工作,舉家南遷。
1992年年內有《歸去來》英文版出版,《鞋癖》法文版出版,《爸爸爸》義大利文版出版。10月,開始用電腦寫作,第一篇作品《夜行者夢語》為後來一系列長篇隨筆的起始。
1993年隨筆集《夜行者夢語》由上海知識出版社出版。
1994年中短篇小說集《北門口預言》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中短篇小說集《韓少功》等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隨筆集《海念》由海南出版社出版,法文版《空屋》由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
1995年長篇小說《馬橋詞典》在《小說界》發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有《韓少功自選集》(四卷)在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心想》與《靈魂的聲音》分別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和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荷蘭文版《爸爸爸》出版。
1997年4月,對持續不止的謠言浪潮作出法律反應,對製造與傳播謠言的六被告提起侵權訴訟。
5月,到海南省瓊海市掛職體驗生活。
6月,在《天涯》編發汪暉《當代中國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長文,此文後來被人們認為是引起中國知識界圍繞「新自由主義」問題出現再一次分化的導火索。
年內有《馬橋詞典》獲上海中長篇小說大獎,其繁體字版分別由台灣中國時報公司和香港三聯書店出版,分別獲《中國時報》與《聯合報》該年度「最佳圖書獎」。
1998年《韓少功散文》(兩卷)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
1999年漢譯費爾南多�6�1佩索阿散文集《惶然錄》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韓少功》繁體字版由明報出版社出版。
2000年5月,遷入湖南省汩羅市八景鄉新居。
❼ 1982年的台灣言情小說
匪我思存的書01裂錦陰謀傅聖歆、易志維、簡子俊02寂寞空庭春欲晚別離康熙、衛琳琅、納蘭容若03來不及說我愛你執著慕容灃、尹靜琬04如果這一秒,我沒遇見你原諒慕容清嶧、任素素05佳期如夢孤勇尤佳期、孟和平、阮正東06冷月如霜錯過慕如霜、皇帝定淳、豫親王定灤07香寒希望官洛美、容海正08當時明月在時光中短篇合集09佳期如夢之今生今世懂得葉慎守、紀南方、易長寧10佳期如夢之海上繁花等待杜曉蘇、雷宇崢、邵振嶸11桃花依舊笑春風溫暖中短篇合集12景年知幾時珍惜葉景知、陸與江、遲非凡13千山暮雪註定童雪、莫紹謙、蕭山、慕振飛14東宮傳奇小楓、李承鄞、顧劍、裴照、阿渡15花顏歲月中短篇合集16明媚靜好散文集17星光璀璨完美余文昕、費峻瑋、梁江18迷霧圍城邂逅易連愷、秦桑19愛你是最好的時光1痊癒聶宇晟、談靜20愛你是最好的時光2痊癒聶宇晟、談靜21愛情的開關黑道周衍照、周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