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杯全國短篇小說大賽
Ⅰ 浙江人才碼H類是什麼
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分為5個層次,分別是:國內外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省級領軍人才、市級領軍人才、高級人才(分別用A、B、C、D、E來指代)。
A類:國內外頂尖人才。主要包括:
1、諾貝爾獎獲得者。
2、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3、菲爾茲獎、圖靈獎、普利茲克獎獲得者。
4、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5、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榮譽學部委員。
6、國家「萬人計劃」傑出人才人選。
7、相當於上述層次的頂尖人才。
B類:國家級領軍人才。主要包括:
1、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批準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完成人。
2、國家「萬人計劃」中除傑出人才之外的人選、國家「千人計劃」人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文化名家暨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浙江省「萬人計劃」傑出人才人選。
3、國家級教學名師;國醫大師;國家級名中醫;國家級醫學會專業委員會主任、副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功勛飛行員。
4、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前3位完成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獲得者(前3位完成人);中國標准創新貢獻獎獲得者(個人獎);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近5年來,擔任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第一負責人。
5、世界500強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指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世界行業排名前10位的金融機構總部的高管、首席風險控制人員、首席財務管理人員、首席產品管理人員、首席技術人員及首席經濟學家;全國文化企業30強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指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年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集成電路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和技術研發骨幹,且年工資性收入在100萬元以上;上年度納稅5億元(含)以上製造業(或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指董事長、總經理),且上年度工資性收入在200萬元(含)以上。
6、浙江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浙江省特級專家。
7、梁思成獎獲得者;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8、相當於上述層次的領軍人才。
C類:省級領軍人才。主要包括:
1、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衛健委(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萬人計劃」中除傑出人才之外的人選;浙江省政府「西湖友誼獎」獲得者;杭州市傑出人才和傑出青年人才;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
2、省「千人計劃」人選;省級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通過綜合考評的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和第一層次培養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浙江省衛生領軍人才、軍隊「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培養對象;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計劃入選人才。
3、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省功勛教師(省傑出教師)、省特級教師、省高校教學名師;國際學科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獲得者指導教師;近5年擔任並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重大項目負責人;教育部中小學國家課程標准修訂核心專家組成員,教育部課程指導委員會學科組委員,教育部國家統編教材核心專家組成員;青年長江學者;省級名中醫;省級醫學會專業委員會主任;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專科排名全國前10名醫院的市級以上重點學科帶頭人;獲「全國衛生健康(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且具有正高級衛技專業技術職務的衛技人才;獲安全飛行金質獎章飛行員;近5年來,擔任並完成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第一負責人;近5年來,擔任並完成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
4、全國技術能手;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錢江技能大獎獲得者;省首席技師;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具有國家級教練員資格,曾獲奧運冠軍的教學骨幹或奧運冠軍的教練員;世界技能大賽金牌獲得者;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浙江省「百千萬」高技能領軍人才(傑出技能人才);培養產生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的專家;全國導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5、中國500強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指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指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世界500強企業任高管的經營管理人才(指總部的副總經理、大洲級區域總裁、首席財務管理人員、首席產品管理人員、首席技術人員等);獲得國家級榮譽的在杭金融機構主要經營管理人才;國家級金融研究機構主要負責人;擔任國家級重大金融政策規劃主要起草人或主持國家級重點金融工程、重大金融項目的研究和建設工作的金融專家;年銷售收入30億元以上集成電路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和技術研發骨幹,且年工資性收入在70萬元以上;上年度納稅5億元(含)以上製造業(或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任高管的經營管理人才(指總部的副總經理、大洲級區域總裁、首席財務管理人員、首席產品管理人員、首席技術人員等),上年度工資性收入在150萬元(含)以上。
6、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前3位完成人);省、部、軍隊、國防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前3位完成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獲得者(前3位完成人);魯班獎獲得者(前3位完成人);國際標準的召集人;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第1位完成人);中國專利金獎獲得者(須為專利發明人,前3位完成人)。
7、全國文化企業30強提名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指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文化部「國家動漫政府獎」獲得者(指獲獎作品的導演、編劇);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獎、長江韜奮獎、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單項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單項獎(劇作獎、導演獎、編導獎、音樂創作獎、舞台美術獎和表演獎)獲得者;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群星獎獲得者;中國電影「華表獎」個人創作獎獲得者;中國電視飛天獎單項獎獲得者及一等獎主要作者(含編劇)、導演和主要演員(排名前3位);中國廣播電視節目獎一等獎獲得者(主創人員);中國國際動漫節「金猴獎」綜合獎金獎獲獎作品的導演、編劇(排名前3位);兒童文學「安徒生獎」單項獎獲得者;科幻文學「雨果獎」單項獎(包括最佳長篇、最佳中長篇、最佳中篇、最佳短篇、最佳編輯獎、最佳美術獎)獲得者;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創新獎一等獎(排名前3位完成人);浙江省文化創新團隊核心成員(領銜人);文化部優秀專家;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獎作品的主要作者(排名前3位);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獎獲得者;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人才獎)終身成就獎、傑出人才獎;近5年,在杭州納稅的年度版權收入連續兩年超過1000萬元,且作品內容健康、突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路作家;近5年來,擔任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或重點項目負責人。
8、相當於上述層次的領軍人才。
D類:市級領軍人才。主要包括:
1、杭州市突出貢獻引進人才;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杭州市科技創新特別貢獻獎和杭州市成績突出的科技工作者獲得者;杭州市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杭州市十大青年科技英才;杭州市政府「錢江友誼獎」獲得者;杭州市「115」引智計劃高端年薪資助入選專家。
2、杭州市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杭州市錢江特聘專家計劃人選;通過綜合考評的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軍隊「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杭州市「13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和第一層次培養人選、浙江省衛生創新人才培養對象。
3、省優秀班主任、省師德楷模、省教壇新秀;全國五項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指導老師;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牌獲得者指導老師;國家級教學或技能比賽一二等獎獲得者;全國職業院校教師能力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全國省級醫學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醫學會專業委員會主任;杭州市名中醫;獲安全飛行銀質獎章飛行員;特級飛行員。
4、取得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後,獲得以下專業技術成果之一的人才:獲區、縣(市)級以上獎勵,承擔設區市級以上課題、科研項目,取得授權專利(前3位完成人),制定地方標准、行業標准或國家標准(前3位完成人),出版著作,編寫教材,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過學術論文(前2位作者);從事博士後科研項目結題後,獲設區市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或取得授權發明專利(前3位完成人),或制定行業標准或國家標准(前3位完成人);近5年在四大高校排行榜(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任一榜單排名前100位大學或近5年在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排名前1‰學科取得海外博士學位,且在海外連續工作三年以上,並在本領域SCI二區以上期刊發表過學術論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5、杭州市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省級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領銜人;省技術能手;杭州市首席技師;具有特級技師職業資格,並取得以下成果之一的專業技能人才:獲區、縣(市)級以上獎勵,承擔設區市級以上課題、科研項目,取得授權專利,制定地方標准、行業標准或國家標准,出版著作,編寫教材,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過學術論文;曾獲奧運冠軍的教學骨幹、奧運冠軍的教練員;具有國家級教練員資格,曾獲世界冠軍的教學骨幹或世界冠軍的教練員;培養產生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的教練;浙江省「百千萬」高技能領軍人才(拔尖技能人才);全國導游大賽二等獎、全省導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6、杭州市大企業大集團(上市公司、入選杭州工信經濟企業百強榜等)主要經營管理人才(指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中國500強企業、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任高管的經營管理人才(指總部的副總經理、首席財務管理人員、首席產品管理人員、首席技術人員等);全國金融行業前10強在杭法人主要經營管理人才;獲得省級榮譽的在杭金融機構主要經營管理人才;入選全國500強企業的金融機構的首席風險控制人員、首席財務管理人員、首席產品管理人員、首席技術人員、首席經濟學家;在浙江省內行業排名前5的金融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獲得杭州市級以上金融創新獎的團隊負責人;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集成電路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研發骨幹,且年工資性收入在50萬元以上;上年度納稅5億元(含)以上製造業(或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層正職管理和技術人才,且上年度工資性收入在100萬元(含)以上。
7、省、部、軍隊、國防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前3位完成人);省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獲得者(前3位完成人);設區市級(含廳級)科技進步獎(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獲得者(前3位完成人);國家標準的第一起草人;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第1位完成人);中國專利銀獎、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須為專利發明人或設計人,前3位完成人);省專利獎金獎獲得者(須為專利發明人或設計人,前3位完成人)。
8、中國戲劇獎、大眾電影百花獎、電影金雞獎、音樂金鍾獎、全國美術展覽獎、曲藝牡丹獎、書法蘭亭獎、雜技金菊獎、攝影金像獎、民間文藝山花獎、電視金鷹獎、舞蹈荷花獎獲得者(各獎項的最高等級獎,須為個人獲得);「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優秀作品獎單項獎獲獎者;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茅盾文學新人獎·網路文學新人獎獲得者;中國電視飛天獎二等獎主要作者(含編劇)、導演和主要演員(排名前3位);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人才獎特別貢獻獎;中國新聞獎二等獎獲獎作品的主要作者(排名前3位);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創新獎二等獎(前3位完成人);浙江省廣電局科技創新獎一等獎(前3位完成人);中國廣播電視節目獎二等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提名獎、浙江省廣播電視政府一等獎(主創人員);全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獲得者;飄萍獎獲得者;浙江新聞獎一等獎主要作者(排名前3位);入選市級文化創新團隊的核心成員(領銜人);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單項獎獲得者(排名前3位);入選省重點文化企業、重點文化出口企業、「文化+互聯網」創新企業的主要經營管理者(指管理單位第一負責人,或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曹文軒兒童文學獎單項獎獲得者;郁達夫小說獎單項獎獲得者;徐遲報告文學獎單項獎獲得者;中國書法「蘭亭獎」入展者;近5年,在杭州納稅的版權收入累計超過1000萬元,且作品內容健康、突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路作家。
9、相當於上述層次的領軍人才。
E類:高級人才。主要包括:
1、其他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專業技術人才;取得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含高級社會工作師、高級政工師),獲得以下專業技術成果之一的人才:獲區、縣(市)級以上獎勵,承擔設區市級以上課題、科研項目,取得授權專利(前3位完成人),制定地方標准、行業標准或國家標准(前3位完成人),出版著作,編寫教材,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過學術論文(前2位作者)。
2、省春蠶獎獲得者;省醫壇新秀;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獲安全飛行銅質獎章飛行員;一級飛行員;浙江省級教學或技能比賽一二等獎獲得者;杭州市教壇新秀;通過綜合考評的軍隊「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才、杭州市「13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選。
3、杭州市技術能手;具有高級技師職業資格,並取得以下成果之一的專業技能人才:獲區、縣(市)級以上獎勵,承擔設區市級以上課題、科研項目,取得授權專利,制定地方標准、行業標准或國家標准,出版著作,編寫教材,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過學術論文;曾獲世界冠軍的教學骨幹、世界冠軍的教練員;具有高級教練員以上資格,曾獲亞運會、全運會冠軍的教學骨幹或亞運會、全運會冠軍教練員;特級導游員、金牌導游員、金牌講解員、高級導游員;浙江省「百千萬」高技能領軍人才(優秀技能人才);浙江省旅遊行業技術能手;全國導游大賽三等獎、全省導游大賽二等獎獲得者。
4、行業標准、省級地方標準的第一起草人;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外觀設計銀獎獲得者(須為專利設計人,前3位完成人);省專利獎優秀獎獲得者(須為專利發明人或設計人,前3位完成人)。
5、杭州市規模以上企業的經營管理人才(指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在浙江省內排名前5的或獲得市級榮譽的金融機構總部的總經理及首席風險控制人員、首席財務管理人員、首席產品管理人員、首席技術人員、首席經濟學家;獲得市級榮譽或持有注冊金融分析師、精算師、證券保薦人等證書的在杭金融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指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入圍中國軟體業務收入前百家、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中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綜合競爭力百強企業的首席技術官、首席信息官、首席運營官;杭州市規模以上或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萬元信息企業的核心技術人才(指公司技術總監、總工程師);杭州市大學生傑出創業人才培育計劃入選者;年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集成電路企業年工資性收入達30萬元的管理人員和技術研發骨幹;上年度納稅5億元(含)以上製造業(或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其他人才,上年度工資性收入在50萬元(含)以上的。
6、具有博士學位;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獲得以下專業技術成果之一的人才:獲區、縣(市)級以上獎勵,承擔設區市級以上課題、科研項目,取得授權專利(前3位完成人),制定地方標准、行業標准或國家標准(前3位完成人),出版著作,編寫教材,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過學術論文(前2位作者)。
7、通過綜合考評的杭州市青年文藝家發現計劃重點培養人選、省青年文藝「新松」「新峰」「新荷」「新光」計劃培養人選、杭州市文創人才培養工程重點培養人選、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發現計劃重點培養人選、杭州青年設計師發現計劃(含工業設計、廣告設計、建築設計)重點培養人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推優動畫系列片、「原動力」計劃扶持漫畫、游戲作品的獲得者(指獲獎作品的導演、編劇)。浙江美術獎、書法獎、攝影金像獎、戲劇金桂獎、電影鳳凰獎、電視牡丹獎、音樂獎、舞蹈獎、曲藝獎、雜技獎、民間文藝映山紅獎、文藝評論獎單項獎獲得者;杭州新聞獎一等獎主要作者(排名前3位);市級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單項獎(排名前3位);杭州市工業設計精英人物;網路文學雙年獎金獎獲得者;杭州廣播電視政府獎一等獎(主創人員);浙江省青年文學之星;杭州市社科優秀青年人才稱號獲得者;近5年來,擔任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一般(含青年、後期資助等)項目負責人;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第1位完成人)。
8、相當於上述層次的高級人才。
Ⅱ 李萬惠是誰
李萬惠,女,中共黨員,語文高級教師。現為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作協會員,區美協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平壩區文藝學會秘書長,《珍珠泉文藝》執行主編,華夏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耕文文化網副總編。
自幼愛好塗鴉,在2017年3月有幸參加了貴州省平壩區文館舉辦的公益國畫班學習。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中國鄉協藝術發展中心會員,全國文化藝術人才資料庫戰略合作書畫藝術家。
經過幾年的國畫工筆和寫意花鳥學習,繪畫作品曾先後榮幸參加區政協、美協、詩書畫研究會、區文聯等單位舉辦書畫獲展。國畫工筆《夏荷》榮幸被區政協收藏。國畫工筆花鳥《盛世祥和》獲展並刊印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足跡》畫刊上。
國畫寫意《芭蕉樹》參加2020年全國書畫春晚競賽榮幸獲優秀獎。在抗疫期間,宅家學習,不能外出,國畫寫意《梅花》在全國書畫家戰疫網上榮幸獲展。國畫寫意《竹子.歲歲平安》在安順市「萬眾一心抗疫情」美術作品展榮幸獲展。國畫寫意《臘梅》在「安順畫家抗疫情」美術作品微展(第七期)獲展。
另一幅國畫寫意《梅花》參加全國書畫春晚舉辦的抗疫書畫展榮幸獲展。國畫寫意《夏荷》參加「藝起戰疫當代翰墨人在行動」主題作品展(六十九期)獲展。這些收獲,要衷心感謝各位老師和各位朋友支持鼓勵,感謝有關藝術網路平台老師的支持。
文學作品小說《人生莫測》,獲《文華杯全國短篇小說徵文》二等獎,編入獲獎文集,並發表在平壩文藝、珍珠泉文藝。《格言》,獲《求是》雜志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優秀獎。散文《屯堡追星族》,發表在貴州寫作學會主編的《中國屯堡文化之鄉,走進夜郎古國平壩》。
散文《口弦聲里說岩上》等四篇,發表在安順市政協主編的《鄉愁家國》。小說《遠去的祈盼》、《轉轉場》、《心結》等20餘篇,發表在《安順文藝》、《平壩文藝》、《珍珠泉文藝》等。富有大明屯堡遺風韻味的小說、散文、故事,如《山歌高手「細幺娘」》、《屯堡美食家》 《抬亭子》 《打清醮》等50多篇,發表在《黃果樹下屯堡人家》、《黔中早報》、《安順文藝》、《平壩文藝》、《珍珠泉文藝》《珍珠泉古韻》等。報告文學《天龍屯堡文化旅遊的興起發展》、《「忠烈可風」陳蘊瑜》、《耕讀為本,忠孝當先》等7篇,發表在《回眸平壩》平壩文史資料、《平壩好家風》、《珍珠泉文藝》。花燈劇本《懶漢要脫貧》等,發表在《平壩文藝》、《珍珠泉文藝》。出版兩本個人專著,一本《桃李枝頭蓓蕾紅》,一本《小學作文寫作技巧與實例指導》。
Ⅲ 蘇叔陽寫了什麼作品,寫了一件什麼事
電影:《春雨瀟瀟》、《夕陽街》等故事片十一部,《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等文獻記錄片四部。
話劇:《丹心譜》、《左鄰右舍》、《太平湖》、《家庭大事》、《飛賊》等十部。
小說:長篇《故土》,中短篇集《旋轉餐廳》等四集。
散文:《秋風也讓人快樂》等四集。
詩集:長詩《世紀之歌》,詩集《關於愛》、《等待》、《勿忘我》等。
評論集:《藝文雜拌》、《我的青蘋果》。
傳記文學:《大地的兒子——周恩來的故事》。
知識讀物:《我們的母親是中國》、《中國讀本》。
《理想的風箏》 ,其被選入小學課本。作者回憶了劉老師講課講得極好和每年春天放風箏的兩個情景,表現了劉老師身殘志堅,敬業奉獻的美好品質和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也表達了作者對劉老師的感恩與懷念之情.
人物簡介
【著名文學家 詩人 學者】
蘇叔陽(1938 至今)當代著名劇作家、作家、文學家、詩人,筆名舒揚。門下收有一弟子舒子原。1953年開始文藝創作。1960年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畢業。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河北北京師范學院(今河北師范大學)北京中醫學院(今北京中醫葯大學)等。1978年調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劇(國家一級編劇),1979年後任中國作協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等。他創作的話劇《丹心譜》,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創作一等獎。《左鄰右舍》獲全國話劇、戲曲、歌劇優秀劇本獎。近年來的代表作有電影《夕照街》、《春雨瀟瀟》,長篇小說《故土》。作品《理想的風箏》被選入蘇教版小學課本。他常寫北京市民和知識分子的生活,描寫細致,意蘊深厚,具有濃烈的北京風俗畫色彩。是我國京味小說八大家之一。他的 寫作形成了獨有的蘇叔陽讀本散文體樣式, 為開創「中國讀本體文學」創作樣式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並獲得「中國百年優秀電影藝術家」和「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稱號。 獲國務院專家終身津貼待遇。
他的文章世事洞明,思想價值觀念和個性鮮活。他的歷史文化學術作品,高屋建瓴,思路新鮮而獨特,引人入勝。 其低調的作派,平易近人及謙遜的為人,在當代文壇屈指可數。任中國人民大學校董,為多所大學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他總是默默為文學青年開路架橋,多次受邀在北大、北交大,孔子學院,魯迅文學院及全國各類高等院校 及省市大講堂講學,受到學界及聽眾的廣泛贊譽。
蘇叔陽處事低調,平易近人。性格溫和謙遜。他的一生經歷坎坷卻始終追求崇高。質朴和真誠的為人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使他在諸多領域都留有獨特的思想及鮮明的見解。他滿頭白發,卻總說「我還是涉世不深的少年郎」,面對成就,他說:「我只是一個盡自己微小的才能為人民服務的藝工」
作品翻譯成英、德、法、俄、西班牙、日、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義大利等外文,以及維吾爾、哈薩克、蒙古、西藏、朝鮮等國內少數民族文本。其中以蘇叔陽讀本散文體樣式撰寫的《中國讀本》以15種文字出版在世界發行1200多萬冊,成為中國圖書 「走出去」的範例。近作《西藏讀本》 也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編輯本段現任職務
中國田漢基金會 會長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榮譽編劇
中國現代文學館藝術總監
中國電影家協會顧問
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榮譽委員
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名譽副會長。
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
夏衍電影學會副會長等。
北京偵探推理文藝協會 會長
中國人民大學校董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
國家一級編劇,享受專家終身津貼。
編輯本段文學作品
話劇作品
《丹心譜》(獲建國30年文藝匯演創作一等獎)
《左鄰右舍》獲第一屆全國優秀劇本獎)
《太平湖》
《家庭大事》
《飛蛾》
《薩爾茨堡的雨傘》
《幸福迴旋曲》
《月光》
《恭賀新禧》
《靈魂的審判》
《理想的風箏》(入選小學生語文六年級教材)等
編輯本段電影文學
《盛開的月季花》
《丹心譜》
《春雨瀟瀟》
《夕照街》
《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
《假臉》
《一葉小舟》
《開采太陽》
《國歌》
《新龍門客棧》
《偉大的朋友周恩來》
《李知凡太太》
編輯本段其他作品
《 盛開的月季花》
《密林中的小木屋》等;
大 型專題紀錄影片:
《四十年前這一天》
《1990·北京亞運》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我們走向未來》
編輯本段散文作品
《秋風也讓人快樂》
《樹葉集》
《晨思我愛》
《夢里青春》
《蘇叔陽人生小品》
《燃燒是美麗的》
《理想的風箏》(被編入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22課)等
編輯本段中短小說
《婚禮集》
《旋轉餐廳》
《老舍之死》
《我是一個零》
《夢里青春》
編輯本段長篇小說
《故土》
傳記文學
《大地的兒子——周恩來的故事》
編輯本段詩集書本
長詩《世紀之歌》
《關於愛》
《等待》
《勿忘我》等。
編輯本段理論文集
《藝文雜拌》
編輯本段歷史散文著作
《我們的母親是中國》《中國讀本》 、《西藏讀本》。
編輯本段蘇氏讀本體
1998年,蘇叔陽的《中國讀本》出版,這是一本15萬字的愛國主義教育讀物,一本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獲獎圖書,不聲不響創下了累計發行1400多萬冊的佳績,成為名副其實的暢銷書。「《中國讀本》的創作意味著我寫作生涯的轉變,」蘇叔陽說:「它給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苦悶和樂趣。寫作過程中我沉入激情和想像里,讓自己好像進入時光隧道親臨多彩的歷史,寫起來才有滋有味;對歷史如果缺乏激情和想像,就會把歷史看成一杯白開水。」沒讀過《中國讀本》的人也許會認為這是一本通俗讀物,其實不然。《中國讀本》花費了蘇叔陽的大量精力,他讀了幾百本書,簡而精地把五千年中國文明濃縮成十幾萬字,幾乎每寫完一稿他都要大病一場。[1]
《中國讀本》的前身是《我們的母親叫中國》。上世紀90年代初,少年兒童出版社請他為中國兒童寫一本介紹中國的書,於是就有了《我們的母親叫中國》。這本書用文學的語言,飽含著愛國激情,為中學生們介紹了中國版圖、領土、思想、倫理、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出版後廣受歡迎,香港也出了繁體字版。在寫作過程中,他被查出得了癌症。這一消息並沒有嚇倒他,他的樂觀與自信戰勝了死神,拖著病體投入到文學創作中,病中的他竟然陸續寫下了300多萬字的作品,《我們的母親叫中國》就是在病中完成修改的。
後來中宣部想要出一本給青少年介紹中國的書,中宣部出版局找到了蘇叔陽,請他執筆。「要不要寫《中國讀本》呢?我開始很猶豫」,蘇叔陽回憶起當初的情景,「為此,我們全家召開家庭會議,詳細地討論了這件事。最後的意見是:這本書值得去寫,而且需要去寫。目標要高,期望要低。」在寫作的時候他遇到過幾個困難:第一,過去知道的、明確的東西下筆時發現不一定準確;第二,知識在不斷變化中,新的知識不斷涌現;第三,對已有知識的評價需要整理。與此同時,他再一次遭遇了癌症。困難和病魔都沒有難倒他,蘇叔陽奇跡般地在病歷紙的反面寫下了厚厚的初稿。他在書中傾注了深厚的感情,常常寫得潸然淚下。《中國讀本》德文版譯者是德國駐上海總領事夫人、著名漢學家凱茜,她被蘇叔陽「優美的文字和濃重的愛國主義激情所感動」,將此書譯成了極為優美的德文。
為了寫好《中國讀本》,蘇叔陽強迫自己讀書、選擇、思考。「選擇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復述中國的歷史?歷史發展的規律是什麼?如果中華文化是一條長河,那麼前後、彼此的關系是什麼?如何寫出自己的特色?」這些都是蘇叔陽思考的問題。《中國讀本》的語言優美輕松,人們贊譽蘇叔陽的《中國讀本》開創了「讀本體」的文學樣式。
蘇叔陽寫《中國讀本》之前,國內並沒有借鑒之作。共和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人寫過《中國讀本》,只有《中國地理》、《十萬個為什麼》、《中國通史》等分門別類的作品。國外雖然有類似的讀本,但大部分都是多人編纂,並非由一人獨創。《美國讀本》則編選了200多篇諸如《獨立宣言》、《我有一個美國夢》等許多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演講、詩歌、歌詞、政論,貫穿了美國文化和歷史的多個層面。與國外的讀本不同,蘇叔陽的中國讀本是由他個人編寫,關於歷史的論述部分都是他自己原創的。「我想寫出自己對歷史的看法」,蘇叔陽說,「作者個人要對闡發的觀點負責,千篇一律的東西沒有意思,歷史讀物也要寫出個人色彩,能引發讀者去思考問題。」
「《中國讀本》使我在學習上有了獨特的收獲。」蘇叔陽說。他在歷史的概述上花費的工夫最多。每一句話的復述都要進行反復的推敲,每一個觀點的提出都要經過重新思考。禪讓制是不是美好的制度?為什麼後人對孔子頂禮膜拜?在歷史長河中他開始重新看待各種歷史事件和人物。他描寫每一個歷史人物都帶著崇敬之心。例如,在對秦始皇的功過評價上,他認為秦始皇雖然有過焚書坑儒的惡舉,卻統一了六國,統一了度量衡和文字,對形成國家民族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近期的央視《走遍中國》欄目以及許多考古發現都印證了蘇叔陽在《中國讀本》中的觀點,為此他感到欣慰與滿足。
編輯本段影視作品
《周恩來偉大的朋友》 (1997) .... 編劇
《李知凡太太》 (1999) .... 編劇
《盛開的月季花》
《密林中的小木屋》
《消失的夢》
《聊齋系列劇》
《流星》(廣播劇)
《高樓邊》 (1993) .... 顧問
《開采太陽》 (1992) .... 編劇
《新龍門客棧》 (1992) .... 編劇
《90北京亞運會》(1991) .... 解說
《難忘的十六天之八<球場風雲>》 (1991) .... 解說
《難忘的十六天之九<歡樂今宵>》 (1991) .... 解說
《難忘的十六天之六<亞運新村>》 (1991) .... 解說
《難忘的十六天之五<明珠生輝>》 (1991) .... 解說
《難忘的十六天——群星燦爛》 (1990) .... 解說
《難忘的十六天——亞運之魂》 (1990) .... 解說
《難忘的十六天——亞洲勇士》 (1990) .... 解說
《亞運之城》 (1990) .... 解說
《四十年前的這一天》 (1989) .... 解說
《同齡女友》 (1987) .... 其他
《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 (1987) .... 編劇
《假臉》 (1986) .... 編劇
《夕照街》 (1983) .... 編劇
《一葉小舟》 (1983) .... 編劇
《快樂的動物園》 (1983) .... 解說
《丹心譜》(1980) .... 編劇
《春雨瀟瀟》 (1979) .... 編劇
《百花深處》(2009)解說
編輯本段所獲獎項
話劇《丹心譜》,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創作一等獎。
《左鄰右舍》獲全國話劇、戲曲、歌劇優秀劇本獎。
1984年發表的《生死之間》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曾獲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散文獎,人民文學獎,烏金獎,金雞獎(特別獎)。
《中國讀本》獲中宣部 五個一工程獎。
《理想的風箏》被選入小學語文蘇教版第22冊、課改版第12冊
《我們的母親叫中國》被收入《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之一
他的寫作形成了獨有的蘇叔陽讀本散文體樣式, 為開創「中國讀本體文學」創作樣式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並獲得「中國百年優秀電影藝術家」和「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稱號。 獲國務院專家終 身津貼待遇。
Ⅳ 中國文學獎主要有哪些,
一、茅盾文學獎(始於1981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四年頒發一次。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發展而設立的。單項獎金為1萬元。
二、莊重文文學獎(始於1987年)
香港著名人士莊重文先生倡議出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一項青年文學獎。主要用來獎勵在文學創作、文學評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年輕作家和優秀的青年文學刊物。現每兩年頒發一次。
三、曹禺戲劇文學獎(始於1994年)
專為劇本創作所進行的全國性評獎,代表了中國戲劇文學創作最高水準,其前身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80年創辦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評出10個正式獎和10個提名獎。
四、魯迅文學獎(始於1995年)
魯迅文學獎設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作品等七項獎項;每項可評5部作品。
五、姚雪垠文學獎(始於2003年)
姚雪垠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根據著名作家姚雪垠的遺願及捐款設立「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勵基金」,專門獎勵優秀的長篇歷史小說。該獎每四年評選一次。
六、大家·紅河文學獎(始於1995年)
大家·紅河文學獎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大家》雜志社和雲南紅河卷煙廠共同設立。獎金額10萬元人民幣。評選對象為《大家》發表作品的全部作者。每兩年一屆,每屆一獎,每獎一人。
(4)文華杯全國短篇小說大賽擴展閱讀
茅盾文學獎
1、茅盾文學獎簡介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
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盡管仍有頗多爭議,但茅盾文學獎依然不失為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
自2011年起,由於李嘉誠先生的贊助,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從5萬提升到50萬,成為中國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
2、茅盾文學獎評選范圍
茅盾文學獎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現每四年評選一次,凡在評選年度內公開發表與出版,能體現長篇小說完整藝術構思與創作要求,字數13萬以上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
評選年度以前發表或出版的,經過時間考驗的優秀之作,在得到評委會不少於半數委員的贊同後,亦可參評;
鑒於評選工作所受的語言限制和各種具體困難,凡是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長篇小說,均要求以漢文的譯本出版後參加評選;同一作者不宜連屆獲獎。
3、茅盾文學獎獎項之最
最年輕獲獎者:1982年古華(40歲);最年老獲獎者:2015年王蒙(81歲);
獲獎次數最多:張潔(兩次);篇幅最長獲獎小說:張煒《你在高原》450萬字;
篇幅最短獲獎小說:古華《芙蓉鎮》16萬字。
Ⅳ 蘇叔陽的所得榮譽
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圖書獎、華表獎、文華獎、金雞獎及全國作協短篇小說獎、散文 獎,人民文學獎、烏金獎等。作品翻譯成英、德、法、俄、西班牙、日、波蘭、捷克、斯拉伐克、義大利等外文,以及維吾爾、哈薩克、蒙古、西藏、朝鮮等國內少數民族文本。其中以蘇叔陽讀本散文體樣式撰寫的《中國讀本》以15種文字出版在世界發行1200多萬冊,成為中國圖書 「走出去」的範例。近作《西藏讀本》 也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Ⅵ 國內著名的文學獎項有哪些
1、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是以著名作家茅盾命名的文學獎,1982年茅盾先生把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獻給了作協,為得就是能夠鼓勵長篇小說的創作,於是這個獎,也就便以茅盾命名。
【獲獎作品】
《將軍吟》 莫應豐 著
《將軍吟》圍繞空軍某兵團司令員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經歷,通過對三個將軍不同命運的描述,控訴了林彪、「四人幫」的罪行,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極其復雜的、尖銳的矛盾斗爭,全盤否定了「文化大革命」運動,表達了人民的願望。
2、老舍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是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的文學獎,這個獎不同與茅盾文學獎獎,它主要是獎勵在北京創作的作家,別的地方的作家,即使是寫得再好,那麼也是不能夠參評,所以這個獎,還是有著某種局限性。
【獲獎作品】
《蒙面之城》 寧肯 著
《蒙面之城》描寫青年馬格在北京、秦嶺、西藏、深圳的流浪之旅。作者從流浪之旅中演繹了馬格內心的迷茫以及他與現實社會的沖突。
5、莊重文文學獎
香港著名人士莊重文先生倡議出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一項青年文學獎。主要用來獎勵在文學創作、文學評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年輕作家和優秀的青年文學刊物。現每兩年頒發一次。
【獲獎作品】
《我愛小丸子》潘向黎 著
本書由擅長寫故事的年輕作家潘向黎寫的中篇小說。她是屬於婉約唯美一派。有著一份中國式的清淡。在她所營造的悠遠輕渺的意境里,漂浮著的是現代人的迷惘,那是屬於潘向黎特有的既傳統又現代的文字氛圍。
Ⅶ 九樂什麼意思,APP版怎麼登錄不了
我忽然的思想起某一個人的一首詩:南亞草薰冬離原,黑龍江冰不乘船,龍井西湖思文勛,張家界霧想湖南。
我思想的意識到這詩大約的也是橋和船的事情了。
誰知道男人是橋還是了船吶;你說女人是船了,那船可以是盛裝了好多的東西,撐船的才可以是男人了;船走在橋的下面,那女人一定是橋了。
男人是一首光輝燦爛的詩了。
男人是在春夏秋季節里可以溶化的一座雪之橋了。
我相思著那一座南亞草薰冬離原的橋,那冰冷的寒橋,冰冰的,大約的是了冬季的黑龍江上的,上層建築,一層厚厚結實的冰,那船就停泊在黑龍江土地的靠水岸邊,是在等待春夏秋季節的到來了。
那船相思著寒冰,船身近處的冰雪在悄悄地溶化著。
我思想著芬樹靜兩口子的恩恩愛愛;思想作為女人在家庭之中的思想作用,屋子內外的忙乎,一會是前園子的秧地的小心伺候,辣椒秧子小苗壟上找草,那活動勞計是和谷地壟上找草差不了多少;青柿子路上掐頂尖,那柿子腕子是個粗壯的高,超過小腿不低彎腰,其實,彎腰活動也是鍛煉身體,只有老師才是身體直爽的站立了,老師休息時也是有一個破爛子的座位嘛。
話不可以說的實在的莎萱了,硌著屁股還得找找家長輕輕的柔柔了。
芬樹靜今天又是早早的起,說是早早的起,也是等待愛人有是一段時間,幫助愛人扯平衣褲,衣裳和褲子都是瀑上霧水,是自家水缸內的涼井水,是呼喚愛人用了水瓢崴出一瓢水來,愛人穿著睡衣褲,腳上一雙拖鞋穿的不是十分的完全,所以,一瓢水裝的是稀里嘩啦,挺是好看的浪花都灑在了地上,芬樹靜是又嗔又怪,一手接過水瓢一手輕輕的拍了愛人的腰背一下,話說的可愛愛人思想快樂,一瓢水端的是有了波浪式的好看了。
芬樹靜那是從內心裡,思想上和行為上的一番番的關懷照顧,從心眼子里那是個喜歡了。
芬樹靜從思想上自慰的說:男人就是一座雪做成的橋,雪之橋,時刻的主意溫暖一些,溫暖了才可以慢慢的溶化,可以是水一樣的溫柔,慢慢的是水邊的草,慢慢的上了岸來。
出息好了可以是一朵美麗的花,再有好了可以是果,就是菩提葉子果也是好了,也相思是那黑龍江岸土地上的黑悠悠果,果子小,可是潤甜,悠悠黑矮在群樹之下,深深甜是在秋收之後也有。
相信你的愛人也有一雙悠悠黑,淺水藍的一雙淺水草地眼睛。
多少是野性子浪漫,希望是像好莊稼桿一般可以依靠,實在說可以依靠的都在莊稼地的外邊,那是粗壯的樹了。
那是天才了。
院子的前門咣當響的一下,芬樹靜的愛人兜著兩顆青綠的白菜回來了。
芬樹靜抬起頭瞥了一眼,手裡有著活計,所以是瞥了親情的愛人一眼,也是看到了愛人用那勞動者的粗布破舊布衫子的前衣襟兜著的兩顆白菜了。
那白菜上有著清爽的霜凍,白菜的綠色葉子上有著霜白的菜紋斑絡,說明著初冬的消息。
芬樹靜的愛人房門一響,那門軸有著水勁的嘎嘎聲響,愛人進了房子的廚房間,兩顆白菜撲騰一聲撂放在了柴筐上面的柴堆上。
芬樹靜招呼愛人進的屋子來暖和。
芬樹靜的愛人應一聲推開廚房和內屋的隔間門,就進入了內屋子間。
芬樹靜牽過愛人的手遞過溫暖的眼光瞧看了一下,說著你這小子的手還實在的不是暖和,愛人應聲就坐在了炕床的邊上,芬樹靜牽過愛人的手,壓在自己的大腿下面。
炕床子是暖柴貨做飯取暖,炕床子溫暖。
芬樹靜的愛人屁股底搭坐在炕床邊,瞧望著窗外初冬景,初冬的前園稍顯的空曠,只是有園子維絡的木桿子地腳邊緣的一些野長的草,秋野爽冬的野菜,那野長的低矮的草,收留著淡淡的綠;那野色出落的野菜有著蔫冬的霜,豆醬落紫樣子的彩,雀暖家冬遛房檐,也是有遛遛院子的,一隊伍山地雀呼啦啦飛過園子,都是一些飛走了色彩的麻雀了。
麻雀說是吃食山野蔴籽的山地雀,這幾年大人小孩的山野的吃,幾乎絕戶,或者是不在飛來了。
過冬時季叫叫的藏在樹木林地,知道村屯子溫暖時來過村屯子遛遛,多少有飛落在房子的窗檯前落落,覺悟黑龍江省的冷,飛走了。
藏了起來。
芬樹靜的愛人陪伴著芬樹靜在炕床上坐了一會子,看到大群的麻雀過來屯子,從思想上產生了愉悅的心情,愛上了大自然的美,說著話就要出去,說是和東西一順過三家的一個人兜鳥去了,一會回來後再陪伴芬樹靜一邊的坐坐了。
那個人是個長城中國張的張姓人家人。
長城是發源於中國的山海關,那海就是中國的渤海;山嘛,大約是河北省和北京市那地方的燕山了。
順了燕山道的,芬樹靜一下子就思想到了河北省北京郊區那地方的秋香柿子紅了,紅紅橘橘的秋香樹柿子,甜棉的卧休在雪花粉上。
也是說不上今年的冬,凌源市外居住的姐姐有沒有思想郵寄來個五六斤了。
芬樹靜在凌源居住時,是知道一個意思的,霜白掃樹香,玲瓏抬頭抬眼望,雪橋滾樹樁;霜雪白柿紅,也說枝子橋頭是橋有道了,那玲瓏的柿子就是枝子橋那玲瓏的眼。
樹木枝子橋,玲瓏含潤,碧水汪甜,甜水汪汪,柔柔綿綿的好地成全眼。
說了半天不就是那樹柿子嘛;我樹木有時,一定給你兩三斤了。
如此,相親。
(文華杯全國短篇小說大賽參賽作品《雪之橋》片段)
Ⅷ 蘇州市作家協會的獲獎情況
會員主要獲獎情況(1999年至2006年)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金曾豪 《蒼 狼》(長篇動物小說) 第四屆
金曾豪 《藍調江南》(散文集) 第六屆
王一梅 《書本里的螞蟻》(童話) 第五屆
王一梅 《鼴鼠的月亮河》(長篇童話) 第六屆
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
金曾豪 《鶴 唳》(長篇動物小說) 第五屆國家圖書獎
金曾豪 《絕谷猞猁》(長篇動物小說) 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
王一梅 《有愛心的小藍鳥》(童話) 第五屆國家圖書獎
王稼句 《揚州文化叢書》 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
冰心文學獎
金曾豪 《絕 招》(長篇兒童小說) 第十屆冰心兒童圖書獎
金曾豪 《絕谷猞猁》(長篇動物小說) 第十二屆冰心兒童圖書獎
孫駿毅、馮 斌 《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家庭報告》(報告文學) 第十二屆冰心兒童圖書獎
王一梅 《鼴鼠的月亮河》(長篇童話) 第十三屆冰心兒童圖書獎
王一梅 《住在雨街的貓》(長篇童話) 第十四屆冰心兒童圖書獎
王一梅 《薔薇別墅的老鼠》 第十七屆冰心兒童文學圖書獎
王一梅 《書本里的螞蟻》 第十七屆冰心兒童文學圖書獎
王一梅 《住在樓上的貓》 第十七屆冰心兒童文學圖書獎
高巧林 《白 弟》(中篇小說) 第十五屆冰心兒童圖書獎
高巧林 《長辮子老師》(兒童小說) 2002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
馬升嘉 《木瓜浜,童年的樂園》(散文) 2003年冰心兒童文學獎
殷建紅 《房子的記憶》(散文) 2003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
殷建紅 《回鄉偶書》(散文) 冰心兒童文學獎大獎
范小青 《生活的腳步未曾停》(散文) 第十三屆冰心攝影文學獎
呂錦華 《空谷佛音》(散文集) 中國散文學會首屆冰心散文獎
錢欣葆 《活潑可愛的快樂豬》(系列寓言集) 第十七屆冰心兒童圖書獎
錢欣葆 《刺蝟認錯》(寓言) 第十七屆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
黃霞君 《點亮心燈》(散文集) 第二屆冰心散文獎優秀獎
盛永明 《鋪 床》 第十七屆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范小青 《百日陽光》(長篇小說) 第四屆
金曾豪 《蒼 狼》(長篇動物小說) 第四屆
金曾豪 《鶴 唳》(長篇動物小說) 第五屆
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
陸文夫 《人 之 窩》(長篇小說) 首屆
范小青 《百日陽光》(長篇小說) 首屆
葉 彌 《成長如蛻》(中篇小說) 首屆
荊 歌 《驚愕奏鳴曲》(中篇小說) 首屆
荊 歌 《驚愕奏鳴曲》(中篇小說) 首屆
金曾豪 《青春口哨》(兒童文學) 首屆
楊守松 《生命如火》(報告文學) 首屆
呂錦華 《何時入夢》(散文) 首屆
范小青 《城市表情》(長篇小說) 第二屆
葉 彌 《天 鵝 絨》(短篇小說) 第二屆
金曾豪 《藍調江南》(散文集) 第二屆
王一梅 《有愛心的小藍鳥》(童話) 第二屆
王一梅 《書本里的螞蟻》(童話) 第二屆
王一梅 《鼴鼠的月亮河》(童話) 第二屆
王一梅 《第十二隻枯葉蝶》(童話) 第二屆
朱文穎 《水 姻 緣》(長篇小說) 第二屆
朱文穎 《浮 生》(短篇小說) 第二屆
車前子 《雲頭花朵》(散文) 第二屆
小 海 《必須彎腰拔草到午後》(詩集) 第二屆
馬升嘉 《想要的感覺》(兒童小說集) 第二屆
王 堯 《中國當代文學思潮評論》(系列論文) 第二屆
江蘇報告文學獎
楊守松 《生命九章》 1993~2003年度一等獎
吳志峰、高 宗 《黃金大道》 1993~2003年度二等獎
呂錦華 《森林女神》 1993~2003年度三等獎
平燕曦、宋執群 《生命二十小時》 1993~2003年度三等獎
湯 雄 《宋慶齡與她的三個女傭》 1993~2003年度三等獎
秋 石 《兩個倔強的靈魂》 1993~2003年度三等獎
葉正亭 《茶人吳嚴》 1993~2003年度三等獎
楊海國 《國寶周庄》 1993~2003年度三等獎
江蘇散文佳作評選
陸文夫 《姑蘇之戀》 2000~2001年度一等獎
俞 明 《叛 逃 者》 2000~2001年度一等獎
趙 踐 《追憶昔日園林》 2000~2001年度一等獎
亦 然 《叩訪蘇州》 2000~2001年度二等獎
吳鳳珍 《負暄搔背圖》 2000~2001年度二等獎
楊守松 《醉憶大別山》 2000~2001年度二等獎
朱子南 《編一套「告密叢書」,如何?》 2000~2001年度佳作獎
邱 載 《蘇州的水》 2000~2001年度佳作獎
陳 益 《幸福的計演算法》 2000~2001年度佳作獎
陳放虹 《九寨溝印象》 2000~2001年度佳作獎
燕華君 《我的痛怎麼形容》 2000~2001年度佳作獎
燕華君 《單身日記》 2000~2001年度佳作獎
其他獎項
范小青 《干 部》(20集電視劇) 第二十三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
范小青 《醫 生》(短篇小說) 2001年《當代》短篇小說獎
范小青 《我們的戰斗生活像詩篇》 中國作協《小說選刊》2003~2006年度全國優秀小說獎
楊守松 《黑發蘇州》(散文) 2002年度全國報紙副刊金獎
楊守松 《永生之戀》(報告文學)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全國短篇報告文學徵文獎
楊守松 《水做的沙家浜》(散文) 「春來沙家浜」全國散文徵文特等獎
楊守松 《回憶田莊》(散文) 「我心中的周庄」全球華人徵文二等獎
金曾豪 《田 阿 桐》(短篇評彈) 中國評彈藝術節優秀創作獎
金曾豪 《鐵琴銅劍樓》(中篇評彈) 江蘇省曲藝節優秀創作獎
金曾豪 《阿慶嫂的陽澄湖》(散文) 「春來沙家浜」全國散文徵文三等獎
王一梅 《抽屜里的小紙人》(童話) 第二屆張天翼童話獎
王一梅 《薔薇別墅的老鼠》 第二十一屆陳伯吹兒童文學獎
紀銀劍 《踏實的人》(報告文學) 中國作協首屆「共和國的脊樑」報告文學二等獎
車前子 《Big-character posters》(散文) 《人民文學》「泰山杯」散文一等獎
秋 石 《中方總經理》(報告文學) 《人民文學》優秀報告文學獎
戴 來 《茄 子》(短篇小說) 《人民文學》2003年度短篇獎
凌鼎年 《了悟禪師》(小小說) 首屆全國微型小說年度評選一等獎
凌鼎年 《法 眼》(小小說) 全國微型小說2002年度評選一等獎
凌鼎年 《天下第一樁》 中國微型小說學會第三屆全國微型小說評選一等獎
凌鼎年 《菖蒲之死》 天津作協與《天津文學》舉辦的「全國小小說精品徵文」一等獎
凌鼎年 《天 使 兒》(小說) 《人民文學》「愛與和平」徵文優秀獎、中國微型小說學會第四屆全國微型小說年度評選一等獎
凌鼎年 《筆 會》(短篇小說) 首屆黃河口杯文學徵文大賽散文三等獎(《中國作家》、《中華散文》、《詩刊》等聯合舉辦)
劉苗虎 《瘋 貓 島》(長篇科幻小說) 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三等獎
錢欣葆 《神槍手打獵》(寓言) 第三屆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金駱駝」獎
錢欣葆 《美麗的家園》(寓言) 「安徒生杯」全國兒童文學創作二等獎
荊 歌 《前 妻》(短篇小說) 《青春》、《芳草》、《作品》、《萌芽》「四小名旦」特別獎
荊 歌 《綁 匪》(短篇小說) 2004年度《青海湖》文學獎(2005年6月頒獎)
荊 歌 《重現的時光》(散文) 「春來沙家浜」全國散文徵文一等獎
湯 雄 《黑梟紅顏》(長篇小說) 《今古傳奇》長篇大獎
湯 雄 《關鍵時刻》 華東六省市「梅隴杯」法制故事優秀獎
丁曉原 《報告文學,作為知識分子的寫作方式》 第四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三等獎
王 堯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3年度文學評論家獎
范培松、金學智 《插圖本蘇州文學通史》 江蘇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社科優秀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江蘇省「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
朱文穎 《水 姻 緣》(長篇小說) 《中國作家》大紅鷹文學獎
朱文穎 《人民文學》、《南方文壇》主辦的「中國青年作家批評家論壇」中被評選為首屆「年度青年作家」
阿 坤 《歲月的印痕》(散文集) 中國文化出版社等六家單位舉辦的國際文學筆會「中山圖書獎」
張更前 《這也是一筆遺產》(散文) 第十六屆華東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
張更前 《不讓受助者難堪》(隨筆) 第十五屆江蘇省報紙副刊好作品二等獎
林家治 《善思的時刻》(散文) 《中國作家》雜志徵文二等獎
林家治 《晶瑩如玉,明凈可鑒》(報告文學) 《報告文學》徵文優秀獎
黃霞君 《感悟蒼涼》(散文) 文學報「完美杯」徵文二等獎
繆克 《野 地》(小說散文集) 長江文藝出版社、文學教育雜志社主辦的2005年首屆「屈原杯」文學創作大賽一等獎
繆克 《花瓣的盛開》(小說) 長江文藝出版社、文學教育雜志社主辦的2005年首屆「屈原杯」文學創作大賽一等獎
老 鐵 《愛情的瞬間移動和消逝》(組詩) 「星星杯」愛情詩歌大獎賽優秀獎、「屈原杯」文學創作大賽二等獎
黃勁松 《民 工》(組詩) 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新浪網、人民文學等舉辦的首屆鯤鵬文學獎優秀作品獎
丁古萍 《心顆飛翔》(組詩) 「白沙杯」——我心飛翔全國詩歌邀請展獲獎
丁古萍 《雲山天水》(組詩) 《中國作家》北京「金秋之旅」筆會三等獎
丁古萍 《追尋孔繁森》(詩歌) 山東聊城文聯「紀念孔繁森殉職十周年」徵文三等獎
丁古萍 《蘇州印象》(詩歌) 《中國作家》第二屆「金秋之旅」徵文二等獎
徐 寧 《「小橋流水」惹誰了》(雜文) 第十五屆全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金獎
徐 寧 《劉統勛的失心瘋》(雜文) 揚子晚報「共建和諧社會」雜文徵文一等獎
茅震宇 《「摳門」與「寒酸」》(雜文) 全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三等獎
茅震宇 《「寒酸」顯精神》(雜文) 2004年度群眾雜志好標題獎
蘇 梅 《噴火小雷龍》(長篇童話) 浙江省第二十一屆優秀圖書編輯獎
袁成亮 《凌虛傳》(人物傳記) 中山圖書獎(中國文化出版社、香港文學促進協會、小小說讀者雜志社、金山雜志社、中山文學院等6家單位舉辦)
龔 平 《萬三蹄宴》 江蘇省第三屆小戲小品大賽一等獎、編劇獎
葉 彌 《明 月 寺》(短篇小說) 中國作協《小說選刊》2003~2006年度全國優秀小說獎
唐曉玲 《千古美談卓克基》(散文) 人民日報「長征」徵文二等獎
萬 芊 《李斯說了一句大實話》(小小說) 中國微型小說學會第四屆微型小說年度評選三等獎
徐卓人 《如果你的文字讓人敬畏》(散文) 《江南時報》創刊10周年徵文一等獎
葉正亭 《回眸周庄》(散文) 「我心中的周庄」全球華人徵文二等獎
邵 忠 《桃李芬芳說師傅》 首屆真情人生全國紀實散文徵文二等獎
孫榮昌 《南 醬 店》(散文) 江蘇省企業報第七屆散文大賽一等獎
高巧林 《同 學 會》 《故事大王》千字故事徵文暨2006年度優秀作品三等獎
雨 林 《走進周庄》(詩歌) 《詩刊》全國同題詩大賽三等獎
石海泉 《清流滋潤的城市》(散文) 《中國作家》第二屆「金秋之旅」徵文三等獎
葛 芳 《黃昏的迷醉》(散文) 「春來沙家浜」全國散文徵文三等獎
張寄寒 《陳逸飛與周庄》(散文) 《中國作家》第二屆「金秋之旅」徵文三等獎
吳文華 《今生有緣》(散文) 首屆真情人生全國紀實散文徵文三等獎
周泳遜 《呀,我失明的母親》(散文) 首屆真情人生全國紀實散文徵文三等獎
文學成就獎
范小青 1999年中國作家協會全國當代女性文學創作獎
范小青 2004年蘇州市政府第三屆文學藝術獎
金曾豪 2003年度江蘇省作家協會嘉獎(獲全國性優秀文學獎)
金曾豪 2004年度江蘇省作家協會嘉獎(獲全國性優秀文學獎)
金曾豪 2004年蘇州市政府第三屆文學藝術獎
金曾豪 第四屆蘇州市文學藝術獎
王一梅 2003年度江蘇省作家協會嘉獎(獲全國性優秀文學獎)
王一梅 2004年度江蘇省作家協會嘉獎(獲全國性優秀文學獎)
王一梅 第四屆蘇州市文學藝術獎
朱文穎 2003年度江蘇省作家協會嘉獎(獲全國性優秀文學獎)
楊守松 2004年蘇州市政府第三屆文學藝術獎
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金曾豪 《蒼 狼》(長篇動物小說) 第四屆
金曾豪 《絕 招》(長篇兒童文學) 第四屆
吳恩培 《百年覓渡》(長篇小說) 第四屆
唐曉玲 《家 園》(長篇小說) 第四屆
呂錦華 《森林女神》(長篇報告文學) 第四屆
孫駿毅、馮 斌 、陳雪春、 《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家庭報告》 第四屆
盧 群、呂大安 《大地的脊樑》(長篇報告文學) 第四屆
朱偉傑、高巧林、張寄寒、費幸林、張惠英、萬 芊、盛永明、竹 槿 《「半山」文學叢書》 第四屆
金曾豪 《鶴 唳》(長篇動物小說) 第五屆
吳恩培 《文化的爭奪》 第五屆
秋 石 《兩個倔強的靈魂》 第五屆
紀銀劍 《沒有車票的旅程》(散文集) 第五屆
陳 益 《我的先祖是蚩尤》(散文集) 第五屆
張蘇寧 《綠 風 景》(長篇小說) 第五屆
陸 平 《渡 口》(長篇小說) 第五屆
范小青 《范小青中短篇小說集》 第五屆
楊守松 《淘 江 湖》(長篇小說) 第五屆
平燕曦、宋執群 《生命二十小時》(長篇報告文學) 第五屆
劉苗虎 《追蹤變臉人》(長篇科幻小說) 第五屆
肖 靜 《愛情無顏色》(長篇小說) 第五屆
姜廣平 《重塑生命》(長篇報告文學) 第五屆
陸 泰 《弇山夜話》(散文集) 第五屆
金曾豪 《藍調江南》(兒童散文集) 第七屆
范小青 《城市表情》(長篇小說) 第七屆
范培松、金學智 《插圖本蘇州文學通史》 第七屆
王一梅 《米粒校園童話系列》(童話) 第七屆
朱文穎 《戴女士與藍》(長篇小說) 第七屆
馬升嘉 《想要的感覺》(兒童小說集) 第七屆
徐卓人 《真山真水園中城》(風物集) 第七屆
呂錦華 《無價的君子蘭》(報告文學集) 第七屆
奚旭初 《落葉無聲》(長篇小說) 第七屆
荊 歌 《我們的愛情》(長篇小說) 第七屆
欽志新 《太 湖 魂》(長篇小說) 第七屆
老 鐵 《等待或者穿越》(詩歌集) 第七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