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意識流短篇小說
⑴ 意識流小說有哪些
1.《追憶似水年華》(普魯斯特)是公認的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摘抄如下: 我們把不可知給了名字,因而名字為我們提供了不可知的形象,同時,也給我們指明了一個實體,迫使我們把名字和實體統一起來,甚至我們可以動身去某個城市尋找一個為該城市所不能容納、但我們不再有權剝奪其名稱的靈魂。在這樣一個時代,名字不僅象寓意畫那樣使城市和河流有了個性,不僅使物質世界五光十色,絢麗多姿,而且使人類社會呈現出光怪陸離的畫面:每一個城堡、公館或宮殿,都有它們的女主人或仙女,正如森林有森林神,水域有水神一樣。有時候,仙女深深地隱藏在她的名字後面,受到我們想像力的滋養,隨著我們想像力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盡管多少年來,德·蓋爾芒特夫人於我不過是一張幻燈片上或一塊彩繪玻璃窗上的圖像,但當完全不一樣的夢幻用急流濺射的泡沫把它弄濕了時,它也就開始失去光澤。2.《牆上的斑點》(弗吉尼亞·伍爾芙)全文就是圍繞主人公在家看到自己的牆上的一個小黑點,引發了她對那個小黑點有關的她能想到的一切思緒。這些思緒雜亂,沒有傳統小說的故事情節,高潮部分等等。只是主人公的一些想法和意識而已。最後發現那黑點其實是蝸牛3.《變形記》 (弗蘭茲·卡夫卡)(1912)是卡夫卡中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它的作品還有《城堡》,《判決》4.喬伊斯 《尤里西斯》,《荒原》
⑵ 意識流的文學作品最著名的有哪些
意識流的文學作品最著名有:1、馬塞爾·普魯斯特: 代表作:《尋找失去的時間》。 這部小說長達三千餘頁,約二百萬字,共分七部分。在小說中,主人公以第一人稱方式追敘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涉及自己家親友、法國貴族階級和新興資產者、藝術家等一大批人以及許多人的戀愛史。全書並沒有貫串始終的故事情節,與傳統的心理小說截然不同。普魯斯特是意識流文學的先驅。 2、詹姆斯·喬伊斯 代表作:《尤利西斯》 、 《芬尼根的蘇醒》 《尤利西斯》最大的成就是在意識流小說技巧的全面推進和高度發展。一切意識流文學的藝術技巧在這部小說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喬伊斯的另外一部作品《芬尼根的蘇醒》則將意識流小說的風格推向極致。全書用65種語言組合寫成,極其晦澀難懂。 喬伊斯是意識流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代表了這一文學流派的顛峰。 3、弗吉尼亞·伍爾芙 代表作:《達洛維夫人》、《海浪》和《到燈塔去》。 伍爾芙與其他男性意識流作家不同之處在於,她的小說往往富有詩意,在語言上更像詩體散文,富有唯美主義的情調。但其小說內容的晦澀難懂卻和其他意識流作家的作品別無二致。例如,在其代表作《海浪》中,作者沒有設計貫串全文的主要情節,而是時刻強調「瞬間」感覺的重要性,認為生命的本質在於感覺。小說具有顯著的存在主義色彩。 4、威廉·福克納 代表作:《喧嘩與騷動》 福克納:威廉·福克納(1897-1962)是美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他出身於美國南方一個沒落的庄園主家庭。在所有意識流作家中,福克納以描寫錯亂意識著稱。他的著名代表作是一系列稱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的小說,包括15個長篇和幾十個短篇。 《喧嘩與騷動》是福克納最優秀的意識流作品。書名取自莎士比亞名劇《麥克白》的著名台詞。小說描寫南方庄園主康普生一家的沒落,由四個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動組成。其中對白痴班吉的意識流的描寫最為出色。此外,福克納的著名意識流小說還包括《我彌留之際》。 福克納並不是純粹的意識流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說創作仍隸屬於現實主義范疇。1949年,福克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5、劉以鬯 代表作:《酒徒》 劉以鬯(1918-)是香港作家及文學家,亦是當時「南來文人」中留守香港發展文學事業的重要一員。其代表作《酒徒》常被稱作中文文學中「首部意識流小說」。雖然作者對這說法不甚了了,但普遍論者則認為作品中略帶虛無的內心描寫充分反映了當時香港重金錢而不重文化的虛浮。作者以醉酒之徒的意像,將現實與想像相混合,構築出一部著重內心意識發展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