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哲理小說集
① 請給我推薦一本英文原版小說,不要太長的。最好比較哲理感人。謝啦
請給我推薦一本英文原版小說,不要太長的。最好比較哲理感人。謝啦
Great Expectations,譯名《遠大前程》,狄更斯的作品,英文難度小,可讀性強,更重要的是充滿對人生的哲思,故事相當感人,有啟發性,強烈推薦。
推薦一本英文原版小說?
願意買書的話。
南師大--康乃馨英文系列
外研社·劍橋英語原創讀物
加里.保爾森冒險世界叢書
以上三個系列,大概總共有三十到四十本書,篇幅都不大的,每本書在50-200頁之間。每本書也不貴。都可以在網上搜索網購到的。因為是完全的原著(當然不是什麼名著),故就我個人感覺要相對於書蟲的名著縮寫版看起來更舒服些。內容比較現代,也更生動有趣。
------------
另外還有《夏洛特的網》、《小公主》,兩本兒童讀物,比較適合你。
好看的英文原版小說,不要太長太貴。
推薦幾個作者給你吧~
Sydney Sheldon~每部作品都是一個漂亮,有才華,勇敢的女主角的驚險歷程~
Agatha Christie~偵探小說之後
Dan Brown~五本書都有得一看~尤其大愛《天使與魔鬼》
另外,弱弱的說一句,樓主可以果斷買影印盜版書哇~很便宜的~或者到網站下載~~O(∩_∩)O
推薦幾本英文原版小說
A Tale of Two Cities Charles Dickens
Astonishing the Gods (1995) Ben Okri
Don』t Say Yes When You Want to Say No (1975) H. Fensterheim & J.Bear, Dell
Gulliver』s Travels Jonathan Swift
[Housekeeping] (1981) Marilynne Robinson
If Tomorrow Comes Sydney Sheldon
Jude the Obscure Thomas Hardy
Lord Jim Joseph Conrad
Martin Eden Jack London
Myths of Greece and Rome (1907 or 1947) Shrnas Bulfinch or H. A.Gnerba
Oliver Twist Charles Dickens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Daniel DeFoe
Robinson Crusoe Theodore Dreiser
Sister Carrie David Lodge
Small World
[Sophie』s World]
Sparkling Cyanide (1944) Agatha Christie
Tales from Shakespeare (1986) Charles and Mary Lamb
Surprised by Joy (1955) C. S. Lewis
都比較經典~~
還有the time traveller's wife 現代的那種~~
black beauty 《黑美人》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環游地球80天》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海底兩萬里》
gone whit the wind 《飄》(亂世佳人)
這些都比較好的,想用來學英語的話也可以買瘋狂英語,閱讀版的我覺得還不錯;想要買原版書的話,如果方便,到一些大學里的書店買,一般都有不少原版書,還是折價的,很實惠,也好用。
推薦點英文原版小說
短的啊
推薦看《快樂王子集》中英對照版
是王爾德的童話集,很喜歡王爾德的童話。
詞彙對初二的學生還差不多了
我初三時看的
:wenku../view/042142ea551810a6f524862a.
抱歉啊,沒有找到英文版的,你可以去書店淘
這是網上賣的
:3jbi./book-literary/proct-10468023.
8.3元
我在書店買12元,一摸一樣的
還可以買格林兄弟的童話
《彼得潘》《秘密花園》《小公主》中英對照的都很不錯
可能對你來說有點長了
英文原版小說、散文推薦?
推薦你部小說吧,let the rignt one in,生人勿進,關於吸血鬼的小女孩,有對應的電影,還不錯,有點哥特風格,小詭異,看看吧
能推薦幾本英文原版小說嗎
lord of rings, Harry Potter
閱讀要堅持下去就需要你對它感興趣,所以應該找一些你喜歡的小說去讀。
小王子和愛麗絲漫遊仙境是最經典的,英文易讀小說。
如果您的問題得到解決,請選為滿意答案
想看本英文原版小說,推薦推薦
《小婦人》語言不難,很輕松
《野性的呼喚》
《小王子》
《金銀島》
升級一點
《簡愛》
《傲慢與偏見》
《遠大前程》
《霧都孤兒》
《魯兵遜漂流記》
《愛瑪》
《呼嘯山莊》
這些英文原版我都看過了,很好看~
② 200字哲理短篇小說有那些
城不誠
又有誰了解,在那絢爛的直至晃眼的霓虹燈只是為遮掩這座城怎也散不盡的孤寂。在這座城裡住著那麼一群不誠的人。
他們的生活弦律在不停的運轉著,似是從未休止,肉體走的太快,以至於靈魂趕不上節拍。他們都忘記了回頭,忘記的最初的由衷。走得快了,但卻不快樂。也只是一昧地向前趕,卻忘了回頭看看。不知不覺中看不清起初不甘服輸的倔強模樣。連記憶也走一路散一路,至今一塊塊磨損的記憶再怎麼拼湊也已不完整。
如今只剩這看似繁華的城在獨自堅守,他顯得矛盾。本藏有泥濘小徑,簡朴茅屋,如今深藏的那份淳樸早已不在。它換上了件沉重的嫁衣,耀眼的點綴卻只是深深的刺痛著雙眼,它本不是這般模樣,在多久以前它還是個村莊—有著充斥整個村莊的清香,蒼郁的惹人眼的老樹,嬌艷多姿野花。
它本是個村,隨著時間的更替,它改叫做城。
它叫城,卻並不誠。它將一切灰暗籠罩大地,在頃刻間,將那本屬與人們的碧空布滿塵埃。沒了以往那般味道,將一切天真埋葬。城不誠,掩藏太深,看不清它原來模樣。
③ 請推薦幾本愛情和人生哲理的小說,經久耐看,意義深刻的!
《無緣》 《如今都是錯》 《莫失莫忘》 《阿修羅》
《異鄉人》 《開到荼蘼》 《天若有情》 《最心愛的歌》
《真男人不哭泣》 《沒有季節的都會》 《心扉的信》 《紅塵》
《縱橫四海》 《絕對是個夢》 《如果牆會說話》 《玫瑰的故事》
《綺色佳》 《薔薇泡沫》 《迷迭香》 《紫薇願》
《小玩意》 《假如蘇西墮落》 《喜寶》 《要多美麗就多美麗》
《痴情司》 《直至海枯石爛》 《生活之旅》 《心慌的周末》
《綺惑》 《銀女》 《綺色佳》 《夙世情緣》
《隨筆集《自得之場》》 《傳說中的女人》 《能見到愛嗎》 《金環蝕》
《工作》 《懷念》 《風中孩子》 《單性生活》
《傳奇》 《意外》 《心之色》 《水彩畫》
《夏之誘惑》 《玫瑰園》 《露與女朋友》 《臨走》
《老師》 《酒吧》 《畢業日》
《花好月圓》
《做人》
《一點舊一點新》 《鈴蘭》 《訪問》
《紅鞋兒》 《漣漪》 《剎那芳華》 《做夢的女人》
《《偶遇》短篇集》 《舊歡如夢短篇集》 《《三小無猜》短篇集》 《等待》
《《年輕的心》短篇集》 《流光短篇集》 《只有眼睛最真》 《老房子短篇集》
《晚兒短篇集》 《琉璃世界短篇小說集》 《尋找失貓短篇集》 《《月亮背面》短篇集》
《仕女圖短篇集》 《緊些再緊些短篇集》 《璧人短篇集》 《請勿收回》
《秘》 《母女》 《新愛》 《挫折》
《到處睡的男人》 《變遷短篇小說集》 《無名女》 《賊美人》
《第九台》 《背包》 《姐妹》 《敏感》
《我浪費所有的眼淚浪費了這些年》 《小朋友》 《回憶》 《哀綠綺思》
《同事》 《十八寂寞》 《俘虜》 《餘波》
《芳鄰》 《選美皇後》 《請留言》 《幼嬰》
《成長》 《女記者》 《傷健》 《分手》
《蘭花》 《小人兒》 《Fortune Cookies》 《鍾情》
《紅手套》 《結尾》 《空間》 《神醫》
《靈感》 《未來之星》 《燈》 《回家》
《願望》 《失夜》 《會所》 《蝴蝶》
《粉紅色新大衣》 《溫情》 《淤》 《存稿》
《原宥》 《不怕》 《表哥》 《節目》
《停車》 《冶遊》 《乖兒》 《黑羊》
《香芍葯的婚事》 《請辭》 《老友的女友》 《細沙》
《紅鞋》 《祖母》 《破碎的心》 《溫哥華事件》
《水晶花》 《沉湎》 《有過去的女人》 《我的故事》
《小火焰》 《夏季之夢》 《喜劇》 《偷窺》
《三小無猜》 《一百萬元本票》 《藍這個顏色》 《舊事》
《報告》 《棋友》 《幽靈吉卜賽》 《星之碎片》
《風滿樓》 《藍色都市》 《燈火闌珊處》 《金色的心》
《舊生會》 《糖》 《尋夢》 《舊時人》
《秘密》 《十天》 《鄰室的音樂》 《離婚女人》
《變形記》 《狂想》 《琉璃世界》 《這雙手雖然小》
《天秤座事故》 《美麗新世界》 《七姐妹》 《圓舞》
《散發》 《法語女郎》 《旅程》 《我們不是天使》
《那條路染成金黃時》 《曼陀羅》 《烈火》 《姊妹》
《西岸陽光充沛》 《男男女女》 《樂園》 《假夢真淚》
《家明與玫瑰》 《女學生》 《美人救英雄》 《奇異生物》
《別人的女郎》 《賭場》 《如何說再見》 《來生》
《網》 《南星客》 《傷城記》 《聽我細說》
《邂逅》 《奇異生物》 《監護人》 《愛情故事》
《莫失莫忘》 《故園》 《我愛,我不愛》 《傑作 》
《生活之旅》 《寂寞的心俱樂部》 《承歡記》 《個案》
《出賣》 《懦弱》 《流金歲月》 《玉梨魂》
《謠言》 《美嬌裊》 《假戲真情》 《他比煙花寂寞》
《三個願望》 《我的前半生》 《小宇宙》 《ITALIAN LILY》
《對頭》 《花解語》 《少女日記》 《石榴圖 》
《挖角》 《嘆息橋》 《不羈的風》 《一千零一妙方》
《秘密》 《香雪海》 《姑姑的男朋友》 《故事》
《蟬》 《愛情之死》 《寂寞小姐》 《連環》
《一把青雲》 《洋女婿》 《壞脾氣女郎》 《黑羊》
《白色武士》 《告密》 《預感》 《胡蘭成的下作》
《兩全》 《尋找失貓》 《電梯》 《續弦記》
《懷念》 《心》 《黑色笑話》 《沒有月亮的晚上》
《歸宿寫照》 《傷心人》 《我答應你》 《晚晴》
《弄潮兒》 《醫情》 《預言》 《阿玉和阿瓦》
《天上所有的星》 《野孩子》 《艷陽天》 《過客》
《情書》 《玉手》 《小公主》 《臨記》
《炫耀》 《寂寞鴿子》 《映像》 《肉體》
《忽爾今夏》 《騙子》 《黃石谷》 《錦袍》
《兩者之間》 《再生》 《金粉世界》 《小郭探案之茉莉花香》
《曾經深愛過》 《印度墨》 《波心》 《紅鞋兒》
《歸家娘》 《牆》 《朝花夕拾》 《撞球室》
《轉機》 《少年的我》 《安排》 《夜之女》
《追求》 《錯先生》 《剎那芳華》 《紅杏》
《鄰居》 《壞脾氣女郎》 《飛車女郎》 《上司》
《人淡如菊》
④ 尋機部哲理性的短篇小說!!
故 鄉
從容說課
《故鄉》作為魯迅短篇小說的典範之作,以敘事主人公「我」回鄉遷居的經歷為線索,描述了那一時代中國農民的生活遭際與精神病苦,抒發對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相互隔膜的深沉憂慮,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執著信念。教讀課文,要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小說的相關知識及對小說的簡單鑒賞分析,學會並力求掌握從人物分析推知小說主題的鑒賞原則。同時,要理解課文運用重復和對比來刻畫人物形象、展現主題的寫法。
教學家思路的設計依據小說的三要素,旨在引導學生理解作品表現的社會生活的意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小說的篇幅較長,而且因為時代原因和魯迅特有的風格使得課文很難理解,所以很有必要安排學生課前預習,掃清字詞障礙,初步感知文意。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實際能力培養為目標,以思維訓練為主,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合作探究法,注重引領學生進入課文情境情感體驗,實踐個性化閱讀。欣賞課文,要從整體感知入手,把握作品鮮明的感情基調。重點是分析文中閏土、楊二嫂以及「我」的性格特徵,突出體現一個「變」字,從中聯系人物所處的典型環境,以及造成人物悲慘命運的社會根源。從分析人物入手,這是閱讀小說的一種方法。學習這篇課文意在讓學生領悟鑒賞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蕭索、無端、如許、鄙索、瑟索、惘然、恣睢」等詞語。
2.了解、掌握小說的基本知識。
3.把握閏土、楊二嫂人物形象。
能力目標
1.理解小說運用重復、對比來刻畫人物、展現主題的寫法。
2.掌握從細節、動作、語言、外貌等描寫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徵並由此推知文章主題的鑒賞方法。
德育目標
1.理解魯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決心變革舊世界、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2.珍愛新生活,樹立為遠大理想而奮斗的決心和信心。
教學重點
1.分析人物形象,並探討人物發展變化的深層次原因。
2.理解小說的思想內涵,思考社會人生。
教學難點
對小說主題思想和篇末議論語句的理解。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故鄉》是一篇取材於作者親身經歷的小說,它以敘事主人公「我」回鄉遷居的活動為線索,反映了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真實狀況,蘊含著豐富的內容。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仔細深入地誦讀,准確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精彩語段如篇末的議論,應熟讀成誦。
2.研討探究法 因為時代原因和魯迅特有的風格,對於文章主題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應通過個性化的閱讀和合作交流,在研討過程中情感體驗、展示創新。
教具准備
多媒體CAI課件 投影儀 錄音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誦讀,整體感知文意,把握敘述基調。深入研讀,進入情境,分析人物形象並由此探討人物發展變化的深層次原因。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如果說漂泊是人生,那麼旅途中人揮之不去的便是對溫暖家園的情感記憶。「月是故鄉明」,鄉情已積淀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飽經滄桑的魯迅先生對故鄉的體驗又何嘗不是如此?透過生意盎然、趣味無窮的百草園,嚴肅古樸又不乏樂趣的三味書層,景色優美、人情淳厚的平橋樂土,我們能觸摸到的是先生流露其間的對故鄉的喜愛、思念。1919年先生返回故里,賣掉老屋,接母親及家眷舉家北上。這次訣別故鄉給了他怎樣的體驗呢?今天,我們就—起走進小說《故鄉》,去觸摸先生的喜怒情感。(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投影:
1.《吶喊》,是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集。成集於1923年。集里收有《孔乙己》《狂人日記》《葯》《故鄉》《阿Q正傳》等著名小說。這部小說集為革命現實主義新小說奠定了基礎。《吶喊》寫於五四高潮時期,著重揭露宗法社會的殘酷統治,及其在精神上毒害人民的罪惡,對農民的革命力量則在懷疑中進行堅毅的探索,它的戰斗聲像號角一樣震醒了封建「鐵屋子」里沉睡的人們,密切地配合了五四時期思想革命的進行。魯迅小說的深刻性正是從農民角度來提出反封建的要求,以革命民主主義觀點來觀察和解剖現實生活中的許多重大問題。
2.寫作背景
小說寫於1921年1月。當時辛亥革命雖然過去十餘年了,但軍閥各霸一方。在帝國主義操縱下,混戰不已。各地軍閥自設關卡,自立稅局,自訂稅額,對老百姓橫征暴斂,層層盤剝,生活在這種社會現實中的廣大勞動人民,身受雙重壓迫,在飢寒交迫中痛苦掙扎,農民生活日益貧困,農村經濟衰敗。《故鄉》描繪了近代中國農村破產的圖景,寫出了中國農民在「多子、飢荒、苛稅,兵、匪、官、紳」層層逼迫下的深重災難。
三、研讀,理解文意
1.學生快速閱讀全文,疏解下列字詞。 多媒體顯示:
(1)注音
陰晦(huì) 腳踝(huái) 潮汛(xùn) 髀骨(bì)
嗤笑(chī) 瑟索(sè) 惘然(wǎng) 恣睢(zì suī)
(2)釋義
蕭索:荒涼,冷落的意思。
無端:無緣無故。
如許:這么些。
鄙夷;看不起。
愕然:吃驚的樣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轉:同「輾轉」。原指身體翻來覆去,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到處奔波。
恣睢:放縱、放任。
2.學生自由誦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思考:
(1)好的文章總是有很強的感染力,它會讓你或歡喜或悲哀,或豪情萬丈,或鬱悒滿懷。那誦讀《故鄉》,你認為籠罩全文的情感基調是什麼?
(2)小說以「我」回鄉遷居的經歷為線索展開情節,哪些語句能揭示出這次故鄉之行給我的感受和體驗?
(3)作者千里迢迢回到闊別二十餘年的故鄉,體會到的不是激動、喜悅。而是悲哀,究其緣由是故鄉景、故鄉人的變化。那麼文中寫了哪些人物?列一個人物表。在這些人物中,哪些又著墨較多? (4)歸納二十年後的閏土、楊二嫂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呢?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明確:
(1)整個《故鄉》的色調,是昏暗、陰冷、低沉的。其中唯一歡快的語調出現在對兒時回憶的描寫中,但無論就謀篇布局,還是就語言特色而言,籠罩著的是一種憂郁和感傷。
(2)「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
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3)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閏土、楊二嫂、「我」、「我」母親、水生、宏兒;其中閏土、楊二嫂、「我」著墨較多,刻畫得比較詳細,人物形象豐滿。
(4)閏土:外貌的變化、與「我」的距離、生活的現狀、精神的麻木、寄希望於偶像;楊二嫂:外貌的變化、行為放縱卑下、語言尖刻潑辣。
3.學生精讀,把握人物形象。合作探究:閏土是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作者運用前後對比的方法,從不同角度寫他的變化。那麼,作品是從哪幾方面來進行對照的?通過對比突出了什麼?
學生合作交流後回答,教師明確:
(1)外貌對照;
少年閏土:「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淳樸天真、可親可愛;
中年閏土:「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受盡生活折磨,命運悲慘(經濟生活的艱難和精神負擔的沉重)。
(2)動作、對話對照:
少年閏土:雪地捕鳥。月夜刺猹,「心裡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聰明勇敢、活潑開朗;4個省略號(5處對話)說明閏土心裡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說也說不完。
中年閏土:說話前的神態是「歡喜一凄涼一恭敬」;他說了七句話,前六句用斷斷續續的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和謙恭,最後一句還是用斷斷續續的話訴說自己的苦狀;說話後的神態是「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著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彷彿石像一般」。——遲疑麻木、痛苦難言。
9個省略號(5處對話)說明閏土心裡有說不盡、道不明的苦處。
「迅哥兒」改稱「老爺」,寫出閏土不僅為飢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級觀念思想的束縛。
「厚障壁」就是所謂「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精神隔閡。
(3)對「我」、對生活的態度前後對照:
對我:
少年閏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情真意切,親密無間;
中年閏土:恭敬地叫「老爺」,要水生「給老爺磕頭」,認為少年時的「哥弟稱呼」是「不懂事」』不成「規矩」。——被封建禮教牢牢束縛。
對生活:
少年閏土:捕鳥、看瓜、刺猹、拾貝、觀潮……——天真活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
中年閏土:揀了「一副香爐和燭台」。——將希望寄託於神靈。
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多子、飢荒、稅、兵、匪、官、紳,把一個活潑的少年折磨成凄慘的苦人兒。
魯迅在這個人物的前後對比中,不僅從經濟上、政治上刻畫了閏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從精神上揭示了閏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識給他加上精神枷鎖,尊卑觀念愚弄淳樸的農民。見「我」時,強自按熄霎時間閃現出來的真摯友誼的火光;見面時,一系列精神變化細致人微地刻畫了尊卑觀念給閏土心靈深處留下的創傷。對香爐和爐台細節的描寫;進一步揭示內心世界,他虔誠地渴望神靈的賜福,擺脫貧困與苦難。這樣描寫,可清楚地看到:閏土對苦難根源有直覺,但不理解;希望改變現狀,卻又無可奈何;他憧憬未來,卻寄希望於渺茫的神佛保佑。在鮮明的對比中,揭示了閏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經濟上的剝削,政治上的壓迫,精神上的摧殘,也揭示了閏土悲慘命運的深刻的社會原因是多子、飢荒、稅、兵、匪、官、紳,是舊中國貧苦農民的典型。
4.學生速讀全文,篩選信息,為文中的主要人物寫一個小結。
教師指導、點撥,並提供參考示例:
楊二嫂小結:
20年前,楊二嫂開了一爿豆腐店,為了能賺到更多的錢,她擦著白粉,終日在店裡坐著,憑自己的年輕美貌招徠顧客,生意非常好。20多年過去了,她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更重要的是由於農村經濟的衰敗,她的家境已難以維持原來的殷實,在種種艱辛的磨礪中,為了生存,她變得潑悍、放肆、尖刻、自私。當她見到在外20多年現在回到故鄉的迅哥兒時,就虛假吹捧,尖刻嘲諷;趁迅哥兒一家搬家的混亂之際,中傷閏土,還順手拿走了一些家中的東西。
5.個性化閱讀,評價人物。
教師引領學生分析人物性格特點,然後請學生用一兩句生動的話評價人物。對交流過程中閃耀著創新光芒的見解,要予以鼓勵。
教師歸結學生的評價:
閏土(1):多子,飢荒,苛稅,兵,匪,官,紳,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時間這塊礪石上,活生生地把一個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個木偶人。
閏土(2):一聲「老爺」,就把自己與兒時的好友隔在了無形的厚障壁的兩邊;帶回家去的香爐、燭台何嘗不是在增加這厚障壁的高度呢!
楊二嫂:一個被社會扭曲了的變形人,不僅表現在從當年的「豆腐西施」變成了今天的「圓規」,而且還表現在自己被侮辱、被損害的同時,又在侮辱和損害著別人。
「我」:曾使自己魂牽夢縈的故鄉,一下子就顯露出了它的醜陋;為使它美麗,只有在本來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新路來。
「我」母親:慈祥、寬容、厚道地對待所有的人,對待這個世界;世界卻沒有給她以公平:變賣農產,告別家園,跟兒子去外地謀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個20年前的閏土,20年後,他或許不會再成為今天的閏土;對他來說,與生俱來的苦難其實也是一種改變命運的財富!
宏兒:從「飛」出家門的那一刻起,他就開始「飛」向這個既陌生又新鮮的世界了。
四、情感體驗,探討主題
1.請學生聽讀全文,結合人物分析,合作研討小說主題。
教師點撥、激活學生思維,鼓勵個性化的見解。歸結:
有關小說主題,也即作品表現的作者對「故鄉」的情感態度,主要看法有:
(1)「故鄉」是中國人精神的反映。從孩子的純真、有生氣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鈍,表現了中國普通民眾的生命和活力怎樣被封建社會所扼殺。
(2)表現中國社會愚昧、落後、貧窮的輪回。
(3)渴望純真的人與人的關系。「我」渴望打破封建社會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質關系的新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2.對作品主旨的理解,可謂眾說紛紜。你是如何看待下列理解的,請闡說自己的見解。
投影:
(1)茅盾先生認為這篇小說的主題是「悲哀那人與人之間的不了解,隔膜」(見茅盾以郎損為筆名發表於1921年《小說日報》的《評四五六月的創作》一文)。
(2)反映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揭示產生這種現實的根源。
(3)表達對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願望與信心。
課堂交流,教師尋機點撥。
五、布置作業
1.課下收集有關研究本文的資料,與自己的閱讀體驗進行參照,加深理解課文的效果。
2.課文中的水生和宏兒以後會有怎樣的命運?發揮想像,為他們寫一個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分析景物描寫,深層理解對比手法。品味文中關鍵語句的深刻含意,領會寫作意旨。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
教師抽查完成情況,並適當予以點評。
二、品味情感,賞析景物描寫
1.學生默讀全文,思考:人物的塑造,不但要通過故事情節的安排,還要通過環境描寫那麼,文中對「故鄉」景物的描寫共有幾處?它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文中對故鄉景物的描寫有(1)回到故鄉時見到的「蕭索的荒村」,(2)記憶中的「神異的圖畫」:(3)「蒙嚨中」想像到的圖景。
記憶中的故鄉和眼前故鄉的不同,反映了故鄉的自然環境的變化,形成鮮明對比。在對比中,揭示了舊中國農村日益衰敗的悲慘現實,以及農民生活的貧困。小說結尾再現記憶中故鄉的美麗圖畫,是「我」美好希望的象徵,對記憶中故鄉的眷戀和懷念正反映了「我」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表達了對新生活的渴求,對未來的朦朧憧憬。
2.學生仔細研讀文中三處景物描寫,互相質疑問難,小組內交流研討。思考:
(1)「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句中「蕭索的荒村」前用了一個富有表現力的動詞「橫」,請體會這個詞為什麼用得好?「活氣」改為「生氣」可以嗎?
(2)「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句中「瓦楞上」的枯草的斷莖怎麼能成為「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
(3)「月下西瓜地」一節的繪景奇異在何處?
教師明確:
(1)「橫著」是不整齊、不規則地放著的意思,有一種「被遺棄」的動感,「蕭索」是形容詞,突出了悲涼的氣氛,「荒」字描繪出村落的凋敝和沉寂,這里都是寫「我」看到家鄉的感覺。動靜結合,寫得具體而形象,這樣的荒村,自然沒有活潑的生活氣息,有的只是死氣沉沉,「生氣」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這里不確切。
(2)句中的「枯草」「斷莖」「寒風」「老屋」渲染的凄涼景象突出的是一種氣氛、一種心情,「我」要永離故鄉,永離老屋,此時故鄉的頹敗、荒蕪、冷落更增加了惆悵、悲涼的情緒。這與上文「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本沒有什麼好心緒」是協調一致的。
(3)明麗的色彩: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碧綠的西瓜;頗為神奇的傳說:項帶銀圈的英俊少年手捏鋼叉向一匹猹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3.學生有感情誦讀並積累文中精彩的寫景語段,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研討探究,深層理解文意
1.教師有感情范讀小說結尾的三個語段,請學生小組內交流研討:
(1)如何理解「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
(2)作者最後說:「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段話如何理解?
教師點撥:
(1)因為還沒有找到實現新生活的道路,所以「我」以為自己對新生活的希望彷彿和閏土對神靈的祈求一樣,是對偶像的崇拜,只不過閏土的希望在眼前,「切近」,「我」的希望在未來,但對這個未來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因而顯得「茫遠」。
(2)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奮斗、追求,希望便「無所謂有」;有了希望並始終不渝地斗爭、實踐,希望「便無所謂無」。人們都滿懷希望奮斗,就會迎來新生活。
2.合作探究:
(1)「我」不願意宏兒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他們「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願他們「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們有「新」的生活。展開想像,說說「我」、閏土、別人這三類人的生活是怎樣的生活,「新」生活又是怎樣的生活。
(2)文中「我」的形象具有什麼意義?
教師點撥:
(1)第一問抓住題干對這三類人生活的概括進行合理地想像和補充;第二問可以反思閏土的現實生活,構建「新」的生活。
(2)小說以「我」為敘述者,敘述中包含著強烈的感情色彩「我」飄泊在外,過著辛苦展轉的生活,在自己的「故鄉」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失去了精神落腳地。記憶中的美好精神家園被衰敗、冷漠的現實撕毀,面對精神各個分離,喪失了生命活力,喪失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幸福的情感關系的現實故鄉,「我」在精神上是孤獨的,但內心深處,還有著對故鄉美好未來的憧憬。小說中的「我」是一個同情、熱愛勞動人民,追求新生活,心懷希望的知識分子的形象。「我」有作者的影子,可以說由成年人構成的「現實的故鄉」是魯迅極度失望苦悶心情的告白,但又不等同於作者。
3.學生自由誦讀,深入體悟文意。師生共同歸結課文寫作特色:
(1)通過對比突出主題思想。少年閏土和成年閏土的對照,反映農民命運的日益悲慘;「我」和閏土關系的前後對照,反映等級觀念的鴻溝難以逾越;楊二嫂前後生活的對照,反映黑暗社會病入膏肓;故鄉情景的前後變化對照,反映每況愈下的中國農村經濟。
(2)運用景物描寫渲染氣氛.烘託人物的思想感情。
(3)運用准確的個性化語言表現人物。
(4)巧妙運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使小說結構流轉自如,疏密有致,濃淡相間。
四、課堂練習
閱讀語段,完成題目。
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後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 A 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都如閏土的 B 而生活,也不願意都如別人的 C 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台的時候,我還暗地裡笑他,以為他總是崇拜偶像,什麼時候都不忘卻。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
我在蒙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選段主要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 .請將「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辛苦展轉」分別填入文中A、B、C三處,並結合具體語境。解釋三個「辛苦」的含義。
A:辛苦:______________。
B:辛苦:______________。
C:辛苦:______________。
3.結合全文,分析加點詞語「這地步」所指的內容是什麼?這個詞飽含著作者怎樣的感情?
4.選文中與「母親和我都嘆息他的景況:多子,飢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一句相照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多子,飢荒,苛稅,兵,匪,官,紳」屬於_______描寫,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選文中「新的生活」具體指什麼樣的生活?
6.文中畫線的句子被人們賦予了多種含意。請結合生活,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
1.追求新生活,要為新的生活去奮斗
2.A:辛苦展轉 奔波、勞碌
B:辛苦麻木 辛勤、勞苦
C:辛苦恣睢 挖空心思、殘害人民
3.「這地步」指代「我」與閏土的關系,不僅失去了兒時的親密友情,而且兩個人彼此不能夠了解、相通。在閏土的意識中,兒時的友伴已成了老爺和奴僕的關系。「這地步」正是「我」的一種極大的感慨,因為這感慨,「我」看到了社會的黑暗,看到了農民命運的悲慘,生活的極度窮困,看到了封建勢力對像閏土一般的農民精神上和生活上的雙重摧殘。
4.「閏土要香爐和燭台的時候,我還暗地裡笑他,以為他總是崇拜偶像,什麼時候都不忘卻」社會環境 交代了時代背景,交代了閏土變化的原因正是社會多方面殘酷的剝削和壓榨
5.「新的生活」要結合全文來理解含義。指沒有剝削壓迫,平等自由,充滿幸福和希望的生活。
6.略(聯系生活,圍繞這句話的哲理性來談即可。)
五、課堂小結
《故鄉》是一篇凝重的小說。魯迅將民族與個人命運發展之惑,圖畫般的展示在這長長的畫卷之中。既有金黃色的幸福,又有蒼黃色的悲涼;既有人性的朴實善良,又有生命活力的喪失。細膩筆法下的故鄉故事,包孕著前行者的良苦用心,深刻思考。希望如地上的路的感悟,啟迪我們滿懷信心地去追求、去拼搏。
六、布置作業
魯迅先生筆下的「故鄉」二十年來日趨破產、貧困,你的故鄉這些年來有變化嗎?不妨作一次社會調查,把你了解的情況寫成一篇題為「故鄉」的文章。
板書設計
故 鄉
魯 迅
景:神異圖畫→蕭索荒村
小英雄→木偶人
變(悲哀)人:
豆腐西施→圓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