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奧康納短篇小說獎
A. 弗蘭納里·奧康納的介紹
弗蘭納里·奧康納(Mary Flannery O'Connor ) (1925.3.25 – 1964.8.3),美國小說家、短篇小說作家和評論家,美國文學的重要代言人。奧康納共著有兩部長篇小說、32篇短片小說以及大量的書評和影評。奧康納是個南方作家,她的作品具有南方哥特式風格,並十分依仗區域背景和怪誕字元。奧康納的作品也反映了她的羅馬天主教信仰,並經常審視有關道德和倫理方面的問題。奧康納的《短篇小說全集》(Complete Stories)在她去世之後的1972年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被網路讀者譽為「史上最好的美國國家圖書獎之一」。
B. 弗蘭納里·奧康納的個人經歷
當代美國南方女作家弗蘭納里·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1925-1964)出生於喬治亞州。1945年畢業於喬治亞州女子學院,之後,獲得了研究生獎學金,進入著名的依阿華大學作家培訓班。39歲時死於紅斑狼瘡。在其短暫的生命中,她創作了兩篇長篇小說和三十一篇短篇小說,1957年獲歐·亨利短篇小說獎。
據說弗蘭納里·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五歲時,便教會她所喜愛的矮種雞倒退行走。這絕活吸引了百代(Pathe)電影公司的注意,一名來自北方的攝像師還被派到奧康納位於喬治亞州薩瓦納市的家後院拍攝記錄這一絕技。盡管該滑稽短片於1932年在美國眾多電影院上映,但奧康納從沒看過。在多年後一篇發表在《假日》(Holiday)雜志上的文章中,她說這不太像真實的事件「給我留下終身的創傷」。
到她1961年寫下《鳥禽之王》(「The King of the Birds」)時,奧康納已是擁有狂熱追隨者的文藝界名人了。她發表了兩部小說--《智血》(「Wise Blood」)和《強暴奪魁》(「The Violent Bear It Away」),以及一部短篇小說集《好人難尋》(「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這些作品使她聞名於世。《新聞周刊》(Newsweek)上刊登了一幅奧康納二戰前位於喬治亞州米利奇維爾(Milledgeville)的房屋的照片;《時尚芭莎》(Harper's Bazaar)則刊登一幅可謂魅力四射的奧康納肖像;此外,《時尚》(Vogue)雜志摘錄了她的作品。奧康納以這奇特的小雞為掩飾,思考了她與名譽以及流行文化之間那種令其不安的關系,並稱這一切對她的關注,讓她感覺自己像「羅伊·羅傑的明星馬和1955年奪冠的西瓜小姐」。(羅傑的馬被稱作是影視界最聰明的馬)
1964年,年僅39歲的奧康納死於紅斑狼瘡。她終身未嫁,大部分時間和她的母親呆在農莊裡。奧康納在那時本以為自己這樣的生活和工作會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她肯定沒人會為她立傳,因為「圍繞房子和雞圈轉動的生活不會成就令人興奮的作品。」然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認為奧康納小說集《上升的必將匯合》(「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中的其中一篇短篇小說是「英語中有關寫作形式的極少數經典之作」。該小說集在她去世八個月後出版發行。奧康納的《短篇小說全集》(「Complete Stories」)則在她去世之後於1972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她是二戰後首位列入權威的「美國文庫」的美國女作家。「有點弗蘭納里·奧康納的味道」這樣的短語走進我們的語言,它指的是那些詼諧、神秘和怪誕的時刻。和她後院的小雞一樣,奧康納的小說正因其與許多流行文學和文化背道而馳而不斷散發著迷人魅力。
瑪麗·弗蘭納里·奧康納於1925年3月25日出生於薩瓦納,是家中的獨苗,父親愛德華(Edward)是房地產開發商,母親是瑞加娜(Regina)。美國南方以新教徒居多,而住在聖約翰教堂附近的拉菲特廣場的奧康納是在少數愛爾蘭天主教社區中長大的。她在聖文森特語法學校的修道院受到嚴格的教育。奧康納自小就擅長寫作和繪畫,她的第一部「作品」「My Relitives」是由他慈愛的父親裝訂起來的一些尖刻諷刺的繪畫和圖片說明。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為了父親在聯邦房建管理局的工作,奧康納一家搬到亞特蘭大。不久之後,父親患上紅斑狼瘡並於1941年初去世,奧康納受盡百般呵護的童年也隨之結束。
奧康納的母親隨後帶奧康納來到克萊因宅第(Cline family home),和親戚住在一起。克萊因宅第是一所由聯邦政府於1838年建造的房屋,裝飾有圓柱和楔形板,在米利奇維爾成為戰後喬治亞州的首府時,它曾臨時作為州長的住所。奧康納與她的母親瑞加娜和三位姨媽--瑪麗(Mary)、凱特(Katie)和格蒂(Gertie)住在一起,在一種強烈的母權環境中度過了她的青少年。奧康納在皮博迪中學(Peabody High School)和當地的喬治亞州女子學院就讀時,就作為校內漫畫家而引人注目。她花了大量功夫創作麻膠版畫,那些都是諷刺校園生活的「單格諷刺漫畫」。奧康納敬仰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他是為《紐約客》雜志供稿的小說家和漫畫家—譯者注),也跟著把自己的漫畫作品投給《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志,但回應她的是「許多鼓勵性的回絕信」。
奧康納於1945年秋季入讀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新聞研究生院,她一開始計劃當一名職業政治漫畫家。在愛荷華市的前幾周,奧康納發現了由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組織的作家工作室,那是美國首個提供藝術碩士學位的研究項目,她因此轉了專業。在發現自己要當一名作家後,奧康納把「瑪麗」從她的名字中剔除;在《音調》(The Accent)雜志上發表第一個故事《天竺葵》(「The Geranium」);獲得了萊因哈特(Rinehart)獎學金,開始創作長篇小說。1948年,她來到藝術家社區亞多(Yaddo),花了九個月的時間繼續創作她的小說,並且在那裡認識了詩人羅伯特·羅威爾(Robert Lowell);1949年,奧康納在曼哈頓住了六個月,遇見了出版商羅伯特·基盧克斯(Robert Giroux);隨後移居到康涅狄格州的萊丁市(Redding),寄居在詩人兼翻譯家的羅伯特·菲茨傑拉德(Robert Fitzgerald)家裡,與其妻子薩利(Sally)和他們的孩子住在一起,創作小說《智血》。
奧康納的唯一一次出國之旅是在1958年4月和她的母親前往盧爾德(Lourdes)。在她後來一篇描寫此次療養之旅的文章中,奧康納寫道,「在那,我為自己正在創作的小說祈禱,而不是為我的骨頭,我沒那麼關心自己的骨頭。」她所祈禱的小說最終發表了,小說名為《暴力奪魁》(Farrar, Straus and Cudahy;1960)。次年她為《瑪麗·安回憶錄》(「A Memoir of Mary Ann」)作序,該書講述的是一個臉上長腫瘤且相貌受損的小孩獲得亞特蘭大的癌症救援所傳道修女們的照顧的故事。盡管大部分時間都集中在創作短篇小說上,奧康納還於1962年開始寫作她的第三部未竟小說,書名暫定為《異教徒為何發怒》(「Why Do the Heathen Rage」);此外,她常常拄著拐杖前往美國各所學院和大學,共發表並主持了60多場演講和讀書會,其中包括芝加哥大學、聖母院大學、范德比爾特大學、洛約拉大學和喬治城大學。她向一個朋友透露她自己「些許像拙劣的表演者」。
1964年,在做完纖維瘤切除手術後,奧康納的紅斑狼瘡再次復發。她在米利奇維爾的鮑德溫縣醫院和亞特蘭大的皮埃德蒙特醫院就醫。狼瘡再次復發時,奧康納正好在為她已計劃好的第二部小說集進行創作。她繼續寫作《審判日》(「Judgment Day」)和《帕克的後背》(「Paker』s Back」)。《審判日》是對她發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天竺葵》的重寫。奧康納把書稿藏在醫院的枕頭下,這樣醫生就不會阻止她寫作。她六月份回到家裡,在7月7日接受了臨終塗油禮,不久便獲悉她的小說《啟示》( 「Revelation」)榮獲得了歐亨利文學獎第一名。8月3日,奧康納腎衰竭去世。8月4日在聖心教堂舉行彌撒,在低沉的安魂彌撒曲結束後,她被埋葬在米利奇維爾的梅默里希爾公墓上,和她的父親相鄰。她的第二部小說集《上升的必將匯合》在她去世一年後發表,獲得了高度的稱贊和一致的好評。查爾斯·波爾(Charles Poore)在《時代周刊》(Times)上評論道「她履行了...諾言」;《新聞周刊》的評論家稱之為「大師之作」。這本白色封面的小說集背面印著托馬斯·默頓(Thomas Merton)所寫的唯一墓誌銘:「閱讀弗蘭納里·奧康納時,我想到的不是海明威(Hemingway)、凱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或薩特(Sartre),我想到的是像索福克勒斯(Sophocles)這樣的人。」
C. 李翊雲的榮譽及成就
2004年,獲美國紐約《巴黎評論》年度新人獎
2006年,獲懷丁作家獎(Whiting Writers' Award )。
2005年,《千年敬祈》獲弗蘭克·奧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
2006年,《千年敬祈》入圍桐山環太平洋圖書獎 的決選名單(十部候選作品之一)
2006年,《千年敬祈》獲美國筆會海明威獎(Hemingway Foundation/PEN Award)。
2006年。《千年敬祈》獲英國衛報新人獎 (Guardian First Book Award)
2007年3月,被英國老牌文學雜志《格蘭塔》(Granta)雜志評為美國最傑出的21位35歲以下青年小說家。
2010年,《漂泊者》獲加州書獎(California Book Award)金質獎章。
2010年6月17日,美國《紐約客》選為該雜志評選的最值得關注的20位40歲以下年輕作家。
2010年9月,獲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
2011年,《金童玉女》入圍美國傑出短篇小說獎(Story Prize)的三人決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