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集十日談作者是誰
㈠ 十日談的創作背景是怎樣的
1348年,義大利的佛羅倫薩發生了一場可怕的瘟疫。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有大批大批的屍體運到城外。從3月~7月,病死的人達10萬以上,昔日美麗繁華的佛羅倫薩城,變得屍骨滿野、慘不忍睹。這件事給當時義大利一位偉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影響。為了記下人類這場災難,他以這場瘟疫為背景,寫下了一部當時義大利最著名的短篇小說集《十日談》。之所以將這部短篇小說集取名為《十日談》,是因為書中主要描寫了七個美麗年輕而富有教養的小姐和三個英俊而富有激情的青年男子結伴到郊外的一座小山上的別墅里去躲避瘟疫的故事,他們在這十天的避難時間中商定每人每天必須講一個優美動聽的故事,以此來愉快地度過一天中最難熬的時光,最後這一百個故事結成的集子就叫《十日談》。
《十日談》將矛頭公然直指神聖的教會,猛烈地抨擊和無情地揭露了教會僧侶的種種醜陋惡行。作品還對中世紀的禁慾主義勇敢地提出了挑戰,因此在《十日談》全書中,可以說是處處閃耀著新興資產階級人文主義的光芒。
1353年該書出版後,立即風靡西歐各國。不僅在當時,而且對後來的文藝復興乃至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作者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人文主義的先驅,文藝復興運動最早的代表人物。凡此種種,都使這部著作在西方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㈡ 《十日談》的作者是誰
《十日談》的作者是喬萬尼·薄伽丘。
喬萬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12月21日),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傑出代表,人文主義傑出作家。與詩人但丁、彼特拉克並稱為佛羅倫薩文學「三傑」。其代表作《十日談》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
內容簡介
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薩黑死病流行,10名青年(3男7女)結伴避於鄉間別墅。他們整天遊玩,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以資消遣。
《十日談》就記述了他們所講的100個故事,其中很多故事取材於中世紀傳說,東方故事和歷史事件。在故事中批判了天主教會,諷刺了教會的黑暗和罪惡,抨擊了僧侶的奸詐和偽善,這種批判表達了當時平民階級要求擺脫中世紀教會和宗教的束縛。
作品還描繪和歌頌了現實生活,贊美愛情,譴責了禁慾主義。對封建貴族的墮落腐敗進行了鞭撻,贊賞了平民和商人的聰明才智,維護了社會公平和男女平等。在一些故事中還塑造了多才多藝,和諧健美的理想人物。
㈢ 《十日談》的作者是誰呀
《十日談》的作者是喬萬尼·薄伽丘。
喬萬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6月16日—1375年12月21日),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代表,人文主義作家,詩人。其代表作有《十日談》《菲洛柯洛》《苔塞伊達》。
薄伽丘的作品的共同特點都是以愛情為主題,借鑒古希臘古羅馬詩歌、神話、傳耐前奇,顯示了中世紀傳統和騎士文學的痕跡,但又擺脫了俗套,充滿對蔽純人世生活和對幸福的追求,譴責禁慾主義。
《十日談》作品影響:
《十日談》為義大利藝術散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並開創了歐洲短篇小說的藝術形式。
《十日談》問世後,很快被譯成歐洲各國文字,深受歡迎。英國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法國納瓦爾的《七日談》,都是摹仿《十日談》之作。德·維加、莎士比亞、萊辛宏畝咐、歌德、普希金、濟慈等也都曾從《十日談》故事中汲取過創作素材。
義大利評論界把薄伽丘的《十日談》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稱之為《人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喬萬尼·薄伽丘,網路-十日談
㈣ 《十日談》是喬萬尼·薄伽丘創作的短篇小說集,這本書的最大特色有哪幾點
一、這本書肯定了人性,提倡人文主義,反對禁慾主義,批評了當時歐洲教會的陰暗面。在歐洲獨裁統治和教會的統治下,然而,在十日談中,青年男女為了忠貞的愛情,他們克服了各種困難,擺脫了各種障礙,最終獲得了自由和幸福,對宗教的批判和諷刺更加尖銳和激烈。
四、薄伽丘在很多故事中,都把攻擊的矛頭指向天主教會和宗教神學,毫不留情地揭開教會的面紗,在光天化日之下揭露了修士們的各種奢侈享樂、敲詐勒索、買賣神職、等行徑。薄伽丘用尖利的筆尖諷刺了教會的腐敗和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