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短篇小說價值

短篇小說價值

發布時間: 2022-05-12 15:40:18

① 契訶夫短篇小說藝術的獨特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19世紀末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情趣雋永、文筆犀利的幽默諷刺大師,短篇小說的巨匠,著名劇作家。他以卓越的諷刺幽默才華為世界文學人物畫廊中增添了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他的名言「簡潔是天才的姊妹」也成為後世作家孜孜追下求的座右銘。
他的小說短小精悍,簡練樸素,結構緊湊,情節生動,筆調幽默,語言明快,富於音樂節奏感,寓意深刻。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具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通過幽默可笑的情節進行藝術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來反映當時的俄國社會。其代表作《變色龍》、《套中人》堪稱俄國文學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藝術珍品,前者成為見風使舵、善於變相、投機鑽營者的代名詞;後者成為因循守舊、畏首畏尾、害怕變革者的符號象徵。

以下則是契訶夫生平的相關資料:
契訶夫,А.П.(Антон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1860~1904)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1860年1月29日生於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祖父是贖身農奴。父親曾開設雜貨鋪,1876年破產,全家遷居莫斯科。但契訶夫隻身留在塔甘羅格,靠擔任家庭教師以維持生計和繼續求學。1879年進莫斯科大學醫學系。1884年畢業後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良好影響。

在19世紀80年代的俄國,反動的書刊檢查制度空前嚴格,庸俗無聊的幽默刊物風靡一時。契訶夫開始創作時常以安東沙·契洪特等筆名向這類雜志(如《蜻蜓》、《斷片》)投稿。短篇小說《一封給有學問的友鄰的信》(1880)和幽默小品《在長篇、中篇等小說中最常見的是什麼?》(1880)是他初期發表的作品。80年代中葉前,他寫下大量詼諧的小品和幽默的短篇小說,很多是無甚價值的笑料和趣事,但其中也有一些比較優秀的作品,繼承俄羅斯文學的民主主義優良傳統,針砭當時社會的丑惡現象,如寫卑欺強節的小官吏(《在釘子上》、《一個官員的死》、《勝利者的勝利》,均1883),凌辱弱者的士紳和老爺(《英國女子》1883),見風使舵的奴才骨(《變色龍》,1884),專制制度的衛道士(《普里希別葉夫中士》,1885)。但他迫於生計和缺乏經驗,在當時主要只求速成和多產。1886年3月,名作家格里戈羅維奇寫信要他尊重自己的才華,他深受啟發,開始嚴肅對待創作。寫於1886年的《萬卡》、《苦惱》和1888年的《渴睡》,表現了作家對窮苦勞動者的深切同情。1888年問世的著名中篇小說《草原》描繪和歌頌了祖國的大自然,思考農民的命運,表達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命名日》(1888)和《公爵夫人》(1889)等暴露了偽善、愛慕虛榮和庸俗等習氣。這些作品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都有明顯進展。但受小資產階級環境影響的契訶夫在這時不問政治,只「想做一個自由的藝術家」,要有「最最絕對的自由」。他從1886年起為反動文人蘇沃林發行的《新時報》撰稿,雖經批評家尼·米哈伊洛夫斯基的勸告,仍同它保持關系。1888年10月,契訶夫獲「普希金獎金」半數。這時他已是5部短篇小說集的作者(《梅爾波梅尼的故事》,1884;《五顏六色的故事》,1886;《在昏暗中》,1887;《天真的話》,1887;《短篇小說集》,1888)。聲譽和地位的日益增高,使他強烈地意識到自己作為作家的社會責任感,認真地思索人生的目的和創作的意義。他說:「自覺的生活,如果缺乏明確的世界觀,就不是生活,而是一種負擔,一種可怕的事情。」這種思想形象地表現在中篇小說《沒意思的故事》(1889)里。

從這個時期起,契訶夫開始創作戲劇。獨幕劇《結婚》(1890)和《論煙草的危害》(1886)、《蠢貨》(1888)、《求婚》(1888~1889)、《一個不由自主的悲劇角色》(1889~1890)、《紀念日》(1891~1892)等輕松喜劇在思想內容和喜劇性上接近於他的早期幽默作品。劇本《伊凡諾夫》(1887~1889)批判缺乏堅定信念、經不起生活考驗的80年代的「多餘的人」。

1890年4月至12月,體弱的契訶夫不辭長途跋涉,去沙皇政府安置苦役犯和流刑犯的庫頁島游歷,對那裡的所有居民、「將近一萬個囚徒和移民」逐一進行調查。庫頁島之行提高了他的思想覺悟和創作意境。1891年他在一封信里說:「……如果我是文學家,我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間……我至少需要一點點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哪怕很少一點點也好。」他開始覺察到,為《新時報》撰稿所帶給他的只是「禍害」,終於在1893年同這家刊物斷絕關系。他對俄國的專制制度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寫出了《庫頁島》(1893~1894)和《在流放中》(1892)等作品,而最重要的則是震撼人心的《第六病室》(1892)。這部中篇小說控訴監獄一般的沙皇俄國的陰森可怕,也批判了他自己不久前一度醉心的「勿以暴力抗惡」的托爾斯泰主義。列寧讀它後受到強烈的感染,說自己「覺得可怕極了」,以致「在房間里待不住」,「覺得自己好象也被關在『第六病室』里了」。

在1890至1900年間,契訶夫曾去米蘭、威尼斯、維也納和巴黎等地療養和游覽。從1892年起,他定居在新購置的莫斯科省謝爾普霍夫縣的梅里霍沃庄園。1898年,身患嚴重肺結核病的契訶夫遷居雅爾塔。1901年他同莫斯科藝術劇院的演員奧爾迦·克尼碧爾結婚。在雅爾塔他常與列·托爾斯泰、高爾基、布寧、庫普林和列維坦等人會見。

19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初期是契訶夫創作的全盛時期。當時俄國的解放運動進入無產階級革命的新階段。在革命階級的激昂情緒激盪下學生以及其他居民階層中間的民主精神漸趨活躍。契訶夫也漸漸克服了不問政治的傾向,積極投入社會活動:1892年在下諾夫哥羅德省和沃羅涅什省賑濟飢荒;1892至1893年間在謝爾普霍夫縣參加撲滅霍亂的工作;1897年參與人口普查工作;1898年支持法國作家左拉為德雷福斯辯護的正義行動,並因此疏遠同蘇沃林的關系;1902年為了抗議沙皇當局取消高爾基的科學院名譽院士資格的決定,他和柯羅連科一起放棄在1900年獲得的科學院名譽院士稱號;1903年他資助為爭取民主自由而受迫害的青年學生。他的民主主義立場日益堅定,對社會生活的底奧的觀察更為深刻,對醞釀中的革命的預感也日益明朗,從漆黑的現實中漸漸看到隱約的「火光」。他的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他強調藝術作品應該有明確的思想(劇本《海鷗》,1896);他在一系列作品裡接觸到重大的社會問題。例如《農民》(1897)以清醒的現實主義反映了農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貧乏:赤貧、愚昧、落後和野蠻;《在峽谷里》(1900)並描繪了農村資產階級——富農瘋狂地掠奪財富和殘忍本性。這些小說對美化農村公社生活的民粹派是有力的反駁。揭露資本主義的主題也見於《女人的王國》(1894)和《三年》(1895)等作品;而《出診》(1898)則表明資本主義「魔鬼」不僅壓榨工人,而且也折磨著工廠主後裔的良心,他們意識到生活沒有意義和不合理,因而深深感到抑鬱不安。劇本《萬尼亞舅舅》(1897)描寫沒有真正理想和嚴肅目標的知識分子的可悲命運,他們的正直無私的勞動終成無謂的犧牲。《帶狗的女人》(1899)以愛情為題材,暴露庸俗和虛偽,喚起讀者「對渾渾噩噩的、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厭惡」。《帶閣樓的房子》(1896)和《我的一生》(1896)否定80至90年代流行的、用日常工作代替社會斗爭的「小事」論,批判自由主義者的漸進論思想,認為需要一種「更強大、更勇敢、更迅速的斗爭方式」,要走出日常活動的狹隘圈子,去影響廣大群眾。他的創作中逐漸響起了「不能再這樣生活下去!」的呼聲。在《套中人》(1898)里揭示80年代反動力量對社會的壓制及他們的保守和虛弱,並鞭撻當時存在的套中人習氣。在《醋栗》(1898)和《姚內奇》(1898)里他刻畫自私自利、蜷伏於個人幸福小天地的庸人的心靈空虛和墮落,並指出「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座庄園,而是整個地球,整個大自然,在那廣大的天地中,人才能盡情發揮他的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質和特點」。

隨著20世紀初社會運動的進一步高漲,契訶夫意識到一場強大的、盪滌一切的「暴風雨」即將降臨,社會中的懶惰、冷漠、厭惡勞動等惡習將被一掃而光。他歌頌勞動,希望每個人以自己的工作為美好的未來做准備(《三姊妹》,1900~1901)。在1905年革命的前夕寫成的《新娘》(1903)表達了要「把生活翻一個身」、奔赴新生活的渴望。劇本《櫻桃園》(1903~1904)展示了貴族的無可避免的沒落和由新興資產階級所代替的歷史過程,同時表現了毅然同過去告別和嚮往幸福未來的樂觀情緒:櫻桃園伐木的斧聲伴隨著「新生活萬歲!」的歡呼聲。然而由於契訶夫的思想立場從未超越民主主義的范疇,他筆下的新人都不知道創建嶄新生活的必由之路,他們渴望的「新生活」始終只是一種朦朧的憧憬。

1904年6月,契訶夫因病情惡化,前往德國巴登維勒治療,7月15日在那裡逝世,遺體運回莫斯科安葬。
契訶夫創造了一種風格獨特、言簡意賅、藝術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說。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憑借精巧的藝術細節對生活和人物作真實描繪和刻畫,從中展示重要的社會內容。這種小說抒情氣味濃郁,抒發他對丑惡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把褒揚和貶抑、歡悅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體系之中。他認為:「天才的姊妹是簡練」,「寫作的本領就是把寫得差的地方刪去的本領」。他提倡「客觀地」敘述,說「越是客觀給人的印象就越深」。他信任讀者的想像和理解能力,主張讓讀者自己從形象體系中琢磨作品的涵義。

契訶夫戲劇創作的題材、傾向和風格與他的抒情心理小說基本相似。他不追求離奇曲折的情節,他描寫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從中揭示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訶夫的劇作中有豐富的潛台詞和濃郁的抒情味;他的現實主義富有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徵意義,「海鷗」和「櫻桃園」就都是他獨創的藝術象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欽科以及莫斯科藝術劇院(1898年建立)與契訶夫進行了創造性的合作,對舞台節術作出了重大革新。

② 白先勇小說的思想意蘊與藝術價值是什麼

白先勇小說的思想意蘊與藝術價值如下:

白先勇作為台灣外來派的代表作家,小說具有濃重的傳統文化意蘊,在藝術手法上,白先勇擅長運用比擬,擬人比喻等藝術手法渲染小說主題,以達到主題的升華和情景的渲染,更加強化了小說主旨。

白先勇小說風格

白先勇是台灣60年代現代派作家的主將之一,被評論家稱為當代短篇小說創作中少見的奇才。他總是喜歡用悲傷的筆調去描寫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側重於對人物悲劇命運的抒寫,所以其作品大多都帶有悲劇性特質,讀者在閱讀中每每會感覺到有一種悲涼氣氛縈繞在字里行間。

白先勇小說的悲劇性思想內涵主要體現在:女性之悲、「無根」之悲、「沒落英雄」之悲、鄉愁——啼血的杜鵑等方面。對這些悲劇意蘊的解讀分析,能使人深刻體會白先勇小說中所蘊含的悲劇性主題和所要表達的情感,並引發人們對白先勇小說的悲劇意義的更深入的思考。

③ 短篇小說又叫小小說么

不是,比短篇小說還短

小小說,又稱為微型小說。
小小說體現出「以小見大」特徵。
它「篇幅短小」、「單一性原則」、「人物單純」、「細節精簡」、「情緒簡單」、「時距簡短」、「風格單純」、「語言簡約」。其中,篇幅短小,千字左右,是它的外部特徵;選材精、結構巧、含意深,是它的本質特點。
①較之短篇小說篇幅更短的一種小說文體,始於上世紀50年代初,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一般2000字左右,以簡短的篇幅寫出一個故事,一個場景或一個片斷,但與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具有同樣的文學審美價值,這是其與故事、速寫的本質區別。講究以小見大,其簡約、含蓄、雋永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當代小小說代表作家有蘆芙葒、劉國芳、王海椿、秦德龍、於德北等。
②又稱微型小說,在當代文學體裁分類中尚無完全統一的說法。《現代漢語詞典》「小說」詞條也沒有提及,網路「小說」詞條增補了「小小說」。

微型小說又名小小說,超短篇小說,一分鍾小說。過去它作為短篇小說的一個品種而存在, 後來的發展使它已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其性質被界定為「介於邊緣短篇小說和散文之 間的一種邊緣性的現代新興文學體裁」。阿·托爾斯泰認為:「小小說是訓練作家最好的學 校。」(《論文學》)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著類似超短篇小說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說 這個名字的正式出現,是源於美國。」多數人推崇美國作家歐·亨利(1862—1910) 是創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節生動,筆調幽默。其中《麥琪的禮物》膾炙人口。可以 這么說,超短篇小說具有立意新穎、情節嚴謹、結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內,要概 括出普通小說應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說,微型小說是一種敏感,從一個點、一個畫面、一個 對比、一聲贊嘆、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小說——一種智慧、一種美、一個耐人尋味的場景, 一種新鮮的思想。

微型小說在寫作上追求的目標是四個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過一千五百個字。因此,構思和行文時必須注意字句的 凝煉,不允許作品中有贅詞冗句。如馬克·吐溫的《丈夫支出帳本中的一頁》。全文只有七 行字,卻具有長篇小說的全部情節。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穎,風格清新。星新一寫作一分鍾小說,就極力追求「新」。他寫道: 「有些評論家把我的小說與美國的超短篇小說(Short-Short)混為一談,這是不妥當的。 我是受了美國超短篇小說的影響。但是沒有完全依靠,而是發揮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 我的小說強調一個『新』字,給讀者以新題材、新知識,甚至讓他們感到驚訝!」(星新一《一 分鍾小說選》)為此,他常常藉助於童話、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過非現實的題材或 現實題材的非現實筆法,反映他在現實生活中的獨特的感覺,表現清新的主題,如他的《保 修》。 當然,微型小說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說作品一樣,有時並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時主題並 非一個,是多元化的,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寫的一篇被稱 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學幻想小說:「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 聲……」就寫得十分別致而耐人尋味。

三、密。指的是結構嚴密。微型小說的作者在結構上,應力求時間、場所、人物都盡可 能地壓縮、集中,使作品結構簡練、精巧,如同微雕工藝品那樣。因此,特別要在選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結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說的特點多半在於一個「奇」字。 中外作家的許多優秀作品就常在結尾處使人拍案叫絕。如邵寶健的《永遠的門》的結尾就出 人意料。

④ 短篇小說由幾個部分構成

中心:確立結構體。

將結構核通過橫向、縱向的立體展開,便形成結構體。它是小說內容具體體現的藝術框架,也是短篇小說表現階段最關鍵的一環。古今中外的作家均強烈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如美國作家艾薩克·辛格當被人問及寫作哪一方面最困難時,答道:"故事結構。我認為這最困難。怎樣構成一個故事使它有興趣。最容易的則是實際寫作。一旦結構定了,寫作本身--描寫和對話--就隨流而下了。"
對短篇小說結構體的設計與展現,必須體現六個字:簡潔,形象,興味。而這六字,則主要落實在場面(或稱描述單元)與情節(或稱事情轉折點)的設置、把握上。只有將兩者適當地結合起來,才能成為好的小說結構體。
對短篇小說來說,一般由一兩個描述單元(很少超過三個)為重心,加以必要、合理的情節轉換來組成。如何士光《鄉場上》,全篇只有一個場面:鄉場上糾紛;魯迅的《葯》,只有兩個主要場面:買葯與祭子。
描述單元猶如情節線的橫切面。而在短篇小說總篇幅為定量的前提下,則這切面與切點的關系自然成反比。即是:切點多,則切面小:切點少,則切面大。
因此,在設計結構體時,橫向的切面展開與縱向的情節進展要有精心設計。切面展開形成場面(描述單元),有助於細致形象地表現生活與塑造性格;情節進展則有助於引人讀興,搖曳生姿。
除場面與情節的設計外,短篇小說尤重開頭的技術。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短篇小說來說,尤其如此。短篇小說的開頭,一般向讀者展示一個特殊的有興味的形象小場面。然後,用簡潔筆墨介紹背景或問題,下面緊接著進入"主體",即主要的場面中人事矛盾沖突的展現。因此,盡量用一個精彩的小場面作為開頭,是短篇小說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短篇小說開頭部分很自然地和不可避免地要向讀者交代背景、介紹人物,極容易由"說明性材料"構成。所以,形象化的描述在消除枯燥乏味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這樣,才能以形象吸引讀者,並以形象的矛盾沖突或問題引起讀者懸念)。
如李銳的《厚土》系列小說《眼石》:
開頭是一個形象逼真的具體場面呈現:一輛滿載石灰的馬車行進在陡峭山路上。副手憤怒、悲痛、無地自容的心中、眼內,世界上一切景物人事均是變形、變態之後的一個狂暴、混亂的世界!加以女人失魂落魄的驚呼,車把式驕橫兇狠的咒罵,牲口的掙扎……逼真的形象直迫讀者眼底,頓時引人入勝。
之後,簡潔交代背景:昨天夜裡,因被迫借了車把式的救命錢,副手無可奈何地將老婆讓車把式睡了。……
於是,緊接進入中心場面:丈夫滿臉陰森森的殺機;女人驚恐萬狀,忐忑不安的神色;車把式旁若無人、自信威嚴的姿態……終於發生戲劇性變化:車載過重,將墜深淵。副手以死相拼,搶救了人、馬、車。甚至在關鍵時刻挺身救了車把式馬上要粉碎的生命!車把式於是與副手"禮尚往來":當天晚上,將女人讓副手睡,達到小說高潮。
結尾:副手與女人恢復了心理上的平靜與生理上的往常;車把式品嘗了昨天副手的滋味。
這是一篇典型的短篇小說:簡潔、凝煉、形象、引人。描述單元與情節轉折達到精巧結合,產生很高藝術價值。
由於結構體是生活場面與故事情節的有機組合,因此,除上述介紹的結構體自身的技術性處理外,結構體的設計、把握還包括結構布局與生活的內在聯系問題,即結構體反映生活的角度問題。
短篇小說的結構角度常有以下幾種:
方面--正面;側面;反面。
視野--以小現大;全景式素描。
焦點--外在世界為主;內在世界為主。
以下,分而述之:
正面表現:一般而言,若有可能,並有特色,採用正面表現可直截了當、清晰自然地將要體現的事物及意旨呈於讀者面前。如柯雲路的《三千萬》,契訶夫的《變色龍》,莫泊桑的《米隆老爹》等。
側面表現:這種角度選擇,可使小說新穎獨特、精巧含蓄。如莫泊桑的《在一個春天的晚上》契訶夫的《苦惱》,劉心武的《白牙》,張抗抗的《流行病》等。
反面表現:要反映正義的強盛,偏從邪惡方面的驚惶寫起;歌頌光明之可愛,卻極寫黑暗可憎。如契訶夫的《一個小官吏之死》,從反面揭露沙俄統治的殘酷與等級的森嚴;如莫泊桑的《一個兒子》,用道貌岸然的主人公對過去骯臟行徑大言不慚的炫耀來揭露他的丑惡靈魂;如何立偉的《白色鳥》以恬靜自然的場景來突出"文革"時畸型、狂亂的罪惡事情等。
以小現大:以小場景、小故事、小沖突,表現大內涵。如古華的《爬滿青藤的木屋》,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等。可以說,短篇小說從廣義上說,都是以小現大的篇章,不過上述作品場景與寓意之比,更為懸殊而已。
全景素描:指"生活流"式作品。似無剪裁地、全面鋪開式表現日常生活的場景、過程,給人一種真實朴質、無絲毫文人刀斧痕的感覺。如池莉的《煩惱人生》,方方的《風景》,劉震雲的《單位》等。外在世界為主:即以描述事物、人物的外部形態、動作、過程為主,以形象來再現生活。我國傳統現實主義小說多如是。
內在世界為主:將描述的重心放在人物的思緒、情感、意念的演進、飄動上,可以深入、直接地表現人物心態。如"意識流"小說。
對任何小說來說,結構布局的本質均是對人物、情節、環境這三要素的有機藝術組合。但在這基質上,不同小說的結構又有各自特點及要求:
1、情節小說。
它主要通過曲折跌宕、引人入勝的戲劇性情節轉換來實現其藝術價值。一般而言,在開頭必須用精彩引人的場面展示出矛盾沖突,給讀者提出一個閱讀問題,迫使他們急切地要了解下面發生了什麼?如何發生?然後,要想盡方法保持住讀者的懸念,使他們隨著作者的誘引,沉溺於一個又一個變化起伏、難以預料的情境之中。直到最後,才使懸念釋放,讓讀者明曉最終答案。
2、性格小說。
它以塑造鮮明的人物性格為中心。好的性格小說往往比情節小說具有更大、更長久的藝術魅力:因為它不是提供聽一遍即可的故事,而是展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一般小說作者都重視人物形象的塑造,極力將筆下人物寫得個性突出、不同凡響。於是,在肖像描寫、行動描畫、語言描述、心理描摹上大下功夫,果然也就有了聲色俱備的某種獨特人物形體出來。有的作者更進一步,通過逼真的細節--比如嚴監生臨死不能閉眼,只為多點一根蠟燭之類,將人物神態活畫了出來。應該承認,他們的努力不無效果。但若說因此已塑造出了人物性格,則未免淺顯了些。因為,在塑造人物性格時不能為性格而性格,而應寫出性格的內在依據,讓人物在矛盾沖突的碰撞中表現出鮮明的性格來。
這些矛盾沖突是:
第一,性格與環境的沖突,通過外在環境與人物性格的特定沖撞,表現出鮮明確切的性格。例如《內當家》中農婦李秋蘭面對改革開放後以前殘酷欺壓過自己的地主以愛國華僑身份重新回來的局面;面對縣委要員以強迫命令方式要求她奴顏卑膝、裝假奉迎的場面,大義凜然、不卑不亢又自然實在地體現出新時期農民的情懷。這性格便扎實、深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性格與性格的沖突。通過彼此對立或不同層次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以對比方式或襯托方式表現人物性格。例如梅里美的《瑪特渥·法爾高納》中,父親正直、仗義、嫉惡如仇的性格與兒子貪圖錢物、出賣他人而背叛諾言的性格的沖突;例如《祝福》中祥林嫂性格與魯四老爺、柳媽及其他人的性格的沖突;《月牙兒》中女兒與母親微妙復雜的性格沖突等。
第三,性格自身內部的沖突。通過人物性格中兩種品質或兩種思想情感的自相矛盾及矛盾的定向解決,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主導方面。比如魯迅《肥皂》中四銘老爺一方面懷流氓淫邪心理調戲女乞丐,一方面又正襟危坐,以道學家口吻訓拆兒女;比如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男女主人公彼此真摯、深沉地相愛又受社會輿論、文化習俗束縛而自我剋制、痛苦煎熬的內心沖突等。
性格小說在結構設計上,情節的轉折、變化不宜過多。若轉折點過多,勢必造成切點多、切面小的局面,這樣,人物性格就缺乏必要的橫向展示,而被淹沒在情節過程之中,性格小說便蛻化為情節小說了。
3、氛圍小說。
氛圍小說重在用氣氛、意趣感染讀者,因此,如何用生動傳神的氛圍、境界描述來吸引讀者,便是重心所在。
氛圍小說引人入勝的方式大體有兩類:其一,逼真具體的形象描述;其二,細膩傳神的意趣傳達。
前者又可細分:
第一,利用同感。直接表現讀者及熟悉的場景、人事。使讀者倍覺親切,進而獲得感染。比如魯迅的《社戲》:小兒女純情爛漫,鄉間生活質朴真淳,讀罷令人陶醉。
第二,利用陌生感。展現一般讀者所不熟悉的生活畫面,使人讀罷產生因新鮮感所派生出來的欣悅或激動之情。例如鄭萬隆《異鄉異聞》中的一些篇章,即以特定的奇異場景來喚起讀者的感動,喬良的《靈旗》,似乎寫了不少人物、事件,以求再現一段歷史,但就其總體藝術魅力來講,還是由於它創造出了一種現代讀者所陌生的沉重、悲涼、苦澀的藝術氛圍。
第三,利用距離感。將人們熟悉的生活場景、人生畫面推到遠處以鳥瞰,或擺到"別處"以重視,利用拉開距離、換變角度的方式,吸引讀者情感。比如賈平凹的《夏屋婆悼文》,使讀者如置身冥冥高天之上,用俯視螻蟻般的超脫宏闊眼光掃描一個中國勞動婦女的一生,於是,自然有種幽遠情思與透徹的悟性潛生出來。
後者的意趣傳達也常見兩種情況:
第一,通過心理情緒的藝術傳達,與讀者發生心理交流。比如王蒙的《春之聲》,將岳之峰的心理流動直接向讀者展示出來,引起共鳴。
第二,通過提出新的哲理觀念,引起讀者驚動,陷入新的思考,從而產生藝術效果。這是一種特殊的"理性氛圍"。比如魯迅的《狂人日記》,通過狂人的眼、口與心,向讀者傳達出一種社會氛圍,進而提出新的大膽直截的指控:數千年的封建社會歷史上,只寫著兩個字:"吃人"!
4、抽象小說。
抽象小說具有將藝術形象符號化的特點。但盡管如此,它也不能沒有人物、情節、環境的有機組合與配置。因此,抽象小說的結構體設計也應遵循上述三類小說所要求的規則。
而抽象小說還要多一項要求:必須將抽象的哲理與具象的呈示結合起來。

⑤ 短篇小說在文學作品中的優點有哪些

特點是篇幅短小,情節簡潔,人物集中。它往往選取和描繪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著力刻劃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反映生活的某一側面,使讀者「借一斑略知全豹」。正如茅盾所說:「短篇小說主要是抓住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來說明一個問題或表現比它本身廣闊得多、也復雜得多的社會現象的。」這「也就決定了它的篇幅不可能長,它的故事不可能發生於長年累月(有些短篇小說的故事只發生於幾天或幾小時之內),它的人物不可能太多,而人物也不可能一定要有性格的發展」(《試談短篇小說》)。在中國文學中,自唐宋以來,短篇小說即日趨發展、豐富。如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就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現代的魯迅的《狂人日記扎《葯》、《祝福》等就是著名的短篇小說。

⑥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短篇小說集

1、《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契訶夫(1860-1904),俄國主要劇作家和短篇小說大師,以語言精練、准確見長,善於透過生活的表層進行探索,將人物隱蔽的動機揭露得淋漓盡致。

2、《項鏈》,採用了以物寫人的手法,將項鏈作為一條主線,從它與人物的多重關系出發,用它牢牢系住人物的行為、語言和心理活動,使讀者透過項鏈對女主人公的形象一目瞭然。

3、《麥琪的禮物》講述了一對窮困的年輕夫婦忍痛割愛互贈聖誕禮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國下層人民生活的艱難,贊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純真愛情。

4、《百萬英鎊》發表於1893年。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辦事員美國小夥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這部小說有一個很明顯的主題即對拜金主義的批判,此外作者還揭露了當時存在於英國社會中的種種滑稽荒誕的現象。

5、王小波《黃金時代》,是作品系列之「時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該系列入選《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⑦ ...在現代如何評價《三言二拍》這類小說的文學價值

三言二拍是明代著名的擬話本系列,其在文學界的地位堪與《金瓶梅》相媲美,而且它和《金瓶梅》 一樣,由於其中的色情描寫,長期被統治者列為禁書。《喻世明言》、《醒世恆言》、《警世通言 》合稱「三言」,其作者為明朝馮夢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其作者為明朝凌濛初。由於「三言」和「二拍」編著年代相近,內容形式類似,後人將其合稱為《三言二拍》,成為我國古代短篇小說集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三言二拍」在通俗文學界佔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是反映明代生活的最著名的作品。它的語言通 俗易懂,故事曲折生動,描寫准確有力,是思想性和藝術性最完美結合,在古今中外備受矚目。三言二拍"中許多故事都廣為人知,如《賣油郎獨占花魁》、《包公斷奇案》、《錯配鴛鴦》、《羅衫恩仇記》等。 作為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一個高峰,《警世通言》構築了自己獨特的藝術世界。與早期的「話本」相 比較,《警世通言》在語言、文體和結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和發展。首先是語言,改變了過去書面語與口頭語分離的狀況,完全採用通俗、曉暢的白話,力避文白間雜,風格趨於統一。《醒世恆言》所收錄的多是成熟的話本小說,達到很高的藝術水準,和先前同類作品相比,在寫作技 巧方面有顯著的提高。話本小說原是說書的底本,故事性強,以情節取勝。《醒世恆言》繼承話本小說的這種傳統,並且又有新的發展。作品的多數故事不是直線展開,而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以其曲折多變而引人入勝。終於看完馮夢龍「三言」里的《警世通言》,感覺還蠻不錯。裡面有很多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其中有俞伯牙與鍾子期相識相知的故事、王安石變法、包公斷冤、白蛇傳、唐百虎點秋香、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等,更多的是以婚姻為主題的篇章,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該書的主流思想是揚善懲惡,多方面的反映了宋明時期的社會生活,不但寫盡了世態人情,更是對市井細民投以濃墨重彩的描繪,並打破傳統,對虛偽的道德觀念予以徹底顛覆,提倡個性解放,在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上取得了雙重突破。書中妙語連珠,有很多短句都富有生活哲理。

⑧ 世界名著小說,它們是不是都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1.「名著」一般都擁有最廣泛的讀者。它們不是只風行一二年,而是經久不變的暢銷書。《飄》比起莎士比亞的劇本和《堂吉訶德》來,讀者就相對地說要少得多。有人作過較切合實際的估計:三千年來,荷馬的史詩《伊里亞特》至少擁有兩千五百萬讀者。名著問世後未必在那個時代就成為暢銷書,要有一定時間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讀者。

2.「名著」通俗易懂,不賣弄學問。它們不是專家寫給專業人員看的專門性著作,無論是關於哲學或者科學,歷史或者詩歌,它們所論述的是關於人類共同感興趣的題材,而不是學究式的空談。這些書並非為教授們所作,而是為普通人而寫。要學高深的教材,必先學基礎教材。「名著」所論述的都是各個專題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名著」是基礎教材,所不同的是它們不是互有聯系的一整套教材,也並非按難易程度和問題的技術性而編排。有一類書卻應先讀,以便有利於名著閱讀,那就是名著的作者讀過的別的「名著」。以歐幾里德的《幾何學基礎知識》和牛頓的《物理學的教學原理》為例。讀歐幾里德的這本書無需事先學習數學,因為該書本身便是名副其實的幾何入門和基礎算術入門。牛頓的書則不然,因為牛頓運用數學來解決物理問題,他的著作深受歐幾里德關於比例和面積的論述的影響,若不先讀歐幾里德的書的話,恐怕連科學家也難以一下子讀得懂。我的意思不是說科學巨著可以輕易讀懂,而是說要按歷史順序讀才能事半功倍。正如歐幾里德能啟發人讀懂牛頓和伽利略的著作一樣,牛頓和伽利略又能幫助人理解愛因斯坦的著作。這一觀點也適用於閱讀哲學著作。
3.「名著」,永不過時。為便於比較,我們把眼下流行的書稱為「當代作品」,它們只流行一、二年或至多十多年。許多早期的暢銷書恐怕你連書名也記不起了,也不會再有興趣讀它們。而「名著」卻不會因思想運動、學說更迭、輿論分歧而過時。名著不是供學者研究而積滿塵垢的遺著,而是當今世界上潛在的最強大的文明力量。人類的基本問題代代相同。讀過德摩斯梯尼的演說辭和西塞羅的信件,或是培根和蒙田的散文,任何人都會發現:人們對於幸福和正義、美德和真理,甚至對於安定與變幻本身是何等的篤信不疑!人類為其目標而奮斗的道路看來是不可改變的。
4.「名著」令人百讀不厭。只要你認真閱讀,你決不會感到掃興。名著一頁書所包含的思想要比一整本普通書的內容還要豐富得多。它可以使你百讀不厭,其中的養料汲之不盡。理解能力不同,或對事物持不同見解的人,都愛讀「名著」。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格列佛游記》、《魯濱遜漂流記》和《奧德賽》。兒童可以饒有趣味地閱讀,但未能領會其中能為成年人所欣賞的全部妙處和含義。
5.「名著」最富有教育意義。「名著」含有其他書籍所沒有的東西,不論你是否贊同書中的觀點,它們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老師。「名著」受到那些既是讀者又是作者的人的廣泛討論,「名著」是許許多多書籍所論述的題材,論述「名著」的書多得不勝枚舉,大部分已為世人遺忘。
6.「名著」論述人生有待解決的問題。世上有一些真正奧秘的東西,那是人類知識和思維局限性的標志。人們不僅帶著疑問開始探究,也往往滿腹疑團終止探究。真正有才智的人老老實實地承認未能理解的東西,認識到這一點不是顯得知識淺薄,而是表明知識的淵博。讀書的人都以知識不為國界所局限而深感慶幸。我不知道如何沖破政治上民族主義的桎梏,但我確實知道我們可以怎樣成為人類各方面精神的朋友,而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這就是靠閱讀「名著」。其中小說按照篇幅長短可分為短篇小說、中篇小說及長篇小說。 最早的小說雛形當始於菲爾丁的《湯姆瓊斯史》--也有人認為是笛福《魯濱遜漂流記》。

⑨ 一篇3000字的短篇小說能賺多少錢

看你寫的怎麼樣,有沒有商業價值,而且3000字太少了,如果放在網路上,3000也才是個開頭,如果是投稿給雜志的短篇,還是那句話,看質量

⑩ 短篇小說、小小說、微型小說三者有什麼區別

小說的一種。其特點是篇幅短小,情節簡潔,人物集中。它往往選取和描繪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著力刻劃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反映生活的某一側面,使讀者「借一斑略知全豹」。正如茅盾所說:「短篇小說主要是抓住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來說明一個問題或表現比它本身廣闊得多、也復雜得多的社會現象的。」這「也就決定了它的篇幅不可能長,它的故事不可能發生於長年累月(有些短篇小說的故事只發生於幾天或幾小時之內),它的人物不可能太多,而人物也不可能一定要有性格的發展」.短篇小說又稱為小小說。
小小說,又稱為微型小說。
小小說體現出「以小見大」特徵。
它「篇幅短小」、「單一性原則」、「人物單純」、「細節精簡」、「情緒簡單」、「時距簡短」、「風格單純」、「語言簡約」。其中,篇幅短小,千字左右,是它的外部特徵;選材精、結構巧、含意深,是它的本質特點。
①較之短篇小說篇幅更短的一種小說文體,始於上世紀50年代初,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一般2000字左右,以簡短的篇幅寫出一個故事,一個場景或一個片斷,但與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具有同樣的文學審美價值,這是其與故事、速寫的本質區別。講究以小見大,其簡約、含蓄、雋永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當代小小說代表作家有蘆芙葒、劉國芳、王海椿、秦德龍、於德北等。
②又稱微型小說,在當代文學體裁分類中尚無完全統一的說法。《現代漢語詞典》「小說」詞條也沒有提及,網路「小說」詞條增補了「小小說」。
微型小說又名小小說,超短篇小說,一分鍾小說。過去它作為短篇小說的一個品種而存在, 後來的發展使它已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其性質被界定為「介於邊緣短篇小說和散文之 間的一種邊緣性的現代新興文學體裁」。阿·托爾斯泰認為:「小小說是訓練作家最好的學 校。」(《論文學》)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著類似超短篇小說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說 這個名字的正式出現,是源於美國。」多數人推崇美國作家歐·亨利(1862—1910) 是創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節生動,筆調幽默。其中《麥琪的禮物》膾炙人口。可以 這么說,超短篇小說具有立意新穎、情節嚴謹、結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內,要概 括出普通小說應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說,微型小說是一種敏感,從一個點、一個畫面、一個 對比、一聲贊嘆、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小說——一種智慧、一種美、一個耐人尋味的場景, 一種新鮮的思想。
微型小說在寫作上追求的目標是四個字:微、新、密、奇。

熱點內容
有文筆的言情穿越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23 07:44:59 瀏覽:908
小說重生窈窕庶女 發布:2025-07-23 07:44:21 瀏覽:613
狐狸精小說短篇 發布:2025-07-23 07:44:19 瀏覽:65
求免費聽小說網站 發布:2025-07-23 07:43:45 瀏覽:699
網路小說哪個龍頭好看 發布:2025-07-23 07:42:48 瀏覽:936
總裁女主叫嚴舒的小說 發布:2025-07-23 07:41:20 瀏覽:811
網游之角韶小說 發布:2025-07-23 07:39:49 瀏覽:87
男主姓陸女主很傻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23 07:28:21 瀏覽:723
全球知名的秦總裁開通微博小說 發布:2025-07-23 07:27:44 瀏覽:130
小說總裁萌寶來襲 發布:2025-07-23 07:19:09 瀏覽: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