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經典短篇小說集
❶ 中國當代短篇文學作品都有什麼
孫犁的作品《荷花澱》
、《蘆花盪》、《囑咐》等短篇作為現代文學史上負有盛名的篇章。
趙樹理,山葯蛋派的代表作家。《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
李季,長詩《王貴與李香香》,《社會主義史》,《馬克思傳》、《卡爾•馬克思詩傳》、
《燕妮•馬克思詩傳》
戴望舒代表作《雨巷》
沈從文,《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阿麗思中國游記》《邊城》《長河》,散文集《從文自傳》、《湘行散記》。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錢鍾書,《圍城》
張愛玲:散文集《流言》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長篇小說《十八春》(《半生緣》)
巴金:代表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散文集《隨想錄》。
❷ 史鐵生的代表作小說和散文集分別是
史鐵生的代表作小說有:《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等,散文有《我與地壇》、《病隙碎筆》 、《記憶與印象》等。
散文有:《記憶與印象》、《病隙碎筆》、《我與地壇》。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市。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
人物經歷
1951年1月4日,生於北京。從小跟奶奶生活。
1964年,畢業於東城區王大人胡同小學。
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1969年,上山下鄉運動展開,自願到陝北延安農村插隊。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產隊關照讓其擔任飼養員,放牛喂牛。
1971年,9月史鐵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誼醫院,一年有半,治療結束之時即輪椅生涯開始之日。
❸ 中國當代精美短篇小說目錄
在中國當代文學的海洋中,我們有幸欣賞到一系列精美短篇小說,它們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各自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首先,"紅豆"以其深情的筆觸,描繪了愛情的紅火與溫潤,彷彿能感受到那份熾熱而甜蜜的情感。
"百合花"則以純潔的百合象徵著主人公內心的純凈,展現出細膩的情感世界和對生活的獨特理解。
"受戒"講述了生活的瑣碎與信仰的碰撞,展現了那個特殊時代背景下的人生選擇和人性探索。
"少女小漁"通過少女的成長故事,揭示了生活的艱辛與人性的堅韌,讓人深思。
"本次列車終點"如同一部人生旅途的寓言,描繪了人們在生活中的迷茫與尋找,充滿了哲理意味。
"琥珀色的篝火"則以溫暖的火光,照亮了人們在寒冷夜晚的希望,寓意著生活的溫暖與堅韌。
"漢家女"講述了古代女性的生活與情感,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獨特風貌。
"鮮血梅花"以梅花的堅韌與寒冷環境相對照,寓言了生活中的挑戰與成長。
"年關六賦"以節日的熱鬧與家庭的溫暖,勾勒出一幅幅中國農村的生活畫卷。
"一潭清水"則以清澈的水面映照出內心世界,寓意著簡單與純凈的生活態度。
"那山那人那狗"深入鄉村生活,講述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情感紐帶。
"蛾眉"以其細膩的描繪,展現了女性的柔美與力量,是一部深刻的人物肖像畫。
"白翎鷥之歌"如同一首優美的詩篇,歌頌了自然與心靈的和諧共生。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讓人對鄉土文化產生深深敬畏,展現了中國大地的博大與深沉。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以回憶和懷舊的情感,勾勒出一個逝去時代的美好記憶。
"山上的小屋"寓意著孤獨與寧靜,讓人嚮往那種與世無爭的生活。
"哦,香雪"以雪的純凈和少女的純真,講述了追求知識的渴望和勇氣。
"塔鋪"則以一種質朴的視角,描繪了生活的真實與理想之間的碰撞。
"系在皮繩扣上的魂"以獨特的象徵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復雜與命運的無常。
"月食"象徵著生活中的暗淡與光明,寓意著面對困難的堅韌與希望。
"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展現了新一代人物的活力與理想,充滿了時代氣息。
"鄉場上"以熱鬧的集市生活,展現了鄉村日常的煙火氣與人間煙火。
"白色鳥"以其寓意深遠的主題,讓人在閱讀中體驗到生活的多樣與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