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短篇小說領悟

短篇小說領悟

發布時間: 2024-07-27 22:55:26

1. 解讀經典|短篇小說《碎媳婦》的結構分析

馬金蓮小說《碎媳婦》描寫了初為人婦的農村女人雪花,在婆家頭一年的生活狀態及內心的所思所感。小說文字質朴,情感真摯。尤其是整篇小說的結構安排堪稱精巧,值得借鑒。

下面分析該小說中運用的「一波三折」的寫作技巧:

原文第一句話是「算算日子,雪花知道該拾掇房裡了。」——簡單明了,設置懸念:什麼日子?後文中,作者寫「雪花拖著這樣的身子」,很明顯交代出雪花的孕婦身份。

緊接著,作者描寫雪花掃炕的細節,強調她心中的一些細微的感慨,巧妙揭示出人物的身份和生活環境。接下來「 掃到炕角的時候,雪花的動作慢下來,雙眼看著炕角,不由得記起剛來時節的情景。」這一句話,就把讀者思路帶回到雪花結婚當天的情景里,進一步確定雪花的「新媳婦」這一特徵,同時隱隱為婆家人性格埋下伏筆(沒有貼喜字,表明雪花不被重視,而雪花以為「 婆家人真是粗心,連這事也忘。」,說明了她的涉世未深和單純善良)。

接著,作者介紹了雪花出嫁之前在娘家的生活狀態:念過書,打過工,有媒人上門提親。 雪花媽對這門親事很滿意,而雪花始終糊里糊塗的,既興奮「又有點兒傷心,隱隱的不多的一點傷心,撕扯住了心裡的某個地方,傷心什麼,說不上來。」作者把雪花內心的迷茫和糾結刻畫地真實細膩。

以上,是該小說第一波起伏,主要採用倒敘方式進行,簡單交代了主人公背景。

接下來,作者用一句話把雪花從回憶往事拉回到現實生活「 雪花心裡胡思亂想,手頭其實一直沒有停。」對了,她還在掃炕呢。 炕上土大,雪花「看著塵土飛起,在半空浮一會兒,慢悠悠落回原地,心裡一個念頭也浮起來。開始隱隱約約的,慢慢就明晰起來。揣著這樣的念頭,她心裡有些悲壯,悲壯中摻著點兒傷心。」這一段很好的為後文做亂答數了鋪墊,又設出一個懸念:到底有什麼傷心事呢?作者筆鋒一轉,引出小說女二號嫂子這個人物。「嫂子在院里喚娃娃,聲音忽高忽低,喊幾聲,轉到窗前來,趴到窗口向里望。」接著,描寫了幾件雪花與嫂子日常生活中發生的雞毛蒜皮小事,刻畫出嫂子的品性和為人。嫂子精明、計較、狡猾。嫂子的性格與雪花形成強烈對比,雪花老實,隱忍,吃苦耐勞。

嫂子總暗地欺負雪花,而雪花又不敢反抗,忍氣吞聲。這一點被婆婆看在眼裡。 原文說「婆婆也看出其中的玄機來,便暗地裡點撥雪花,說人活著不能太老實。」,由此,引出女三號婆婆。嫂子對生活很不滿,時常發牢騷,話里話外埋怨婆婆。雪花夾在大家族縫隙中生存,每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她並不笨,從日常瑣事中漸漸領悟著與嫂子及婆婆的相處之道(這幾段細致入微的描寫很有林黛玉進賈府「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嘩首的味道)。

雪花懷孕後,嫂子旁敲側擊問雪花喜歡吃酸還是辣。嫂子的潛台詞是想刺探軍情,好想招對付雪花。這里,作者寫得極妙,先寫雪花心裡咯噔一聲(洞悉嫂子在給自己下套),然後作者寫到「 那你懷的時節呢?她反問嫂子。」從這句話里可以看出,在妯娌間日日不休的明爭暗鬥中,雪花已經不再是先前的榆木腦袋了,她變聰明了,知道保護自己了。

嫂子生了兩個男孩,在婆家地位穩如泰山。在雪花面前,她倚老賣老,處處打壓雪花。 原文中寫「這種得意讓雪花心虛。雪花認定自己懷的是女子,聽上去她和嫂子懷孕時的跡象完全兩樣。雪花不敢給別人說這事,不由得想到丈夫。他要在,自己就不會這舉哪么孤單了。」這里,作者第一次牽出男一號丈夫。讀者不禁會問,雪花都懷孕待產了,她丈夫去哪兒了?別急,這是作者留下的懸念。

以上,是該小說的第二波起伏,主要仍採用倒敘方式推進。此時雪花內心已經成長不少,整天在鍋碗瓢盆間不斷摸索與婆家人相處之道。

作者再次把雪花的思緒拉回現實。原文中寫「掃罷炕,雪花靠住被褥緩了一陣兒。望著滿滿一簸箕塵土直納悶,居然掃了這么多。心裡卻輕松下來,覺得踏實多了。」接著,雪花繼續幹活:洗衣服、洗澡。洗澡時,她不覺自憐自愛起來,心裡想到「丈夫出門九十四天了,遠在縣城的工地,電話倒是偶爾來一次,都是公公婆婆接的。」這段話回應了前面設下的「丈夫去哪兒了」的懸念,也暗示出公婆對待媳婦的封建大家長作風,毫無人情味。

雪花掃炕的次日,她生下了孩子。此時,整個故事進入順敘。生娃前,雪花憂心忡忡,擔心婆婆沒給嬰兒做新衣服新被子。通過回憶嫂子與村裡女人的閑聊,側面說明了當地農村風俗,展現出當地的封閉、愚昧和落後,交代了故事的大背景。

雪花生了個女孩。婆婆有些失望,但不得不天天伺候她,言語中頗有怨氣。雪花這時才明白婆婆與嫂子之間的積怨,始於對這個大家族的控制權的爭奪。嫂子仗著自己生下兩個男孩為婆家傳宗接代的功勞,向婆婆耍橫,婆婆有苦說不出。明白內情後,雪花對婆婆體恤起來。

孩子生下來好久了,可公公一直沒給孩子取名字。嫂子的狡猾本性再次顯露,她話里話外揶揄雪花,說自己剛生完兒子,公公隔著窗戶就取好了名字。時間一久,雪花也不在意取名字的事了,她趁坐月子好好休養身體,在婆家辛苦一年,從未這樣休息過。後來,她給女兒取了個乳名,自己偷偷在心裡叫。

以上,是小說的第三波起伏。雪花已漸漸適應了婆家生活,從女孩變為女人。她把自己對生活的美好希望寄託給了剛出生的女兒。她的生活又看到了亮光。

雪花娘家媽來看她了,婆婆和親媽一起聊天,感嘆現在的媳婦比她們那時幸福得多。婆婆還不斷瞥炕上的雪花,那意思就是:你知足吧。生完女兒,雪花內心發生了深刻變化「 有了女兒,回頭打量之前的時光,感覺那些空落像夢一樣遙遠。」女兒給她平淡無味的生活帶來新希望。她憧憬著女兒未來的美好生活。

天快黑時下雪了,雪花趴在窗戶上望著外面的大雪,思緒紛飛。作者在這里用了整整一段描寫來借景抒情,點出小說主題思想,意韻深長,耐人尋味。「雪花真的很大,一片連著一片,一片壓著一片,前擁後擠從雲縫深處向下落。等飄到半空的時候,它們好像又不願意落向地面,猶豫著,悠悠然,又有點兒無可奈何地落到了實處。雪花飄落的情景,多麼像女兒出嫁,隨著媒人的牽引,她們飄落到未知的陌生的人家,慢慢將自己融化。汗水和著淚水,與泥土化為一片,融為一起,艱難地開始另一番生活。」

這是整篇小說的尾聲,隱隱暗示出農村勞動婦女一代代相似的命運,令人唏噓。作者在結尾對這些女性的命運給予了深切的同情,對她們的堅忍品性給出高度贊頌,有力升華了小說主題,使小說格調清新脫俗。

馬金蓮在《碎媳婦》中塑造的主人公雪花,是廣大農村婦女的縮影,代表了典型的傳統中國婦女,她們善良、勤勞、隱忍,踏實。嫂子和婆婆代表了被封建思想毒害的農村婦女,她們愚昧無知,狡猾可悲。最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上,在褒揚雪花的同時,去刻意貶低嫂子和婆婆。她站在挖掘人性的角度,用一種冷靜克制的筆調,客觀地描寫出嫂子和婆婆的性格,筆端含著對她們的深深同情和憐惜(婆婆不讓嫂子接電話和嫂子給婆婆甩臉色的兩處細節,分別刻畫出這兩人的內心的委屈和掙扎)。這是作者高明之處,使小說人物真實可信,感染力極強。這種對卑微小人物處境的敏銳洞察,對她們性格的深入挖掘,體現出作者本人博大而深沉的情懷。不誇張地說,這種胸襟可以和曹雪芹相提並論。另外,小說中兩次出現「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這句話,皆出自村婦之口,反映出當地重男輕女封建愚昧的民風。讀後讓人心痛。

評論家說馬金蓮小說里有種罕見的「清潔精神」,深以為然。她有一雙慧眼,總能挖掘出藏在人性褶皺深處的最美好的東西,把它們用質朴的文筆呈現出來,不添油不加醋,只是還原和呈現,忠實於生活的本來面貌,令人深深感動。每讀一篇她的文章,我都會發自內心生出一股涌動向上的強大力量,心裡所有的美好被瞬間喚起。我想,這就是馬金蓮小說的最大價值。她在小說中宣揚的思想是樸素的,是普世的,屬於全人類,經得起人心和時間的檢驗。作為一名忠實的讀者,願馬金蓮的小說創作之路正如西海固厚重的黃土地那樣,永遠真誠,永遠熱淚盈眶。

2016.10.14

2. 中短篇小說推薦

中短篇小說推薦《吶喊》、《受戒》、《麥琪的禮物》、《台北人》、《綠毛水怪》。

1、《吶喊》

1923年8月,《吶喊》由北大新潮社初版印行,距今已近百年。

初版的《吶喊》由魯迅先生編輯定稿,收錄了他1918年至1922年間發表的15篇小說(在1930年《吶喊》第13次陵褲薯印刷時,作者將《不周山》抽去,後改名《補天》收入《故事新編》中)。該書的封面和版式由魯迅先生親手設計,甫一上市便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時至今日仍是不可替代的經典版本。

熱點內容
多女主都市生活小說 發布:2025-05-09 06:03:49 瀏覽:690
女生言情玄幻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9 06:03:01 瀏覽:13
都市小說無敵完結 發布:2025-05-09 05:55:01 瀏覽:366
類似萬古至尊重生的小說 發布:2025-05-09 05:52:08 瀏覽:535
一不小心嫁了總裁小說txt 發布:2025-05-09 05:40:52 瀏覽:318
葉聖陶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 發布:2025-05-09 05:29:07 瀏覽:876
初夜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09 05:28:07 瀏覽:61
亂世囚寵我的不良少帥小說結局 發布:2025-05-09 05:19:30 瀏覽:822
主角重生為劉協的小說 發布:2025-05-09 05:04:56 瀏覽:947
2008年很火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09 04:35:18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