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的作品短篇小說
A. 馬克·吐溫的代表作短篇小說
《百萬英鎊》
包括:
《競選州長》
《湯姆·索亞歷險記》
《乞丐王子》
《頑童流浪記》
《卡縣名蛙》
《百萬英鎊》
《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
《三萬元遺產》
《案中案》
《苦行記》
《壞孩子的故事》
《火車上的嗜人事件》
《我最近辭職的事實經過》
《田納西的新聞界》
《好孩子的故事》
《我怎樣編輯農業報》
《大宗牛肉合同的事件始末》
《我給參議員當秘書的經歷》
《康州美國佬奇遇記》
《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
《神秘的訪問》
《一個真實的故事》
《法國人大決斗》
《稀奇的經驗》
《加利福尼亞人的故事》
《他是否還在人間》
《和移風易俗者一起上路》
《狗的自述》
《鍍金時代》
《人的五大恩賜》
《傻子旅行》
《巾幗英雄貞德傳》
B. 馬克吐溫著名短篇小說有哪些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經歷了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他的早期創作,如短篇小說《竟選州長》(1870)、《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詼諧的筆法嘲笑美國「民主選舉」的荒謬和「民主天堂」的本質。中期作品,如長篇小說《鍍金時代》(1874,與華納合寫)、代表作長篇小說《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1886)及《傻瓜威爾遜》(1893)等,則以深沉、辛辣的筆調諷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於美國的投機、拜金狂熱,及暗無天日的社會現實與慘無人道的種族歧視。《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通過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結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僅批判封建家庭結仇械鬥的野蠻,揭露私刑的毫無理性,而且諷刺宗教的虛偽愚昧,譴責蓄奴制的罪惡,並歌頌黑奴的優秀品質,宣傳不分種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權利的進步主張。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審視角度自然而獨特,被視為美國文學史上具劃時代意義的現實主義著作。19世紀末,隨著美國進入帝國主義發展階段,馬克·吐溫一些游記、雜文、政論,如《赤道環行記》(1897)、中篇小說《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1900)、《神秘來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義也逐漸減弱,而絕望神秘情緒則有所伸長。
C. 馬克吐溫短篇小說有哪些
馬克吐溫的作品有《苦行記》,《競選州長》,《案中案》,《卡縣名蛙》,《百萬英鎊》,《三萬元遺產》 等。
1、《苦行記》。是馬克·吐溫的一部半自傳體著作,寫他1861年——1866年間在美國西部地區的冒險生活。
2、《競選州長》。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短篇小說。小說講述了「我」在參加一次競選活動中所遭受到的種種駭人聽聞的誣蔑和打擊的故事。
3、《卡縣名蛙》。小說的基本題材來自美國西部邊疆,原來這些賭徒軼事僅在邊疆流傳,但經馬克·吐溫的加工改造後,「跳蛙」故事迅速傳遍美國,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笑料。
4、《百萬英鎊》。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中短篇小說,發表於1893年。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辦事員美國小夥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
5、《三萬元遺產》。是馬克·吐溫的著作,描寫的是湖濱鎮薩拉丁·福斯特一家意外得知遠房族叔留下三萬元遺產之後的故事。
D. 椹鍏嬪悙娓╃殑浣滃搧鏈夊摢浜
椹鍏嬪悙娓╃殑浣滃搧鏈夛細銆婄櫨涓囪嫳闀戙嬨婂搱鍏嬭礉鍒┞瘋垂鎮╁巻闄╄般嬨婃堡濮喡風儲浜氬巻闄╄般嬬瓑銆
1銆併婄櫨涓囪嫳闀戙
銆婄櫨涓囪嫳闀戙嬫槸緹庡浗浣滃墮┈鍏嬄峰悙娓╁壋浣滅殑涓鐭綃囧皬璇達紝鍙戣〃浜1893騫淬傝茶堪浜嗕竴涓絀峰洶娼﹀掔殑鍔炰簨鍛樼編鍥藉皬浼欏瓙浜ㄥ埄路浜氬綋鏂鍦ㄤ雞鏁︾殑涓嬈″囬亣銆
涓浜洪庢牸錛
椹鍏嬄峰悙娓╂槸緹庡浗鎵瑰垽鐜板疄涓諱箟鏂囧︾殑濂犲熀浜猴紝椹鍏嬄峰悙娓╀竴鐢熷啓浜嗗ぇ閲忎綔鍝侊紝浣撹佹秹鍙婂皬璇淬佸墽鏈銆佹暎鏂囥佽瘲姝岀瓑鍚勬柟闈銆備粠鍐呭逛笂璇達紝浠栫殑浣滃搧鎵瑰垽浜嗕笉鍚堢悊鐜拌薄鎴栦漢鎬х殑涓戞伓涔嬪勶紝琛ㄨ揪浜嗚繖浣嶅綋榪囨帓瀛楀伐浜哄拰姘存墜鐨勪綔瀹跺己鐑堢殑姝d箟鎰熷拰瀵規櫘閫氫漢姘戠殑鍏沖績銆
浠庨庢牸涓婅達紝涓撳朵滑鍜屼竴鑸璇昏呴兘璁や負錛屽菇榛樺拰璁藉埡鏄浠栫殑鍐欎綔鐗圭偣銆備粬緇忓巻浜嗙編鍥戒粠鍒濇湡璧勬湰涓諱箟鍒板笣鍥戒富涔夌殑鍙戝睍榪囩▼錛屽叾鎬濇兂鍜屽壋浣滀篃琛ㄧ幇涓轟粠杞誨揩璋冪瑧鍒拌緵杈h藉埡鍐嶅埌鎮茶傚帉涓栫殑鍙戝睍闃舵碉紝鍓嶆湡浠ヨ緵杈g殑璁藉埡瑙侀暱錛屽埌浜嗗悗鏈熻璦鏇翠負鏆撮湶嬋鐑堛
E. 馬克·吐溫主要作品
1、《競選州長》
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短篇小說,首次發表於1870年。講述的是「我」競選州長整個歷程的遭遇。因為「我」的良好的名聲在政敵的眼中成了一種阻礙他們走向成功的障礙,就以各種各樣的污衊,諸如:偽證犯、蒙大那的小偷、挖墳盜屍犯、酗酒狂、骯臟的賄賂犯、可惡的行賄者進行中傷,企圖讓「我」最後身敗名裂。
2、《湯姆·索亞歷險記》
是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1876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小說的故事發生在19世紀上半世紀美國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個普通小鎮上。主人公湯姆·索亞天真活潑、敢於探險、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縛個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業。小說的時代在南北戰爭前,寫的雖是聖彼得堡小鎮,但該鎮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當時美國社會的縮影。
3、《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續集,首次出版於1885年。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湯姆·索亞歷險記》中就跟讀者見面的哈克貝利·費恩。哈克貝利是一個聰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途中,遇到黑奴吉姆。吉姆是一個勤勞朴實、忠心耿耿的黑奴,他為了逃脫再次被主人賣掉的命運,從主人家中出逃。
4、《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於1883年發表的自傳體游記。該作品表達出馬克·吐溫對底層人物的苦難生活的同情及其命運的深切關注。作者目睹了密西西比河沿岸的罪惡和黑暗;美國上層社會的趨炎附勢、下層社會的痛苦呻吟,還看到了種族關系的日益緊張以及工業化和城市化對密西西比河河流生活的野蠻入侵。
5、《王子與乞丐》
為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長篇小說。用很久以前就在英國流傳的《王子和侍從》的故事為素材,描寫了一個貧苦兒童湯姆和一個富貴王子愛德華交換社會地位的童話式故事,具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成為了馬克吐溫作品中風格特異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