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科幻短篇小說全集

科幻短篇小說全集

發布時間: 2024-04-06 16:18:13

㈠ 世界經典科幻小說推薦10本 世界經典科幻小說推薦10本

1、《海底兩萬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他的這部小說問世60年後,「科幻小說」這個詞才正式出現在公眾文化中。《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最具預見性的作品,其中的潛艇戰、水肺潛水甚至泰瑟槍之後都成為現實。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就源自《海底兩萬里》。

2、《震盪波騎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賽博朋克小說的開山之作,比威廉·吉布遲橋森William Gibson(發表《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還要早九年,甚至賽博朋克cyberpunk這個詞也是在這部小說發表五年後才出現。雖然,《震盪波騎士》中沒有描寫一個虛擬現實的華麗網路空間,但小說中的電腦黑客在全球計算機網路上釋放了一個可以自我復制的程序,約翰·布魯勒爾John Brunner把這個程序叫做「蠕蟲」。1982年,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在分布式計算領域所作的工作和約翰·布魯勒爾小說中的描述驚人地相似。1988年第一個現實中的蠕蟲病毒在互聯網上出現並迅速擴散,感染了數千台電腦。

3、《天堂的噴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阿瑟·C·克拉克Arthur C.Clark的這本小說描寫了「太空升降機」—從位於10000公里高處的地球軌道上,將一條纜索放到地面上。通過這條纜索,人們乘坐特殊的纜車或升降機進入宇宙空間。如果這樣的「太空升降機」有一天成為現實的話,其預見性可以和《海底兩萬里》中的鸚鵡螺號潛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沒有發明出太空升降機的實物,不過他進行了嚴謹的演算,證明太空升降機是可行的。他甚至預測出碳纖維將是製造升降機纜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後,這一預測成為現實,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將太空升降機研究付諸行動時,碳納米管成為核心材料。

4、《賽亭星Cyteen》(1988)。C.J.切瑞C.J.Cherryh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嚴酷的星球,那裡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關系惡劣。《賽亭星》的矛盾主線是推動克隆人超越基因復製品限制的嘗試。故事中科學家通過創造類似的童年經歷,試圖塑造他們社會中最有價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過這部作品,巧妙地探討了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孰重孰輕的爭論。

5、《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作者金·斯坦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對火星的殖民化開始於2026年,200年後結束,那時火星的地虛核形改造基本完成,人類邁出了走進星際空間的第一步碼譽猛。火星三部曲著重描寫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細節,並且密切關注火星的地理環境,彷彿我們中的每個人都會登上這個紅色星球一樣。

6、《鑽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故事情節是一個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間獲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進的繪本啟蒙書,這本書在各種情況下一直指導小女孩的成長。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這本啟蒙書和小女孩生活的整個世界時,借鑒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關於分子納米技術的一些觀念,那就是微型機械過特定時間就會創造新奇跡。

7、《彩虹盡頭Rainbows End》(2006)。第一次讀這本小說時,主要內容中遠超現實的科技讓讀者感覺作者弗諾·文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設定在2025年似乎過度樂觀。「隱形眼鏡」佩戴者的周圍覆蓋著網路上的數字信息—「網衣」。個人社交網路資料可能出現在他們的頭邊,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車或飛機上噴塗怪物或龍的圖案。不過現實世界的科技發展速度遠比我當時想像的迅猛。

8、《熾熱Incandescence》(2008)。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設定為:遙遠的未來,背景:跨星系的文明—這部作品似乎無可爭議地屬於太空歌劇的范疇,不過格雷格·伊根之前還寫過一本廣義相對論和天體物理學的啟蒙小說。故事情節大多發生在工業革命前詭異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盡快發現某些先進的物理學原理,否則他們就會有大災難。

9、《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1895)。H·G·威爾斯H.G.Wells的這本小說有點自我剽竊的意味—那台機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從《頑固的亞爾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過來的。H·G·威爾斯的這篇短篇小說出版於1888年,比《時間機器》出版時間早七年。盡管如此,《時間機器》仍是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因為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近幾十年中物理學家們爭先恐後進行理論上時光機器的研究,就證明《時間機器》關於四維宇宙中時光旅行的描寫極具預見性。

10、《我,機器人I,Robot》(1950)。1941年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創造了「機械人工程學robotics」這個詞。短篇小說集《我,機器人》收錄了艾薩克·阿西莫夫最著名的作品—《機器人三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定律)。雖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作品中沒有過多描述機器人的「正電子大腦」如何運作,但提出了一種思路:機器的思想運轉正常,但指令沖突使其行為怪異。之後的計算機程序員對這種思路再熟悉不過,因為指令沖突時程序就會出現bug。

㈡ 10本國外經典科幻小說

國外有很多科幻小說,就選幾本經典的來讀讀吧。下面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10本國外經典科幻小說,希望你喜歡。

國外經典科幻小說第1本:《海底兩萬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他的這部小說問世60年後,“科幻小說”這個詞才正式出現在公眾 文化 中。《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最具預見性的作品,其 中的潛艇戰、水肺 潛水 甚至泰瑟槍之後都成為現實。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就源自《海底兩萬里》。

國外經典科幻小說第2本:《震盪波騎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

賽博朋克小說的開山之作,比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發表《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還要早九年,甚至賽博朋克cyberpunk這個詞也是在這部小說發表五年後才出現。雖然, 《震盪波騎士》中沒有描寫一個虛擬現實的華麗網路空間,但小說中的電腦黑客在全球計算機網路上釋放了一個可以自我復制的程序,約翰·布魯勒爾John Brunner把這個程序叫做“蠕蟲”。1982年,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在分布式計算領域所作的工作和約翰·布魯勒爾小說中的描述驚人地 相似。1988年第一個現實中的蠕蟲病毒在互聯網上出現並迅速擴散,感染了數千台電腦。

國外經典科幻小說第3本:《天堂的噴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

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的這本小說描寫了“太空升降機”—從位於10000公里高處的地球軌道上,將一條纜索放到地面上。通過這條纜索,人們乘坐特殊的纜車或升降機進 入宇宙空間。如果這樣的“太空升降機”有一天成為現實的話,其預見性可以和《海底兩萬里》中的鸚鵡螺號潛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沒有發明出太空升降機 的實物,不過他進行了嚴謹的演算,證明太空升降機是可行的。他甚至預測出碳纖維將是製造升降機纜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後,這一預測成為現實,NASA(美 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將太空升降機研究付諸行動時,碳納米管成為核心材料。

國外經典科幻小說第4本:《賽亭星Cyteen》(1988)

C.J.切瑞C.J. Cherryh將 故事 背景設定在一個嚴酷的星球,那裡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關系惡劣。《賽亭星》的矛盾主線是推動克隆人超越基因復製品限制的嘗試。故事中科 學家通過創造類似的童年經歷,試圖塑造他們社會中最有價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過這部作品,巧妙地探討了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孰重孰輕的爭論。

國外經典科幻小說第5本:《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

作者金·斯坦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對火星的殖民化開始於2026年,200年後結束,那時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類邁出了走進星際空間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著 重描寫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細節,並且密切關注火星的地理環境,彷彿我們中的每個人都會登上這個紅色星球一樣。

國外經典科幻小說第6本:《鑽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

故事情節是一個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間獲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進的繪本啟蒙書,這本書在各 種情況下一直指導小女孩的成長。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這本啟蒙書和小女孩生活的整個世界時,借鑒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關於分子納米技術的一些觀念,那就是微型機械過特定時間就會創造新奇跡。

國外經典科幻小說第7本:《彩虹盡頭Rainbows End》(2006)

第一次讀這本小說時,主要內容中遠超現實的科技讓讀者感覺作者弗諾·文 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設定在2025年似乎過度樂觀。“隱形眼鏡”佩戴者的周圍覆蓋著網路上的數字信息—“網衣”。個人社交網路資料可能出現在他們的頭 邊,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車或飛機上噴塗怪物或龍的圖案。不過現實世界的科技發展速度遠比我當時想像的迅猛。

國外經典科幻小說第8本:《熾熱Incandescence》(2008)

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設定為:遙遠的未來,背景:跨星系的文明—這部作品似乎無可爭議地屬於太空歌劇的范疇,不過格雷格·伊根之前還寫過一本廣義相對論和天體物 理學的啟蒙小說。故事情節大多發生在工業革命前詭異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盡快發現某些先進的物理學原理,否則他們就會有大災難。

國外經典科幻小說第9本:《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1895)

H·G·威爾斯H.G. Wells的這本小說有點自我剽竊的意味—那台機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從《頑固的亞爾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過來的。H·G·威爾斯的這篇短篇小說出版於1888年,比《時間機器》出版時間早七年。盡管如此,《時間機器》仍是部出色的科 幻作品,因為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近幾十年中物理學家們爭先恐後進行理論 上時光機器的研究,就證明《時間機器》關於四維宇宙中時光旅行的描寫極具預見性。

國外經典科幻小說第10本:《我,機器人I, Robot》(1950)

1941年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創造了“機械人工程學robotics”這個詞。短篇小說集《我,機器人》收錄了艾薩克 · 阿西莫夫最著名的作品—《機器人三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機器人應保 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定律)。雖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作品中沒有過多描述機器人的“正電子大腦”如何運作,但提出了一種思路:機器的思想運 轉正常,但指令沖突使其行為怪異。之後的計算機程序員對這種思路再熟悉不過,因為指令沖突時程序就會出現bug。

科幻小說課外書相關 文章 :

1. 5本必看外國科幻小說

2. 10本課外必讀書

3. 課外書大全

4. 不可錯過的科幻經典小說分享

㈢ 《機器人短篇全集》txt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機器人短篇全集》([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O6ngGH6Wo4395qNmym2SYg

密碼:2vsy

書名:機器人短篇全集

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譯者:葉李華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1-1

頁數:544

內容簡介:

機器人學三大法則: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而使人類受到傷害。

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機器人學手冊》第56版,公元2058年

阿西莫夫是天生的寫作機器,不可思議的博學之士、無所不寫的通俗作家、無可救葯的自戀狂、全能的科學推廣者、理性主義的代言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家。而《機器人短篇全集》則是他所有奇思妙想的總和。正是在本書里,阿西莫夫以其天才的頭腦創立了「機器人學三大法則」,並構思出一系列游離於「三大法則」的機器人短篇故事。每一篇都以極端天才的的奇妙創意,挑戰著讀者的思考極限。

《阿西莫夫:機器人短篇全集》,一部「現代機器人小說之父」阿西莫夫最完整的機器人短篇小說典藏集,一部啟發過無數科幻作家和好萊塢電影的經典巨著。

作者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1920-1992),俄裔美籍作家,被全世界的讀者譽為「神一樣的人」;美國政府授予他「國家的資源與自然的奇跡」這個獨一無二的稱號,以表彰他在「拓展人類想像力」上做出的傑出貢獻。

阿西莫夫是一個全知全能的作家,其作品涉及眾多領域。從通俗小說到羅馬帝國史,從科普讀物到聖經、科學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朴實,嚴謹又不失幽默風趣。

阿西莫夫也是一位有預見性的作家,他預言了今天的生物科技,人工智慧,互聯網時代的數字圖書館,乃至人類將進行太空殖民的事實。終其一生,他認為自己最大的貢獻是:發明了一套機器人倫理法則——「機器人學三大法則」。這套法則開創了現代機器人科幻小說這一文學類型,也成為了當代機器人學的基本法則。阿西莫夫作品中的「智能計算機」對後世的科幻作家乃至科學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而他被尊稱為「機器人科幻小說之父」。

阿西莫夫的代表作是:機器人科幻小說和《銀河帝國》系列作品。

㈣ 《劉慈欣短篇科幻小說合集》讀後感精選

《劉慈欣短篇科幻小說合集》是一本由劉慈欣著作,中文在線出版的2017-7-15圖書,本書定價:電子書,頁數:,特精心從網路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劉慈欣短篇科幻小說合集》讀後感(一):劉慈欣28部短篇小說集

第一章,流浪地球。小說流浪地球主要是以「我」的自傳形式,介紹人類移民計劃。電影在地球逃離太陽,進過木星階段做了事件描寫。小說裡面比較平穩,先是讓地球停轉,然後改變地球繞太陽軌道,進過六次遠近的繞飛,最後產生加速度,再進過木星引力的拉扯,最後實現逃逸。從男主人公的幼年一直講訴到老年,中段有個反叛事件,人民叛軍聯盟覺得地球鎮府存在欺騙,太陽不會閃爆,流浪地球是騙局,於是發生叛亂,連男主人公日本妻子也加入進了叛軍,結果歷史證明了太陽爆炸,人類安心跟著地球流浪,目的地是三個太陽的人馬星。 2,2018,4月1號,愚人節對於未來世界的猜測,主要方向還是基因工程,人類有了改進細胞基因的技術,可以延長壽命到300年,其他就是晶元支付的預測,沒預測到網路電子時代。第二章挺詼諧幽默,男主角在糾結犯罪搞錢延長壽命,並且計算犯罪成本,比如說搞500萬做延長壽命,判二十年,還賺二百多年,挺搞笑。

《劉慈欣短篇科幻小說合集》讀後感(二):隔離期間讓我思緒飛揚的一劑良葯

在大劉眼裡,人類文明中最美莫過於詩意、音樂和真理,最無可替代的莫過於世世代代人類永不停步的上下求索。有人說大劉對人類文明的歸宿是悲觀的,地球不是已經毀滅就是走向毀滅中。但其實大劉認為,「智慧生命的精華和本質,是技術所無法觸及的」。從他的小作品《鄉村教師》、《詩雲》到《歡樂頌》,都是展示了人性光輝足以撼動更高級的文明,最終多以人類完成了自我救贖為結尾。從這一點來講,大劉對生命、對人性還抱有期待。

很多人喜歡大劉,有的是因為他作品的硬科風格,有的是因為他想像力的精妙與宏大,而我喜歡他對人類文明始終抱著溫情與敬意。他在《歡樂頌》裡面一句話:文明在時空中走過足夠長的路時,個體和群體將同時消失。隔離期間讀大劉的書,當讀到這句話時突然釋然,是啊,雖然被隔離在方艙條件如此惡劣的地方保受身心之苦,然而一旦將視線拉長到人的一生,從更遙遠的距離甚至是上帝視角來俯視自己時,隔離期間的困苦又何足掛齒?我的身體可以被限制在十平米的小房子,思緒卻可以飛到九霄之外。謝謝大劉給我的力量。

《劉慈欣短篇科幻小說合集》讀後感(三):一燈照幽谷

之前接觸劉慈欣,讀的是他名揚四海的《三體》,長篇小說恢弘巨制,人物眾多情節激伏比較容易得到讀者的青睞,萬萬沒想到大劉的短篇也都寫的如此出彩,獨具匠心,在有限的篇幅中給予我無限深遠闊大的思考,一如袁了凡說道,"譬如千年幽谷,一燈才照,則千年之暗俱除",這些小說中折射出來的思維方式,對於我而言,就像是幽暗的山谷里照進一盞燈,那些黑魅陰霾的角落開始暴露,有種劈頭醒悟的感覺。 正是因為看到宇宙之大,和人類自身之渺小,才更加珍惜活著的機會,在有限的時間里專心致志的追求愛和美感。大劉知識淵博,涉獵領域眾多,在作品裡對戰爭、貪腐現象、工業化問題都進行了自己的設想與思考,我也在閱讀的過程中長了不少見識,科技理性與人文精神絕不是矛盾割裂的,恰恰相反,能完美融合這兩點的人,才活的更加睿智有趣。高中讀了文科,因為對理化生有著抵觸抗拒的偏見,如今漸多接觸科幻小說,愈發感受到物理的魅力。 其中比較喜歡的一篇是《地火》,"只干,別多想",讓我想起最近看的《殺破狼2》,前路艱險未知,但永葆希望才是正確的做法,只是待在原地害怕焦慮根本是無濟於事的,就像我目前總是會因為六級考試和看文獻的事情焦慮頭疼,但這也沒任何用處,行動是理想最高貴的表達,寫完這篇書評,把不安的心情變成文字,然後繼續加油去看文獻吧。此時此刻,俱是好時光。

《劉慈欣短篇科幻小說合集》讀後感(四):偉大不敢想,但願能堅強

斷斷續續地把微信閱讀上的《劉慈欣短篇科幻小說合集》看完了。這個集子一共收錄了28個短篇,加上以前看過的《三體》系列、《球狀閃電》和《超新星紀元》,差不多把劉慈欣的作品看完了八成。

時間是單向流動的嗎?在《坍縮》中,作者給出了另一種可能性。這里的時間變成了鍾擺,在宇宙膨脹的時候,時間是正向流動的;而當坍縮發生時,時間將會反轉,所有的事件都將倒放。等到再一次膨脹之時,就會發生尼採的「相同者的永恆輪回」了吧?這里的生命有無限次,但同時也僅有一次。在《鏡子》中,這個被決定了的宇宙演化被演算法精準地呈現了出來,然而正如題目「鏡子」所示,演算法所能呈現的也僅有表面的行為。有了這個演算法,你能知道地球上發生的所有的歷史,但是仍無法獲知任何一個個體心裡在想什麼。

如果宇宙中發生的一切將會以完全不變的面貌不斷地重演,那豈不是再也沒有其他的可能了?這樣的宇宙對於不幸之人豈不就是一個永恆的煉獄?《纖維》中的平行宇宙多少能給人以安慰,在《西洋》的平行宇宙中,鄭和一念之差,甚至造就了一個擁有反轉歷史的世界。如果能在平行宇宙之間進行跳轉,那敢情好,可以跟平行宇宙的另一個過得比較不錯的自己好好商量商量,共享快樂;如果不能跳轉但卻肯定知道平行宇宙的存在,那也挺不錯的,至少知道肯定會有那麼一個自己,在做了不同的選擇之後,獲得了更好的結果。有時在想,宇宙是不是就是一個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的集合呢?

然而平行宇宙並不是肯定存在的,我們所擁有的,恐怕只有這區區一世(哪怕是無限重復的一世)。我們該怎麼過好這一世啊?是像《光榮與夢想》或《海水高山》中那樣,不管成敗,朝向自己的終極目標,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還是像《中國太陽》中那樣,結合自己當前的情況設定可行的目標,按部就班地將其實現,並湊巧復刻出整個人類的文明史?

《2018年4月1日》,人類有了新的難題,除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之外,人類在面對感情時還要考慮壽命觀,畢竟一個想通過基因提升壽命和一個想通過冬眠等待新時代的兩人之間存在著比異地還要困難的「異時」。如果四觀不合,最好就乾脆別開始,萬一最後結局是分開且其中一方技術能力過強,整出來個《太原之戀》,豈不是很多人都要跟著遭殃?

最後一個故事是《鄉村教師》,我從這個短篇里得到的一點點感悟大概可以對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作一個不全面的總結:在他的科幻世界裡,作為整體的人類往往是脆弱且渺小的,但個別的作為個體的人類卻是堅強而偉大的。偉大不敢想,但願能堅強。

㈤ 推薦好看的短中篇科幻小說

科幻世界歷屆銀河獎徵文,我有電子稿
好看的
劉慈欣短篇集
王晉康短篇集
何夕短篇集
主要推薦幾篇
《流浪地球》劉慈欣
《吞食著》劉慈欣
《天生我材》何夕
《新安魂曲》王晉康
《山海間》
《藍色伊甸園》
《傷心者》何夕
《歸者無路》
《最後的游戲》
《歸宿》(一光年的家)
《山》
《冰上海》
《角鬥士》關於機器人奴役人類的,人類被當角鬥士的
《星塵》沒有見過星空的民族,不會有飛翔的慾望
《尤希》
太多了,不一一寫了!

㈥ 求雨果獎所有科幻小說,百度網盤資源

《被毀滅的人》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Cbd_-1WNyZGC6YIMd_upsQ

提取碼: wz2m

《被毀滅的人》由阿爾弗雷德·貝斯特所作。


㈦ 好看的經典科幻小說有哪些

科幻小說是比較多元化的,題材與風格流派的發展都受到了大家的喜歡,你知道有哪些好看的經典了科幻小說嗎?下面是由我給大家帶來關於好看的經典科幻小說有哪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好看的經典科幻小說介紹

好看的經典科幻小說1.《殺敵演算法》:作者叫作劉宇昆

[美]劉宇昆著,蕭傲然等譯,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年3月

日本科幻界人士評論《三體》在美國取得的突破性成功時曾說:那是因為中國科幻不僅僅有劉慈欣,還有劉宇昆。劉宇昆是近年在美國科幻界崛起的華裔科幻作家之一,也是雨果獎、星雲獎雙獎桂冠作家。他不僅翻譯了《三體》,還將陳楸帆、夏笳、寶樹、糖匪等多位年輕科幻作家的作品譯介到美國。他的小說兼具東方哲學的深邃、堅硬的科幻內核以及純正的文學質感。《殺敵演算法》收錄了他多篇代表性佳作,極富借鑒價值。(推薦書單,提升閱讀技能,歡迎常到薦 書堂來看看~)

好看的經典科幻小說2.《死亡迷局》:典型的迪克式作品

[美]菲利普·迪克著,朱寧雁譯,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4月

菲利普·迪克生前生活拮據,去世後卻成為好萊塢的寵兒,是小說被改編成科幻電影最多的科幻作家。真實與虛幻是迪克小說的核心主題,《死亡迷局》是一部典型的迪克式作品:14位移民者被送到了一顆滿是奇異生物的星球,上面還有早在移民時代到來之前就已經存在的神秘大樓——它誘惑著所有人進入,卻在各人眼中呈現出不同的模樣。隨著殖民者一個接一個神秘死亡,倖存者發現,他們自己可能並非是清醒的,而是處於夢境之中。讀完這部作品,你會明白,為什麼那麼多評論家認為迪克是《黑客帝國》電影中的幻想世界的先驅。

迪克的作品過去灕江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和譯林出版社都有引進。本次科幻世界雜志社與四川科技出版社聯合引進的是迪克相對早期的代表作。包括《死亡迷局》在內的這五部作品出版後,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科幻叢書“世界科幻大師叢書”也出到了第138號。

好看的經典科幻小說3.《爵》:《神經浪遊者》續集

[美]威廉·吉布森著,姚向輝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5年4月

本書是美國賽伯朋克大師威廉·吉布森的名著《神經浪遊者》的續集,描寫的依舊是一個高技術、低生活的世界,充滿預見以及對技術社會的深刻剖析。賽伯朋克類科幻在我國的發展並不充分,對這類作品的引進也很有限。本書的合作出版者上海讀客近兩年持續緊抓科幻,重名家名著,出書量可觀,渠道銷量亦可圈可點,但少有開創性的選題。《零伯爵》是他們開發的新選題之一。

好看的經典科幻小說4.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中短篇科幻這一年

姚海軍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8月

2015年出版了將近50本原創科幻選集,年度性的選集也有四種。本選集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科幻計劃的一部分,其目標是盡可能客觀展現一年來中短篇科幻創作的現狀,爭取成為權威年選版本。

好看的經典科幻小說5.《最後三顆核彈》:兒童科幻的趣與暖

左煒著,大連出版社2015年1月

80後新銳兒童文學作家左煒的這部兒童科幻,獲得了大連出版社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首屆“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獎。兒童科幻在我國有較好的傳統,出現過《小靈通漫遊未來》等經典性作品。本書兼具創造性想像與兒童世界的趣味與溫暖。大連出版社以“大白鯨”優秀幻想兒童文學閱讀與創作活動為依託,正逐步發展成為兒童科幻出版的新重鎮。

猜你喜歡:

1. 2018好看的經典書籍排行榜

2. 5本必看外國科幻小說

3. 科幻繪畫作品大全

4. 好看經典的書籍推薦

5. 四本好看的經典書籍推薦

6. 好看的勵志經典書籍閱讀推薦

㈧ 世界經典科幻小說推薦10本 10部世界經典科幻小說介紹

1、《海底兩萬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他的這部小說問世60年後,「科幻小說」這個詞才正式出現在公眾文化中。《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最具預見性的作品,其中的潛艇戰、水肺潛水甚至泰瑟槍之後都成為現實。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就源自《海底兩萬里》。

2、《震盪波騎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賽博朋克小說的開山之作,比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發表《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還要早九年,甚至賽博朋克cyberpunk這個詞也是在這部小說發表五年後才出現。雖然,《震盪波騎士》中沒有描寫一個虛擬現實的華麗網路空間,但小說中的電腦黑客在全球計算機網路上釋放了一個可以自我復制的程序,約翰·布魯勒爾John Brunner把這個程序叫做「蠕蟲」。1982年,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在分布式計算領域所作的工作和約翰·布魯勒爾小說中的描述驚人地相似。1988年第一個現實中的蠕蟲病毒在互聯網上出現並迅速擴散,感染了數千台電腦。

3、《天堂的噴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阿瑟·C·克拉克Arthur C.Clark的這本小說描寫了「太空升降機」—從位於10000公里高處的地球軌道上,將一條纜索放到地面上。通過這條纜索,人們乘坐特殊的纜車或升降機進入宇宙空間。如果這樣的「太空升降機」有一天成為現實的話,其預見性可以和《海底兩萬里》中的鸚鵡螺號潛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沒有發明出太空升降機的實物,不過他進行了嚴謹的演算,證明太空升降機是可行的。他甚至預測出碳纖維將是製造升降機纜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後,這一預測成為現實,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將太空升降機研究付諸行動時,碳納米管成為核心材料。

4、《賽亭星Cyteen》(1988)。C.J.切瑞C.J.Cherryh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嚴酷的星球,那裡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關系惡劣。《賽亭星》的矛盾主線是推動克隆人超越基因復製品限制的嘗試。故事中科學家通過創造類似的童年經歷,試圖塑造他們社會中最有價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過這部作品,巧妙地探討了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孰重孰輕的爭論。

5、《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作者金·斯坦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對火星的殖民化開始於2026年,200年後結束,那時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類邁出了走進星際空間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著重描寫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細節,並且密切關注火星的地理環境,彷彿我們中的每個人都會登上這個紅色星球一樣。

6、《鑽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故事情節是一個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間獲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進的繪本啟蒙書,這本書在各種情況下一直指導小女孩的成長。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這本啟蒙書和小女孩生活的整個世界時,借鑒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關於分子納米技術的一些觀念,那就是微型機械過特定時間就會創造新奇跡。

7、《彩虹盡頭Rainbows End》(2006)。第一次讀這本小說時,主要內容中遠超現實的科技讓讀者感覺作者弗諾·文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設定在2025年似乎過度樂觀。「隱形眼鏡」佩戴者的周圍覆蓋著網路上的數字信息—「網衣」。個人社交網路資料可能出現在他們的頭邊,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車或飛機上噴塗怪物或龍的圖案。不過現實世界的科技發展速度遠比我當時想像的迅猛。

8、《熾熱Incandescence》(2008)。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設定為:遙遠的未來,背景:跨星系的文明—這部作品似乎無可爭議地屬於太空歌劇的范疇,不過格雷格·伊根之前還寫過一本廣義相對論和天體物理學的啟蒙小說。故事情節大多發生在工業革命前詭異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盡快發現某些先進的物理學原理,否則他們就會有大災難。

9、《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1895)。H·G·威爾斯H.G.Wells的這本小說有點自我剽竊的意味—那台機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從《頑固的亞爾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過來的。H·G·威爾斯的這篇短篇小說出版於1888年,比《時間機器》出版時間早七年。盡管如此,《時間機器》仍是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因為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近幾十年中物理學家們爭先恐後進行理論上時光機器的研究,就證明《時間機器》關於四維宇宙中時光旅行的描寫極具預見性。

10、《我,機器人I,Robot》(1950)。1941年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創造了「機械人工程學robotics」這個詞。短篇小說集《我,機器人》收錄了艾薩克·阿西莫夫最著名的作品—《機器人三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定律)。雖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作品中沒有過多描述機器人的「正電子大腦」如何運作,但提出了一種思路:機器的思想運轉正常,但指令沖突使其行為怪異。之後的計算機程序員對這種思路再熟悉不過,因為指令沖突時程序就會出現bug。

熱點內容
網游之大航海領主小說 發布:2025-05-15 01:04:32 瀏覽:883
男主姓蘇女主姓溫都市小說 發布:2025-05-15 01:04:28 瀏覽:879
鬼媽媽網路小說 發布:2025-05-15 00:57:26 瀏覽:644
世界三大必看經典愛情小說 發布:2025-05-15 00:54:05 瀏覽:787
女主美得像妖精的總裁小說 發布:2025-05-15 00:47:22 瀏覽:966
二十世紀科幻小說經典 發布:2025-05-15 00:30:07 瀏覽:879
找一部姓李的重生電影小說 發布:2025-05-15 00:29:24 瀏覽:966
小珍珠小說免費閱讀答案 發布:2025-05-15 00:21:22 瀏覽:17
斬神網游小說 發布:2025-05-15 00:09:58 瀏覽:568
穿書小說推薦現代言情 發布:2025-05-15 00:07:17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