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科幻小說經典
⑴ 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家
世界三大科幻作家是:英國的阿瑟·克拉克、美國的羅伯特·海因萊因和艾薩克·阿西莫夫。
從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圍內(以英國為代表)科幻小說的發展經歷了所謂「黃金時代」,形成一個持續創作、出版的高峰。被稱為世界科幻「三巨頭」。
阿西莫夫一生著書近500本,《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 」,曾獲7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為後續眾多的太空系列小說、電影鋪平了道路。
海茵萊因代表作有《星船傘兵》、《星際迷航》、《嚴厲的月亮》、《雙星》、《 銀河系公民》、《銀河行商》等,4次獲得雨果獎,被譽為硬科幻小說大師、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克拉克被譽為「太空時代的先知」,作品包括《童年的終結》、《月塵飄落》、《來自天穹的聲音》,《2001年太空漫遊》是其經典代表作。
克拉克的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開啟了「太空史詩」的新類型,它啟發了《星球大戰》、《第三類接觸》、甚至《阿凡達》。曾獲3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1986年,被美國科幻與奇幻協會(SFWA)授予終生成就獎——大師獎。
(1)二十世紀科幻小說經典擴展閱讀:
西方科幻小說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英國有工業革命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導致真正科學幻想小說的興起;
2、二十世紀初期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帶來科學幻想小說的中興;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核裂變、宇宙航行、彩色電視機、電子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進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說的繁榮;
4、經過二三十年的繁榮,科幻小說家從科幻作品的主題、情節,到藝術的方法進行新的探索。
⑵ 索拉里斯星的同名小說
《索拉里斯星》小說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免費下載鏈接:https://pan..com/s/1w5t51jGOCQBoJWNMSn7ReA
《索拉里斯星》是波蘭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萊姆創作的一部長篇科幻小說,講述了一個被神秘大洋覆蓋的星球為背景的科幻故事。小說以一個被神秘大洋覆蓋的星球為背景,這個大洋是一個膠質構成的生命體,它能夠進入人的大腦,將記憶深處最不為人知的部分,以具象的形式呈現在人眼前。在這片大海面前,任何人都毫無秘密可言,心靈深處的痛苦被袒露無遺。科學家們圍繞這個不解之謎做出種種推測,卻難以自圓其說。《索拉里斯星》把人類的知識和情感結合在一起,將人置於絕望的境地,讓其做出最艱難的抉擇。
⑶ 《克蘇魯神話》|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恐怖小說體系
有人說,如果你這輩子一定要讀一部恐怖小說,那肯定首選《克蘇魯神話》。
剛開始時,我並不知道這本書的價值和地位,所以翻開它只是一個意外,就是單純的帶著一份好奇心來看。
可等看完內容後才發現,它之所以被稱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恐怖小說,真的是名副其實的。
《克蘇魯神話》是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洛夫克拉夫特通過一系列圍繞著非人諸神主題展開的關聯鬆散的小說開發出了克蘇魯神話體系。「克蘇魯神話」影響西方恐怖想像已逾百年,據說很多經典的恐怖電影、游戲、文學作品都是以這部作品為藍本來進行設計的。
我這次看的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這套《克蘇魯神話》(Ⅰ-Ⅲ 卷函套),一共三冊,三冊分別用了其中的幾篇名篇來命名,第一冊叫《克蘇昌升魯的呼喚》,第二冊叫《黑暗中的低語》,第三冊叫《夢尋秘境卡達斯》。
洛夫克拉夫特在書中用日記、報道、研究手記等半正式的形式開始,為我們展開一個個光怪陸離的故事。
全套共計36篇。在每一本書的前面都有關於作者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的生平介紹,書的最後也有每一本的章節介紹,還有洛夫克拉夫特的自述。
書中收錄洛夫克拉夫特名篇:《克蘇魯的呼喚》《大袞》《魔宴》《異鄉人》《皮克曼的模特》《牆中之鼠》《敦威治恐怖事件》《印斯茅斯的陰霾》《無名之城》《黑暗中的低語》《超越時間之影》《瘋狂山脈》《關於已故亞瑟•傑爾敏及其家系的事實》《烏撒的貓》《蕃神》《休普諾斯》《夢尋秘境卡達斯》《北極星》《夜魔》《降臨在薩爾納斯的災殃》等。
霍華判念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是美國恐怖、科幻與奇幻小說家。恐怖大師斯蒂芬·金稱他為「二十世紀古典恐怖小說最偉大作家」,與愛倫·坡、安布魯斯·布爾斯並稱「美國三大恐怖小說家」。
盡管在文學上取得不菲的成就,但洛夫克拉夫特的一生卻是充滿坎坷的一生。他的一生多災多難,自幼多病,父母早逝,與妻子離婚後一貧如洗,46歲時便在小腸癌的折磨下去世。至此,文壇上的一顆恐怖小說巨星就此隕落。
1890年8月20日,洛夫克拉夫特出生在羅得島州首府普羅維登斯城,父母均為早期英國移民的後裔。洛夫克拉夫特從小就天賦異稟,他兩歲便能背誦詩詞,在六七歲時便可寫出完整的詩篇。
在青年與少年時期的洛夫克拉夫特常受身心疾病,特別是心理疾病的困擾。後來在外祖父惠普爾中風去世,再加上自己無法學好高等數學,進而無法成為他理想中的職業天文學家而引發了精神危機。在母親去世時,洛夫克拉夫特再一次遭受著巨大的打擊,精神危機在不久以後也演變為嚴重的精神崩潰。
1921年7月,洛夫克拉夫特前往波士頓參加一次業務刊物集會,並且在這里遇到了他未來的妻子——索尼婭·格林。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婚姻僅僅只維持了7年,便在1929年以失敗告終。離婚後的洛夫克拉夫特一直住在布朗大學以北的巴恩斯街10號,在這之後的幾年裡,洛夫克拉夫特一直都很高產,並且在這期間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筆風,直到1936年去世。
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對一些事情感到恐懼呢?因為對我們來說,那些事情都是未知、不可控的,所以難免會讓人感到害怕。
在看《克蘇魯神話》時,就有一種恐懼感,不過往往是越恐懼越無法自拔。
克蘇魯的恐懼並不是直觀的對鬼怪的描寫,而是人們那種對未知事物的渺茫和看不到希望的絕望。
看完前面的正文內容再去看最後的每一篇簡介時,就會對書里的內容有一些更深刻的理解。不得不驚嘆作者的「功力」之深,對於事物的描寫之細致。
洛夫克拉夫特在書中強調最多的就是恐懼,並且營造出來的氛圍和情緒都透出強烈的恐懼感。他曾說:「驚怪小說最需要的,不是行為,而是氛圍。」
就像在看《黑暗中的低語》里的那篇《無名之城》耐沖老時,一開頭就寫到「早在逐漸接近無名之城時,我便已意識到這是座被詛咒了的城市。」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話,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竟然被它深深吸引,就想一探究竟,一座被詛咒了的城市,究竟是為什麼,它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洛夫克拉夫特稱這篇故事的靈感來源於他做過的一個夢,也是他第一次嘗試用旁觀者的角度去敘述一個異族文明的興衰。
《克蘇魯神話》讀下來後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恐懼,但依然不妨礙它成為人們不斷追捧的驚怪小說之首。
看這套書時,建議大家慢一點,最好是一字一句去進行閱讀,因為如果速度過快,很容易忽略到書中所寫的那些細節,往往細節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一定要先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他的很多篇作品其實都跟他的人生經歷有關。
只有先了解了作者以及創作背景,才能更深地去了解書中內容。
⑷ 請問,誰看過 童恩正 的 科幻小說 《遙遠的愛》 那是一部 二十世紀 八十年代的 關於一個地球人類
我看過,男主角是在海里出事了,然後被機器人救了,送到海底一座外星人基地里,裡面有個外星女孩子,當時還在冬眠機里冬眠,然後她到了醒過來,認識了這個遇難者,書的名稱應該叫《遙遠的愛情》,最後,他們分手了,女外星人乘飛碟離開了地球,並向這個人發出:永不相忘四個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