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寫作指南美國作家文摘
①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故事的靈感從哪裡來
很多人的寫作生涯,是在深陷「靈感不夠」的窘境時,草草結束的。
一個倒霉的寫作者在那樣的節骨眼上,會跟自己說:「我是個寫東西的,但什麼也寫不出來!」這種自嘲和幽默令人心酸,以至於難以承受,只能棄寫作而後快。
想要獲得靈感的三種典型誤解:
1.等待靈感自己光臨。
真正的寫作需要努力,必須把腦海里的東西化成字句寫在紙上,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靈感不是苦苦守候就能從天而降,醍醐灌頂,靈感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獲得靈感只是寫作工程的一部分,寫作需要規劃組織、系統性的思考和充沛的熱情與專注。如果只是一昧地等待靈感的光顧,記住一個好點子的同時,很有可能就會將另一個拋諸腦後。
把靈感記在筆記本、日記本或者是廢紙上。想法、見聞、各種種樣的經歷,統統記下來。培養習慣,堅持下去。不要在當下過分苛刻地審視自己記錄下來的東西,任其自然涌來就好。之後再回頭檢閱,去蕪存菁。絕大多數偉大作家在最為多產的年代裡都有記筆記的習慣。我們沒有理由偷這個懶。
2. 不相信自己。
對於寫作者來說,寫作的沖動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對閱讀的熱愛。偉大的文學作品深深地在心底攪動,燃起效仿的強烈慾望——一氣呵成,寫出一樣好的東西!這是多少人曾經的目標和願望。
可惜,初試身手的平庸、幼稚與皇皇巨著間的差距會不費吹風之力就把人擊倒在地。
力不從心,從此一蹶不振,意志消沉的,大有人在。
這些被打趴的寫作者如果記起來,被人仰慕的傑作從來都不是原作者常規水平的體現,而是從他們一生的作品中精挑細選而來的,會不會就能多給自己一些時間,會不會相信自己更多一些,會不會懂得一開始能寫出什麼並不重要,習慣才是重中之重呢?
3.不是真正對生活有興趣。
對人有興趣,喜歡與人相處,有很多朋友,精於人情,能侃侃而談,喜歡解讀他人的「性格」……這些都還不夠。
如果你心思活泛,勤思好動,卻對那些不活潑也不激進的人缺乏耐心。如果你是理想主義者,恪守宗教或道德准則,人們所犯下的劣跡會讓你憂心忡忡,驚駭不已。如果你對人們的評價總是非黑即白,那麼你對文學本真的意義也不會有什麼興趣。
看到這些,我想起了《追憶似水年華》的普魯斯特,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他就是發自內心的對身邊的所有,抱有一種深深的情感,他把所有目之所及,聽見的聞到的感受意識到的,全部化為文字的涓涓細流,匯聚成河成海,流芳千古。
以下都是總結出來給自己和希望能寫出自己想寫的東西的朋友看的:
將浮光掠影的靈感梳理成實在的文字 :靈感總是稍縱即逝,閃現時,及時用文字記錄下來。 寫不出來,不要驚慌,問題不在於想不出東西可寫,在於沒有習慣將想法寫出來。 先培養提筆化字的習慣,再堅持下去,文章的質量就一定會不斷提高。等訓練到可以迅速把想法轉化為文字時,比如每天能夠就各種趣事寫上一千字左右,就可以說是登堂入室,可以試著提高這些散記的質量了。取其精華,把自己最好的靈感系統而明確地存錄下來。
找尋故事靈感和精神動力 :相比較令人令人驚艷的、了不起的創意,如何獲得讓自己的寫作可以持續進行下去的源源不斷的想法,更為重要。 習慣用筆記本和檔案,反浮光掠影的思緒隨時隨地記錄在筆記本上。掌握某個題材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斷地收集、整理和歸檔一切與主題相關的材料。 不要瞧不起這個看起來機械死板的過程。
閱讀: 為了更深刻地理解生活以及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多閱讀,多讀好書,多讀經典,猶其多關注在心靈上對你有所觸動的作者。
學會寫自己。 夢想?野心?人生的轉折?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意義?把自己的事,寫成故事。在真實的生活中發現浪漫,而不是幻想浪漫和歷險。細致觀察身邊的人,接觸生活的某些特殊側面, 發現生活的秘密和意義。當頭腦沒辦法想出一個足夠好的故事靈感時,動筆寫下你已經知曉的東西就是最好的做法。 把你寫的東西整理好,靈感有一天一定會眷顧你的。
年青時,磨練表達技巧,到了閱歷和頭腦都變得成熟時,當有很不錯的靈感閃現時,一切或許就水到渠成。
以上是細讀完《短篇小說寫作指南》一書中,托馬斯·H·烏澤爾寫的《故事的靈感從哪裡來》後的摘錄總結和一下小感觸。
②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美國《作家文摘》雜志社(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VUnEevyeoPi7TjFH-eqLqw
書名:短篇小說寫作指南
作者:美國《作家文摘》雜志社(編)
譯者:謝楚聿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1-30
頁數:360
內容簡介:
「沒有無聊的主題,只有無能的作者。」
這本書將告訴你,寫作這件事任何人都學得會!
美國權威雜志《作家文摘》總結的這套故事寫作方法既實用又簡單,告訴你怎樣寫出別人願意出版、願意讀、讀吵胡了就停不下來的好故事。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由美國國家圖書獎、法國費米娜文學獎獲得者喬伊斯 •卡羅爾•歐茨作序,全美38位作家、編輯創意授課,內容涵蓋短篇小說寫作技巧的方方面面。你將在這本書里得到關於如下問題的答案:寫作靠靈感就行嗎?如何讓人物真實可信?對白和說話是否一樣?如何選擇合適的視角?故事中的情節和沖突如何建立? 場景如何搭建?如何稿輪運用閃回?等等。每個作家,從初學者到專業者,都能通過本實用的書獲得啟發、指導和鼓勵。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作家文摘》雜志社 編
創辦於1920年,是一份以初學者和已成名作家為目標讀者的美國雜志。內容包括采訪、寫作指南、手稿評改等。如今的業務范圍包括雜志、出版、網站、網路商店、培訓,也運作寫作比賽和書業獎項。
在超過90年的時間里,《作者文摘》雜志幫助無數寫作愛好者成為專業作家升敬攔,現今每期發行量仍超六萬份。
譯者:謝楚聿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目前供職於某游戲公司,專職游戲本土化。熱愛文字,鍾情紙筆。
③ 寫作技巧:如何寫出成功的短篇小說
在《小說的藝術》一書中,約翰·加德納寫道,「小說的原理是,在讀者的腦海中創造一個鮮活而持續的夢。」故事,不論是短篇還是長篇,都在於要在讀者的腦海中造夢。如何寫出成功的短篇小說?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寫作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寫出成功的短篇小說?
最接近短篇小說的定義應該是,每一個故事中都有某事發生在某人身上。人物在為了一個目標抗爭——這個目標比故事中呈現的更崇高、更重要。或多或少地,人物為此感動。要在頭腦中保持這樣的印象:一篇短篇小說要大過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在《小說的藝術》一書中,約翰·加德納寫道,「小說的原理是,在讀者的腦海中創造一個鮮活而持續的夢。」故事,不論是短篇還是長篇,都在於要在讀者的腦海中造夢。
約翰·厄普代克認為故事就應該做到鳳頭、豬肚、豹尾。意思是,故事在開頭要使人感到驚奇,寥寥數語引人入勝;在中段得到深入展開;然後在結尾處給出富有意義的完滿闡述。
示例
欲求
我在街上看到了我的前夫,我當時正坐在新開放的圖書館的台階上。
「你好啊,我的生活。」我說。我們曾有一段27年的婚姻,所以我覺得我這么說沒錯。
可他卻問道,「什麼?什麼生活?反正不是我的生活。」
「那好吧。」我說。我對於真正有分歧的事情並不想爭論。我站起身走進圖書館,打算去看看我到底欠了多少費。
圖書館管理員表示我欠了他們32美元,而且已經欠了18年。我不想否定任何事。主要是由於我不明白這些時間是怎麼過去的。我經常想著要來還這些書,畢竟這家圖書館離我家只有兩個街區。
我的前夫跟著我來到了還書櫃台。他打斷了那個本來還有話要說的管理員。「基本上來說,」在我看向他的時候他開口道,「我認為我們婚姻的瓦解跟你從來不邀請伯特倫一家來咱家吃晚飯有關。」
「有這可能,」我說。「不過真要這么說的話,你應該記得:首先,我爸爸那個周五病了,往後咱們就有孩子了,然後我就每周二晚上都要開會,再然後戰爭就爆發了。而且咱們也不見得跟他們家有多熟啊。不過你說的對,我應該邀請他們來吃晚飯。」
我給了那個管理員一張32美元的支票。馬上她就對我信任有加了,把我的過去拋在腦後,清空了我的欠款記錄,這是大多數其他的市政和(或)國家機關絕不會做的事。
我再次借出了自己剛還的那兩本伊迪絲·華頓的書,因為我是在太早之前讀的了,而它們顯然比那個時候更適合今天的狀況。這兩本書分別是《充滿歡笑的房屋》和《孩子們》,都講述了50年前美國紐約的生活如何在27年間發生了改變。
「我倒是記得咱們的早餐還不錯。」我前夫說。我對此感到驚訝。因為我們的早餐就只是喝咖啡而已。我還記得櫥櫃的後面有一個洞,通到了隔壁的公寓。他們家經常吃甜味腌制的煙熏烤肉。這讓我們家對早餐印象深刻,因為我們從來吃不飽,而且吃得很差。
「那是因為我們當時很窮。」我說。
「我們什麼時候富裕過?」他回答。
「哦,日子不是越過越好么,我們又不缺什麼。你還上了足夠的財產保險,」我提醒他。「孩子們每年可以穿戴整齊地參加為期四周的露營,有睡袋,有靴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一樣。他們看起來棒極了。在冬天我們的室內溫暖如春,而且我們還有紅色的大靠墊,還有好多東西。」
「可我還想要一艘帆船,」他說,「而你什麼都無所謂。」
「別挖苦人,」我說,「你想要的話什麼時候都不晚。」
「不是這樣的,」他以一種極其苦澀的口吻回答。「反正我會有一艘帆船的,而且我有錢買得起一艘兩人用的18英尺的船。我今年幹得不錯,而且會越來越好。但是對你而言,已經太遲了。你總是無欲無求。」
過去的27年他就是一貫做出這樣刻薄的評價,就像拿著一個管道疏通機從我的耳朵下到喉嚨,然後堵在我的心口。再之後他就消失不見了,任憑那東西生生把我噎住。我是說,任憑我坐在圖書館的台階上,他就那麼絕塵而去了。
我翻著手中那本《充滿歡笑的房屋》,但是失去了興趣。我感到深受傷害。沒錯,在那一刻,我什麼也不想求、什麼也不想要。但是我確實是想要某種東西的啊。
我想要立刻變成另外一個人。我想要成為那種借了兩本書,兩周後准還的人。我想要成為那種雷厲風行的好公民,改變教育體制,要求預算委員會解決市中心的諸多問題。
我甚至還曾經承諾過我的孩子們在他們長大之前讓戰爭結束呢。
我想要成為那種一旦結合就永不分開的人,無論是對我的前夫,還是我的現任。不管是否有足夠的心性來應對這一生,最後你會發現一生原來真的並不長。這短暫的一生,還不夠你完全理解一個人的全部品質,或者聽完他那些無窮無盡的理由。
就在這個早晨,我望著窗外的大街,看著那些梧桐,這些樹在我的孩子出生前若干年被悉心種下,如今,它們已經枝繁葉茂。
好吧!我決定把這兩本書還給圖書館。這證明了當一個人或一件事對我有所觸動或者讓我有所思考的時候,我還是能夠採取適當的行動的。當然了,我看我還是更善於接受友善的評價。
格雷斯·佩蕾的《欲求》,首次發表於1974年
如何處理短篇小說的結構?
短篇小說的基本結構包括三個部分:開頭部分(人物的希望)、中間部分(人物的努力)、結尾部分(最終結果)。理論上,這三個部分是統一的,短篇小說應該盡可能地完整。
開頭部分:應該有一個最初事件使主人公面臨某個問題,這個問題使主人公產生了希望或者需求(目標)。
中間部分:主人公努力實現他或她的希望。這其間事情會變得越來越混亂(出現危機)直到抵達高潮,當然同時也就達到了轉折點。
結尾部分:有所顯現。(詹姆斯·喬伊斯語,意為對人物或情境真諦的領悟。)主人公打動人心,總算完成了任務,圓滿收場,問題解決。
在《欲求》中,你會看到開頭部分,主人公坐在圖書館的台階上,然後看到了她的前夫。她想回憶他們婚姻中的幸福部分,嘗試以這種方式搭話。這就是人物的希望。中間部分是她和她前夫的對話,以及她前夫對於這段婚姻之所以終結的結論——因為她沒有邀請過伯特倫一家來吃飯。這里有一個丈夫回憶他們早餐的小高潮。這使她提起櫥櫃後面的那個小洞,隨即引出了與鄰居家的對比:「我們當時很窮。」然後他們就說出了彼此分歧的原因:彼此的不同欲求。丈夫想要一艘帆船。這個小危機引出了最終的高潮,這就是丈夫對妻子說——「你總是無欲無求」。故事的結尾是:她重新坐回圖書館的台階上,而她的丈夫已經走遠。這次短暫會面帶來的結果是——對於敘述者也對於讀者——她接受了生活本來的樣子,然後很高興地看到在孩子們出生之前種下的梧桐樹現在已經枝繁葉茂。這就是全部的三個部分。
正如厄普代克對短篇小說的要求,故事以寥寥數語引人入勝,在中間部分得到深入展開,然後在結尾部分完美收場。讀者在心中與敘述者達成了溫暖的共識。
如何處理短篇小說中的不同元素?
學習短篇小說的第二個步驟是要考慮構成它的不同元素。成功的當代短篇小說能夠使其所有元素和諧地交織在一起:人物,情節,場景,主題,對白,想像,風格,視角,以及口吻(代表作者的看法以及價值觀)。所有這些元素以一種簡潔的方式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同時每一種元素都有助於整個故事的成功。而這種成功有賴於故事中人的重要性。
《欲求》這篇文章向你展示了格蕾斯·佩蕾如何運用這些不同的元素:
人物:妻子和前夫的形象都顯得真實可信,讀者進入了妻子的內心世界,感受到了她的憧憬、她的希望,以及她的「欲求」。
情節:妻子在與前夫不期而遇中受到了觸動,回憶起了他們在一起的那些年,感到了自己的心碎,然後繼續前行。
場景:圖書館的台階——這幾個詞准確刻畫了一個有意味的地點。
主題:成為一個真實的自己的重要性,盡可能地活好每一天。
對話:故事的前三分之二是連續的直接對話,沒有加引號,但是非常容易理解。摻雜了對白和回憶的寫法使這些場景顯得非常私人化。「我倒是記得咱們的早餐還不錯,我前夫說。我對此感到驚訝。因為我們的早餐就只是喝咖啡而已。我還記得櫥櫃的後面有一個洞,通到了隔壁的公寓……」讀者跟著對話進入了回憶,接著進入了一段親密的關系。
想像:從圖書館的台階到兩本書的書名再到櫥櫃後面的小洞,故事中遍布富有內涵的意象,當然還包括現在已經枝繁葉茂的那些梧桐樹。最後,這里有一個極其富有想像力的比喻:丈夫刻薄的評價被比喻為管道疏通機,順著妻子的耳朵然後堵在心口。再之後任憑那東西生生把她噎住。
風格:佩蕾的風格很好識別,剋制、親切、語帶諷刺,同時富於同情。
視角:第一人稱,使讀者直接了解主人公的想法。
口吻:反映了佩蕾對於理想婚姻的看法,對於怎樣成為一個好公民的看法。正是因為這種口吻,讀者漸漸喜歡上了文中的妻子(也就是作者本人)。
短篇小說中的所有不同元素——包括加入的諷刺幽默元素——都以一種可以使整個故事變得完整的方式結合在一起。故事就是一個整體。這也是故事之所以成功、深刻的原因所在,因為它涉及如何對待人們的愛情和婚姻。讀者能夠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些極度世俗化的細節讓人感覺熟悉——去圖書館還書、甜味腌制的煙熏烤肉、市政部門種在街上的梧桐樹。這就是奧康納所說的精心設計細節的必要性,而這種設計,出於對講述者和彼此相通的人性的終極信仰,也正是為了讓讀者感到親切熟悉,正是為了讓讀者覺察不到其中的匠氣。
1. 寫作技巧:如何提高小說的閱讀節奏感?
2. 寫作技巧:怎麼讓故事或小說充滿生命力?
3. 寫作技巧:怎麼讓故事或小說充滿生命力?
4. 寫作技巧:你可以盡情的發揮,但除了這一點該注意
5. 寫作技巧:怎樣為自己的小說找到合適的聲音?
④ 歐亨利短篇小說有哪些主要內容
有《麥琪的禮物》、《警察和贊美詩》、《最後一片葉子》、《愛的犧牲》、《紅毛酋長的贖金》等。
1、《麥琪的禮物》
講述的是一個聖誕節里發生在社會下層的小家庭中的故事。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僅夠維持生活的小職員,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賢惠善良的主婦。
他們的生活貧窮,但吉姆和德拉各自擁有一樣極珍貴的寶物。吉姆有祖傳的一塊金錶,德拉有一頭美麗的瀑布般的秀發。
為了能在聖誕節送給對方一件禮物,吉姆賣掉了他的金錶為德拉買了一套「純玳瑁做的,邊上鑲著珠寶」的梳子;
德拉賣掉了自己的長發為吉姆買了一條白金錶鏈。他們都為對方舍棄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而換來的禮物卻因此變得毫無作用了。
4、《愛的犧牲》
該故事講述了一對貧窮卻熱愛藝術的年輕夫妻,為了成全對方不得不放棄各自摯愛的藝術追求的感人故事,同時展現了19世紀美國草根階層生活的艱辛。
喬和德麗雅是一對從事藝術的年輕夫婦,此時的他們正面臨現實生活的貧窮和是否繼續藝術之路之間進行抉擇的窘境。
因源於彼此的深愛,妻子德麗雅主動放棄了藝術,瞞著丈夫在一家洗衣房當女工以支持他能夠在藝術上繼續深造;而丈夫喬也為了妻子德麗雅能夠繼續教音樂,主動放棄了自己的藝術之路,在同一家洗衣房當修理工,希望以此來支撐家庭的經濟支出。
該小說中,主人公們用彼此純潔的心靈、真摯的情感和崇高的犧牲精神給予了愛情最美麗的詮釋,盡管他們的努力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生活和藝術之間的矛盾,但卻讓對方看到了相互為愛的付出,看到了彼此愛情的忠貞。
生活的貧窮和捉襟見肘並沒有磨滅他們對愛情的堅貞和信仰,表面上看,夫妻雙方雖然都放棄了自己的摯愛追求,但彼此之間純真、炙熱的愛情卻得以進一步升華。
正如該小說的篇名所描述的那樣,愛是需要有犧牲的,只要彼此間有真愛,再大的犧牲都是值得的。也正是因為有了愛,人與人之間才能夠相互理解,才能夠互相體貼,才能夠讓愛情永恆。
5、《紅毛酋長的贖金》
講述了一個綁架的故事「我」與比爾在一個名叫頂峰鎮的地方,綁架了這個鎮上有名望的居民埃比尼澤多塞特的獨子,「我們」原想靠他去敲詐埃比尼澤;
然而「我們」萬萬沒想到,這個孩子捉弄人,一開始,「我們」三個扮印第安人玩,後來這個孩子越來越囂張,越來越捉弄人,還把其中一個人弄傷了,讓比爾差點成了精神崩潰者。
最後「我」把勒索信送到埃比尼澤的家,可後來「我們」卻被埃比尼澤給敲詐,實在是因為「我們」無法忍受著個孩子,最後的結果,「我們」把孩子送回去,並且給了他父親250元。
⑤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保持創意的五個竅門
《短篇小說指南》是美國《作家文摘》雜志社編寫的一本寫作指南書。
細細的再次翻閱這本我看起來更像是工具書的指南,並把其中對自己或者對同樣愛好寫作的簡友們有啟發和觸動的點記錄下來,希望能理清思緒,在腦海中留下更為實用的印跡,以便在以後想要寫的時候,能得到些許幫助。
關於寫作竅門,或許我們都曾經了解過和嘗試過,比如:
每天寫1000字,從不間斷。
把電腦桌從看得見風景的窗戶旁邊挪開。
不要把你的故事說出來,而是寫到紙上。
堅持堅持再堅持。
其中最重要的建議,可能正如 愛默生所說:我們人生中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有人能逼我們做我們能做到的事情。
初學寫作的人要是正好有個熱心腸的親戚、朋友、老師或者上司,那就占盡了先機。畢竟,把作品變成鉛字的道路,困難重重。
蕭紅、路遙、王小波,那麼有才氣,都被二三兩瑣碎銀子困得有一餐沒一頓,靠寫作來維持生計,真的很不容易。
家人的鼓勵,朋友的支持,老師們的指點,自己的天賦和努力,看起來像是萬事俱備,卻仍然無聲無息,或許方向不對,或許有時候只差了點運氣。
在一次又一次無人問津後,我們可能會深陷自我懷疑中,年歲見長,歲月沉浸,我們才明白,如何正確面對自我懷疑,是必須自己跨過去的一道道坎兒。
回首望去,每一道坎邊上,總有那麼一個人,微笑著說:「你當然能行」,然後推了我們一把。
細致的觀察生活,堅持嘗試各種題材的寫作,與志同道合者同行,相互鼓勵,才會走得遠。
我們或許都因為生活的繁瑣沉重,疾病、責任、歡樂、悲傷,自我調適、焦慮、壓力、外出、訪客、假期……一天天一日日,總有各種原因,讓我們不時感到身心俱疲,想要放棄寫寫寫。
原本以為的暫停,一放就是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當我們想要再開始的時鍾滴答響起,卻最終化作聲聲喪鍾,曾經有的那麼一丁點才氣,從我們指縫間悄然逝去。
先講一個小故事。
每天,成千上萬富有潛能的寫作者,又何嘗不是深陷生活瑣碎、沖刺職場或者拼事業,把潛能天賦拋諸身後?
寫作能力會因為閑置不用而逐漸退化。
只有保持經常性的寫作,電量充足,才華才會有意識地不斷生長。
如何保持電量充足,讓創造能力始終處於最佳狀態,以下五個訣竅。供參考:
1.隨時閱讀。
閱讀的重要性不必多說,廣泛涉獵各種書籍文章,為自己的頭腦充足電量,除為有輸入才能有輸出,也為對當下出版潮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畢竟我們寫作並不只是為了愉悅自己,找到輸出的方向和平台,也很重要。
2.與其他寫作者保持往來。
一場良好的業內交流,能夠為一個寫作者提供最大程度的激勵。當然交流也需提防過度,最重要的還是自我審視,踏實地在紙上耕耘。
寫作是一門孤獨且令人頹喪的手藝,每個從業者偶爾都會需要一些感同身受的友人來幫助自己重新燃起熱情,尤其是當心中的火焰逐漸變小的時候。
3.做筆記。
准備一個本子,隨時記錄各種點子、劇情的靈感、對話的片段、角色的瑣事,特別是在生活俗務中靈光閃現時,要利用散碎時間,及時記錄。
在堅持記錄的過程中,頭腦會保持靈活敏捷,善於發現。
久而久之,你會擁有一座豐富的素材寶庫以供日後取用。
4.重新審視自己一天的安排。
學會時間管理,細化每天各種安排,在一天中挖出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作者認識的一位女士,除了要做家務,還要打兩份工來養活自己和三個孩子。但她沒有就此束手說一句「我沒辦法」。而是通過有效的規劃,每天擠出十五分鍾的空閑時間。僅僅十五分鍾她卻可以寫作並且發表文章。當然可以想像收益很少,但她能夠在全身心投入更精細復雜的作品之前,用這樣的方式讓天賦保持活力,不斷提高,積累收益。
還有一個作者,利用茶歇和午餐時間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先是賣給一家業界領先的出版社,然後轉手給了好萊塢。
早起或者晚睡一小時,通勤路上,一句兩句有創意的話,在靈感消逝之前的點點滴滴,都及時記錄在案。
大多數人都沒有真正閑適的寫作時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障礙,都在我們前行的路上阻撓著我們,做真正重要的事情,那些在我們意志薄弱時橫插進來搗亂的事,最好用時間篩子把它們篩除掉。
5.掃清道路上的障礙。
作者八年前初見勞拉·M時,她思想精巧,眼光體察入微,遣詞造句駕輕就熟,讓人折服,命中註定似乎就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寫作者。可惜因為家庭責任,她「迫不得已要把文學的白日夢,加上防腐的樟腦丸,封存起來」。
為了不讓自己的天賦荒廢,她給親朋好友寫長信閑談。給學校、社會團體創作各種短篇戲劇。她給俱樂部刊物寫的文章廣受喜愛,每個人都希望她能幫忙寫一些「迷人的小詩」,每一個人都不停的跟她說,「不去認真搞創作,真是對不起你自己!」
當最小的孩子也到了上學年齡,她終於可以一展所長的時候,麻煩又出現了,比起平日里的小創作,寫小說需要的自律性和要求更高,一封封不帶感情的退稿信,把她的自信心打得七零八落。勞拉終於明白,這么多年的休耕期,被自己非常不明智的揮霍掉了。
就算是一份賣不出去的初稿廢品,也比寫這些所謂的小創作更接近目標。
我心裡其實我點被驚到了,原來不管長篇還是短篇小說,如果想要寫好,掃清前行路上的種種障礙,不管好賴,盡早開始,才能離目標越來越近,只是任性隨意寫呀寫,很有可能也只是在自嗨中開始,在自嗨中結束。
接下來,在里每日堅持日更的你我,何去何從?
不管如何,目前來說,肯定是要堅持的,對不?因為遇到的同頻人越來許多,讀著思考著寫著,相互鼓勵,一路笑著面對,挺好!
休耕期是每個作者創作生涯中價值千金的必經階段,是韜光養晦,還是暴殄天物,決定了你最終收獲的是夢想中的成功,還是不堪的失敗。
⑥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美國《作家文摘》雜志社(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SAHMwj9opbwlOC3CeUI6gQ 提取碼: uim5
書名:短篇小說寫作指南
作者:美國《作家文摘》雜志社(編)
譯者:謝楚聿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1-30
頁數:360
內容簡介:
「沒有無聊的主題,只有無能的作者。」
這本書將告訴你,寫作這件事任何人都學得會!
美國權威雜志《作家文摘》總結的這套故事寫作方法既實用又簡單,告訴你怎樣寫出別人願意出版、願意讀、讀了就停不下來的好故事。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由美國國家圖書獎、法國費米娜文學獎獲得者喬伊斯 •卡羅爾•歐茨作序,全美38位作家、編輯創意授課,內容涵蓋短篇小說寫作技巧的方方面面。你將在這本書里得到關於如下問題的答案:寫作靠靈感就行嗎?如何讓人物真實可信?對白和說話是否一樣?如何選擇合適的視角?故事中的情節和沖突如何建立? 場景如何搭建?如何運用閃回?等等。每個作家,從初學者到專業者,都能通過本實用的書獲得啟發、指導和鼓勵。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作家文摘》雜志社 編
創辦於1920年,是一份以初學者和已成名作家為目標讀者的美國雜志。內容包括采訪、寫作指南、手稿評改等。如今的業務范圍包括雜志、出版、網站、網路商店、培訓,也運作寫作比賽和書業獎項。
在超過90年的時間里,《作者文摘》雜志幫助無數寫作愛好者成為專業作家,現今每期發行量仍超六萬份。
譯者:謝楚聿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目前供職於某游戲公司,專職游戲本土化。熱愛文字,鍾情紙筆。
⑦ 《哈佛短篇小說寫作指南》
《哈佛短篇小說寫作指南》約翰·蓋利肖
25.7萬字,781頁。
我一直以為寫作故事是可以教授的,在我們開始寫作的時候,最好的狀態是一邊寫作,一邊進行學習,許多人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看了太多的寫作的書籍之後,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寫作自己的故事,感覺自己到處都是缺陷,我最開始的時候,是寫然後意識造自己需要補充知識,才開始閱讀相關的書籍,去嘗試將自己所學到的東西才能夠寫的比從前好。
我很贊同本書作者一個觀點,我們寫作就像在開車,時間越長你會越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有些人選擇改正自己行為,有些人不管多久都不願意改,哪怕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仍舊固執的保留這自己的壞習慣。
學習技巧的目的不是讓你失去自我,全盤的接受他人的觀點,而是讓你意識到自己錯誤,並嘗試去更正自己的錯誤,讓你寫出更好的故事。
我們不斷學習他人經驗從來都是為了讓自己變得好,而不是成為復製品,閱讀更多的不同的教授同樣知識的書籍好處是,可以讓你知道更多不同的技巧,方便你選擇適合自己的來讓你的寫作更好。
所以,我會去大量的閱讀這些關於寫作技巧的書籍。
說回到本書,在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專門在大學里教授寫作的課程的教師所寫的關於寫作技巧的書籍,本書籍里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小說視角的選擇,小說的視角選取關繫到整個故事,給人帶來的閱讀感受。
第一人稱的小說寫作,就怕的就是,主角的自說自話,這讓讀者非常的不輸分,因為很大的程度的上讀者會認為這個人在吹牛,讓讀者一開始就不那麼想要閱讀下去,讀者會默認接下來的部分全部都是在吹牛,但是,本書的作者告訴我們第一人稱是可以寫出好的作品,關鍵在於,你讓這個人如何開始,如何講述這個故事;
在第三人稱的小說里我們要注意不要過度的分析其他角色的想法,我們應該通過他們的行為來展現他們的想法,讓你的讀者通過筆下人物的選擇行為,來知曉他內心的想法,過度的分析角色的想法,會少了很多的趣味,也會讓故事變得無聊。
當然,本書的其他部分也是同樣的精彩,作為一個寫故事的新手,可以閱讀一下本書,你可以在本書里學習到勾起讀者興趣的觀點,讓你的筆下的人物變得富有魅力,從而讓讀者更加的願意去閱讀你後面的故事。
寫故事是一個長久的工作,一旦開始就會發現自己有諸多的不足之處,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學習一點別人的經驗。
⑧ 提升寫作能力的書單——《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等29本
去年年底在我的微信讀書APP上建立了一個書單,結合豆瓣讀書的評分篩選出了20多本提升寫作能力的相關書籍。
以下是我通過搜集網友發言總結的書單:
1.斯蒂芬·金的《寫作這回事》
2.美國《作家文摘》雜志社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
3.詹姆斯·斯科特·貝爾等《大師寫作班:這樣寫出好故事》全三冊
4.威廉·斯特倫克《風格的要素》
5.大澤在昌《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
6.帕烏斯托夫斯基《金薔薇》
7.理查·德沃爾特《劇本》
8.傑夫·格爾克《寫好前五十頁》
9.羅伯特麥基的兩本《對白:文字、舞台、銀幕的言語行為藝術》《故事:材質、結構純乎余做滾、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
10.多蘿西婭·布蘭德《寫作的誕生:如何開啟你的寫作之路》《成為作家》
11.威廉·E·布隆代爾《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
12.娜塔莉·戈德堡《寫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過寫作表達自己》
13.馬克·克雷默、溫迪·科爾《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
14.傑克·哈特《故事技巧:敘事性非虛構文學寫作指南》
15.約翰·特魯比《故事寫作大師班》
16.拉里·布魯克斯《故事工程:掌握成功寫作的六大核心技能》
17.羅納德·B·托比亞斯《經典情節20種》
18.傑夫·格爾克《情節與人物:找到偉大小說的平衡點》
19.詹姆斯·斯科特·貝爾《沖突與懸念:小說創作的要素》
20.維多利亞·林恩·施密特《經典人物原型45種:創造獨特角色的神話模型》
——以上都是以英文作家為主,另外中文作家出版有評價較高的寫作書——
21.夏丐尊、葉聖陶的《七十二堂寫作課:夏頃伏丐尊、葉聖陶教你寫文章》《文心》
22.王鼎鈞《作文七巧》
23.朱天衣《朱天衣的作文課》
24.劉楊《學會寫作》
目前書單共有29本,大多數都可通過手機閱讀APP獲取,可以根據需要選取閱讀。
在今後的閱讀中我將隨時輸出讀書筆記,也會調整書單。
本來想將《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加入其中,不過讀完之後的感覺是:似乎沒有太大必要讀,所以不加入書單。主要原因是:首先,本書原書是英文書,是針對英文寫作的。書中講解的寫作規則和例題等都是針對英文的語法而設。其次,作為該書作者出版的一整套教學書體系中的一本,《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本質是一本工具書,適合英語初階學者學習和商務人士的公文寫作。最後,雖然遠離了學生時代,也遠離了英文寫作,但是本書仍然在結構、風格和可讀性等方面列出了一些可供參考的准則。但是感興趣的話仍然可以讀,這本書如名字一般,確實是小小的一本,字數僅三萬多,我全程讀完約1個小時。
⑨ 每日一書《短篇小說寫作指南》
主題詞:寫作
【我是】落蘇
【我推薦書籍】《短篇小說寫作指南》
【書籍核心問題】提供短篇小說寫作技巧
【解決辦法】
1.隨時閱讀。必須廣泛涉獵各種文章,才能對當下的出版潮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必須深入了解那些有可能會為作品提供一席之地的受眾群體。必須清楚地知道各種刊物對作品篇幅的要求變化以及編輯喜好的轉換。哪怕日常安排不允許自己花大量時間寫作,這些事情也是一定要完成的。
2.應該與其他寫作者保持往來。一場盯鏈良好的業內交流能夠為一個寫作者提供最大程度的激勵。作傢俱樂部、筆會、文學批評小組、凱猛孫學習班——這些活動能讓一個在寫作上不甚積極的人感到自己有一隻腳邁進了文學殿堂的大門。
3.應該做筆記。初學者都應該有一個筆記本,裡面記錄的是各種點子、劇情的靈感、對話的片段和角色的瑣事。
4.應該重新審視自己一天的安排。無論日程有多麼緊張,或是有多確定自己沒有時間寫作,都應該再看一下自己一天的各種活動安排,盡可能保證每件事的目的性,就像一個訓練有素的效率專家那樣。在不欺騙家人、上司或是任何眼下佔用了你絕大部分時間的人的前提下,絕對能夠在一天中挖出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5.應該掃清道路上的障礙。交通信號不會一直都是紅燈。同樣,文學創作也不會永遠停滯。一個寫作者往往在絕望時會突然發現,阻礙奇跡般知緩地不復存在了,他從此可以每天都花上好幾個小時的時間來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