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舉蔣
A. 男主蔣輕舟的短篇小說
天堂之戀:小子,深深愛上你
蘇薇以為自己已經完全忘記了蔣輕舟,但是在看到這個有著和他相似輪廓的少年的那瞬間,心臟劇烈的跳動分明告訴著她——她仍然很想念蔣輕舟,像瘋了一樣想他。蘇薇終於承認,原來無論過了多久,她都無法從蔣輕舟對她的束縛中逃開。
B. 要8篇短篇小說的摘抄文段!
人生!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 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摘抄《創業史》,1975年10月24日
生命!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至於因為虛度年華而痛悔,也不至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巳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摘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76年12月30日
我的「自白書」
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
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麼「自白」,
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
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
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
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由」,
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
摘抄《紅岩》,1976年12月2日
理想!
這點,我完全可以奉告。我從一個普通的工人,受盡了舊社會的折磨、迫害,終於選擇了革命的道路,變成使反動派害怕的人,回憶走過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巳看見了無產階級在中國的勝利,我感到滿足。風卷殘雲般的革命浪潮,證明了我個人的理想和全國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無窮的力量。人生自古誰無死?可是一個人的生命和無產階級永葆青春的革命事業聯系在一起,那是無尚的光榮!這就是我此時此地的心情。
摘抄《紅岩》,1976年12月2日
凝想!
你知道我那時的痛苦心情,你知道我寫小說,而且你自己也受了我的影響動手寫起來你的自傳式的小說來,你知道我從沒有一個時候完全絕望,我從沒有一個時候失去我的對光明的信仰。
心啊,不要只是這樣的痛罷,給我以片刻的安靜,縱然是片刻的安靜,也可以安舒我的疲倦和心靈。
我要力量,我要力量來繼續奮斗。現在不到撒手放棄一切的時候。我還有眼淚、還有血。讓我活下去罷,不是為了生活,是為了工作。
不要讓霧迷住我的眼睛,我的路是不會走錯的。我為了它而生活,而且我要繼續走我的路。
心啊,不要痛了。給我以力量,給我以力量來戰勝一切困難,使我站起來,永遠站起來......。
一個人對自己是沒有欺騙、沒有寬恕的。讓我再來打開我的靈魂的一隅罷。在夜裡,我常常躺在床上不能夠閉上眼睛,沒有別的聲音和景象來打擾我。一切人世的榮辱、毀譽都遠遠地消失了。那時候我就來做我自己的裁判官,嚴勵地批判我的過去的生活。
摘抄《愛情的三步曲》,作者:巴金。1977年8月6日
市燴頌
不要追求、不要議論;尋找的是瘋狂、講理的是蠢笨。晚上的夢好醫治白天的傷痕,而明天要來的讓它就成。活著就得會過活,驚慌、悲哀和快樂。願意些什麼?後悔些什麼?活過了一天——阿迷陀佛!
作者:高爾基。1977年8月10日
豪言壯語
活著為革命,生命值千金;活著為個人,不如一根針。是針還是金,行動作結論。
對待困難的回答是戰斗;
對待戰斗的回答是勝利;
對待勝利的回答是謙遜。
要想成駿馬,就要敢於在叢山峻嶺中賓士;
要想成雄鷹,就要敢於在暴風雨中展翅;
要想成蛟龍,就要敢於在驚濤駭浪中遨遊。要想成真正的革命戰士,就要敢於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
摘抄遼報1978年5月4日馬曉春輯錄整理
拔才論
夫有德有才者惜才,有德無才者容才;無德有才者忌才,無德無才者毀才。嘆今惜才容才者少,忌才毀才者多。故天下有才正直之士,不能行其志展其才,阿諛奉承之徒反能青雲直上矣......。
C. 找一個短篇小說...
滴血鐲
作者: 秋凝冬雪
很久以前,有一個女孩叫凌兒。正值20歲花樣年華,長得水靈靈的,非常討人喜歡。唯一令人悲哀的是,她從小就啞了,發不出聲來。為此,她的母親尋訪名醫,卻毫不奏效。她不知道她的父親是誰,每當她問起自己的父親的時候,母親總會皺著眉頭不語,或含糊了事。阿凌很懂事,知道有苦衷,就也沒有再追問。
她的母親叫殷雪梅,人們都叫她殷娘,她很樂於助人,村裡人都認識她。
凌兒常常去幫母親買菜,有一天,路上竟撿到一個晶瑩剔透的手鐲。雖然沾了滴血,但無疑是一個很令人驚喜的寶貝。她連菜也顧不上買了,欣喜地回家去,想把這個手鐲給母親看。
凌兒剛進家門,殷娘就說:「凌兒啊,這么快就買回來了?呵呵,畢竟你們年輕人的腿腳比我們好用啊。」
凌兒趕緊進去殷娘的卧室,用手劃道:手鐲,漂亮。有血,戴上。沒買菜。
殷娘畢竟是凌兒的母親,知道她要說什麼:「呵呵,真漂亮,當了還能值很多錢呢。」凌兒比劃道:不要,戴。殷娘笑了:「那我就戴了,你快點去買菜吧。」凌兒笑了笑,提著剛才的籃子走了。
殷娘望著凌兒出門的背影,不知不覺嘆了口氣。「孩子她爹……」
過了一會兒,凌兒買菜回來,卻發現家裡已不堪入目:家裡的衣服被翻得到處都是,地上是從未有過的泥濘,床已經徹底被翻了個個,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雜亂,令人頭痛。對了,娘……娘呢?凌兒趕緊尋找,卻不見殷娘的蹤影。當凌兒到後院時,她驚呆了,殷娘已被官差捆綁住,眼裡還噙著淚水,彷彿要說什麼,但還是低下了頭。
凌兒手裡的菜籃已掉到了地上,張大了嘴想說話:「這是怎麼回事!」
官差雖看不懂,但也答道:「剛剛接到報案,說西街宋掌櫃家有大量財務被盜,懷疑是殷娘所為。」
凌兒覺得好可笑,殷娘這個柔弱的身子,又怎會當起強盜?
官差接著說:「證據就是這個手鐲。這是宋掌櫃家的被盜財物之一。」
凌兒不覺心裡著急,這個手鐲明明是自己撿到的!娘又為什麼不解釋呢?為什麼不告訴官差,這個手鐲是自己的女兒撿到的,與自己沒又任何關系!
凌兒好恨自己,如果自己能說話的話,就不會想現在這樣,眼巴巴地望著自己的母親被官兵抓走……而那個手鐲,因為留有血跡,宋掌櫃嫌晦氣不要它了,留給了凌兒。
幾天後,殷娘被處死了。
悲痛欲絕的凌兒悄悄從執刑場上回了家,握著那個害母親的手鐲,想著當初如果自己不去撿的話,如果自己能說話的話,如果自己能跟縣令說明一切的話……想到這里,凌兒想嚎啕大哭,又沒有聲音,只能把所有無奈加到眼淚上,啪嗒啪嗒地掉在那手鐲上的眼淚上。
凌兒低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在冰冷的地上積著的不是淚,是一灘血!凌兒望著自己血淋淋的手,定睛一看,血竟然是從手鐲上的血跡流出來的!而地上的血,卻朦朦朧朧的呈現一個人像,越來越清楚,竟然是當今縣令舉著一把刀。凌兒嚇呆了,卻又發現,血上的景象竟然還會動!
窗外很黑,縣令殺了一個女人,並把它埋在縣衙的後花園里……
凌兒看著它,知道自己發抖著的手,沒有握住那鐲子。它掉在血灘上,一圈圈的波紋淡化了映像,又消失了。
凌兒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是在做夢,雖然鐲子還是掛在她的手上,而地上的一灘血,卻顯得格外刺眼。
這鐲子……難不成這是真的?
那一夜,凌兒感覺好累,虛脫般躺著,卻難以入眠。
第二天一早,凌兒覺得頭昏昏的,她戴起鐲子,到集市去買菜。賣豬肉的姜大爺還在攤子後面悠閑地坐著。
凌兒馬上走了過去。姜大爺看見凌兒來了,說:「凌兒啊,一個人的日子很苦吧。我到現在也不會相信,殷娘這么好的人竟會偷東西……可憐的孩子啊……」
凌兒笑了笑,拿了些豬肉,剛要給姜大爺付銀子,卻被他擋住了。
「孩子啊,這錢給你,以後就用這個維持生計吧,我也給不了太多啊。」說著遞給凌兒一百兩的銀票。凌兒不好意思拒絕,只好笑了笑,收下了。
就在凌兒轉身的那一瞬間,凌兒忽然聽到李姑與姜大爺的談話:「聽說啊,縣太爺的夫人突然失蹤了,但縣太爺卻不太著急,只是派了些官差去找,一點也不重視呢。」
「唉,或許縣令應該早就知道那個女人是因為錢財而嫁進來的。」……凌兒頓起疑心,難不成鐲子告訴我的景象是事實的?縣令殺的,是自己的夫人!
她的腦子好亂,所有在她身邊發生的一切太難以置信了。
她突然想起奶奶給她講的滴血鐲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名春瑩,是一個官霍世家的大小姐,卻無奈愛上了一介姓蔣的書生。
他的父親竭力反對這門婚事,並且說春瑩已和石公子有婚約 。但春瑩以死相逼,無奈父親只好聽從她,匆匆辦了婚事,並趕出了家門。春瑩與蔣書生重新過起了日子,雖清貧,但也幸福。
三年後,書生寒窗苦讀,終於考試中第,當了一方的縣令。但是春瑩卻發現蔣生竟與司徒家金扇小姐眉目傳情,並瞞著她私會。春瑩又怎能受得了用自己的性命換來的只是一個稍縱即逝的愛情?當晚,蔣生回來以後,春瑩一語道破自己的所見所聞,並扯起一塊白布,准備自殺。
蔣生非但沒有阻攔春瑩,還更加地刺激她,春瑩說要保官,蔣生大笑:「我就是官!」並拿起一把切菜刀刺向春瑩。血濺白紗,春瑩被扔在了某個荒山野嶺,聽得見的只有狼的哀鳴聲。
後來,春瑩化成了一個玉鐲,稱為滴血鐲,如果戴它的人兒也遭到了與她相同的經歷的話,就會留下主人的一滴血,一碰到眼淚就會吸取流淚人的血,把主人死時的景象映在血上……凌兒不覺倒吸一口涼氣,原來昨天的血是她自己的!難怪頭總是昏昏沉沉的……
她馬上走到宋掌櫃家,竟得知這玉鐲是縣令在處理一些不用的物品的時候賣給他的。
這滴血鐲一定是失蹤的縣令夫人的,不是,是被殺害的縣令夫人的!
凌兒已經不再懷疑鐲子的映像了。凌兒猜測,是縣令愛上了另一女子,負了他的夫人,並將她殺害,埋在後花園里。
她當場來到縣衙,擊鼓鳴冤。
此時正值當今皇上微服私訪,落戶縣衙。
「咚——咚——」
鼓聲震人心魄,縣令聽聞,立即升堂。皇上也要參觀,看一看此官究竟是如何審案的,縣令只好聽從。
「升——堂——」
堂外聚集了好多人,有姜大爺,李姑,還有一些看熱鬧的村民。「堂下之人所謂何事?」
凌兒不言,指了指自己的嘴巴。
「哦,原來是個啞巴。你要告誰?」
凌兒拿起手,瞪大了眼睛,指向堂上之人。縣令驚呆了,這分明是指他!這種民告官的事情他還是頭一回碰到,還是在當今皇上面前!
「大……大膽!區區小女子竟敢擾亂公堂,打二十大板,立即趕出縣衙!」
凌兒並沒有驚慌,只見她舉起手,把滴血鐲取下來,放在地上,並且用力咬自己的胳膊。
「慢!」縣官很好奇,「這女子究竟要搞什麼名堂?」
巨大的疼痛使凌兒留下了眼淚,而那淚水又落在了地上,漫過滴血鐲。不久,地上積了一灘血,縣令的影像浮現在了那裡,在場的人無不目瞪口呆,包括緊皺著眉頭恐慌著的縣令。只見血中的縣令又一次舉起刀,刺向縣令旁的女人。那女人死了,縣令倉皇地把她抱住,埋葬在後花園……
一個不知道規矩的小衙役大叫起來:「這分明是失蹤了的縣令夫人!」縣令回頭看了一眼聖上,又轉過頭來哆哆嗦嗦地說:「這……這女子無憑無據,竟使用妖……妖物來陷害本官,加二十大板!」
「慢!」
皇上起身,「是真是假我們只要看一看後花園的地下不久知道了?難不成這小女子夜裡翻牆過來把你的夫人埋在那裡不成?」
跟在皇上身邊的公公立即喊道:「聖上移駕後花園——」
「不用了。」縣令一看隱瞞不住了,便平靜地說,
「我承認,是我殺了她。她竟然以為抓找了個把柄就能威脅我,做夢!」
縣令走到皇上面前,跪了下來。
「皇上,老臣知道錯了,甘願受罰。唉,千不該,萬不該,就是不該采那一朵傲雪上的梅花!」
皇上聞聽此言,皺了皺眉,問:「這是什麼意思?」
縣令不知不覺流下淚來:「當年,我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少年。有一年,雪下得很大,我竟然發現窗外的樹上開了梅花,它是那麼美麗而又嬌艷。我趕緊跑出去,把她采了下來。就在此時,我碰到了一個姑娘。她比梅花還美,美得讓人動情。她見到我采梅花,便對我說自己也喜歡梅花,她的名字里也有梅字。我們如同見了就別的故友一般,談了許許多多的事情,直到雪停了,她才依依不捨地說要回家去了。第二天,我向父親說自己喜歡上了一個女孩,要向他提親。原以為父親會很高興的,但他老人家卻勃然大怒,堅決不同意。說我是一個少爺,怎能看上一個貧賤的女子?」
說到此時的縣官已經是淚流滿面:「我使者我的性子,看父親能不能改變主意,但我始終沒有等到那一天。我無可奈何地逃出了家門,拉上她,過著逃亡的日子。我們生了一個孩子,為了紀念那梅花,我給我們的女兒起了一個名字叫李凌梅。可是好景不長,我的父親很快發現了我的蹤跡,並派了大量的人來抓我。就在我們家的僕人來到我們所住的房子前的時候,小小的凌梅感覺肚子餓了,便想要嚎啕大哭。我急了,馬上把毒葯往她嘴裡灌。我真是一個失責的父親啊,把女兒給毒啞了,還被僕人抓到……我留下她和孩子,無可奈何地被捉走了,並與琳小姐成親……昨晚,夫人竟然說我是有婦之夫,而且到現在還瞞著她有一個孩子的事情,揚言要自殺,要報官,要告訴皇上……我當時失控了,等我清醒過來時,她已經死了。我萬萬沒有料到,她竟然就這樣死了……我對不起你啊!臧琳,還有雪梅!」
凌兒一聽,驚呆了,這明明是她母親的名字!她張大了嘴,彷彿要說出什麼,卻發不出聲來……終於,她瞪大了眼睛,發出了猶如嬰兒初次來到人世間的第一聲啼哭般的聲音:「爹——」
縣令慌忙轉過頭來,走向凌兒:「你不是啞巴嗎?你剛才叫我什麼?」
凌兒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她淚如雨下地歇斯底里地嚎叫著:「我就是殷雪梅的女兒啊!凌兒!李凌梅!」
縣令跪在了凌兒面前:「你真的是……殷雪梅的女兒?!難怪你們有幾分相似之處!雪梅呢?她還好嗎?」
凌兒終於明白了一切,明白了娘親那時被捉走的時候為什麼沒有反抗,她一定是看到了滴血鐲隱藏的情景,並以為所有的一切都是因自己而起,所以深深地自責著!
「爹,你還記得嗎?兩年前,西街宋掌櫃家被盜的案子?」「當然記得了。那時不是一個女子偷了東西嗎?後來逮捕歸案了。啊!難道……」
「沒錯!那時被殺的,就是我的娘親!娘親看到了你當給宋掌櫃的手鐲,看到了那裡的所有事情!她大概也猜出幾分了吧。當官兵把手鐲當成贓物要抓她的時候,她怕連累你,自己承擔了一切的罪過……」
「我該死啊!……」
此時凌兒越來越覺得不對勁,頭昏昏沉沉的,彷彿血被吸走了一般……對了,滴血鐲!她和縣官的眼淚留在了滴血鐲上,它在無情地吞噬者他們的血!
「爹……能在死之前叫一聲您,我死也足夠了……」凌兒有氣無力地說道。
此時的縣官也猜出了幾分:「雪梅啊……我要死了……但是我見到我的女兒了……」
兩個人在縣衙昏了過去,皇上急忙趕過來:「快傳太醫!」縣官和凌兒馬上被送走,外面的人都擔說散就散了,有些人還嘖嘖地指責者,不只是職責縣令,還是縣令夫人,還是那傻傻的殷娘。
而此時的縣衙留下的只是一灘血,不斷地重演著一個畫面:血中的縣令拿起一把刀,刺向臧琳夫人……
D. 國內外名著中短篇小說(或散文)都有哪些比較經典
推薦傑克倫敦的,曠野的呼喚,雪狼,等等等,超級經典
E. 魯迅 社戲全文
全文:
我在倒數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過兩回中國戲,前十年是絕不看,因為沒有看戲的意思和機會,那兩回全在後十年,然而都沒有看出什麼來就走了。
第一回是民國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時候,當時一個朋友對我說,北京戲最好,你不去見見世面么?我想,看戲是有味的,而況在北京呢。於是都興致勃勃地跑到什麼園,戲文已經開場了,在外面也早聽到冬冬地響。
我們挨進門,幾個紅的綠的在我的眼前一閃爍,便又看見戲台下滿是許多頭,再定神四面看,卻見中間也還有幾個空座,擠過去要坐時,又有人對我發議論,我因為耳朵已經喤喤的響著了,用了心,才聽到他是說「有人,不行!」
我們退到後面,一個辮子很光的卻來領我們到了側面,指出一個地位來。這所謂地位者,原來是一條長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狹到四分之三,他的腳比我的下腿要長過三分之二。我先是沒有爬上去的勇氣,接著便聯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地走出了。
走了許多路,忽聽得我的朋友的聲音道,「究竟怎的?」我回過臉去,原來他也被我帶出來了。他很詫異地說,「怎麼總是走,不答應?」我說,「朋友,對不起,我耳朵只在冬冬喤喤的響,並沒有聽到你的話。」
後來我每一想到,便很以為奇怪,似乎這戲太不好,——否則便是我近來在戲台下不適於生存了。
我於是忘了前幾年的冬冬喤喤之災,竟到第一舞台去了,但大約一半也因為重價購來的寶票,總得使用了才舒服。我打聽得叫天出台是遲的,而第一舞台卻是新式構造,用不著爭座位,便放了心,延宕到九點鍾才去,誰料照例,人都滿了,連立足也難。
我只得擠在遠處的人叢中看一個老旦在台上唱。那老旦嘴邊插著兩個點火的紙捻子,旁邊有一個鬼卒,我費盡思量,才疑心他或者是目連的母親,因為後來又出來了一個和尚。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誰,就去問擠小在我的左邊的一位胖紳士。
於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麼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亂打,看兩三個人互打,從九點多到十點,從十點到十一點,從十一點到十一點半,從十一點半到十二點,——然而叫天竟還沒有來。
我向來沒有這樣忍耐的等待過什麼事物,而況這身邊的胖紳士的吁吁的喘氣,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紅紅綠綠的晃盪,加之以十二點,忽而使我醒悟到在這里不適於生存了。
我同時便機械的擰轉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擠,覺得背後便已滿滿的,大約那彈性的胖紳士早在我的空處胖開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後無迴路,自然擠而又擠,終於出了大門。
街上除了專等看客的車輛之外,幾乎沒有什麼行人了,大門口卻還有十幾個人昂著頭看戲目,別有一堆人站著並不看什麼,我想:他們大概是看散戲之後出來的女人們的,而叫天卻還沒有來……
然而夜氣很清爽,真所謂「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著這樣的好空氣,彷彿這是第一遭了。
這一夜,就是我對於中國戲告了別的一夜,此後再沒有想到他,即使偶爾經過戲園,我們也漠不相關,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月還沒有落,彷彿看戲也並不很久似的,而一離趙庄,月光又顯得格外的皎潔。回望戲台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吹到耳邊來的又是橫笛,很悠揚;我疑心老旦已經進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說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後了,船行也並不慢,但周圍的黑暗只是濃,可知已經到了深夜。他們一面議論著戲子,或罵,或笑,一面加緊的搖船。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連夜漁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彩起來。
離平橋村還有一里模樣,船行卻慢了,搖船的都說很疲乏,因為太用力,而且許久沒有東西吃。這回想出來的是桂生,說是羅漢豆正旺相,柴火又現成,我們可以偷一點來煮吃。大家都贊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裡,烏油油的都是結實的羅漢豆。
「阿阿,阿發,這邊是你家的,這邊是老六一家的,我們偷那一邊的呢?」雙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說。
我們也都跳上岸。阿發一面跳,一面說道,「且慢,讓我來看一看罷,」他於是往來的摸了一回,直起身來說道,「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一聲答應,大家便散開在阿發家的豆田裡,各摘了一大捧,拋入船艙中。
雙喜以為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於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裡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們中間幾個年長的仍然慢慢的搖著船,幾個到後艙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剝豆。不久豆熟了,便任憑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圍起來用手撮著吃。吃完豆,又開船,一面洗器具,豆莢豆殼全拋在河水裡,什麼痕跡也沒有了。
雙喜所慮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鹽和柴,這老頭子很細心,一定要知道,會罵的。然而大家議論之後,歸結是不怕。他如果罵,我們便要他歸還去年在岸邊拾去的一枝枯桕樹,而且當面叫他「八癩子」。
「都回來了!那裡會錯。我原說過寫包票的!」雙喜在船頭上忽而大聲的說。
我向船頭一望,前面已經是平橋。橋腳上站著一個人,卻是我的母親,雙喜便是對伊說著話。我走出前艙去,船也就進了平橋了,停了船,我們紛紛都上岸。母親頗有些生氣,說是過了三更了,怎麼回來得這樣遲,但也就高興了,笑著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說已經吃了點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來,並沒有聽到什麼關系八公公鹽柴事件的糾葛,下午仍然去釣蝦。
雙喜,你們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罷?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我抬頭看時,是六一公公棹著小船,賣了豆回來了,船肚裡還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們請客。我們當初還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蝦嚇跑了!」雙喜說。
六一公公看見我,便停了楫,笑道,「請客?——這是應該的。」於是對我說,「迅哥兒,昨天的戲可好么?」
我點一點頭,說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點一點頭,說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來,將大拇指一翹,得意的說道,「這真是大市鎮里出來的讀過書的人才識貨!我的豆種是粒粒挑選過的,鄉下人不識好歹,還說我的豆比不上別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給我們的姑奶奶嘗嘗去……」他於是打著楫子過去了。
待到母親叫我回去吃晚飯的時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羅漢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給母親和我吃的。聽說他還對母親極口誇獎我,說「小小年紀便有見識,將來一定要中狀元。姑奶奶,你的福氣是可以寫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卻並沒有昨夜的豆那麼好。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感受:
小說所描寫的是另一種迥然相異的環境氣氛及人情人際關系。這里有美的自然環境,有美的生活情趣,有美的人際關系,有美的人情意味。鄉下的生活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情趣,掘蚯蚓釣河蝦,飽餐一頓,有迷人的月夜出航,小朋友合燒吃羅漢豆的活動,使作者無比歡快,心曠神怡。
這里的寫景敘事繪人,同樣聚焦於作者的心理感受和審美追求:嚮往熱情友好、淳樸溫厚的人際關系,懂憬正直無私、美好和諧的人情味和人性美。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作者抨擊都市劇場,盛贊農村社戲,所潛心抒發的正是他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惡丑的憎厭。
通過作者在京都看京戲柵在農村看社戲兩種情景、兩種感受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熱誡友好、平等和諧的人情人際關系的嚮往。
出處:出自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社戲》。
(5)短篇小說舉蔣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社戲》寫於1922年10月。作品寫到在北京看戲的時候,說那是「倒數上去二十年中」的事。從作品發表時算起,倒數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
當時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如剛剛經過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898年的戊戌變法,1900年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戰爭……清王朝的反動統治者正在「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加緊奴役和盤剝中國人民。
魯迅於1902年懷著救國救民的思想,留學於日本,1909年至1911年年底先後任教於杭州、紹興。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專制主義的清王朝,於1912年1日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對此,魯迅非常興奮,熱情地歡迎和支持,並應當時教育總長蔡元培的邀請,赴南京教育部任部員,後隨教育部遷北京。
此後接連發生了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他說「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於是失望,頹唐得很了。」終於使他認識到,經過辛亥革命,中國的社會現狀「招牌雖換,貨色照舊」,沒有什麼改變。
十月革命給正在沉思,探索的魯迅以強烈的震動,使他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愛國運動暴發,使魯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奮,於是用筆起來無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質,發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鐵屋子」的號召。
他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以徹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敵人接連投去匕首和機槍,表現了鮮明的革命者的立場。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表了小說《社戲》。
F. 女主叫連翹男主姓蔣的短篇小說
《遍地余情》作者:居筱亦(完結)
(晉江vip2014-06-06完結/虐戀情深)
總下載數:4 非V章節總點擊數:285299 總書評數:2265 當前被收藏數:2195 文章積分:36,026,036
【文案】
七分愛情三分騙,有人願被騙一時,有人願被騙一世。
連翹寧可被蔣鳳麟騙一輩子,可惜事與願違。
內容標簽:都市情緣 虐戀情深 破鏡重圓
搜索關鍵字:主角:連翹 ┃ 配角:蔣鳳麟,賀俊馳,小美琪 ┃ 其它:人生何處不相逢
G. 明代短篇小說什麼借年輕商賈蔣興哥與妻子王三巧的離合遭遇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原文:
卻說蔣興哥跟隨父親做客,走了幾遍,學得伶俐乖巧,生意行中,百般都會,父親也喜不自勝。何期到一十七歲上,父親一病身亡,且喜剛在家中,還不做客造之鬼。興哥哭了一場,兔不得揩千淚眼,整理大事。擯礆之外,做些功德超度,自不必說。
光陰如箭,不覺周年己到。興哥祭過了父親靈位,換去粗麻衣服,再央媒人王家去說,方才依允。不隔幾日,六禮完備,娶了新婦進門。
此文出自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7)短篇小說舉蔣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是一篇古代白話短篇小說,收集在明代著名的通俗文學家馮夢龍編纂的《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說》)中。馮夢龍編纂的擬話本短篇小說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被後人稱之為「三言」。
展示了宋元明三代城市生活,從中可以窺視市民生活場景和城市小市民的眾生相。它是中國寶貴的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寶藏。《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是「三言」中作品的典型代表,從此入手可以對馮夢龍作品的思想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H. 潛伏里提到的小蔣和CC都是什麼意思啊
小蔣是指蔣經國,CC是指中央俱樂部。
蔣經國是蔣介石之子,又名建豐,俄語名字叫尼古拉,浙江奉化人。1920年,蔣經國就學於上海有名的萬竹小學。當時,蔣介石正追隨孫中山在粵工作,就委託在上海經商的陳果夫對蔣經國予以照料。
中央俱樂部又稱CC系,是一個政治派系,實力主要分布在國民黨中央黨務部門,尤其是組織部、中統局、地方各級黨部和教育系統(尤其是大學)。
CC系的名稱來源於1927年9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央俱樂部」(Central Club的簡稱),雖然「中央俱樂部」之說流傳盛廣,但除了一些口耳相傳和間接的憶述文字外,從未得到有力的直接證實。但CC系於1932年成立「青天白日團」(簡稱青白團)卻是事實。
陳氏(果夫、立夫)兄弟數十年來一直否認CC系的存在,其骨幹分子亦大多緘口不談。CC旗下的部分報刊有《政治評論》、《社會新聞》和《中興周刊》等。
(8)短篇小說舉蔣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1945年,正是抗日戰爭接近尾聲之際,國、共、日三方的角力日趨激烈,平靜的海面下暗流涌動。由於軍統特務李海豐投靠南京汪偽政權,軍統情報處成員余則成(孫紅雷 飾)受命前往南京刺殺叛徒,卻意外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經中共策反,余則成以地下黨的身份重返軍統,成為扎入國民黨心臟的一顆鉚釘。為了協助余的工作,黨組織派出脾氣火爆、口無遮攔的女孩翠平(姚晨 飾)擔任余的冒牌夫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共的斗爭愈加強烈,這對夫婦也面臨著人生重大的考驗。本片根據天津作家龍一(本名李鵬)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
I. 求 一些好看的短篇小說
杉杉來吃
我來就郎
歲月是朵兩生花
晨曦之霧
千山暮雪
殤璃
一宵冷雨葬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