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唐代文人中短篇小說選

唐代文人中短篇小說選

發布時間: 2024-01-16 15:48:02

『壹』 唐傳奇是指唐代流行的

唐傳奇是指尺坦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

《唐傳奇》是唐代文人創作的叢友文言短篇小說,內容除部分記述神靈鬼怪外,大量記載人間的各種世態,人物有上層的,也有下層的,反映面較過去遠為廣闊,生活氣息也較為濃厚。

各個階段:歷經前期,中期和後期三個階段。

初、盛唐時代為發軔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傳奇》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作品數量少,藝術表現上也不夠成熟。

中唐時代是傳奇發展的興盛期,名家名作蔚起,《唐傳奇》的大部分作品都產生在這個時期。這個時期的繁榮還與此時期特殊的社會風尚緊相關聯。

中唐時期,通俗的審美趣味由於變文、俗講的興盛而進入士人群落,傳奇在很大程度上已為人們接受和欣賞,已經有了廣大的接受群。

《唐傳奇》在經過發展期的准備,興盛期的火爆之後,終於在晚唐時代開始退潮,出現了由盛轉衰的局面。

唐傳奇是指唐代的一種小說的類滲困槐型,是唐代文人創作的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的文言短篇小說。它的全稱為唐代傳奇文學。傳奇一詞,本身的含義就代表了神話、奇聞異事傳說之意,唐傳奇的內容也包含了神話鬼怪的故事。

『貳』 唐傳奇里都有什麼故事

1、《任氏傳》

《任氏傳》是唐代文學家沈既濟撰寫的一篇傳奇。這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借狐仙寫人、寫現實生活的作品。

文章描寫一個由狐狸幻化的女子任氏忠於愛情、不畏強暴的故事,一反以往狐妖鬼魅害人的傳統觀念,塑造了一個聰明美麗、堅貞多情的狐精形象,具有反封建意義。

情節曲折生動,豐富完整;細節描寫逼真傳神,富於生活氣息;烘托、映襯手法運用極為出色。

後來張生赴京應試未中,滯留京師,與鶯鶯情書來往,互贈信物以表深情。但張生終於變心,認為鶯鶯是天下之「尤物」,還搬出商紂周幽王亡國的例子,證明自己德不足以勝妖孽,只好割愛。

一年多後,鶯鶯另嫁,張生另娶。一次張生路過鶯鶯家門,要求以「外兄」相見,遭鶯鶯拒絕。數日後張生離去,鶯鶯回詩決絕。

全文於敘事中注意刻畫人物性格和心理,較好地塑造了崔鶯鶯的形象,充滿了一種詩意美,是唐傳奇中帶有詩化傾向的佳作。

『叄』 唐傳奇有何傳奇之處

傳奇是唐代開始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作者大多以記、傳名篇,以史家筆法,傳奇聞異事。如《柳毅傳》。唐傳奇的發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初、盛唐時代為發軔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小說到成熟的唐傳奇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作品數量少,藝術表現上也不夠成熟。現存主要作品有王度的《古鏡記》、無名氏的《補江總白猿傳》、張的《遊仙窟》。中唐時代為興盛期,從唐代宗到宣宗這100年間,名家名作蔚起,唐傳奇的大部分作品都產生在這個時期。元稹、白居易、白行簡、陳鴻、李紳等人更以詩人兼傳奇家的身份,將歌行與傳奇配合起來,用不同體裁不同方式來描寫同一事件(如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陳鴻的《長恨歌傳》,都有與之相配的長篇歌行),從而既提高了傳奇的地位,也擴大了傳奇的影響。晚唐時代開始退潮,出現了由盛轉衰的局面。雖然此期作品數量仍然不少,並出現了不少傳奇專集,如袁郊的《甘澤謠》、皇甫枚的《三水小牘》、裴鉶的《傳奇》、薛用弱的《集異記》、李復言的《續玄怪錄》等,但這些作品大多篇幅短小,內容單薄,或搜奇獵異,或言神志怪,思想和藝術成就都失去了前一個時期的光彩。

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說,內容多傳述奇聞異事,後人稱為唐傳奇。

唐傳奇的繁榮及其原因中國小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還處於萌芽階段,當時大量的是記述神靈鬼怪的志怪小說,少數記人事的小說如<世說新語>,則多記上層人士的談吐和軼事。這些小說,大抵篇幅短小,文筆簡約,缺少具體的描繪。到唐傳奇產生,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唐傳奇內容除部分記述神靈鬼怪外,大量記載人間的各種世態,人物有上層的,也有下層的,反映面較過去遠為廣闊,生活氣息也較為濃厚。在藝術形式上,篇幅加長,“敘述宛轉,文辭華艷,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跡甚明”(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部分作品還塑造了鮮明動人的人物形象。唐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趨於成熟。宋洪邁說:“唐人小說,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惋欲絕,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與詩律可稱一代之奇。”(《唐人說薈》例言引)他把唐傳奇同唐詩相提並論,給予很高的評價。

唐傳奇的繁榮,有一定的歷史、社會原因。

唐朝統一中國以後,長期來社會比較安定,農業和工商業都得到發展,象長安、洛陽、揚州、成都等一些大城市,人口眾多,經濟繁榮。為了適應廣大市民和統治階層文娛生活的需要,在這類大城市中,民間的“說話”(講故事)藝術應運而生。當時佛教興盛,佛教徒也利用這種通俗的文藝形式演唱佛經故事或其他故事,以招徠聽眾、宣揚佛法,於是又產生了大量變文,促進了“說話”藝術的發展。從民間到上層,說話普遍受到人們的喜愛。郭湜《高力士外傳》記載,唐玄宗晚年生活寂寞,高力士經常讓他聽“轉變說話”即說變文和小說以解悶取樂。王建《觀蠻妓》、吉師老《看蜀女轉昭君變》詩,都說到了女妓演唱王昭君的故事。《目連救母變文》的故事則為白居易、張祜所熟悉和引用(孟棨《本事詩》、王定保《唐摭言》)。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貶誤>篇記他於太和年間觀雜戲,中有“市人小說”,講名醫扁鵲的故事。所謂“市人小說”,即指街坊藝人講說的故事。當時文人聚會時,也有以“說話”消遣的。元稹《酬白學士代書一百韻》詩:“翰墨題名盡,光陰聽話移。”自註:“樂天每與余游從,無不書名題壁,又嘗於新昌宅說‘一枝花話’,自寅至巳,猶未畢詞也。”“一枝花話”講的就是白行簡《李娃傳》所記的故事,歷四個時辰,即今八個小時尚未講完,可見敘述非常細致。在某些唐傳奇篇末,往往述及本文的寫作是由於朋友間的“說話”,如“晝宴夜話”(《任氏傳》)、“宵話徵異”(《廬江馮媼傳》)、“話及此事”(《長恨傳》)、“因話奇事”(《續玄怪錄·尼妙寂》)等。文士間流行“說話”風氣,其“說話”藝術又很細致,是促使唐傳奇大量產生並取得突出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

唐代科舉取士,重視文學。在各科中,考試詩賦雜文的進士科最受重視。士人應試之前,常以所作詩文投獻名公巨卿,以求稱譽,擴大社會名聲,為考中進士科創造條件,當時稱之為“行卷”。傳奇文也常用作“行卷”。宋趙彥衛<雲麓漫鈔>說,“唐代士人行卷,逾數日又投,謂之‘溫卷’,如《幽怪錄》、《傳奇》等皆是也”。傳奇以敘事為主,文體近於野史,中間常穿插詩歌韻語,結尾綴以小段議論,即所謂“文備眾體”。唐代後期傳奇專集產生頗多,大約同這種“行卷”、“溫卷”風尚有關。但趙彥衛的說法,在唐宋文獻資料中缺乏有力佐證,因而有的研究者對此表示懷疑。

魏晉南北朝作者把小說作為記錄異聞奇事的野史一類看待,略敘梗概,不講究語言的藻飾。<文心雕龍>詳述各種文體,下及諧辭隱語,於小說一類卻隻字不提。說明在當時區分文筆,注意藻繪的風氣中,志怪記人之類的小說,因缺乏文采而不為論者所重視。唐傳奇情況則大不相同。魯迅說:唐人“始有意為小說”,認為“傳奇者流,源蓋出於志怪,然施之藻繪,擴其波瀾,故所成就乃特異。其間雖亦或托諷喻以紓牢愁,談禍福以寓懲勸,而大歸則究在文采與意想,與昔之傳鬼神明因果而外無他意者,甚異其趣矣。”(《中國小說史略》)這就指出了唐傳奇作者是有意識地進行文學創作,虛構曲折情節,注意語言華美,富於文采與意想,從而取得了突出的文學成就。

繼南北朝之後,佛道兩教在唐代有進一步的發展,在社會上廣泛流行。兩教的經典和文藝作品,如變文、壁畫等其中包含著不少情節離奇曲折、想像豐富奇特的故事。它們對一部分唐傳奇(主要是神怪一類作品)的題材、構思以至細致的描繪有一定影響,同時也給它們羼入了大量宗教迷信的雜質。

唐傳奇的發展過程前期(自唐初至玄宗、肅宗時) 前期作品現存很少,質量也不及中期,但已顯示出唐傳奇的特色和創新精神。

唐傳奇中最早的<古鏡記>,相傳為隋末唐初人王度作,內容不脫六朝志怪小說余風。它以古鏡為線索,把十多個怪異故事聯綴起來組成長篇,敘述較為細致,較之筆記式的六朝小說是一大進步。<補江總白猿傳>一般推測亦為前時期作品。作者不詳,內容屬志怪一類,情節較曲折,描繪也較具體生動,初步顯示出唐傳奇的藝術創新特色。《古鏡》、《白猿》兩篇,標志著中國小說從六朝志怪向唐傳奇發展的過渡形態。

高宗、武後時,有張?所撰《遊仙窟》,自敘途中夜投大宅,逢兩女子宴飲調戲,停一宿而去。內容輕薄,似為狎妓生活的反映,文辭華艷淺俗,特多駢儷語句,且常穿插詩歌韻語,體制與唐代民間講唱文學相近,當是受其影響。

玄宗、肅宗時,史稱盛唐。這時期詩歌繁榮,傳奇相對顯得寂寞。當時張說曾作傳奇文。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上《鸚鵡告事》條載:長安豪民楊崇義為妻劉氏及其情夫謀殺,他人莫知。後因堂前架上鸚鵡告發,始得破案。朝廷因“封鸚鵡為綠衣使者,付後宮養喂之。張說後為《綠衣使者傳》,好事者傳之”。同書卷下<傳書燕>條載:長安豪民郭行先之女紹蘭,嫁富商任宗。任宗南下經商,經年不歸。紹蘭吟詩系於燕足,燕果南飛遞與任宗。宗次年遂歸家。“後文士張說傳其事,而好事者寫之”。但張說的這兩篇小說原文均已失傳。另有<虯髯客傳>、《說郛》、<虞初志>皆題張說作,但尚缺少更確鑿可靠的證據。

張?《遊仙窟》、張說<綠衣使者傳>等,都描寫了市民生活,說明這時期的傳奇,有些已在內容題材上擺脫了六朝志怪小說傳統,著重表現人情世態,向新的領域擴展。

唐前期也產生過一些小說專集,如唐臨《冥報記》、趙自勤《定命錄》、戴孚《廣異記》等(顧況《戴氏廣異記序》)。這些專集原書已佚,部分保存在<太平廣記>中。內容大抵記述神怪和因果報應之事,沿襲六朝志怪傳統,缺少創造性、文字一般也頗簡質,僅少數篇章敘述較為宛曲。又有牛肅的<紀聞>。記述內容稍廣泛,有些篇章頗有文采。例如《吳保安》寫吳保安、郭仲翔兩人生死不渝的友誼,描敘細致動人,《新唐書》曾采其事入《忠義傳》。它和《虯髯客傳》雖一寫實事,一為虛構,但都是表現俠義一類人物,突破了志怪的傳統。

中期(自代宗至文宗時)這是唐傳奇的繁榮階段,作品多,名家也多,一些最優秀的單篇傳奇,幾乎都產生在這一時期。魯迅曾指出:“惟自大歷以至大中中,作者雲蒸,郁術文苑,沈既濟、許堯佐擢秀於前,蔣防、元稹振采於後,而李公佐、白行簡、陳鴻、沈亞之輩,則其卓異也。”(《唐宋傳奇集》敘例)這時期的傳奇作品,從內容題材上看,大致可分為神怪、愛情、歷史、俠義諸類。其中有些作品內容交叉,如神怪兼愛情類的題材就很多,其他題材也有結合的。

①神怪類。講的是神仙鬼怪一類故事。題材雖沿襲六朝志怪小說的傳統,但內容、形式都具有新的特色。沈既濟《枕中記》、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分別寫盧生、淳於棼於夢中位極宰相,權勢煊赫,夢醒覺悟,皈依宗教。主題為表現人世榮華富貴如夢境之空虛,不足憑恃。題材接受南朝志怪小說<幽明錄>中《焦湖廟祝》的影響。但《焦湖廟祝》全文僅百餘字,寫楊林在枕中婚宦得意之事不過數十字。敘述簡略;《枕中》、《南柯》兩篇則篇幅較長,描繪具體,委曲細致,顯示出“施之藻繪,擴其波瀾”的特色。而且由於把夢境中的仕途榮遇與波折鋪敘得淋漓盡致,也間接反映了當時朝廷和官場的某些情況,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此外,《古岳瀆經》、《廬江馮媼傳》、《三夢記》、<周秦行紀>等,或述神鬼,或記奇夢,也屬於這一類。

②神怪兼愛情類。沈既濟《任氏傳》,寫狐精化為美女任氏,與貧士鄭六同居,任氏不僅艷麗非凡,善良聰慧,並能抗禦強暴,形象動人,為後世<聊齋志異>等著重寫狐精故事的先導,故事文筆也較其《枕中記》更為細膩。陳玄祐<離魂記>,寫張倩娘為了追隨愛人王宙,魂魄與軀體相離。李朝威<柳毅傳>,寫書生柳毅傳書搭救洞庭龍女脫離困境後,幾經曲折,終於與龍女結為夫婦,情節離奇,性格鮮明,鋪敘細致,文辭華艷,為唐傳奇中的傑作。李景亮《李章武傳》,寫李章武與華州街坊婦女王氏一度熱戀,王氏病故後,鬼魂與重遊舊地、夜居其宅的李章武追敘歡情。汪辟疆稱其敘述“文筆婉曲,凄艷感人”,並謂<聊齋志異>專學此種筆法(《唐人小說》)。這些篇章,實際寫的都是以愛情婚姻為主的人情世態,如果剝去其神怪外衣,就是優秀的愛情小說,另外,沈亞之《湘中怨解》、《異夢錄》、《秦夢記》三篇,也屬這一類作品。敘事雖較簡約,但多詩歌,饒有韻致,表現出作者要眇的情思。

③愛情類。除上述以神怪形式出現的愛情故事外,還有一些專寫人間愛情的傳奇。如許堯佐<柳氏傳>,寫詩人韓翊

(一作“韓翃”)與柳氏相愛,經動亂離散,最後團圓的故事。此事也見於孟棨<本事詩>,當為實事。又如白行簡《李娃傳》,寫滎陽大族鄭生熱戀長安倡女,屢經波折,幾經喪生,終獲美好結局。蔣防<霍小玉傳>,寫陝西李益與長安倡霍小玉相愛,後登第授官,遂致負心。這兩篇傳奇,都以世族子弟與妓女的戀愛為題材,有其現實意義。唐代士人以娶名門女子為榮,因這種聯姻有利於仕進和提高社會地位。世族子弟溺愛倡妓,一般說來只能是暫時的風流韻事。李娃在鄭生登第授官後,要求離去,並勸鄭生“當結媛鼎族”。霍小玉也自知與李益的同居生活不能持久,只求暫度八年,當李益滿30歲時,再“妙選高門”。這里反映了森嚴的階級界限和真摯愛情之間的深刻矛盾。兩篇傳奇的主要人物性格鮮明突出,情節曲折,波瀾起伏,文筆細膩生動,與《南柯太守傳》、《柳毅傳》、《虯髯客傳》等篇,共同標志著唐傳奇藝術的高峰。在這類作品中,元稹的<鶯鶯傳>也很著名。篇中刻畫鶯鶯性格尤為深刻細致。

④歷史類。以陳鴻的《長恨歌傳》和《東城老父傳》為代表。《長恨歌傳》前半寫唐玄宗寵幸楊貴妃,朝政腐敗,招致安史之亂,暴露了玄宗後期的黑暗現實。後半寫楊妃死後,玄宗日夜思念,有蜀地方士為至蓬壺仙山訪得楊妃,故事純出虛構,但敘述宛曲,富有情致。同時有白居易所作《長恨歌》與傳文相配合。《東城老父傳》寫賈昌少年時以善於斗雞得玄宗愛幸,聲勢煊赫,從側面反映了玄宗後期的荒淫生活。後安史亂起,昌家道中落,依佛寺為生。文中寫斗雞一段較生動,但大部分敘述質直,不及《長恨歌傳》文采斐然。唐玄宗當國近五十年,是唐代由盛轉衰的一個關鍵性歷史人物。他前期勵精圖治,英明有為;後期迷信方士,耽溺女色,信用奸佞,招致禍亂。他又長於詩歌音樂,富有才藝。因此關於他和開元天寶年間人物事件的傳說特別多。唐人詩文、筆記、小說中也有許多有關他的歌詠和記載。小說除上述陳鴻二傳外,尚有吳兢《開元昇平源》(一說陳鴻作)。郭湜《高力士外傳》等,但文筆都較樸直,缺少文學性。

⑤俠義類。這類小說在唐中期還較少。李公佐有《謝小娥傳》。寫謝小娥的父親、丈夫為盜申蘭、申春所殺。小娥女扮男裝,佣於申蘭家,終於設計殺蘭擒春,表現了智勇俱備的俠義精神。沈亞之《馮燕傳》,寫馮燕與滑州將張嬰妻私通,後嬰妻授刀於馮令殺其夫,馮怒其不義而殺之,及聞嬰為此蒙屈將戮,復挺身出而自首,也表現了犯法後勇於承擔責任的豪俠作風。此外,如《柳毅傳》中的錢塘君,《柳氏傳》中的許俊,《霍小玉傳》中的黃衫客,也都屬於俠義一類人物,但在全篇中不是主要角色。這類小說在唐晚期有較大的發展。

後期(自文宗時至唐末)這時期單篇傳奇現存很少,寫得較好的是薛調<無雙傳>、無名氏《靈應傳》、《東陽夜怪錄》諸篇。傳奇專集則大量出現,尉成風氣。其中比較著名的,除牛僧孺<玄怪錄>、李復言<續玄怪錄>可能在文宗朝稍前時期所作外,計有鄭還古《博異志》、薛用弱<集異記>、張讀<宣室志>、袁郊<甘澤謠>、裴鉶<傳奇>、康駢《劇談錄》、皇甫枚<三水小牘>等。傳奇專集中的作品,不盡是編撰者的創作,如《續玄怪錄》中的《尼妙寂》,采自李公佐《謝小娥傳》而略有變化,《博異志》中的《沈亞之》條,采自沈亞之《異夢錄》。由於專集大量產生,作品數量遠遠超過前兩期;但除有一部分寫得比較細致生動外,多數篇幅短小,敘事簡略,記述神怪。復與六朝志怪小說接近,文學成就則遠遜於中期的單篇傳奇。

神怪故事中,如《靈應傳》寫龍女九娘子抗拒朝那小龍逼婚,求得涇原節度使周寶發兵援助,終於戰勝朝那小龍,情節較為曲折,顯然受了《柳毅傳》的影響。《東陽夜怪錄》寫秀才成自虛途中夜投荒宅,遇橐駝、驢、雞、貓、刺蝟等物怪,各化為人,互相賦詩酬答,並與自虛談論。天將曉,諸怪均隱去,自虛疑而訪之,乃知是物怪,末段構思,頗與《南柯太守傳》結尾接近。<續玄怪錄>中的《定婚店》,寫的是“月下老人”掌管婚姻簿冊的著名故事。《傳奇》中的《裴航》,寫秀才裴航於藍田驛遇仙女,經過艱苦努力,終成眷屬的故事,也廣泛流傳於後世。《續玄怪錄》中的《杜子春》,題材本於《大唐西域記》卷七中“烈士池”,寫杜子春因落拓不善治生而貧困。遇一老道人,常資給之。後道人引之入華山,令其靜坐求仙,勿為一切外界幻境所惑。子春初能守戒,後見其愛子被殺,忽發噫聲,遂前功盡棄。小說主旨在宣傳道教棄絕塵俗的出世思想,但描摹細致,表現了較高的藝術技巧。

皇甫枚<三水小牘>中的《步飛煙》、薛調的<無雙傳>是後期愛情小說中傑出的作品。前者寫武公業之妾步非煙的愛情悲劇,敘述宛曲,頗有情致;後者寫王仙客與其表妹劉無雙相愛而歷經悲歡離合的.故事,情節曲折,描寫亦生動,後一篇雖以寫愛情為主,但俠義成分比過去的《柳氏傳》、《霍小玉傳》已大為加重。至《傳奇》中的<昆侖奴>篇,寫昆侖奴磨勒勇武不凡,為成全其少主崔生的愛情,逾牆垣十重,劫取一品勛臣家的女伎紅綃,描寫重點則已由愛情轉向了俠義。

《甘澤謠》中的<紅線>和《傳奇》中的<聶隱娘>,專寫俠女行盜行刺、參與藩鎮之間斗爭的故事。唐代中後期,統治階級內部斗爭劇烈,行刺之事,時有所聞。宰相武元衡、裴度、李石等均曾遇刺。柳珵《上清傳》也寫到德宗斥責宰相竇參“蓄養俠刺”。《紅線》、《聶隱娘》兩篇,反映了當時藩鎮間尖銳斗爭的現實,篇中所寫的俠士,或能騰空飛行,或有超人的武藝,實際上是把俠士神化了,這種情況為過去的俠義故事所未見,當是受流行的宗教迷信(主要是道教)的影響,成為後世武俠小說的濫觴。至於《玄怪錄》中的《郭元振》,寫元振夜斬豬妖,為民除害,則又是把俠義、神怪兩類題材結合起來了。

傳奇專集中還有一些小故事,雖然情節比較單純,描寫也不夠細致,但思想內容具有進步意義。如《三水小牘》中的《卻要》寫湖南觀察使李庚家女奴,面對四位公子的調戲,從容應付,設計加以揶揄,表現了被壓迫者的機智和反抗。皇甫氏《原化記》中的《京都儒士》,寫京都一儒士自稱有膽氣不畏鬼怪,某夜獨宿凶宅,心中驚怖,丑態畢露,刻畫了一個言行不一致的知識分子形象。這類作品篇幅短小而含意雋永,後來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中的某些篇什,風格與之相近。

唐代詩歌發達,產生了不少關於詩人及其創作的傳說和故事。其中一部分也富有傳奇色彩。單篇中如許堯佐《柳氏傳》、沈亞之《秦夢記》,專集中如《集異記》的《王維》、《王渙之》等均屬此類。晚唐范攄<雲溪友議>、孟棨《本事詩》兩書,主要或專門記載有關詩人詩作的故事。魏晉人崇尚清談放誕,產生了《語林》、《世說新語》等筆記小說;唐人崇尚詩歌,產生了《雲溪友議》、《本事詩》等故事集;從中都可以看出一個時代的特殊風氣。

綜上所述,唐傳奇的內容豐富多采,反映的社會生活面較廣,有的表現了男女情人的悲歡離合及社會原因,有的通過幻想形式反映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理想,有的暴露了上層社會的種種丑惡現象,有的歌頌了見義勇為,反抗強暴的豪俠行為,大都具有積極意義。唐傳奇也包含著許多思想糟粕,如宣傳鬼神迷信和宿命論,宣揚女人是尤物、禍水,贊美出於個人感恩而為主子效忠的行徑等等,應注意鑒別。

唐傳奇的語言,一般運用散體,但多四字句,句法較整齊,沿襲了六朝志怪小說的傳統。六朝志怪小說如<搜神記>等,語言比較質朴,不講究對偶和辭藻,在當時區別“文”“筆”的風氣下,屬於“筆”這一類,但因受駢文盛行的影響,一部分語句句法比較整齊,風格上也有與駢文接近的一面。唐傳奇的語言,就是沿著這一路子發展的。個別篇章如《遊仙窟》,甚至以駢體為主,但多數作品雖夾雜駢句,基本上仍是散體。不過由於作者有意重視文采,不少作品語言頗為華艷。中唐時代傳奇繁榮,名篇疊出,古文大家韓愈、柳宗元在當時風氣影響下,也寫了幾篇接近傳奇的文章,如韓愈的《毛穎傳》、柳宗元的《河間傳》之類。但它們不象傳奇那樣注意講述有趣味的故事,著重表現作者的意想和文采,而是如魯迅所說“以寓言為本,文詞為末”,其實“無涉於傳奇”(《中國小說史略》)。傳奇敘事一般具體細致,文辭比較華艷,古文則敘事簡略,文辭力求古雅。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寫登樓所見景物,鋪陳較為具體,句法亦較整齊,接近駢體,便被古文家尹洙譏為“傳奇”(《後山詩話》),此事頗足說明二者文風的區別。所以《毛穎傳》等一類作品,實際上不能算作傳奇文。

唐傳奇對後代文學的影響唐傳奇對後代小說、戲曲及講唱文學有較大的影響。

傳奇體成為宋以後歷代文言短篇小說的主要樣式,即使在白話小說興起後,仍有一定勢力。宋代就出現過不少傳奇作品,雖然一般說來寫得比較平實,缺少飛動的文采,但也有一些流傳的佳篇,如魯迅<唐宋傳奇集>中收錄的《綠珠傳》、《楊太真外傳》和<梅妃傳>、<李師師外傳>等。明代著名的傳奇小說有瞿佑的《剪燈新話》、李禎的《剪燈余話》和邵景瞻的《覓燈因話》。其中《剪燈新話》的文筆意境,頗能新人耳目。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更是繼承並發展了唐傳奇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曲折、語言華艷生動的特色,獲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傳奇對宋以後的白話短篇小說即話本也有明顯影響,很多題材和人物為話本所採用。據宋羅燁<醉翁談錄>記載,宋代已有不少根據唐傳奇故事編成的話本,但多亡佚。明人所輯話本集<清平山堂話本>、“三言”,“二拍”中,也保存了好些取材於唐傳奇的話本。傳奇中敘事、詩筆、議論結合的形式,即所謂“文備眾體”的特點,以及傳奇描寫人物的手段,如比較細膩的細節描寫,傳神的人物對話等,話本也都有所借鑒和發展。

唐傳奇的題材、故事對後世戲曲以及講唱文學的影響,一向為研究者們所注意。大凡著名的傳奇故事,在後代都各自產生若干同一題材的戲曲。最為人所知的是<長恨歌傳>對元代王伯成的諸宮調《天寶遺事》、白樸的雜劇《梧桐雨》和清代洪升的傳奇戲曲《長生殿》的影響,《鶯鶯傳》對宋代趙令畤的《崔鶯鶯雙調蝶戀花鼓子詞》、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的影響,《霍小玉傳》、《枕中記》、《南柯太守傳》對湯顯祖的傳奇戲曲“玉茗堂四夢”的影響等等。由於唐傳奇成為後世戲曲、小說汲取題材進行再創作的寶庫之一,因而有人把這種現象與希臘神話對後來歐洲文學的影響相比擬。

唐傳奇的結集和研究資料晚唐陳翰采錄唐傳奇的許多優秀篇章,編成<異聞集>10卷,原書已佚,其中一部分為《太平廣記》所采錄。宋初李昉等所編<太平廣記>500卷,分類編纂漢、魏以迄宋初的小說、野史、雜記等,取材宏富,是保存漢魏六朝和唐代小說的淵藪。明清時代所編的《說海》、《五朝小說》、《唐人說薈》等書,則往往“妄制篇目,改題撰人”(魯迅《唐宋傳奇集序例》),不可憑信。“五四”以後,魯迅據《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書,去偽存真,專采唐、宋單篇傳奇為<唐宋傳奇集>一書,末附《稗邊小綴》,對所收各篇傳奇及其作者進行考訂,把這方面的整理研究工作引入科學化的道路。後汪辟疆又編<唐人小說>一書,除單篇外,還選錄了一部分專集中的代表作品,各篇均有說明考訂,可與<唐宋傳奇集>相輔並行。唐傳奇的專集,今人亦在分別加以校點整理中,已經出版的有《博異志》、《集異記》、《傳奇》等。

『肆』 這些在唐朝被忽視的短篇小說,為何在明清時期大放異彩

這些在唐朝被忽視的短篇小說,為何在明清時期大放異彩?

唐朝是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唐朝著名的詩人也有很多,比較有名的有白居易、韓愈、柳宗元、李白、杜甫等。那麼為什麼唐朝盛行詩歌,而小說卻沒有那麼出名呢?

那為何明清又會流行短篇小說呢?跟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有關,資本主義的傳入使人們的思想不再是一味地被禁錮,得到了一定的開放,市井之間開始流行簡短有趣的短篇小說,不再是有著固定格式的詩詞了。明清時期思想的解放也使小說不僅僅是單純的講述故事,在故事背後也放映社會現狀。再加上明清時期木活字技術得到發展,印刷術得以普及,也為小說的推廣奠定了基礎。印刷術使明清時期的短篇小說不再是口頭上的傳播,而是印刷在紙上流傳。

『伍』 唐代的傳奇——唐傳奇

唐傳奇是一種小說體裁,是指唐代文人創作並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

中國小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還處於萌芽階段,當時大量的文學作品是記述神靈鬼怪的志怪小說,只有少數是記人事的小說如《世說新語》,更多的是記上層人士的談吐和軼事。這些小說,大抵篇幅短小,文筆簡約,缺少具體的描繪。唐傳奇的出現,發生了很大變化,因為唐傳奇的部分作品還塑造了鮮明動人的人物形象。所以,可以說唐代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趨於了成熟。

隨著這種唐傳奇體裁的創作方法和藝術技巧逐漸成熟,唐代涌現出了大量的名作名家,例如元稹的《鶯鶯傳》、蔣防的《霍小玉傳》、白行簡的《李娃傳》、李朝威的《柳毅傳》等。大多作品都體現出了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內容也涉及了政治、歷史、志怪、仙俠、愛情等。

『陸』 唐人用文言文寫的短篇小說指的是什麼

唐傳奇:傳奇本是傳述奇聞異事的意思,唐傳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它遠繼神話傳說和史傳文學,近承魏晉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說,發展成為一種以史傳筆法寫奇聞異事的小說體式。唐傳奇內容更加豐富,題材更為廣泛,藝術上也更成熟。唐傳奇「始有意為小說」,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創作階段。

主要作品:
初、盛唐是唐傳奇的發軔時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傳奇的過渡。作品數量不多,現存有王度的《古鏡記》、無名氏的《補江總白猿傳》、張鷟的《遊仙窟》,內容近於志怪,藝術上也不夠成熟。

中唐是唐傳奇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不僅作家和作品數量最多,而且頗有名家名作涌現。如陳玄佑的《離魂記》、沈既濟的《任氏傳》、李朝威的《柳毅傳》、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蔣防的《霍小玉傳》、陳鴻的《長恨歌傳》等。內容題材涉及到愛情、歷史、政治、豪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體現了較強的現實精神,創作方法與藝術技巧更加成熟。

晚唐是唐傳奇的衰落事情。雖然作品數量不少,並出現了專集,如牛僧孺的《玄怪錄》、皇甫枚的《三水小牘》、裴鉶的《傳奇》等,但內容較為單薄,藝術上也較為粗俗。唯有豪俠題材的作品成就較高,如傳為杜光庭的《虯髯客傳》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其他介紹:

唐傳奇的思想與藝術成就

一、唐傳奇的思想內容唐傳奇題材廣泛,大多取材於現實生活。

其中數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寫婚姻愛情題材的作品,如《柳毅傳》、《鶯鶯傳》、《李娃傳》、《霍小玉傳》等。
這類作品表現了對婚姻愛情生活自由的嚮往和追求,抨擊了封建禮教、婚姻制度和門第等級觀念。其次有諷刺批評社會的一些現象的作品,如《枕中記》、《南柯太守傳》等,體現了一定的現實批判精神。還有政治歷史題材的作品,如《高力士外傳》、《長恨歌傳》、《東城父老傳》等,往往借歷史表達思想情感。此外,描寫義俠刺客的題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聶隱娘》、《紅線》、《昆侖奴》、《虯髯客傳》、《謝小娥傳》等,反映了反抗強暴和俠義的思想精神。另外還有一些描寫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鏡記》、《補江總白猿記》等。
二、唐傳奇的藝術成就唐傳奇的創作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
首先,唐傳奇在小說發展史上擺脫了六朝小說粗陳梗概的寫法,對生活的描寫和人物的刻畫走向了細致化的藝術境地,注重生活細節的描寫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現,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並且開始注意小說的審美價值和娛樂功能。
其次,唐傳奇是「有意為小說」,因此在創作手法上較六朝志人的偏重寫實增強了虛構性,較六朝志怪的偏重記述傳聞增加了再創作性,作家真正開始自覺地進行藝術想像和藝術創造,而且在藝術構思、情節結構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此外,唐傳奇的細節描寫、心理描寫以及語言、詞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採用散體古文,適當吸取了民間口語,也常插入詩詞,提高了小說的表現力。唐傳奇的地位和影響
唐傳奇作為文學史上開始進入成熟階段的短篇小說,難免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史傳為傳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營養,但同時傳奇也就往往採用史傳的簡潔筆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細致的描述,有時更用歸納的方法寫人物,這對小說而言,其實是不合適的。又譬如《雲麓漫鈔》說士子欲以傳奇顯"史才、詩筆、議論」,確實唐傳奇作品中普遍存在議論成分,有的還夾有眾多詩篇,這也造成小說文體的不純。
但盡管如此,唐傳奇畢竟展開了一片嶄新的藝術天地。通過虛構的故事和虛構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學樣式,能夠更自由更方便更具體地反映人們的生存狀態和生活理想,從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學史上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傳奇這種文言小說樣式在宋代一度衰落,到元、明又出現了不少優秀的、較唐傳奇在各方面都有所發展的創作,並被改寫為白話小說。事實上,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在藝術上的成熟,與傳奇體有很大關系。
由於唐傳奇的興起本身與民間文學有一定關系,在其發展過程中又不斷吸收民間的素材,這使得文人創作同大眾的愛好有所接近,這對於文學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在眾多的傳奇作品中,我們看到追求自由的愛情成為中心主題,而妓女、婢妾這類低賤的社會成員成為作品歌頌的物件,這裡面就反映著大眾的心理。所以它為後世面向市井民眾的文藝所吸收。
最顯著的是在元明戲曲中,大量移植唐傳奇的人物故事進行創作,諸如王實甫《西廂記》源於《鶯鶯傳》,鄭德輝《倩女離魂》取材於《離魂記》,石君寶《李亞仙詩酒麴江池》取材於《李娃傳》,湯顯祖《紫荊記》取材於《霍小玉傳》等等,不下於數十種。可以說,唐傳奇為中國古代一大批優秀的戲曲提供了基本素材。
唐傳奇也形成了獨特的散文體式。較之六朝駢文,它是自由的文體;較之唐代"古文」,它又多一些駢麗成分和華美的辭藻。這些特點從小說的要求來看未免過於於文章化,但對後代散文卻不無有益的影響。唐傳奇的興起
以"傳奇」為小說作品之名,當始於元稹,他的名作《鶯鶯傳》,原名"傳奇」,今名是宋人將此篇收入《太平廣記》時改題。後來裴鉶所著小說集,也叫《傳奇》。但這時"傳奇」只是用為單篇作品或單部書的題目。大概是受了元稹《傳奇》即《鶯鶯傳》的影響,宋代說話及諸宮調等曲藝中,把寫人世愛情的題材稱為"傳奇」,這是故事題材分類的名稱。
至於把"傳奇」明確地用為唐人文言小說的專稱,現存資料中最早見於元末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稗官廢而傳奇作,傳奇作而戲曲繼。」以後就這樣沿用下來。順帶說明,"傳奇」一名,應用的范圍很廣,不但後代說話、講唱中有"傳奇」一類,南戲在明以後也叫"傳奇」。
唐傳奇源於六朝志怪,但兩者又有根本的區別。盡管六朝志怪並不完全是為宣揚神道而作,它也有娛樂的目的,但總體來說,受神道意識的影響畢竟很深,作為文學創作的意識反而不明確;其中(特別是後期)雖然也有一些情節較為曲折的作品,但基本上還是粗陳梗概而缺乏深入細致的描繪。
到了唐傳奇,情況才有根本的改變。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說:"凡變異之談,盛於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設幻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他已經注意到兩者之間寫作態度的不同。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更明確地指出,傳奇與志怪相比,"其尤顯者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為小說」。正因如此,在唐傳奇中出現了較六朝志怪更為宏大的篇制,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小說結構,其情節更為復雜,內容更偏於反映人情世態,而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劃,也有了顯著的提高。由此,唐傳奇宣告中國古典小說開始進入成熟階段。
唐傳奇的興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同時,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也受到除六朝志怪以外許多因素的影響。
在六朝存在"文」、"筆」之分,而志怪雖然在今日看來荒誕無稽,當時人卻是當作實有之事來記載的,它作為史部的旁支,屬於"紀事直達」的"筆」而不屬"沉思翰藻」的"文」,所以其文字風格偏向於簡潔質朴。到唐代,文、筆區分的意識已經淡化,因而文人在寫作野史及傳聞雜錄一類東西時,也往往馳騁文采。劉知幾批評當時之史,"其立言也,或虛加煉飾,輕事雕彩;或體兼賦頌,詞類俳優。」(《史通·敍事》)這對於嚴格的歷史著作當然不妥,但各種傳聞雜錄,本來就不是嚴格的歷史著作,它經過有意識的"虛飾雕彩」,反而更向文學靠攏了。
唐代城市繁榮、商業經濟發達,因而產生了多種面向市井民眾的俗文學形式,如說話、變文等,都是以虛構故事來吸引聽眾的。它們不僅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興趣。如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他弟弟生日時請來的"雜戲」表演中,就有"市人小說」即民間說話。又元稿《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在「光陰聽話移」一句下自注雲:「嘗於新昌宅說《一枝花話》,自寅至巳,猶未畢詞。」
這條注有些含糊,應該是指元稹與白居易二人一起聽藝人說話吧。這一類新興的俗文學,必然會給文人創作帶來刺激,並提供新鮮的素材,而唐代貴族文化意識逐漸衰退,盡管士大夫中輕視小說的態度沒有完全改變,但許多文人已經把注意力投入到這種比詩文辭賦更富有趣味性的創作中來了。
唐傳奇最興盛的時期是在中唐,這裡面也有社會心理的因素。唐代總體上說來,是富有浪漫精神的時代,這種浪漫精神曾經以充滿激情、充滿自信和進取意識的特點出現在初盛唐的詩歌中。而到了中唐,文人士大夫對社會對人生都不再那麼抱有期望,他們的心靈需要在現實以外的世界中求寄託。而小說正是提供了一種虛構的世界,可以讓人們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釋人生,表達對於人生的種種願望。
另外,據宋趙彥衛《雲麓漫鈔》說,傳奇還常常被唐代舉子用作「行卷」(「溫卷」)—考試前投獻給有關官員,顯示自己在「史才、詩筆、議論」等多方面的才能。
在從志怪到傳奇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史傳文學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以前我們就說到:中國古代的歷史著作,主體雖非虛構,但作者為了追求鮮明生動的效果,往往有意無意地在細節描寫中採用虛構手段。以《史記》為代表的歷史人物傳記,在敍述故事和刻畫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早已為後人提供了良好的榜樣。唐傳奇的重要作家中,有不少人是歷史學家,他們很容易繼承這一傳統,而更自由地運用於小說創作。唐傳奇中凡以寫人物為主的,幾乎一概題為「○○傳」,這也是來自史傳的明顯痕跡。
還有故事化的辭賦也值得注意。辭賦最早就是在虛構的框架中展開輔陳描述的,即劉知幾所謂「偽立客主,假相酬答。」(《史通》外篇《雜說》)到東漢,有些辭賦的基本內容也採用虛構的故事,如杜篤《首陽山賦》,寫自己在首陽山同伯夷、叔齊的鬼魂相遇,而後來蔡邕《青衣賦》、曹植《洛神賦》等,故事更加曲折、完整。在民間,俗賦的故事化更加徹底,以六朝殘存的《龐郎賦》尾段來看,那時的民間俗賦已經完全故事化。唐代也有不少這樣的俗賦,至今在敦煌文獻中還保存了好幾篇。辭賦的故事化、通俗化,使它和小說相互溝通,並影響了小說的發展。如俗賦中每以駢文與詩歌交錯成篇,這一特點在《遊仙窟》一類傳奇作品中仍保存著。
至於大多數傳奇語言偏向於華麗、在人物外貌及景物的描寫上常用輔排手法,則和整個辭賦文學的傳統都有一定關系。唐人傳奇-武俠小說的始祖唐代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文學領域出現了極其繁榮的局面。不但詩歌發展進入了黃金時代,而且古文運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與此同時,隨著唐代都市繁榮和適應市民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傳奇小說,大量產生,這些傳記小說,文采華茂,情致宛曲,為後世短篇小說開了先河,成為唐代文學中又一葉鮮麗的奇花。唐代初期及中期的傳奇小說,以神怪及愛情的題材為主,作品甚多,成就極大,其最著者有《古鏡記》、《枕中記》、《南柯太守傳》、《霍小玉傳》等篇。後期的傳奇小說,則以表現豪士俠客的內容最為出色,其中最突出的當推《虯髯客傳》、《紅線傳》、《聶隱娘》、《昆侖奴》等篇。
豪俠故事的大量出現,與唐代中葉以後藩鎮割據的混亂局面有關。當時各地藩鎮勢大,互相仇視,彼此各蓄刺客以牽制和威攝對方。刺客成了爭權奪利的工具,因此社會上盛行游俠之風。而神仙方術的盛行,又賦予這些俠客以超現實的神秘主義色彩。人們在動湯的社會中對現實不滿,又找不到出路,便寄希望於那些鋤強扶弱、伸張正義的俠客身上。不畏強暴、本領非凡的俠客,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在這種情況下,反映豪士俠客的傳奇故事,便得以大量產生。
杜光庭的《虯髯客傳》是這類武俠傳奇中的一篇重要作品。作品寫隋朝末年天下將亂,群雄競起,俠士虯髯客見李世民神清氣朗,顧盼生輝,大為折服,便不與他爭奪天下,跑到海外去開辟了另一個王國。文中的三個主要人物虯髯客、紅拂、李靖,個性鮮明,俠義豪爽,被後世稱為「風塵三俠」。
此篇故事雖沒用寫武俠打鬥,但全篇俠氣縱橫,寫得虎虎有生氣,為現代武俠小說開了許多道路。正如新派武俠小說大家金庸所說,這篇故事,「有歷史的背景而有不完全依照歷史;有男女青年的戀愛:男的是豪傑,而女的是美人;有深夜的化裝逃亡;有權相的追捕;有小客棧的借宿和奇遇;有意氣相投的一見如故;有尋仇十年而終食其心肝的虯髯漢子,有神秘而見識高超的道人;有酒樓上的約會和坊曲小宅中的秘謀大事;有大量財物和慷慨的贈送;有神氣清朗的少年英雄;有帝王和公卿;有驢子、馬匹、匕首和人頭;有弈棋和盛宴;有海船千艘甲兵十萬的大戰等等,所有這些內容,在現代武俠小說都是可以時時見到的。」金庸稱《虯髯客傳》是中國武俠小說的鼻祖是很有道理的。http://ke..com/view/337683.htm

『柒』 唐代有哪些傳奇小說宋代有哪些話本小說

唐代傳奇

中國唐代文言短篇小說。內容多傳述奇聞異事。後人稱為唐傳奇。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趨於成熟。和漢魏六朝小說相比,它內容上除部分記述神靈鬼怪外,大量記載人間世態,反映的社會生活面較廣,生活氣息較濃厚。藝術上,它篇幅加長,部分作品還塑造了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其語言多為散體,多四字句,句法較整齊,沿襲了六朝志怪小說的傳統。
繁榮及其原因 唐傳奇是封建城市經濟發達的產物。為了適應廣大市民和統治階層文娛生活需要,民間的說話應運而生。而當時佛教興盛,變文大量產生,又促進了說話藝術的發展。說話受到民間和上層的普遍喜愛。唐代佛教道教興盛,兩教的經典和文藝作品,如變文、壁畫等,其中有不少情節離奇曲折、想像豐富奇特的故事。這對一部分唐傳奇(主要是神怪類)的題材、構思以至細致的描繪都有一定影響,同時也帶來不少宗教迷信雜質。
發展過程 唐傳奇發展分為前(唐初至肅宗)、中(代宗至文宗)、後(文宗至唐末)3個時期。前期作品現存很少,最早的是《古鏡記》、《補江總白猿傳》。它們標志著小說從六朝志怪向唐傳奇的過渡形態 。以後 ,張鷟《遊仙窟》、張說《綠衣使者》都描寫了市民生活,表現出唐代傳奇開始在內容題材上擺脫志怪傳統,著重表現人間世態,領域拓寬。此期小說專集不多。中期是唐傳奇繁榮階段,名家名作頗多。一些最優秀的單篇傳奇,幾乎都出自此期。從內容、題材上看,此期作品大致分為以下5類 :①神怪類。講的是神怪一類故事。題材雖襲志怪傳統,但內容、形式均有創新。沈既濟《枕中記》,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兩篇表現榮華富貴如夢境之空虛,把夢境中的仕途榮遇與波折鋪敘得淋漓盡致。《古岳瀆經》、《廬江馮媼傳》、《三夢記》、《周秦行紀》等或述神鬼,或記奇夢,也屬此類。②神怪兼愛情類。寫神怪鬼狐與人相愛。如沈既濟《任氏傳》、陳玄佑《離魂記》、李朝威《柳毅傳》、李景亮《李章武傳》。這些篇章實際上寫的是罩在神怪外衣下的以愛情婚姻為主的人情世態。③愛情類。專寫人間愛情傳奇。如白行簡《李娃傳》、蔣防《霍小玉傳》、元稹《鶯鶯傳》3篇反映了階級界限與真摯愛情的深刻矛盾。人物性格鮮明突出,深刻細致;情節曲折,文筆細膩。與《南柯太守傳》、《柳毅傳》、《虯髯客傳》,共同標志著唐傳奇藝術的高峰。④歷史類。以陳鴻《長恨歌傳》、《東城老父傳》為代表。前者敘述宛曲,情味雋永;後者文筆多質直,文采稍遜。⑤俠義類。此類中期尚少。有李公佐《謝小娥傳》、沈亞之《馮燕傳》。此外,《柳毅傳》中錢塘君、《柳氏傳》中許俊、《霍小玉傳》中黃衫客均屬俠義人物,但非篇中主要人物。此類小說在晚唐有較大發展。
後期單篇傳奇現存很少。較好的有薛調《無雙傳》、無名氏《靈應傳》、《東陽夜怪錄》等。專集大量出現,作品數量遠超前兩期。但多數篇幅短小,敘事簡略,復與六朝志怪相接,成就遠遜中期單篇。有名的有牛僧孺《玄怪錄》,李復言《續玄怪錄》(二者可能作於文宗朝稍前期),鄭還古《博異志》等。神怪故事中,《靈應傳》情節曲折,受《柳毅傳》影響;《東陽夜怪錄》亦有《南柯太守傳》痕跡。愛情小說以《三水小牘》中《步飛煙》、《無雙傳》為代表。但後者中俠義成分比《柳氏傳》、《霍小玉傳》大為加重,至《傳奇·昆侖奴》,重點已由愛情轉向俠義。《甘澤謠·紅線》和《傳奇·聶隱娘》則把俠士神化,開後世武俠小說濫觴。《玄怪錄·郭元振》寫元振夜斬豬妖,則是把俠義和神怪結合起來了。
對後代文學的影響 唐傳奇影響甚遠,它成為後代文言短篇小說的主要樣式。還是後代白話小說、戲曲及講唱文學汲取題材、人物、藝術方法再創作的寶庫。
結集和研究資料 晚唐陳翰有《異聞集》,已佚。其中部分為《太平廣記》所收,成為保存漢魏六朝和唐代小說的淵藪。明清集亦頗多。五四運動後,魯迅有《唐宋傳奇集》,專采單篇,並附《稗邊小綴》,對作家作品進行考訂。汪辟疆有《唐人小說》,各篇均有說明。今人校點整理出版的有《博異志》、《集異記》、《傳奇》等。研究方面,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有專論3篇,論述精當。劉開榮《唐代小說研究》也較有名。

宋話本

話本原是「說話」藝人表演時所依據的底本,只供說話人表演之用。「說話」是唐宋以來一種表演伎藝的名稱。唐代變文對其發展產生了影響。說話的大規模發展是在宋代,伴隨著宋代商業經濟的繁榮發展,坊市制度的崩潰,城市市民階層對於文化娛樂的要求不斷提高,於是各種演唱伎藝應運而生。兩宋京城涌現了許多表演民間伎藝的勾欄瓦肆,分別上演雜劇、傀儡戲、諸宮調、「說話」等,呈現出一派繁榮興盛的景象。因為宋代城市經濟的繁榮,瓦肆勾欄的設立,說話藝人的增多,市井聽眾的捧場,民間說話呈現出職業化和商業化的特點。當時的「說話」大部分以城市現實生活為題材,描寫的主要人物是都市下層人民。

宋代「說話」分工較細,有「四家」之說。「四家」的名目,據南宋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載,是小說、說經、講史、合聲(生)。後一種以演出者的敏捷見長,如「指物題詠,應命輒成」之類,與以敘事取勝的前三類顯然有別。小說,以講煙粉、靈怪、傳奇、公案等故事為主;說經,即演說佛書;講史,則說前代興廢爭戰之事。可見,所謂說話的家數,是以故事題材作劃分標準的。

現存宋元話本小說約四十篇,主要描寫處於生活下層的市井細民及其日常生活,反映他們在情愛方面的悲歡離合,對榮華富貴的渴望,對世態人情的玩味,以及對靈怪、公案的廣泛興趣等,具有濃郁的世俗生活氣息。其中以愛情、公案兩類作品數量最多,成就也最高。愛情婚姻題材的話本,如《碾玉觀音》、《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具體討論、分析)等,往往突出女性對愛情生活的主動追求。公案題材的話本,如《錯斬崔寧》、《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具體討論、分析),反映出民眾對不公平、不合理現象的關注,以及對生存權利、生活治安的深重憂慮。

宋元話本小說的藝術特點:1、話本小說的體制形式是結合市民聽眾的要求而創造出來的,一般由題目、篇首、入話、頭回、正話和篇尾六個部分組成。2、話本小說的敘述方式符合一般大眾的欣賞習慣,即連貫敘述,故事性強,情節曲折生動,帶有懸念和巧合,所謂「無巧不成書」。3、話本小說是語體文,使用大眾能理解的白話進行演說,以生活化的語言代替書面語言,這是小說文體上的重大變革,具有通俗易懂、生動明快的特點。這些藝術特點對明清小說的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宋元講史話本篇幅較長,類於後來的長篇歷史小說,大多歷敘史實而雜以虛辭,代表作為《新編五代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全相平話五種》等,對後來歷史小說的創作提供了重要素材和形式規范。

『捌』 唐傳奇的名詞解釋

唐傳奇是指唐代的一種小說的類型,是唐代文人創作的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的文言短篇小說。

唐傳奇的發展歷程:

1、中國小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還處於萌芽階段,當時大量的是記述神靈鬼怪的志怪小說,少數記人事的小說如《世說新語》,則多記上層人士的談吐和軼事。

2、這些小說,大抵篇幅短小,文筆簡約,缺少具體的描繪。到唐傳奇產生,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唐代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於成熟。

3、唐傳奇在藝術形式上,篇幅加長,「敘述宛轉,文辭華艷,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跡甚明」(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部分作品還塑造了鮮明動人的人物形象。

『玖』 唐代的傳奇小說

例如:

1、《唐人傳奇》是中華文言短篇小說的一個高峰,它雖繼承於六朝小說,但內容和規模都超越了前代。傳奇一詞,最早見諸於晚唐裴鉶的《傳奇》一書,宋代以後空判,文人開始約定俗成用傳奇代表唐人小說。

2、《霍小玉傳》唐代傳奇小說,略晚於《李娃傳》《鶯鶯傳》,代表唐傳奇發展的又一高峰。小說敘述的是隴西書生李益和長安名妓霍小玉凄楚動人的愛情悲劇。此書約作於元和四年前後,作者蔣防,字子徵,義興人,生卒年不詳。

3、《柳毅傳》唐代傳奇小說,李朝威撰。一卷。收入《太平廣記》419卷, 只題作《柳毅》,無"傳「字。魯迅的《唐宋傳奇集》始為校高虧銀增。汪國垣的《唐人小說》仍作《柳毅》。曾慥《類說》引《異聞集》題作《戚宴洞庭靈姻傳》,似是原題。本文作者李朝威,生平不詳,約中唐時人。

熱點內容
農村題材短篇小說座談會農村 發布:2025-05-18 01:26:39 瀏覽:544
經典女主末日類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2025-05-18 01:20:44 瀏覽:979
關於反派都市的小說 發布:2025-05-18 00:48:10 瀏覽:983
都市終極伏魔人小說 發布:2025-05-18 00:36:42 瀏覽:484
老婆多的都市修真小說迅雷下載 發布:2025-05-18 00:31:02 瀏覽:545
保孩子大人死活不管總裁小說 發布:2025-05-18 00:28:51 瀏覽:945
俄國普希金寫的短篇小說是 發布:2025-05-18 00:25:35 瀏覽:26
鯤吞天下免費小說 發布:2025-05-18 00:19:24 瀏覽:462
女神類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18 00:16:58 瀏覽:863
含胭的經典小說青春 發布:2025-05-18 00:11:53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