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阿城短篇小說下結論

阿城短篇小說下結論

發布時間: 2023-10-31 05:10:54

① 怎樣理解棋王最後一句急!

結尾作者想要表達的是棋獃子在下棋中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歸屬,從普通的攔槐粗簡鎮生存之道上升到生活之道,而另一個主角「我」也在棋獃子影響下明旦,完成了對生命價值的追求。

② 關於阿城《棋王》的結局

沒有精緻的刀叉來牽扯視力,沒有82年的紅酒來清掃腸胃,更沒有大魚大肉來填充桌面,但是這小小的一碗蛇宴,如多年後娓娓道來的場景,由肚子里飢餓的驅使變成精神上愉快的升華,怎不可以說是一場藝術上的盛宴。

看完阿城的《棋王》,口內生津,食指大動,不為下棋,只為了那頓簡陋而讓人充滿嚮往的蛇宴。這感覺卻不是未曾有過,若干年前的徐克曾導演了一部〈滿漢全席〉,看完後吃白米飯,竟覺得嚼出了不一樣的味道,"食色性也",想來饕餮之欲,卻最是引人神往之道。
說起吃來,小,可以引出由麥當勞肯德基引來的"垃圾食物危機",大,卻可以牽扯出整整一個時代人飢腸轆轆的回憶。僅就吃而言,最有發言權的,應該不是高高在上的老佛爺或者中南海的大廚,前者:飽漢不知餓漢飢,錦衣玉食伺候著慣了,到了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給個大眼窩窩頭都啃得特香;後者終日嗅著五味油煙,掌中走著香辣灶火,至於吃,卻精確到了幾分醬油兌幾分薑末的程度上。在電影《喜宴》中的老爺子,更是因為終日里咂巴這紛紜的真味,最後搞得吃什麼都味同嚼蠟,可見這種技術性吃法在吃的藝術上是實在要不得的。
說到會吃的,還有兩個故事,評點《水滸》的大才子金聖嘆被砍頭前,因為怕劊子手下手不麻利而讓自己平添苦楚,賄賂給了劊子手一方手帕,劊子手一掂量,估計包裹著金條,果然賣力,下手得又快又狠,回家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卻乃是一塊磚頭綁著一張紙條,紙條上寫道:好快刀也。另一個故事說的也是金聖嘆,金聖嘆行刑之前要求和自己的兒子說兩句遺言,兒子附耳上去,金聖嘆低聲道:花生與豆乾一起嚼有牛肉味。若家貧買不起牛肉,可以此法暫時解饞,切記,切記。從這兩則故事看,金聖嘆是幽默的,而且其幽默來自於識"器"也識"物",估計也是個廚房裡的好手,吃貨里的行家,按現在流行的說法,也算是以身實踐了關於吃的行為藝術。從這里也能看出,吃在解決溫飽的時候,只能說是一種辦法,吃在炫耀財富的時候,只能說是一種宣洩,而只有吃在成為趣的時候,才能成為藝術。
掩卷而思《棋王》之吃,給人印象深刻,其一便是大篇的章節描寫王一生吃飯的動作,甚至吃完飯涮碗的水面上的油花都被他小心地吸盡,"然後帶著安全到達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棋獃子"的形象躍出紙面而生動無比:在棋盤上竭力的將對手將死、對能吃到嘴裡的東西巨細無遺……王一生的母親說道:要能吃飽飯才能下棋。據說上海科研所做過調查,一場圍棋比賽一般需要七八個小時,所消耗的能量比足球大得多,所以圍棋運動員要吃得很好才行。而結尾一段那波瀾壯闊的車輪大戰,若沒有先前的對吃的烘托,想來王一生的棋力再高,最後也得噴血棋場,看似不相關的筆墨,卻其實是最大的伏筆。按實用性來講,待到那碗蒸好的蛇肉亮晶晶地端到文字里的時候,阿城對吃的藝術更可以說做了最好的解釋,《棋王》里,主人公對生活的不滿,是因為吃菜沒有油,"腳卵"有路子,最開始的抖摟就是祖上是僱人來清洗"燕窩"的,而他自己也吃過。無一不是通過吃,來勾引出各路線索,不蔓不枝的編織於一處的。在作料上,就算是實在沒有醋精,卻也可以找到草酸來代替。在講究上,蛇肉碰不得鐵,碰鐵就腥,所以不切,用筷子撕著蘸料吃,所謂吃有吃法,想來不識如何吃得,上來便是胡造一氣,連腥帶素的吃了,還有何樂趣可言?最後把蛇骨放進去熬湯。待到茄子也吃凈,蛇骨已經煮散,再把野茴香,揪在湯里,想來舀了湯在碗里,熱熱的小口呷,此時吃的,就真是味了。這等快事,想來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如此將吃法描述出來,自然是字字勾人腸胃,首先是有朋自遠方來的"樂",然後是捕得兩條大蛇的"妙",調料未因陋就簡,反而因陋就補,妙也就妙在一個"適"字,最後連骨帶肉一並打發,直吃得酣暢淋漓,再點上了一棵煙來吸,也可以還原成一個"暢"字。沒有精緻的刀叉來牽扯視力,沒有82年的紅酒來清掃腸胃,更沒有大魚大肉來填充桌面,但是這小小的一碗蛇宴,如多年後娓娓道來的場景,由肚子里飢餓的驅使變成精神上愉快的升華,怎不可以說是一場藝術上的盛宴。
在精神與物質之間,早先就有一種時髦的說法曰"食糧",精神也可謂"食糧",物質也可謂"食糧"。曹操賦詩曰,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阿城的《棋王》里說,何以解憂,唯有象棋,可見兩者搭界的途徑,算是殊途同歸。

③ 看了阿誠的《棋王》,沒懂這個結局,什麼意思

《棋王》的結局:主人公雖然沒參加比賽,但為了提高棋藝,以個人形式同比賽冠亞季軍等九人比賽,並取得勝利。

《棋王》是當代作家阿城的一部短篇小說。小說被視作是新時期「尋根文學」的發韌之作。故事講述了在文革時代,知青「棋獃子」王一生四處尋找對手下棋、拼棋的故事。小說語言拋棄了20世紀80年代慣有的語言邏輯轉而回歸宋明小說的語境之中,朴實而飄逸俊美。
《棋王》是阿城的處女作,1984年發表於《上海文學》。小說發表後,王蒙撰文高度贊賞了這篇小說,指出這是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對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潛力的一種禮贊」

④ 寶藏男孩阿城——讀《棋王》小感

初次聽到他的名字,我腦海里閃過一句話"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或許我是對他的名字情有獨鍾吧,所以決定去了解他,現在也不能簡單地說自己有多麼了解他,但是看完他的書,我也想說一句話:

因為三個"王",愛上鍾阿城。

阿城,原名鍾阿城,1949年清明節出生,當人們都在懷念死人的時候,他糊糊塗塗地來到了這個世界。本來生活在書香世家,家學淵源,但他父親在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下放農場工作,這一年,阿城8歲。

從此,他受苦受難,被同齡人排斥,常常一個人待著,這也給了他更多的時間安靜下來思考。他最早學的是畫畫,最後卻成為了作家,而在向世人展示他的文學才氣後,他卻又低調避世,銷聲匿跡。

《棋王》是一部短篇小說集,裡麵包含《棋王》《樹王》《孩子王》三篇短篇小說,是尋根文學的代表,都是表現知青生活的作品,小說一問世,就震驚文壇。

花了四天時間看完這三篇小說,有感而發。

《棋王》講述了文革時期,"我"申請下鄉,在火車上遇到了一個視棋如命的「棋獃子」王一生。書中主要寫了兩件事,那就是「吃」和「下棋」。前者是物質的,而後者是精神上的。

簡單來說,《棋王》寫的是飢餓的故事,象棋的故事,知青的故事,更是一個世俗的故事,一個淡然的故事。

《棋王》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有兩點:

1、火車上的吃

我不曾經歷過飢餓,我也慶幸自己衣食無憂。而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有的吃」卻是當時人們的無上追求。反觀現在,因為"有了吃",所以更不懂珍惜,實屬不該。

2、下"盲棋"

九局連環,車輪大戰,說的是王一生同時與九名高手下棋,他走的是盲棋,心裡也感到有些虛,可一狠心也就豁出去了,結果大獲全勝。

剛讀完書的時候,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明明在最後,王一生就要贏了,他卻選擇了放棄。

後來我想,"棋品如人品",王一生對棋是真的熱愛,如果單純的帶著輸贏的意圖去下棋,那下棋也索然無味了,那"棋王"也不能被稱為棋王了。

在提倡生態文明的今天,看到小說裡面對大樹、森林資源無情地摧殘,不得不讓人唏噓。

忽然記起小時候在農村,一天夜裡對面的山燒了起來,那一晚,宛如有"萬家燈火",可是紅紅的火光映得家裡異常的"恐怖",第二天起來看到對面光禿禿,黑乎乎的一片,兒時不懂心疼,但那場景卻是歷歷在目,看到這里,暗自神傷。

看《樹王》,心一直都是疼的,就像刀一刀刀地砍在大樹上,也落在讀者的心上。

我們不能去怪任何人,因為沒有完美無缺的好人,也沒有十惡不赦的壞人,李立讀書多卻只講他所謂的"制度",肖疙瘩是一武夫卻體貼自然生命,敬畏生命。可最後他還是輸了,這樣的悲劇不得不叫人心疼,這是一場 「人定勝天」的較量。

悲劇的結果是樹王被砍倒,肖疙瘩長眠於樹旁。但造成這場悲劇的罪魁禍首是什麼呢?值得我們仔細思考。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講故事。講的什麼呢?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

我想這首童謠大家都不陌生,熟悉的旋律,不斷地循環。 但循環的故事自古有一種悲哀,如同籠中困獸的踱步,無論怎麼走,都走不出可怕的"怪圈"。

可就是有這樣的人,他不滿現實,在破草房中,在深山環繞中,在白太陽蒼涼的光中,他試著去改變,想要試著去走出那恐怖的"怪圈"。

他是一個頑強而執著的孩子——王福,而"我"是他的老師——"孩子王"。

「我」從生產隊來到這個山中的小學校,成為了孩子們的頭領,「我」卻與他們有著迥然相異的成長環境,而正是這樣的"差距",讓我與他們有著"思想隔膜",但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他們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

王福就是對我影響最深的人,他在 「我」教書之初便好好給 「我」上了一課,他教"我"怎麼上課,在他身上"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求知慾"。

讀《孩子王》,我們不得不為像王福這樣懂事的孩子心疼,他對知識的渴望程度也會讓我們羞愧,對他,我更多的是敬意。

阿城的文字,質朴,雋雅,它給我一種真實感,讀他的書,代入感極強。

有幸發現了這個寶藏!

⑤ 阿城棋王賞析

《棋王》是當代作家阿城的一部短篇小說,主要講述了在文革那個年代,知青「棋獃子」王一生尋找對手下棋和拼棋的故事。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筆,娓娓道來,把個「棋王」的故事講得意趣橫生。作家的目的不僅在於「以文傳棋」,更是「以棋寫人」,體現了一種特殊的為人處世之道。雖然主人公王一生出生清貧,但是他知道衣食是本,不過於追求物質,養成了一種淡泊無爭的性情。而且他還從下棋這件事情中悟出了為人之道,也就是生不可太勝,又進一步悟出人還要有點兒東西,才叫活著。

《棋王》原文

這時一個同學走過來,像在找什麼人,一眼望到我,就說:「來來來,四缺一,就差你了。」我知道他們是在打牌,就搖搖頭。同學走到我們這一格,正待伸手拉我,忽然大叫:「棋獃子,你怎麼在這兒?你妹妹剛才把你找苦了,我說沒見啊。沒想到你在我們學校這節車廂里,氣兒都不吭一聲。你瞧你瞧,又下上了。」

棋獃子紅了臉,沒好氣地說:「你管天管地,還管我下棋?走,該你走了。」就又催促我身邊的對手。我這時聽出點音兒來,就問同學:「他就是王一生?」同學睜了眼,說:「你不認識他?唉呀,你白活了。你不知道棋獃子?」我說:「我知道棋獃子就是王一生,可不知道王一生就是他。」說著,就仔細看著這個精瘦的學生。王一生勉強笑一笑,只看著棋盤。

熱點內容
小說推薦都市兵王夜十三 發布:2025-05-21 00:00:22 瀏覽:213
十部必看經典小說黑道rar 發布:2025-05-20 23:46:26 瀏覽:623
網游小說主角穿越國際的小說 發布:2025-05-20 23:39:03 瀏覽:810
21世紀外文短篇小說 發布:2025-05-20 23:36:23 瀏覽:438
重生在倚天小說崆峒派 發布:2025-05-20 23:36:20 瀏覽:255
古代言情小說推薦花火 發布:2025-05-20 23:36:10 瀏覽:346
娶李若彤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5-20 23:17:03 瀏覽:797
穿書女配酷霸拽淚染輕勻小說 發布:2025-05-20 23:09:21 瀏覽:839
變身網游高跟鞋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20 23:09:19 瀏覽:33
小說總裁霸道不到三秒 發布:2025-05-20 22:57:47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