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短篇小說集有
㈠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有哪些中篇、短篇、長篇的區別
1.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短篇:
《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於勒》
中短篇:
《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於勒》《一個農庄女工的故事》、《戴麗葉春樓》、《瞎子》、《真實的故事》、《小狗皮埃羅》、《一個諾曼底佬》、《在鄉下》、《一次政變》、《繩子》、《老人》、《洗禮》、《窮鬼》、《小酒桶》、《歸來》、《圖瓦》等
長篇:
《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
2.中篇、短篇、長篇的區別:
短篇小說一般認為,篇幅在二萬字以下的小說會被劃歸短篇小說。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謂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時,也就是減少角色、縮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動的時間。另外,雖然它們時常惜墨如金,但一般認為短篇小說仍應符合小說的原始定義、也就是對細節有足夠的刻劃,絕非長篇故事的節略或綱要。
中篇小說一般認為,篇幅在二萬字至八萬字之間的小說,一般認為是較容易成功的小說。因為對初涉創作領域的人而言,寫作長篇易陷入多數的情節造成凌亂難收的困境,而寫作短篇不是轉折太少而單調、就是轉折太多卻顯得擁擠。這時考慮將原本的構想改成中篇是一個廣受推薦的建議。
長篇小說一般認為,字數在八萬字以上的則為長篇小說。長篇小說反映的事情很多,內容很豐富,字數過少不可能是長篇,而長篇小說字數最為不定,字數差距最大。有十多萬字的,更有上百萬字甚至數百萬字的長篇小說。如此長篇小說還可分為小長篇(一般的在十數萬到三十萬間),中長篇(一般的在五十萬至七十萬間),大長篇(要在八十萬字以上),超長篇(一般的過一百萬字的),巨長篇(往往是數百萬字數的)。
㈡ 莫泊桑寫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代表作: 《漂亮朋友》、《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於勒》 莫泊桑,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9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與契訶夫和歐·亨利合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㈢ 莫泊桑的作品有哪些
作品有:
長篇小說:《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
中短篇小說:《羊脂球》、《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於勒》、《戴麗葉春樓》、《真實的故事》、《小狗皮埃羅》、《在鄉下》、《繩子》、《老人》,《洗禮》,《窮鬼》,《小酒桶》,《歸來》,《圖瓦》等。
短篇小說:主題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項鏈》、《我的叔叔於勒》
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品格,如《歸來》
描寫普法戰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緒如《羊脂球》
(3)莫泊桑短篇小說集有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居易·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十九世紀末葉的重要作家,一八五0年八月五日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一八八0年,由該莫泊桑團體成員合作的短篇小說集《梅塘之夜》問世,莫泊桑以其代表作《羊脂球》一舉成名,從此專門從事創作,成為法國文壇上的一顆耀眼的明星。
人物評價
泊桑的短篇小說創作體現了一整套完整的現實主義小說藝術,這既是對以往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繼承,也是對它的補充與豐富。莫泊桑的短篇小說較之傳統的現實主義,還有一種更為引人注意的新成分,即自然主義的成分。他把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藝術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就是由他短篇小說的成就所奠定的。
㈣ 莫泊桑的作品有哪些
作品有:
長篇小說:《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
中短篇小說:《羊脂球》、《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於勒》、《戴麗葉春樓》、《真實的故事》、《小狗皮埃羅》、《在鄉下》、《繩子》、《老人》,《洗禮》,《窮鬼》,《小酒桶》,《歸來》,《圖瓦》等。
短篇小說:主題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項鏈》、《我的叔叔於勒》
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品格,如《歸來》
描寫普法戰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緒如《羊脂球》
(4)莫泊桑短篇小說集有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居易·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十九世紀末葉的重要作家,一八五0年八月五日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一八八0年,由該莫泊桑團體成員合作的短篇小說集《梅塘之夜》問世,莫泊桑以其代表作《羊脂球》一舉成名,從此專門從事創作,成為法國文壇上的一顆耀眼的明星。
人物評價
泊桑的短篇小說創作體現了一整套完整的現實主義小說藝術,這既是對以往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繼承,也是對它的補充與豐富。莫泊桑的短篇小說較之傳統的現實主義,還有一種更為引人注意的新成分,即自然主義的成分。他把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藝術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就是由他短篇小說的成就所奠定的。
㈤ 莫泊桑的作品有哪些
莫泊桑的作品有:《巴蒂斯特太太》、《陽光下》、《如死一般強》、《小羅克》、《索瓦熱老婆婆》、《項鏈》、《漂亮朋友》、《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等等。
居伊·德·莫泊桑(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被譽為現代文學中的「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莫泊桑創作特點:
在對人物的描繪上,莫泊桑並不追求色彩濃重的形象、表情誇張的面目、誇張的生平與難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於描寫「處於常態的感情、靈魂和理智的發展」(《論小說》),表現人物內心的真實與本性的自然。
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與在一定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動、舉止、反應、表情,來揭示出其內在心理與性格的真實。在莫泊桑的短篇里,也曾出現過一些不平凡的、有英雄行為的人物,莫泊桑短篇小說在人物描寫上的現實主義藝術。
總的來說,就是人物形象的自然化與英雄人物的平凡化,這兩個特點使他不是與過去的小說藝術,而是與他之後的現代小說的寫實藝術聯系了起來。
㈥ 莫泊桑的作品有哪些 莫泊桑的介紹
1、莫泊桑的作品有:《巴蒂斯特太太》、《陽光下》、《如死一般強》、《小羅克》、《索瓦熱老婆婆》、《勛章到手了!》、《我的叔叔於勒》、《居斯塔夫·福樓拜》、《白天與夜晚的故事》、《奧爾拉》等等。
2、莫泊桑的全名叫做居伊·德·莫泊桑,他是十九世紀法國的著名作家,作為當時法國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莫泊桑對於法國文學發展所作出的推動與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在莫泊桑的所有文學創作當中,當屬他的短篇小說的成就最高,因此他還有著「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美譽。
3、位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的莫泊桑,一生創作了非常多的中短篇類型的小說作品。在他的小說作品當中,大多都是對於當時腐敗社會風氣的諷刺,以及深受其害的一些小人物的悲慘經歷。對於作品當中人物形象的刻畫,莫泊桑更加傾向描寫處於常態的感情,將人物在日常當中的自然狀態表現出來,以來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並不會去可以的塑造濃墨重彩的形象。
㈦ 莫泊桑的小說有哪些
法國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兩類,舉例如下:
短篇代表作:《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於勒》、《西蒙的爸爸》、《兩個朋友》
長篇代表作:《漂亮朋友》(又譯作《俊友》)、《一生》
《羊脂球》(1880)《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於勒》(1883)、《米隆老爹》(1383)、《兩個朋友》(1883)、《項鏈》(1884)等短篇佳作。 長篇小說共創作了6部:《一生》(1883)、《俊友》(又譯《漂亮朋友》,1885)、《溫泉》(1886)、《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和《我們的心》(1890),其中前兩部已列入世界長篇小說名著之林。
莫泊桑被譽為 「短篇小說之王」,對後世產生了極大影響。
㈧ 莫泊桑作品有哪些
莫泊桑作品有:《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於勒》、《西蒙的爸爸》、《漂亮朋友》等。
《羊脂球》屬於中篇小說,是莫泊桑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他的成名作。該作品以普法戰爭作為現實背景,通過講述10個代表法國不同階層的人們同乘一輛馬車出逃的故事,形象地揭示了資產階級的自私鄙夷以及冷酷無情。
《項鏈》屬於短篇小說,故事講述了一名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了參加一場聚會並炫耀自己,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鏈。但項鏈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瑪蒂爾德為了賺錢償還項鏈,辛苦工作了十年,但在最後卻得知那隻是一串假鑽石項鏈的故事。
《我的叔叔於勒》以「我」為第一視角,講述了「我們」一家在去哲爾賽島途中遇到叔叔於勒的故事,作品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於勒的不同態度揭示並諷刺了在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疏遠情形。
相關內容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法國作家。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莫泊桑在諾曼底的鄉間與城鎮度過了他的童年,只是在1859年至1860年隨父母到巴黎小住就讀於拿破崙中學,後因父親無行、雙親離異而隨母又回到諾曼底。故鄉的生活與優美的大自然給莫泊桑的影響很深,成為了他日後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源泉。
㈨ 莫泊桑的短篇\中篇\長篇小說各有哪些
短篇:《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於勒》
長篇:《俊友》
他以《羊脂球》(1880)入選《梅塘晚會》短篇小說集,一躍登上法國文壇,其創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間,他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一生》(1883)、《俊友》(1885)、《溫 泉》(1886)、《 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我們的心》(1890)。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國的黑暗內幕:內閣要員從金融巨頭的利益出發,欺騙議會和民眾,發動掠奪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國主義戰爭;抨擊了統治集團的腐朽、貪婪、爾虞我詐的荒淫無恥。莫泊桑還創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說,在揭露上層統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會風氣的同時,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