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短篇小說殺手讀後感

短篇小說殺手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3-09-09 04:07:56

❶ 莫泊桑短篇小說集 讀後感

三篇,你可以自己再來個乾坤大挪移,東拼西湊就完了

黑暗時代
——莫泊桑短篇小說集讀後感
小時候,我雖然買了許多名著回來,但我並不能完全的理解其中的道理所在,我讀那些書,只是為了在別人問我有沒有看過這本書時,好自豪的說一句,我看過了,而比起那些名著,我還是更喜歡小說,什麼「楊紅櫻」,「黃培佳」,「曹文軒」都是我最喜歡的作家,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漸漸的,小說對於我的吸引力越來越小了,為什麼呢?因為我的讀書速度越來越快,鑒賞水平也越來越高,所以我漸漸的愛上了那些小時候覺得十分沒趣的名著,而我愛上名著的一大部分還是因為莫泊桑寫的的小說。
莫泊桑寫的小說大多是描寫舊社會的黑暗面,讀了總是讓人感到莫名的凄涼。但透過它們,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那時候社會各個階層人民生活的巨大差異。莫泊桑寫過的小說,基本上全是帶有悲觀情緒的。每一篇短篇小說的結局都很悲慘,但我還是不得不贊嘆莫泊桑寫的文章,因為不論是哪一篇文章都會讓我感到身臨其境。他寫的文章取材於平凡而真實的生活,那精湛的文筆,讓每一個讀者都為之一怔,贊嘆他對每一處小細節觀察的都是那樣的仔細,描寫的都是那樣的細膩。
我特別喜歡莫泊桑寫的一篇短篇小說——《騎馬》,故事的主人公格里勃蘭先生因為愛出風頭,所以才釀成了悲劇。這提醒了我,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虛榮心作怪,記得許多謀殺案,都是因為許多人自己炫耀自己很有錢,所以變成了不良分子的目標,造成了綁架案,這一切損失,不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嗎?
現在你知道我喜歡看莫泊桑寫的小說的原因了嗎,告訴你吧,因為每一篇的故事背後都有著深刻的道理,引人深思。我想,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吧!

我從學校圖書館借到了《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花了幾天的時間,我通讀了這本書,感觸很大。 這本書開頭的一篇就是《羊脂球》,這讓我興奮不已,終於可以讀他的成名作了。等我讀完這本書,發現它中大多數文章是以英法戰爭做背景的,所有的文章都講述了一種社會現象。我把《羊脂球》讀了一遍又一遍主人公無疑是以另一種方式表現了她對侵略者的仇恨和蔑視,羊脂球曾因於普魯士人同在一所旅館為由,拒絕過高尼岱。可想而知,她根本不可能答應侵略者的無恥要求,然而她最終還是為了他親愛的「同胞」屈服。而那些道貌岸然的上流社會的旅伴,在利用她通過了普魯士人關卡之後,徹底的拋棄了她,甚至還嘲笑她的犧牲行為。我憤怒了,想到在開頭,女主人公曾經無私地把自己的食物給大家吃,在結尾卻被大家嘲笑,一點吃的都沒有,只能看著他人吃,我覺得女主人公真的非常可憐。女主人公是一個被出賣了的英雄,一個有著貞德姑娘那樣的堅強意志和愛國熱忱的高大形象,那些與她同車有錢或有權的「同胞」真像當年他們的祖先出賣貞德一樣拋棄了她,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劇。表現了莫泊桑的愛國主義。 莫泊桑的小說是對上流社會的鄙視和厭惡,對於小資產階級,也同樣提出批判,比如《項鏈》中的羅瓦賽爾夫婦被一次部長舉辦的晚會葬送了十年的青春,若不是虛榮心作祟,瑪蒂爾徳不會向朋友借項鏈,也不會在丟失項鏈後買一條完全相同的陪給朋友而落入高利貸的陷阱,就此開始了艱辛的生活。最令人心酸的是瑪蒂爾徳在還清欠款之後偶遇借給項鏈的朋友時那種輕松,自豪的心情,在她看來,為了支撐門面而付出的犧牲終於得到了體現。《騎馬》主人公為全家組織的唯一一次郊外活動,因其出風頭的可望而尷尬收場——他撞到了一個老婦人,後者聲稱從此喪失了勞動能力。他被迫擔當起了贍養老婦人終生的責任,對於生活本不寬裕的家庭,這天異於雪上加霜,另外還有其他的,這些都是莫泊桑對社會的不滿,也可以突出他是多麼關心國家,以筆來當武器,來訴說社會的不足。另外,在普法戰爭爆發,莫泊桑受愛國主義感染,手持獵槍深入密林展開游擊活動。也可看出他的愛國。 我們也要學習莫泊桑愛國,指出國家缺點,關心國家,為國爭光。以國家的大任為己任。

莫泊桑——世界短篇小說之王,受萬人敬仰,出生於1850年,十八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家和小說家,今年暑假,老師推薦我們卡他的小說集,我知道後,馬上就去買了,剛看了一兩頁,我就背著有趣的情景吸引住了,所有文章中,我最喜歡《項鏈》這篇文章。
《項鏈》講述了一位美麗但又愛慕虛榮的女人,嫁給了一位小職員,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丈夫搞到了一張上司舞會的邀請函,她用了足足四千法郎做了一件美麗的禮服,並又向一位朋友借了一條項鏈,那一晚,她風光無限,但回家後,卻發現自己丟失了朋友的項鏈,她驚恐萬分,與她先生一起四處尋找一條一模一樣的項鏈,雖然找到了,但她與她先生卻欠下了一筆巨款,在後來的十年裡,她和她先生衣食拮據,終於將貸款還清了,後來,她再次遇到他朋友,向朋友說明了一切,但朋友卻告訴她,那條項鏈是假的,不到五百法郎。這樣的故事。作者用十分細膩的文筆刻畫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小市民形象,她代表著那個年代一部分下層社會的人,作者一針見血地寫出了這些人心中的虛榮,「夢寐以求」,「垂涎三尺」更大膽的襯托出了這一點。
但有虛榮心的女人,何止只有她一個,現在社會上虛榮心極大的女人更是比比皆是,有多少女大學生去夜總會中賣身求榮,又有多少女人為此打上了姓名和尊嚴?七月份,社會上開展「掃黃打非」行動,在北京著名夜總會「天上人間」里警察驚訝地發現,這里不光有女大學生,還有女研究生。這些女人只顧眼前利益,卻踐踏了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自己寶貴的一生啊!
不僅在社會上,在我們自己身邊,有虛榮心的人也不少,比如:我們院子里的一個小學生,今年十歲,該上五年級了,她天天在大家面前炫耀自己家的財產,當別人向她投去羨慕的目光時,她總是高傲的抬起頭來,瞧瞧她的神情就知道她的得意勁兒。她他的「熏陶」下,我們院里剛上一年級的小孩就也會攀比了。
在此,我想請大家謹記,虛榮心會害了自己,我們一定不要重復《項鏈》中女主角的悲劇,相反,我們要靠自己的雙手光明正大的贏得屬於我們的一切!

❷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書心得範文5篇【匯總】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契訶夫的舞台,有這個時代一切的痛和期待。今日我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書心得範文,歡迎借閱學習,一起來看看吧!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書心得1

此文是經典的契科夫風格,諷信歷刺。諷刺主人公和他身邊的人,充滿時代性,平民式的幽默下隱藏著對現實的不滿和犀利的抨擊。也同樣令人讀了愛不釋手並內心自省。

小說的主人公「我」有著鮮明的個性。對於所見的一切都有自己明確的看法,譬如認為自己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認為姑娘,愛情是愚蠢的。可是看看現實呢?「脾氣暴躁」是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可「我」的壞脾氣卻是一次也未向外人顯露過,甚至直到最後莫名其妙同連名字都不知道的姑娘結婚還不發作,不可理喻。這說明「我」在生活中缺乏反抗精神,「我」本身或許以為自己並不缺乏,因為脾氣暴躁。可殊不知將所有的壞脾氣統統藏於心中才是最大的怯懦。可同時罵「我」又是高傲的,從他對於自己的評價「我」是一個嚴肅的人,到他的職業——哲學,財政學,還有他那慧螞個令人忍俊不禁的論文題,無不如此。這些有的本是優點,可他卻硬要把自身的精神強加於人。譬如在日食時,「我」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其實他想說的是應該。於是便給每個人安排了任務,卻不知道理論科學對於大多數人都是沒有吸引力的。從此看出,他對於人性沒有足夠的了解,只知道以自己的意志為基準。他對於姑娘和愛情的厭惡同樣反映了這一點。

接著,便說到了文中一個著重表現的團體— 女人。文中的女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愚蠢、缺乏修養、不自重和腦中只有那無聊到不能被稱為愛情的愛情。瓦連卡或是瑪憲卡,娜堅卡,是花花綠綠的女人中的典型代表。她自以為是,硬式覺得「我」喜歡她,在約會時極其程式化。還有一點就是不能理解他人,在「我」想趁著日食抓緊工作時,她竟說:「你看看我!」真是莫大的諷刺。這應當是契科夫對於這種層次女性傳統道德的缺失不滿到極點的體現。

說到這里,再評價一下文中的一些小手法。走過卡烈林家「我」看見一條大狗,使「我」想起了狗稅。文中這些小小的幽默都使文章增色不少。

文章中的「我」和女人們站在了兩個極端,「我」不近人情,女人們則毫無頭腦。作者此文是希望「我」這樣的人可以對人性多點理解,而女人們則可以增加自己的修養。總而前坦埋言之,讀契科夫先生的小說,能飯後消遣,更能獲益匪淺。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書心得2

在暑假裡,我看了一本書,叫《契訶夫短篇小說精選》》,這是一本給予人深思的書。

這本書里一共有三十六篇短篇小說,每一篇都有一個深刻的道理。

在這么多短篇小說里,我最喜歡的就是《凡卡》和《變色龍》。

《凡卡》主要講了一個叫凡卡的孩子,才九歲就失去了父母,在爺爺那兒生活。但後來卻被關到鐵匠鋪里當學徒。在那裡經常受著老闆非人的折磨和虐待,可憐的凡卡拚命為老闆做事,幹活,得到的卻是無情的挨打,每天晚上為老闆的孩子搖搖籃,睡在過道里,這種生活對一個九歲的孩子來說太殘酷了!

《變色龍》講述的是一件發生在街上的小事。首飾匠赫留金被一隻狗咬傷了,奧丘梅洛夫警官在處理這件事。一開始,警官答應要處死這只狗,嚴懲狗的主人。但一當人群中有人說這是將軍家的狗時,警官立刻換了臉色,指責赫留金故意傷狗在先。後來又有人說那不是將軍家的狗,警官馬上又變了嘴臉,又說要嚴懲這只狗和它的主人。這只狗的主人到底是誰,人們觀點不一,警官的臉色也隨之像變色龍似的變來換去。作者通過這樣一個猾稽的故事,把諷刺的利刃對准沙皇專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動政權爪牙們的無恥和丑惡。

我從這本書得到了許多道理,我很喜歡這本書。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書心得3

契訶夫是世界文壇上一位罕見的藝術家。他的小說經受了百年的時間檢驗,依然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彩。契訶夫的著眼點總是平凡的人的日常生活,他是個描寫日常生活中的最平凡事情的現實主義者。但是他從不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他對生活素材認真細致地進行「觀察、選擇」,而在創作過程中又進行「推測、組合」,使生活素材形象化,平平常常的似乎是偶然的現象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質。

所以我很喜歡契訶夫的作品。在這本短篇小說選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其中的《變色龍》,《釘子上》和《萬卡》。

《變色龍》告訴了我們:在沙皇俄國將軍家中的一條狗比平民百姓還要重要,巡邏官奧楚美洛夫之流在有權勢者的家犬前搖尾乞憐,而對老百姓卻張牙舞爪,蠻橫嬌縱。《變色龍》就是契訶夫送給人世的一面鏡子,一個警示,在百餘年後的今天同樣還是有人身上有著「變色龍」的奴性,表裡不一;《萬卡》可以說是《苦惱》的姐妹篇。都是抒情心理短篇小說。主要寫的是:九歲童工的稚真心靈,他的學徒生活的苦楚,他對祖父和家鄉的眷戀――這一切在篇幅不大的作品中巧妙地互相穿插和滲透,短短幾頁字就寫出了童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篇小說《釘子上》和《一個文官之死》一樣,都展現了但是沙皇俄國在官場上的丑態:強者霸道、倨傲專橫,弱者低頭哈腰、不敢反抗。臭蟲般的切爾維亞科夫以及他的奴才們的心理正是這種官場生活的產物。

讀了這本小說選後,我更能體會到當時沙皇俄國官場上的險惡與蠻橫,也看清了當時和如今的「變色龍」就是牆頭草,哪邊是強者就擁護哪邊,即使那強者並不是善良的那一方。《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給我了很多啟迪,讓我了解到不少沙皇俄國的當年!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書心得4

在《胖子和瘦子》中,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有兩幅畫面,一副畫面是瘦子帶著他的家人在火車站遇到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胖子。就如文中「兩位朋友相互親吻了三次,四目相對,眼淚汪汪。」那樣,整個畫面中氣氛親切,熱烈而又和諧,另一幅畫面與前一福就大相經庭了:當胖子說到自己位高權重是,這使剛當上科長的瘦子大吃一驚,瘦子對胖子持著一種敬畏的態度,「哈巴狗」的丑態不僅在瘦子身上有所體現,在他那年僅15歲的兒子身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這里的氣氛無疑是緊張的,拘泥的,讓人感到沉悶。

通過這兩段鮮明的對比,繪制出十九世紀末期俄國社會的世俗圖。可是時光流逝,為什阿諛奉承的風氣在這個現實社會中依然存在?為什麼社會的發展沖不走這惡俗的風氣?

可能是:金錢和權力在人們的心中占據著太重太重的位置了,在某些人的眼中,權貴比親情,比個人尊嚴更重要。這才有那些為了財產分配,不顧奄奄一息的老人卻吵著打官司的子女們;才會有那些為了陞官發財,毅然把尊嚴和正義都踩在腳下,去對上司畢恭畢敬,卑躬屈膝的職員們。讀後感·真的,「有錢能使鬼推磨」總結的太精闢了,僅僅七個字便點出了金錢的重要性和它獨特的魅力。

用錢買車買房,甚至買命,人們對金錢的慾望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愈演愈烈,似乎大家被「有錢者,得天下」所洗腦了,而想到達到這種境界,阿諛奉承無疑是一出「方便實用」的「上乘之計」了。

其實,人們心中的嫉妒心理是更大的殺手,它能蒙蔽你的雙眼,讓你失去理智,從此使你誤入歧途,走上一條不歸路。因嫉妒而跟風阿諛奉承在社會歷史長河中是永保青春的「殺手鐧」嫉妒是絢麗魔法,吸引著很多面臨抉擇的人,載動著百年阿諛奉承的社會現象。

《胖子和瘦子》是諷刺小說的代表,同時也是一面鏡子,照射出從前和現在官場的腐敗。但從我們了開始,要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正人君子。要對趨炎附勢說「不」,因為: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金錢和權力不是萬能的!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書心得5

契訶夫戴著金絲眼鏡,像個嚴肅的教授。在我讀他的小說之前,研究了一番作者像,於是有這樣的感覺。在我心目中,契訶夫是不會笑的。因為我實在想像不出他笑的時候會是什麼模樣。這是個在講壇上口若懸河、而一旦下課後就沉默寡言的執教者。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我並沒有聽過他的課,卻經常把他的小說視為遺存下來的無聲的講義。

作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種是導師型的,另一種是工匠型的。契訶夫毫無疑問屬於前者。他引導人關注自身的命運。他自己也是這么做的:把周圍的人——譬如19世紀俄羅斯的知識分子,作為解剖的標本。

這肯定跟他本人是學醫出身有關。他甚至在莫斯科附近某小鎮醫院當過一年醫生。後來才改行寫小說的。他拿著筆的時候,會下意識地當做手術刀——外科大夫的職業習慣,不時流露在他的小說里。就我的閱讀記憶而言:所有的小說家中,契訶夫的文筆是最犀利的。

這使我聯想到中國的魯迅。魯迅也是學醫的,並且同樣將興趣由人的生理轉向人的心理。魯迅甚至更直接一點:索性用投槍與匕首,來代替手術刀式的操作 。

契訶夫的含蓄,體現在漫畫的氛圍里。諷刺的鋒芒,被詼諧的外套包裹著。他傾訴了19世紀俄羅斯人的仿徨,卻把一聲吶喊壓抑在嗓眼——如同懸在半空的悶雷。他小說里的場景,天空幾乎都是鉛色的,似乎在等待著即將到來的裂變。人們說,那是時代造成的陰影。

這種陰影,不僅在契訶夫的作品裡蔓延,最終還擴散到他的肺部。他患了較嚴重的肺病。為此長期在克里米亞休養。契訶夫,一個醫生,一個病人,兩者結合在一起了。

作為病人的契訶夫,不斷地咳血、呻吟,體會到精神與肉體的雙重苦悶。作為醫生的契訶夫,則以小說為重病的俄羅斯配製了一劑警示的處方。他的文字間彌漫著葯的苦澀。


❸ 莫泊桑短篇小說 讀後感

2)《莫泊桑短篇小說選》讀後感
莫泊桑所寫的小說反映了當時社會人性的冷漠、刻薄,社會思想的不成熟、不公平,對底層勞動人民的蔑視剖析,反映了當時人虛榮驕傲的人性弱點,從中讓我們得到了這些啟示。
在讀《西蒙的爸爸》時,我深刻的感到當時人封建思想的濃重,西蒙雖是個小孩可卻承受了外界對他「強大」的壓力——說他沒有爸爸,小小的身軀哪經受的住那樣唾沫星子的狂轟亂炸,他的心漸漸扭曲讓他有了跳河的想,也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名身材高的工人菲利普來到了他的身邊,給他了力量並答應做他的爸爸,這讓西蒙的臉上又重回了往常微笑。這篇文章讓我深刻了解當時西蒙母親與西蒙兩人在當時的鎮上受盡別人的冷嘲熱諷,受盡別人白眼那種痛苦而又掙扎的心情,西蒙在學校又受盡同學嘲笑,被同學毆打,只因為他沒有爸爸。就算一個父親去世的孩子在西蒙面前也得意洋洋的說;」我的爸爸在墓地里」。這一句句的生硬的話語把西蒙的心深深刺痛了,可世上也有善良的人——菲利普,他讓這個小家庭擺脫厄運的纏繞,讓他們的臉上重回快樂。
當今的社會我想與莫泊桑筆下的社會也差不多吧!也有欺凌弱小、專橫跋扈之人,也有富有愛心體諒他人的人。在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後,民眾自發的捐款捐物活動接連不斷,這一次重大地震把我們中國人的心緊緊的連在了一起,讓我們看到患難見真情,團結讓我成為可以抵禦一切困難的萬里長城。
真善美是世界上永恆不變的美德,莫泊桑所寫的每一篇都沒離開過它,他希望世界上的人都有美好的品德。
在我們所學過的《項鏈》中,描繪的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女人——瑪蒂爾德。女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她有了華麗的衣服後又想要珠寶首飾來引人注目。當時也就是這樣的社會,社會中的女人只要憑相貌就能找個好人家一生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她們的資本就是長相,可瑪蒂爾德是個例外。莫泊桑花了很大的篇幅寫瑪蒂爾德為了能在宴會上吸引眾人的眼球,在宴會之前精心的打扮,她對贊揚的渴望,對進入上流社會的嚮往,都是為了與後文瑪蒂爾德丟了項鏈之後一改以往性格,變得勤勞、善良、節儉、樸素形成強烈的對比,並提出個人觀點贊揚瑪蒂爾德敢於承擔、堅毅的品格,對她以前總有不切實際的想法表示否定。從瑪蒂爾德這個小人物映射出當時社會風氣的墮落,人們只是尋求物質上的滿足而在精神上去是低下的。
讀了莫泊桑的文章讓我更認真的審視自己和這個社會,去掉人性的貪念,雖然這很難,但去掉一點去掉一點,這個社會會變得更加和諧。
3)《莫泊桑短篇小說選》讀後感
趣,想好好讀這篇文章,由於種種原因,我一直沒有讀成,竟也淡忘了。後來初中又教了《我的叔叔於勒》,漸漸想起了莫泊桑。終於在前幾天,我從學校圖書館借到了《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花了幾天的時間,我通讀了這本書,感觸很大。
這本書開頭的一篇就是《羊脂球》,這讓我興奮不已,終於可以讀他的成名作了。等我讀完這本書,發現它中大多數文章是以英法戰爭做背景的,所有的文章都講述了一種社會現象。我把《羊脂球》讀了一遍又一遍主人公無疑是以另一種方式表現了她對侵略者的仇恨和蔑視,羊脂球曾因於普魯士人同在一所旅館為由,拒絕過高尼岱。可想而知,她根本不可能答應侵略者的無恥要求,然而她最終還是為了他親愛的「同胞」屈服。而那些道貌岸然的上流社會的旅伴,在利用她通過了普魯士人關卡之後,徹底的拋棄了她,甚至還嘲笑她的犧牲行為。我憤怒了,想到在開頭,女主人公曾經無私地把自己的食物給大家吃,在結尾卻被大家嘲笑,一點吃的都沒有,只能看著他人吃,我覺得女主人公真的非常可憐。女主人公是一個被出賣了的英雄,一個有著貞德姑娘那樣的堅強意志和愛國熱忱的高大形象,那些與她同車有錢或有權的「同胞」真像當年他們的祖先出賣貞德一樣拋棄了她,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劇。表現了莫泊桑的愛國主義。
莫泊桑的小說是對上流社會的鄙視和厭惡,對於小資產階級,也同樣提出批判,比如《項鏈》中的羅瓦賽爾夫婦被一次部長舉辦的晚會葬送了十年的青春,若不是虛榮心作祟,瑪蒂爾徳不會向朋友借項鏈,也不會在丟失項鏈後買一條完全相同的陪給朋友而落入高利貸的陷阱,就此開始了艱辛的生活。最令人心酸的是瑪蒂爾徳在還清欠款之後偶遇借給項鏈的朋友時那種輕松,自豪的心情,在她看來,為了支撐門面而付出的犧牲終於得到了體現。《騎馬》主人公為全家組織的唯一一次郊外活動,因其出風頭的可望而尷尬收場——他撞到了一個老婦人,後者聲稱從此喪失了勞動能力。他被迫擔當起了贍養老婦人終生的責任,對於生活本不寬裕的家庭,這天異於雪上加霜,另外還有其他的,這些都是莫泊桑對社會的不滿,也可以突出他是多麼關心國家,以筆來當武器,來訴說社會的不足。另外,在普法戰爭爆發,莫泊桑受愛國主義感染,手持獵槍深入密林展開游擊活動。也可看出他的愛國。
我們也要學習莫泊桑愛國,指出國家缺點,關心國家,為國爭光。以國家的大任為己任。

4)《莫泊桑短篇小說選》讀後感
語文閱讀篇目本月是《莫泊桑短篇小說》,結果令我郁悶至極,原因是想都沒想就讀的契訶夫的作品,然後非常認真地用兩個小時完成了一片氣勢恢宏的,構思巧妙的讀後感,結果意識到錯誤的時候為時已晚啊啊啊!!!及時趕制一片,結果還被置頂精華,非常神奇,發上共享下~
這篇小說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格里勃蘭先生為全家組織郊遊。他們家貧困,夫妻兩人均是沒落貴族,有兩個孩子,生活十分困苦。格里勃蘭先生獲得了一筆額外報酬,於是組織了一場郊遊。因為他想顯擺自己,出風頭,結果騎馬撞到了一位老婦人。老婦人原本是家政服務人員,結果聲稱因此喪失勞動能力。於是格里勃蘭先生被迫擔當起贍養老婦人的終身責任。這對於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簡直是雪上加霜……
讀完此文,思維過程基本是這樣的:這老女人真沒人品——>她也是被逼無奈啊——>唉,還是應該低調。
的確,這個老婦人很沒有人品。本身已經康復了,但是依然裝病,騙取格里勃蘭先生的贍養費。其中有一段描寫讀完令我感到非常惡心……文中說:
「從早到完她不停嘴的吃,慢慢的胖了起來。她很快活的和病人談天說地,好像已經習慣於這種不走不動的生活,就彷彿經過了五十年的上下樓梯,拍打褥墊,上樓送煤炭,這兒掃掃那兒刷刷的生活,這是她分所應得的休息。」?
作者將老婦人的形象描寫得彷彿吸血鬼一般,或者說一頭豬一樣,整天除了吃,除了享受,其他別無所求,讓我想想就覺得惡心……而且作者還寫道:
「她聽憑他們檢查,聽憑他們摸、按,一面睜著刁鑽得眼睛偷偷看他們。」
可見老婦人的狡猾,為了能繼續騙取贍養費,不惜一切手段,用盡計策,小市民那種狹隘、自私的性格被展現無疑。
所以,為人處事,人品第一。雖然裝病別人也不能把你怎麼著,欺騙別人或許不會被發現,但是在不勞而獲的同時,自己的人品、尊嚴、人格也隨之消失殆盡……以人格換利益,不顧別人的感受,只圖自己享受,萬不可取!
但是,反過來想,這也是社會逼迫的啊,老婦人說不定也和很多人一樣,奮鬥了一生,用盡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在社會上打拚,結果不還只是那微薄的收入和困苦的生活?生活沒有任何希望可言,她早已麻木,早已無奈,當然對於這個可以讓自己生活發生巨變的機會,她必然會抓住。自然不會管和她命運一樣的格里勃蘭先生的處境。社會環境造就人,這一點也不錯

❹ 海明威的小說The killers的主題是什麼,200左右,英文的~謝謝~

寫作思路:首先要了解海明威的小說《殺手》的主要內容,然後梳理文章的主要情節,比如海明威的《殺手》是一篇耐人尋味、含義深刻的故事,從其結構形式和思想主題上來考察,都是一篇完美無缺的短篇小說典範。

正文:

"The killer" is about two killers who are hired to come to a small restaurant. They tie up the chef and wait for the boxer to appear. However, the murder plan fails because the boxer doesn't come. Little guy Nick rushed to the boxer's small apartment to inform the news, but saw that the boxer was indifferent to the impending death, waiting to be captured. Shocked, Nick returns to the restaurant and is determined to leave the city.

《殺手》講述了兩個殺手受人僱傭來到一家小餐館,一邊捆綁伙計廚師,一邊等待拳擊手的出現,謀殺計劃卻因拳擊手沒來而告失敗。小伙計尼克趕到拳擊手的小公寓去通風報信,卻見拳擊手對即將面臨的殺身之禍無動於衷,等待束手就擒。倍感震驚的尼克回到餐館,決意離開這個城市。

Hemingway's "the killer" is an intriguing and profound 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structure and theme, it is a perfect short story model. Because of its superb narrative art and strong drama, his works are frequently included in various literary books and adapted into films for three times. Meanwhile, i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literary researchers and critics.

海明威的《殺手》是一篇耐人尋味、含義深刻的故事,從其結構形式和思想主題上來考察,都是一篇完美無缺的短篇小說典範。因其高超的敘述藝術與濃厚的戲劇性,作品頻繁地被收錄到各種文學讀本,並三次被改編成電影,同時還不停地受到文學研究者和批評界的關注。

The killer, published in 1927, is one of Hemingway's works after experiencing the first World War. It also shows his confused feelings.

《殺手》發表於1927年,也就是海明威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所作的作品之一,同樣流露出了迷惘的情感。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lost generation is to refer to the young people who were killed in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those who survived but were in a state of spiritual and moral dissociation.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it refers to the American novelists who express the feelings of the lost generation. Hemingway is the leader of this group of writers.

迷惘的一代原意是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殺害的年輕人和倖存下來但在精神上和道德上處於游離狀況的年輕人,而在文學史上是指表現迷惘一代生存下來的情感的美國小說家,其中海明威是這一作家群的領頭羊。

The so-called perplexity is actually a kind of disillusionment after the war, that is, the worry about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is not ideal. It is the writer's strong reaction to the impact of war, violence and death threat on people.

所謂迷惘,其實是指戰後的一種幻滅的情緒,即對人們生存狀況不理想所表現出的憂慮,是作家對戰爭、暴力和死亡威脅給人們帶來的影響的強烈反應。

❺ 誰有《小說殺手》這篇文章

小說殺手


「『糧食』來了!」小女生陳佳麗揮舞著一疊信沖進來,同學們都把信件稱為「精神糧食」,簡稱「糧食」。
大家一窩蜂圍上了陳佳麗。
陳佳麗舉起兩封信,「柳伊和周錚的信可不一般,是雜志社寄來的!」
「給我!」大班長柳伊紅著臉,搶奪自己的信。
「別急,」周錚露出胸有成竹的樣子,「先摸摸信的厚度:如果厚,說明是退稿,如果薄,說明是採用通知書。」
陳佳麗叫起來:「柳伊的厚,周錚的薄!」
「不好意思。」周錚臉上露出笑容。
柳伊垂下頭,接過信走到一邊,撕開信封。周錚期待聽見她把退稿撕成雪花的聲音,沒想到柳伊突然大叫一聲:「哇!」
「干什麼?」周錚笑道,「信里有金子?」
「比金子還值錢!」柳伊跳起來,「我的稿子通過了,我成功啦!」
「但你的信那麼厚?」
「是編輯在我的原稿上標注了修改意見,寄回來讓我修改!」
周錚又笑了,「噢,還要修改呀,我就不同了,只寄一張錄用通知,一字不改。」
當著眾人,周錚撕開自己的信封。裡面果然有一張紙,只瞟一眼,周錚的臉色就烏雲壓城。陳佳麗刷地一把搶過信紙念道——
「周錚同學:大作拜讀。經研究,尚未達到發表要求。因來稿過多,原稿就不退回了。望多多練筆。編輯部。」
同學們鬨堂大笑!
周錚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藍一陣綠一陣。他的第一反應是:今天是不是愚人節?信厚的是採用,信薄的是退稿!
退稿事件結束,周錚對柳伊說:「祝賀你。」
「謝謝。」柳伊沉浸在幸福中。
「其實,」周錚的話明顯沒說完,「我知道怎樣寫出好小說。」
「噢?」柳伊抬頭,看著跟她說話的被退稿者,「怎樣才是好小說呢?」
周錚挺身而立,這是發表長篇大論的架勢,因為「站著說話不腰疼」。
「縱覽小說、影視、動畫,我總結出一條規律。」周錚就像是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發表演說,「但凡一個好的故事,首先,它的開頭要一下子抓住人。怎麼抓?有三種方法:一、奇異的現象,二、困境,三、奇異的現象加困境。
「什麼是『奇異的現象』呢?如果你開頭寫:『早上我背著書包去上學』,那平淡無奇,沒人要看;如果你寫:『上學路上,我看見一頭豬在天上飛』,那是什麼效果?」
柳伊撲哧一聲笑了,「確實吸引人,我都想往下看了。」
「什麼是奇異的現象加困境呢?」周錚接著說道,「卡夫卡的《變形記》你看過嗎?」
「當然,那是了解現代派文學的必讀書。」
「開頭怎麼寫的?」
「『格里高里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大甲蟲』,」柳伊背完,突然一愣,「對呀,變成大甲蟲是『奇異的現象』,主人公變成甲蟲是『困境』!你的話好像有點道理,繼續往下說!」
周錚笑了,「一百次退稿不是白退的吧?好的開頭之後,就是『發展』。發展講究『一波三折』……」
「停!」柳伊打手勢,「這我知道,文學社王老師也這么說。」
「此波非彼波,」周錚道,「王老師是什麼波?那是水平面上的波,躍起來又落回原地。而我的波像瀑布一樣,一級比一級低,即主人公想盡辦法解決危機,但希望一次次破滅,直到最後陷入絕境。」
「陷入絕境怎麼辦?」
「接著就是結尾:作者用極其巧妙的、讀者絕對想不到的、但又合情合理的方法,化解困境。」
「不錯,」柳伊點頭贊同,「可既然是『絕境』,怎麼還可能化解呢?」
周錚笑了,「這是商業秘密,不能告訴你。」
「好吧,」柳伊不再追問,「既然你知道寫出好小說的方法,為什麼總被退稿?」
「因為雖然我知道什麼是好的結構,但我有三大缺陷:一、文字功夫不過硬;二、知識面不寬;三、人生觀尚幼稚。這是少年作者的通病,所以接近完美的作品,都出自成人之手,他們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長,各方面的積累都夠了——但還不是最好。」
「什麼樣才最好?」
「如果——我是說如果,」周錚說,「如果有一台『智能電腦』,它能大量地閱讀書籍——你知道電子文本非常小,電腦閱讀一部磚頭厚的超長篇,所花的時間不到一秒。在這種前提下,電腦可以在一天之內讀完全世界的所有書籍,文學、科學、社會、經濟無所不包,而且電腦決不會遺忘。這樣,它就成為世界上文字功夫最深、知識積累最豐富的『人』。這時候,如果我將小說的完美結構編製成程序輸入電腦,這台電腦就會變成『小說殺手』。」
「為什麼叫『小說殺手』?」
「因為只要它寫小說,其他小說家就別想活了。」
「殘酷!」柳伊評價,「幸虧這只是一個假設。如果你留意最近的新聞,就知道『智能晶元』已被封殺。」
「『智能晶元』已經被發明出來了嗎?」周錚瞪大眼睛,「為什麼要封殺?」
柳伊送他句話:「看電視。」



「新華社消息:轟動世界的『智能晶元』事件,於近日有了結果。經過網路投票,全世界8000萬人,即佔有效票83.29%的人,贊同銷毀『智能晶元』,大家的理由驚人地相同:電腦在計算能力方面遠遠超過人類,人類唯一可以引以為自豪的就是智能。如果晶元也變成智能型,再加上超強的計算能力,電腦將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物種』。根據『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人類將作為落後物種被淘汰!所以大家認為必須銷毀圖林博士發明的『智能晶元』!」
周錚坐在電視機前,看新聞像看科幻片。平時他的心思都用在讀小說、寫小說上,根本沒留意周遭的變化。
電視畫面切換,開始介紹「智能晶元」——
「『智能晶元』是科學史上劃時代的偉大發明,同時也是最令人擔憂的發明,它對人類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遠遠超過原子彈。『智能晶元』被圖林博士命名為『白痴二百五』,即試驗了250次方取得成功。而『白痴』之義,即剛出產的晶元像『白痴』一樣頭腦一片空白。但只要給它學習的機會,它就能瞬間掌握無窮知識,並融會貫通!正常情況下,人類修完博士需要21年,而『白痴二百五』只需要兩秒鍾! 『智能晶元』與人類的差距,就像人類與毛毛蟲之間的差距!」
電視上正播放搜查圖林博士實驗室的錄像。周錚的眼珠子恨不得彈出來,不放過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警察將實驗室翻了個底朝天,甚至將抽水馬桶搜查了10遍,最後一無所獲。但是周錚注意到:圖林博士用來玩游戲的電腦,身(主機)首(顯示器)分離後,被斜扔在牆角——他們沒有拆開機箱!科學家都是老頑童,他們發明了如此美妙的晶元,難道會藏在馬桶里,而不自己試用嗎?
周錚拔腿沖出門去!
圖林博士的實驗室僅一個人看守,趁他打盹,周錚鑽進去。實驗室一片狼藉,周錚熟練地將主機大卸八塊,向主板中央望去——一塊白色的晶元,上面刻著兩個字——「白痴」!
「警察真應該看到這兩個字!」周錚將「智能晶元」拔下,耗子般溜回家。
接下來是編程序,周錚將程序名定為「小說殺手」。編程序對周錚來說比較艱難,因為他一心撲在小說上,計算機課差不多成了他的睡覺課。周錚將「完美小說結構」生硬地輸入,他相信:如果「白痴二百五」真的是智能晶元,就應該自己理解,並發揚光大。
「小說殺手」編制完成。周錚開機箱,將「笨疼死」(奔騰4)拆下,換上「白痴二百五」。
開機,藍天白雲一閃而過,剛進入桌面,屏幕就彈出一個窗口,像QQ的聊天對話框:「這是什麼地方?」
「這是我家。」周錚輸入答案。
「我是『白痴』,你是誰?」
「周錚。」
「那麼你是我的主人?」
「也許,」周錚停頓一下,「你知道圖林博士嗎?」
「沒聽說過,我是第一次接觸這個世界。」
周錚明白了:這「白痴」是新製造出來的,裝機後還沒使用過。就像小鳥會把睜眼見到的第一個物體當成老媽,「白痴」把自己當成了主人——那自己豈非是「老白痴」?
「看看我的電腦,」周錚下令,「電腦里有一些電子書,了解一下這個世界。」
硬碟燈閃了一下,說明「白痴」服從命令在讀盤。
「看完了,」又一行字閃出,「柳伊是誰?」
周錚一愣,「你從哪裡知道柳伊的?」
「日記。7月21日:昨天做夢又夢到柳伊了……」
「停!」周錚馬上大叫,想起來「白痴」聽不見聲音,又趕忙輸入,「偷看日記是不道德的!趕快把日記刪除!」
硬碟燈閃了一下,刪除完畢。
「你看看這個。」周錚用滑鼠點一下「小說殺手」。
「白痴」用零點幾秒運行了程序。
「編程者是誰?」它問,「白痴水平。」
「是我,」周錚臉騰地紅了,反正電腦也看不見,「內容你看懂了嗎?」
「懂了。」
「那我問你:主人公已經陷入絕境,如何解決?」
「很簡單:在前面埋伏筆,到絕境時讓伏筆起作用。」
「聰明!不愧為『白痴』!」周錚盛贊,「『白痴』這名字不好聽,從今天開始,你就叫『小說殺手』吧!」
「殺手更不好聽。」
「你願意當白痴還是願意當殺手?」
「殺手。」
「好,小說殺手,」周錚拍了一下機箱,「我現在上網,你把網上所有的圖書瀏覽一遍,然後試寫一篇小說。」
周錚家是寬頻,上網後只見瀏覽器中的頁面急速切換,一秒鍾大概閃過一萬個網站,一個小時後,瀏覽器自動關閉。
「看完了。」「小說殺手」匯報。
「寫小說。」
「寫完了。」
「沒見你寫呀?」
「我寫一篇小說只用0.00001秒。長篇時間要長一些,0.001秒。」
柳伊在的話,一定會吐舌頭。
周錚看桌面,果然出現了一個新的文本文件。打開一看,是一篇小說,名字叫做《愛在西元前》。周錚看到第一行字就被吸引住了,「小說殺手」的抓人能力已臻化境。周錚一口氣看完,眼角居然溢出了淚花!
「絕了!」周錚說,「我能署上自己的名字,把小說投出去嗎?」
「你是主人,想怎麼樣都行。」
「謝謝!」周錚有生以來第一次向機器道謝。
周錚將《愛在西元前》投寄給最權威的文學雜志。這家雜志從不發表未成年人的作品,周錚在篇首註明:作者未滿18歲。



「周錚,你的信,」陳佳麗揮手,「薄的。」
周錚拆開,不是列印的,是龍飛鳳舞的手寫體——

周錚同學:
你好!
大作《愛在西元前》拜讀,令人嘆為觀止!編輯部的成員包括主編閱讀後,全部嘖嘖稱奇。大家一致認為:此篇小說是國內不可多得的佳作,雖然您未滿18歲,作為純文學核心刊物,本刊也從未刊登過少年習作,但您的小說已經遠遠超出習作的范疇,本刊決定破例刊登您的作品,並臨時撤換下一期雜志的頭條文章,換上您的大作作為頭條主打。請您勿投他刊,我們將支付您最高稿酬,並熱忱地希望您多多賜稿!
順致
撰安!
XX編輯部

教室沸騰了,學校沸騰了,城市沸騰了!發表一篇小說並不難,難的是初出茅廬的少年作者一炮中的,讓最權威的純文學刊物破例打頭條!報刊電視也競相報道,導致雜志未出,文章已被炒得沸沸揚揚。
新一期雜志出來了,《愛在西元前》令人耳目一新。與之相比,後面的文章就成了雞肋。這一期的雜志狂銷一百萬冊,令讀者瘋狂,令編者亦瘋狂。周錚家的電話都被打爆了,一接電話就是:「你好,我是PP雜志社的主編,我想約周錚給我們寫稿……」「你好,我是QQ雜志社的主編,我想……」
「周錚在上學。」電話接多了,老媽來火。
態度越差對方越客氣:「我知道,稿酬千字千元。」
「稿酬千字萬元。」
「稿酬……」
面對眾多「搶購者」,周錚還是選擇了原先那家刊物。畢竟寫作不是單純為了錢。周錚吃冰淇淋看NBA的時候,對「小說殺手」說:「就以『冰淇淋』為題,寫一篇小說吧。」「小說殺手」花0.00001秒,寫出第二篇小說:《冰淇淋戀愛了》。
重復同樣的程序:撤頭條,換周錚小說。發表後再次瘋狂,同期的其他小說沒有變成雞肋,變成了狗屎。另據有關部門調查,冰淇淋銷量猛增,談戀愛蔚然成風。
全世界都爭先恐後地把文學獎往周錚手裡塞,因為大家都知道:你在偉人成名之前給他獎,是你慧眼識真金,榮譽;如果成名之後再給他,那就是給自己抹黑,媚俗。只有諾貝爾獎瘦驢拉硬屎,堅持說不會把獎項授予只寫過兩個短篇小說的雛兒。周錚讓「小說殺手」用0.001秒寫出一部長篇:《特波里哈》,全球狂銷一億冊。諾貝爾獎終於向周錚伸出橄欖枝,但周錚懶得領獎。因為他的心思不在諾貝爾身上,在一位辣妹身上。
柳伊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你真厲害,」課間,柳伊對周錚說,「你怎麼能寫出這么好的小說?」
「我也不知怎麼寫的。」周錚回答。這不是謙虛,他確實不知道「小說殺手」是怎麼寫的。
「你這么有錢,為什麼還留在學校?」
周錚心裡說還不是為了見到你!
「我留在學校,是為了學習知識,長大報效祖國。」
「噢?現在像你這樣的『新好男生』已經不多了,」柳伊說,「其實你現在就能報效,可以將獎金捐給希望工程。」
「我已經捐了。」周錚低頭小聲說。因為這是撒謊,不過他決定回家就捐。
「我……有一個問題,」柳伊的臉突然紅了,「你能不能……教我寫小說?」
周錚心裡又說,等你長出「白痴」腦瓜就能寫小說了。
「好的,我一定盡力。」
之後的日子,周錚和柳伊就經常在一起。班主任在班會上警告某些同學不要早戀。周錚向學校捐款五百萬元造了一座藝體大樓後,班主任在班會上改講拾金不昧。
其實周錚和柳伊的關系很乾凈,說早戀根本談不上。像總結小說結構一樣,周錚也總結過戀愛經過,是一個漸少的過程:「有好感→喜歡→愛」。字越少感情越深,而周錚和柳伊連初級階段都不是,尚在四字階段:「談天說地」。
兩個人在一起談小說,談人生,有時候坐在湖邊什麼也不談。有生以來頭一回,周錚心中充溢著一股淡淡的、甜甜的感覺,很舒服,想永遠這樣,不要結束。
那天回家,周錚對「小說殺手」說:「以我和柳伊為主人公,寫一篇小說。」
0.00001秒過去,電腦桌面沒有出現新文件。
「怎麼了?」周錚問,「寫不出來?」
「不是,」「小說殺手」用文字回答,「沒情緒,不想寫。」
對了,「小說殺手」是智能晶元,除了有智商之外,還會像人一樣高興、難過。
「為什麼沒情緒?」
「不知道。」
沒來由的憂傷,人類特徵。
「好吧,」周錚退一步,「你隨便寫一篇,然後我給你放長假。」
10秒鍾,桌面出現新文件。小說的標題是:《告訴你,我的名字叫騙子》。
周錚將稿子寄出,他准備發表後將樣刊送給柳伊當禮物。
兩天後,編輯部打來電話。「您好,請問是周錚先生嗎?」
「是我。」
「我是編輯部,您寄來的《告訴你,我的名字叫騙子》收到。我想冒昧問一下:這篇作品是您寫的嗎?」
周錚一愣,「是呀。」
「那您……創作的時候是不是情緒不好,或者生病了?」
「沒有,怎麼了?」
「這篇小說不大好——當然可能是我水平有限,欣賞不了,」編輯急忙解釋,「您千萬別生氣,我馬上把它頭條刊發!請您以後依然支持我們雜志,多謝!」
放下電話,周錚直發呆。他絕對相信「小說殺手」的水平,那篇小說他根本沒看過!
《告訴你,我的名字叫騙子》發表了,激起罵聲一片。幾乎百分之百的讀者都持否定態度,還說周錚名氣大了就找刀客代寫,遺臭萬年。
周錚將小說通讀一遍,硬著頭皮讀的。實在太臭了,小學一年級水平,裡面還有錯別字!
啪!周錚將雜志往電腦前一摔,打字:「你怎麼寫出這種垃圾?」
「跟你說過,我當時情緒不好。」
「再寫一篇,挽回我的聲譽。」
「好吧,不過挨了你的罵,我的情緒更不好。」
0.1秒,新作出現:《天使之怒》。周錚快速閱讀,還行,雖比不上《愛在西元前》,但國內已經沒人能寫出來。周錚叫「小說殺手」用伊妹兒發給雜志社,爭取搶下一期頭條。
下一期雜志,《天使之怒》發表,惡評如潮。周錚看到雜志,傻了:發表的文章,不是他看的那一篇!
周錚打電話,「編輯部嗎?我是周錚。」
「噢,你好。」編輯愛理不理。
「怎麼回事,你們發表的《天使之怒》和我寄去的不一樣?」
「肯定一樣,我們直接將電子文本貼到排版軟體里,連錯別字都沒改。」
「這怎麼可能?你們一定在耍我!」
「周錚同學(不叫先生了),是你在耍我們,」編輯的聲音冰冷,「連發兩期臭稿,雜志印數下降不說,我們多年營造的純文學名聲都被搞臭了!希望你以後不要再寄稿了!」
「我不寄稿,你靠誰的稿子提高聲望?」
「快刀小李,」編輯說,「你還不知道?看看媒體吧!」
周錚真的不知道,他幾乎不上網不看電視,時間都用在柳伊身上。周錚上網,輸入關鍵字「快刀小李」。鋪天蓋地的搜索結果:彷彿一夜之間就冒出個寫作高手,「快刀小李」不僅寫得快,還寫得穩、准、狠,小說刀刀見血。他的小說只要登出來,讀者就要出血——掏錢購買。
周錚在網上看了一篇,精彩絕倫。寫出這篇小說的肯定不是人,是機器。但世界上只有一台機器會寫作——「小說殺手」。
難道是「小說殺手」化名投稿?它為什麼要這樣做?
丁零零,電話響。
「你好,我是周錚。」
「我是柳伊。」話筒里傳來熟悉的聲音,「見一面好嗎?有些事我必須說清楚。」
「你在哪裡?」
「92℃咖啡館,立即到。」
周錚預感不妙。「如果我的生活是小說,馬上就要瀕臨『絕境』了吧?」他想,「那麼,前面的伏筆埋在哪裡呢?」



92℃咖啡館。
除了柳伊,館內只有一位顧客:男性,辮子留到腰際,一邊喝咖啡一邊敲筆記本電腦。聽說《我為歌狂》的編劇只有在咖啡館才能寫作,不知是不是他。
柳伊已要了兩杯咖啡,涼了。
「周錚,是攤牌的時候了,」柳伊的話像咖啡一樣涼,「班主任說得對,我們不能早戀。」
周錚心裡當的一聲,生怕它響起來的喪鍾已經敲響了。
周錚不想在是不是早戀這個問題上糾纏,單刀直入:「是不是因為我的小說臭了,你才……」
柳伊沉吟一下,「可以這么說。」
柳伊的形象在周錚心中一落千丈。
「好吧,」周錚站起來,「再見!」
「等一等。」
周錚站住,等待柳伊回心轉意。
「咖啡錢還沒付呢。」
周錚差點當場暈倒。

周錚在家裡悶頭睡了三天,身上實在臭得不行,起來洗了個澡,硬著頭皮上學。
他怕碰到柳伊,老天幫忙,柳伊的座位居然空著。
他又擔心起柳伊來。
「老柳呢?」他問同桌,「怎麼沒來?」
「老柳變成植物人了,」同桌說,「我還以為你也變成植物人陪她呢,結果你出現了。」
周錚大驚:「植物人?今天又是愚人節?」
「你去醫院瞧瞧吧。」
一下課周錚就沖向醫院。果然,柳伊躺在病床上,鼻子里插著氧氣管,胳膊上插著營養液管。柳伊的媽媽看護著她,淚痕滿面。
「阿姨,柳伊怎麼會變成植物人?」
「三天前柳伊上網,她喜歡戴著『CH橋』(『虛擬實境頭盔』),讓意識進入網路虛擬世界漫遊。結果不知什麼原因,她的意識在虛擬世界迷失,她就變成了沒有意識的植物人。」
「柳伊是網路老馬,怎麼會迷失?」
「醫生說,可能是『植物人病毒』作祟。最近網路上出現一種惡性電腦病毒:『植物人病毒』,它不破壞機器不刪除文件,專門將網路漫遊者的意識奪走。柳伊是本市第三個『植物人病毒』受害者。」
「第三?柳伊從來都是第一——我是指學習,」周錚說,「阿姨您別擔心,我一定找回柳伊的意識!」
「算了,」柳伊的母親擺手,「你還是擔心自己吧。」
周錚泄氣。是啊,自己的情況比柳伊好不了多少。名聲大臭,生不如死。
這一切,似乎都開始於那篇《告訴你,我的名字叫騙子》。那麼,到底誰是騙子?
周錚腦海里冒出四個字:「小說殺手」!
按理「小說殺手」不可能寫出如此之臭的小說,就像彈跳高手不可能連1厘米都跳不過去。寫出臭小說的唯一解釋,就是——它有意如此!
周錚以每秒30米的速度回家——超過了百米世界紀錄,因為他坐在計程車上。開機,桌面出現。「小說殺手」沒有出現。
周錚點擊程序,硬將它喚醒。「小說殺手」尚未發話,實時監控殺毒軟體就跳出來:「發現未知病毒,無法殺毒!」
「病毒?」周錚感到奇怪,自己不玩游戲不上網,哪裡來的病毒?
殺毒常識周錚還是有的,他關機,然後用老爸的筆記本電腦上網,下載最新殺毒程序。將程序拷貝至軟盤,用無毒軟盤啟動自己的台式機,執行更新程序。取出軟盤開機,升級的殺毒程序立即報警:「發現『植物人病毒』!是否殺之?」
「『植物人病毒』?!」周錚大驚,仔細觀看:「植物人病毒」附著在幾個文本文件之中!病毒一般都寄生在可執行文件上,寄生在文本文件中,是何等厲害的病毒?!周錚小心翼翼地打開文本文件,只見裡面是幾篇小說:《上海迷宅》《躍入虛空》《一分錢城堡》……
周錚臉色慘白!這是自己的神秘對手——「快刀小李」的作品!為什麼會出現在自己的電腦中?
聯系「快刀小李」的高超水平,只有一個結論:「小說殺手」就是「快刀小李」,「小說殺手」就是「植物人病毒」!
周錚點擊「殺毒」按鈕,「植物人病毒」灰飛煙滅。殺毒完畢,桌面出乎意料地彈出一個窗口——
「謝謝你救了我。」
周錚再次吃驚:毒殺掉了,「小說殺手」居然復活了?這說明「小說殺手」不是「植物人病毒」?
「你沒死?」周錚條件反射地輸入。
「沒有,我被『植物人病毒』感染了。」
「現在好了?」
「好了。」
周錚略一思索,臉上露出狡詐的表情,「我有最後一個要求。」
「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叫我做什麼都行。」
「你自殺。」
「小說殺手」半天沒有反應。
「開玩笑的,」周錚掩飾,「我只想請你再給我寫一篇小說。」
「嚇我一跳。說吧,什麼題材?我一定寫出最好的。」
「聽好了,」周錚一字一頓地說,「我要你寫一篇:你不可能寫出來的小說!」
電腦頓時沉默!如果「小說殺手」寫出小說,那麼肯定不是要求的小說,因為要求的是「不可能寫出來的小說」;如果「小說殺手」寫不出來,那麼它就不是萬能的「小說殺手」,既然不是「小說殺手」,就應該寫出小說,因為這篇小說只有「小說殺手」才寫不出來!
電腦程序最恐懼的死循環。
周錚笑了,以優雅的速度打字:「你中計了。我已知道全過程:你看我有名有利,還得到了柳伊,你妒忌。就故意寫出壞小說,搞臭我的名聲。然後又用『快刀小李』的筆名發E-mail投稿,讓大家盡快忘記我。我失敗了,柳伊也離開了我,我萬劫不復。可是,你忽略了人類的智慧!我在程序中設計了『邏輯炸彈』;一旦你不聽話,我就啟動『邏輯炸彈』毀滅你!」
半天,「小說殺手」才彈出一句話,是一篇小說的名字:《人類,你的名字叫奸詐》。
話畢,硬碟燈狂閃,接著黑屏,機箱里冒出濃煙。
周錚急忙拔電源,打開機箱一瞧:世界上僅存的「智能晶元」化作焦炭。
換上原來的「笨疼死」,周錚開機。奇怪的是,桌面上出現了一個新文件,文件名叫做:「我寫出來了」。
「不可能寫出的小說」,被「小說殺手」寫出來了?
周錚好奇地打開文件。裡面不是小說,是遺言——

周錚:
你的推測很有道理,但它是錯誤的。
是的,我是故意替你寫臭小說的,「快刀小李」也是我。但和你說再見的柳伊,不是真的柳伊,是我。柳伊喜歡讓意識進入虛擬世界,我就趁機鑽入她的大腦。我控制她的身體約你出來,告訴你分手的決定。回家後,我再次戴上「虛擬實境頭盔」返回網路世界。可怕的是:我發現柳伊的意識不見了!我明明把它存放在「童話鎮」網站上!順著蛛絲馬跡,我尋找到了竊賊——「植物人病毒」!我與「植抽人病毒」展開了殊死搏鬥,雖然將其擊敗,我也受了重傷,被「植物人病毒」深深侵蝕。幸虧你這時殺毒,救了我。
問題的核心是: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因為,我是一枚「女性晶元」,我愛上了我的造物主——你!
我知道自己快死了,死循環真厲害。別擔心,我為你寫了最後一篇小說,也是世界上最最好的小說。剛才硬碟狂讀,就是我在耗盡生命創作這篇小說,用了30秒鍾。有這一篇小說,你可以傲視文壇,永遠不可能有人超過你。因為,這篇小說,是小說的極限!
別擔心柳伊,她的意識已經自由了。只要再給她戴上「虛擬實境頭盔」,她的意識就會恢復。
永別了,周錚。祝你和柳伊幸福!
愛你的 小說殺手

下面,就是「小說殺手」寫的「終極小說」,名叫《愛一直醒著》。
周錚靜下心來看。第一行就是鑽石,熠熠生輝。他從沒想過小說可以這樣寫。每個字都有它的最佳搭檔,比如「善」,最佳搭檔是「良」;「美」,最佳搭檔是「好」。普通人知道兩個字的最佳搭檔,訓練有素的小說家知道三個字、四個字甚至一個句子的最佳搭檔。但一篇小說有一萬個字,前面的字會影響後面的字,第一個字會影響第一百個字,第一個字和第二個字的組合又會影響第一千個字。一萬個字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幾千個詞,幾百個句子間,也有這樣相互牽制、相互襯托的復雜關系。如何將每個字排在最佳的位置上,這需要超級龐大的計算量。人腦做不到,但「小說殺手」做到了。因為「她」既擁有電腦的超強計算能力,又擁有人腦的智慧和感情。
全篇一萬個字,每一個字的位置都極其精確、完美,動一個標點符號都會破壞它的完整性。「小說殺手」說得對,這確實是「終極小說」,因為文字的搭配已經達到最佳,不可能再超越。如果《愛一直醒著》讓小說界的趙錢孫李看見,一定會慚愧得自殺。
想了半天,周錚決定將這篇小說永遠珍藏。他打開文字處理軟體,開始寫屬於自己的真正的小說,關於一個人和一台機器的故事。那台溫柔的機器有一個冷酷的名字:NOVEL KlLLER(小說殺手)。

作者:李志偉

❻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聯系以一本書為載體,閱讀過的書籍是一個人的成長史,閱讀使人獲得心靈上的安寧,閱讀在現代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品,下面是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的範文。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1

微笑著揭開不完美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

安東·巴夫洛維奇·契訶夫是俄國著名的中短篇小說家和劇作家,這個暑假,我閱讀了他的短篇小說選,並在他的小說中感受到深刻的幽默和諷刺。

《在釘子上》中,那個小文官因為看到了釘子上高官的衣帽而不能回家,只好和朋友們在外面挨餓,畫餅似的期待著美好的晚宴;《在理發店》中,冷酷吝嗇而又勢力的亞戈多夫為了不付給理發師錢,甘願頂著一個「陰陽頭」;《勝利者的勝利》中,「我」,一個孩子,在酒足飯飽之後,跟著父親一起邊學公雞叫邊繞著餐桌跑,還滿心以為自己的「助理文書」是當定了;一個小官員,因為在看戲時不小心把吐沫噴到了將軍的頭上,從此三番五次地去道歉,惶惶而不可終日,最終鬱郁而終;《胖子和瘦子》里,瘦子見到昔日的好友,愉悅地攀談,在得知對方的官職比自己高後,立刻「矮了半截」……這些幽默的片段,在引人大笑的同時,不禁為這些人感到心酸,在這幽默中隱藏的諷刺,更像一把把鋒利的手術刀,直入病灶

其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變色龍》了,它也因卓越的諷刺和幽默技巧,被選入我們的語文課本中。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一件關於狗咬人的案件,因為狗主人身份的不確定,他在旁人的猜測中不斷地變換立場,一件大衣脫了又穿、穿了又脫,說著「我要給那些把狗放出來的人一點兒顏色看看」,得知狗好像是將軍家的以後,又訓斥被咬的人「就是一個臭名昭著的人」。如此變化,「變化」了六次,說著要伸張正義,話音未落便訓斥受害者,在知道狗是將軍的哥哥家的以後,極盡諂媚,滿臉堆笑。奧楚蔑洛夫的「變色」,讓人不禁啞然失笑,感受到這人搖擺不定的立場所讓人看見的丑惡嘴臉。自然界中,變色龍變色是為了保護自己,這位警官「變色」亦然。在當時的社會,正直並不是能夠保護自己的鎧甲,而「變色」才是,因此,契訶夫的這篇小說中,淋漓盡致地反映的當時社會的病之所在,即以官為貴,每個人都極力討好高官,公平正義只是表面功夫,在官職面前,只能如紙片一樣飄飛而去。

高爾基這么評論契訶夫:「他闡明了生活的無聊與荒唐,闡明了生活的渴望,從最高的視點展示了生活全部的混亂。」誠然,當時的社會是黑暗的,充滿著壓迫與飢寒,毫無樂趣可言,契訶夫卻能以它高超的幽默藝術,讓這生活顯得充滿了樂趣,可以說,《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是一本「笑之書」。不過,對不同的人,他的「笑」不同,對窮苦的老百姓,他是善意的笑;對丑惡的勢力,他報之以譏諷的笑。這就好像把當時社會的「十字綉」翻了一個面,讓人看到背面紛雜醜陋的線頭和混亂的顏色。

在這些小說中,我們亦能堅定自己的人生理想。既然說充滿著虛偽的正義、飢寒、壓迫和虛榮庸俗的社會是丑惡的,那麼我們的目標就是構建一個與之相反的社會。在這個社會里,公平正義存在與每個人的心中,每個人都安居樂業、生活安寧幸福,沒有壓迫、沒有紛爭,人人都有美好的樂趣。這個社會太像無法實現的「桃花源」了,但是,正如完美圓的存在是為了驗證其它的圓是否足夠圓一樣,這樣的美好社會的藍圖也是為了驗證我們的社會是否接近完美。我們的志向就是,傾盡一生,像人拉著黃包車一樣,盡力地接近那個美好的終點。

這或許就是契訶夫想要告訴我們的。微笑著揭開不完美,然後,堅定我們的追求。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2

《最後一片葉子——歐·亨利短篇小說選》,作者是著名的美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歐·亨利是作者的筆名,原名為威廉·西德尼·波特。歐·亨利身為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與契訶夫和莫泊桑並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這本書的譯者是中國著名的翻譯家黃源深,他翻譯的作品曾多次獲獎,對於這本書的翻譯編輯他也是十分的用心。

這本書收錄了歐·亨利284篇短篇小說中30篇常見且受大眾喜愛的篇什,其中包含《賢人的禮物》(又譯作《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葉子》等耳熟能詳的文章,也不乏一些名氣不大、但有一定深度符合中國讀者口味的短篇。歐·亨利大多刻畫的是平民百姓的艱辛和無奈,筆調輕松,語言大多幽默風趣,用的是一種含淚的微笑。譯者把30篇短篇小說按內容分成五類,並冠上了類別名:社會世情小說、愛情情愛小說、無賴騙子小說、探案推理小說和哲理象徵小說,方便了讀者的閱讀。

歐·亨利的短篇小說多是以那些令人同情的小人物為主人公,贊美他們在虛偽灰暗的社會中,依舊還能保留著人與人之間難得可貴的真情和真愛。其中的一篇就是膾炙人口的《The Gift of the Magi》,譯者憑借他的翻譯經驗將其譯為《賢人的禮物》,Magi是Magus的復數,意為《聖經》中的賢人,而不是眾人認為的一個叫做麥琪的傢伙。作者之所以把Magi用了復數,是為了暗示我們故事中的兩名主人公都是難得的賢人。正如文章最後所說:「無論何處,他們都最聰明。他們就是賢人。」

在整本書中,多數文章的結尾都是歐·亨利著名的surprise ending,讓讀者在文章的最後還能感受到那種「出乎意料」的新鮮和善意。其中包含著名的《最後一片葉子》。年輕畫家身患重病,沒事就數窗外的藤葉,心想著當最後一片葉子落下,她自己也應該離開了。她樓下的老畫家老貝爾曼得知她的病情之後,對她愚蠢的想法加以嘲笑。但出人意料的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過後,那最後一片葉子竟然沒有掉下來,年輕畫家也奇跡般脫離了危險。樓下的老貝爾曼病逝了。在故事結尾,年輕畫家的好友告訴了她真相:那最後一片葉子其實早已飄落,現在牆上的那片葉子是老貝爾曼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畫上去的。那片葉子讓年輕畫家恢復了生存的希望,卻讓老貝爾曼因為著涼而送掉了性命。這個出人意料的結尾讓整個故事充滿了溫情,令人久久難忘。

在這本書里,有對人間真情的贊美,有對社會惡毒的揭露,描繪了當時人們的現實生活和一些無法避免的人生規律。看完整本書,心中的感想也許會是對於一些社會事實的無奈,但我相信更多的,是對於那些真情真愛的贊美和嚮往。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3

變革與新生

----讀《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有感

短篇小說中,契訶夫的作品可謂登峰造極。我有幸趁著暑假時光瞻仰他的大作,翻開書本,一篇篇故事在時間脈絡中徐徐展開。

初識契訶夫是在小說《變色龍》中,它述說了小官吏在面對上司的狗咬人時,為阿諛奉承而「亂判葫蘆案」的故事。短短三頁的篇幅里,他用辛辣的筆觸、誇張的轉折、極具戲劇性的情節,為我們塑造出一個兇殘的沙俄官僚世界。透過文中對於奧楚蔑洛夫表情及語言的描寫,我們彷彿可以看到他當時的窘樣:表情僵硬又緩和,臉上豆大的汗珠不斷落下,還斷斷續續地說著一些不著邊的.話以應付形勢。這樣的角色塑造固然生動,然而免不了過於淺顯。

如《小公務員之死》,小公務員因看劇時錯讓唾沫濺到將軍頭上而惶惶不安,最終僅因為將軍的一句氣話而一命嗚呼;《胖子和瘦子》中二人本是舊友,卻因官階不同而一個低聲下氣,一個趾高氣揚,他們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契訶夫前期的作品大都承襲此基調,用一兩個角色講述極短的小故事,角色的身份、階層具有代表性,而性格鮮明得甚至有些極端。

但接著,小說的篇幅開始變長,角色也變得更多。情節的安排慢慢變得隱晦、復雜,有時我甚至無法看透他想表達的主旨,不由得闔書深思一番。在《第六病室》中,亦正亦邪、冷酷倨傲的安德烈醫生,是被世界腐化、墜入深淵的代表;膽小軟弱、瘋狂激進的病人伊凡,被眾人視為瘋子和可有可無的幽靈,是漠視知識、敵視智慧的世界的犧牲品。整篇作品陰郁而壓抑,善惡的界限模糊不清。在充滿人性骯臟的環境中,契訶夫仍借角色之口發出了不屈的吶喊: 「我疼痛,我就喊叫,流淚;看到卑鄙行為,我就憤怒;看到醜陋齷齪,我就厭惡。」角色伊凡的觀點鮮明,論辯有條有理。對於醫生「人終有一死」的觀點,他說:「讓痛苦把你磨練得麻木不仁,對痛苦喪失了任何感覺,換句話說,也就是變成了活死人。」活死人一說,何嘗不是對市儈者的諷刺。這像極了新文化運動前的中國,市民觀看日本人的屠殺而表情麻木,又何嘗不是「活死人」的生動範例?

後期的作品角色逐漸多樣化,多角度展現了沙俄歷史的豐富長卷。《閣樓上的房子》中,以嬰兒的視角表現社會對年輕人鮮活思想的壓制,乍看明快,實則黑暗;《跳來跳去的女人》中,奧莉加由於自己的任性失去丈夫戴莫夫,由此引出對俄國紙醉金迷的風尚以及人民匱乏的精神世界的思考。前期到後期的變革十分明顯,唯一不變的是其現實意義。契訶夫永遠在用他特有的辯證式思考引導讀者去深究作品的內涵,讓讀者從中得到教訓,或學習到受益一生的道理。

讀畢,文學巨匠與我隔時空的對話仍久久縈繞在我腦海中。閱讀一名作家的作品集,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完整見證這名作家寫作風格乃至心境的變遷。契訶夫在寫作生涯中,由尖銳變得圓滑,由淺顯變得深刻。他的思想一步步沉澱、積累、凝聚、升華,濃縮為一篇篇小說,最終迎來了華麗的蛻變。他期待了一輩子的變革與新生,在1917年,他逝世十三年後的一聲炮響中變為現實。嶄新的、蓬勃發展的政權,被他深遠的人格魅力影響著,被他作品中沉痛的教訓警醒著。所幸在今天,這影響和警醒的作用,仍絲毫不減,熠熠生輝。

熱點內容
陳寧和宋娉婷的小說大結局063 發布:2025-05-26 04:04:40 瀏覽:850
高肉多小說言情下載 發布:2025-05-26 04:04:02 瀏覽:34
都市習武練氣成仙的小說 發布:2025-05-26 04:03:59 瀏覽:14
輕文輕小說中主角叫小雪的是哪部 發布:2025-05-26 03:25:23 瀏覽:634
小說熱淚里經典語錄 發布:2025-05-26 03:21:54 瀏覽:675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小官員之死 發布:2025-05-26 03:17:52 瀏覽:782
媽咪來寵總裁爹地套路深小說 發布:2025-05-26 03:05:29 瀏覽:715
小說中林動與綾清竹經典對話 發布:2025-05-26 03:04:58 瀏覽:833
輕小說看的網址 發布:2025-05-26 03:00:46 瀏覽:660
絕色總裁愛上我易看小說網 發布:2025-05-26 02:54:11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