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社會短篇小說
Ⅰ 老舍的短片小說有哪些
老舍還寫了一批短篇小說,出過《趕集》、《櫻海集》、《蛤藻集》。這些小說從思想傾向看,與他的長篇是一致的,但所反映的生活面更廣。揭露社會黑暗是他的短篇的重要內容。《聽來的故事》、《上任》,揭露政治的腐敗、官匪一家。《新時代的舊悲劇》揭露口講國學的孔教徒幫助兒子干盡壞事。也有對於洋奴的辛辣諷刺,如《東西》、《犧牲》。他還揭露了舊社會的一些怪現象,如醫生用茶水冒充針劑(《開市大吉》),軍閥部隊的兩個兵合娶一個女人(《也算三角》)。對下層人民的同情,特別是婦女命運的同情,也是老舍短篇的突出內容。《月牙兒》描寫母女兩代由於生活逼迫淪為暗娼的悲慘故事,同類題材還有《微神》。《柳家大院》寫小媳婦受公公、丈夫、小姑的聯合欺壓致死;但凶惡的小姑最後也要被當作商品出賣,等待著她的不會是比嫂子更好的命運。老舍也表現他所肯定的人物,如《鐵牛與病鴨》寫一位不問得失一心從事科學實驗的知識分子,《黑白李》、《歪毛兒》等贊美具有「友愛」、「耿直」等好品德的人物。但這類作品不及暴露黑暗和同情人民苦難的作品那麼感人。
Ⅱ 有哪些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短篇小說值得推薦
莫泊桑的小說非常不錯,《羊脂球》,《漂亮朋友》,還有莫言《紅高粱家族》,陳忠實《藍袍先生》,劉震雲《一地雞毛》,路遙《人生》。
Ⅲ 世界著名短篇小說有哪些
(1)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2)契可夫
十世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歐.亨利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曾被誣告罪入獄三年.後遷居紐約,專事寫作,他幾乎每周寫一篇短篇小說,供報刊發表.他一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對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虛偽的道德給予揭露和諷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等.
Ⅳ 《城南舊事》用稚嫩的口吻揭露社會的現實
《城南舊事》出自台灣作家林海音,小名英子,這部短篇小說集從某種意義上可算是林海音的自傳體。
林海音出生在1913年,於1960年出版《城南舊事》,小說集以英子5-11歲的視角,揭露了社會的現實以及人性的善於惡。
英子的筆觸細膩,小說讀來猶如身臨其境般,讀者彷彿是一個穿越時空站在英子背後以審視的態度看待眼前發生的一系列真實的故事。秀貞瘋子母女相認第一夜乘火車不幸遇害;躲藏在深草叢里靠偷盜養年級第一親弟弟喊猛做上學的講故事鄭衡大叔被便衣抓;20多歲嫁給65歲做妾的蘭姨娘在英子戳和下跟著四眼叔叔遠走他鄉;宋媽的小栓子不幸溺水身亡,小丫頭片子還沒足月就被賣掉。無論哪則故事,都凝聚著英子濃濃的情感,同時或許也寄託著40多歲的林海音對於社會的深入思考。
在90年代末期,能夠自由表達思想的人或許只有一類,那就是孩子,通過孩子的視角,將林海音對社會的動盪,人性的丑惡,皮囊下的真善美真實流露,同時也是林海音回憶的最美好記錄。
人性本善,為了生知念存,有些人選擇了不被社會接受的方式,而有些人則順應社會的發展,順流而上。故事裡,沒一人都帶著獨立嚮往自由的標簽,人物性格鮮明,所謂逆我者亡,是否正是因為在動盪的年代中出現獨立和自由這一股逆流,所以才會以悲劇作為故事的結尾呢?
2016年杭州 kindle
Ⅳ 馬克吐溫的哪三部短片小說把諷刺的矛頭對准了美國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生活
《競選州長》(1870)是馬克•吐溫早期的一篇優秀短篇小說。作者利用紐約州州長競選這一側面,僅僅抓住資產階級報紙專事造謠、誣陷這一特徵,有力地揭露素稱「最民主」的美國「民主」選舉的虛偽,指出它不過是對人民的欺騙與愚弄。作品篇幅短小,但是寫得潑辣有力,用誇張、諷刺的筆法烘托出喜劇的氣氛,突出諷刺的主題,為「美國的民主」描繪了一幅絕妙的諷刺畫。
《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是馬克•吐溫的另一篇短篇佳作。作品通過華工艾頌喜踏上美國陸地後的遭遇,用理想的「美好」和現實的可怕做鮮明的對照,用喜劇的情節突出了他的苦難,增強了作品的批判意義。還有《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鍍金時代》
Ⅵ 請推薦幾部描寫社會底層的現代小說
一.《慾望塔》
一部自《圍城》以來,描寫知識分子的無奈及自私、怯懦、貪欲、窩里斗等劣根性最為成功的小說;一部語言藝術成就很高,幽默感很強,「圓形人物」與「扁形人物」都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小說;一部足以改變你的思維方式,甚至你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小說。一部自《圍城》以來,描寫知識分子的無奈及自私、怯懦、貪欲、窩里斗等劣根性最為成功的小說;一部語言藝術成就很高,幽默感很強,「圓形人物」與「扁形人物」都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小說;一部足以改變你的思維方式,甚至你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小說。
二.《在社會的最底層微笑 》
一個酒吧歌手和兩個殘疾、重病女孩的奮斗經歷
三.胡學文的中篇小說《命案高懸》
《命案高懸》寫了一個弱者的非正常死亡,鄉政府卻以正常死亡的方式處理。這背後肯定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罪行。吳響出於良心的覺悟,想要調查出這樁人命案的真相,但真相卻隱藏在一張無形的鐵幕後面,這張無形的鐵幕是由權力由輿論由習慣勢力等構成。《命案高懸》的批判性顯然不是針對某一個具體的執掌權力的官員的,權力可以掩蓋真相,但同時受害者的親屬因為利益等原因也寧願三緘其口。
四.曹征路的短篇小說《真相》
學校老師打了學生,學生家長將老師告上法庭,這是明擺著的事實,家長勝訴。但明擺著的事實也會變卦。老師反訴原告侵犯了本人名譽權。這時候,全班的同學全都翻供,眾口一詞地證明老師沒有打學生。反過來,挨打的學生要向打她的老師道歉,但道歉也改變不了她倒霉的命運,她被同學侮辱、毆打,甚至被逼著吃屎。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真相」造成的。作者的憂思更在於未來,這也是他為什麼選擇一群天真的小學生做敘述對象的原因。他借小說中的人物嘆息道,這些理直氣壯地扯謊的孩子「再過二十年,他們就是法官、律師,管理國家的人啊」!
五.葉舟的中篇小說《目擊》
王力可有著一個美滿的家庭,她也為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深感幸福。可一次意外的車禍奪去她丈夫的生命。愛情的驅動使她迫切要了解車禍的真相,她於是每天長跪在車禍發生地尋求目擊者。目擊者最終不得不出來說話。但目擊者說出的真相卻是讓人震撼不已的。目擊者是王力可丈夫的情人。車禍的那天他們兩人開車去幽會。在車禍真相的背後則隱藏著愛情的真相:現實生活中愛情的忠貞和婚姻的美滿都有可能是一種虛假的外殼。
Ⅶ 有哪兒些反映社會現實的小說
有很多反應社會現實的小說就比如說《平凡的世界》,這本小說非常的現實,而且裡面的故事就源自於一個農村家庭里的農村故事,所以說,是非常現實的,也有很多諷刺意味在裡面,我們看了之後會非常的有感覺,不然我們看到現在社會的本質,特別是以前的社會是非常困難的,就是表現出這個樣子。
Ⅷ 推薦十部經典短篇小說
長篇小說往往篇幅長,容量大,情節復雜,人物眾多,結構宏偉。短篇小說則篇幅短小精悍,情節簡潔,人物集中,結構精巧。前者體現的是作者的敘事抱負,後者更體現審美與情趣。現在社會生活節制快,生存壓力大,極少有人能沉下心來去啃「大塊頭」的世界名著。
所以,我推薦十部國內外經典短篇小說,閑暇時,耗二十分鍾甚至三五分鍾,享受文學經典給予人的慰藉,提高人文素養。好吧,這理由太巨大,換個小理由——打發時間,充實一下寂寞空虛冷的靈魂。
1《孔乙己》——魯迅
推薦語:
有人問魯迅,在他創作的30篇短篇小說中,最喜歡哪一篇,魯迅回答說是《孔乙己》。《孔乙己》不但是魯迅最好的短篇小說,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一。
這篇小說,我們初中時就曾在語文課本中學習過,也許一輩子都不能完全讀懂。孔乙己是一個非常飽滿的藝術形象,在他身上集中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悲劇,他身上折射了一個時代的悲劇。「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可是現在和將來還有無數孔乙己活著。
我們寫作,或者與人交流時,如何用一件道具,表現一個人死要面子,窮困潦倒,好吃懶做?魯迅只用了一件長衫,兩句話。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穿的雖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洗。」
2《命若琴弦》——史鐵生
推薦語:
小瞎子是老瞎子的徒弟。師徒以拉三弦琴說書為生。
小瞎子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山裡姑娘,還把初吻給了她,姑娘嫁了別人。老瞎子的師傅在臨終前告訴他有一張復明葯方,只要彈斷一千根琴弦,這張葯方就能讓他的眼睛看到世界。
這張葯方支撐著老瞎子堅持了幾十個個春夏秋冬,老瞎子唯一的人生目標就是將一千根琴弦彈斷,看到光明,看到山山水水,看到小芳。彈斷一千根琴弦後,老瞎子發現復明葯方不過白紙一張,他找到了失戀後的小瞎子,對他說:「是我記錯了,是一千二百根,師傅記錯了,記住,是一千二百根!」
命若琴弦,琴弦雖然堅韌卻也亦斷,這不就是我們豐盈又脆弱的生命嗎?
3《古典愛情》—余華
推薦語:貧寒學子柳生入京趕考,在一座大宅的閣樓邂逅了富家小姐惠。屌絲逆襲白富美的橋斷不回出現在余華的小說里。在故事的五分之二處,一副余華氏暴力美學徐徐展開。
「公子切記,不管榜上有無功名,都請早去早回。」後面的情節,可以拍成恐怖片了。
余華常自詡以川端康成為師,連這篇故事的男女主角的名字——柳生和惠,都是日本爛大街的名字。可是這篇故事的敘述語言極具中國古典美,情節一如既往,像一張散發血腥味的溫和笑臉。殘忍與瑰麗的外衣下,隱藏著淡淡的溫情。
4《河邊的台階》——泰戈爾
推薦語:
第一,如果直接敘述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情節難免令人乏味。大詩人泰戈爾玩出了新花樣,藉助河邊台階的口吻講一個女人等待苦行僧丈夫的故事娓娓道來。——「如果把發生的事情都印在石頭上,那麼,你就可以在我的每一個台階上讀到許多昔日的故事。你如果想聽過去的故事,那就請你坐到我的台階上來;只要你側耳細聽這潺潺的流水,你就可以聽到過去無數動人的故事。我現在還記得從前發生的一個故事。那天也像今天這樣。」
第二,愛情與信念的兩難,苦行僧是愛自己的妻子的,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民國電視劇里經常有這樣的畫面,一些仁人志士和美女發生關系後,都會深情地凝視著她,悲涼道:「奈何七尺之軀,以許國,再難許卿。」然後,提上褲子走人,給世人留下一抹倔強的背影,繼續轟轟烈烈地鬧革命。這也是愛情和事業的兩難。
人生的兩難實在太多,我高中的班主任有一天給我們上晚自習的時候,看了一下手錶,已經22點30分了,冷不丁來一句,「我多想陪陪家人。」這也是兩難。
人生那麼多兩難,還活著干什麼?請看下一篇。
5《麥琪的禮物》——歐亨利
推薦語:
自詡文藝青年的人,如果沒有聽過「歐亨利氏結尾,」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歐亨利小說向來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著稱。
《麥琪的禮物》是一個富有戲劇性的故事:女主人公德拉和她的丈夫詹姆斯都很貧窮。他們都有一件最珍貴的禮物。聖誕節到來之際,他們為了給對方買一件與之相配的禮物,不惜賣掉了自己珍貴的東西。而他們所准備的禮物此時也失去了意義。
這對年輕小夫妻也是幸福的,因為有愛情。有了愛情,在貧富懸殊,人情冷暖的社會,可以找到安慰。無論老公或者妻子回家多晚,在城市的某間屋子裡,都有一盞燈在等待者。活著干什麼呢?少年少女們,先談個對象再說吧。
6《套中人》——契訶夫
推薦理由: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帶上雨傘,而且一定穿著暖和的棉大衣。他總是把雨傘裝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個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連削鉛筆的小刀也是裝在一個小套子里的。他的臉也好像蒙著套子,因為他老是把它藏在豎起的衣領里。」
我們都是套中人別里科夫, 我們都活在一個有一個套子里,從一個套子換了另一個套子。這個套子是鞋子車子,女子,屋子……
我們能看到別里科夫有形的套子,卻看不到自己心裡無形的套子。
7《我的叔叔於勒》——莫泊桑
推理理由:這又是一篇中學課文,十年前學習的課文,至今還受益匪淺。
從寫法上講,堪稱現實主義創作經典,明暗兩線,最終交叉;以語言,動作,神態刻畫人物心理,作者述而不敘。再次就不再引用。
小說主題,令人心裡悲涼。想起了中國的一句老話——「窮在大街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是古今中外,相同之處,放之四海八荒而皆準。
8《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
推薦理由:
海明威常言自己的創作是冰山理論。。他以「冰山」為喻,認為作者只應描寫「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應該通過文本的提示讓讀者去想像補充。——「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文字簡約到不使用一個形容詞。文中男女每一句話,都能讓人有很多種猜想。
海明威是最能將感情藏自文字背後的作家。准確的說,《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文字只能佔到小說八分之一,另外八分之七是隱藏在文字後面的感情。
這種寫法非常累,但是文字卻非常有張力。
9《竹林中》——芥川龍之介
人性中的陰暗乃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這就是《羅生門》告訴我們的真相。《竹林中》是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合集《羅生門》中,我最喜歡的一篇。多年以來,我看過十幾遍了,還沒確定誰是兇手,想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無論多襄丸、婦人、還魂的武士,還是樵夫,他們的敘述究竟誰最接近真實?
這種寫法,我稱之為「橫看成嶺側成峰」。金庸的《雪山飛狐》就抄襲了《羅生門》的寫法。好吧,我說錯了,是向經典致敬。
10 ,《一塊牛排》——傑克·倫敦
推薦理由:
傑克·倫敦是我成年後讀的第一個美國作家,《熱愛生命》里那個與艱苦環境搏鬥,求生意志逆天的那個採金者;《馬丁·伊登》里愛著白富美,心懷作家夢想,看透資本主義本質,生無可戀,絕望自殺的水生;《白牙》和《野性的呼喚》里,狼與狗的互相融合生成。
傑克·倫敦深受尼采超人哲學的影響,無論是野獸,他字里行間透漏著一股汗淋淋的男子漢味道。在傑克·倫敦筆下,野獸,荒原,飢餓,海嘯,惡徒都不要怕,生命本能的力量會讓你戰勝他們。
這篇《一塊牛排》卻是例外,中年貧困的拳擊賽湯姆·金無法戰勝年輕力壯的對手,無法贏得比賽,付房租,養活老婆孩子。
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