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短篇小說媽媽

短篇小說媽媽

發布時間: 2022-05-03 12:42:59

『壹』 莫言《母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母親在我記憶中的畫面是這樣的: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紅色的棒槌,在一塊白色的石頭上,捶打野菜的情景。更讓我難以忘卻的是,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裡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母親在面對苦難掙扎著活下去的勇氣,將永遠伴隨著我,激勵著我。

正是人類歷盡劫難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證。這種對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學的靈魂。

(1)短篇小說媽媽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011年憑借小說《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2013年,擔任網路文學大學名譽校長。2014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16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2017年,獲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同年12月,憑借作品《天下太平》獲「2017汪曾祺華語小說獎」短篇小說獎。

2019年,創作的《等待摩西》獲得第15屆十月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貳』 媽媽 這篇短文敘述了 的故事,贊揚了 ,說明了

醫生說:「她能醒過來是個奇跡。」
女孩說:「我感覺到媽媽用一雙溫暖的手,一直牽著我,一直牽著我,把我從一個黑黑的冰涼的井裡拉上來......」
人們把贊揚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滿愛心的護士,護士的臉微微紅了說:「我記得讀過一句名言,母愛可以拯救一切!」
是啊,我們每一個人脆弱的生命,不都是在母愛的呵護、牽引下堅強起來的嗎?母愛的力量就是我們生的力量啊!
我在感嘆母愛偉大的同時,更加欽佩那位年輕的護士奉獻母愛的勇氣。

『叄』 有沒有關於母親的短篇小故事

1、兒時,小男孩家很窮,吃飯時,飯常常不夠吃,母親就把自己碗里的飯分給孩子吃。母親說,孩子們,快吃吧,我不餓!——母親撒的第一個謊

2、男孩長身體的時候,勤勞的母親常用周日休息時間去縣郊農村河溝里撈些魚來給孩子們補鈣。魚很好吃,魚湯也很鮮。孩子們吃魚的時候,母親就在一旁啃魚骨頭,用舌頭舔魚骨頭上的肉漬。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魚夾到母親碗里,請母親吃魚。母親不吃,母親又用筷子把魚夾回男孩的碗里。母親說,孩子,快吃吧,我不愛吃魚!——母親撒的第二個謊

3、上初中了,為了繳夠男孩和哥姐的學費,當縫紉工的母親就去居委會領些火柴盒拿回家來,晚上糊了掙點分分錢補點家用。有個冬天,男孩半夜醒來,看到母親還躬著身子在油燈下糊火柴盒。男孩說,母親,睡了吧,明早您還要上班呢。母親笑笑,說,孩子,快睡吧,我不困!——母親撒的第三個謊

4、高考那年,母親請了假天天站在考點門口為參加高考的男孩助陣。時逢盛夏,烈日當頭,固執的母親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幾個小時。考試結束的鈴聲響了,母親迎上去遞過一杯用罐頭瓶泡好的濃茶叮囑孩子喝了,茶亦濃,情更濃。望著母親乾裂的嘴唇和滿頭的汗珠,男孩將手中的罐頭瓶反遞過去請母親喝。母親說,孩子,快喝吧,我不渴!——母親撒的四個謊

5、父親病逝之後,母親又當爹又當娘,靠著自己在縫紉社裡那點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拉扯著幾個孩子,供他們念書,日子過得苦不堪言。胡同路口電線桿下修表的李叔叔知道後,大事小事就找岔過來打個幫手,搬搬煤,挑挑水,送些錢糧來幫補男孩的家裡。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左鄰右舍對此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都勸母親再嫁,何必苦了自己。然而母親多年來卻守身如玉,始終不嫁,別人再勸,母親也斷然不聽,母親說,我不愛!——撒的五個謊

6、男孩和她的哥姐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下了崗的母親就在附近農貿市場擺了個小攤維持生活。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們知道後就常常寄錢回來補貼母親,母親堅決不要,並將錢退了回去。母親說,我有錢!——撒的六個謊

7、男孩留校任教兩年,後又考取了美國一所名牌大學的博士生,畢業後留在美國一家科研機構工作,待遇相當豐厚,條件好了,身在異國的男孩想把母親接來享享清福卻被老人回絕了。母親說,我不習慣!——撒的七個謊

8、晚年,母親患了重病,住進了醫院,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男孩乘飛機趕回來時,術後的母親已是奄奄一息了。母親老了,望著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母親,男孩悲痛欲絕,潸然淚下。母親卻說,孩子,別哭,我不疼。——撒的最後一個謊



不知不覺間,我們五個兄弟姐妹都已經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了,而為我們操勞了大半生的母親,已經走向了暮年。

本以為母親在我們兄弟姐妹五個的精心照料下,能夠安詳地度過晚年,誰知她的晚年生活卻是在淚水當中度過的。

我還朦朦朧朧記得,中年時期的母親,就是一個多病多災的人,但是為了讓我們五個孩子上學讀書,哪怕一毛錢的中葯她也不捨得抓上一副。

好不容易把我們一個一個都拉扯大,父親又得了腦溢血。

父親一病就是三年,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時候,全靠母親一個人照顧。

母親又端屎又端尿,自己的身體再不好也不讓我們幫忙,每次看到母親一勺一勺喂父親吃飯、吃葯,我們想伸手幫忙,她總是說:「你們各自有各自的事,你們父親就由我一個人照顧吧!」

去年,父親又被檢查出得了腸道癌,這個病一點點折磨著父親,消耗著父親殘余的生命。

父親經常被疼痛折磨得整夜整夜地呻吟,母親就在一邊侍候著父親整晚不睡覺。

今年元月,父親燃盡了生命最後一點燭火,闔然長逝了。

父親的去世並沒有讓母親輕松多少,多年來的積勞成疾,讓母親患上多種疾病,高血壓、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等,每一種病都能要了母親的命,而這些病都是因為照顧我們、照顧父親而得的。

父親去世後,母親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更加嚴重了,她的背像一個大馬蝦一樣弓著,雙手都快垂到了地上,端起飯碗,母親卻沒辦法把飯送到嘴裡,只能靠我們姐妹輪流給母親喂飯,這樣的母親,看著讓我心酸,想著讓我流淚。



父親去世後留下了口述的遺囑,把家產留給兩個弟弟,母親由他們兩家人輪流照顧。母親病成了這樣,我們就把她送到了離母親看病診所最近的大弟弟家,誰知道,這卻成為母親艱辛生活的開始。

今年2月,母親從昌吉的農村搬到大弟弟家。

大弟弟住的樓房下面就是母親就診的診所,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母親終於可以直起腰走路了。

以前沒走幾步路就要坐下來休息,現在可以走上很長一段路,也不需要別人的攙扶。

在大弟弟家附近居住的老年人很多,母親沒事了還可以和他們聊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母親的精神和身體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可是,就在這時發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我的弟媳婦,以前也是個知書達禮的人,自從母親搬到她家住以後,就開始對母親橫挑鼻子豎挑眼,剛開始還只是關著門對弟弟發牢騷,後來就當著母親的面摔桌子打板凳。

父親去世前就一直住在大弟弟家,臨死前幾天,大弟媳婦開口說:「人不能死在我家裡,死在我家會不吉利的。」

因此,我們又把老父親抬回了老家,在那個他一磚一瓦蓋起的老屋裡,父親度過生命當中最後的時光。

父親去世後,我們全家召開了家庭會議。商量好母親在大小弟弟家輪流住一個月,生病了由我們五個孩子共同負擔醫葯費。現在因為母親在大弟弟家治病方便,因而多住了幾天,沒想到大弟媳婦的反應這么大。

一天,大弟弟和媳婦又因為母親的事情鬧了起來,弟媳婦沖出卧室對著母親喊:「你給我滾」,弟弟把她生拉硬拽進屋,勸她說:「有話關上門說。」

弟媳婦依舊像瘋了一樣往外沖,邊沖邊喊道:「我就要出去,我就要讓這個老不死的滾出我家大門!」

「啪——」她的話音被一聲清脆的巴掌聲打斷。弟媳婦也毫不示弱,狠狠地用長指甲抓起了弟弟的臉,嘴裡還罵罵咧咧的。

大弟弟平時是個不多話,怕老婆的人,但是面對弟媳婦對母親的不孝,他終於忍無可忍向弟媳婦揮舞起了拳頭……



事情發生後的第二天,我接到了大弟弟的電話,他在電話說:「姐,我想問你借點錢,我把我老婆打壞了。」

我一聽就急了:「有什麼話不能說清楚,干什麼要打女人?」

我心急火燎地放下手頭上的活就趕往醫院,弟媳婦在病床上躺著,大弟弟打斷了她的一根肋骨。

當我了解事情真相以後,心裡像貓抓一樣,不知該如何是好。

我只有拚命向弟媳婦的娘家人道歉,數落弟弟的不是。弟弟站在旁邊眼睛紅紅的不吭聲,看得出他心裡很難受,也很內疚。

我嘆了一口氣,心裡想著得趕緊為母親找個別的地方住了。

到了大弟弟家,見到母親我更覺得喉嚨里堵得慌,她因為流淚太多,眼睛都腫得睜不開了,她哭著埋怨自己:「蘭兒,你說我咋不死呢?我都老成這樣了,活著還有啥意思,光會給人添麻煩。」

我摟著母親:「你說什麼呢,這又不是你的錯。」

那天,我們母女倆摟著脖子抱頭痛哭,可是哭也不能解決問題,母親該去哪呢?

我家已經有兩個老人要照顧,大姐離婚住在郊區,不方便母親出行和看病,小妹住在五樓,對於腿腳不便的母親來說,上下樓都要有人抬來抬去。

看來,只好讓母親住到小弟弟家了。



當我們推著母親把她送到小弟弟家時,小弟媳婦堵在了門口說:「你們要敢把她送到我們家,我就死給你們看。」說完,就拿頭往牆上撞。

小弟媳婦的理由很充分,「她已經把大兒子一家拆散了,還要來拆散我們家嗎?」

這句話讓母親哭得差點背過氣去。我們不忍心看母親難過,只好又把母親推回來,讓她和大姐一起住。

母親辛苦了半輩子,最後連一個落腳的清靜之地都找不著。這使我想起前些年,父親和母親身體還健康的時候,為了讓我們吃上新鮮蔬菜,他們早晨五點多鍾爬起來帶上種子、工具開始了勞動。

我們五個孩子是第一個享受到父母勞動成果的人,無論是瓜果蔬菜,還是鮮嫩的苞米,剛一成熟,父母親就背著它們到城裡,給我們挨家挨戶都送一些,讓我們嘗鮮。父母親還說:「這些東西是沒有上過化肥、沒有灑過農葯的,多吃點對身體有好處。」

可是,現在父親過世了,母親也病倒了,我們不但不能報答他們的恩情,還讓她天天為我們傷心難過,我們又於心何忍呢?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是如何報答不了的,可是,有生之年為什麼不能讓她過幾天安穩日子呢?

年年有秋天,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常常為不知道母親今天是怎樣度過的而失眠,我心裡為不能讓母親過上舒心的日子而感到慚愧啊!

母親進不了大弟弟的家門,也進不了二弟弟的家門,我們只好讓她到大姐姐那兒住。可是,大姐是個離過婚的人,經濟條件本來就不好,再加上母親還有病在身,需要人照料,也需要繼續治療,而我們卻不能給她提供更好的條件。

最近我在想,實在沒有辦法就給母親在醫院附近租一間小屋,我們輪流照顧她、看護她,只要她的有生之年能平靜地過幾天日子,那我心裡就會感到

『肆』 要一篇關於母愛的感人的短篇小說

看過很多電視劇
都很感人
也應該是根據小說改編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比如《我的丑娘》《媽媽再愛我一次>
《媽媽無罪》
<悲情母子>
<錯愛>
你可以去看看哦
真的很感人
特別是《我的丑娘》看的時候哭了好多好多次

『伍』 關於描寫母親的散文小說

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
和悲哀歸去。

永恆的媽媽

當第一次睜開初生的雙眸
最先看到的是人母的無比聖潔
慈愛的睇視和欣喜的淚流——
眼睛一眨不眨,仔細的盯著你
你朦朧無知的心本能地律動
卻無法表述親情只一陣四肢亂舞
急得你——忍不住大聲啼哭

經過多少個日日夜夜的撫育
終於坐直子你小小的身軀
在調整了情商和智商之後
決不等待,徑直喊出了生命中
最珍寶的第一聲——媽媽
這是最感人的原始蘊蓄
無論世界上流韻著多少種語言
只有這一聲呼喊絕對的相同
沒有什麼樂音,沒有什麼詩歌
能比這一聲更動人

別老母 黃仲則
搴幃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哭.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陶潤之

母愛詩歌

我走了,媽媽
我走的時候
噙一眶淚水
沒有回頭
沒有敢回頭
我知道那不經意的回首
會讓你的不經意的眼神
辛酸的笑容將我挽留
我知道
你臉上一定掛著微笑
可你的心在流淚啊,媽媽
兒心裡明白
你只說了句:去吧,孩子
倦子歸時,媽媽等你

我走了,媽媽
我走的時候
噙一眶淚水
沒有敢回頭
當我轉過門前的那片楓林
你看不見我了
當楓林那濕濕的淚雨從心裡流出
你看不見我了
只是啊,媽媽
我再不能抑制,再難止住如線的淚水
我回頭了,媽媽
我才敢回頭
我還是回了頭

盡管淚眼看不見黃土
但是我知道
媽媽,你還在扶門張望你的兒子
久久的,不願回頭
多少次夢中哭著,喊著
媽媽,我要回家
多少次夢中看見,媽媽
你用你溫暖的手輕輕地
撫摸著我哭泣的傷口
哦,媽媽
我知道,你一直在我身後
帶著鼓勵的目光
含著希翼的眼神
掛著等待的笑容……
我知道了,媽媽
你一直站在我身後
每當午夜夢回
總有一個聲音:去吧,孩子
倦子歸時,媽媽等你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逢,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揮.
感人哪!我都要哭了,尤其是紙船,冰心寫的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張潔

原文:

一九九一年七月底,媽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衰老了,身體也分崩離析地說垮就垮
了。好像昨天還好好地,今天就不行了,連個漸進的過程也沒有。
而媽可能早有預感。
她去世後唐棣學生時代的好友石曉梅對我說,六月份她來看媽的時候,就覺得媽明顯的
衰老了。媽去拿筆記本,想要記下曉梅的電話。可是剛拿出筆記本就茫然問道:「我拿筆記
本幹嘛?」
曉梅說:「您不是要記我的電話嗎?」
就是這次,媽非常傷感地對曉梅說:「我再也看不見唐棣了。」
曉梅說,以前媽也常說這樣的話,但她從未介意,因為上了年紀的人常做如是之說。可
是這次,媽再這樣說的時候,曉梅覺得她是真的再也看不見唐棣了。
一九八七年她得黃膽性肝炎以後,我每半年帶她做一次B超,檢查她的肝、脾、腸、子
宮等等,醫生每次都說她什麼病也沒有,一定能活到一百歲。
我雖然不敢奢望母親活到一百歲,我想她活到九十、九十五歲是不成問題的。
我這樣盲目的樂觀,還可能是因為媽太自強、太不需要我的關照,什麼事都自己做。就
在一九八七年秋天因為黃膽性肝炎住進醫院的前幾天,還自己步行到魏公村口腔醫院看牙呢;
就在她去世前的五六個月,還給我熬中葯呢。
就連胡榮都看出,一九八四年唐棣走後,媽老了一大截。一九八七年得了黃膽性肝炎
後,又明顯地老了一截。而我卻總是看不到媽的衰老,我對她的關切,是不是連外人都不如?
醫生的良好祝願正中下懷地鼓舞了我、歡愉了我,從而也麻痹了我。它深深地印在我的
腦子里,從而忽略了媽畢竟是八十歲的老人,以至我大意失荊州。這可能也是造成她在不該
過世的時候卻過世了的原因之一。
而且我那時不知為什麼愚蠢地認為,那個半年一次的B超檢查,就是媽整個健康狀況的
鑒定,既然做B超的醫生說她什麼病也沒有,她就真是什麼問題也沒有了。我現在悔之晚矣
地悟到,其實B超了解的只是腹腔方面的情況,至於心、肺、腦方面的情況還是一無所知。
以我的智力來說,這本是略動腦筋就能想到的事,然而我卻沒有想到。
我算是大不孝了。
媽年事漸高以後,我並沒有經常守在她的身旁,而是把她丟給小阿姨,或遊走列國他
鄉;或應酬交際;或忙於寫作;或去陪伴我的先生……以為有小阿姨在她身邊,什麼問題都
解決了。
盡管現在我不論走到什麼地方都把媽的一點骨灰帶上,可這還有什麼用呢?在她老邁力
衰,最需要我左右一旁的時候,我卻把她遠遠地丟下了。
一九九一年七月初我到哈爾濱大慶採油七廠采訪,她比我哪一次外出都更想念我。聽小
阿姨說,她不斷地說:「張潔快回來了,張潔快回來了。」好像在為無人照顧的自己鼓勁。
可是我在哈爾濱給她打長途電話,問她各方面情況如何的時候,她老是說,「沒事,挺
好的。」
有一次她便結得特別厲害,急切地念叨著:「張潔要是在就好了,張潔要是在就好
了。」而我卻遠在哈爾濱的大慶採油七廠。
多少年來都以為媽的便結是老年人的通病,後來才知道,那是由於她的腦垂體瘤已經發
展到不能正常分泌身體各系統所需要的內分泌,從而影響了身體各系統的功能所致。
她從不要求我的關照,從不抱怨我在她八十歲的高齡,總是大撒手地把她丟給小阿姨。
她終於禁不住對小阿姨這樣念叨我,一定是因為身體異常不適,有一種到了緊要關頭的
直覺。
我在哈爾濱呆了不過十幾天。一到家就發現,短短幾天里她就顫顫巍巍地駝了腰。走起
路來磕磕絆絆,舉步維艱,兩只腳掌嚓、嚓、嚓地磨蹭著地面。
褲帶也常常忘了系,吊吊地拖垂在襯衣下擺的外面。
媽再不是那個不管什麼時候都利利索索的媽了。
可我還是想不到,或不願意那麼想,媽是不行了。我還以為,或我寧肯以為她不過是在
懈怠自己。
我說:「媽,您怎麼這樣走路,好好走。」
或者我內心深處已模模糊糊地感到,媽也到了人生的最後階段?不管我多麼一廂情願地
認為媽能活到九十五。否則為什麼一見媽那個樣子走路我就心裡發緊?心裡越是發緊,才越
是輕描淡寫地對媽說:「媽,好好走。」
她就抵賴、隱瞞、解釋著,說她腳痛;或是鞋不合適;或是剛睡起來、剛坐起來,腿腳
還沒活動開……
也許她心裡早就明白,否則為什麼老是找出各種理由來矇混我,也矇混她自己——那可
怕的結局不可避免地快要到來。
那個時候她大概就知道,她其實已經不行了。可是她不肯對我說實話,她怕我受不了這
個打擊——一直是互相攙扶才能掙扎過來的、只有我們兩個人組成的這個列隊,即將剩下我
一個人了。
所以她的抵賴、隱瞞、解釋里,總含著隱隱的歉疚。好像她不但不能再扶我一把,反倒
把我一個人丟下,讓我獨自在這實在沒有多少樂趣,甚至苦不堪言的人生里繼續跋涉、掙
扎,是對我的一種背棄。
兩隻眼睛,也總是老淚凄凄的。
多少年來我們一直聽信眼科醫生的話,媽的視力不好,是因為長了白內障的緣故。而白
內障一定要在它的翳子蒙上整個眼睛後才能手術。我們不懂,不懂也沒問個明白,為什麼十
幾年過去,媽的視力差不多等於零了,翳子還沒有蒙上她的眼睛?
有兩次胡容來看她,恰好我不在家。她應聲開門之後竟看不清是胡容,問道:「你找誰
呀?」
胡容說:「姥姥,您怎麼連我都認不出來了?」
媽說:「哎呀,聽聲音才聽出來是你。」
到一九九一年更是出現了重影。媽常說,有時能看見兩個我;有時半夜醒來,老看見屋
子里有人,或有幾個小孩在亂跑。「剛開始我還挺害怕,後來就習慣了。」媽說。
現在,不用念醫學院我也懂了,一個人的眼睛如果查不出別的毛病,視力卻越來越差的
話,就應該考慮是否是瘤子壓迫視神經的緣故。可是卻沒有一個念醫學院的眼科醫生想到這
一點。說他們是庸醫恐怕不夠公正,只能說他們沒有想到。如果他們當中有一位能夠研究一
下,一個視力已經近乎零的白內障患者,他的翳子還蒙不上整個眼睛,是否和腦子里發生占
位性的病變、壓迫視神經有關?如果那樣,媽早在她還可以承擔手術的年齡就做手術的話,
我現在還有媽。

張潔(1937~)
當代女作家。中共黨員。美國文學藝術院榮譽院士,國際筆會中國分會會員,中國作協第四、五、六屆全委會委員、第七屆名譽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為國家一級作家、國務院授予的育特殊貢獻作家。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獲得短篇、中篇、長篇小說三頂國家獎的作家,並創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三連冠」紀錄。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無字》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獲得兩次茅盾文學獎的作者。

原籍遼寧撫順,生於北京,幼年喪父,從母姓。讀小學和中學時愛好音樂和文藝。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系,到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197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從森林裡來的孩子》,獲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翌年加入中國作協。1982年加入 國際筆會中國中心,並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赴美國參加第一次中美作家會議。任北京市作協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2屆茅盾文學獎,曾被譯成德、 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出版)。《只有一個太陽》,長篇散文《那個最愛我的人去了》,散文集《在那綠革地上》以及《張潔集》等。張潔獲義大利1989年度「瑪拉帕 爾帝」國際文學獎。她的《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8年(首屆)、1979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祖母綠》獲全國第3屆優秀中篇小說獎,,《沉重的翅膀》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無字》獲第二屆老舍文學獎、北京市第三屆文學藝術獎,《小說選刊》2001—2002年優秀長篇小說獎,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第二屆女性文學獎,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短篇小說《有一個青年》改編拍攝成電視劇播映,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 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2005年,長篇小說《無字》獲第6屆茅盾文學獎,是我國唯一榮獲兩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家。(網路知道)

『陸』 描寫母親的短篇散文,或小說(名家寫的)

老舍《我的母親》

『柒』 《媽媽》這篇短文敘述了什麼的故事,贊揚了什麼,說明了什麼

《媽媽》這篇短文敘述了什麼的故事,贊揚了什麼,說明了什麼

答:1、敘述了在平常中在生活的細節中媽媽對我的愛

2、贊揚了母愛的無私偉大

3、說明了母愛無處不在,存在生活的細節中

熱點內容
女主她有毒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7-13 23:39:59 瀏覽:217
微信短篇小說去哪找免費的 發布:2025-07-13 23:20:41 瀏覽:247
大明星和助理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3 23:17:29 瀏覽:932
古代言情小說蘇錦兮 發布:2025-07-13 23:17:24 瀏覽:310
看免費小說愛你至死方休全文 發布:2025-07-13 23:12:06 瀏覽:734
都市大學生活小說 發布:2025-07-13 23:06:26 瀏覽:367
輕小說挪威的森林 發布:2025-07-13 23:02:47 瀏覽:864
都市至尊狂少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3 23:02:36 瀏覽:118
中國短篇幽默諷刺短篇小說家 發布:2025-07-13 22:56:48 瀏覽:51
聽有聲小說重生 發布:2025-07-13 22:53:35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