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短篇小說
㈠ 唐代的小說發展是怎樣的
古代小說發展到唐朝,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呈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被稱為「特絕之作」的傳奇小說,在這個時期開始出現在文壇上,並以其優美的藝術形式和廣闊的社會生活內容為世人稱道。
唐代傳奇小說是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說,內容多傳述奇聞異事,簡稱唐傳奇。它遠繼神話傳說和史傳文學,近承魏晉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說,發展成了一種以史傳筆法寫奇聞異事的小說體式。
有學者稱唐傳奇「始有意為小說」,標志著我國古代小說創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唐傳奇小說的發展歷程唐傳奇小說的發展歷程大體可分3個階段。初、盛唐時期是唐傳奇
的發軔時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小說到成熟的唐傳奇的過渡時期。中唐時期是唐傳奇小說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不僅是傳奇小說作家和作品數量最多,而且作品質量也是最高的。晚唐是唐傳奇小說的衰落時期,雖然作品數量不少,並出現了專集,但內容較為單薄,藝術上也較為粗俗,唯有豪俠題材的作品成就較高。初唐至盛唐時期,唐傳奇小說基本沿襲了六朝志怪小說的遺風,內容多以描寫神怪故事為主,在描寫神話故事時又穿插了人世間的事。
雖然描寫還比較粗糙,但是已經注意到形象的描繪與結構的完整,敘述故事發展過程比較詳細具體,篇幅有所增加,已經向有意識創作靠近。
唐傳奇小說中最早的《古鏡記》,相傳為隋末唐初人王度所作,它以古鏡為線索,把10多個怪異故事連綴起來組成長篇,敘述較為細致,比六朝志怪小說有很大的進步。
《補江總白猿傳》一般也被推測為屬於這時期的作品。內容屬志怪一類,情節較曲折,描繪也較具體生動。它避免了平鋪直敘、流水賬式的簡單記述手法,而是繞著中心情節,展開矛盾沖突。
《補江總白猿傳》是用簡潔優美的古文寫成的,敘事較為生動形象,雖然在還沒有擺脫六朝志怪小說的怪異的色彩,但在一些藝術表現手法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
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張鷟撰寫成傳奇小說《遊仙窟》。《遊仙窟》的最大特點是基本採用一種韻散相間的形式,在簡單的故事情節中,穿插著大量的詩歌駢語,並以此作為全篇的主體,這對後來的傳奇小說通過賦詩言志來交流人物感情的寫法,起到了啟示的作用。
《遊仙窟》基本上擺脫了志怪小說的神怪氣息,開始著眼於人世間的生活的描寫。
這一時期,還有張說的傳奇小說《綠衣使者傳》也著眼於市民生活,著重表現人情世態。這表明,這時期的傳奇小說開始向新的領域擴展了。
進入唐代中期,傳奇小說迎來了空前繁榮的時代,這一時期,涌現了大量的傳奇作家和作品,一些最優秀的單篇傳奇,幾乎都產生在這一時期。
這時期多數作品內容從前期的以志怪為主轉為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即使有一些涉及神怪的篇章,也往往具有社會現實內容,而且反映的生活面較廣。作品想像豐富,構思精巧,情節曲折動人,注重人物形象的描摹和刻畫,生活氣息濃郁。
這時期的傳奇小說作品,大致可分為神怪﹑愛情﹑歷史﹑俠義等類別。其中有些作品內容交叉。神怪類講的是神仙鬼怪一類故事。題材雖沿襲六朝志怪小說的傳統,但內容﹑形式都具有新的特色。
小說家沈既濟的《枕中記》﹑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等作品,分別寫盧生﹑淳於棼於夢中位極宰相,權勢顯赫,夢醒後猛然覺悟,皈依宗教的故事,表現了人世榮華富貴如夢境空虛,不足憑恃的意味。
這兩篇作品受南朝志怪小說《幽明錄》中《焦湖廟祝》的影響,但是《焦湖廟祝》全文僅百餘字,敘述簡略。
《枕中記》、《南柯太守傳》兩篇則篇幅較長,描繪具體,情節細致,顯示出作者「施之藻繪,擴其波瀾」的特色。
不僅如此,這兩部作品由於把夢境中的仕途遭遇與波折鋪敘得淋漓盡致,也間接反映了當時朝廷和官場的某些情況,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愛情類作品是這一時期傳奇小說寫得最精彩動人的,代表了唐傳奇小說的最高成就,這些作品大多歌頌堅貞不渝的愛情,塑造了眾多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
這類主要作品有《霍小玉傳》、《李娃傳》、《鶯鶯傳》、《柳毅傳》、《離魂記》等。
《霍小玉傳》是一篇描寫淪落風塵的女子與士子戀愛而以悲劇結尾的傳奇小說,作者把霍小玉塑造成一個美麗痴情而又堅韌剛烈的悲劇形象,文中這樣寫道:但覺一室之中,若瓊林玉樹,互相照耀,轉盼精彩射人。
她溫柔、善良、痴情、單純、敢愛敢恨,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的悲慘命運讓人扼腕,讓人嘆息。
《霍小玉傳》著眼於當時社會環境與人物性格的關系,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善於運用對比、映襯、烘托等藝術手法,使人物顯得鮮明、豐滿。其中霍小玉的痴情與李益的負心,其對比尤為強烈,這種對比,對於塑造兩個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李娃傳》寫滎陽大族鄭生喜歡上了長安風塵女子李娃,兩人屢經波折,幾經喪生,終獲美好結局的故事。作品結構非常完整,故事情節波瀾曲折,敘述清楚,主要人物性格展現豐富,富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此外,愛情類傳奇小說中還有一些具有神怪色彩的愛情小說,如《任氏傳》、《離魂記》、《李章武傳》等,這些小說繼承了魏晉六朝的志怪小說,又有所創新,在神奇怪異的描寫中充滿了人間社會的清新氣息,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此外,還有一些反映歷史、社會以及表現俠義的作品,代表作品有《長恨歌傳》、《東城老父傳》、《謝小娥傳》、《馮燕傳》等,這些作品有的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有的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對後來的傳奇小說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唐代晚期,唐傳奇小說的數量大為增加,出現了大批傳奇小說專集,主要有《郭遠振》、《玄怪錄》、《續玄怪錄》、《紀聞》、《集異記》、《三水小牘》等,這些作品內容多是搜奇獵異,神怪氣氛濃厚,與現實生活逐漸疏遠。
晚唐時,一些表現豪士俠客的作品寫得很好,具代表性的有《紅線傳》、《聶隱娘》、《昆侖奴》等。一些以愛情為題材的傳奇作品,寫得較好的有《無雙傳》、《步飛煙》、《崔書生》等。
傳奇小說專集中還有一些小故事,雖然情節比較單純,描寫也不夠細致,但思想內容具有進步意義。
皇甫氏《原化記》中的《京都儒士》,寫京都一儒士自稱有膽氣不畏鬼怪,某夜獨宿凶宅,心中驚怖,丑態畢露,刻畫了一個言行不一的知識分子形象。作品篇幅短小而含意雋永。
唐代詩歌發達,產生了不少關於詩人及其創作的傳說和故事。其中一部分也富有傳奇色彩。單篇中如《柳氏傳》、《秦夢記》,專集中如《集異記》的《王維》、《王之渙》等均屬此類。
《雲溪友議》、《本事詩》兩書,主要或專門記載有關詩人詩作的故事。
魏晉人崇尚清談放誕,產生了《語林》、《世說新語》等筆記小說;唐人崇尚詩歌,產生了《雲溪友議》、《本事詩》等故事集,從中都可以看出一個時代的特殊風氣。
㈡ 唐初四大傳奇是哪些
唐初四大傳奇是:《古鏡記》、《補江總白猿傳》、《虯髯客傳》、《枕中記》。
唐傳奇,也就是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說,內容多傳述奇聞異事。
代表作品列舉如下:
《古鏡記》,相傳為隋末唐初人王度作。以古鏡為線索,把十多個怪異故事連綴起來組成長篇,敘述較為細致。
《補江總白猿傳》,作者不詳。內容屬志怪一類。
《虯髯客傳》,相傳為張說作。寫隋末李靖在長安謁見司空楊素,為楊素家妓紅拂所傾慕,兩人隨後出奔,途中結識豪俠張虯髯,後同至太原,通過劉文靜會見李世民。虯髯本來有爭奪天下的雄心大志,看到李世民神氣不凡,知道自己不能和他匹敵,便傾其家財資助李靖,輔佐李世民成就功業,後虯髯入扶余國自立為王。
《枕中記》,沈既濟作。寫盧生在夢中做了丞相,權勢煊赫,夢醒覺悟,皈依佛教,表現人世富貴如夢境之空虛。
唐傳奇除部分記述神靈鬼怪外,大量記載人間的各種世態,人物有上層的,也有下層的,反映面較過去遠為廣闊,生活氣息也較為濃厚。在藝術形式上,「敘述宛轉,文辭華艷,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跡甚明」(魯迅語)。唐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趨於成熟。
㈢ 唐代的小說叫做什麼
叫唐傳奇
唐傳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說,作者大多以記、傳名篇,以史家筆法,傳奇聞異事。代表性作品有王度的《古鏡記》、白行簡的《李娃傳》、杜光庭的《虯髯客傳》等。唐傳奇的出現,標志著我國文言小說發展以了成熟的階段。
唐傳奇的藝術成就
唐傳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在六朝志怪小說的基礎上,融合歷史傳記小說、辭賦、詩歌和明間說唱藝術而形成的新的小說文體。主要藝術成就有:
一、唐傳奇的藝術成就相當高,情節的傳奇性與現實性相容,情節的虛構、想像與作品的藝術性融合一體,其虛構和想像已標志著文言短篇小說創作的成就。如《柳毅傳奇》寫充滿神話色彩的書生與龍女相戀故事,情節離奇,但人情味很重。
二、體裁豐富。有描寫愛情的,如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蔣防的《霍小玉傳》;寓言諷刺題材有沈既濟的《枕中記》「黃粱夢」;歷史題材陳鴻的《長恨歌傳》《東城父老傳》;游俠題材杜光庭的《虯髯客傳》;神怪題材裴鉶的《傳奇》。
三、所寫故事情節化、細節化,注重寫人物的生活瑣事,尤其注重寫他們的情感生活或性情偏嗜之類的細節。
四、敘事模式由故事中心向情節中心、人物中心演進。
五、敘述語言雅俗兼采時庄時諧,用文言描寫物態人情以至瑣事,簡潔、准確、豐富、優美,將古代散文的巨大表現力發揮到很高水平。
㈣ 唐人用文言文寫的短篇小說指的是什麼
唐傳奇:傳奇本是傳述奇聞異事的意思,唐傳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它遠繼神話傳說和史傳文學,近承魏晉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說,發展成為一種以史傳筆法寫奇聞異事的小說體式。唐傳奇內容更加豐富,題材更為廣泛,藝術上也更成熟。唐傳奇「始有意為小說」,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創作階段。
主要作品:
初、盛唐是唐傳奇的發軔時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傳奇的過渡。作品數量不多,現存有王度的《古鏡記》、無名氏的《補江總白猿傳》、張鷟的《遊仙窟》,內容近於志怪,藝術上也不夠成熟。
中唐是唐傳奇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不僅作家和作品數量最多,而且頗有名家名作涌現。如陳玄佑的《離魂記》、沈既濟的《任氏傳》、李朝威的《柳毅傳》、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蔣防的《霍小玉傳》、陳鴻的《長恨歌傳》等。內容題材涉及到愛情、歷史、政治、豪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體現了較強的現實精神,創作方法與藝術技巧更加成熟。
晚唐是唐傳奇的衰落事情。雖然作品數量不少,並出現了專集,如牛僧孺的《玄怪錄》、皇甫枚的《三水小牘》、裴鉶的《傳奇》等,但內容較為單薄,藝術上也較為粗俗。唯有豪俠題材的作品成就較高,如傳為杜光庭的《虯髯客傳》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其他介紹:
唐傳奇的思想與藝術成就
一、唐傳奇的思想內容唐傳奇題材廣泛,大多取材於現實生活。
其中數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寫婚姻愛情題材的作品,如《柳毅傳》、《鶯鶯傳》、《李娃傳》、《霍小玉傳》等。
這類作品表現了對婚姻愛情生活自由的嚮往和追求,抨擊了封建禮教、婚姻制度和門第等級觀念。其次有諷刺批評社會的一些現象的作品,如《枕中記》、《南柯太守傳》等,體現了一定的現實批判精神。還有政治歷史題材的作品,如《高力士外傳》、《長恨歌傳》、《東城父老傳》等,往往借歷史表達思想情感。此外,描寫義俠刺客的題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聶隱娘》、《紅線》、《昆侖奴》、《虯髯客傳》、《謝小娥傳》等,反映了反抗強暴和俠義的思想精神。另外還有一些描寫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鏡記》、《補江總白猿記》等。
二、唐傳奇的藝術成就唐傳奇的創作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
首先,唐傳奇在小說發展史上擺脫了六朝小說粗陳梗概的寫法,對生活的描寫和人物的刻畫走向了細致化的藝術境地,注重生活細節的描寫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現,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並且開始注意小說的審美價值和娛樂功能。
其次,唐傳奇是「有意為小說」,因此在創作手法上較六朝志人的偏重寫實增強了虛構性,較六朝志怪的偏重記述傳聞增加了再創作性,作家真正開始自覺地進行藝術想像和藝術創造,而且在藝術構思、情節結構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此外,唐傳奇的細節描寫、心理描寫以及語言、詞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採用散體古文,適當吸取了民間口語,也常插入詩詞,提高了小說的表現力。唐傳奇的地位和影響
唐傳奇作為文學史上開始進入成熟階段的短篇小說,難免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史傳為傳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營養,但同時傳奇也就往往採用史傳的簡潔筆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細致的描述,有時更用歸納的方法寫人物,這對小說而言,其實是不合適的。又譬如《雲麓漫鈔》說士子欲以傳奇顯"史才、詩筆、議論」,確實唐傳奇作品中普遍存在議論成分,有的還夾有眾多詩篇,這也造成小說文體的不純。
但盡管如此,唐傳奇畢竟展開了一片嶄新的藝術天地。通過虛構的故事和虛構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學樣式,能夠更自由更方便更具體地反映人們的生存狀態和生活理想,從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學史上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傳奇這種文言小說樣式在宋代一度衰落,到元、明又出現了不少優秀的、較唐傳奇在各方面都有所發展的創作,並被改寫為白話小說。事實上,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在藝術上的成熟,與傳奇體有很大關系。
由於唐傳奇的興起本身與民間文學有一定關系,在其發展過程中又不斷吸收民間的素材,這使得文人創作同大眾的愛好有所接近,這對於文學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在眾多的傳奇作品中,我們看到追求自由的愛情成為中心主題,而妓女、婢妾這類低賤的社會成員成為作品歌頌的物件,這裡面就反映著大眾的心理。所以它為後世面向市井民眾的文藝所吸收。
最顯著的是在元明戲曲中,大量移植唐傳奇的人物故事進行創作,諸如王實甫《西廂記》源於《鶯鶯傳》,鄭德輝《倩女離魂》取材於《離魂記》,石君寶《李亞仙詩酒麴江池》取材於《李娃傳》,湯顯祖《紫荊記》取材於《霍小玉傳》等等,不下於數十種。可以說,唐傳奇為中國古代一大批優秀的戲曲提供了基本素材。
唐傳奇也形成了獨特的散文體式。較之六朝駢文,它是自由的文體;較之唐代"古文」,它又多一些駢麗成分和華美的辭藻。這些特點從小說的要求來看未免過於於文章化,但對後代散文卻不無有益的影響。唐傳奇的興起
以"傳奇」為小說作品之名,當始於元稹,他的名作《鶯鶯傳》,原名"傳奇」,今名是宋人將此篇收入《太平廣記》時改題。後來裴鉶所著小說集,也叫《傳奇》。但這時"傳奇」只是用為單篇作品或單部書的題目。大概是受了元稹《傳奇》即《鶯鶯傳》的影響,宋代說話及諸宮調等曲藝中,把寫人世愛情的題材稱為"傳奇」,這是故事題材分類的名稱。
至於把"傳奇」明確地用為唐人文言小說的專稱,現存資料中最早見於元末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稗官廢而傳奇作,傳奇作而戲曲繼。」以後就這樣沿用下來。順帶說明,"傳奇」一名,應用的范圍很廣,不但後代說話、講唱中有"傳奇」一類,南戲在明以後也叫"傳奇」。
唐傳奇源於六朝志怪,但兩者又有根本的區別。盡管六朝志怪並不完全是為宣揚神道而作,它也有娛樂的目的,但總體來說,受神道意識的影響畢竟很深,作為文學創作的意識反而不明確;其中(特別是後期)雖然也有一些情節較為曲折的作品,但基本上還是粗陳梗概而缺乏深入細致的描繪。
到了唐傳奇,情況才有根本的改變。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說:"凡變異之談,盛於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設幻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他已經注意到兩者之間寫作態度的不同。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更明確地指出,傳奇與志怪相比,"其尤顯者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為小說」。正因如此,在唐傳奇中出現了較六朝志怪更為宏大的篇制,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小說結構,其情節更為復雜,內容更偏於反映人情世態,而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劃,也有了顯著的提高。由此,唐傳奇宣告中國古典小說開始進入成熟階段。
唐傳奇的興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同時,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也受到除六朝志怪以外許多因素的影響。
在六朝存在"文」、"筆」之分,而志怪雖然在今日看來荒誕無稽,當時人卻是當作實有之事來記載的,它作為史部的旁支,屬於"紀事直達」的"筆」而不屬"沉思翰藻」的"文」,所以其文字風格偏向於簡潔質朴。到唐代,文、筆區分的意識已經淡化,因而文人在寫作野史及傳聞雜錄一類東西時,也往往馳騁文采。劉知幾批評當時之史,"其立言也,或虛加煉飾,輕事雕彩;或體兼賦頌,詞類俳優。」(《史通·敍事》)這對於嚴格的歷史著作當然不妥,但各種傳聞雜錄,本來就不是嚴格的歷史著作,它經過有意識的"虛飾雕彩」,反而更向文學靠攏了。
唐代城市繁榮、商業經濟發達,因而產生了多種面向市井民眾的俗文學形式,如說話、變文等,都是以虛構故事來吸引聽眾的。它們不僅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興趣。如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他弟弟生日時請來的"雜戲」表演中,就有"市人小說」即民間說話。又元稿《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在「光陰聽話移」一句下自注雲:「嘗於新昌宅說《一枝花話》,自寅至巳,猶未畢詞。」
這條注有些含糊,應該是指元稹與白居易二人一起聽藝人說話吧。這一類新興的俗文學,必然會給文人創作帶來刺激,並提供新鮮的素材,而唐代貴族文化意識逐漸衰退,盡管士大夫中輕視小說的態度沒有完全改變,但許多文人已經把注意力投入到這種比詩文辭賦更富有趣味性的創作中來了。
唐傳奇最興盛的時期是在中唐,這裡面也有社會心理的因素。唐代總體上說來,是富有浪漫精神的時代,這種浪漫精神曾經以充滿激情、充滿自信和進取意識的特點出現在初盛唐的詩歌中。而到了中唐,文人士大夫對社會對人生都不再那麼抱有期望,他們的心靈需要在現實以外的世界中求寄託。而小說正是提供了一種虛構的世界,可以讓人們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釋人生,表達對於人生的種種願望。
另外,據宋趙彥衛《雲麓漫鈔》說,傳奇還常常被唐代舉子用作「行卷」(「溫卷」)—考試前投獻給有關官員,顯示自己在「史才、詩筆、議論」等多方面的才能。
在從志怪到傳奇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史傳文學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以前我們就說到:中國古代的歷史著作,主體雖非虛構,但作者為了追求鮮明生動的效果,往往有意無意地在細節描寫中採用虛構手段。以《史記》為代表的歷史人物傳記,在敍述故事和刻畫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早已為後人提供了良好的榜樣。唐傳奇的重要作家中,有不少人是歷史學家,他們很容易繼承這一傳統,而更自由地運用於小說創作。唐傳奇中凡以寫人物為主的,幾乎一概題為「○○傳」,這也是來自史傳的明顯痕跡。
還有故事化的辭賦也值得注意。辭賦最早就是在虛構的框架中展開輔陳描述的,即劉知幾所謂「偽立客主,假相酬答。」(《史通》外篇《雜說》)到東漢,有些辭賦的基本內容也採用虛構的故事,如杜篤《首陽山賦》,寫自己在首陽山同伯夷、叔齊的鬼魂相遇,而後來蔡邕《青衣賦》、曹植《洛神賦》等,故事更加曲折、完整。在民間,俗賦的故事化更加徹底,以六朝殘存的《龐郎賦》尾段來看,那時的民間俗賦已經完全故事化。唐代也有不少這樣的俗賦,至今在敦煌文獻中還保存了好幾篇。辭賦的故事化、通俗化,使它和小說相互溝通,並影響了小說的發展。如俗賦中每以駢文與詩歌交錯成篇,這一特點在《遊仙窟》一類傳奇作品中仍保存著。
至於大多數傳奇語言偏向於華麗、在人物外貌及景物的描寫上常用輔排手法,則和整個辭賦文學的傳統都有一定關系。唐人傳奇-武俠小說的始祖唐代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文學領域出現了極其繁榮的局面。不但詩歌發展進入了黃金時代,而且古文運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與此同時,隨著唐代都市繁榮和適應市民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傳奇小說,大量產生,這些傳記小說,文采華茂,情致宛曲,為後世短篇小說開了先河,成為唐代文學中又一葉鮮麗的奇花。唐代初期及中期的傳奇小說,以神怪及愛情的題材為主,作品甚多,成就極大,其最著者有《古鏡記》、《枕中記》、《南柯太守傳》、《霍小玉傳》等篇。後期的傳奇小說,則以表現豪士俠客的內容最為出色,其中最突出的當推《虯髯客傳》、《紅線傳》、《聶隱娘》、《昆侖奴》等篇。
豪俠故事的大量出現,與唐代中葉以後藩鎮割據的混亂局面有關。當時各地藩鎮勢大,互相仇視,彼此各蓄刺客以牽制和威攝對方。刺客成了爭權奪利的工具,因此社會上盛行游俠之風。而神仙方術的盛行,又賦予這些俠客以超現實的神秘主義色彩。人們在動湯的社會中對現實不滿,又找不到出路,便寄希望於那些鋤強扶弱、伸張正義的俠客身上。不畏強暴、本領非凡的俠客,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在這種情況下,反映豪士俠客的傳奇故事,便得以大量產生。
杜光庭的《虯髯客傳》是這類武俠傳奇中的一篇重要作品。作品寫隋朝末年天下將亂,群雄競起,俠士虯髯客見李世民神清氣朗,顧盼生輝,大為折服,便不與他爭奪天下,跑到海外去開辟了另一個王國。文中的三個主要人物虯髯客、紅拂、李靖,個性鮮明,俠義豪爽,被後世稱為「風塵三俠」。
此篇故事雖沒用寫武俠打鬥,但全篇俠氣縱橫,寫得虎虎有生氣,為現代武俠小說開了許多道路。正如新派武俠小說大家金庸所說,這篇故事,「有歷史的背景而有不完全依照歷史;有男女青年的戀愛:男的是豪傑,而女的是美人;有深夜的化裝逃亡;有權相的追捕;有小客棧的借宿和奇遇;有意氣相投的一見如故;有尋仇十年而終食其心肝的虯髯漢子,有神秘而見識高超的道人;有酒樓上的約會和坊曲小宅中的秘謀大事;有大量財物和慷慨的贈送;有神氣清朗的少年英雄;有帝王和公卿;有驢子、馬匹、匕首和人頭;有弈棋和盛宴;有海船千艘甲兵十萬的大戰等等,所有這些內容,在現代武俠小說都是可以時時見到的。」金庸稱《虯髯客傳》是中國武俠小說的鼻祖是很有道理的。http://ke..com/view/337683.htm
㈤ 唐朝出現情節的曲折離奇的短篇小說是
唐代由於城市的繁榮,出現了適合市民欣賞、情節曲折離奇的短篇小說 ,稱為傳奇,以表現愛情為主題的作品成就最高,如《柳毅傳》、《鶯鶯傳》等。
㈥ 這些在唐朝被忽視的短篇小說,為何在明清時期大放異彩
這些在唐朝被忽視的短篇小說,為何在明清時期大放異彩?唐朝是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唐朝著名的詩人也有很多,比較有名的有白居易、韓愈、柳宗元、李白、杜甫等。那麼為什麼唐朝盛行詩歌,而小說卻沒有那麼出名呢?
那為何明清又會流行短篇小說呢?跟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有關,資本主義的傳入使人們的思想不再是一味地被禁錮,得到了一定的開放,市井之間開始流行簡短有趣的短篇小說,不再是有著固定格式的詩詞了。明清時期思想的解放也使小說不僅僅是單純的講述故事,在故事背後也放映社會現狀。再加上明清時期木活字技術得到發展,印刷術得以普及,也為小說的推廣奠定了基礎。印刷術使明清時期的短篇小說不再是口頭上的傳播,而是印刷在紙上流傳。
㈦ 《唐代傳奇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唐代傳奇選》(沈既濟)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ZFVzlpbbLJxIqJWBQJMzow
書名:唐代傳奇選
作者:沈既濟
譯者:王中立
出版年份:2007-1
頁數:289
內容簡介:
《唐代傳奇選(漢英對照)》所選作品,由已故的張友鶴先生等校訂,王中立先生作了今譯,楊憲益、戴乃迭夫婦完成英譯。唐代傳奇即唐代的短篇小說,內容主要表現唐代的生活,以所寫故事及人物命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由於作品大多描寫人世真情,因此引起廣大民眾的共鳴和欣賞,受到社會的廣泛喜愛。其中還有如《任氏傳》《柳毅傳》《霍小玉傳》等名篇,不斷被後世的戲曲和白話小說所改編流傳,並由此走進民間大眾,成為中國膾炙人口的故事。
為了繼承中國的優秀文化遺產,使文明古國的傳統文化得以發揚光大,我們精選了中國唐代傳奇名著10篇,以古籍原著加今、英譯的形式出版。譯文力求准確、流暢,使讀者能夠直面中國古代文化之精華,並在閱讀中受益。
唐代傳奇曾被譯成英、日等外文出版流傳。
㈧ 唐代有哪些傳奇小說宋代有哪些話本小說
唐代傳奇
中國唐代文言短篇小說。內容多傳述奇聞異事。後人稱為唐傳奇。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趨於成熟。和漢魏六朝小說相比,它內容上除部分記述神靈鬼怪外,大量記載人間世態,反映的社會生活面較廣,生活氣息較濃厚。藝術上,它篇幅加長,部分作品還塑造了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其語言多為散體,多四字句,句法較整齊,沿襲了六朝志怪小說的傳統。
繁榮及其原因 唐傳奇是封建城市經濟發達的產物。為了適應廣大市民和統治階層文娛生活需要,民間的說話應運而生。而當時佛教興盛,變文大量產生,又促進了說話藝術的發展。說話受到民間和上層的普遍喜愛。唐代佛教道教興盛,兩教的經典和文藝作品,如變文、壁畫等,其中有不少情節離奇曲折、想像豐富奇特的故事。這對一部分唐傳奇(主要是神怪類)的題材、構思以至細致的描繪都有一定影響,同時也帶來不少宗教迷信雜質。
發展過程 唐傳奇發展分為前(唐初至肅宗)、中(代宗至文宗)、後(文宗至唐末)3個時期。前期作品現存很少,最早的是《古鏡記》、《補江總白猿傳》。它們標志著小說從六朝志怪向唐傳奇的過渡形態 。以後 ,張鷟《遊仙窟》、張說《綠衣使者》都描寫了市民生活,表現出唐代傳奇開始在內容題材上擺脫志怪傳統,著重表現人間世態,領域拓寬。此期小說專集不多。中期是唐傳奇繁榮階段,名家名作頗多。一些最優秀的單篇傳奇,幾乎都出自此期。從內容、題材上看,此期作品大致分為以下5類 :①神怪類。講的是神怪一類故事。題材雖襲志怪傳統,但內容、形式均有創新。沈既濟《枕中記》,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兩篇表現榮華富貴如夢境之空虛,把夢境中的仕途榮遇與波折鋪敘得淋漓盡致。《古岳瀆經》、《廬江馮媼傳》、《三夢記》、《周秦行紀》等或述神鬼,或記奇夢,也屬此類。②神怪兼愛情類。寫神怪鬼狐與人相愛。如沈既濟《任氏傳》、陳玄佑《離魂記》、李朝威《柳毅傳》、李景亮《李章武傳》。這些篇章實際上寫的是罩在神怪外衣下的以愛情婚姻為主的人情世態。③愛情類。專寫人間愛情傳奇。如白行簡《李娃傳》、蔣防《霍小玉傳》、元稹《鶯鶯傳》3篇反映了階級界限與真摯愛情的深刻矛盾。人物性格鮮明突出,深刻細致;情節曲折,文筆細膩。與《南柯太守傳》、《柳毅傳》、《虯髯客傳》,共同標志著唐傳奇藝術的高峰。④歷史類。以陳鴻《長恨歌傳》、《東城老父傳》為代表。前者敘述宛曲,情味雋永;後者文筆多質直,文采稍遜。⑤俠義類。此類中期尚少。有李公佐《謝小娥傳》、沈亞之《馮燕傳》。此外,《柳毅傳》中錢塘君、《柳氏傳》中許俊、《霍小玉傳》中黃衫客均屬俠義人物,但非篇中主要人物。此類小說在晚唐有較大發展。
後期單篇傳奇現存很少。較好的有薛調《無雙傳》、無名氏《靈應傳》、《東陽夜怪錄》等。專集大量出現,作品數量遠超前兩期。但多數篇幅短小,敘事簡略,復與六朝志怪相接,成就遠遜中期單篇。有名的有牛僧孺《玄怪錄》,李復言《續玄怪錄》(二者可能作於文宗朝稍前期),鄭還古《博異志》等。神怪故事中,《靈應傳》情節曲折,受《柳毅傳》影響;《東陽夜怪錄》亦有《南柯太守傳》痕跡。愛情小說以《三水小牘》中《步飛煙》、《無雙傳》為代表。但後者中俠義成分比《柳氏傳》、《霍小玉傳》大為加重,至《傳奇·昆侖奴》,重點已由愛情轉向俠義。《甘澤謠·紅線》和《傳奇·聶隱娘》則把俠士神化,開後世武俠小說濫觴。《玄怪錄·郭元振》寫元振夜斬豬妖,則是把俠義和神怪結合起來了。
對後代文學的影響 唐傳奇影響甚遠,它成為後代文言短篇小說的主要樣式。還是後代白話小說、戲曲及講唱文學汲取題材、人物、藝術方法再創作的寶庫。
結集和研究資料 晚唐陳翰有《異聞集》,已佚。其中部分為《太平廣記》所收,成為保存漢魏六朝和唐代小說的淵藪。明清集亦頗多。五四運動後,魯迅有《唐宋傳奇集》,專采單篇,並附《稗邊小綴》,對作家作品進行考訂。汪辟疆有《唐人小說》,各篇均有說明。今人校點整理出版的有《博異志》、《集異記》、《傳奇》等。研究方面,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有專論3篇,論述精當。劉開榮《唐代小說研究》也較有名。
宋話本
話本原是「說話」藝人表演時所依據的底本,只供說話人表演之用。「說話」是唐宋以來一種表演伎藝的名稱。唐代變文對其發展產生了影響。說話的大規模發展是在宋代,伴隨著宋代商業經濟的繁榮發展,坊市制度的崩潰,城市市民階層對於文化娛樂的要求不斷提高,於是各種演唱伎藝應運而生。兩宋京城涌現了許多表演民間伎藝的勾欄瓦肆,分別上演雜劇、傀儡戲、諸宮調、「說話」等,呈現出一派繁榮興盛的景象。因為宋代城市經濟的繁榮,瓦肆勾欄的設立,說話藝人的增多,市井聽眾的捧場,民間說話呈現出職業化和商業化的特點。當時的「說話」大部分以城市現實生活為題材,描寫的主要人物是都市下層人民。
宋代「說話」分工較細,有「四家」之說。「四家」的名目,據南宋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載,是小說、說經、講史、合聲(生)。後一種以演出者的敏捷見長,如「指物題詠,應命輒成」之類,與以敘事取勝的前三類顯然有別。小說,以講煙粉、靈怪、傳奇、公案等故事為主;說經,即演說佛書;講史,則說前代興廢爭戰之事。可見,所謂說話的家數,是以故事題材作劃分標準的。
現存宋元話本小說約四十篇,主要描寫處於生活下層的市井細民及其日常生活,反映他們在情愛方面的悲歡離合,對榮華富貴的渴望,對世態人情的玩味,以及對靈怪、公案的廣泛興趣等,具有濃郁的世俗生活氣息。其中以愛情、公案兩類作品數量最多,成就也最高。愛情婚姻題材的話本,如《碾玉觀音》、《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具體討論、分析)等,往往突出女性對愛情生活的主動追求。公案題材的話本,如《錯斬崔寧》、《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具體討論、分析),反映出民眾對不公平、不合理現象的關注,以及對生存權利、生活治安的深重憂慮。
宋元話本小說的藝術特點:1、話本小說的體制形式是結合市民聽眾的要求而創造出來的,一般由題目、篇首、入話、頭回、正話和篇尾六個部分組成。2、話本小說的敘述方式符合一般大眾的欣賞習慣,即連貫敘述,故事性強,情節曲折生動,帶有懸念和巧合,所謂「無巧不成書」。3、話本小說是語體文,使用大眾能理解的白話進行演說,以生活化的語言代替書面語言,這是小說文體上的重大變革,具有通俗易懂、生動明快的特點。這些藝術特點對明清小說的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宋元講史話本篇幅較長,類於後來的長篇歷史小說,大多歷敘史實而雜以虛辭,代表作為《新編五代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全相平話五種》等,對後來歷史小說的創作提供了重要素材和形式規范。
㈨ 唐宋元明清近代不同時期小說的作者及代表作品
《鶯鶯傳》、《李娃傳》等。《唐代傳奇》是唐代文言短篇小說,內容多傳述奇聞異事,後人稱為唐人傳奇,或稱唐傳奇
元代的雜抄稗販、瑣聞筆記的文言小說,如陸友的《硯北雜志》,楊瑀的《山居新語》、郭霄鳳的《江湖紀聞》、吳元復的《續夷堅志》、伊世珍的<琅嬛記>
著名的小說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