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短篇小說或散文
A. 有哪些適合高中生看的散文或短篇小說值得推薦
有非常多的適合高中生看的散文或短篇小說值得推薦,就比如說《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還有餘華的活著。
B. 史鐵生有哪些著名短篇小說和散文
明的短篇的小說和三分就是《我與地壇》。
C. 世界上好看的短篇小說推薦
小說的背後都有值得被閱讀的靈魂,是一種情懷,世界上有很多優秀的短篇小說,你看過了嗎?下面我就來為大家推薦的世界上好看的短篇小說,歡迎參閱!
世界上好看的短篇小說
1、《外國中短篇小說藏本:陀思妥耶夫斯基》
《外國中短篇小說藏本:陀思妥耶夫斯基》選收了俄國著名作家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短篇小說《聖誕樹和婚禮》、《小英雄》、《溫順的女性》和《別人的妻子和床底下的丈夫》等9篇,基本包括了作家中短篇小說創作的精華,較有代表性地體現了作家作為心理描寫大師和反理性主義哲學家的特點。盡管作家善於描寫人心理的極端狀況,憂慮理性主義泛濫的極端後果,但作家還是對社會抱有真誠而美好的希望,期望知識分子和人民互敬互愛、互相學習,消除那些不利於社會發展的精神因素,讓俄羅斯民族泰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外國中短篇小說藏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作者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紀群星燦爛的俄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與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齊名,是俄國文學的卓越代表,他所走過的是一條極為艱辛、復雜的生活與創作道路,是俄國文學史上最復雜、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說“托爾斯泰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則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
2、《變形記》
《變形記》囊括了卡夫卡所有的中短篇小說,其中《變形記》、《在流放地》、《在法的大門前》、《鄉村教師》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它們均採用象徵、隱喻、誇張等手法,情節生動,故事怪誕離奇,無確定的時間和地點,無前因後果,給人以夢幻、神秘、奇特的感覺。作品的主人公幾乎都處於一種身不由己的境地,他們在離奇古怪的世界中部有自己的目標,但往往又以失敗而告終。是目前我國最全的“ 卡夫卡中短篇小說集”!
在《變形記》中,卡夫卡描述了小職員格里高爾·薩姆沙突然變成一隻使家人都厭惡的大甲蟲的荒誕情節,藉以揭示人與人之間——包括倫常之間——表面上親親熱熱,內心裡卻極為孤獨和陌生的實質,生動而深刻地再現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在荒誕的、不合邏輯的世界裡描繪人類生活的一切活動及其逼真的細節,這正是著名小說家卡夫卡的天賦之所在。快快收入在冊吧!
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高爾基曾由衷地贊賞這篇小說“真是一篇驚人的傑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其發表伊始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同名電影、話劇更是盛演不衰,文學批評層出不窮!
作為以描摹人物情感著稱的文學巨匠,茨威格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極為深刻細致,他善於從心理角度再現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尤其擅長刻畫女性心理,塑造女性形象。本書精選了茨威格的7篇小說,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看不見的珍藏》《一個不能忘記的人》等,皆是其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由奧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創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說以書信的形式講述了一位女子在彌留之際,在她死去的孩子身旁,寫下了一封凄婉的長信,向作家R訴說了她潛隱了一生的激情愛戀和情感痛苦。由於父親早逝,女孩與母親過著深居簡出,小市民的窮酸生活。隨著時光的沉逝,女孩開始厭棄她與母親的現實生存狀態。小說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經歷,寫出了愛的深沉與奉獻。
4、《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集》
“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巔峰之作,了解法國歷史和社會的窗口。莫言、余華、海明威、米蘭·昆德拉、村上春樹盛贊!莫泊桑編著的《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集》是世界文學名著之一,收入了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品多篇,其中包括《項鏈》、《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等經典名篇。這些小說已被翻譯成各種文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世界各地的讀者,有的還被改編成戲劇、電影、電視劇和卡通片等。
作者居伊·德·莫泊桑,19世紀後半葉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人稱“短篇小說之王”!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首要貢獻,在於把短篇小說藝術提高到一個空前的水平。逼真自然,是他追求的首要目標,也是他藝術的重要標志。莫泊桑去世時,愛彌爾·左拉致悼詞,並預言莫泊桑的作品將永垂不朽,將是“未來的學生們作為無懈可擊的完美典範口口相傳”的作品!
5、《愛倫·坡暗黑故事全集》
《愛倫·坡暗黑故事全集》由愛倫·坡所著,本書收錄19世紀美國著名作家愛倫·坡的小說五十餘篇,完整呈現了愛倫·坡筆下神秘暗黑世界,會讓喜愛推理小說的讀者愛不釋手。愛倫·坡是美國文學史上一個無法忽略的名字,他是天才詩人、小說家和文學評論家,美國文學史上一個無法忽略的名字,公認的偵探推理小說鼻祖!
作者埃德加·愛倫·坡,十九世紀美國詩人、小說家和文學評論家,美國浪漫主義思潮時期的重要成員。在世時長期擔任報刊編輯工作。其作品形式精緻、語言優美、內容多樣,在任何時代都是“獨一無二”的風格。他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說聞名於世,他是美國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驅者之一,又被尊為推理小說的開山鼻祖,進而也被譽為後世科幻小說的始祖。他是第一個嘗試完全依賴寫作謀生的知名美國作家,從而導致貧困潦倒。
世界經典的短篇小說
1、《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集》
歐美文學界的幽默泰斗,被福克納稱為“美國文學之父”,被豪威爾斯譽為“美國文學的林肯”,被奧巴馬稱為美國最偉大的諷刺小說家!威廉·福克納稱他為“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
《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集》作者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譯本。他經歷了美國從初期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前期以辛辣的諷刺見長,到了後期語言更為暴露激烈。被譽為“美國文學史上的林肯”!
馬克·吐溫一生寫了大量作品,題材涉及小說、劇本、散文、詩歌等各方面。從內容上說,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現象或人性的丑惡之處,表達了這位當過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強烈的正義感和對普通人民的關心;從風格上說,專家們和一般讀者都認為,幽默和諷刺是他的寫作特點,一起到書中看看吧!
2、《契訶夫短篇小說集》
只需一個詞,就能創造一個形象,只需一句話,就可以創造一個短篇故事,而且是絕妙的短篇故事,筆下有如此功力的作家唯有契訶夫!契訶夫善用喜劇性的筆法表達善意的嘲諷,托爾斯泰喻之為“印象派畫家”!通過這部《契訶夫短篇小說集》中的《套中人》《小官員之死》《胖子和瘦子》《苦惱》《萬卡》《草原》等作品,不僅能看到凡俗生活隱藏下的悲劇,也能看到含淚的微笑之後的亮光;不僅能看到極具質感的小情節和情節之下的生活真相,也能看到隱藏於真相之下的雄闊的歷史軌跡和現實走向。
該書作者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是俄國的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是俄國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與莫泊桑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是一個有強烈幽默感的作家,他的小說緊湊精煉,言簡意賅,給讀者以獨立思考的餘地。其劇作對20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真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的狀況。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徵是對丑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並且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的丑惡現象。他被認為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
3、《歐亨利短篇小說選集》
他是美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之一!他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曼哈頓桂冠作家”!他描寫的美國社會和紐約百姓的生活,堪稱“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他就是歐亨利!
作者歐·亨利,20世紀初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他少年時曾一心想當畫家,婚後在妻子的鼓勵下開始寫作。後因在銀行供職時的賬目問題而入獄,服刑期間認真寫作,並以“歐·亨利”為筆名發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說,引起讀者廣泛關注。他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長篇小說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說。
《歐亨利短篇小說選集》共收集了《心與手》《女巫的麵包》《麥琪的禮物》《二十年後》《財神與愛神》《紅酋長的贖金》《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等43篇最具代表性的歐亨利短篇小說。歐.亨利用獨特的幽默筆調,反映出鍍金時代各個方面遭到扭曲的生活,他呼喚真誠的感情,要求恢復正常的人性。
世界好看的短篇小說
1、《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
濃縮福克納短篇創作精華,李文俊、陶潔領銜翻譯!《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的短篇小說。1930年4月發表在《論壇》雜志,引起極大反響。同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作家辛克萊·劉易斯在其演說中提到了福克納,稱他“把南方從多愁善感的女人的眼淚中解放了出來”。
作者威廉福克納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人物,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學院對他的評價是:“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
文章所描述的大概是美國南北戰爭以後的一個南方小鎮——傑弗生鎮上格里爾森家族的命運。作為家族族長的愛米麗的父親父權傾向嚴重維護所謂的等級和尊嚴,趕走了所有向愛米麗求愛的男子,剝奪她幸福的權利。父親去世後,愛米麗愛上了來小鎮修建鐵路的工頭北方人赫默。但愛米麗仍然沒有擺脫家族尊嚴的束縛與父親對她的影響辦法。當她發現赫默無意與她成家時,便用砒霜毒死了他。從此,愛米麗在破舊封閉的宅院里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並與死屍同床共枕40年,直到她也去世。小鎮居民在艾米麗的葬禮上才發現了這個秘密。
2、《老婦與貓》
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多麗絲·萊辛作品!在萊辛那裡,女人永遠是“另外那個女人”,而貓則是“特別的貓”。與《金色筆記》那樣的長篇巨制相比,《老婦與貓》這本書里的中短篇小說顯得更輕盈,更有靈性,更展現出萊辛所獨有的魔力:既超然物外地冷酷,但又常常在剎那間,給你意外的溫暖一擊。
作者多麗絲·萊辛,1919年生於伊朗,父母均為英國人。當代英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筆名簡·薩默斯,被譽為繼伍爾芙之後最偉大的女性作家,並幾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以及多個世界級文學獎項。被譽為繼伍爾芙之後英國最偉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風格多變,在歐洲各國獲得多種文學獎項,200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代表作有《青草低吟》、《金色筆記》、《第五個孩子》、《特別的貓》,以及“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等。
3、《奇鳥行狀錄》作者:村上春樹(1994年出版)
村上春樹通過“擰發條鳥”這一隱喻式的事物將集體記憶和個人記憶緊密聯系起來,又利用不斷重復轉換幾個敘述人稱和隨之不斷變換的敘述視角,將《奇鳥形狀錄》中的現實橫線和歷史縱線綴連起來,將歷史記憶重建,向讀者展示了一副完整的歷史記憶。雖然村上春樹故事的情節曲折,但不失節奏感和人性之美。
猜你喜歡:
1. 經典有深度的短篇小說推薦
2. 世界十大短篇小說
3. 超虐心的現代短篇小說推薦
4. 適合男人看的短篇小說分享
5. 青春勵志短篇小說
D. 簡短有內涵的小說或散文
現推薦作家念人兩篇簡短又有內涵的散文《杜鵑花開了》《郊外的秋》供你參考:
《杜鵑花開了》,以擬人的手法采寫,運用杜鵑花與人生的坎坷道路相結合寫作技巧,描寫了杜鵑花,色彩繽紛,強大的生命力,不畏嚴寒酷暑,不因失去滋養的水分而自暴自棄,而是選擇堅強地活下去。經過九年的苦熬,等來了生命的春天,重新綻放生命的光彩,表達一個人人生中不平凡的經歷,給人之感嘆與回味。文章以花喻人,托物言情,寄寓深遠。《郊外的秋》,主人翁從省機關被流放到郊外,心中感到絕望,於是,借景言情,以物寄意,感嘆前景像秋天一樣,葉子開始飄落了,前途渺茫。可是,到郊外生活一段時間後,感覺到郊外的秋,並不像自己心中所想像的那樣失落,而是充滿著一片飄逸的情景,郊外那一片充滿詩意般的田園生活,深深吸引著他,使他感悟到,盡管秋天是落葉的季節,可是,它象徵著成熟和收獲。從此,他重新點燃起生活的火花……
以上兩篇散文,如有興趣的話就點擊看看。
另外,推薦小說《淚灑珠江》,該作品簡短有內涵,令人回味無窮。有空就點擊看看。
E. 非常好看的短篇小說
非常好看的短篇小說有:《偷偷藏不住》,《不二之臣》,《贈我予白》,百日夢我》,《小清歡》,《她的小梨渦》,《他的小仙女》等等。
都是良心好看的短篇小說。
小說一種文學體裁
小說,是一種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小說"一詞出自《莊子·外物》。
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小說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微型小說(小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神話、仙俠、武俠、科幻、懸疑、古傳、當代等小說。
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
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側面描寫。同時,小說是一種寫作方法。
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
小說的特點
價值性
小說的價值本質是以時間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幾個人物為主線的,非常詳細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各種角色的價值關系(政治關系、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產生、發展與消亡過程。
非常細致地、綜合地展示各種價值關系的相互作用。
F. 求名家短篇散文20篇最好短一點
1、朱自清《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5、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
「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以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麼勁兒!」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准備准備。」「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准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
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G. 誰知道好的散文/雜文/短篇小說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文《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談契河夫》(理論)1955,平明《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 ...中青《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文《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克剛等合著,1927,上海民鍾社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 《霧》(「愛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新中國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 《雨》(「愛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又名《激流》)1933,開明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 《巴金自傳》(傳記)1934,中華 《電》(「愛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良友 (《霧》、《雨》、《電》合訂為《愛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 《憶》(回憶錄)1936,文生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生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生 《短簡》(散文集)1937,良友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O,開明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馮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無題》(散文集)1941,文生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生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生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良友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生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談契河夫》(理論)1955,平明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兒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兒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文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文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 《巴金散文選》1983,文聯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齊)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 你看看怎麼樣呢?
H. 短篇的散文 文筆美的
1、《花拆》 張曉風 散文
花蕾是蛹,是一種未經展示未經破壞的濃縮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燈謎,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個謎底。花蕾是胎兒,似乎渾淹無知,卻有時喜歡用強烈的胎動來證實自己。
花的美在於它的無中生有,在於它的窮通變化。有時,一夜之間,花拆了,有時,半個上午,花胖了,花的美不全在色、香,在於那份不可思議。我喜歡慎重其事地坐著曇花開放,其實曇花並不是太好看的一種花,它的美在於它的仙人掌的身世的給人的沙漠聯想,以及它猝然而逝所帶給人的悼念,但曇花的拆放卻是一種扎實的美,像一則愛情故事,美在過程,而不在結局。有一種月黃色的大曇花,叫「一夜皇後」的,每顫開一分,便震出轟然一聲,像綉花綳子拉緊後綉針刺入的聲音,所有細致的蕊絲,頓時也就跟著一震,那景象常令人不敢久視——看久了不由得要相信花精花魄的說法。
我常在花開滿攔攔神前離去,花拆一停止,死亡就開始。
有一天,當我年老,無法看花拆,則我願以一堆小小的春桑枕為收報機,聽百草千花所打的電訊,知道每一夜花拆的音樂。
2、《病榻囈語》冰心散文
忽然一覺醒來,窗外還是沉黑的,只有一盞高懸的路燈,在遠處爆發著無數刺眼的光線!
我的飛揚的心靈,又落進了痛楚的軀殼。
我忽然想起老子的幾句話: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這時我感覺到了軀殼給人類的痛苦。而且人類也有精神上的痛苦:大之如國憂家難,生離死別……小之如傷春悲秋……
宇宙內的萬物,都是無情的: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春往秋來,花開花落,都是遵循著大自然的規律。只在世界上有了人——萬物之靈的人,才會拿自己的感情,賦予在無情的萬物身上!什麼「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種句子,古今中外,不知有千千萬萬。總之,只因有了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便有了悲歡離合,便有了「戰爭與和平」,便有了「愛和死是永恆的主題」。
我羨慕那些沒有人類的星球!
我清醒了。
我從高燒中醒了過來,睜開眼看到了床邊守護著我的親人的寬慰歡喜的笑臉。側過頭來看見了床邊桌上擺著許多瓶花:玫瑰、菊花、仙客來、馬蹄蓮……旁邊還堆著許多慰問的信……我又落進了愛和花的世界——這世界上還是有人類才好!
孤崖一枝花
林語堂
行山道上,看見崖上一枝紅花,艷麗奪目,向路人迎笑。詳細一看,原來根生於石罅中,不禁嘆異。想宇廟萬類,應時生滅,然必盡其性。花樹開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謂道,有人看見與否,皆與花無涉。故置花熱鬧場中花亦開,使生萬山叢里花亦開,甚至使生於孤崖頂上,無人過問花亦開。香為蘭之性,有蝴蝶過香亦傳,無蝴蝶過香亦傳,皆率其本性,有欲罷不能之勢。拂其性禁之開花,則花死。有話要說必說之,乃人之本性,即使王庭廟廡,類已免開尊口,無話可說,仍會有人跑到山野去向天高嘯一聲。屈原明明要投汨羅,仍然要哀號太息。老子騎青牛上明明要過函谷關,避絕塵世,卻仍要留下五千字孽障,豈真關尹子所能相強哉?古人著書立說,皆率性之作。經濟文章,無補於世衡嫌,也會不甘寂寞,去著小說。雖然古時著成小說,一則無名,二則無利,甚至有殺身之禍可以臨頭,然自有不說不快之勢。中國文學可傳者類皆此種隱名小說作品,並非一篇千金的墓誌銘。這也是屬於孤崖一枝花之類。故說話為文美術圖畫及一切表現亦人之本性。「貓叫春兮春叫貓」,而老僧不敢人前叫一聲,是受人類文明之束縛,拂其本性,實際上老僧雖不叫春,仍會偷女人也。知此而後知要人不說話,不完全可能。花只有—點元氣,在孤崖上也是要開的。
余秋雨 雪
美麗的雪花飛舞起來了。我已經有三年不曾見著它。
去年在福建,彷彿比現在更遲一點,也曾見過雪。但那是遠處山頂的積雪,可不是飛舞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隨著雨點灑下來幾顆,沒有落到地面的時候。它的顏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點,並不會飛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沒有痕跡,也未嘗跳躍,也未嘗發出唏噓的簡虧聲音,像江浙一帶下雪時的模樣。這樣的雪,在四十年來第一次看見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誠然能感到特別的意味,談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卻總覺得索然。"福建下過雪",我可沒有這樣想過。
我喜歡眼前飛舞著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樣的美麗。它好像比空氣還輕,並不從半空里落下來,而是被空氣從地面捲起來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黃昏時候的成群的蚊蚋(ruì),像春天釀蜜時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飛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著人身,或擁入窗隙,彷彿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靜默無聲。但在它飛舞的時候,我們似乎聽見了千百萬人馬的呼號和腳步聲,大海洶涌的波濤聲,森林的狂吼聲,有時又似乎聽見了兒女的竊竊私語聲,禮拜堂的平靜的晚禱聲,花園里的歡樂的鳥歌聲……它所帶來的是陰沉與嚴寒。但在它的飛舞的姿態中,我們看見了慈善的母親,活潑的孩子,微笑的花兒,和暖的太陽,靜默的晚霞……它沒有氣息。但當它撲到我們面上的時候,我們似乎聞到了曠野間鮮潔的空氣的氣息,山谷中幽雅的蘭花的氣息,花園里濃郁的玫瑰的氣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氣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種婀娜的姿態;夜間,它發出銀色的光輝,照耀著我們行路的人,又在我們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繪就了各式各樣的花卉和樹木,斜的,直的,彎的,倒的。還有那河流,那天上的雲…
山居筆記> 酣睡在寒風中
「文革」中有一件小小的趣事,老在我的記憶里晃動。
那時學校由造反派執掌,實行軍事化管理,每天清晨全體師生必須出操。其實當時學校早已停課,出完操後什麼事也沒有了,大家都作鳥獸散,因此,出操是造反派體驗掌權威儀的唯一機會。
老師們都是驚弓之鳥,不能不去;像我們這批曾經對抗過造反派、現在已成瓮中鱉而家裡又有很多麻煩事的學生也不能不去;只有幾個自稱「逍遙派」的同學堅持不出操,任憑高間喇叭千呼萬喚依然蒙頭睡覺。這很損造反派的臉面,於是在一次會上決定,明天早晨,把這幾個人連床抬到操場上示眾。
第二天果然照此辦理,嚴冬清晨的操場上,呼呼拉拉的人群吃力地抬著幾張聳著被窩的床出來了。造反派們一陣喧笑,出操的師生們也忍俊不禁。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就麻煩了,難道強迫這些「逍遙派」當眾鑽出被窩穿衣起床?如果這樣做他們也太排場了,簡直就像老爺一樣。於是造反派頭頭下令,「就讓他們這樣躺著示眾!」但蒙頭大睡算什麼示眾呢?我們邊上操邊看著這些床,這邊是凜冽的寒風,那邊是溫暖的被窩,真是讓人羨慕死了。造反派頭頭似乎也覺得情景不對,只得再下一個命令:「示眾結束,抬回去!」那些溫暖的被窩又樂顛顛地被抬回去了。後來據抬的同學抱怨,這些被抬進抬出的人中,至少有兩個從頭至尾沒有醒過。
由這件往事,我想起很多道理。
示眾,只是發難者單方面的想法。如果被示眾者沒有這種感覺,那很可能是一個享受。世間的懲罰可分直接傷害和名譽羞辱兩種,對前者無可奈何,而對後者,地實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一個人要實現對另一個人的名譽羞辱,需要依賴許多復雜條件,當這些條件未能全然控制,就很難真正達到目的。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常受圍攻的人名譽未倒,而那些批判專家勞苦半輩子都未能為自己爭來任何好名譽的原因了。
讓他們站在寒風中慷慨激昂吧,我們自有溫暖的被窩,樂得酣睡。抬來抬去,抬進抬出,辛苦了。
閑讀梧桐 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們住的那幢樓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徑通幽的那個拐彎口,整日整夜地與我們對視。
它要比別處的其他樹大出許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偉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葉子如長發,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個身軀。我猜想,當初它的身邊定然有許多的樹苗和它並肩成長,後來,或許因為環境規劃需要,被砍伐了;或許就是它本身的素質好,頑強地堅持下來。它從從容容地走過歲月的風雨,高大起來了。閑來臨窗讀樹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親從北方來信:寒潮來了,注意保暖禦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風嘯雨緊叩窗欞。我從酣夢里驚醒,聽到那冷雨滴落空階如原始的打擊樂。於是無眠,想起家信。想起母親說起的家譜,想起外祖父風雨如晦的際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兩袖清風獻給桑梓教育事業,放棄了幾次外聘高就的機會。然而,在那史無前例的歲月里,他不願屈從於非人的折磨,在一個冷雨的冬夜,飲恨自盡。我無緣見到他老人家,只是從小舅家讀到一張黑色鏡框里肅然的面容。我不敢說畫師的技藝有多高,只是堅信那雙眼睛是傳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總有一種情思嬗傳於我,冥冥之中,與我的心靈默默碰撞。
浮想聯翩,伴以風雨大作,了無睡意,就獨自披衣臨窗。夜如墨染,頃刻間我也融入這濃稠的夜色中了。驚奇地發現,天邊竟有幾顆寒星眨巴著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錯覺,根本就沒有下雨,只有風,粗暴狂虐的北風。這時,最讓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遠處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輪廓,承受著一份天邊的蒼涼。陣風過處,是葉葉枝枝互相簇擁顫起的呼號,時而像俄羅斯民謠,時而像若有若無的詩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遺像又驀然浮上眼簾,似與這株沉默的梧桐有種無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聞達,但也有蔭庇一方的坦盪。
次日醒來,紅日滿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樹黃葉。推開窗欞,讀到的樹,竟是一個顯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沒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葉子,剩下的是虯樹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誰擱上了一塊沉重的冰,無法再幻作一隻鳥,向那棵樹飛去了。這一夜的風呵,就凋零了滿樹的生命!而風又奈你何,墜落的終要墜落,無須挽留,你還有一身傲骨與春天之前的整個冬季抗爭!
於是,我讀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嘆韶華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種禪意,一種寧靜和虛空的玄奧,服從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塗自然,任風雕雨蝕,四季輪回,日月如晦,花開花落,好一種從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從天命的無奈、悲哀起那個年代裡的人們。
又是一陣熟悉的樹葉婆娑的沙沙聲響,親切地叩擊著耳鼓。俯目望去,一個紅衣女孩雀躍在那黃葉覆蓋的小徑,那模樣似乎每一片葉子都在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檯上,撲進一闕蓬鬆的陽光,灑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舊書上 。
I. 短篇小說推薦
短篇小說推薦:
1、《念念不想忘》作者:墨寶非寶
書評:這篇是個短文,通篇無虐。很簡單的小故事,男女主網戀,被女主的家人發現後,就強制阻隔了二人的聯系。等一年後女主能再上網的時候,發現已經找不到男主了。再次重逢的時候男主已是大名鼎鼎的導演而女主則是個小編劇。
女主一見到男主就慌張的裝喉嚨痛說不出話來,怕男主通過聲音認出她來她。以為他忘記但其實並沒有。這么多年來男主一直單身直到再次遇見了她。而因工作原因兩人又漸漸地走到了一起。很溫馨,沒有太大的波折。
J. 優秀短篇小說推薦
1.《都柏林人》
作者:詹姆斯·喬伊斯
詹姆斯·喬伊斯是意識流文學的開山鼻祖,其長篇小說《尤利西斯》是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作,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喬伊斯久負盛名的短篇小說集,稱得上20世紀整個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說集。如果說《十一種孤獨》是屬於美國人的孤獨,那麼,《都柏林人》則是屬於愛爾蘭人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