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父母輩的短篇小說
❶ 親情微小說
關於親情微小說
微小說是以140字以內的微博為載體的超短篇小說,它有嚴格的字數上限。微小說是微文化誕生的基礎,由此衍變出了電影等微文化形式的衍生作品。接下來由我為大家整理出關於親情微小說,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情微小說1
1、某日,看到一篇有關母親的文章,兒子很感動便打電話回家,第一次和媽媽說了一句,我愛你媽媽。母親那頭笑著說了一句,說吧要買什麼要多少錢?兒子說什麼也不要只是想你了。母親急忙問怎麼了出什麼事了不要想不開。兒子一再解釋,最終母親勉強相信。掛掉電話,兒子淚流滿面。
2、那天我接到一個小女孩的電話,她興奮地喊我爸爸,說她和媽媽都好想我,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我安慰她說,我很快就會回去。接下來的幾天,她不停地打電話催我回家,我無奈地說,你打錯了,掛掉了電話。於是她再也沒打來了。後來我打電話給她,她媽媽告訴我,她得了白血病,已經在醫院去世了。
3、爸爸和一個漂亮阿姨走了,媽媽很久沒回家了,五歲的小女孩吃光了家裡的所有食物,終於餓得受不了,把最近一直抱著睡的娃娃熊剪開,吃起裡面的棉絮,她吃著吃著,看到了躺在棉絮里的,媽媽扭曲得幾乎認不出的面容
4、深秋,我埋下了一顆種子。媽媽看見告訴我:反季節,種子不會發芽。入冬後,我漸漸淡忘了固執埋沒的種子。直到春天,媽媽催我去淋水。一株嫩綠的幼苗正沖我微笑,望著身邊的媽媽,我哭了。她不知道那種子是從煮熟的玉米掰下來,根本不會發芽。此時此刻,我才明白。母愛正是如此,愈深愈無聲。
5、今天吃飯時恍惚你坐在對面,我眼睛就濕了,臉也濕了,可我盡量不發出聲音。現在有Ipad和Iphone了,但我沒有買,因為你連手機都沒有過。我想很慢地,不經歷新世界,以能觸摸16年前你就不再更新的世界。雖然你一生最想看到我過上什麼樣的新生活
6、她離鄉打工,獨子豆豆交給爺爺帶。豆豆調皮,經常跟隔壁的妮妮打架。她恨鐵不成鋼,春節回家,訓斥豆豆:「不準打架,跟媽媽去隔壁道歉!」豆豆委屈地哭:「誰叫她罵我是騙子。」母子到了鄰居家。一見到妮妮,豆豆攥緊媽媽的手,驕傲地對妮妮說,「哼,你看!我沒騙你吧?我也有媽媽!!」
7、兒子:「我要好吃的'。」父母:「好好好,買。多吃點別餓著。」兒子:「我要衣服。」父母:「好好,買。多穿點別凍著。」兒子:「我要結婚。」父母看著住了半輩子的房,再看看兒子,微笑著說:「…好。買房。」幾年後,兒子跪在墓前泣不成聲:「我要你們。」這次他沒有得到任何回答。
8、1949年之後,有一士兵,每天早上都會凝視母親,目光溫柔。他不與母親對話,母親也看不見他。只是看著母親喂雞,看著母親坐在門口,偶爾一聲嘆息。在母親入土那天,他輕輕地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在海岸上,對著母親沉睡的廈門磕了一個響頭,緩緩地的走回自己在台灣的家
9、她從小在孤兒院長大。曾有幾對好心的夫婦想要領養她,但都被倔強的她拒絕。現在二十四歲的她一個人在一座大城市裡生活工作,和城市中其它單身女子並無什麼不同。她還養了一隻叫做麻麻的小貓。她很喜歡這只小貓,雖然有幾次當她不小心用第一聲調念出麻麻名字的時候,她會忍不住流淚。
10、老母雞整個上午都愁眉苦臉,小蛋問她怎麼了,她說:「孩子,今天是感恩節,你去樹林里,做一張卡片,在下午時才送給媽媽,可以嗎?」小蛋很快就答應了,老母雞才鬆了一口氣。下午到了,小蛋高興的找媽媽,可是在一個碟子前,停住了。突然一個孩子的聲音,從門縫間傳來,嗚嗚,我要吃蛋,我要吃蛋
11、那年她高考失利,灰心喪氣,家中死氣沉沉。一天午後她坐在院中搖椅上午睡,感覺自己伴著仙樂飄搖,久違的輕快。母親:「她笑了她笑了,她小時候一聽到搖籃曲就算睡著也會笑,沒想到現在還是」「小聲點兒,這孩子很多天沒笑了,你別停啊」——剛睡醒的她閉眼含淚繼續微笑:十八年了,我都忘了
12、快過年了,老媽每天都從外面拎東西回家,還不時吩咐老爸去超市,幾乎閑置的冰箱又重新塞滿了食物。接下來的幾天,老媽總是拿著一個小本子,時不時在上面記著什麼。這天,兒子終於來了電話「媽,我跟同學出去旅遊,過年不回家了」老媽沒說話,手裡的小本子掉在了地上,老爸撿起來,上面記滿了兒子喜歡吃的食物。
13、我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一直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平時老媽工作忙,每天就只有晚上能看到我。一天半夜,狐朋狗友找我出去玩,出門前,老媽站在一邊看正在換鞋的我,幽幽地問:「你……可不可以帶我一起去?」鼻子一酸,眼淚立刻就流下來了。
14、在國外工作,給媽媽郵了些保健品。今天媽媽收到郵包後高興的打電話過來:「我仔仔細細把郵包里的東西摸了一遍,就好像摸到你一樣……」
15、美國。「嗯……媽,有事嗎?」「沒事,就是挺想你」「好啦好啦,很困,這邊是凌晨,說多少次了,有時差。」「哦,我忘了,你接著睡,接著睡……」5分鍾後。「哎呀,誰啊又打電話!」「妞妞,我是你舅舅,你媽媽住的樓房著火了!」回撥。「媽!媽!快接電話啊!」「嘟嘟嘟嘟嘟……」
16、電話裡面「This is a wrong number。Please check up and take the telephone number again…」;電話外面「孩子,你為什麼每天都說外語,媽聽不懂,但是媽想你…」
17、一場車禍,我變得又聾又瞎,男朋友走了,只有媽媽一直陪在身邊。知道我喜歡雨,她就常扶我出來,感受雨水拍打雙手,所幸的是今年雨特別多。「媽,我想回去了。」「好。」回去時我強忍眼淚,剛剛耳朵突然劇痛,隱約聽到,「看,又是那兩個人,大晴天僱人灑水,真可笑,又不是拍戲……」
18、某君高中時沉迷網路,時常半夜翻牆出校上網。一日他照例翻牆,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歸,面色古怪,問之不語。從此認真讀書,不再上網,學校盛傳他見鬼了。後來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學問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說,那天父親來送生活費,捨不得住旅館,在牆下坐了一夜。
親情微小說2
1、周圍都拆遷了,就剩下她那幢孤零零的小屋,斷路、斷水、斷電,雙倍的拆遷補償,她都不說話。只是有一次掐斷了她的電話線,她去電信鬧了一場……他們說她是個瘋婆婆。領導出馬。昏暗的角落,落寞的她,守護著電話,半晌說上了拆遷以來的第一句話:要拆了,失蹤三年的女兒就真的回不來了。
2、上學時,媽說:「等你們畢業,媽就享福了。」畢業時,媽說:「等你們找到工作媽就享福了。」工作時,媽說:「等你們結婚媽就享福了。」結婚時,媽說:「等你們有了小孩媽就享福了。」有了小孩,媽媽說:「等你們小孩長大媽就享福了。」現在小孩長大了,我說可以享福了,可是媽媽,你能聽到么?
3、嬰兒誕生前,上帝與即將出發的小孩道別。小孩一直在哭:「我害怕,我會變得那麼小,那麼無助。」上帝安慰他:「放心吧孩子,我早已安排好一位天使在人間,只為了保護你,照顧你,愛你。」小孩停止了哭泣,「那位天使叫什麼名字呢?」上帝微笑著說:「名字不重要,你可以簡單的叫她「MAMA」。
4、外出闖盪,臨走母親說:「孩子要記住回家的路。」他到了個陌生的城市,憑著精湛的投資眼光,賺取了第一桶金,此後生意紅火。過年,母親叫他回家吃年夜飯,他總推託很忙。後來他在生意上一次錯誤決定讓他破產了。迫於無奈他回家了,母親只說了句:「記得回家的路就好。」
5、小時候,爸爸喜歡叫我和他一起去買菜,他總是把小手指留給我牽著。高中住在姨家了,一次回家,他讓我跟他去買菜,我走在他後面,看到他小手指還翹著,一如我小時候牽著他的樣子。
6、生病時,媽媽說,別嚇媽媽。吃飯時,媽媽說,別管媽媽。出門時,媽媽說,別念媽媽。媽媽病時,媽媽說,媽媽沒事。我有一個好媽媽,時光你別傷害她……
7、小時候每當我傷風,母親都會為我沖一杯咖啡。她溫柔的說:「外國人都是這樣的。」可我總是害怕咖啡的味道,酸甜苦澀交錯,人生亦如是。如今我走遍兩岸、上島、星巴克都見不到小時候喝的那個牌子,還依稀記得它有一個很洋氣的名字:板藍根!
8、當年為慶祝我考上大學了請親戚們吃飯,媽媽醉得一塌糊塗,在包間里一會兒笑一會兒哭的,一開始我還笑她酒量不行,後來走近了聽到她在嘀咕:我女兒二十年都沒離開過我,這一下子就要出去四年,還不知道回不回來了,我難受啊,但我還是得替她開心啊!
9、媽媽說:「想你的時候,就一個人去逛街,想像著那些漂亮衣服穿在我女兒身上是什麼樣子的,這樣我就開心了。」
;❷ 莫懷戚的《散步》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❸ 父母心故事的結尾是什麼
那一家六口終於又團聚了。
故事的結尾盡管寫「那一家六口終於又團聚了」,但仍使讀者為這一家六口擔心,他們能否度過這艱難的歲月呢?他們是不是真的會「一家六口餓死在一起」?總覺得有一縷哀怨的情調,產生一種傷感的情緒。
綜上所述,川端康成無論是潑墨描寫濃濃的親情,還是輕點丹青流露淡淡的哀怨,總能扣動讀者的情弦,引起強烈的共鳴,展示其大手筆的魅力。
(3)寫父母輩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小說家川端康成寫的一篇小小說,它通過一對窮夫妻最終拒絕優越的條件,不願把自己的任何一個孩子給富人的故事,表現了天下父母對自己子女的一顆崇高的愛心。小說字里行間既表現了濃濃的愛心,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充分展示了文學作品情感復雜多樣的藝術魅力。
川端康成以他慣有的柔膩的纖細筆觸,描寫了在一艘輪船上發生的至親至愛的故事。在這里,無論多麼優越的條件,也割不斷父母對子女的情愫。
❹ 畢淑敏的《孝心無價》全文啊。
我不喜歡一個苦孩子求學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難,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後,還要堅持讀研究生,母親只有去賣血……我以為那是一個自私的學子。求學的路很漫長,一生一世的事業,何必太在意幾年蹉跎?況且這時間的分分秒秒都苦澀無比,需用母親的鮮血灌溉!
一個連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會愛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位置的人,怎能成為為人類奉獻的大師?
我也不喜歡父母重病在床,斷然離去的遊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誇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後期冀的希望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 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 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個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我們父母健在的光陰。
(4)寫父母輩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寫作特色
文章首先否定兩種人,一是求學的苦孩,一是離家的遊子。前者不顧家庭的困難,還要堅持讀研究生,以致母親不得不去賣血;後者在父母重病在床、行將就木的時候,斬斷父母最後的期冀,斷然離家。由此引發出行孝這一平常而又深刻的話題。
作者相信天下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但作者更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時間的流逝,將會帶走行孝的機會。因為人生是短暫的,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也許父母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已經離開了人世。
參考資料:網路-孝心無價
❺ 短篇小說(家庭倫理)
夜幕降臨,初夏的傍晚帶著一絲涼意,卻也帶出鄉村生活的恬靜。村民們圍坐在街頭,搖著蒲扇,享受著夏夜的微風和閑談的愜意。然而,一戶人家的門緊閉,屋內傳出斷斷續續的爭吵聲,夾雜著抽泣,彷彿是夏日悶熱中的一股寒流,引人好奇。
在這個家庭里,大女兒安溫正值初三,學業繁重,家中還有一個哭泣的小弟弟。父母間的爭吵已成常態,這對村民們來說或許習以為常,但對安溫和弟弟來說,每一次的喧鬧都像是世界末日的預兆。每當爭吵聲響起,安溫會立刻安撫驚恐的弟弟,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強忍淚水,咬緊牙關,只為維持這個家的表面平靜。
回憶如潮水般涌現,那時的安溫生活在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庭。清晨,溫馨的飯香喚醒她,父母的叮嚀聲在耳邊回盪,弟弟的歡笑是她最美的樂章。放學後,她微笑著向街坊問好,家裡彌漫著媽媽精心烹飪的飯菜香氣。那時的爸爸媽媽,是她心中最完美的形象,他們的關心、教育,讓安溫在愛的包圍中成長。
然而,回憶中的美好與現實形成鮮明對比。現在,一頓飯匆匆結束,安溫又要面對弟弟的難題,父母則在門外的交談中顯露出驕傲和欣慰。鄰居們的贊美,曾讓他們臉紅,如今卻成為他們心中的一份驕傲。然而,這份驕傲背後,是安溫心中的酸楚,她的眼淚在寂靜的夜晚悄悄滑落,烙印在枕頭的痕跡中。
夜深人靜,黑暗吞噬了爭吵,只留下令人窒息的寂靜。安溫在恍惚中醒來,看見客廳的整潔,聽到「撲通撲通」的心跳聲,她猶豫著,想要推開那扇緊閉的門,探尋那未知的真相,但腳步卻無法邁出。內心的掙扎在黑暗中顯得格外漫長,她最終回到房間,關上燈,帶著復雜的情緒沉沉睡去。
在這個家庭倫理的小小篇章中,安溫的堅韌與父母的矛盾,構成了一個關於成長、理解和責任的無聲故事。每一個夜晚的輾轉反側,都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個家庭的矛盾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