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劉以鬯短篇小說

劉以鬯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3-31 07:05:53

① 《對倒》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對倒》(劉以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t5X-6u_HUf9fwEdKVzKOsg

密碼:rmwp

書名:對倒

作者:劉以鬯

豆瓣評分:7.6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6

頁數:284

內容簡介:

一個是上海移居香港,在回憶中懷舊的中年男子;一個是香港土生土長,在幻想中憧憬的青春少女,他們互不相識,各自游盪在70年代的香港街頭,帶著各自的見聞和感受迎面而行,又背向遠去,僅有的一次邂逅,也是擦肩而過……

「對倒」指一正一負雙連郵票,借用此形式,作者於1972年創作了 長篇小說《對倒》,後又濃縮為短篇,本書為長、短篇合集。2000年,《對倒》引發香港導演王家衛拍攝電影《花樣年華》。

作者簡介:

劉以鬯,原名劉同繹,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七日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鎮海。一九四一年上海聖約翰大學(主修哲學)畢業。一九四八年底定居香港。一九四一年至二〇〇〇年,先後在重慶、上海、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任報紙副刊編輯、出版社和雜志總編輯。其中,一九四九年及一九五七至一九六二年,任《香港時報》副刊(《淺水灣》《快活谷》)編輯;一九六三年至八十年代,任《快報》副刊(《快活林》《快趣》)主編;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至一九九一年四月四日,任《星島晚報•大會堂》主編。一九八五年一月綜合性文學月刊《香港文學》創刊,他即出掌主編一職,直至二〇〇〇年七月一日退休,在任共出刊一百八十八期。在超過半世紀的編輯生涯里,他筆耕不輟,迭有新猷,發掘並栽培了許許多多文學新人,為發展香港文學貢獻至鉅。

他一九三六年開始進入文壇。一九四八年,首部小說《失去的愛情》(中篇)在上海問世;迄今已有逾四十種文學著作,主要包括小說集、散文和雜文合集,還有文學評論集等。作品屢獲獎項,入選海內外多種選本、鑒賞辭典和大學教材,並被譯為英、法、意、荷、日、韓等多國語言。一些小說如《酒徒》《對倒》在各地均有多種版本先後銷行,還被改編搬上銀幕。

劉以鬯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九八五年與其他三十名文藝家共同發起成立「香港作家聯會」,先後當選副會長、會長。一九九四年受聘為香港臨時市政局「作家留駐計劃」第一任作家,主編完成香港文學界前所未有的大型《香港文學作家傳略》。二〇〇一年至二〇一五年,先後榮膺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教授及榮譽文學博士學位、香港嶺南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香港書展及文學節首屆「年度文學作家」、香港藝術發展局「傑出藝術貢獻獎」「終身成就獎」、香港特區政府榮譽勛章和銅紫荊星章等榮譽與獎項。

② 劉以鬯的創作

創作有小說、散文、詩歌、評論等多種文字。1936年開始創作,同年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流亡的安娜.芙洛斯基〉。一直致力於嚴肅文學的創作,主張文學創作要有試驗和實踐。代表作品有小說《酒徒》、《對倒》、《寺內》、《打錯了》、《島與半島》、《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模型.郵票.陶瓷》等;評論有《端木蕻良論》、《看樹看林》等。《劉以鬯中篇小說選》和《對倒》,分別獲第四屆和第六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推薦獎。

③ 劉以鬯的作品年表

1951年 天堂與地獄 (短篇小說集,香港海濱書屋)
1963年 酒徒 (長篇小說,香港海濱圖書公司)
1977年 寺內 (中、短篇小說集,台灣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77年 端木蕻良論 (文學評論集,台灣世紀出版社)
1979年 陶瓷 (長篇小說,香港文學研究社) 1980年 劉以鬯選集 (小說、散文、評論合集,香港文學研究社)
1981年 天堂與地獄 (中、短篇小說集,廣州花城出版社)
1982年 看樹看林 (文學評論集,香港書劃屋圖書公司)
1984年 一九九七 (中、短篇小說集,台灣遠景出版公司)
1985年 春雨 (中、短篇小說集,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
1985年 短綆集 (文學評論集,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1991年 劉以鬯卷 (小說、詩、散文、評論合集,香港三聯書店)
1993年 島與半島 (長篇小說,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93年4月 酒徒 (金石圖書貿易有限公司)
1994年 黑色里的白色 白色里的黑色 (中、短篇小說集,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94年9月 劉以鬯的實驗小說 (小說集,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5年 蟑螂(英譯本) (中、短篇小說集,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
1995年5月 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 (長篇小說,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95年11月 寺內(小說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1995年12月 劉以鬯中篇小說選 (中篇小說集,香港作家出版社)
1997年8月 見蝦集 (散文集,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8年10月 龍須糖與熱蔗 (小說、隨筆合集,北京新世紀出版社)
2000年7月 酒徒 (長篇小說,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0年12月 對倒 (長、短篇小說集,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1年2月 對倒 (長、短篇小說集,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1年4月 打錯了 (微型小說集,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1年5月 劉以鬯小說自選集 (中、短篇小說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1年9月 不是詩的詩 (小說、散文、劇本、評論合集,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 過去的日子 (中短篇小說集,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2年7月 暢談香港文學 (評論、隨筆合集,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3年4月 對倒(法譯本) (長篇小說,法國Editions Philippe Picquier)
2003年6月 他的夢和他的夢 (小說、散文,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3年7月 酒徒 (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4年10月 多雲有雨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5年4月 異地.異景.異情 (香港文匯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5年4月 香港原創文學叢書 (香港文匯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5年5月 模型.郵票.陶瓷 (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譯文
1974年 人間樂園 喬也斯·卡洛兒·奧茨原著(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1980年 娃娃谷 積琦蓮·蘇珊原著(香港青島出版社)
1982年 庄園 以撤·辛格原著(台灣遠景出版公司)

④ 林正英電影是否都是配音

是的。林正英師傅的所有電影、電視劇都是配音,因為英叔猜凳做本人的原聲比較萌軟,不適合師傅的形象,因此他的所有電影和電視劇都是配音。
如果對英叔的原聲比較感興趣,網上目前有5個視頻可以參考一下:
1,短片《小說家族之對倒》,劉以鬯的短篇小說改編,英叔原聲沒有配音,粵語原聲,劇中除了英叔,還有Beyond全員參演;
2,短片《古都留影》,香港電台推廣普通話的故事短片,英叔出演逍遙老人,也是原聲,而且是普通話原聲,這個超級推薦,值得一看;
3,綜藝《連環泡》,是一個拜年節目,英叔普通話原聲;
4,香港第二屆金像獎的頒獎典禮,英叔獲得最佳武術指導獎(指導影片《敗家仔》),上台領獎的英叔當年28歲,粵語原聲;
5,有個采訪音頻,全程40度分鍾,3個人聊天的音頻,英叔原聲粵語粗畢,這個音頻應該是1995年左右,基本是英叔在世的最後一個留存的采訪穗衡音頻了。
以上這些在b站都有,按照名字搜索即可。

⑤ 劉以鬯出生在哪裡

劉以鬯(1918—),原名劉同繹,浙江鎮海人,生於上海。1933年讀初中時就參加作家葉紫發起和主持的「無名文學社」。1941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文學系。抗日戰爭時期在重慶新聞界服務。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創辦「懷正文化社」,出版了姚雪垠、徐訏、徐遲、戴望舒等人的文學作品。1948年10月,首冊單行本《失去的愛情》問世。

隨後離滬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新聞界服務。1957年起定居香港,任《香港時報》文藝副刊《淺水灣》主編,譯介當時西洋前衛文學和美術,提倡現代主義,使該副刊成為當時香港現代派文學的主要陣地之一。1963年10月,出版中國第一部意識流長篇小說《酒徒》,轟動港島,飲譽海外。他先後出版了長篇小說《酒徒》、《島與半島》,《陶瓷》、《對倒》,中篇小說《寺內》,中短篇小說集《春雨》、《一九九七》、《黑色里的白色白色里的黑色》,短篇小說集《天堂與地獄》,新文學研究論文和文壇回憶錄《看樹看林》,文學評論集《端木蕻良論》,《短綆集》,此外還有譯作長篇小說《人間樂園》、《娃娃谷》和《庄園》等。劉以鬯是香港文壇的翹楚。他學識淵博,熟悉古今中外小說理論和小說創作的情況。他不僅是著名的作家、翻譯家、編輯,還是一位遠見卓識的文學評論家。

⑥ 我國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

我國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聊齋志異,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齡。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是史記,作者司馬遷,西漢時期的文學家。魯迅稱贊該書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我國第一部記言體史書是論語,它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我國現代第一部開創一代新詩風,體現強烈的五四精神的新詩集是女神_,作者郭沫若_。
我國第一部以民族工業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是矛盾_寫的子夜_。

⑦ 中國第一部意識流小說是什麼

作家劉以鬯的《酒徒》可以說是中國第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意識流長篇小說,小說沒有故事情節,只寫「我」在外界壓力下,心智失去平衡,借酒解愁。
酒醉時,意識朦朧,酒醒時,清醒而憂愁,就這樣,生活一直在半夢半醒之間度過。作家善於捕捉人物瞬間的感受和體驗,加以聯想發揮,跳躍著展開五花八門的描述抒寫,思想、情緒、回憶、夢境、幻覺等電影蒙太奇一樣連綴在一起,時序交錯,意象交疊,事件之間沒有邏輯聯系,人們的心理與思維活動也是無序的。其次,《酒徒》採用了許多象徵和隱喻的藝術手法,如小說開篇第一段寫道:「時間是永遠不會疲憊的,長針追求短針於無望之中,幸福有如流浪者,徘徊於方程式的『等號』後邊。」這里象徵隱喻著主人公濃厚的失望情緒,時間永不停息地流逝著,主人公的一切努力追求卻是無望的,有如長針追求短針,永無幸福可言。又如第一章開頭,「生銹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煙圈裡捉迷藏」,作者把感情、思想寄寓在「落雨天」和抽煙的「煙圈裡」進行表述,就顯得耐人尋味。此外,哲理性的議論,散文化的抒情,排比句的運用,沒有標點符號的長句等,都與酒徒形象和小說的內涵和諧地融化在一起,使小說充滿藝術張力。

⑧ 劉以鬯的作品有哪些創新

在中短篇小說的創作中,劉以鬯也有許多嘗試和創新。

如果說在香港的小說家中有不少「平民作家」的話,那麼,劉以鬯則可以稱之為「文人作家」。這不僅因為他的創作有十分濃烈的文人氣息,也不僅因為他的作品所涉及的生活范圍更多地局限在文化人的小圈子裡,而且因為他一貫地堅持小說創作的現代性的實驗。固然,不能不看到他所受到的西方現代派小說的影響,但從創作中所展現出來的試驗的多樣性來看,他並沒有堅定地站在某一個西方現代派的立場上。勿寧說,他是以一種開放的創作心態,不斷地探索著小說創作的各種可能性。

⑨ 求一本好書 現代的 不太出名 但書中有些對人生或愛情友情親情較為深刻的見解

巜何以笙簫默 ) 經典句匯集 1.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我不願意將就。 2.只要不去想,膚淺的快樂其實很容易。 3.「給我一個理由。」他看著前方說「告訴我,你愛我。」 4.從現在開始,就算我們一輩子相互折磨,我都不會放過你。 5.他們給我十年,我要默笙一輩子,我屈從於現實的溫暖。 6.我卻忽然覺得長長的時間好像只是我回頭的一瞬。滄海桑田。 7.你轉身的一瞬,我蕭條的一生 8.我一直很清醒,清醒地看著自己的沉淪 9.那時侯的我還不明白,有一種平靜,叫死水微瀾。 10.他點頭接過,神色平靜,一如那年趙默笙剛剛走時。 我卻在此刻恍然大悟了他這種表情的含義。 平靜是因為已經有所決定。 決定了要等下去。 有些人的傷口是在時間中慢慢痊癒,如我。 有些人的傷口是在時間中慢慢潰爛,如他。 11.向來緣淺,奈何情深。 12.你是我的sunshine,是我想拒絕也拒絕不了的陽光。 13.當他們之間已成往事,最難堪的便是一切清晰如昨。 14.原來他不過是在盡力維持著一個平靜的現象,現在他醉了,再也支持不住,一切便暴露開來。原來這些年,他痊癒的只是外表,有一種傷,它深入骨髓,在人看不見的地方肆虐。 15.原來做夢也會心痛,痛到醒來。 16.如果那裡天氣晴朗,那你就留在那裡;如果那裡風雨凄涼,那你就趕快回來;把那裡,把那個人完全地忘記。 17.以琛,我都數了好幾個九百九十九了,你怎麼還不來?;趙默笙,你可知這七年,我又數了多少個九百九十九? 18.不是沒想過放棄,確是始終沒辦法數到一千。 19.有一天她回來,或者有一天他去尋找。 20.平靜是因為有所決定,決定了要等下去。 21.等待與時間無關,它是一種習慣。它自由生長,而他無力抵抗。 22.我考慮過了,如果三年後你註定是我女朋友,我何不提早行使我的權利。 23.趙默笙,你跑這么慢,我當初是怎麼讓你追上的? 24.既然我找不到你,只好站在顯眼的地方讓你找到了。 25.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生老病死,而是生命的旅程雖短 卻充斥著永恆的孤寂;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永恆的孤寂,而是明明看見溫暖與生機 我卻無能為力;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我無能為力,而是當一切都觸手可及,我卻不願伸出手去 26.一人花開,一人花落,這些年從頭到尾,無人問詢。 27.結局已經如此,原因已經不再重要了。 28.有些人似乎註定總要相遇,而且從來原因一樣。 29.等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盡頭。 30.那瀟灑凌厲得彷彿要破紙而出的字跡她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是以琛的筆跡,用黑色鋼筆寫著——my sunshine! 31.一個好的攝影師能夠攝取鏡頭下人的靈魂,而默笙捕捉不到蕭筱的靈魂,也許是她功力不足,更也許是鏡頭下的人根本沒有。 32.蕭筱很空洞!一種讓人無力絕望的空洞,也許正是這種空洞才使她紅得發紫。 33.鏡子里的人嘴角微微彎起,然而笑意還沒到達眼底,已經收斂。 34.「你覺得以琛是個什麼樣的人?」向恆不答反問。「冷靜、理智、客觀。」老袁中肯的評價。「那麼這個人就是他的不冷靜、不理智、不客觀。」 35.以琛曾經說她是sunshine,是他想拒絕也拒絕不了的陽光,可是現在她連自己心中的陽光都消失了,又拿什麼去照耀別人呢? 36.「默笙,我很清醒。」 一直。很清醒地看著自己,沉淪。 37.我不是喝醉了,我是瘋了。 38.趙默笙,我是瘋了才會這樣讓你踐踏。 39.「經過那麼多年,我還是輸給了你,一敗塗地。」 40.如果他夠冷靜夠理智,那他現在就不會站在這里,不會和她在一起。 41「其實以琛是很好追的。」她總結自己以前的經驗,「關鍵是要厚著臉皮死纏爛打,一哭二鬧三上吊,保證他舉手投降。」 42.「那時候我眼光不好,喜歡了就喜歡了,沒有辦法。」 43.他和她,都不再是她記憶中那個單純的少年少女,七年分離造成的裂痕時時刻刻在提醒著彼此的傷痛,也許只是細小的傷口,可是同樣痛不欲生。 44.回到他身邊,曾經想像過無數次的情景。在國外的時候,常常一個走神,就會開始幻想和以琛重逢,幻想兩個人幸福地在一起。那是她漫長孤單的日子裡唯一的慰籍,唯一的快樂,她所有的堅強和堅持都源於這種幸福的想像。然而,回國後,當以琛以一種理性而冰冷的態度要把她的幻想變成現實時,她卻退縮了。 45.因為太在乎,所以受不起。 46.以琛,不如考試的時候你在前面跑,我在後面追吧,那樣我肯定跑得恨快! 47.有些人似乎註定總要相遇,而且從來原因一樣,比如說以玫和她。 48.心彷彿被一根無形的線纏住了,一步步地靠近他,那線一寸寸地收緊。 49.然後,在她還沒意識到她在干什麼之前,她的唇代替了她的手指。她的唇上還帶著屋外的寒冷,他的卻意外的溫暖,然而這溫暖卻讓她驀地一陣心酸,眼淚不知怎麼的就一滴一滴地落下來,再也止不住。 50.不是早就知道了嗎,這天下之大,竟沒有一個沒有以琛的地方。 51.「以琛,我居然一點也不難過,我以為我說起這些會很難過的。」 以琛靜靜的說:「你有我了。」 52.她是他灰暗生命里唯一的一縷陽光,但這縷陽光卻不唯一的照耀他。 53.默笙目瞪口呆,現在的律師都是這么草菅人命的嗎? 54.默笙把自己的衣服掛在他的旁邊,然後傻傻地看著,突然就想微笑。卻又心痛。 55.她恰好一片筍在嘴裡,卻再也嘗不出那股鮮甜,咽下去,像以琛說的,有股怪味道。 56.軟軟的身軀填滿他空虛的懷抱,溫暖的氣息輕悄地呼吸在他冰冷的西裝上。 57.你再安靜也會打擾我! 58.也許選擇逛街是錯誤的,這么熱鬧的環境,只會讓落寞的人更加落寞而已。 59.筆畫順序錯了,『何』右邊的『可』應該先寫裡面的『口』,最後才是豎勾……來,再寫一遍。 60.直到寫完了一個「何」才反應過來。「何以琛,我為什麼要寫你的名字!」 61.「你怎麼知道我想做什麼?」「一般推斷。」 62.默笙垂下眸子,舉起手指在他心口劃字。一筆,兩筆,三筆……她在寫…… 63.默笙,把頭發留長。因為,那樣……你就更多了一點。 64.你給我快點,要是敢給我學烏龜慢慢吞吞,我就一腳踩爛,一錘錘死你,再把你的頭蓋骨卸下來當掛件…… 65.「非法同居?」「合法。就是男女雙方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建立的長期契約關系。」 66.因為他已經是如此的累。如此的,迫不及待想要幸福。 67.那時候的一切就像惡魔編織的一張網,掙扎不開,無限絕望。 68.他給趙默笙機會纏他,卻不給別人機會。 69.這種事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70可是以琛很悲哀地發現自己並沒有那份胸襟。很介意。介意她心靈上的走失。 71.理科生的天性使應暉固執地想找出他心動的邏輯,可是卻第一次發現自己對證明這其間的因果關系無能為力。 72.好在他立刻從牛角尖里鑽出來,務實的個性使他決定順其自然。 73.默笙時不時的心不在焉叫何以琛。默笙嘴角莫名其妙的微笑叫何以琛。默笙忽而的落寞叫何以琛。 74.等你頭發長整齊,不然真成了醜媳婦了。 75.在異國他鄉,孤零零一個人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每一個異國人都這樣,可是,如果回去了還是孤零零的,那會很可悲吧。 76.痛是午夜夢回時抓不住她輕顰淺笑的巨大空洞,是無論做什麼事都會莫名其妙的失神,是每一次成功的喜悅後隨之而來的更多的寂寥。 77.從來沒想過有一天,站在熟悉的樓下,自己的心裡竟滿是物是人非的凄涼。 78.結局已經如此,原因已經不再重要了。 79.有那麼一剎那,她竟覺得會這么永遠下去,不敢靠近,又捨不得離開,於是宇宙洪荒,海枯石爛,她永遠站在他的門外。 80.何以琛,這個一廂情願的小丑你還要當到什麼時候? 81.沒有緩沖,跳掉了所有的過程,卻跳不掉分離多年造成的生疏和難解的心結。 82.昔日的甜蜜已經遙不可及,現實的悲哀卻寸步不離,什麼時候他們才能重拾昔日的幸福?而這樣反反復復的心緒,又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停止? 83.於是在這個人群滿滿的偌大都市,我們以同樣的心情固執的孤單著。 84.從此以後,任何一個終點,都不會再有以琛。 85.你為什麼不回來?我都准備好背棄一切了,為什麼你還不肯回來?」 86.悄悄,是離別的笙簫,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87.以琛,你知道嗎。曾經站在異國街頭,滿眼異樣的膚色,連一個像你的背影都看不到。現在終於可以告訴你,我很想你。 88.不是每個人都似何以琛能守得漫長寂寞。 89.只是我們都沒料到時間竟然這么漫長。等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何時是個盡頭。 90.那封信將安靜地躺在網路某個角落,無人開啟,卻永不消失 91.世上美麗的情詩有很多很多,但是最幸福的一定是這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何以笙簫默》想表達的,就是這么一種幸福。 92.她以為找回以琛就是完整了,原來完整外,還能更完整。 93.下著小雪得夜晚,人來人往的鬧市街頭,第一次,覺得聖誕是個節日。

⑩ 田大娘是拜堂中的人物嗎

是的。
二十年代的中國文壇上曾涌現了一批著力描寫故鄉農村和小城鎮生活風貌的鄉土作家,他們的作品在對故鄉的山光水色民情風習的描畫中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台靜農是蜚聲二十年代的鄉土作家之一,他以其故鄉安徽霍丘縣葉集鎮的生活為素材,寫出了《天二哥》、《紅燈》、《新墳》、《蚯蚓們》、《拜堂》等膾炙人口的鄉土作品,被魯迅譽為「在爭寫著戀愛的悲歡,都會的明暗的那時候,能將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的,也沒有更多、更勤於這作者的了」。
由於鄉土作家們對農村和鄉鎮生活的熟悉,他們筆底常常描繪民風民習,最富有民俗意味的是對婚俗的描繪,王魯彥《菊英的出嫁》中的冥婚、許傑《賭徒吉順》里的典妻婚、潘漠華《冷泉岩》中的童養婚、許欽文《步上老》里的招養婚等,都分別生動地再現了古老的鄉土社會不同的婚俗形式。台靜農的《拜堂》描寫了轉房婚的遺俗,轉房婚又被稱為逆緣婚,它可以看作是一種古老的財產繼承轉移的變異形式,表現為兄亡嫂嫁弟、姊亡妹嫁姐夫、嫡子承繼父妾、弟亡弟婦轉嫁兄等形態,在社會道德輿論的約束下,不同輩分的轉房婚逐漸被淘汰。小說《拜堂》寫的是兄亡嫂嫁弟的轉房婚俗。哥哥汪大死後,弟弟汪二和嫂子有了關系,已有了四個月的身孕,他們決定拜堂成婚,小說以簡潔沉鬱的筆調描寫了他們半夜子時草草拜堂成親的場景,揭示了充滿了封建色彩的古老鄉鎮下層人們的窘困悲苦的生存狀態和壓抑苦痛的內心世界。
《拜堂》中展現的是一個閉塞落後的古鎮,封建的剝削制度,封建的倫理道德不僅摧殘著這病態社會中人們的肉體,而且禁錮著人們的靈魂。小說突出地從主人公內心的矛盾中揭示古老鄉鎮社會濃重的封建氣息。汪大嫂和汪二的自願拜堂雖不是祥林嫂被迫與賀老六拜堂,但女子從一而終、「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的封建禮教同樣沉潛積淀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成為籠罩他們拜堂時頭上的一片陰雲。「既然丟了丑,總得圖個吉利,將來日子長,要過活的。」「不如率性磕了頭遮遮羞,反正人家是笑活了。」小說主人公的這兩句話真切地揭示了他們拜堂的目的,「丟了丑」和「遮遮羞」、怕人笑話和圖個吉利,成為這一對拜堂主人公內心深處難以擺脫的矛盾,這種矛盾是根植於封建禮教封建道德的規范准則之上的。在這種矛盾中,為了既要遮羞又必須讓別人知道,他們將拜堂特意安排在「人們都酣睡在夢鄉里」的半夜子時,甚至連汪二的父親都被瞞住了,只找了田大娘和趙二嫂牽親,而拜堂時「給陰間的哥哥也磕一個」加劇了人物內心的矛盾和痛楚,使這幕拜堂「頓成了陰森慘淡」。小說結尾汪二的爹爹對他們拜堂的不滿、責難,擺花生攤的小金「好在肥水不落外人田」的挖苦、戲謔,進一步揭示烘託了這病態社會的沉悶和壓抑,小說中兩個牽親人的熱心牽親爽直助人,給這陰沉冷漠的世界裡增添了些許暖意。
台靜農的小說創作師承魯迅的現實主義傳統,他的小說沒有繁復的線索,善從小人物的小事件中揭示沒落社會的病態生活面,格調沉鬱陰冷,手法圓熟質朴。《拜堂》以其謹嚴的敘事結構、生動的人物對話、悲涼的藝術氛圍和濃郁的鄉土氣息顯示了其小說創作的獨特風格。
《拜堂》以截取生活橫切面順時序的方法展開故事。先寫黃昏時拜堂的准備: 汪二將藍布小夾襖當了後買了拜堂用的香燭黃表,汪大嫂趕做拜堂穿的鞋子,這里既有拜堂物件的准備,也有拜堂者心理的准備。次寫二更至深夜子時的拜堂:深夜汪大嫂叩開了田大娘、趙二嫂的門請她們去牽親,子夜他們舉行了儉朴而恭敬的拜堂禮儀。再寫翌日清晨拜堂的反響:茶館里推車的吳三的道喜、汪二的爹爹的憤然、齊二爺的莊重、小金的戲謔。作品通過謹嚴的敘事結構極簡潔又有層次地描述了古鎮里的悲歡故事。
《拜堂》突出地運用了富有個性的生動的人物對話展示人物心理,勾勒人物性格。汪二買香燭時與掌櫃的對話,顯露了汪二遮遮掩掩怕人取笑的心理; 汪二和汪大嫂的對話激旦可見汪二的懦怯敦厚、汪大嫂的潑辣有心計;請牽親和拜堂時的對話,汪大嫂的能言善語、田大娘的熱心爽直、趙二嫂的老練麻利,都在寥寥數語中躍然紙上,汪二的爹爹嗜酒如命的焦躁粗俗也在其話語中可見一斑。小說中沒有去勾畫人物的肖像,但在人物生動的對話中我們似可看見人物富有個性的眉目神情,人物的對話也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拜堂》以沉鬱陰冷的景色勾勒和凄冷哀婉的人物信搜心態的描繪,形成作品悲涼的藝術氛圍。在汪二的爹爹看見那包香紙的責問中,「全室都沉默了,除了筷子搗碗聲,汪二的滑鉛歷吸旱煙聲,和汪大嫂的上鞋聲」,這種沉悶的氣氛既揭示了父子間的矛盾,也托出了人物壓抑的內心。汪大嫂請了牽親的回家路上,燈籠殘燭的微光,「柳條迎著夜風搖擺,荻柴沙沙地響,好像幽靈出現在黑夜中的一種陰森的可怕」,這種陰森怖人的景色渲染了沉悶壓抑的氣氛;拜堂時提及陰間的哥哥引起汪大嫂的傷感、汪二的木然,「全室中情調,頓成了陰森慘淡。雙燭的光輝,竟暗了下去,大家都張皇失措了。」這種氛圍的描寫使拜堂充溢著凄楚悲婉。
《拜堂》以具有民俗色彩的拜堂風習的描寫和帶著地域風格的語言使作品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燒著香燭,燃起黃表,穿戴周周正正的汪二和汪大嫂,在牽親人的指令下,在供桌天地牌前恭敬庄嚴的拜堂禮儀的描寫,雜貨店、茶館店的景象的勾勒,都具有獨特的地方色彩。台靜農在小說集《地之子》後記里說:「其十篇中的九篇都是以我的故鄉為題材的,還保留了鄉土的語言。」《拜堂》中「下書子」、「牽頭」、「夜黑頭」、「堆著罷」等等具有地域色彩的鄉土語言的運用,增加了作品的鄉土氣息。
香港作家劉以鬯在《台靜農的短篇小說》中說: 「二十年代,中國小說家能夠將舊社會的病態這樣深刻地描繪出來,魯迅之外,台靜農是最成功的一位。」台靜農不僅以其冷雋沉鬱的筆調剖露舊中國鄉村社會的種種病態,而且以其小說濃郁的民俗色彩獨具風格。《燭焰》中的沖喜婚、《蚯蚓們》中的買賣婚、《紅燈》中的超度鬼魂等描寫,都既揭示了鄉間的死生,又洋溢著泥土的氣息,小說《拜堂》則以其沉鬱陰冷的格調描寫轉房婚的拜堂,再現了充滿人間的酸辛與凄楚的一幕。

熱點內容
建立游戲平台的小說 發布:2025-07-02 02:06:05 瀏覽:28
小說女主叫白小棠重生 發布:2025-07-02 01:57:31 瀏覽:154
免費小說亂世佳人 發布:2025-07-02 01:40:49 瀏覽:409
總裁爹地寵妻上天小說 發布:2025-07-02 01:32:47 瀏覽:134
讓愛灰燼重生小說 發布:2025-07-02 01:23:34 瀏覽:560
有關總裁童養媳的小說 發布:2025-07-02 00:59:26 瀏覽:269
王爺護妻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2 00:51:59 瀏覽:27
文明提升的網路小說 發布:2025-07-02 00:47:40 瀏覽:491
被網劇毀了的網路小說 發布:2025-07-02 00:43:31 瀏覽:130
豪門言情小說大全女主坐過牢 發布:2025-07-02 00:43:16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