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麥子
Ⅰ 麥子的個人經歷
1988年至1997年人們叫他王平超;1997年以後人們叫他麥子。
麥子從小生活農村,聽秦腔長大,干各種農活。母親常年病痛在身,從小為母親踏腿搓背。
12歲時,和他一起在漢武帝陵下玩耍的六歲弟弟突然夭折,使少年王平超過早籠罩在死亡和孤獨的陰影中。
小學時期,寫的作文常常成為學校範文。其中,《我家的小山羊》一文發表在學校黑板報上,對王平超有一定鼓勵。考初中時,語文全校第一。
1988年9月9日,王平超因一疊朋友送的卡片而開始創作第一首中學時代詩歌作品《無知》;此後天天在小卡上寫詩一首,隨後開始了一個人生夢想:做一個賣火柴的小男孩,到處走,傳遞溫暖。
1989年創辦「星星」詩社,會員一人,將他每天所寫的詩歌張貼在教室後牆上。
1990年創作詩歌《我只是一名纖夫》、《命運的交響》、《一個聲音》、《我的上帝》等上百首作品;編著詩配散文集《命運的交響》。開始頻繁往返於興平至西安的免費汽車上,去西北大學尋找寫詩的人。
同年3月22日,王平超花30元買了一張火車票,為出版詩集《命運的交響》隻身流浪北京。
1992年,王平超的中篇小說《雪夜》獲中學生語文大賽優秀獎。同年,在西北大學結識了他最好的朋友樊曉勇。
1995年5月,在西北大學,王平超85元買到第一把木吉他;並創作了民謠《流浪的麥子》、《小妹》等。
1994年夏,聽樊曉勇說北京有個圓明園畫家村,王平超便第六次北上前往此地。回陝西時路過山西臨汾,第9次在那裡下車,去拜訪山西師大的幾個詩友及《語文報》社。
9月10日,在圓明園畫家村創作第一幅油畫作品《自畫像》;隨後再次創作了《畫室》等油畫作品(此畫已遺失)。
11月12日碧鎮,在北大大講堂第一次登台演出,彈唱了一首民謠《月光》。
1995年開春,跳窗住進了北大校內未名湖後湖朗潤園島上一處無人的院落,一周後被主人生物系的周亞琴老師發現,好心地給了他房門鑰匙,從此居住此島一年半,每天以麵疙瘩為食。期間創作了大量歌曲及詩歌作品,包括《民歌》、《沿著河走》、《布穀鳥之歌》等等(王平超為此島取名「布穀島」) 。
11月7日,為了創作音樂第一次流浪新疆,坐天山腳下,面對群峰,想世間萬物。
1996年1月16日,正是臘月16他的生日那天,王平超為音樂第二次浪跡新疆。這一年,在五道口的「亞夢」搖滾酒吧實施行為藝術《平超與一個囚徒的關系》;在北大朗潤園創作長詩《名字》等。
同年夏,在圓明園畫家村創作民謠《吉他摔在馬路上裂了》等。
創作民謠《讀大一的女孩》等。並在清華大學琴房內,吉他彈唱,錄制了15首民謠精選集。
1997年,圓明園房租到期後,又偷偷住回已經荒蕪的北大朗潤園,創作長詩《時間是人的孩子》等。
1988年至1997年,累計創作長短詩作數千首,裝滿一個大提包,至今無暇整理。累計創作民謠歌曲30餘首。
4月,錄音師老哥開始為王平超灌錄他的首張個人民謠專輯《流浪的麥子》,並准備與年中發行磁帶,這件事因為4月12日,平超在未名湖邊練琴時,被北京大學保衛科第二次以三無人員為由,強行沒收了他的錄音吉他和所有的東西。四十天後還給他的吉他已經變形,錄音的事遭到徹底延誤!隨後他舉伍的所有民謠作品雪藏至今,長達15年之久。
詩歌創作的事,除極少量作品之外(也就是《語文報》上的七首),均未發表。在中國,發表是需要關系的,這不是王平超的性格。他作為一個純粹的詩人,沒有中國詩歌界的分文幫助及鼓勵。被王平超一手拉扯出來的閆妮,「1995年被保送北京大學,評為「中國校園十大詩人」,榮獲各類文學獎項20餘次。1996年應邀參加在日本舉行的第16屆世界詩人大會。台灣《詩世界》等多家報刊對其做過重點介紹。作品收入多種選集,並被《大眾文摘》等報刊轉載……」此外,王平超與中國詩歌界沒有任何關系。王平超始終倔強地認為:這個圈子爛俗不堪、不值一提。那些有幸欣賞到王平超詩句的人,從不關心王平超在哪裡。
7月,與李T組建「微」先鋒搖滾樂隊。
8月,搬到圓明園村北的搖滾樹村,是最早住進此地的音樂人之一。一些樂手在聽到王平超的民謠《流浪的麥子》之後大加贊賞。不知不覺地,「麥子」代替「王平超」被大家紛紛叫起。
1997年懷著失去母親的悲痛,在西安美院學生宿悔答粗舍哭著創作了《母親與麥子》、《靈魂》、《存在還是毀滅》、《宇宙的孤獨》、《麥子的音樂》、《去看煙花社火的孩子們》、《我的十八歲》、《一個馬鈴薯的下午》、《那些人聚集在燈下》、《窮人們》、《群居者》、《夜黑》、《水的第五弦》、《我感到絕望》、《太陽之子》等等系列繪畫作品。
10月,「微」樂隊開始排練隨後陸續演出。
11月,創作獻給媽媽的詩歌《五月的雷雨之夜》、《三兄弟》等。
1999年3月,參加在唐山舉辦的「春天來了」中國新音樂發表大會;於台上不由自主地瘋狂奔跑、摔、自殘。隨後中國各大搖滾媒體對麥子的行為作了陸續報道。
5月,樂隊單曲《佛光》發表於《摩登天空3》合輯中,成為中國搖滾樂經典。
6月,一個叫春樹的北京女孩主動找麥子並做了他的女友,每逢周末騎自行車來樹村找他。
9月,編輯手抄本短詩集《苔蘚的倔強》和長詩集《盲夜》,在搖滾圈裡出售,換取生活費;樂評人彭洪武在《通俗歌曲》搖滾雜志上開辟「麥子與微」專欄。
11月底,創作496行長篇史詩《盲夜》及長詩《幻覺》、《幻滅》、《幻漂》三部曲及長詩《灰塵》等。
1999 年底,「微」樂隊在老哥錄音棚灌錄專輯《水》。
2000年秋,錄制的《微 水》專輯出版。
《水》被列入中國搖滾樂十大唱片之一;被西方媒體稱為「真正中國的聲音」。
2001年初,創作木版油畫系列《歌唱》。
3月,在北京三里屯「叢林」酒吧舉辦「不刷牙的動物」麥子個人畫展。
夏天,創作行為藝術作品《哭世界 笑世界》應邀為香港「米變」亞洲藝術巡展創作行為藝術作品《大米與分幣》,在亞洲四國巡映期間受到好評。
8月,創作短篇小說《西紅柿》和《五秒》。
10月,舉辦首場概念系列演出《我夢見大禹》,並製作現場VCD。
沽源壩上草原創作四個行為藝術作品《暴光黑夜》、《上和下》、《隱士與噴漆》、《網》。
長春「橋」中國當代藝術年度邀請展,首次展出《現在之間的距離》。
東北師大為麥子舉辦歌迷見面會及「現在主義講座」。
悉尼4A畫廊中國短片展(澳大利亞)。
在濟南的「森林?空氣?水」當代藝術展上創作行為作品《樹枝》和《植物的琴聲》。
2003年5月的一個下午,麥子突然頓悟了「萬物本微」的世界本相及「微」對於人類的意義,隨後整理出兩萬字「微」以及「現在主義」兩個互為關聯的哲學。其思想主張——「人們通過溫暖獲得對彼此的理解」;萬物有一個唯一的相同點:「微」,融入自傳後,將書名定為《微-流浪的麥子》。 7月,搬家到宋庄和藝術家馬上住在一起繼續寫書。
12月,搬家到藝術家洪旭和倪榃在亞運村的宿舍繼續寫書。
2004年初,在楊超導演的《旅程》中扮演一位車匪頭子,這部影片榮獲57屆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特別獎。
「對話-多元」文化藝術展(中央美院)
3月,北京「趕集」當代藝術文件大展上,首次展出2001年的十幅《歌唱》系列木版油畫。
謝了趙樹林想做自己經紀人的事情,同時謝了各類藝術展覽及搖滾演出,繼續在惡劣的生活條件下每天15小時左右工作量創作自傳體小說。
宋庄「曖昧-昧曖」前衛藝術展,展出裝置作品:《人群出沒》。
8月24日,小說《微-流浪的麥子》基本成形,歷時三年整。
2006年1月1日,王笠人導演的電影《草芥》開機,麥子主演一位凄慘的搬運工;並隨後為《草芥》創作詩歌、主題歌及復雜的電影音樂及製作音效工程。次年1月該片拿到鹿特丹影展基金,5月獲「南京獨立影展」處女作獎。11月導演及麥子前往新加坡參加電影節,《草芥》提名五項獎包括最佳男演員獎。 3月,段利平借給麥子一萬五千元,使他的生活趨以穩定,並在4月底自印了20萬字縮減版的《微-流浪的麥子》兩千冊後,開始重新修改此書,於2007年年初定稿,共計50萬字。
11月,完成電影劇本《無力還死》、《江湖醫生》。
12月,為電影《九九》作曲。
2007年3月至6月,在北京及咸陽兩地導演電影《江湖醫生》,拍了30盤DV,至今無暇剪輯。
7月1日,麥子偕「微」樂隊入住宋庄。成立世界「微」哲學研究院,指明:世界尤其是中國,需要重建哲學。隨後的一天下午,思考「萬物本微」時頓悟「萬物無痕」,這是「微的哲學」的重要真相之一。
8月至9月,與吉他手陳炯合作完成一小時史詩作品:《微》。
9月12日,在鼓樓MAO俱樂部首次演出《微》。
10月,陸續創作雕塑作品:《窮人》、《上帝無助的雙手》、《微吶喊》、《老子與大地》、《手鼓》。
參考並合並了《微-流浪的麥子》書後的「微」以及「現在主義」兩個哲學文本,融合幾年來的新覺悟,開始潛心創作童話式純哲學讀本《微的哲學》。 11月8號,參加第三屆宋庄藝術節的「宋庄製造」展,在上上美術館第二次演出《微》。館長胡月朋為「微」樂隊提供了五千元演出費。
11月,一分鍾影像作品《賣藝》及《大米與分幣》在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中國錄影帶」單元展映。
2008年1月,與邱傑合作,為電影《馬桶上的甜蜜生活》配樂。
行為影片《哭世界?笑世界》在柏林Directors Lounge藝術電影節展映。
3月8日,宋庄舉辦「當代女性藝術聯展」,麥子應邀為畫冊《角度》中十位女畫家的作品配詩。花掉身上僅有的150元為百位女藝術家買得百朵玫瑰作為禮物,實施了自己的行為藝術「三?八孔明燈的祝願」。
4月底,參加第14屆法國圖爾亞洲藝術電影節。
創作油畫《萬物無痕》、《靜觀》,參加自然代言藝術展。
5月初《微的哲學》一書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書的封面燃燒著一支紅色的蠟燭,蠟光下面引用了書中一句話:「當人類覺察到『微』的時候,『微』便在行動——傳遞溫暖、愛、純真;驅散孤獨、恐懼、不幸……」
5月12日,冥冥之中,汶川發生了地震,麥子在小堡廣場簽名售書,向災區捐了735元書款及一副油畫作品和兩件雕塑作品。
2009年1月——3月,拍攝故事片《世界》
8月參加第十屆OPEN國際行為藝術節,第一次發表廣受好評的作品《傘》。實施過程是:麥子打著一把會下雨的傘走在北京798內。
8月底去四川都江堰拍攝行為影片《洗-范跑跑》,並撰寫多篇論文拷問中國文化道德現狀。
9月實施行為《洗-抗議美國對華經濟侵略》時被抓,在國內當代藝術圈掀起了一場大爭論。
10月《世界》參加南京第六屆中國獨立影像展。
2009年遇到樹音樂的執行總監老妖,得到老妖的支持和幫助,在樹音樂的糧錄音棚中開始了錄制早期的民謠歌曲《小花》、《小木車》、《詩了你的青春》等十餘首歌曲。在老妖的大力幫助下開始繼續創作作品並有機會和很多著名優秀的音樂人合作。現在唱片進行到了後期的縮混階段。
Ⅱ 愛情病的作者簡介
阿寧,原名崔靖,出生於1959年11月,河北故城縣人。河北大學中文系作家班畢業。曾任銀行職員,文化館幹部等,現為河北省保定市文聯專業作家,同時受聘為河陸指仿北省作協文學院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出版有中短篇小說集《校園里有一早纖對情人》(二十一世紀文學之星叢書)、《堅硬的柔軟》曾獲第六屆《十月》文學獎和河北省第七屆文藝振興獎,中短篇小說《無根令》曾獲《人民文學》1999年度優秀中短篇小說獎,《小說月報》第九屆優秀中短篇小說百花獎和《中篇小說選刊》逗吵1999-2000年度優秀中短篇小說獎。長篇小說《天平謠》獲河北省第八屆文藝振興獎。短篇小說《單位》獲《中國作家》「大紅鷹杯」短篇小說佳作獎。此外還有短篇小說《麥子自己能回家》《楊三的故事》《生命之輕與瓦罐之重》等多種,共計約三百餘萬字。
Ⅲ 急!!!求超經典短篇小小說(400~500字)
一隻送上門的獾
—(原載2009年3月11日《北京晚報》)—
這是發生在自然災害時期的故事。
剛入冬,我家就揭不開鍋了。好不容易盼來救濟,卻只有高粱面和紅薯干。那時我剛剛6歲,卻患有嚴重的胃病,吃紅薯干,胃裡反酸、燒心,老吃高粱面,大便乾燥。三番五次折騰,我的胃病就更厲害了,每天肚子餓得難受,可就是咽不下一點東西。不過半月,我就瘦得皮包骨頭了。村裡的醫生說我營養嚴重不足,又患上了厭食症,得趕緊吃有油水的東西調養,最好是肉,否則我的小命就難保了。媽媽當時就哭了:「家裡連一兩白面都沒有,又到哪裡找有油水的東西?」一天夜裡,我夢見自己進了縣城的大飯館,一大鍋牛肉冒著熱氣,廚師一手握大勺不停地攪動,一手對著鍋里翻滾起伏的肉塊指指點點,像音樂家指揮他的樂隊。我就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肉!肉!」我一激靈醒了,推醒身邊的母親,撒起潑來:「媽,我要吃肉,哪怕只吃一口,我就是死了也不冤枉。」我的話讓母親一愣:「我的孩子啊,你這么小怎麼想到死啊!」接著,就撩起被角不停地抹淚。突然,媽媽有些興奮地對我說:「青子,你還記得棲霞嶺上咱家自留地對面那個獾洞嗎,明一大早媽帶你把那隻老獾熏出來,煮了給你吃好不好?」我一下子來了精神。
兩年前我就見過那獾。那是秋天的一天夜晚,爸媽帶著我一起去護秋,剛到自留地邊,就見一個動物往對面的小山包上逃,那模樣有點像短腿花狗,但要肥得多。媽媽對我說:「看見了吧,那就是獾,在這一帶住了好多年了。」爸爸舉起獵槍就要開火,媽媽說:「它可是咱們的老鄰居了,你就放過它吧,反正我們家糧食再缺也不缺它這一口。」時隔一年,父親突患急症辭世。母親和我護秋時,我又兩次看到過那獾。或許看到只有我和母親,手裡又沒拿什麼傢伙,那獾不慌不忙地啃完一個玉米穗,才又叼起一個玉米穗慢騰騰離開。母親笑著對我說:「你看那獾多麼可愛,它還十分的愛清潔呢,連『解手』都要到洞外的『便所』去。」母親心地特別善良,一輩子連只雞都不敢殺,可眼下,為了我這個獨根苗能活下來,竟然想到了捉獾和吃它的肉。
第二天,母親用大號簍子背著麥糠和工具,手牽著我來到那個獾洞旁。我不抱希望地對母親說:「現在人都找不到東西吃,那頭老獾是不是已經被餓死了?」母親說:「這有可能,但還是要試試啊,只是,逮不到獾你可別哭,就算媽媽帶你出來玩兒了。」獾是有冬眠習性的動物,秋季積累大量皮下脂肪,每年11月就進入洞穴閉門不出了。當地人常常用煙熏的辦法逼它出來,將其捕獲。母親在獾洞旁笨拙地點燃麥糠,把明火吹滅之後,就用芭蕉扇子不停地往獾洞里扇,嗆人的濃煙順著洞道直往洞里灌。媽媽身邊放著一隻麻袋,只等被熏得暈頭轉向的獾剛一出洞,就把它緊緊罩住,裝進袋子。不一會兒,一陣急促的咳嗽聲從洞里傳出來。母親興奮極了,自言自語地說:「今天運氣好啊,我家小青子有肉吃了,命能保住了……」就在這時,只聽唿一聲,那隻老獾猛地從洞口躥出去好幾米遠,母親手中的袋子竟沒來得及將它罩住。想不到的是,這只獾並沒夾著尾巴逃竄,而是齜著牙,圍著母親一邊轉一邊怒吼。這樣折騰了一會兒,它又忽然變招猛地朝我撲來,緊緊咬住我的褲腳不放,我竟被它拖了個仰八叉,嚇得哇哇大哭。母親手拿鐵鍬准備把它制服,它則邊吼邊往遠處退,毫不畏懼。母親就這樣被它一步步引到距離獾洞四五十米遠的地方。這時候,只見獾洞里依次探頭探腦地走出5隻小獾。老獾面對獾洞凄厲悠長地叫了一聲,那些小獾立即一路狂奔至一個長滿野草的陡坡前,而後一個個抱緊腦袋,像皮球似的滾了下去,如此,誰對它們也奈何不得。「天哪,這只老獾什麼時候又生出了一窩小崽子啊?」等到母親反應過來的時候,那隻老獾像完成了此生一大夙願似的,其神態也從容鎮靜多了,它不緊不慢地鑽進酸棗叢,而後掉轉屁股盯著母親目不轉睛地看,眼神中有驚恐,有緊張,似乎還有幾分得意。
幾天後的一個晚上,母親透過窗戶,隱隱約約看到一隻活物在院子里轉來轉去,打開屋門一看,竟是從自己手下逃脫的那隻老獾。當時母親沒有理睬它,只顧忙自己手頭的針線活。奇怪的是,第二天、第三天,那獾還是在這個時間,照常來到院子里,像在乞求什麼。母親猛地意識到獾是餓得走投無路了,才冒死來求助人。「這年月,人都有被餓死的危險,一隻老獾帶著5個獾崽子生活也不容易啊!」母親自言自語地說著。我連忙牽著母親的衣袖說:「是不是約上鄰居把它堵在院子里,活捉它。」母親想了一會兒,說:「現在逮住它不成問題,可它的5個孩子從此就沒娘了啊!」母親對老獾動了惻隱之心,她把蒸饃籠里僅有的兩個玉米面窩頭,拿在手裡掂了又掂,而後拿起一個,跑到離獾四五米遠的地方,一甩手,扔給了它。那獾抬頭望望母親,猶豫著,往窩頭處挪了幾步,又盯著母親看,確定沒有危險後,才叼起窩頭一步一回頭地走遠了。之後,這只獾便隔三差五地來我家院子里求食,母親則根據家裡的情況,有時給它一個高粱面窩頭,有時給它一串紅薯干。那獾看上去比一年前老了許多,一走一晃。母親有些疼憐地說:「唉,年景不好,你連自己都顧不了,干嗎還要生那麼多孩子啊!」6歲的我,只是覺得好玩,笑母親和獾說那些話。
一個月後,家中依然糧食短缺,我依然在死亡線上掙扎。一天凌晨,天要亮沒亮的時候,突然聽到房屋門板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母親膽小,沒敢去瞅,直到天大亮,母親才去開門。剛出門,母親險些被腳下一個軟乎乎的東西絆倒。低頭一看,竟是那隻老獾。母親連忙退後一步。見老獾沒反應,母親便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輕輕推了它一下,它還是一動不動。老獾死了。它的頭部和門框上有大片血跡,還沒完全凝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母親站在原地,百思不得其解。正好鄰居張爺爺來我家借東西,看到這情景,頓時驚訝不已,他說:「獾感覺自己快要死去的時候,總會選擇一個干凈又隱蔽的洞穴作為長眠之地,而後,悄悄離開原先棲身的洞穴,像冬眠一樣死去。」張爺爺還說,他打了一輩子的獵,還沒有見過老死在外邊的獾,而自己送上門來的事情,他也是第一次看到。母親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她抱起這只足有30斤重的獾說:「難道你是故意撞死在我家門前的?你是把你的肉身當作禮物來報恩的嗎?」母親哭了,無論如何也捨不得把這只獾吃掉。在獾死去的第二天,舅舅悄悄把這只獾剝了皮,取了肉,為我家留出一半後,把餘下的一半一鍋燉了。我和鄰居吃得滿嘴流油,母親卻始終避著,連一口湯都沒喝。
第二年,我們那一帶獲得了幾十年不遇的大豐收。母親精選了一堆子粒飽滿的麥子,一把一把裝進獾皮里。因為裝得太滿,看上去像是一隻待產的獾媽媽。母親說:「就讓我用最好的糧食安慰你那飢餓而善良的靈魂吧……」
這個故事裝在我心裡已經有幾十年了。「與人為善,悲憫為懷」成了我的座右銘。試想,只要付出真誠和愛,連動物都能被感動,何況我們被稱為萬物之靈的人類。
Ⅳ 兒童文學最後的山作者麥子個人資料
廖小琴,女,四川鹽亭人,筆名麥子。兒童文學作家,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省作協文學新苗工程重點作者,成都市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成都心理輔導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成都市七心社會發展促進中心監事。主要創作體裁為小說和童話。作品散見於《兒童文學》、《少年文藝》、《讀友》、《東方少年》、《童話王國》、《中國少年報》、《漫客.童話繪》、《青年作家》等知名報刊、雜志,轉載於《兒童文學選刊》、《青年文摘》、《格言》此衡昌、《中國少年文摘》、《小小說選刊》等刊物。入選《2008年最佳童話》、《2009年全國優秀兒童文學攔此精選集》、《2010年度最佳童話》、《2010中國年度童話》、《2010年中國兒童文學精選》、《2011年中國年度童話》、《2011年中國兒童文學精選》、《2012年中國年度童話》、《2012年中國兒童文學精選》、《2013年中國年度童話》、《2013中國兒童文學精選》等書籍。榮獲2010冰心新作獎童話類大獎、第二屆信誼圖畫書獎文字組佳作獎、首屆「周庄杯」全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優秀獎等獎項,第二屆「周庄杯」全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二等獎、「讀友杯」類型化小說三等獎等獎項。《大熊的女兒》獲2015年第二屆「大白鯨世界盃」原創幻想兒童森扒文學獎一等獎。[1] 2013年6月出版幻想小說《爾朵的綠野》;2014年1月出版長篇少年勵志小說《29幅年畫》;
Ⅳ 尋找一篇短篇小說。大概意思,農村姑娘到大城市打工,在飯店當服務生,在飯店門前花壇種麥子
應該是劉慶邦的短篇小說《麥子》
Ⅵ 《磨坊信札》(法)阿爾豐斯.都德
《磨坊信札》(法)阿爾豐斯.都德
這是一部書信體短篇小說集,但是作者並沒有明確指出收信人。這些信是從普羅旺斯的一個廢棄的磨坊發出的,敘述了普羅旺斯的人情風物、傳說掌故等。整部書洋溢著濃郁的詩情畫意,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生活的憧憬。
《初入磨坊》
寫了剛到鄉下的磨坊里看到的景色。一副嫻靜悠閑,無拘無束的人狀態,和「嘈雜昏暗」的巴黎形成鮮明對比,所以作者說:「你拿這周巴黎上演的所有劇目跟我換,我都不換給你。」
《波凱爾的驛車》
作者回憶他乘坐驛車來塌高搏磨坊的時候發生的事。寫出了磨坊人的悠閑,連馬車都「沿著大路悠哉悠哉地走著,一直磨蹭到傍晚」。對在車上的五個人的描寫各具特色。麵包師在講磨刀匠和他美麗的、但卻經常跟別人跑的妻子的事。他的講述或許已經激怒了磨刀匠。
《高爾尼師傅的秘密》
以一個老人講故事的方法回憶磨坊這里曾經的輝煌。現代工業的發展給傳統的靠風力磨面的磨坊帶來了毀滅性的沖擊。但是高爾尼老人自然堅持每天「磨面」,最後大家才知道他一直在磨石灰。村子裡所有的人都把自己家的麥子送給老人磨。後來老人去世了,磨坊再也不磨面了。
讀到這里,心裡升起一種無名的悲傷,為老人堅守自己夢想的悲傷。在大勢面前是沒有一個人可以抗拒的。
《塞甘先生的山羊》
通過講塞甘先生養的羊寧肯冒著被狼吃掉的風險也要跑出羊圈,目的就是為了找尋自由。進而告訴他的朋友格蘭古瓦人為了獲取自由同樣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每個人總會有自己的追求,就像格蘭古瓦一樣,為了追求完美的詩韻而貧困至極,即便是這樣,他也不願意接受一個大報社的專欄編輯。為了理想是要有所犧牲的。
《繁星》
一個年輕而貧窮的牧羊人孤獨地待在山上放羊,但是他的內心卻對年輕的女主人心生愛慕。有一天女主人上山送食物,因為天氣原因留在了山上。牧羊人特別開心團祥,當漂亮的女主人靠在他的肩頭睡著的時候,他覺得女主人就是天上那顆最亮的星星。
貧窮、身份都不能阻止人對愛情的渴望。
《阿萊城的姑娘》
為愛而生,為愛而死?一個叫讓的小夥子愛上一個漂亮的阿萊城姑娘,發誓非她不娶。在他們即將完婚的當天一個男人過來說阿萊城姑娘是他的情婦。父親不再同意這門婚事,但念讓是兒子的痛不欲生讓他們答應兒子可以娶阿萊城姑娘,但是讓為了父親拒絕了,最終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結束了自己內心追求的愛情。「鄙夷並不能扼殺真正的愛情」。讀完這個故事,突然覺得內心很沉重,當不能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時,選擇死亡,究竟是對還是錯呢?
《教皇的騾子》
作者為了一則諺語的含義和來歷而去圖書館查找資料,知道了「尥蹶解仇,七年不晚」原本源於一個故事。一個善於投機鑽營的年輕人取得了教皇的信任,從而可以接觸到教皇那匹漂亮的騾子。但是隨後他卻虐待這只騾子。後來他離開了七年,當為了一個想要的職位再次回來時,被教皇的騾子踢死了。
投機鑽營,損人利己的人是會受到懲罰的。
《桑吉奈爾的燈塔》
作者回憶了自己曾經在桑吉奈爾燈塔的生活,為的是「離群索居和自由遐想」。他講述了燈塔人的故事,在孤寂無人的燈塔上盡職盡責的做好自己的工作。生活是單調的,但是他們卻「把自己關在燈塔上找樂子」。孤獨。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的。
《塞米揚特號沉船始末》
一艘軍艦沉沒了,六百名官兵死於這場世故,其實在之前還有船隻也曾經在這里沉沒。意味著什麼呢?戰爭的殘酷,生命的無常嗎?
《海關職員》
描寫了海關職員在海上悲慘的生活,但是他們依然快樂面對,其實他們的內心又怎能沒有痛苦呢?只不過面對厄運他們有的只是無奈而已。
《居居尼昂的神父》
一個慈愛的神父到天堂和地獄去找居居尼昂人,但是他們都不在。他在一個特殊的地方找到了他們,在那裡他看到了很多犯過錯誤的居居尼昂人。最後神父決定拯救他們的靈魂,每天真誠祈禱。最後居居尼昂的好品德廣為傳播,神父也夢見自己走向了通往天堂的路。
《老夫老妻》
作者替朋友去看望他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他看到了一對彼此關愛、幸福無比的老夫妻。他們懷著對親人的愛,對彼此的愛平靜的生活著,從一些生活細節可以看出他們是如何彼此關懷的。
《散文詩》
在自然界里眾生平等。無論是太子還是貧民百姓,在生命面前身份、地位、金錢都是無用的。面對自然界的美麗,什麼樣的語言都是無效的。
《畢克休的皮包》
究竟是什麼打倒了畢克休先生,生活、家庭、工作,還是社會上的不公平呢?直到最後他的皮包里掉出來的東西後我們才明白,失去孩子的痛苦讓他一蹶不振。雖然事個小短篇,但是不乏懸念與沖突,很吸引人。
《金腦人的傳說》
當一個人只有錢的時候他將會過上一種怎樣的生活呢?一個帶著金腦袋出生的人生活並不快樂,金錢給他帶來的只是痛苦,他需要的是愛。
作者再一次傳達出平靜的生活對於人的重要作用。
《詩人米斯特拉爾》
去見一個詩人朋友,理想是詩人的靈魂。他歌頌愛情,歌頌道德,堅守自我。
《三遍小彌撒》
《橙子——幻想曲》
當擺到手推車里的橙子被出賣的時候,「它那艷麗的果皮,它那過濃的香氣,使它顯得很古怪。」但是當我們想像它們在怎樣的環境里生長的時候。它會變得沒起來。一切,自然是最美的。
《兩家小旅店》
渴望美麗與快樂是每個人內心都最需要的,兩個比鄰而居的小旅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甚至連寂寞冷清的小旅店的男主人也到人家的酒店駐唱。
《在米里亞納》
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小城的優美燈光和風土人情。有廣場的鍾聲,有廣場的演奏,有商鋪,有庄園等,完全一副溫和宜人的感覺。
《蝗蟲》
薩海爾農莊裡的人辛苦工作,他們靠勞動獲得幸福,但是自然是不可抗拒的。蝗蟲給這個庄園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我們能做的只是順其自然中多一份努力而已。
《戈謝神父的葯酒》
講述了戈謝神父葯酒的誕生過程?一座殘舊的修道院,貧窮的修道士,後來戈謝神父製造了一種葯酒。這葯酒給修道院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但是也帶來了罪過。戈謝神父在酒癮中感覺自己負罪沉重,大家開始為戈謝神父祈禱。精神與物質哪個更重要呢?帶給我們的是很清楚的答案。
《在卡馬爾格》
作者到卡馬爾格荒野上出遊,描寫了茅屋的景色,打獵時的心理活動和快樂,瓦卡萊斯湖的自然風景。 同樣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生活的憧憬。
《懷念軍營》
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過去存在回憶,無論過去是什麼樣的,都是值得我們回憶與紀念的。
Ⅶ 求一些情節跌宕起伏,讀完了以後很耐人尋味,其中還蘊藏著一些人生哲理的短篇小說。
父愛的深度 丈夫一直記恨他父親,他說上學時每次拿生活費,父親都掏出欠條,讓他記上錢數,簽上名字日期。 【一】
我跟楊炎結婚八年。沒見過公公。開始我以為楊炎是怕我嫌棄那個家,不肯帶我回去。於是我積極表態:選了你.就做好了接受你的父母的准備.無論他們是窮是富,是老是病。楊炎握著我的手,卻不說話。
有一次.我甚至買好了三張去他家的車票.興沖沖地擺到他面前。說:「沖兒都5歲了,也該見見爺爺奶奶了。」卻不想楊炎的臉一下子拉得老長,把車票撕得粉碎。楊炎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說:「沖兒沒有爺爺.我也沒有爹。」然後他把一個杯子摔到了地上。我從沒見過他生那麼大的氣。
楊炎從農村出來.我知道他不是個忘恩負義的人。每年過年過節,他都要買很多東西寄回家裡。每次打電話.他都說:娘,來城裡住些日子吧!娘去了哥哥姐姐家。他總心急火燎地奔過去。看得出他想家,卻從不提回家的事。楊炎也從來不提爹。我不知道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解不開的心結。
第二天是周末,楊炎把沖兒送到姥姥家。他回來接過我手裡正洗的衣服.第一次跟我說起我從未見過面的公公。
【二】
楊炎是家裡的老三.他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都上了大學。從前我總說:咱爹咱娘真的很偉大。農民家庭供出三個大學生.那得受什麼樣的煎熬啊!楊炎總是一口接一口地抽煙。不接我的話。
楊炎上初三那年,姐姐繼哥哥考上大學後.也考上了本省最好的師范學校。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全家人都在侍弄那二分烤煙地.陽光明晃晃的.把家裡人的心情都曬得焦躁。姐姐帶著哭腔說:我不去了.我去深圳打工,供小炎上學
爹重重地把手裡的鋤頭摔在地上:「不上學,也輪不到你!」
他抬起頭,說:「姐.我16了,我不念了。」母親在一邊抹眼淚。哥哥蹲在地邊.有氣無力地說:「我再找兩份家教.咱們挺挺。我畢業就好了。」
家裡東湊西湊還是沒湊夠姐姐的學費。爹抬腿出去。回來時,手裡攥著一把嶄新的票子。他把馬上就可以賣好價錢的烤煙地賤賣給了村裡的會計。娘說:「就這點地都賣了,咱往後吃啥喝啥?」爹說:「實在不行。就讓老疙瘩下來。」或者爹只是那樣一說,楊炎卻記在了心裡。盡管他說了不念書的話,但這話從爹的嘴裡說出來。他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三】
姐姐上學走了。爹出去幫人家烤煙葉。爹的手藝好,忙得不可開交。楊炎卻因為爹的那句話.學習上鬆懈下來.反正早晚都是輟學的命.玩命學又怎麼樣?很快。他便跟一幫社會上的孩子混到了一起。
直到有一天.他跟那些所謂的「朋友」去水庫玩了一天回到家時.看到爹鐵青著臉站在門口等他。
見了他,爹上來就給了他一巴掌:「既然你不願意上學。那好,從明天起你就別上了,跟你i舅去工地上做小工!」
他瞪著爹.心裡的委屈一下子湧上來,他喊:「憑什麼讓他倆上學.不讓我上?」
爹說:「因為你是老疙瘩,沒別的理由。」
他梗起脖子,說:「不讓我上學,我就不活了。」楊炎是個說到做到的人。他整整餓了自己5天.娘無奈地找來了村裡的叔叔伯伯。爹說:「想上學可以,打欠條吧,你花我的每一分錢,你都給我寫上字據,將來你掙錢了.都還給我。我和你娘不能養了兒子.最後還誰都指望不上。」
他坐起來.抖著手寫好字據。他咬牙切齒地說:「你放心.我一分一厘也不會欠你的。」
那晚.他跑到村東頭的小河邊哭了一夜。爹一定不是親的,否則.怎麼會如此對他?人家的老兒子。不都是心頭肉嗎?
他上學後,很少回家。可是爹卻總是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叫他回家幫他幹活。烤煙要上架,他一個人干不過來,要楊炎回家幫忙。麥子黃了,不及時收割會掉粒.還要楊炎回家搶收。楊炎咬著牙。拚命地幹活,他想考上大學就好了。離開這個家,也就算逃離苦海了
那次割豆子。楊炎一鐮刀下去.割傷了腿。娘給他抹葯時,他問:「娘。我是你們要來的吧?」
娘嘆了口氣,說:「別怪你爹,他也是被逼得沒法兒了,他怕你們都走了。孤得慌。」
他看了看正在院子里侍弄那半壟蘿卜的爹,說:「人家的父母砸鍋賣鐵都供孩子上學,哪像他。一天只知道錢錢錢。他一天到晚凈干那沒用的。」
爹每年都要在院子里種半壟蘿卜.也許是土質不好,蘿卜全都很小很小.幾乎不能吃,全家人只能喝味道很難聞的蘿卜纓子湯。
娘還當好東西一樣,把蘿卜纓子曬干,給他泡水喝。想想他就有氣。
【四】
上高中時,哥哥畢業上班了.姐姐的生活費也可以自理了。按理說家裡的條件好了很多。爹應該對他松一點了。
可是,每次他回家拿生活費、資料費.爹都鄭重其事地掏出那張欠條.讓他把錢數記在後面,簽上名字、日期。每次寫這些時.他都會咬緊牙關。然後把對爹的感情踩在腳底下。
那年臨近高考,家裡的麥子又黃了。爹捎信給他.讓他回來割麥子。他終於沒忍住,回家跟爹大吵一架:「你就不能割,幹啥偏指著我呀?」
爹狠狠地磕掉煙袋裡的煙灰。不緊不慢地說:「養兒防老,我不靠你靠誰?」
他沒黑夜沒白天地割了三天麥子,麥子割完.他頭也不回地回了學校。
那年高考.他考了全鄉最高分。他給哥哥姐姐寫了封信,信里說.他不指望爹能供他上大學,希望他們可以借他一點錢,這些錢將來他都會還。信裡面寫得很決絕。那時,他的眼裡只有前程,親情於他,不過是娘的一滴滴眼淚.一點用處也沒有。
上大學走的那天.他噙著淚離家,甚至沒跟爹打聲招呼。他已經很多年沒叫他爹了。在他眼裡,爹更像是一個債主,有了他一筆筆債壓著.楊炎才能使勁地往外走。楊炎吸了一口煙說,我能有今天,也算拜他所賜!
走到村口.楊炎回頭看家裡低矮的土房,一不小心看到站在門口的爹.他手搭涼棚向他離家的方向望。楊炎轉過頭,心變得很硬很硬。
【五】
楊炎說:「小雲。第一次去你家,你爸給我剝橘子,跟我下象棋,和顏悅色地說話,我回來就哭了一場。這樣的父親才是父親啊。」說完,他的眼睛又濕了。
楊炎從一本舊書里找出一張皺皺的紙.我看見上面密密麻麻記著好些賬.下面寫著楊炎的名字。楊炎說:「還清了這張紙,我就不欠他什麼了。」
我看得出楊炎不快樂,他對沖兒極其溺愛.他不接受別人說沖兒一點點不好,就連我管沖兒.他都會跟我翻臉。我知道楊炎的心裡有個結。
跟單位請好假,我對楊炎說要出差幾天.然後去了楊炎的老家。
打聽著找到楊炎家,盡管有了心理准備還是吃了一驚。家裡三個在城裡工作的兒女,都寄錢回來.怎麼他們還住著村裡最破的土坯房?看來楊炎說的公公愛錢如命果然不假。
院子里還有半壟楊炎說的蘿卜地。每年婆婆還是會寄些曬十的蘿卜纓給我。囑咐我泡水給楊炎喝。我嫌那味道太難聞,總是偷偷扔掉。
婆婆出來倒泔水.看到我,愣了一下。說:「你怎麼來了?」我和楊炎結婚時,婆婆去過。
把我讓進屋,昏暗的光線里.我看到佝僂在炕上的老人。他掙扎著起來。婆婆說:「這是小雲,楊炎家的。」公公哦了一聲.用手劃拉了一下炕,說:「走累了吧?快坐。」
他沒有想像中凶神惡煞.感覺他只是個慈祥的鄉下老頭。
我說:「爹,你咋了?」婆婆剛要說,公公便給她遞了個眼色,說:「沒啥,人老了,零件都不好使了。」婆婆抹了抹眼睛,開始給我張羅飯。
幫她做飯的當兒,婆婆問起楊炎和沖兒。我用眼角的餘光看公公,他裝作若無其事,可我知道他聽得很仔細。
跟婆婆出去抱柴,我說:「楊炎還在記恨爹呢!」
婆婆的淚洶涌而出。她說:「都說父子是前世的冤家,這話一點不假。你爹那個脾氣死犟,楊炎更是八頭牛都拉不回來。
「其實。最疼小炎的還是你爹。你看這半壟蘿卜,你爹年年種.就是家裡再難的時候,也沒把它種成別的。就是因為楊炎內虛.有個老中醫說蘿卜纓泡水能補氣.你爹就記下了。年年都是他把蘿卜纓曬好了,寄給你們。然後讓我打電話,還不讓我說是他弄的……」
「那為什麼爹那時那樣對楊炎呢?」
婆婆嘆了口氣。
「那時候楊炎在外面交了不三不四的朋友.你爹若不用激將法,怕是那學他就真的不念了。每次找他回來幹活,都是你爹想他,又不明說,誰知那孩子犟,兩個人就一直頂著牛……
「你爹的身體不行了,動哪哪疼.可是他不讓我跟孩子說,他說,他們好比啥都強,想到他們仨.我就哪都不疼了。他說什麼也不肯看病.小炎給的那些錢,他都攢著,說留給沖兒上大堂…」 我的眼睛模糊了。
婆婆說:「他每天晚上夢里都喊兒女的名字.醒了,就說些他們小時候的事。他說,孩子小時候多好,窮是窮點。可都在身邊,嘰嘰喳喳的.想清靜一會兒都不行……」
我站在村口給楊炎打手機。父愛是口深井。兒子那淺淺的桶,怎麼能量出井的深度呢?
Ⅷ 小王子里狐狸說過的話
1、To me, you are still nothing more than a little boy who is just like a hundred thousand other little boys. And I have no need of you. And you, on your part, have no need of me. To you, I am nothing more than a fox like a hundred thousand other foxes.
對我來說,你還只是一個小男孩,就像其他千萬個小男孩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樣用不著我。對你來說,我也不過是一隻狐狸,和其他千萬只狐狸一樣。
2、But if you tame me, then we shall need each other. To me, you will be unique in all the world. To you, I shall be unique in all the world...
但是,如果你馴服了我,我們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對我來說,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3、And then look: you see the grain-fields down yonder? I do not ea t bread. Wheat is of no use to me. The wheat fields have nothing to say to me. And that is sad. But you have hair that is the colour of gold.
再說,你看!你看到那邊的麥田沒有?我不吃麵包,麥子對我來說,一點用也沒有。我對麥田無動於衷。而這,真使人掃興。但是,你有著金黃色的頭發。
4、Think how wonderful that will be when you have tamed me! The grain, which is also golden, will bring me bac k the thought of you. And I shall love to listen to the wind in the wheat...
那麼,一旦你馴服了我,這就會十分美妙。麥子,是金黃色的,它就會使我想起你。而且,我甚至會喜歡那風吹麥浪的聲音......
5、You come at four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then at three o『clock I shall begin to be happy. I shall feel happier and happier as the hour advances. At four o『clock, I shall already be worrying and jumping about. I shall show you how happy I am!
你下午四點鍾來,那麼從三點鍾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鍾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會告訴你我有多愛你!
6、But if you come at just any time, I shall never know at what hour my heart is to be ready to greet you...
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准備好我的心情......
(8)短篇小說麥子擴展閱讀: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於1942年寫成的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
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條,用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寂寞、沒有根基隨風流浪的命運。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金錢關系的批判,對真善美的謳歌。
小說敘述者是個飛行員,他在故事一開始告訴讀者,他在大人世界找不到一個說話投機的人,因為大人都太講實際了。 接著,飛行員講了六年前他因飛機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見小王子故事。神秘的小王子來自另一個星球。
飛行員講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小王子為什麼離開自己的星球;在抵達地球之前,他又訪問過哪些星球。他轉述了小王子對六個星球的歷險,他遇見了國王、愛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地理學家、蛇、三枚花瓣的沙漠花、玫瑰園、扳道工、商販、狐狸以及我們的敘述者飛行員本人。
飛行員和小王子在沙漠中共同擁有過一段極為珍貴的友誼。當小王子離開地球時,飛行員非常悲傷。他一直非常懷念他們共度的時光。他為紀念小王子寫了這部小說。
Ⅸ 關於自然風景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1
在你和她交往了半個月之後,決定抽出兩天的時間,陪她去爬山。那時已是年底,天氣越來越冷,十二月初,氣溫一下子降到了零度,不久就要下雪了。你從天氣預報中得知這個城市附近的有一座叫仙境山的山上正在下雪,這是看雪景一個好機會,如果錯過了,不知道又要等到什麼時候。你告訴她去雪後山上風景一定更美,空氣也更清新,她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你提起一天預訂好車票,第二天一大早把她給從床上給叫起來。那時,她還酣睡著,外邊天還是黑的,但已經是早上六點多鍾了,汽車七點鍾開。你朝她的脖子上哈氣,她才慢慢地醒過來,一臉惺忪的樣子,頭發也蓬亂得很。你提醒她今天要爬山,聲音很輕,汽車不等人,馬上要開了,什麼車子,去山上的車子啊,哦,她輕輕地恩了一聲,慢慢地爬起來,慢慢地穿衣服,等到穿好衣服,洗漱完了以後,已經六點半了。還好,在她梳妝打扮時,你已經把上山要帶的行李都裝好了。她的一件爬山穿的厚厚羽絨服,一雙棉鞋,你的刮鬍刀,兩條牛仔褲,一件毛衣,防凍霜,備用的襪子,和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所有這一切,都裝在滿洗漱用品的登山包里。
在最後幾分鍾鍾,你們才趕上了車子,乘客大都坐下了,從裝扮看,似乎都是為了去爬雪山的,他們臉上透著興奮的顏色,都興致勃勃地聊著今天的雪天,對即將要看到的雪景充滿了期待。你和她一上車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在倒數第二排,她坐在里座,你坐在外座。一坐下,她就把耳塞塞到耳朵里開始聽音樂了,你則將目光放在了窗外。司機似乎在等你們,你們一上車,他就發動了引擎。窗外此刻雪花正逐漸地飄下,往車玻璃上飄,往路邊的樹木上飄,還往行人的身上飄。
汽車開了一個小時後,便開到了山林里的一條環山馬路上了。馬路兩邊都是高大的杉樹了,杉樹那紋理清楚的樹葉上沾滿了雪花,被風一吹就嘩啦啦地落下。啪嚓一聲,你坐在車內,都能聽見雪塊落到車頂上的聲音。
「哎呀,這雪下得夠大的啊!」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女人大驚小怪地說。
「是啊,山下竹林都被雪覆蓋了,好漂亮。」一個男人說。
女人和男人坐在一起,一路上,兩個人都拿著相機在不停地拍攝著車外的雪景。
雪大概今天一天都不會停下了,不知道到山上的路會不會暢通,你想,在你這么想的時候,汽車一直很順利地往前開,不斷地上坡,下坡。你看到前面馬路上的車輪胎駛過的印子,知道今天也有很多上山的車子,所以,並不會對上不了山感到擔心。她還在閉著眼睛,聆聽著音樂,你想告訴她車外的雪景是多麼漂亮,山上的雪下得是有多麼的大,但她好像對這一切都不是特別感興趣,所以你沒有打擾她,就讓她待在屬於自己的世界吧!你想。
汽車越爬越高,又越來越低,大概是進入到山裡的一個小鎮了,馬路兩邊開始出現了一些樓房和商店。一些遊人走在馬路邊,也許是剛剛從汽車上下來的,他們大都背著包裹,持著大炮鏡頭,不斷地左顧右盼,在尋找著好的用來拍照的風景。這里是通往山上的必經之路,馬路邊有一個汽車站所發出的汽車是專門要去山上的,每隔一小時一趟,今天的車次大概都發完了,車站裡面還零散地站著些遊客,也許是剛從山頂上下來的。你擦掉窗戶上的霧氣,窗外才看得清清楚楚,過不了一會兒,窗戶上又會被霧氣籠罩了。現在是下午四五點鍾,因為這幾天一直下雪,天色很快就暗了下來,看來,要等到明天早上才有車子上山了,你想,你們的車子在路上行駛了五個鍾頭了,耽誤了不少的時間,要是平常,只需要三個鍾頭就可以到這里。
「都下去吧,到站了!」司機把車子停靠在一家家庭賓館前,對車里的乘客說。
這時,你才注意到車里已經只剩下五個人了,除了你和她,還有三個學生模樣的。你不知道在你暈暈欲睡的時候,車子已經停靠了好幾次,大部分乘客在半路上都已經紛紛下車了,現在車上只剩下你們這幾個。
「到了,該下車了。」她還在閉著眼睛,你推推她的肩膀,輕輕地說。她慢慢地睜開眼睛,把耳機摘掉,睡眼惺忪。
「到哪裡了!」她用手擦去窗戶上霧氣,看著車外說。
「到山腳下了,我們今天晚上恐怕要在這里過一夜,明天再上山。」
「哦,那下去吧!」
你提著你門兩個人的行李下了車,一腳踩在了雪裡,陷得挺深。她緊跟著也下來了,也一腳陷了進去,緊跟著又抬起了腳,往路邊雪比較淺顯的地方走去。
路邊是一家家庭賓館,老闆娘從大廳里走出來,客氣地招呼著你們。
「進來吧!今天你們是上不了山的了。不管怎麼說,都要住一晚的。」
那三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下車後,沒有停下腳步,一直沿著馬路往前走,那干凈平整的積雪路被他們猜得亂七八糟,上面留下了三三兩兩的腳印。
「好的,我們要看看房間怎麼樣,一個標准間吧!」你對老闆娘說。
你看著他們漸行漸遠,消失在你的視線里,馬路盡頭右邊是蒼翠的竹林,左邊是兩三層高的民屋,大多數被改建成了土家菜館,和賓館。
「好,你帶著他們上去看看。」老闆娘叫一個年輕姑娘帶著你們走進電梯,按了三樓,上去了。
從電梯里走出來,是一個寬敞的走廊,地上鋪著紅地毯。姑娘在前面領路,走到一間房間,停下,用鑰匙把走廊邊的一個房間的門打開,讓你們進去看看。房間不錯,挺寬敞的,為了透氣,窗戶沒有關死,窗簾也開著,能看見窗外是一個花園,一束束雪花落在花園的樹枝上,和一座假山上,一切都寧靜而優美。
「好,今晚我們就住在這里了。」你抹過臉,對年輕女孩說。
她一進去就把行李放在床上,把窗戶關上了,將空調遙控器拿起來,打開了空調。一股熱氣就從空調里呼呼地吹出來。房間頓時暖和了許多。
「我好冷,受不了了。」她用嘴吹著通紅的手掌說。那時,你看到這一幕,恨不得把她的手掌給握住放在自己的懷里,但那個姑娘還在房間里,你不好意思做這一切。
「下去辦理住宿手續吧!」姑娘說,說完就出去了,留下你們兩個待在房間里。
「她好奇怪。」她說。
「哪裡奇怪了?」你問。
「她一直盯著我看。」
「也許是你長得好看吧!」
「哪裡是這樣子,她看得我好難受。」
你沒有再繼續待在房間里聽她發的牢騷,轉身朝門外走去,走進電梯,來到樓下。大廳里有好幾個人圍著一個案幾坐著,兩男兩女,都是年輕人,在打牌,大廳的另一邊是另外一些中年人,穿著專業的登山服,其中的一個中年女性向前台走去。老闆娘一直坐在前台後面,為房客辦理入住手續。你走到前台,從口袋裡拿出你的錢包和身份證。
「你們要住幾晚?」老闆娘辦好了那幾個中年人的入住手續後,問。
「一晚上就夠了,明天上午爬完山,下午就坐車回去。」
「好,那我就給你訂一晚上的,一百塊房費。」
「好。」
「你還要鞋釘嗎和鞋套嗎?路上有雪,路滑,最好穿上鞋釘。」
「多少錢一雙?」
「十元。」
「那來兩雙吧!鞋套不要了。」
你買好鞋釘,再到樓上去,那時她已經靠在床上了,手裡拿著電視遙控器,電視機開了,一檔當地的新聞節目,播報的是今明兩天的天氣。女播音員聲音響亮地說,明天雪轉晴,氣溫零下七度,注意防寒保暖。你手裡拿著的鞋釘吸引了她的注意,她拿過去,立馬穿上試了試。
「穿著鞋釘好麻煩,走路一點都不方便。」她從床上爬起來,穿上鞋釘後,在地板上走了幾步。
「現在是雪天,我看穿上要好一些,不然摔倒了,可不是玩的。」
「好吧,我餓了,想去外邊吃點東西了,我先下去了,等下你下樓來找我。」她脫下鞋釘,放在一邊,走出了房間。
「好的。」你在她身後說。
Ⅹ 胡紅一的人物簡介
先後就讀河南駐馬店師范學校、駐馬店教育學院、魯迅文學院、西北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現為廣西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廣西民族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方向兼職教授。
中短篇小說《麥子黃了》、《段子》、《紅雨傘》、《小小》、《第一次飛》等數十萬字,散見於全國各地文學刊物。出版過電影小說《真情三人行》、個人文集《廣西當代作家叢書——胡紅一卷》、城市傳記《龍城密碼》、人物傳記《中國式山水狂想》、劇作集《山歌磨喚牽出月亮來》等。
除文學創作之外,還廣泛涉獵於新聞、音樂、影視劇、大型歌舞晚會等多個領域的策劃和創作。采寫過《兩個人的學校》、《感天動地父子情》、《四代人和一群白鷺》等新聞特寫、報告文學,並將其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廣播劇及舞台劇。
擔任作詞的歌曲有《人民公僕》、《大地之約》、《山歌牽出月亮來》、《尖尖謠》、《站在這坡望那坡》、《為生命歌唱》、《錦綉壯鄉》、《留客歌》、《不會忘記》、《幸福路上》、《忠誠》等百餘首,先後參加南信前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大地飛歌》開幕式晚會、中央電視「中韓歌會」、公安部春節聯歡晚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山歌好比春江水》文藝晚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綜藝晚會《祖國萬歲》等100多台大型演出,由陳明、毛阿敏、曲比阿烏、雷佳、呂繼宏、魏松、阿魯阿卓、湯燦、屠洪剛、焦點樂隊等歌星樂隊演唱。
廣西第三屆簽約作家,廣西第一、二、三屆簽約音樂家。
廣西十百千人才、優秀專家滑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