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一個人的短篇小說
『壹』 初中以身邊同學為原型的短篇小說作文,600字左右,具體寫一件事
那個人」
那個人是我父親但我只叫「那個人」。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那個人」因為偷生產隊的東西,還導致一個追趕他的人掉到河裡淹死,成了罪犯,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母親和「那個人」離了婚,帶著我獨自生活。
小夥伴們常常拍著手齊喊:小樹小樹,有賊作父!我高聲反駁:「那個人」不是我父親。
「那個人」成了我心底永遠的傷疤。
「那個人」出獄時,我正上小學五年級。母親問我:小樹,你還要不要「那個人」做你父親?我搖頭,很堅決:不要!「那個人」只好住到廢棄多年的老房子里。
後來,我考上了縣重點高中,第一學期就得交四百多塊錢的學雜費。母親去找村支書,求他暫時給我在村灶具廠安排個活兒,好掙點兒錢湊學費。村支書同意了,把我安置在倉庫里打雜。我看到「那個人」也在灶具廠做工。我耷拉著眼皮,不正眼瞧他。
九十年代的那場洪災,讓我家陷入極度貧困。念高中那年,母親又問我:你還要「那個人」做你父親嗎?我警惕起來:不要。母親啜泣了:實話告訴你,這學期你用的錢,大多是他出的,我一個人就是拚死拼活也供不起你啊。我感到了一陣羞恥:早知道你用那個賊的錢,我就不念高中了。
母親瞪著眼,吼道:不許叫他賊,要不是他隔三岔五偷點糧食,我們娘倆早就餓死了。那個時候,大夥兒都餓,都偷……我不由得顫抖了一下,打斷母親的話:這事以後再說,好嗎?母親只得閉了嘴,低下頭。
高考後一個多月,我收到了一所師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母親很高興,之後就問我:開學得帶多少錢?我看看繳費清單,上面顯示的數目是一千三,就隨口說:得千把塊錢呢。母親開始掐指算賬,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我狠狠心:大學我不上了,我想進灶具廠上班掙錢。
母親很氣憤:你如果不想讓你的後代也讀不起書,你就得去讀大學。母親的話令我震撼,我動搖了,可是,我不想再用「那個人」的錢。
在我看來,不管怎麼樣,那個人是做過賊的,而且還葬送過一條性命。
九月初,母親賣了豬和羊,湊了一千兩百多塊錢。她心情很輕松:一千塊錢你用來交學雜費,兩百多塊錢作為第一個月的生活費。我張張嘴,但我沒有吱聲,因為母親已經很不容易了。
晚上,我動起了腦筋:空缺的錢到哪裡去弄呢?我想到了村灶具廠的倉庫,我不如先去「借」點灶具救急,等將來賺到錢再想辦法將功贖過。說干就干,我溜出了家門。
沒想到,收購站的老闆對我的「廢品」很感興趣,答應每個給我十塊錢。我昏了頭,紅了眼,一發不可收拾,連續幾個晚上出入倉庫。
當我的所得達三百塊錢時,我提醒自己該收手了。可是,夜幕降臨,我的心又開始發癢。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初衷的荒謬——我已經嗜偷成癮,是一個賊了。我像癮君子一樣無力地對自己保證:今晚是最後一次,下不為例。
我輕車熟路,爬進倉庫,正要動手,忽然從窗戶的縫隙里看到外面陡然冒出許多光柱,這些光柱顯然在向我圍攏。不好,肯定是村裡發現丟了東西,在這里設下埋伏。完了,我的大學夢完了!
正萬念俱灰時,黑暗中躥出一個人,借著朦朧的光,我認出他就是「那個人」。他什麼時候跟蹤我,是怎麼進來的,我絲毫沒有察覺。「那個人」舉起一件灶具照我腦袋就是一下。我一懵,癱倒在地。倉庫的門被踢開了,電筒把屋子照得雪白。「那個人」兇巴巴地指著我:兔崽子,竟敢跟蹤你親老子,壞老子的好事!說著,抬腳還想踢我。人們一擁而上,將他摁倒,嚷嚷著:抓到了,抓到了,他還打傷了自己的兒子。
陰差陽錯,「那個人」又成了賊,而我,儼然是大義滅親的少年英雄。
我完全清醒時,已躺在自家床上。母親眼睛又紅又腫,手中捏著一疊零碎的鈔票,那是我藏在被單下的銷贓款。她神情恍惚,反復念叨:你為什麼總是那麼委屈自己呢?我恍然大悟,是「那個人」拯救了我,拯救了我這個准大學生,拯救了我這個一直不願叫他父親的兒子。
只是,我不能理解母親所說的「總是」的含義。母親似乎看懂了我的眼神:十幾年前,他和另一個人到生產隊偷糧食,被夜巡的鄉幹部發現,就一前一後逃跑,鳧水時,另一個人小腿突然抽筋,淹死了。他被抓後交待,死掉的人是為了逮他這個賊才被淹死的。哎,被淹死的人家裡比我們窮,為了那一家人能夠得到救濟活下去,他就撒了謊。現在,我希望你記住,他是個好人,你不是賊的兒子,你不應該干出賊的勾當。
這些年來,我總頑固地認定「那個人」是個壞人!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有一個曾經坐過牢的父親,他就一個人孤苦伶仃地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為了兒子,他不惜一切,再次背負起賊的罪名。我嚎啕大哭,為「那個人」的痛苦和偉大。
「那個人」被判了四年有期徒刑。我想去看他,他托母親傳話給我:你別來,我永遠不要你踏進這種地方。
轉眼我已經畢業並參加了工作,我取出攢了近半年的工資,敦促母親:等「那個人」出獄,你們就復婚。母親笑了,很欣慰。「那個人」出獄那天,我和母親去接他。我上前幫那個人提行李時叫了一聲爸,「那個人」頓時老淚縱橫……
『貳』 寫一個人物的短篇小說
初二時,有一個很花心的男孩愛上了一個女孩,男孩決定從此以後要一心一意對待女孩。但女孩卻不接受他的愛,女孩的好朋友悄悄的告訴男孩,其實女孩在初一時就開始喜歡他了。但他的所作所為讓女孩很傷心。女孩知道他喜歡自己也很高興,可怕男孩只是玩玩而已。男孩聽了後,眼睛紅了,他很後悔。當晚回到家(家裡沒人),拿了一把水果刀,跪在陽台上,仰望著星空,說:他決心要一心一意的愛女孩,絕對不會再花心,這輩子都不再變了。血順著刀滴在了地上,男孩彷彿從血里看到了女孩在點頭,男孩笑了。
那天後,男孩變了,再也不和一大群女孩子打打鬧鬧了,也不用自行車搭別的女孩回家了,男孩乖了。總是默默的守在女孩身邊,陪女孩寫作業,送女孩回家。下雨了,女孩沒帶傘,男孩馬上將傘遞給了女孩,自己卻抱頭沖進雨幕中。。。終於,女孩慢慢地感動了,她相信了男孩的愛。一天,是男孩的生日,女孩和他們的好朋友去為男孩慶祝生日。那個公園是一個小島,夜晚的河邊特別的美麗、寧靜。他們站在橋上,看遠處橋上的虹燈倒映水中起的泛泛波瀾,沐浴著濕潤的風,聽小橋上的溶雪滴滴答答,女孩忽然發現男孩不知何時已牽起了她的手,女孩滿臉通紅,下意識的縮了縮手。但男孩手很有力,依然緊緊的握著,在寒冬中很溫暖,很溫暖。。。去那兒玩玩吧,男孩打破了沉默,好啊!我們去鬼屋玩!朋友們歡呼道。其實,他們都私下竄通好了的,將男孩和女孩扔到後面,看看會發生什麼,嘿嘿,鬼屋果然很恐怖,昏暗的燈光,反光的血字,時不時沖出的怪曾,女孩被嚇的不輕,躺在男孩身後大叫,男孩拍了拍女孩的頭,笑道小傻瓜,有我在,誰都別想傷害你,別怕啊!出了鬼屋,他們的朋友卻不知道躲到那去了,也正好,他們漫步在林間小道,女孩拉住男孩,說要給他一件禮物。女孩將一條圍巾系在了男孩的脖子上。男孩順勢將女孩抱住,女孩不好意思的掙脫了。男孩不知道從那變出了一束玫瑰花,明亮的月光下嬌艷欲滴,我喜歡你。男孩表白了,女孩慌了也哭了。男孩輕輕的幫女孩擦去了淚水。。。。。朋友們不知道又從那兒冒了出來,歡呼著向空中散著玖瑰花瓣,明亮的月光在繁星的映襯下照耀著白雪上的鮮紅玖瑰花,那是愛嗎?也許吧,真的好美麗。。。。。
(二)
女孩偎依在男孩的懷里,說,現在他只有15歲,她也只有14歲,他們還太小了,女孩不想過早的發生什麼。。。女孩讓男孩等她10年,如果10年之後男孩還愛她,她一定會嫁給男孩,但如果男孩愛上了別的女孩,請一定要告訴她,讓她來說分手,她說她不想被別人甩了。。。。。男孩忙捂住了女孩的嘴,他一定會等女孩十年的,還說就算一輩子也願意。。。女孩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說,她不相信永遠。後來,男孩和女孩一起考上了另一座城市的同一所高中,男孩依然愛著女孩,卻發現女孩對自己越來越冷淡了,他很慌,他發現女孩和另一個男孩走得很近,他很煩,不知道該怎麼辦,也許女孩已經變心了,也許那個男孩真的很優秀,也許。。。朋友來安慰他,說那個男孩有那點會比他好,女孩不會喜歡那個男孩子的,女孩真的只是把那個男孩當朋友。可他卻怎麼也不信。很巧,他與那個男孩同一天過生日,男孩約女孩下午2:00到KFC門口一起去玩不見不散,女孩簽應了。下午1:50,男孩急勿勿的趕到KTC的門口等著女孩,滴噠滴噠,指針轉了一圈又一圈,天也慢慢的黑了,7:00了,女孩還是沒有來。。。男孩絕望了,他好像看到了女孩在和那個男孩打鬧,電閃過,雨飄落,男孩無動於衷。不見不散!哈哈!不見不散啊!淚水渾著雨水滑過了臉,男孩仰天大呼:Tellmewhy?誰能回答他?誰會回答他。男孩在街上游盪,不小心被一輛救護車撞倒了,模糊中,他彷彿女看到了女孩。
(三) 男孩住進了醫院,還好不是很重,同學們都來看望男孩,男孩左顧右盼。無奈,還是沒有找到女孩的身影。。。傷好後,男孩走了,悄悄遙,誰也不知道,男孩說,離開了這傷心的城市,也許他就不會再傷心。。。
白天,男孩用做不完的作業將時間填的滿滿的,他想麻痹自己,讓自己忘了女孩,但還是失敗了,每當夜深人靜時,男孩總會靠著窗沿,看著月亮,撫著女孩曾經偎依過的肩膀欲哭已無淚。男孩真的很優秀,又高大又帥氣,成績也好,其它的也好。有很多女孩想追他,男孩卻說,他的心雖有四個腔卻只裝的下一個人。
時間飛逝,多少朝夕春秋。九年後,男孩又要過生日了,他還記得10年前女孩的承諾,但這張寫著誓言的空頭支票又能卻哪兒兌現?男孩回到了那座城市,那座寫滿了幸福的城市,尋找著他和她的足跡。還好城市和10年前基本沒什麼變化,不知不覺中,男孩又來到了那個公園。10年前的景象又回現,牽手的那座鐵索橋,漫步過的林間小道,和他曾經吻過女孩的地方。。。嗯?男孩發現了一座墳墓,無字碑後開滿了玖瑰花,男孩很奇怪。這時,一個掃地的老大爺走了過來,男孩好奇的問道這座墳墓的來歷,老人停了下來,無不嘆息的說。九年前,在另一座城市,這個女孩在一家KFC門前等人,可等了4個小時,那人還沒來,正當女孩想離開時,被兩名剛剛搶了銀行的歹徒****誤傷了,更不幸的是,女孩在被送往醫院的路中,救護車撞倒了一個男孩。浪費了不少時間。當送到醫院後,女孩因失血過多而死了。女孩死前說一定要葬在這里,因為她相信有一個她深愛著的男孩會來向她求婚,到時我會答應的。是他讓我相信了永遠。。。。哎,如果沒有撞到那個男孩,女孩一定能救活。男孩聽完老人的話呆住了,他猛的想起來那座城那時的二家CKFC,而男孩又沒說在哪家,正巧的是男孩去的那家是剛剛開業沒兩天的新店。
男孩明白了。。。
啊!
天空又在下雨
滴滴飄落我心裡
映出了你
多美麗
永世不能忘記
啊!
雲又在哭泣
那是只為你流的淚
在一起
什麼事
我都願意
。。。。。。。。。。
(完結篇)
第二天早上,公園的管理人員發現了一具男屍,那個男人安詳的躺在了那座墳墓上,靜靜的依著無字碑後的花壇。手裡還捧著99朵鮮紅的玖瑰花。。。
『叄』 一個人的遭遇的作品賞析
《一個人的遭遇》雖然也是一篇衛國戰爭題材的小說,但作者沒有完整地反映一個戰役,也沒有描寫前線戰斗的激烈情景,而是轉入對於戰爭的更加深沉的思考和評議,表現的是作者關於人的命運的關注,歌頌的是一個戰土失去了戰斗的可能、失去人身自由而成為俘虜以後所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本色,以及他對待自己的悲劇命運的各種感受。小說探索的是戰爭與人的關系,是普通人的生存問題。
小說第一次比較真實地揭露了蘇聯的真實生活,這是充滿了艱辛、不幸和眼淚的生活。小說第一次描述了為祖國作出巨大犧牲的蘇聯普通人的生活。在衛國戰爭的小說里,一般寫領袖和將軍的英勇,但對普通戰士寫得很少,就是寫普通一兵,也是類似《青年近衛軍》、《普通一兵》和《真正的人》一樣的戰斗英雄。而肖洛霍夫把普通人寫得很真實,沒有拔高,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就寫成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有人說,作品是俄國人道主義小說的復興:關心普通人,關心小人物。作品其實地再現了千百萬蘇聯人民共同經歷的痛苦生活,反映了侵略戰爭給一代人帶來的巨大災難.給他們的肉體和心靈所造成的無法彌合的創傷。索科烙夫是普通勞動者中的一員,他的一生沒有做出過什麼寶轟烈烈的驚人事跡,卻經歷了各種生活中的艱難困苦。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他的父母校餓死,成了孤兒,過早地體驗了生活的艱辛和苦難。但他沒有為生活的艱辛擊倒.好不容易過上了「心滿意足的生活」,戰爭的災難又迅速地粉碎了他的美好理想。在戰場上從不含冤叫苦,總是積極勇敢地爭取完成任務;在受傷被俘時,有過短暫的驚慌和膽怯.卻沒有向敵人低頭求饒;在集中營里滿懷仇恨殺死仇敵,兩次冒險越獄逃跑;就在戰爭行將結束,勝利的曙光顯露出來納時候,他失去了最後一個親人再次成了孤獨的人。戰爭結束後,他依舊沒有過上幸福的生活,被收走駕駛執照、失業、流落他鄉。可他還是堅強地挺立,還收養了一個在戰爭中失去了父母的孤兒,始終相信堅冰總有解凍的時刻。貌似乎淡的描寫寄託了作者對於索科洛夫這樣一個普通勞動者的關注、理解相同情,戰爭毀滅了他的家庭和幸福,卻沒有磨蝕嬸他生活的勇氣和良知,他收養孤兒萬尼亞,路上了坎坷的生活旅途,准備迎接命運的考驗。 小說的原文名字直譯應該是「一個人的命運」,如此誘使讀者去猜想:主人公是什麼樣的人,他究竟有什麼樣的命運。川而引起強烈的閱讀期待。小說人物的遭遇是隱喻性的,盡管這是一個短篇小說,但它通過表現一個人幾乎一生的經歷表達了更深刻的內容。我們通過主人公與敘述人的交談得知:索科洛夫開始自述的時候的第一句話是「我的生活開始時是平平常常的」、這果就己埋下伏筆。索科格夫生於1900年,他是20世紀的「同齡人」。這樣一來,平常小人物就有了不平常,這個人似乎就個再是一個遭遇普通的人,他只有了某種隱喻的意味。後來他自己告訴我們:他在國內戰爭中參加過紅軍、在1922年的大飢荒中,為給富農當長工才倖免於餓死,但他失去所有的親人,剩下他一人孤苦伶仃流亡。當他同孤兒院中的一個姑娘結婚,有了一個美滿的家庭。然而戰爭爆發,他上前線,幾經磨難。可是敵人的一顆炸彈夷平廠他的家,奪走妻子和一雙女兒,他重新又成了一個孤苦伶仃的人。
肖洛霍夫又通過激發讀者的聯想,在作品外構成更大的外在的隱喻文本,蘇聯人民半個多世紀前的道路則是被隱響的文本,索科洛夫的通路足以一個人的上下來「模擬」『個民族半個多世紀的命運:他和它的「生活曲線」是平行的,都是倒u型的道路,而且兩者之間具有編年史的疊合關系。蘇聯人民在20世紀前50年的道路,起點是艱難的。1921年的前有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以及此後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後來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是蘇聯人民歷史命運的高點。小說結尾處第一敘述者的獨白涉及萬尼亞有這樣一句話:「這個孩子將代他父親身邊成長、等到他長大,也能經受一切,並且克服自己道路上的各種障礙,如果祖國號召他這樣做的話」。這個敘述者一直在壓抑自己的情感,盡量不讓男人吝嗇的眼淚流出來,盡量不表露自己的態度。可是當他似乎是不經意間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不料他就以對萬尼亞命運的預測道出了20世紀下半期俄羅斯人民歷史道路的預言。
《一個人的遭遇》在敘事和隱喻之間形成文本以外的藝術張力。沒有生動的敘事,作品就容易空闊疏落,缺乏真實感和親近感,而在《一個人的遭遇》中,作家通過索科洛夫的自白,對戰爭中人性的存毀和流變作了動人的講述,使作品獨具格。沒有隱喻,作品就容易失之單薄平庸,缺乏厚重感和深刻性。《一個人的遭遇》通過主人公姓名和情節的隱喻、激發讀者產生聯想的標題,把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命運吸納進小說中。於是《—個人的遭遇》就成為20世紀俄羅斯民族的默示錄。
『肆』 神態 語言 動作描寫好的短篇小說
我覺得要把動態神態描寫好,其實根本不用查,如果家裡有長襪子,皮皮這本書的話,可以在上面找到動態和神態
『伍』 短篇小說丨小人物
阿土,人如其名,是個小人物。
他生於趙國偏遠山鎮,既沒有顯赫家世,也沒有英俊相貌,上不知天文地理,下不會十八般武藝,所謂的琴棋書畫更是沒一樣在行。像他這種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是個平凡人。
平凡人有平凡人的活法,不凡人有不凡人的活法,但無論哪種人,要想在亂世中生存下去,都必須會點本事。
阿土的本事是燒菜,而且燒得還不賴。同種食材,同種做法,別人做出來是一個味,經他手又是另一個味。但凡表面看起來相差無幾的兩道菜,擺上桌一動筷,只要是好吃,那就是阿土做的。
邯鄲長街,一列兵隊橫跨南北,騎馬走在最前端的是一位年輕將軍,瞧年紀不過二十齣頭,眼神卻是堅毅如鋼,如同身經百戰的老將,對勝負早已看淡。反觀他身後眾甲士,雖然一個個強裝鎮定,但臉上神情仍是難掩心中失落。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一場仗,他們又敗了。
「這場仗什麼時候才會結束?」阿土仰著頭躺在客棧窗門上,閉眼道。
掌櫃雙手交叉在胸前,看著店前路過的兵隊,嘆氣道:「或許得等到趙王放棄抵抗,割讓了邯鄲……」
「若是敗了,我們會怎麼樣?」阿土直起身,望向掌櫃。
「日子照過唄,對於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來說,勝和敗又有什麼區別呢?只不過是上頭換了一個人來管罷了。」
「也是,但若真換了魏國太守,我們還能像從前那樣生活嗎?」
「我怎麼知道!」掌櫃搖搖頭,轉身走到櫃台後,繼續方才手裡的活,「別瞎想了!戰爭不是我們這種小人物能決定的,你好好燒你的菜就是了!」
「哦……」阿土撇撇嘴,卸下肩上抹布,一邊擦著桌,一邊小聲道:「我只不過是好奇而已……」
「這有什麼可好奇的?」掌櫃頭也不抬,反問道:「難不成你還想去從軍衛國啊?」
「你別說,我以前還真想過!」阿土一聽這話,立馬來了精神,他走到櫃台前,以手中抹布為刀,揮道:「為此,我還練了一段時間的刀。」
「後來呢?」掌櫃嘴角一揚,蔑笑道。
「後來練了大半年,發現誰也打不過,遂就放棄了。」阿土雙手一攤,無奈道:「現在想想,自己就跟個傻子一樣。」
「現在不也一樣?」掌櫃停下筆,望向他,忍不住笑出了聲,「就你這瘦弱的身板,能打得過誰啊?」
阿土低頭掃了一眼自己纖細的手臂和身體,承認道:「所以我就沒去當兵,在家老實學做菜了。」
「算你識相!」
沉寂大殿,氣氛冷冰。
趙期身披軍甲低著頭,單膝跪在地上。
「我們不能再敗了!」案前,趙王看著殿上百官,來回踱步,「再敗,邯鄲可就沒了!」
「大王,魏軍兵多將廣,若正面交手,我軍當真是敵不過啊!」一旁的士大夫雙手作揖,正色道,「他們有畢武、魏循、張士開,而我們信得過的,就只有一個趙將軍啊!」
「敵不過也得敵!」趙王俯身拍案,厲聲道:「趙期,我命你再領十萬甲士前去邊境阻截魏軍!」
「大王,那可是二十萬魏軍啊!況且……況且現在我們已經沒有那麼多兵力了,能湊足五萬就……」
「不夠?不夠的話就再征!現在國難當頭……」
「大王。」這時,跪在地上沉默不語的趙期終於開口說話了,「臣有一計,不知當不當講。」
「講,快快講!」
「魏國大軍壓境,若此時臣再領五萬兵走,恐都城空虛啊!」
「那……那你說該怎麼辦?這出兵也不是,不出兵也不是……」
趙期利落起身,回頭掃一眼眾人,嚴肅道:「既然我們已連敗三仗,不如再敗一次,誘敵深入。」
「這!這怎麼能行!」士大夫一臉震驚道。
「是啊……這……」
趙王抬手打斷了眾人的議論,繼續道:「你打算怎麼做?」
「讓出邯鄲,並遣一千死士藏於民間,扮作百姓伺機而動,刺殺敵首。正所謂擒賊先擒王,要想阻止魏國大軍北上,唯有此計。」
趙王深吸一口氣,緩緩道:「你有多少成勝算?」
「不到一成。」趙期雙手抱拳,堅定道。
趙王凝視著他的雙眼,沒有說話。
「大王,如今我們已是無路可退了。」
「行吧。」趙王搖著頭,轉身背對眾人走回座位,嘆息道:「就按你說的辦。」
趙期點點頭,又道:「大王,若十天後臣未歸來……」
「你放心,我會讓餘下的五萬精兵堅守都城。」話至一半,趙王突然甩袖,仰天大喊,「寧死也不降他們!」
話音落下,殿上眾臣群起而呼,響聲洪亮,撼動天地。
「微臣願與趙國共存亡!」
市集里的人很多,其中有不少人來自魏國的鄴。早在三天前,邯鄲便已淪陷,鄉紳富豪聞風逃竄,城內留下的只剩平民。
「我回來了!」阿土兩手拎滿菜跨進店,卻見掌櫃倒在地上滿嘴是血,他身前圍著五名魏國士兵,其中有一人是將軍打扮,蹲在他面前,手裡抓著掌櫃平日里記賬用的筆。
「我們幾個在你這店裡吃飯是看得起你,你還跟我們算錢?」張士開丟下筆,用手掌輕拍掌櫃的臉,笑道:「真是出息啊!」
「誰……誰來都得算錢!」掌櫃撐起身子,倔強道。
「我呸!」張士開一巴掌扇在他臉上,吼道:「你算個什麼東西!敢這樣跟我說話!」
「掌櫃的!」阿土丟下手中菜撲上前去,卻被幾名魏兵攔在身後。
接連幾下,掌櫃的意識已是有些模糊,見他沒有再說話,張士開也停下動作,轉身離開客棧。
「掌櫃的!你……你醒醒啊!」魏兵向後一撤,阿土撲通一聲跪倒在掌櫃面前。
掌櫃眼冒金星,手在空中不自覺地搖了搖,示意他別擔心。
「掌櫃,你……你撐住啊!我這就送你到李大夫那裡!」
「不準去!」張士開聽見二人對話,在店門口停下腳步,轉身道:「就是要讓你們這些人長點記性!看下次還敢不敢這樣!你們幾個!」說著,他指了身旁五名甲士,命令道:「去!把邯鄲城裡的葯房都給我封鎖了!不許大夫醫治他!」
「你!」憤怒像團火,在阿土心中燃燒,他起身正欲發作,卻被掌櫃緊緊扣住胳膊,他回頭望向掌櫃,只見他搖著腦袋,彷彿在說不要沖動。
「記著點!只要爺來,你們就得好好伺候著,給錢?做夢去吧!沒讓你們這些趙國百姓做奴隸就不錯了!」說完,張士開大搖大擺地走出客棧,消失在街尾。
冷清的客棧里,阿土抱著掌櫃坐在地上。手邊,軀體漸涼,悲傷化作陰霾,掩去他心中熱血。
雖然他很想要這間客棧,卻從沒想過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得到。往後的日子裡,他果真就按張士開說的,好酒好菜招待魏兵,且分文不取。他本不想這么做,但無奈為了生存,他也只能這么做,誰叫他只是一介平民,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
黑雲,冷月。
寂寞與長街相擁無眠。
「給我追!」
話音一落,黑暗中支起數根火把照亮街道。
趙期捂著受傷的肩穿梭在陰影中,血不停從他身上滴下,像一個個路標,為身後追趕的人指明方向。瞧他這副無暇顧及的狼狽模樣,多少都能猜到這次刺殺行動的結果,他失敗了,敗得一塌糊塗。
「趙將軍?」准備打烊的阿土見到門外過路人的臉,不由得愣住了。
「你……你是?」趙期背倚著門,趁喘息之際在腦海里瘋狂搜索眼前人的姓名,然而幾輪下來,卻仍不知他叫什麼。這也難怪,他倆壓根就不認識,阿土也只是在街上見過他一次,而趙期就從沒見過這個人。
「先進來再說!」說著,阿土將趙期扶進客棧,帶他藏入後堂。
剛藏好沒多久,張士開連同魏循、畢武等幾名將軍便沖入客棧,搜查道:「都給我查仔細了!每一個角落都別放過!」
「喲!各位爺,今晚怎會有雅興來這里吃飯?」阿土笑著搓搓手,恭迎道。
「雅興個屁!」張士開找了一張大桌坐下,罵罵咧咧道:「差點就死了!」
「怎麼?有人刺殺您?」阿土收起笑容,驚道。
張士開點點頭,不屑道:「還好我反應快!不然……」
「將軍!」就在這時,後堂忽然傳來一聲急喊。
張士開起身瞪了阿土一眼,推開他奔入後堂,而和他一同前來的另外兩名將軍亦是緊隨其後。
後堂本就不大,更別說放進一口棺材之後,能站人的地方就沒幾個。
「怎麼回事?」
一甲士指著身前棺材,答道:「如今就差這口棺材沒查了,其他地方都搜過了,沒人。」
「這里怎麼會有棺材?」張士開扭頭望向阿土。
阿土搓著手,面露難色道:「這不……前幾天,您把掌櫃他……」
「原來是他!」張士開擺擺手,嫌棄道:「真晦氣!」說完,領著眾人回到前堂,喊道:「走,去下一個地方!」
「爺,您來都來了,不留下吃點再走?」阿土順水推舟,挽留道。
「還是算了……」張士開摸了摸肚子,猶豫半天,最後還是拒絕道:「今天不太方便……」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各位將軍大可以放心,留下來喝兩杯壓壓驚,沖沖喜。」
「這……」張士開看向另外兩名將軍,見二人也有些心動,便改口應下了,「行,那就來兩壺酒,燒幾道好菜!讓他們嘗嘗你阿土的手藝!」說著,他拍了拍畢武和魏循的肩,示意二人坐下。
「其他人,繼續去搜!」
「是!將軍!」一聲令下,眾人退出客棧。
觥籌交錯,月影斑駁。
幾杯酒下肚,張士開有些醉了,他猛地舉杯,扯著嗓子大聲呼喊,「還有誰能阻擋魏軍前進!」
「楚國?秦國?都不能!天下遲早歸我大魏!」
「說得好!」魏循和畢武亦是舉杯,肩並著肩,將手中酒一飲而盡。
「不。」阿土端著一木盒走出後堂,擺上桌,淡淡道,「還有一個人能阻止魏軍前進。」
「誰!」張士開皺眉道。
「我。」阿土笑著應道。
「你?你算哪根蔥啊?」張士開一聲冷哼。
「我?我只不過是一個小人物,不知道也罷!」說完,阿土翻開木盒,抓起里頭的菜刀,甩手朝他脖子砍去。這一刀很慢,就正常剁肉的速度,要是放在平時,以張將軍的身手,這一刀鐵定砍不中。但現在,他在酒菜里下了麻醉散,無論張將軍武功蓋世還是天下無雙,就算神仙來了,這一刀他也躲不了!
「啊!」
聽見慘叫聲的趙期再也不能忍了,這一計他已經失敗了,若此刻再搭上一個無辜之人的性命,他的良心又怎麼能安!想到這,他腿一蹬踢開棺材板,抬起刀,忍著劇痛沖出後堂。
前堂寂靜無聲,彷彿剛經歷了一場戰爭。
飯桌上插著一把菜刀,刀旁擺著三顆人頭,頭下是一地鮮血。
阿土坐在角落望著窗外,這時,屋外突然下起了大雨。
「你……你把他們都殺了?」趙期驚道:「你可知道他們是誰?」
阿土只點頭,不說話。
「你……你為什麼要這么做?」
「因為我不想活在魏國的統治之下,我們好生招待他們,他們卻高高在上,把我們當做奴隸使喚!」阿土癱軟在桌上,疲憊道:「掌櫃死後我才發現,還是以前的生活好啊。」
趙期掃一眼桌上頭顱,興奮道:「你在無形之中救了趙國!你是我們趙國的大英雄!」
「不,我不是什麼大英雄,我只是一個嚮往美好生活的小人物,僅此而已。」
趙期拎著桌上腦袋走出客棧,擲在地上,仰頭迎著風雨,放肆笑道:「這世上本就沒有什麼小人物,每一個平凡人的背後,都有他的不平凡之處!每個人都崇拜英雄,但其實人人都是英雄。」
『陸』 多麼迷人而恐怖的復仇:解讀《一桶白葡萄酒》
《一桶白葡萄酒》是偉大作家愛倫.坡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說,也是我看過的第一篇愛倫.坡的作品,描寫了一個人為了報復多次用言語傷害過自己的福圖納托,而制定了一個詳細周密的復仇計劃,在狂歡節的夜裡一步步將自己的仇人引向死亡深淵的故事。雖然這篇短篇小說已經寫成了一個多世紀,但在今天看來,還是那麼的引人入勝,讓人看後久久不能忘懷。
不同於其他小說在開始時的層層鋪墊,《一桶白葡萄酒》開篇就將「我」要殺人的意圖暴露出來,直接先將故事帶入高潮,讓讀者也立刻提起一口氣,等待著即將來臨的兇案。在期待中,我們看到了主人公「我」的一步步行動。
在狂歡節的夜裡,「我」找到了一身小丑裝扮喝的醉醺醺的福圖納托先生,跟他說」我「購進了一桶白葡萄酒,但卻不知道是不是上當受騙了,這一下子便讓對白葡萄酒極其感興趣的福圖納托動了心,非要去品鑒一下。
「我的朋友,這不行。原因倒不在於你有沒有約會,而是我看你正冷得夠嗆。我家地窖潮濕不堪。窖洞里到處都結中洞滿了硝石。」
「可咱們還是走吧。這冷算不了什麼。蒙特亞酒!你肯定被人蒙了。至於盧切西,他辨不出啥是雪利酒啥是蒙特亞酒。」
欲擒故縱的小伎倆讓福圖納托更加急切的想要見到那桶並不存在的白葡萄酒,急切的闖入」我「所布下的羅網之中,雜亂的街道沒人注意到兩個喬裝打扮的人回到宅邸,而僕人們則早已溜出去狂歡,在沒有任何目擊者的情況下,」我「帶領福圖納托向地窖的深處走去。
「我朋友的步態不甚平穩,每走一步他帽子上的戲鈴都丁當作響。」
小丑的裝扮和帽子上的鈴鐺總能給人帶來歡笑升鏈,而此時每一聲的鈴響,卻都意味著死神的腳步正在一步步逼近,「我」和讀者都非常清楚的意識到了這一點,而福圖納托,卻仍踉蹌的前行,絲毫沒有注意到哪裡不對勁,這讓人讀起來不禁心跳加速,既想要趕緊知吵培孫道「我」到底布下了什麼殺人手段,又為福圖納托即將消失的生命而擔心。
「喂,」我斷然說道,「咱們回去吧;你的健康要緊。你有錢,體面,有人敬慕,受人愛戴;你真幸運,就像我從前一樣。你應該多保重。.........說完我從堆放在窖土上的一長溜酒瓶中抽出一瓶,敲掉了瓶嘴。「喝吧。」我說著把酒遞給他。他睨視了我一眼,把酒瓶湊到嘴邊。接著他停下來朝我親熱地點了點頭,他帽子上的戲鈴隨之丁當作響。
你有錢、體面....就像我從前一樣,這里的反諷幾乎是在告訴福圖納託大難將至,而他已經被美酒和咳嗽搞亂了大腦,在喝了一瓶酒後,他還親熱的沖「我」點了點頭,感謝「我」的溫柔體貼,此處也再一次寫到了戲鈴的丁當作響,恐怖的氛圍進一步增強,我們彷彿已經看到死神已經顯露出了他的身影。
「我記不起你家的紋章圖案了。」
「藍色的底襯上一隻金色的大腳;金腳正把一條毒牙咬進腳後跟的巨蛇踩得粉身碎骨。」
「那紋章上的銘詞呢?」
「凡傷我者必受懲罰。」
「妙!」他說。
酒在他的眼睛裡閃耀,那些戲鈴越發丁零當郎。
福圖納托無意間問到了「我」的家徽和族語,凡傷我者必受懲罰,「我」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意圖,就差直接說出來我要殺了你,這是「我」極度的自信與自負,因為「我」十分清楚,福圖納托已經無法再逃脫了,戲鈴越發的丁當作響,讀者的心跳也隨之加快,死神正加快他的腳步,向福圖納托走來。
「你就不是個泥瓦匠。」
「我是的,」我說,「是的,是的。」
「你?不可能!一個泥瓦匠?」
「一個泥瓦匠。」我回答。
「給個暗號。」他說。
「這就是。」我一邊回答一邊從我短披風的褶層下取出一把泥刀。
「你在開玩笑,」他驚叫一聲並往後退了幾步。「不過咱們還是去看那桶蒙特亞酒吧。」
啊,凶器終於亮了出來,一把泥刀,在這封閉的地窖兼墓穴中,一把泥刀能做什麼呢?當然是砌一堵牆,把某個人永遠的留在這里,福圖納托有些清醒,可終究敵不過美酒的誘惑,無葯可救的人終要撞上死亡的羅網。
他正傻乎乎地站在那兒發愣,我已用鎖鏈把他鎖在了那道花崗石牆上。原來石壁上嵌著兩顆U形大鐵釘,兩釘平行相距約兩英尺。一顆釘上垂著一條不長的鐵鏈,另一顆上則懸著一把掛鎖。將那根鐵鏈繞過他腰間再把鏈端牢牢鎖上,這不過是幾秒鍾內的事。他當時驚得沒有反抗。我抽出鑰匙,退出了凹洞。
..........
說著話我已經在我剛才提到的那個骨堆上忙活開了。我把骨骸一塊塊拋到一邊,下面很快就露出了不少砌牆用的石塊和灰泥。用這些材料並憑借我那把泥刀,我開始干勁十足地砌牆封那個洞口。
終於,死神的手扼住了福圖納托的脖頸,而我也愉快的開始了最後一步,砌牆。全篇的高潮即將到來,因為我並沒有乾脆利落的殺掉他,而是將他捆在牆壁上,一點點的將他與這個地下墓窖封為一體,牆一層層的砌上,裡面的空氣也一點點減少,這種活埋式的恐怖讓人窒息。
突然,一串凄厲的尖叫聲從那被鎖住的人影嗓子里冒出,彷彿是猛地將我朝後推了—把。我一時間趑趄不前——我渾身發抖。隨後我拔出佩劍,伸進凹洞裡四下探戳;但轉念一想我又安下心來,伸手摸摸那墓洞堅固的結構,我完全消除了內心的恐懼。我重新回到牆前,一聲聲地回應那個人的尖叫:我應著他叫——我幫著他叫 ——我的音量和力度都壓過了他的叫聲。我這么一叫,那尖叫者反倒漸漸啞了。
復仇是痛快的,但「我」終究是在內心和道德上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垂死之人的尖叫讓「我」差點精神崩潰,但在這黑暗潮濕的地下墓穴中,黑暗和陰冷激發出了「我」內心深處的惡,作惡的快感激發了「我」的變態,我應和著他叫,我幫著他叫,在這片黑暗的地窖里,我就是上帝,我就是死神!
還是沒有回答。於是我將一支火把伸進那個尚未砌上的牆孔,並任其掉了下去。傳出來的回聲只是那些戲鈴的一陣丁當,我開始感到惡心——由於地窖里潮濕的緣故。我趕緊幹完我那份活兒,把最後一塊石頭塞進它的位置並抹好泥灰。靠著新砌的那堵石牆我重新豎起了原來那道屍骨組成的護壁。半個世紀以來沒人再動過那些屍骨。願亡靈安息!
鈴鐺聲最後一次響起,預示著死亡的終結。我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復仇,把福圖納托永遠的封在了地窖的牆壁里。沒人能知。
故事就這么戛然而止,讀者在目睹了「我」犯下一樁不可饒恕的罪行後迎來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我」被抓了嗎?還是一輩子逍遙法外?愛倫.坡並沒有寫,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處,讓讀者在看過後自己去思考,因為言語就置人於死地究竟是對還是錯?復仇的短暫快感過後又會給人帶來什麼永久性的影響?相信每個人在看完後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在區區數千字的小說中,愛倫.坡並沒有描寫什麼血腥的場面,卻用哥特式的陰郁筆法將道德上的邪惡,人性中的陰暗面,復仇的快感和恐懼一一呈現。
《一桶白葡萄酒》雖然沒有明確的結尾,但在愛倫.坡的《泄密的心》和《黑貓》這兩部作品中,我們卻似乎可以看到本篇主人公的結局,《泄密的心》老人的屍體被封在地板中,《黑貓》黑貓的屍體被封在牆中,但它們卻都像福圖納托頭上的戲鈴一樣,叮當叮當,一聲聲的敲在「我」的心頭,最終像一把巨錘,敲碎作惡者的心,也讓讀者經歷著一次次心靈上的震顫。
向愛倫.坡致敬
『柒』 冰心寫的《超人》的主要內容
心女士在《小說月報》的第12卷第4號上,發表了一篇叫做《超人》的短篇小說。發表的當時,我也覺得這標題新穎得很,便也懷著一肚子好奇心,把它翻看了一下。我記得那時候的感想,第一,覺得有點被那個標題騙了似的,第二,我總覺得這裡面穿了幾個大孔,作者本人似乎始終沒有把它看出。近來又在《小說月報》的第13卷第9號上,看見了署名劍三的一篇批評的文字,又在第12卷第11號的《小說月報》里,也尋出了潘垂統君的評論,好像都說冰心女士的這篇作品,是她整個思想的最高的表現,所以我又把那篇小說翻出來看了。可是我第二次把它看完了的時候,我仍覺得一年多以前的感想,依然沒有多大的變化,很頑固地主張自己,雖然中間夾著了兩篇還不能說是文藝批評的文字。�
這小說為什麼要叫做《超人》,雖然冬芬君的附註上說:「如果有不哭的啊,他不是『超人』」,我卻至今還是不懂,但這是作者的自由。作者對於「超人」這個詞,或許有特別的見
解,不過我們要知道作者在這篇作品裡面,實在沒有告訴我們什麼是超人,並且她也無須告
訴;所以若有人說何彬就是作者意中的超人的表現,說這樣才是超人,那樣不是超人,那就
不僅是武斷,而且要被作者暗笑了。(題目與本文,本來沒有關系,不過許多的人,每每把它們誤解了,我才順便說及。)�
就上面的兩節看起來,倒像我是在做批評的批評了。批評家的觀察與表現對不對,本也可以將對象去批評,不過我的目的,是在這里想把冰心女士的《超人》評論一下——像其餘的批評家一樣,把話說得謙恭一點,那麼,我是想在這里把我一個人關於《超人》的意見說說。�
冰心女士的作品,我看得不多,但是我僅由她的小說,可以看出她的詩人的天分很高,藝術家的手腕很足。就是她這篇小說,都比那些詩翁的大作,還要多有幾分詩意。她那豐富的想像力與真摯的心情,都很可愛,精細的描寫,與伶俐的筆致,也都把女性的特長發揮得出。但《超人》這篇小說,我卻不敢說是成功的作品,我現在取純正的態度,把我的意見寫出來,供大家的參考。�
凡有一種文藝我們能取為批評的對象的,是:�
觀察
藝術(Art)�
表現
文藝的 �
思想
效能(Effect) �
情緒
效能與藝術雖然不是可以獨立分離的,然為文藝批評時,卻不妨分別出來研究。�
《超人》這篇小說的宗旨,有人說作者的意思,是想表示由否定(Verneinung)達到肯定(Bejahung)的一種經過,就是:�
否定 肯定�
這種經過,本可以由種種的路途達到,《超人》指示我們可以達到的方法,卻是什麼呢?有人說是愛的實現,那麼,這種經過是:�
否定 愛的實現 肯定�
假使我們把《超人》依這種形式分解出來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各部分的表現工夫還沒有做到,作者的觀察不僅沒有深入,反有被客觀的現象蒙蔽了的樣子。�
譬如寫何彬的否定的時候,作者的描寫只是一些客觀的可見的現象,主觀的心的現象,少有提起。這確是表現上的一個缺陷。並且開首第一句就說:「何彬是一個冷心腸的青年」,
後面又說他面色冷然,好像作者真的想把何彬寫到極端否定的樣子,這是很不對的。近代人
的精神上的痛苦,不在於把一切都否定了,而在於只是懷疑與苦悶,什麼也不能肯定。否定
是負號的肯定,近代人若能真的否定起來,倒也可以減少多少痛苦,可是近代人之不能否定,正猶如他之不能肯定。真的,近代人只是懷疑,只是苦悶,苦的是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何彬對程姥姥所說的話,很顯出了他的懷疑,只是不甚深刻,也沒有把他內在的苦悶寫出來,看去時只越發增加了他的冷度。我在這地方覺得作者的觀察不深,不出客觀的現象以外,反被客觀的現象瞞過了。並且由極端的否定轉入肯定,不是經過一種媒介(Medium)所能辦到的。這樣的由這邊轉到那邊,必先有他的可能性(Possibility),就是要先到一個可以左可以右的一個零點(Zero Point),這樣的零點,就是近代人的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的懷疑與苦悶的狀態。由零點進而肯定,不可不有一種媒介,由否定達到零點,也不可不有另一種媒介,所以把否定到肯定的全經過寫出來的時候,就是:�
否定 媒介甲 零點 媒介乙 肯定�
換一句話說明出來的時候,就是由否定達到肯定,不可不先由媒介甲的作用由否定離開,達到可左可右的零點,然後再由媒介乙的作用,離開零點,直達肯定。所以像《超人》那樣把主人公寫到極端否定,不僅理論上說不過來,還使結構上生了一層缺陷。凡我們對於一個現象,不應當只就他的表面觀察,應當把藏在表面下深處的實在看出來,才能夠不為客觀的現象所蒙蔽了。何彬這樣的人,就《超人》的後半看起來,確是易於感動人的,他的淚珠好像不時充滿了他的雙眼。若像《超人》這樣寫出來,那就不過是一個神經質的感傷主義者(Sen
timentalist)了。所以《超人》若真是想表現達到肯定的經過,就還當把懷疑與苦悶的熱與
力寫出來,不要把他們看脫了,更不要說那些冷心腸的話。《小說月報》上的一個批評家很稱贊這個冷字,說「是作者苦心用力寫的,十分傷心,包含著許多眼淚,讀完這篇東西,細
想這個冷字而不哭,那真是全沒心肝的人」。這種舊式的、不講道理的、狂熱的批評,不僅於文藝批評沒有絲毫的益處,反易使人把文藝批評誤解了。為文藝批評的人,應當還要冷靜一點,應當還要嚴肅一點,應當深就全體的效能與藝術觀察——用冷靜嚴肅的態度觀察,也用冷靜嚴肅的態度表現出來才好。�
又如寫愛的實現的時候,用了一場夢境,這自然是很經濟的寫法;但這場夢境偏插在「至人無夢」以後,這確是自己無故把「三夜的往事」築起來了的效能,削成強弩之末了。那夢境前的「睡下的時候,他覺得熱極了」,雖然即刻用「累了兩天了,起居上自然有些反常」之類的女性特有的邏輯(Logic)來註解,卻也掩不了勉強的痕跡。祿兒的那封信,有人說是太不近現實,本來我們現在的社會程度太低,他們表現自己的能力太薄弱,原不僅一個無知識的祿兒是這個樣子,就是我們現在的上流階級以及知識階級,我們都不能在他們的言論中,
表現我們所要表現的思想與情緒,不過關於這一點,我卻不僅不說作者不好,因為時常感覺
同樣的苦處,我反不禁要表示同情於作者。我想可以在這里警告我們的青年作家,不要再想
在現在的一般人的言論裡面,織入高深的思想,我們暫時不能不丟了這條路,我們以後只能
在乾燥淺薄的言行的全部之中,取曲徑把我們的思想徐徐地暗示。既要顧及實情,又要不墮
入淺近的自然派的描寫,除此之外恐怕也沒有他法,這固然是很難的事情,不過我想也並不
是不可能的事。�
最後作者寫何彬肯定的時候,我覺得熱有餘而力實不足。本來最初寫得那般冰冷,接著又勉強安排了一回夢境,又使祿兒寫了一封很勉強的信,這全體的效能已經是很勉強的了;而作者寫何彬肯定的時候,又只用了他一封感傷的(Sentimental)信,與滿面的淚痕,他的舉止,卻仍沒有擺脫最初的灰色與冷度;我們由他的肯定,絲毫都看不出肯定的動力的效果,所以這全經過倒像微風偶過,在水面上吹起了一層漣漪,不久又仍歸寂靜了。真的肯定應當在本人的一生中,湧起永難消滅的一回激盪,而以餘力深深地給一種不可磨滅的印象於讀者的心裡。關於這地方,冰心是疏忽了一點的了。有人說看了何彬的信,就覺得非哭不可,但這是這封信的感傷(Sentimentalism)的成功,不能扯到全體的效能上去。小說家最大的努力,
應當注意在小說全部的戲劇的效能(Dramatic effect),批評家也應當持冷靜的態度,在這
些地方注意,不要學那些舊戲迷的喝彩。舊戲迷不解藝術,也不講效能,唱得又高又久,舞得又奇又怪的,便不惜高聲的喝彩;至於這些歌舞對於全劇的藝術與效能有什麼關系,他們是不管的,真的藝術作品,決不靠哪一部分的完善;藝術作品的完善,也在他的各個,也在他的全體(as a whole)。這全體應當是多樣的統一,一部分的出風頭,弄得不好,便會把統一破壞。《超人》的這封信,能使人不禁哭起來,實是它意外的成績,然而專就這封信說,我都覺得熱有餘而力不足。�
以上所言,是依許多批評家的評論,把《超人》作為描寫一個人自否定達到肯定之經過的作品,再把它剖解考究所得。究竟冰心女士作這短篇時,她自己的意思如何,我們無從詳悉;所以這樣批評,究竟有什麼意思,完全是一個未知數。不過我們由一篇作品,也不是決不能看出作者作那篇東西時的意思,我們多少是可以看得出的。我們所看出的作者的意思,與作者自己當時的意思是不是一樣,能不能一致,是在批評家的觀察力的大小,與作者自己的意識明顯的程度;有時批評家竟能看出作者自己還沒有覺到的地方,也是有的。冰心女士作《超人》這篇小說時的意思,許多的人都由事件的進行與結果,說她是想描寫一個人由否定達到肯定的經過;然而這種觀察的方法,難免偏於印象,難免不使舊的遠的印象為新的近
的印象所蒙蔽了,所以我想最好還是用一種歸納的方法。�
當我們把《超人》仔細讀過一遍的時候,奔濤一般起伏的諸印象之中,超群出類的共有三個:第一,沒有愛的(孤獨的)生活;第二,過去的追憶;第三,愛的實現(Realization)。它們的關系是:�
沒有愛的生活 過去的追憶 愛的實現�
就是從沒有愛的(孤獨的)生活,由過去的追憶,達到愛的實現的一種經過。我在這里提出過
去的追憶,或者有人不贊成,然而我敢說《超人》的最重要的內容就在這里。我想作者當時
的意思,也不外是想描寫我們與過去的關系——永遠相牽,永無終止的關系。我不想在這里
說及我們一個人怎樣忘不了自己的過去,怎樣眷念,怎樣渴望;然而我們一生的歷史,很無情地一頁頁翻過來了,永無回復的可能性,事愈不能,我們越想,只在我們這種想念之中,我們回復了多少過去了的我們。尋著了多少過去了的悲哀與歡喜——都一樣地要求我們感激的!當我們表現出這種陶醉的感激的時候,誰能不被激起狂熱的共鳴?《超人》得力的地方,就在這里。�
然而就我所新提出的經過看起來,《超人》的藝術,也仍不免有我前面說過的幾層缺點。她寫沒有愛的生活,也只就客觀的現象描寫,也錯在把何彬寫到了極端的否定;她寫過去的追憶,也很安插得勉強;她寫愛的實現,也是熱有餘而力不足。並且作者似乎沒有把愛的真諦看出。真的純潔的愛,在授而不在受,在與(to give)而不在取(to take)。愛好比黃昏時分的飛鳥,是要尋出可以棲息的一枝的,不得其所,是不能安息的,然而何彬是何等的無氣力,何等的冰冷!�
此外還有最後的,或者真與作者的本意一致的一種觀察。何彬在信中說:「你深夜的呻吟,使我想起了許多的往事,頭一件就是我的母親」,「她帶了你的愛來感動我」。就這些地方看起來,似乎作者的意思,不過是想描寫一個沒有愛的人,如何想起了慈母的愛情的一種經過。如果作者的意思真是這般的,那就未免更瑣碎了。�
我寫這一篇東西,絲毫沒有把《超人》故意說壞的成見,不過想把我的意見寫出來,供大家參考。有許多的話一定有人不贊成,也有許多的話,說得不十分徹底。冰心女士的詩人的天分是很高的,我在前頭說過,不須再說了。不過她的作品,不論詩與小說,都有一個共通的大缺點,就是她的作品,都有幾分被抽象的記述脹壞了的模樣。一個作品的戲劇的效能,
不能靠抽象的記述,動作(Action)是頂要緊的,最好是把抽象的記述投映(Project)在動作
里。我們的舊小說多被動作(實事)脹壞了,然而被抽象的記述脹壞,也是過猶不及。這許是
冰心偏重想像而不重觀察的結果,我在這里順便談談,也許不無益處。��
1922年11月30日�
(原載《創造季刊》第1卷第4期)
參考資料:http://www.bingxin.org/databank/yj/a/pbx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