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在線收聽

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在線收聽

發布時間: 2023-03-28 00:39:26

Ⅰ 《歐亨利短篇小說集》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歐·亨利短篇小說集》([美] 歐·亨利)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提取碼:lkte

書名:歐·亨利短篇小說集

作者:[美] 歐·亨利

譯者:牛振華

豆瓣評分:8.7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10-1

頁數:344

內容簡介:

《歐•亨利短篇小說集》內容簡介:歐·亨利像一個有著豐富閱歷的老水手,總能很自然地將他人生中的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來。這些故事如此貼近你的生活,讓你以為就發生在自己身邊。可是,在你忍不住對這種熟悉感到厭倦前,他又狠狠地給你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然後在你的目瞪口呆中揚長而去,只留下你獨自思索,獨自流淚,獨自微笑。

作者簡介:

歐·亨利(1862-1910年),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之一.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詩人」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歐·亨利善於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料,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他的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市聲》等,其中一些名篇如《警察與聖歌》、《聖賢的禮物》、《最後一片葉》、《帶傢具的房間》等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

Ⅱ 歐亨利 短篇小說

1、《麥琪的禮物》

《麥琪的禮物》是歐·亨利創作的短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聖誕節里發生在社會下層的小家庭中的故事。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僅夠維持生活的小職員,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賢惠善良的主婦。

他們的生活貧窮,但吉姆和德拉各自擁有一樣極珍貴的寶物。吉姆有祖傳的一塊金錶,德拉有一頭美麗的瀑布般的秀發。

為了能在聖誕節送給對方一件禮物,吉姆賣掉了他的金錶為德拉買了一套「純玳瑁做的,邊上鑲著珠寶」的梳子;

德拉賣掉了自己的長發為吉姆買了一條白金錶鏈。他們都為對方舍棄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而換來的禮物卻因此變得毫無作用了。

2、《警察與贊美詩》

《警察與贊美詩》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該短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窮困潦倒,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蘇比,因為寒冬想去監獄熬過,所以故意犯罪,去飯店吃霸王餐,擾亂治安,偷他人的傘,調戲婦女等,然而這些都沒有讓他如願進監獄;

最後,當他在教堂里被贊美詩所感動,想要從新開始,改邪歸正的時候,警察卻將他送進了監獄。該小說展示了當時美國下層人民無以為生的悲慘命運。

「警察」和「贊美詩」在標題中雖然是形式上對等排列,但作為支配人類生存選擇的兩股力量是不對等的。在警察與贊美詩的二元對立中,以「警察」為代表的國家政權永遠支配著和控制著以「贊美詩為代表的精神力量。

3、《最後一片葉子》

《最後一片葉子》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該作品描寫一位老畫家為患肺炎而奄奄一息的窮學生畫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的故事。

瓊西在寒冷的十一月患上了嚴重的肺炎,並且其病情越來越重。作為畫家的她,將生命的希望寄託在窗外最後一片藤葉上,以為藤葉落下之時,就是她生命結束之時。

於是,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念。作為她的朋友蘇很傷心,便將瓊西的想法告訴了老畫家貝爾曼,這個老畫家是個脾氣火爆,愛取笑人的酒鬼,終日與酒為伴。

畫了近四十年的畫,一事無成,每天都說要創作出一篇驚世之作,卻始終只是空談。但是他對這兩位年青的畫家卻是照顧有佳。他聽到了此事後,便罵了一通,但仍無計可施。

然而令人驚奇的事發生了:盡管屋外的風颳得那樣厲害,而鋸齒形的葉子邊緣已經枯萎發黃,但它仍然長在高高的藤枝上。

瓊西看到最後一片葉子仍然掛在樹上,葉子經過凜冽的寒風依然可以存留下來, 自己為什麼不能?於是又重拾生的信念,頑強地活了下來。

可是故事並不是到此就結束了,真相才剛剛打開:原來是年過六旬的貝爾曼,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為了畫上最後一片藤葉,因著涼,染上了肺炎。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終於完成了令人震撼的傑作。

4、《二十年後》

《二十年後》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一對在紐約一起長大、情同兄弟的朋友鮑勃和吉米·威爾斯,他們在鮑勃即將啟程去西部冒險的時候,約定20年後在同樣的時間、地點再次見面。

20年來,他們誰也不曾忘記過這個約定。鮑勃從西部不遠萬里來赴約,支撐他的是只要對方還記得這次約定,那無論做什麼都是值得的。對於鮑勃來說,吉米永遠都是最忠實、最令他信任的朋友。

然而,20年後再見面時,等待他們的不是重逢的喜悅,命運卻把他們分別放在了法律天平的兩端,鮑勃是警方正在通緝的要犯,而吉米卻是接到命令努力追捕「狡猾的鮑勃」的警察。

對於吉米來說,究竟是繼續保持對摯友的忠誠,還是履行自己作為警察的職責,他最終選擇了後者。

該小說通過這兩個青年20年後重逢之際所發生的意外變化,反映了美國19世紀後半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深刻變遷。

5、《紅毛酋長的贖金》

《紅毛酋長的贖金》,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文章講述了一個綁架的故事。

「我」與比爾在一個名叫頂峰鎮的地方,綁架了這個鎮上有名望的居民埃比尼澤多塞特的獨子,「我們」原想靠他去敲詐埃比尼澤;

然而「我們」萬萬沒想到,這個孩子捉弄人,一開始,「我們」三個扮印第安人玩,後來這個孩子越來越囂張,越來越捉弄人,還把其中一個人弄傷了,讓比爾差點成了精神崩潰者。

最後「我」把勒索信送到埃比尼澤的家,可後來「我們」卻被埃比尼澤給敲詐,實在是因為「我們」無法忍受著個孩子,最後的結果,「我們」把孩子送回去,並且給了他父親250元。

Ⅲ 《歐·亨利短篇小說選》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歐·亨利短篇小說選》([美] 歐·亨利)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_2fcXu9Kreh5nUQbTN1OeA

提取碼: ubyz

書名:歐·亨利短篇小說選

作者:[美] 歐·亨利

譯者:王楫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12-1

頁數:293

內容簡介:

歐·亨利是20世紀初期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發表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作品內容貼近群眾生活,篇幅短小精悍,情節引人入勝,語言富於藝術表現力,甚為讀者喜愛,他被譽為「美國的莫泊桑」。他的一些名篇,如《賢人的禮物》(舊譯《麥琪的禮物》)、《警察和贊美詩》、《最後一片藤葉》等,不愧為短篇小說的傑作,本選集選譯了四十二篇。

作者簡介:

歐·亨利(O'Henry, 1862-1910)是享有國際聲譽的美國短篇小說家,被稱為「短篇小說大王」、世界三位短篇小說大師之一。一生共創作短篇小說近300篇。他的小說情節生動,結構緊湊,故事奇特,可讀性強,而且經常有一個別出心裁、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尾。他這種獨特的創作風格,對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影響很大,在文學史上佔有不容忽視的地位。

Ⅳ 歐亨利 短篇小說

1、《麥琪的禮物》

《麥琪的禮物》是歐·亨利創作的短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聖誕節里發生在社會下層的小家庭中的故事。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僅夠維持生活的小職員,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賢惠善良的主婦。

他們的生活貧窮,但吉姆和德拉各自擁有一樣極珍貴的寶物。吉姆有祖傳的一塊金錶,德拉有一頭美麗的瀑布般的秀發。

為了能在聖誕節送給對方一件禮物,吉姆賣掉了他的金錶為德拉買了一套「純玳瑁做的,邊上鑲著珠寶」的梳子;

德拉賣掉了自己的長發為吉姆買了一條白金錶鏈。他們都為對方舍棄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而換來的禮物卻因此變得毫無作用了。

2、《警察與贊美詩》

《警察與贊美詩》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該短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窮困潦倒,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蘇比,因為寒冬想去監獄熬過,所以故意犯罪,去飯店吃霸王餐,擾亂治安,偷他人的傘,調戲婦女等,然而這些都沒有讓他如願進監獄;

最後,當他在教堂里被贊美詩所感動,想要從新開始,改邪歸正的時候,警察卻將他送進了監獄。該小說展示了當時美國下層人民無以為生的悲慘命運。

「警察」和「贊美詩」在標題中雖然是形式上對等排列,但作為支配人類生存選擇的兩股力量是不對等的。在警察與贊美詩的二元對立中,以「警察」為代表的國家政權永遠支配著和控制著以「贊美詩為代表的精神力量。

3、《最後一片葉子》

《最後一片葉子》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該作品描寫一位老畫家為患肺炎而奄奄一息的窮學生畫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的故事。

瓊西在寒冷的十一月患上了嚴重的肺炎,並且其病情越來越重。作為畫家的她,將生命的希望寄託在窗外最後一片藤葉上,以為藤葉落下之時,就是她生命結束之時。

於是,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念。作為她的朋友蘇很傷心,便將瓊西的想法告訴了老畫家貝爾曼,這個老畫家是個脾氣火爆,愛取笑人的酒鬼,終日與酒為伴。

畫了近四十年的畫,一事無成,每天都說要創作出一篇驚世之作,卻始終只是空談。但是他對這兩位年青的畫家卻是照顧有佳。他聽到了此事後,便罵了一通,但仍無計可施。

然而令人驚奇的事發生了:盡管屋外的風颳得那樣厲害,而鋸齒形的葉子邊緣已經枯萎發黃,但它仍然長在高高的藤枝上。

瓊西看到最後一片葉子仍然掛在樹上,葉子經過凜冽的寒風依然可以存留下來, 自己為什麼不能?於是又重拾生的信念,頑強地活了下來。

可是故事並不是到此就結束了,真相才剛剛打開:原來是年過六旬的貝爾曼,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為了畫上最後一片藤葉,因著涼,染上了肺炎。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終於完成了令人震撼的傑作。

4、《二十年後》

《二十年後》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一對在紐約一起長大、情同兄弟的朋友鮑勃和吉米·威爾斯,他們在鮑勃即將啟程去西部冒險的時候,約定20年後在同樣的時間、地點再次見面。

20年來,他們誰也不曾忘記過這個約定。鮑勃從西部不遠萬里來赴約,支撐他的是只要對方還記得這次約定,那無論做什麼都是值得的。對於鮑勃來說,吉米永遠都是最忠實、最令他信任的朋友。

然而,20年後再見面時,等待他們的不是重逢的喜悅,命運卻把他們分別放在了法律天平的兩端,鮑勃是警方正在通緝的要犯,而吉米卻是接到命令努力追捕「狡猾的鮑勃」的警察。

對於吉米來說,究竟是繼續保持對摯友的忠誠,還是履行自己作為警察的職責,他最終選擇了後者。

該小說通過這兩個青年20年後重逢之際所發生的意外變化,反映了美國19世紀後半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深刻變遷。

5、《紅毛酋長的贖金》

《紅毛酋長的贖金》,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文章講述了一個綁架的故事。

「我」與比爾在一個名叫頂峰鎮的地方,綁架了這個鎮上有名望的居民埃比尼澤多塞特的獨子,「我們」原想靠他去敲詐埃比尼澤;

然而「我們」萬萬沒想到,這個孩子捉弄人,一開始,「我們」三個扮印第安人玩,後來這個孩子越來越囂張,越來越捉弄人,還把其中一個人弄傷了,讓比爾差點成了精神崩潰者。

最後「我」把勒索信送到埃比尼澤的家,可後來「我們」卻被埃比尼澤給敲詐,實在是因為「我們」無法忍受著個孩子,最後的結果,「我們」把孩子送回去,並且給了他父親250元。

Ⅳ 有沒有歐亨利短篇小說

帶傢具出租的房間

〔美〕歐·亨利/著 羅達十/譯

在紐約西區南部的紅磚房那一帶地方,絕大多數居民都如時光一樣動盪不定、

遷移不停、來去匆匆。正因為無家可歸,他們也可以說有上百個家。他們不時從這

間客房搬到另一間客房,永遠都是那麼變幻無常——在居家上如此,在情感和理智

上也無二致。他們用爵士樂曲調唱著流行曲「家,甜美的家」;全部家當用硬紙盒

一拎就走;纏緣於闊邊帽上的裝飾就是他們的葡萄藤;拐杖就是他們的無花果樹。

這一帶有成百上千這種住客,這一帶的房子可以述說的故事自然也是成百上千

。當然,它們大多干癟乏味;不過,要說在這么多漂泊過客掀起的餘波中找不出一

兩個鬼魂,那才是怪事哩。
一天傍晚擦黑以後,有個青年男子在這些崩塌失修的紅磚大房中間轉悠尋覓,

挨門挨戶按鈴。在第十二家門前,他把空當當的手提行李放在台階上,然後揩去帽

沿和額頭上的灰塵。門鈴聲很弱,好像傳至遙遠、空曠的房屋深處。
這是他按響的第十二家門鈴。鈴聲響過,女房東應聲出來開門。她的模樣使他

想起一隻討厭的、吃得過多的蛆蟲。它已經把果仁吃得只剩空殼,現在正想尋找可

以充飢的房客來填充空間。
年輕人問有沒有房間出租。
「進來吧,」房東說。她的聲音從喉頭擠出,嘎聲嘎氣,好像喉嚨上綳了層毛

皮。「三樓還有個後間,空了一個星期。想看看嗎?」
年輕人跟她上樓。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一線微光緩和了過道上的陰影。他們不

聲不響地走著,腳下的地毯破爛不堪,可能連造出它的織布機都要詛咒說這不是自

己的產物。它好像已經植物化了,已經在這惡臭、陰暗的空氣中退化成茂盛滋潤的

地衣或滿地蔓延的苔蘚,東一塊西一塊,一直長到樓梯上,踩在腳下像有機物一樣

粘糊糊的。樓梯轉角處牆上都有空著的壁龕。它們裡面也許曾放過花花草草。果真

如此的話,那些花草已經在污濁骯臟的空氣中死去。壁龕裡面也許曾放過聖像,但

是不難想像,黑暗之中大大小小的魔鬼早就把聖人拖出來,一直拖到下面某間客房

那邪惡的深淵之中去了。
「就是這間,」房東說,還是那副毛皮嗓子。「房間很不錯,難得有空的時候

。今年夏天這兒還住過一些特別講究的人哩——從不找麻煩,按時提前付房租。自

來水在過道盡頭。斯普羅爾斯和穆尼住了三個月。她們演過輕松喜劇。布雷塔·斯

普羅爾斯小姐——也許你聽說過她吧——喔,那隻是藝名兒——就在那張梳妝台上

邊,原來還掛著她的結婚證書哩,鑲了框的。煤氣開關在這兒,瞧這壁櫥也很寬敞

。這房間人人見了都喜歡,從來沒長時間空過。」
「你這兒住過很多演戲的?」年輕人問。
「他們這個來,那個去。我的房客中有很多人在演出界幹事。對了,先生,這

一帶劇院集中,演戲的人從不在一個地方長住。到這兒來住過的也不少。他們這個

來,那個去。」
他租下了房間,預付了一個星期的租金。他說他很累,想馬上住下來。他點清

了租金。她說房間早就准備規矩,連毛巾和水都是現成的。房東走開時,——他又

——已經是第一千次了——把掛在舌尖的問題提了出來。
「有個姑娘——瓦西納小姐——埃盧瓦絲·瓦西納小姐——你記得房客中有過

這人嗎?她多半是在台上唱歌的。她皮膚白嫩,個子中等,身材苗條,金紅色頭發

,左眼眉毛邊長了顆黑痣。」
「不,我記不得這個名字。那些搞演出的,換名字跟換房間一樣快,來來去去

,誰也說不準。不,我想不起這個名字了。」
不。總是不。五個月不間斷地打聽詢問,千篇一律地否定回答。已經花了好多

時間,白天去找劇院經理、代理人、劇校和合唱團打聽;晚上則夾在觀眾之中去尋

找,名角兒會演的劇院去找過,下流污穢的音樂廳也去找過,甚至還害怕在那類地

方找到他最想找的人。他對她獨懷真情,一心要找到她。他確信,自她從家裡失蹤

以來,這座水流環繞的大城市一定把她蒙在了某個角落。但這座城市就像一大團流

沙,沙粒的位置變化不定,沒有基礎,今天還浮在上層的細粒到了明天就被淤泥和

粘土覆蓋在下面。
客房以假惺惺的熱情迎接新至的客人,像個暗娼臉上堆起的假笑,紅中透病、

形容枯槁、馬馬虎虎。破舊的傢具、破爛綢套的沙發、兩把椅子、窗戶間一碼寬的

廉價穿衣鏡、一兩個燙金像框、角落裡的銅床架——所有這一切折射出一種似是而

非的舒適之感。
房客懶洋洋地半躺在一把椅子上,客房則如巴比倫通天塔的一個套間,盡管稀

里糊塗扯不清楚,仍然竭力把曾在這里留宿過的房客分門別類,向他細細講來。
地上鋪了一張雜色地毯,像一個艷花盛開的長方形熱帶小島,四周是骯臟的墊

子形成的波濤翻滾的大海。用灰白紙裱過的牆上,貼著緊隨無家可歸者四處漂流的

圖片——「胡格諾情人」,「第一次爭吵」,「婚禮早餐」,「泉邊美女」。壁爐

爐額的樣式典雅而莊重,外面卻歪歪斜斜扯起條花哨的布簾,像舞劇里亞馬遜女人

用的腰帶。爐額上殘留著一些零碎物品,都是些困居客房的人在幸運的風帆把他們

載到新碼頭時拋棄不要的東西——一兩個廉價花瓶,女演員的畫片,葯瓶兒,殘缺

不全的撲克紙牌。
漸漸地,密碼的筆形變得清晰可辨,前前後後居住過這間客房的人留下的細小

痕跡所具有的意義也變得完整有形。
梳妝台前那片地毯已經磨得只剩麻紗,意味著成群的漂亮女人曾在上面邁步。

牆上的小指紋表明小囚犯曾在此努力摸索通向陽光和空氣之路。一團濺開的污跡,

形如炸彈爆炸後的影子,是杯子或瓶子連同所盛之物一起被砸在牆上的見證。穿衣

鏡鏡面上用玻璃鑽刀歪歪扭扭地刻著名字「瑪麗」。看來,客房留宿人——也許是

受到客房那俗艷的冷漠之驅使吧——
曾先先後後在狂怒中輾轉反側,並把一腔憤懣傾泄在這個房間上。傢具有鑿痕

和磨損;長沙發因凸起的彈簧而變形,看上去像一頭在痛苦中扭曲的痙攣中被宰殺

的可怖怪物。另外某次威力更大的動盪砍去了大理石壁爐額的一大塊。地板的每一

塊拼木各自構成一個斜面,並且好像由於互不幹連、各自獨有的哀怨而發出尖叫。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那些把所有這一切惡意和傷害施加於這個房間的人居然就是曾

一度把它稱之為他們的家的人;然而,也許正是這屢遭欺騙、仍然盲目保持的戀家

本性以及對虛假的護家神的憤恨點燃了他們胸中的沖天怒火。一間茅草房——只要

屬於我們自己——我們都會打掃、裝點和珍惜。
椅子上的年輕人任這些思緒繚繞心間,與此同時,樓中飄來有血有肉、活靈活

現的聲音和氣味。他聽見一個房間傳來吃吃的竊笑和淫盪放縱的大笑;別的房間傳

來獨自咒罵聲,骰子的格格聲,催眠曲和嗚嗚抽泣;樓上有人在興致勃勃地彈班卓

琴。不知什麼地方的門砰砰嘭嘭地關上;架空電車不時隆隆駛過;後面籬牆上有隻

貓在哀叫。他呼吸到這座房子的氣息。這不是什麼氣味兒,而是一種潮味兒,如同

從地窖里的油布和朽木混在一起蒸發出的霉臭。
他就這樣歇在那兒,突然,房間里充滿木犀草濃烈的芬芳。它乘風而至,鮮明

無誤,香馥沁人,栩栩如生,活脫脫幾乎如來訪的佳賓。年輕人忍不住大叫:「什

么?親愛的?」好像有人在喊他似地。他然後一躍而起,四下張望。濃香撲鼻而來

,把他包裹其中。他伸出手臂擁抱香氣。剎那間,他的全部感覺都給攪混在一起。

人怎麼可能被香味斷然喚起呢?喚起他的肯定是聲音。難道這就是曾撫摸、安慰過

他的聲音?
「她在這個房間住過,」他大聲說,扭身尋找起來,硬想搜出什麼征跡,因為

他確信能辨認出屬於她的或是她觸摸過的任何微小的東西。這沁人肺腑的木犀花香

,她所喜愛、唯她獨有的芬芳,究竟是從哪兒來的?
房間只馬馬虎虎收拾過。薄薄的梳妝台桌布上有稀稀拉拉五六個發夾——都是

些女性朋友用的那類東西,悄聲無息,具有女性特徵,但不標明任何心境或時間。

他沒去仔細琢磨,因為這些東西顯然缺乏個性。他把梳妝台抽屜搜了個底朝天,發

現一條丟棄的破舊小手絹。他把它蒙在臉上,天芥菜花的怪味刺鼻而來。他順手把

手絹甩在地上。在另一個抽屜,他發現幾顆零星紐扣,一張劇目表,一張當鋪老闆

的名片,兩顆吃剩的果汁軟糖,一本夢釋書。最後一個抽屜里有一個女人用的黑緞

蝴蝶發結。他猛然一楞,懸在冰與火之間,處於興奮與失望之間。但是黑緞蝴蝶發

結也只是女性莊重端雅但不具個性特徵的普通裝飾,不能提供任何線索。 〔美〕

歐·亨利/著 羅達十/譯

在紐約西區南部的紅磚房那一帶地方,絕大多數居民都如時光一樣動盪不定、

遷移不停、來去匆匆。正因為無家可歸,他們也可以說有上百個家。他們不時從這

間客房搬到另一間客房,永遠都是那麼變幻無常——在居家上如此,在情感和理智

上也無二致。他們用爵士樂曲調唱著流行曲「家,甜美的家」;全部家當用硬紙盒

一拎就走;纏緣於闊邊帽上的裝飾就是他們的葡萄藤;拐杖就是他們的無花果樹。

這一帶有成百上千這種住客,這一帶的房子可以述說的故事自然也是成百上千

。當然,它們大多干癟乏味;不過,要說在這么多漂泊過客掀起的餘波中找不出一

兩個鬼魂,那才是怪事哩。
一天傍晚擦黑以後,有個青年男子在這些崩塌失修的紅磚大房中間轉悠尋覓,

挨門挨戶按鈴。在第十二家門前,他把空當當的手提行李放在台階上,然後揩去帽

沿和額頭上的灰塵。門鈴聲很弱,好像傳至遙遠、空曠的房屋深處。
這是他按響的第十二家門鈴。鈴聲響過,女房東應聲出來開門。她的模樣使他

想起一隻討厭的、吃得過多的蛆蟲。它已經把果仁吃得只剩空殼,現在正想尋找可

以充飢的房客來填充空間。
年輕人問有沒有房間出租。
「進來吧,」房東說。她的聲音從喉頭擠出,嘎聲嘎氣,好像喉嚨上綳了層毛

皮。「三樓還有個後間,空了一個星期。想看看嗎?」
年輕人跟她上樓。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一線微光緩和了過道上的陰影。他們不

聲不響地走著,腳下的地毯破爛不堪,可能連造出它的織布機都要詛咒說這不是自

己的產物。它好像已經植物化了,已經在這惡臭、陰暗的空氣中退化成茂盛滋潤的

地衣或滿地蔓延的苔蘚,東一塊西一塊,一直長到樓梯上,踩在腳下像有機物一樣

粘糊糊的。樓梯轉角處牆上都有空著的壁龕。它們裡面也許曾放過花花草草。果真

如此的話,那些花草已經在污濁骯臟的空氣中死去。壁龕裡面也許曾放過聖像,但

是不難想像,黑暗之中大大小小的魔鬼早就把聖人拖出來,一直拖到下面某間客房

那邪惡的深淵之中去了。
「就是這間,」房東說,還是那副毛皮嗓子。「房間很不錯,難得有空的時候

。今年夏天這兒還住過一些特別講究的人哩——從不找麻煩,按時提前付房租。自

來水在過道盡頭。斯普羅爾斯和穆尼住了三個月。她們演過輕松喜劇。布雷塔·斯

普羅爾斯小姐——也許你聽說過她吧——喔,那隻是藝名兒——就在那張梳妝台上

邊,原來還掛著她的結婚證書哩,鑲了框的。煤氣開關在這兒,瞧這壁櫥也很寬敞

。這房間人人見了都喜歡,從來沒長時間空過。」
「你這兒住過很多演戲的?」年輕人問。
「他們這個來,那個去。我的房客中有很多人在演出界幹事。對了,先生,這

一帶劇院集中,演戲的人從不在一個地方長住。到這兒來住過的也不少。他們這個

來,那個去。」
他租下了房間,預付了一個星期的租金。他說他很累,想馬上住下來。他點清

了租金。她說房間早就准備規矩,連毛巾和水都是現成的。房東走開時,——他又

——已經是第一千次了——把掛在舌尖的問題提了出來。
「有個姑娘——瓦西納小姐——埃盧瓦絲·瓦西納小姐——你記得房客中有過

這人嗎?她多半是在台上唱歌的。她皮膚白嫩,個子中等,身材苗條,金紅色頭發

,左眼眉毛邊長了顆黑痣。」
「不,我記不得這個名字。那些搞演出的,換名字跟換房間一樣快,來來去去

,誰也說不準。不,我想不起這個名字了。」
不。總是不。五個月不間斷地打聽詢問,千篇一律地否定回答。已經花了好多

時間,白天去找劇院經理、代理人、劇校和合唱團打聽;晚上則夾在觀眾之中去尋

找,名角兒會演的劇院去找過,下流污穢的音樂廳也去找過,甚至還害怕在那類地

方找到他最想找的人。他對她獨懷真情,一心要找到她。他確信,自她從家裡失蹤

以來,這座水流環繞的大城市一定把她蒙在了某個角落。但這座城市就像一大團流

沙,沙粒的位置變化不定,沒有基礎,今天還浮在上層的細粒到了明天就被淤泥和

粘土覆蓋在下面。

客房以假惺惺的熱情迎接新至的客人,像個暗娼臉上堆起的假笑,紅中透病

、形容枯槁、馬馬虎虎。破舊的傢具、破爛綢套的沙發、兩把椅子、窗戶間一碼寬

的廉價穿衣鏡、一兩個燙金像框、角落裡的銅床架——所有這一切折射出一種似是

而非的舒適之感。
房客懶洋洋地半躺在一把椅子上,客房則如巴比倫通天塔的一個套間,盡管稀

里糊塗扯不清楚,仍然竭力把曾在這里留宿過的房客分門別類,向他細細講來。
地上鋪了一張雜色地毯,像一個艷花盛開的長方形熱帶小島,四周是骯臟的墊

子形成的波濤翻滾的大海。用灰白紙裱過的牆上,貼著緊隨無家可歸者四處漂流的

圖片——「胡格諾情人」,「第一次爭吵」,「婚禮早餐」,「泉邊美女」。壁爐

爐額的樣式典雅而莊重,外面卻歪歪斜斜扯起條花哨的布簾,像舞劇里亞馬遜女人

用的腰帶。爐額上殘留著一些零碎物品,都是些困居客房的人在幸運的風帆把他們

載到新碼頭時拋棄不要的東西——一兩個廉價花瓶,女演員的畫片,葯瓶兒,殘缺

不全的撲克紙牌。
漸漸地,密碼的筆形變得清晰可辨,前前後後居住過這間客房的人留下的細小

痕跡所具有的意義也變得完整有形。
梳妝台前那片地毯已經磨得只剩麻紗,意味著成群的漂亮女人曾在上面邁步。

牆上的小指紋表明小囚犯曾在此努力摸索通向陽光和空氣之路。一團濺開的污跡,

形如炸彈爆炸後的影子,是杯子或瓶子連同所盛之物一起被砸在牆上的見證。穿衣

鏡鏡面上用玻璃鑽刀歪歪扭扭地刻著名字「瑪麗」。看來,客房留宿人——也許是

受到客房那俗艷的冷漠之驅使吧——
曾先先後後在狂怒中輾轉反側,並把一腔憤懣傾泄在這個房間上。傢具有鑿痕

和磨損;長沙發因凸起的彈簧而變形,看上去像一頭在痛苦中扭曲的痙攣中被宰殺

的可怖怪物。另外某次威力更大的動盪砍去了大理石壁爐額的一大塊。地板的每一

塊拼木各自構成一個斜面,並且好像由於互不幹連、各自獨有的哀怨而發出尖叫。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那些把所有這一切惡意和傷害施加於這個房間的人居然就是曾

一度把它稱之為他們的家的人;然而,也許正是這屢遭欺騙、仍然盲目保持的戀家

本性以及對虛假的護家神的憤恨點燃了他們胸中的沖天怒火。一間茅草房——只要

屬於我們自己——我們都會打掃、裝點和珍惜。
椅子上的年輕人任這些思緒繚繞心間,與此同時,樓中飄來有血有肉、活靈活

現的聲音和氣味。他聽見一個房間傳來吃吃的竊笑和淫盪放縱的大笑;別的房間傳

來獨自咒罵聲,骰子的格格聲,催眠曲和嗚嗚抽泣;樓上有人在興致勃勃地彈班卓

琴。不知什麼地方的門砰砰嘭嘭地關上;架空電車不時隆隆駛過;後面籬牆上有隻

貓在哀叫。他呼吸到這座房子的氣息。這不是什麼氣味兒,而是一種潮味兒,如同

從地窖里的油布和朽木混在一起蒸發出的霉臭。
他就這樣歇在那兒,突然,房間里充滿木犀草濃烈的芬芳。它乘風而至,鮮明

無誤,香馥沁人,栩栩如生,活脫脫幾乎如來訪的佳賓。年輕人忍不住大叫:「什

么?親愛的?」好像有人在喊他似地。他然後一躍而起,四下張望。濃香撲鼻而來

,把他包裹其中。他伸出手臂擁抱香氣。剎那間,他的全部感覺都給攪混在一起。

人怎麼可能被香味斷然喚起呢?喚起他的肯定是聲音。難道這就是曾撫摸、安慰過

他的聲音?
「她在這個房間住過,」他大聲說,扭身尋找起來,硬想搜出什麼征跡,因為

他確信能辨認出屬於她的或是她觸摸過的任何微小的東西。這沁人肺腑的木犀花香

,她所喜愛、唯她獨有的芬芳,究竟是從哪兒來的?
房間只馬馬虎虎收拾過。薄薄的梳妝台桌布上有稀稀拉拉五六個發夾——都是

些女性朋友用的那類東西,悄聲無息,具有女性特徵,但不標明任何心境或時間。

他沒去仔細琢磨,因為這些東西顯然缺乏個性。他把梳妝台抽屜搜了個底朝天,發

現一條丟棄的破舊小手絹。他把它蒙在臉上,天芥菜花的怪味刺鼻而來。他順手把

手絹甩在地上。在另一個抽屜,他發現幾顆零星紐扣,一張劇目表,一張當鋪老闆

的名片,兩顆吃剩的果汁軟糖,一本夢釋書。最後一個抽屜里有一個女人用的黑緞

蝴蝶發結。他猛然一楞,懸在冰與火之間,處於興奮與失望之間。但是黑緞蝴蝶發

結也只是女性莊重端雅但不具個性特徵的普通裝飾,不能提供任何線索。

隨後他在房間里四處搜尋,像一條獵狗東嗅西聞,掃視四壁,趴在地上仔細查

看拱起的地氈角落,翻遍壁爐爐額和桌子、窗簾和門簾、角落裡搖搖欲墜的酒櫃,

試圖找到一個可見的、但他還未發現的跡象,以證明她就在房間裡面,就在他旁邊

、周圍、對面、心中、上面,緊緊地牽著他、追求他,並通過精微超常的感覺向他

發出如此哀婉的呼喚,以至於連他愚鈍的感覺都能領悟出這呼喚之聲。他再次大聲

回答「我在這兒,親愛的!」然後轉過身子,目瞪口呆,一片漠然,因為他在木犀

花香中還察覺不出形式、色彩、愛情和張開的雙臂。唔,上帝啊,那芳香是從哪兒

來的?從什麼時候起香味開始具有呼喚之力?就這樣他不停地四下摸索。
他把牆縫和牆角掏了一遍,找到一些瓶塞和煙蒂。對這些東西他不屑一顧。但

有一次他在一折地氈里發現一支抽了半截的紙雪茄,鐵青著臉使勁咒了一聲,用腳

後跟把它踩得稀爛。他把整個房間從一端到另一端篩了一遍,發現許許多多流客留

下的無聊、可恥的記載。但是,有關可能曾住過這兒的、其幽靈好像仍然徘徊在這

里的、他正在尋求的她,他卻絲毫痕跡也未發現。
這時他記起了女房東。
他從幽靈縈繞的房間跑下樓,來到透出一縫光線的門前。
她應聲開門出來。他竭盡全力,剋制住激動之情。
「請告訴我,夫人,」他哀求道,「我來之前誰住過那個房間?」
「好的,先生。我可以再說一遍。以前住的是斯普羅爾斯和穆尼夫婦,我已經

說過。布雷塔·斯普羅爾斯小姐,演戲的,後來成了穆尼夫人。我的房子從來聲譽

就好。他們的結婚證都是掛起的,還鑲了框,掛在釘子上——」
「斯普羅爾斯小姐是哪種女人——我是說,她長相如何?」
「喔,先生,黑頭發,矮小,肥胖,臉蛋兒笑嘻嘻的。他們一個星期前搬走,

上星期二。」
「在他們以前誰住過?」
「嗨,有個單身男人,搞運輸的。他還欠我一個星期的房租沒付就走了。在他

以前是克勞德夫人和她兩個孩子,住了四個月;再以前是多伊爾老先生,房租是他

兒子付的。他住了六個月。都是一年以前的事了,再往以前我就記不得了。」
他謝了她,慢騰騰地爬回房間。房間死氣沉沉。曾為它注入生機的香氣已經消

失,木犀花香已經離去,代之而來的是發霉傢具老朽、陳腐、凝滯的臭氣。
希望破滅,他頓覺信心殆盡。他坐在那兒,獃獃地看著噝噝作響的煤氣燈的黃

光。稍許,他走到床邊,把床單撕成長條,然後用刀刃把布條塞進門窗周圍的每一

條縫隙。一切收拾得嚴實緊扎以後,他關掉煤氣燈,卻又把煤氣開足,最後感激不

盡地躺在床上。
按照慣例,今晚輪到麥克庫爾夫人拿罐子去打啤酒。她取酒回來,和珀迪夫人

在一個地下幽會場所坐了下來。這是房東們聚會、蛆蟲猖厥的地方。
「今晚我把三樓後間租了出去,」珀迪夫人說,杯中的酒泡圓圓的。「房客是

個年輕人。兩個鍾頭以前他就上床了。」
「嗬,真有你的,珀迪夫人,」麥克庫爾夫人說,羨慕不已。「那種房子你都

租得出去,可真是奇跡。那你給他說那件事沒有呢?」她說這話時悄聲細語,嘎聲

啞氣,充滿神秘。
「房間里安起傢具嘛,」珀迪夫人用她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說,「就是為了

租出去。我沒給他說那事兒,麥克庫爾夫人。」
「可不是嘛,我們就是靠出租房子過活。你的生意經沒錯,夫人。如果知道這

個房間里有人自殺,死在床上,誰還來租這個房間呢。」
「當然嘛,我們總得活下去啊,」珀迪夫人說。
「對,夫人,這話不假。一個星期前我才幫你把三樓後間收拾規矩。那姑娘用

煤氣就把自己給弄死了——她那小臉蛋兒多甜啊,珀迪夫人。」
「可不是嘛,都說她長得俏,」珀迪夫人說,既表示同意又顯得很挑剔。「只

是她左眼眉毛邊的痣長得不好看。再來一杯,麥克庫爾夫人。」

Ⅵ 歐亨利短篇小說集txt

《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提取碼:qi13

《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精選了歐·亨利最優秀的二十九篇短篇小說。

Ⅶ 《歐·亨利短篇小說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美] 歐·亨利)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Z8ntYtONB2sdwPevoiTczQ

提取碼:ed7i

書名: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

作者:[美] 歐·亨利

譯者:崔爽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1

頁數:320

內容簡介:

《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精選了歐·亨利二十九篇短篇小說代表作:被人們所熟知的《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葉子》、《帶傢具出租的房間》……充滿神秘色彩的《綠色之門》、《托賓的手相》……拜金主義背景下發生的《財神與愛神》、《擦亮的燈》……

他的故事展現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悲憫、獨特的幽默和不到最後一秒絕對猜不到的結局,帶給您拍案叫絕的讀書體驗。它們描繪了歐·亨利那廣闊的世界,從他摯愛的紐約街道,到國界以南充滿異域風情的地方。

歐·亨利的作品將會一直成為好故事的典範。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美]歐·亨利,(1862.9.11-1910.6.5)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20世紀初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以「歐·亨利」的筆名發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說,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以「含淚微笑」的創作風格,出人意料的「歐·亨利式結尾」而聞名於世。他的一生十分傳奇,曾做過葯劑師、畫家、出納員,歌手、演員、記者等多種職業,並一度入獄,服刑期間認真寫作,後成為職業作家,共留下一部長篇小說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說作品。

崔爽,1984年出生在長沙的山東人,十歲起開始定居廣東。本科畢業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高級翻譯專業,後進入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伊甸園字幕組元老,擁有8年資深美劇翻譯經驗。參與翻譯的主要代表作品:《越獄》《冰與火之歌》

熱點內容
推薦鑒定珠寶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4 06:46:25 瀏覽:590
團寵短篇女主迷糊小說月月 發布:2025-07-04 06:41:32 瀏覽:103
殺龍到異界的輕小說是什麼 發布:2025-07-04 06:35:30 瀏覽:718
類似刀劍的輕小說 發布:2025-07-04 06:27:05 瀏覽:809
元君瑤小說結局 發布:2025-07-04 06:26:09 瀏覽:990
皇後重生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04 06:21:31 瀏覽:684
小說雙面膠胡麗娟的結局 發布:2025-07-04 06:18:37 瀏覽:603
收進國家圖書館的網路小說 發布:2025-07-04 06:15:43 瀏覽:398
重生盤龍的我小說在線收聽 發布:2025-07-04 06:14:08 瀏覽:739
總裁抱著嬌妻開會的小說 發布:2025-07-04 05:58:16 瀏覽: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