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張笑天短篇小說全集

張笑天短篇小說全集

發布時間: 2023-03-27 22:01:13

⑴ 張笑天、韋連成小說《愛的葬禮》

愛的葬禮

張笑天、韋連成

內容提要
這是描寫唐代末年的一個愛情悲劇的中篇小說。
作品的主人公馮香羅,是一個心地善良而又異常美麗的女性,在她與表兄即將結發為婚之際,不幸被搶入宮廷,從此遭受了種種磨難,使得她一生愛不遂願,冤不能伸,最近被親生皇兒所毒害。臨終前,她向上蒼哭喊道:「天理呀!天理良心何在?」在那封建王朝的桎梏下,在那皇權主宰一切的年代,哪裡還有什麼「天理良心」,她只能懷著深仇大恨,痛苦地離開地獄一般的人世間。馮香羅她那對黃兒的真誠母愛,所得到的報應,只是死後一次虛偽的葬禮。
本書結構嚴謹,故事曲折生動,情節起伏跌宕,語言優美流暢。

千年古墓睡美人
號稱中華民族文化搖籃的黃河之濱,洛水之陽,出現了一樁令史學大師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奇事。
完全由於偶然的機會,農民們在疏通洛河一條灌渠時,發掘出一座保存得驚人完好的古墓葬。消息一傳出,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金石學家,還有醫學家們蜂擁而至。地下博物院對他們的吸引力,怕要遠遠超過現代科學的新成就。
然而,當考古隊小心翼翼地伐倒墓葬周圍的白果樹,相思樹,一層層破土,露出考究而堂皇的墓道時,無不目瞪口呆,大惑不解。這些善於廊清歷史陰霾,還歷史於本來面目的史學大師們傷透了腦筋。
應當承認,這座氣勢不凡的古墓葬,無論款式,格局或裝璜,葬儀,都非一般貴族所有,更不要說民間了。你看,正殿和東、西側室中堆滿的大量隨葬器皿中,諸如九十九件編鍾,各種宮廷樂器,各種祭器、烹器,幾乎全是宮中御用之物。從玉石供桌上那一尊三尺高的玉雕鳳凰來推斷,墓里埋葬的肯定是國後或公主,是女性。
可是她的身分標志,一點文學資料沒有。沒有墓誌銘,也沒有碑文。假如死者具有這樣的身價,為什麼墓前沒有享殿,寢陵前也沒有石人,石獸拱衛呢?
莫名其妙!史學家們愈是想解開謎團,歷史彷彿愈是同他們開玩笑,同他們捉迷藏,使學者們長久地陷在歷史陳跡的迷霧中。
其實,從墓壙堊質地的壁畫和停靈台上楠木棺槨上的彩繪,以及大量「開成」,「會昌」年號的宣窯、定窯陶瓷殉葬品來斷定,不難判定死者生活的大致年代是在晚唐,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事情怪就怪在漢白玉供桌前那個男人骷髏上。這個屍骨的兩條腿骨是平行伸出的,頭骨落在供台上,由此可以斷定,這個男性死者是坐在那裡死去的,而且左胳膊尺骨上還套著一直蟹黃鐲子,工藝粗俗,質地粗劣,純系民間用物,與其他御用殉葬品無法類比。
這是第一個謎!
男人為什麼戴女人鐲子,而且又只戴一隻?這男人是墓主人的殉葬者嗎?自從戰國時期奴隸制崩潰以後,用活人殉葬的殘酷陋規早已絕跡,不但出土古墓沒有發現先例,史乘也無從記載。何況,即使這男人是殉葬者,通常只能在側室墓穴中,斷無與女主人同穴而眠的道理。
倘若說這男性骷髏當年是與女主人合葬或死後並骨的,更說不清名堂。女主人既然有如此炫赫的墓葬規格,她的合葬者勢必是丈夫,那如何連一個棺槨都沒有、暴屍於外?又像和尚那樣坐化呢?
隨即,有人得到了新線索,在男性門齒間,發現了一枚玉石圖章,顯然當年是含到口中的。這原來是一枚陰紋小纂名章。當這枚圖章用上印泥,在生萱紙上印出來時,人們發現,那名字是:潞州李上源。一位精通古曲專攻唐宋斷代史的學者大叫起來:「李上源?這不是唐代歌仙嗎?」
一句話提醒了大家。是啊,李上源是晚唐馳名的詩人、樂師,他承襲了音樂家祖孝孫的「大唐雅樂」,曾整理過三十一曲、八十四調,不但精通十五和樂,而且擅長辭令。他的重要功績還在於他把西諒國傳入唐朝的「霓裳羽衣曲」加以傳播,素有「歌仙」美號,這是史書有所記載的。
史學家意想不到在十多個世紀以後,竟會在地下寢殿里與青史留名的唐代名人幸會!雖然未免對李上源差不多像殉葬者的地位不平。
一個史學家毫不費力地查到了李上源的年譜,其卒年雖無詳文披載,卻大約可斷定在後梁開平年間(公元九世紀初)。
很快又得到了印證,堆滿相思紅豆的玉石提供桌香爐旁,有一隻沒有燃盡的金字紅燭,足有胳膊粗細,剝去堆積的蠟淚,分明能辨出「開平大梁」的字樣。
既不是合葬者,又不是殉葬者,那麼李上源是以著什麼身份、通過什麼渠道進入墓室的呢?
人們盡管不願意,還是自然而然地想到掘屍盜墓者。
李上源這樣名滿天下的儒士名流,會干出這種下流勾當嗎?何況,這座墓穴是破頂發掘的,鋪得平整均勻的白堊土、木炭、青石都沒有絲毫損壞的痕跡。如果說掘墓人是從墓門進來的更不可信,因為厚重的、有消息機關的石門是從裡面用幾噸重的滑動石杵頂死的。從墓室里陳列的祭器、享器完好無損的情況來看,李上源是盜墓賊的臆想盡可以排除。
學者們不得不把希望寄託在開棺。

棺槨金碧輝煌,共有三層。外層是矩形黑漆彩繪楠木巨襯,足有三米長,金漆雖然局部剝落,仍能看出許多工筆故事圖畫,有「天女散花」,有「觀音送子」,其中左面一幅最大,是「西域十六國藩王歲貢圖」,皇家儀仗,西域胡服使者衣飾歷歷可見。第二層棺木是朱紅大漆的,塗滿了笙、瑟、琴、笛和編鍾等樂器,還有類似莫高窟壁畫風格的舞蹈場面,大約畫的是「七德舞」,這是唐代宮廷舞,披銀甲執戟而舞,隊形多變而整齊,分列兩廂的樂工竟達一百二十八人之多。
內棺也是朱紅色,無彩繪,是卯榫十分嚴密的紫檀拼成,叩起來叮叮有聲,像是盛滿了水的木檀。內棺棺蓋上覆蓋著一塊涓地刺綉品,月白色聯珠對鳥紋錦上綉了一幅「霓裳羽衣曲全圖」,上面的人物舞姿各異、神態栩栩,七彩絲線一點都不減當年色澤。
最令人不解的是紋錦上方,綉著一首七言絕句,只是沒有署名字。
在場的斷代史專家們,無不精湛於全唐詩的,可這首詩卻在《全唐詩》里不見,是什麼人所作,又是什麼人精工綉出呢?
這首唐詩是這樣的:
高山流水對誰彈?
曲江池畔忍恨眠。
莫道人間富貴怨,
堪羨嫦卿飛咣寒。

⑵ 有沒有寫朱元璋的書

1、《朱元璋傳》-吳晗

《朱元璋傳》是2008年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吳晗。本書講述了明太祖朱元璋從一名貧窮放牛娃,經過自身努力奮斗,最終創立明朝,成為明太祖的傳奇一生。

1948年寫定的版本,當時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潑,語言生動,正當盛年。在他筆下,一個歷經艱辛磨難,乞討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氣度恢宏的統帥;一個勤政愛民、夙興夜寐又猜忌心極重,殺戮成性的矛盾復雜多面的帝王形象活靈活現,本書終成明史及帝王傳記的不朽名著。

2、《權力野獸朱元璋》-張笑天

歷史小說《權力野獸朱元璋》與《權力野獸朱棣》為其巔峰之作,因從精彩繁復的正史中,充分還原歷史人物的權術細節與心路歷程,自出版以來,深受讀者喜愛。

《權力野獸朱元璋》:全面講述朱元璋無權、謀權、奪權、掌權的權術人生!朱元璋對待權力,擁有野獸對待獵物一樣的本能:強烈的慾望,可怕的耐心,漫長的潛伏,混亂中保持警醒,判斷出真正的機會,露出獠牙,發出致命一擊。這個嗜權如命的明朝開國皇帝,留給世人的卻是一個太平盛世,史稱「洪武之治」。

3、《黑白朱元璋》-龔篤清

本書記錄朱元璋從小和尚到開國皇帝的傳奇故事,揭示農民皇帝剝皮肅貪誅殺功臣的心路歷程。

作者龔篤清,也曾打過工,也曾教過書,有幸從北京師范大學獲得過碩士頭銜,便投身於出版生涯,為文全憑興趣,興之所至,東塗西抹,常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也曾寫過小說,也曾寫過散文、文學評論,有中短篇小說集《色癲》及長篇小說數部問世。

後進行學術探究,出版過《馮夢龍新論》和《明代八股文史探》,眼下正在撰寫《明代科舉史探》,鑽研點人棄我取的學問。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理事,湖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副秘書長。

4、《明太祖傳》-陳煥鋮

《明太祖傳》依據正史,抉取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的典型事跡,以人物為脈絡,匯為一編。舉凡明太福成長軼事、揭竿起兵、逐鹿中原、登基稱帝、鞏固政權、經濟政策、文化教育等事跡,全部囊括其中。

本書採用人物小傳的方式,除明太祖外,還介紹了與明太祖有關的近六十位人物,包括前後帝王、後妃公主、近幸列侯、文臣武將、割據群雄等,並作了分類,釐清了傳主與明太祖的關系。本書為讀者了解明太祖、了解明朝歷史,提供了一個便捷、可信的途徑。

5、《為什麼偏偏是朱元璋》-明河在天

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從一無所有的乞丐變成唯我獨尊的帝王,率領農民義軍打敗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風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變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師,果斷與謹慎,權謀與機變,信任與多疑,鐵血與懷柔,在他的身上奇異結合,他就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

縱觀他的奮斗歷程,比最荒誕的小說都顯得更不真實,他的奮斗比歷代帝王的成功之路都更驚心動魄和值得考究。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的體內究竟蘊藏著怎樣一種能量,能將自己從棄石點化成黃金,將眾人化腐朽為神奇?

為什麼偏偏是朱元璋?是歷史和機遇選擇了他,還是他去創造了歷史和機遇?

朱元璋的故事,或許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傳奇,而應該是我們的人生範本。

⑶ 一九八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十五篇是

1978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班主任》 劉心武 《人民文學》1977年第11期

《神聖的使命》 王亞平 《人民文學》1978年第9期

《窗口》 莫 伸 《人民文學》1978年第1期

《我們的軍長》 鄧友梅 《上海文藝》1978年第7期

《湘江一夜》 周立波 《人民文學》1978年第7期

《足跡》 王願堅 《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

《頂凌下種》 成 一 《汾水》1978年第1期

《願你聽到這支歌》 李 陀 《人民文學》1978年第12期

《弦上的夢》 宗 璞 《人民文學》1978年第12期

《傷痕》 盧新華 《文匯報》1978年8月11期

《從森林裡來的孩子》 張 潔 《北京文藝》1978年第7期

《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 張承志 《人民文學》1978年第10期

《辣椒》 張有德 《人民文學》1978年第4期

《取經》 賈大山 《河北文藝》1977年第4期

《滿月兒》 賈平凹 《上海文藝》1978年第3期

《最寶貴的》 王 蒙 《作品》1978年第7期

《獻身》 陸文夫 《人民文學》1978年第4期

《墓場與鮮花》 蕭 平 《上海文藝》1978年第11期

《眼鏡》 劉富道 《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

《姻緣》 孔捷生 《作品》1978年第8期

《抱玉岩》 祝興義 《安徽文藝》1978年第7期

《「不稱心」的姐夫》 關庚寅 《鴨綠江》1978年第7期

《看守日記》 齊 平 《解放軍文藝》1978年第12期

《芙瑞達》 於 土《廣東文藝》1978年第1期

《珊瑚島上的死光》 童恩正 《人民文學》1978年第8期

1977—1980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中國作家協會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1977~1980)

一等獎

人到中年 湛容 《收獲》1980年第1期

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葉蔚林《芙蓉》1980年第3期

天雲山傳奇 魯彥周《清明》1979年第 1期

犯人李銅鍾的故事 張一弓《收獲》1980年第1期

蝴蝶 王蒙 《十月》1980年第4期

二等獎

土壤 汪浙成、溫小任《收獲》1980年第6期

迫趕隊伍的女兵們鄧友梅 《十月》1979年第1期

啊! 馮驥才 《收獲》1979年第6期

大牆下的紅玉蘭 從維熙 《收獲》1979年第2期

蒲柳人家 劉紹棠 《十月》1980年第3期

淡淡的晨霧 張抗抗 《收獲》1980年第3期

開拓者 蔣子龍 《十月》1980年第6期

三生石 宗璞 《十月》1980年第3期

甜甜的刺毒 (土家族)孫健忠 《芙蓉》1980年第1期

驚心動魄的一幕 路遙 《當代》1980年第3期

1979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喬廠長上任記 蔣子龍 《人民文學》第7期

小鎮上的將軍 陳世旭 《十月》第3期

剪輯錯了的故事 茹志鵑(女) 《人民文學》第2期

彩雲歸 李棟、王雲高 《人民文學》第5期

我們家的炊事員 母國政 《北京文藝》第6期

岡扎與哈利 樊天勝 《人民文學》第4期

記憶 張弦 《人民文學》第3期

悠悠寸草心 王蒙 《上海文學》第9期

誰生活得更美好 張潔(女) 《工人日報》7月15日

戰士通過雷區 張天民 《人民文學》第7期

信任 陳忠實 《陝西日報》6月3日

藍藍的木蘭溪 葉蔚林 《人民文學》第6期

話說陶然亭 鄧友梅 《北京文藝》第2期

內奸 方之 《北京文藝》第3期

李順大造屋 高曉聲 《雨花》第7期

因為有了她 孔捷生 《人民文學》第10期

我愛每一片綠葉 劉心武 《人民文學》第6期

我應該怎麼辦? 陳國凱 《作品》第2期

重返 金河 《上海文學》第4期

羅浮山血淚祭 申傑英 《十月》第2期

辦婚事的年輕人 包川(女) 《人民文學》第7期

空谷蘭 (白族)張長 《解放軍文藝》第12期

雕花煙斗 馮驥才 《當代》第2期

獨特的旋律 周嘉俊 《上海文學》第2期

努爾曼老漢和獵狗巴力斯(哈薩克族)艾克拜爾 米吉提 《新疆文藝》第3期

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西線軼事 徐懷中 《人民文學》第1期

鄉場上 何士光 《人民文學》第8期

月食 李國文 《人民文學》第3期

三千萬 柯雲路 《人民文學》第11期

笨人王老大 錦雲、王毅 《北京文學》第7期

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 蔣子龍 《新港》第5期

陳奐生上城 高曉聲 《人民文學》第2期

靈與肉 張賢亮 《朔方》第9期

夏 張抗抗(女) 《人民文學》第5期

西望茅草地 韓少功 《人民文學》第10期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張弦 《上海文學》第1期

活佛的故事 (蒙古族)瑪拉沁夫 《人民日報》7月12日

钁柄韓寶山 張石山 《汾水》第8期

心香 葉文玲(女) 《當代》第2期

勿忘草 周克芹 《四川文學》第4期

南湖月 劉富道 《人民文學》第7期

天山深處的「大兵」 李斌奎 《解放軍文藝》第9期

你是共產黨員嗎? 張林 《當代》第3期

空巢 冰心(女) 《北方文學》第3期

春之聲 王蒙 《人民文學》第5期

結婚現場會 馬烽 《人民文學》第1期

丹鳳眼 陳建功 《北京文學》第8期

紅線記 羅旋 《人民文學》第8期

小販世家 陸文夫 《雨花》第1期

最後一個軍禮 方南江、李荃 《解放軍文藝》第11期

手杖 京夫 《延河》第1期

彩色的夜 王群生 《紅岩》第2期

美與丑 (藏族)益希卓瑪(女) 《人民文學》第6期

海風輕輕吹 呂雷 《作品》第12期

賣蟹 王潤滋 《山東文學》第10期

一九八一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

《內當家》王潤滋《人民文學》1981年第3期

《賣驢》趙本夫《鍾山》1981年第2期

《一個獵人的懇求》[鄂溫克族]烏熱爾圖《民族文學》1981年第5期

《飄逝的花頭巾》陳建功《北京文學》1981年第6期

《女炊事班長》簡嘉《青春》1981年第8期

《路障》達理《海燕》1981年第10期

《黑箭》劉厚明《人民文學》1981年第5期

《普通老百姓》遲松年《鴨綠江》1981年第2期

《山月不知心裡事》周克芹《四川文學》1981年第8期

《少年chen女》舒群《人民文學》1981年第4期

《大淖記事》汪曾祺《北京文學》1981年第4期

《頭像》林斤瀾《北京文學》1981年第1期

《蛾眉》劉紹棠《上海文學》1981年第7期

《黑娃照相》張一弓《上海文學》1981年第7期

《爬滿青藤的木屋》古華《十月》1981年第2期

《飛過藍天》韓少功《中國青年》1981年第13期

《本次列車終點》王安憶(女)《上海文學》1981年第10期

《金鹿兒》航鷹(女)《新港》1981年第4期

《拜年》魯南《山東文學》1981年第8期

《最後一簍春茶》王振武《芳草》1981年第3期

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高山下的花環 李存葆 《十月》1982年第6期

赤橙黃綠青藍紫 蔣子龍 《當代》1981年第4期

洗禮 韋君宜 《當代》1982年第1期

人生 路遙 《收獲》1982年第3期

黑駿馬 (回族)張承志 《十月》1982年第6期

禍起蕭牆 水運憲 《收獲》1981年第1期

相見時難 王蒙 《十月》1982年第2期

那五 鄧友梅 《北京文學》1982年第4期

太子村的秘密 諶容 《當代》1982年第4期

燕兒窩之夜 魏繼新 《青年文學》1982年第5期

苦夏 江浙成、溫小鈺 《小說界》1982年第1期

射天狼 朱蘇進 《昆侖》1982年第1期

流逝 王安憶 《鍾山》1982年第6期

普通女工 孔捷生 《小說界》1982年第3期

張鐵匠的羅曼史 張一弓 《十月》1982年第二期

駝峰上的愛 馮苓植 《收獲》1982年第2期

沙海的綠蔭 朱春雨 《十月》1981年第3期

遠去的白帆 從維熙 《收獲》1982年第1期

你在想什麼 顧笑言 《花城》1981年第2期

山道彎彎 譚談 《芙蓉》1981年第1期

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拜年 蔣子龍 《人民文學》第3期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曉聲 《北方文學》第8期

八百米深處 孫少山 《北方文學》第2期

明姑娘 航鷹 《青年文學》第1期

哦,香雪 鐵凝 《青年文學》第5期

不僅僅是留戀 金河 《人民文學》第11期

種包穀的老人 何士光 《人民文學》第6期

敬禮!媽媽 宋學武 《海燕》第9期

女大學生宿舍 喻杉 《芳草》第2期

三角梅 王中才 《解放軍文藝》第6期

賠你一隻金鳳凰 李叔德 《長江文藝》第1期

火紅的雲霞 呂雷 《人民文學》第1期

七岔犄角的公鹿(鄂溫克族)烏熱爾圖《民族文學》第5期

第九個售貨亭 姜天民 《青春》第8期

漆黑的羽毛 石言 《雨花》第9期

芨芨草 鮑昌 《新港》第8期

聲音 張煒 《山東文學》第5期

母親與遺像 海波 《人民文學》第4期

老霜的苦悶 矯健 《文匯月刊》第1期

遠處的代木聲 (土家族)蔡測海《民族文學》第10期

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圍牆 陸文夫 《人民文學》83年第2期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史鐵生 《青年文學》83年第1期

搶劫即將發生…… 楚良 《星火》83年第8期

陣痛 鄧剛 《鴨綠江》83年第4期

秋雷湖之戀 石言 《人民文學》83年第10期

兵車行 唐棟 《人民文學》83年第5期

琥珀色的篝火 烏熱爾圖(鄂溫克族) 《民族文學》83年第10期

那山、那人、那狗 彭見明 《萌芽》83年第5期

親戚之間 林元春(朝鮮族)清玉譯 《民族文學》83年第9期

公路從門前過 石定 《山花》83年第7期

條件尚未成熟 張潔(女) 《北京文學》83年第9期

樹上的鳥兒 王戈 《飛天》83年第9期

沙灶遺風 李杭育 《北京文學》83年第5期

肖爾布拉克 張賢亮 《文匯》月刊83年第2期

雪國熱鬧鎮 劉兆林 《解放軍文藝》83年第7期

遭遇之樂 陶正 《北京文學》83年第4期

除夕夜 達理 《人民文學》83年第5期

旋轉的世界 陳繼光 《人民文學》83年第11期

四個四十歲的女人 胡辛(女) 《百花洲》83年第6期

船過青浪灘 劉艦平 《萌芽》83年第7期

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山中,那十九座墳塋》李存保《昆侖》1984年第6期

《今夜有暴風雪》梁曉聲《青春》增刊1983年第1期

《迷人的海》鄧剛《上海文學》1983年第5期

《美食家》陸文夫《收獲》1983年第1期

《棋王》阿城《上海文學》1984年第7期

《沒有紐扣的紅襯衫》鐵凝(女)《十月》1983年第2期

《遠村》鄭義《當代》1983年第4期

《拂曉前的葬禮》王兆軍《鍾山》1984年第5期

《煙壺》鄧友梅《收獲》1984年第1期

《北方的河》張承志《十月》1984年第1期

《祖母綠》張潔(女)《花城》1984年第3期

《市場角落的「皇帝」》韓靜霆《丑小鴨》1983年第8期

《燕趙悲歌》蔣子龍《人民文學》1984年第7期

《綠化樹》張賢亮《十月》1984年第2期

《春妞兒和她的小戛斯》張一弓《鍾山》1984年第5期

《凝眸》朱蘇進《昆侖》1984年第5期

《神鞭》馮驥才《小說家》1984年第3期

《啊,索倫河的槍聲》劉兆林《解放軍文藝》1983年第4期

《臘月·正月》賈平凹《十月》1984年第5期

《老人倉》矯健《文匯月刊》1984年第5期

一九八四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經評委會無記名投票決定,以得票多少為序)

《乾草》宋學武《青年文學》1984年第2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7期

《小廠來了個大學生》陳沖《人民文學》1984年第6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6期

《麥客》邵振國《當代》1984年第3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8期

《藍幽幽的峽谷》[蒙古族]白雪林《草原》1984年第12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3期

《打魚的和釣魚的》金河《現代作家》1984年第1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3期

《奶奶的星星》史鐵生《作家》1984年第4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4期

《六月的話題》鐵凝(女《花溪》1984年第2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6期

《哦,小公馬》鄒志安《北京文學》1984年第11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1期

《最後的塹壕》王中才《鴨綠江》1984年第11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1期

(1985——1986)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經評委會無記名投票決定,以得票多少為序)

《五月》田中禾《山西文學》1985年第5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7期

《系在皮繩扣上的魂》[藏族]扎西達娃《西藏文學》1985年第1期

《民族文學》1985年第9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11期

《滿票》喬典運《奔流》1985年第3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5期

《今夜月色好》彭荊風《人民文學》1985年第5期

《窯谷》謝友鄞《上海文學》1986年第4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7期

《遠行》何士光《人民文學》1985年第8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4期

《你不可改變我》劉西鴻《人民文學》1986年第9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12期



《支書下台唱大戲》鄒志安《北京文學》1986年第6期

《甜苣兒》張石山《青年文學》1986年第6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9期

《合墳》李銳《上海文學》1986年第11期

《小說選刊》1987年第2期

減去十歲 諶容 《人民文學》1986年第2期

洞天 李貫通 《山東文學》1986年第4期

夫妻粉 龐澤雲 《海燕》1985年第11期

繼續操練 李曉 《上海文學》1986年第7期

狗日的糧食 劉恆 《中國》1986年第9期

漢家女 周大新 《解放軍文藝》1986年第8期

焦大輪子 於德才(滿族) 《上海文學》1986年第2期

他在拂曉前死去 張廷竹 《解放軍文藝》1985年第11期

這一片大海灘 楊顯惠 《長城》1985年第6期

1987—198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名單

《甜的血腥的鐵》 楊詠鳴 《上海文學》1987年第3期

《牛販子山道》 雁 寧 《人民文學》1987年第3期

《葫蘆溝今昔》 馬 烽 《人民文學》1987年第4期

《小診所》 周大新 《河北文學》1987年第4期

《清高》 陸文夫 《人民文學》1987年第5期

《馬嘶·秋訴》 謝友鄞 《上海文學》1987年第5期

《陪樂》 朱春雨 《中國作家》1987年第3期

《塔鋪》 劉震雲 《人民文學》1987年第7期

《馬車》 陳世旭 《十月》1987年第4期

《喊會》 柏 原 《青年文學》1988年第12期

《年關六賦》 阿 成 《北京文學》1988年第12期

1985—1986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1985一1986)

桑樹坪紀事 朱曉平 《鍾山》1985年第4期

軍歌 周梅森 《鍾山》1986年第6期

一路風塵 王小鷹 《收獲》1986年第2期

小鮑庄 王安憶 《中國作家》1985年第2期

紅高梁 莫言 《人民文學》1986年第3期

爸爸,我一定回來 達理 《芙蓉》1985年第1期

靈旗 喬良 《解放軍文藝》1986年第10期

你別無選擇 劉索拉 《人民文學》1985年第3期

饢神小傳 宋清海 《小說家》1986年第4期

風淚眼 從維熙 《十月》1986年第2期

紅塵 霍達(回族) 《花城》1986年第3期

前市委書記的白晝與夜晚 張笑天 《花城》1985年第3期

第五屆(1987—1988年,中國作家協會主辦)

《白馬》王星泉

《十月》1987年第1期

《煩惱人生》

池 莉

《上海文學》1987年第8期

《風景》

方 方

《當代作家》1987年第5期

《去意徊徨》

劉 琦

《昆侖》1987年第6期

《冬天和夏天的區別》

苗長水

《解放軍文藝》1988年第4期

《懶得離婚》

諶 容

《解放軍文藝》1988年第6期

《天橋》

李 曉

《青年文學》1988年第8期

《追月樓》

葉兆言

《鍾山》1988年第5

熱點內容
推薦鑒定珠寶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4 06:46:25 瀏覽:590
團寵短篇女主迷糊小說月月 發布:2025-07-04 06:41:32 瀏覽:103
殺龍到異界的輕小說是什麼 發布:2025-07-04 06:35:30 瀏覽:718
類似刀劍的輕小說 發布:2025-07-04 06:27:05 瀏覽:809
元君瑤小說結局 發布:2025-07-04 06:26:09 瀏覽:990
皇後重生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04 06:21:31 瀏覽:684
小說雙面膠胡麗娟的結局 發布:2025-07-04 06:18:37 瀏覽:603
收進國家圖書館的網路小說 發布:2025-07-04 06:15:43 瀏覽:398
重生盤龍的我小說在線收聽 發布:2025-07-04 06:14:08 瀏覽:739
總裁抱著嬌妻開會的小說 發布:2025-07-04 05:58:16 瀏覽: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