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篇小說見長見長啥意思
⑴ 茹志娟 《剪輯錯了的故事》簡介與賞析
簡介:《剪輯錯了的故事》作品力圖從國家政策同人民利益間的沖突關系,去追究所謂國家政策執行人兼人民利益代言人老甘們在這場浩劫中所發揮的可疑作用。到了張賢亮,反思的深度則被推進至一個新的水平。
賞析:茹志鵑《剪輯錯了的故事》表現出革命戰爭年代曾經同人民群眾骨肉相連、患難與共的好乾部老甘,是怎樣在「大躍進」中變成不顧群眾死活,「變著法兒讓領導聽著開心、看著高興」的「甘書記」的,這也是一種人性的異化。
(1)以短篇小說見長見長啥意思擴展閱讀
茹志鵑是當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創作以短篇小說見長。筆調清新、俊逸,情節單純明俠,細節豐富傳神。善於從較小的角度去反映時代本質。1943年隨兄參加新四軍,先在蘇中公學讀書,以後一直在部隊文工團工作,任過演員、組長、分隊長、創作組組長等職。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從南京軍區轉業到上海,在《文藝月報》做編輯。
《剪輯錯了的故事》寫於1979 年,發表以後影響很大,並榮獲全國首屆短篇小說獎。它反映了作家茹志鵑經過十年「文革」煉獄,復出之後在藝術風格上有了很大的變化,——「從微笑到沉思」,清新優美的筆調中開始出現「憂傷的恢諧和辛辣」。這篇小說在當時幾乎是第一篇正面接觸、重新認識文革以前的某些歷史教訓的問題。
⑵ 博爾赫斯的詩歌和小說比起來,哪個寫的更好
博爾赫斯(1899年——1986年)出生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可以說,他是世界文壇的「無冕之王」,雖然他在世時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但並不影響他在世界文壇的崇高地位。
跟他同時代的拉美作家,比如,瓜地馬拉作家阿斯圖里亞斯於196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智利詩人聶魯達於197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三位作家在博爾赫斯面前都是畢恭畢敬,從不敢承認自己在文學成就上超過了博爾赫斯。
至於說他的詩歌和散文哪個寫得更好?這個問題確實不容易回答,畢竟,詩歌語言和小說語言是不同的語言系統,很難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如果從文學成就上來看,博爾赫斯的詩歌成就最高,閱讀他的詩歌,完全能領略到他的文學精神。
以我的閱讀理解,如果是普通讀者,把精力放在閱讀他的小說上會更好一些,因為他的小說文體非常獨特,融合了魔幻現實主義、神秘主義、意識流、幻想文學、後現代主義等多種現代小說的寫作技巧,閱讀他的小說能加深自己對現代小說的理解,對開拓文學視野很有幫助。
如果想深入了解博爾赫斯的文學精神和藝術思想,我覺得多閱讀他的詩歌比較好,他的詩歌能讓讀者感受到人的精神思想在不同時空下的巧合,讓讀者感受到強烈的震顫。
⑶ 什麼是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就是說小說的篇幅是比較短的,小說的字數的數量比較少,所以就叫做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