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諷刺短篇小說猴子
㈠ 陸棣和猴子及陰陽人的傳說是什麼書
陸棣和猴子及陰陽人的傳說著者陸棣
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主題標目- 系列小說--中國--現代
- 短篇小說--中國--現代--選集
㈡ 蕭然猴子那個小說叫啥來的
《蕭然猴子》是由中國著名童話作家關漢卿創作的一部經典童話故事。它講述了一隻叫「蕭然」的猴子,修煉的功夫高超,勇敢無畏,最終成功地突破皇帝設下的關卡,拯救封國走出困境的故事。
㈢ 短文閱讀《小猴做衣服》從這故事中受到什麼啟示
啟示:
(1)從小猴子角度看,做什麼事情不能老聽別人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2)大象,松鼠,山羊三個幫助者的角度上,我們做事情時也需要考慮方式方法,為別人著想。
故事原文:
小猴做衣服
小猴打算為自己做一套新衣,但不知該用多少布料。
小猴向大象請教:「大象伯伯,我做一件衣服得用多少布料?」大象說:「我看最少也得五丈。」小猴一聽,嚇了一跳,怎麼用這么多布料?
小猴看見樹上有隻小松鼠跳來跳去,就問:「松鼠弟弟,我做一套衣服得用多少布料?」松鼠說:「最多五寸就夠了。」小猴一聽,吃了一驚,怎麼用這么少布料?
這時,對面走來一隻老山羊,小猴迎上去問:「山羊爺爺,我想做一套衣服,大象伯伯說要用五丈布料,松鼠弟弟說只要五寸布料。到底用多少布料好呢?」
老山羊說:「這得按你身體的大小來決定。」說著,他用尺子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說:「不是五丈,也不是五寸,而是五尺。」
(3)中國諷刺短篇小說猴子擴展閱讀:
寓言故事的作用:
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實際上寓言故事都是一則人生的哲理只要你好好的體會理解他你就會明白他的含義。
諷刺或勸戒的性質,用假託的故事或擬人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情節高度凝練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㈣ 有個猴子撈月的故事,它的由來是什麼
猴子撈月出自《法苑珠林·愚戇篇·雜痴部》。猴子撈月是一則諷刺性寓言故事,講述了一群貪心的猴子發現月亮想把它占為己有,結果用了各種方法,最後都沒弄到月亮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讀者不要僅憑不切實際的幻想做事,遇事要多動腦。
㈤ 《圍城》的精彩片段及賞析
精彩片段:「一個人的缺點正象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它向樹上爬,就把後部供給大眾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是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的新標識。」
賞析:這是趙辛楣和方鴻漸在辯爭時對校長高松年的評論,諷刺了高松年的「糊塗」是本來就有的,並非是地位高了才有的。對這位善於玩弄權術、背信棄義的偽君子在爬上校長地位後就暴露惡劣本性進行了徹底的嘲弄和諷刺。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故事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
(5)中國諷刺短篇小說猴子擴展閱讀:
作品主題
《圍城》包含著深厚的思想意蘊。一是社會批判層面。作品通過主人公方鴻漸的人生歷程,對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統區的國政時弊和眾生相進行了抨擊,包括對上海洋化商埠的腐敗墮落、對內地農村的落後閉塞,對教育界、知識界的腐敗現象的譏諷。
二是文化批判的層面。這一點,主要是通過對「新儒林」的描寫和對一批歸國留學生或高級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來實現的。
作者簡介
錢鍾書(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育有一女錢瑗(1937年-1997年),中國現代著名作家。
其父是著名國學家錢基博,在父親的影響和督導下,自幼打下了良好的國學基礎。其後就讀於蘇州桃塢中學和無錫輔仁中學。錢鍾書在文學,國學,比較文學,文化批評等領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錢學」。
㈥ 「沐猴而冠」指的是猴子帶上帽子裝扮的像人一樣,那麼這個故事是出自哪本書,諷刺的是哪個歷史人物
「沐猴而冠」指的是猴子帶上帽子裝扮的像人一樣,那麼這個故事是出自哪本書,諷刺的是哪個歷史人物?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得意忘形;或是譏嘲為人愚魯無知空有表面。 出自《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還說明的一個問題就是項羽沒有大志。首先就是只要富貴,不要江山。所以才不會過江東,因為受不了江東父老的眼神和責問。其次就是胸襟小,因為別人的一句嘲諷,就將人煮了。這樣的人是不是有點小?人家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項羽的度量好像僅僅就是一個九品芝麻官,就輸納斯九品芝麻官,也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將人家煮了,你說是不是?
項羽,一個被李清照認為是英雄的人,一個被人告誡不要沽名學霸王。到底霸王這個人是怎樣的,你來說一說吧!
㈦ 《老猴赫尼》讀後感
《老猴赫尼》是沈石溪的一部極經典的短篇小說。講述了猴子赫尼和耍猴人岩鳴的一段悲慘而又感人的故事。
文中赫尼是個非常聰明的動物,他靠街頭表演混飯吃,岩鳴教他的新動作三五遍就會了,其他猴子得三五十遍的教才可以。可是赫尼嚮往自由的生活,幾乎每天都在逃跑,可是每次因為各種原因沒能逃跑成功。嚴明也想企圖用各種辦法磨滅赫尼叛逃的野性,但是效果卻微乎其微。慢慢的岩鳴得了關節炎,老了。赫尼也不是原來的青年了,也老了,脾氣又壞又倔,誰也不肯要。
就這樣二十多年過去了,經過時間的磨礪,岩鳴也含淚不舍的吧老猴送到他原來的地方。那曾經是猴子的樂園,今天赫尼回來了……
到了第三天早晨,「我」又見到了赫尼,可見他個:憔悴消瘦、落魄潦倒。是啊!可憐的猴子已經被逐漸地馴化了,他已經不是原來的赫尼!雖然他自由了,可是他完全被埋沒了猴子的天性!他只會表演猴戲,取悅觀眾,混到點飯吃。如今他已經不會找食,只能回到他憎恨的人類身邊。
他真的想回來嗎?他真的想回來繼續為岩鳴表演嗎?不!不是的。如果他不回來連飯都吃不上,他就會白白餓死!
唉,可憐的猴啊!如果在他前幾次的逃跑中成功的`話,他現在就不是這樣,就會自己找食吃!過上幸福自由的生活!可是命運之神偏偏略過了他,讓這只悲慘的猴子永遠的套上了鐵鏈!
猴子是無辜的。人啊!你是多麼的愚蠢,多麼的無知!好端端的剝奪了一隻猴子的權利,剝奪了一隻猴子與生俱來本有的天性!你是多麼的殘酷無情啊!
各種動物都有一個他本身的天性,本身的習慣。如果我們破壞了他們的生活規律和天性,等於將一隻無情的手,沉重地壓在他們的身上!讓我們從現在起,保護動物,尊重物種。讓世界的生命永遠的繁衍下去!傳承下去!
㈧ 短篇小說|我是孫悟空啊
一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拜倒在大日如來的蓮花座下。
因保唐僧有功,被封為斗戰勝佛。
自此,孫悟空變成了斗戰勝佛,身披袈裟,高坐蓮台。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本對於經書一竅不通的他也會同一群沙彌講經了。
大日如來曾對他說,你既為佛,就應該做佛做的事,講佛論經。
斗戰勝佛說,我想像觀世音菩薩那樣行走天下,普渡眾生。
大日如來說,你是斗戰勝佛,你住在靈山的聖殿。她是觀世音菩薩,他住在南海珞珈山。我叫三千佛主,卻無人行走世間。你只管做好鬥戰勝佛,講好佛經就好。
斗戰勝佛問,那我還是孫悟空嗎?
大日如來說,你是斗戰勝佛。
之後,大日如來消失了。
斗戰勝佛獨自坐在空盪盪的佛殿里。裊裊的香煙飄在空中,散發陣陣清香。然而對他來說,這座佛殿像一個囚籠,而靈山是一座比五指山更可怕的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當初西天取經是為了自由,到了最後卻仍然沒有自由。
那他取經是為了什麼?
他記得唐三藏被封為旃檀功德佛,豬八戒被封為凈壇使者,沙悟凈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被封為了8部天龍馬。
可豬八戒只想當他的天蓬元帥,沙悟凈只想做卷簾將軍,白龍馬,應該想回東海吧。
除了唐僧,他們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師徒四人,此後再無相見。
時間永遠是最殘酷的東西,孫悟空在時間的消磨下,忘記了唐僧,豬八戒,沙悟凈;忘記了花果山,牛魔王,鵬魔王;忘記了浩浩盪盪的西遊路,甚至忘記了自己。
他去問大日如來,我是誰?
大日如來說,你是斗戰勝佛。
可為什麼他從觀世音的眼裡看見了可悲,可憐。
二
又不知過了多少歲月,斗戰勝佛第一次踏出了靈山,他手裡拿著的是觀世音菩薩的凈瓶。
大日如來說,你是斗戰勝佛,你要為靈山而戰斗。
尊如來法旨,他用凈瓶裝完四海的水,向人間傾倒,洪水浩浩盪盪,沖垮了不計其數的房屋,人們奔向高山逃命,卻仍有大量生命消逝在洪水中。
然後如來出現了,觀世音菩薩出現了三千佛主,羅漢沙彌出現。
觀世音念動口訣收回凈瓶,又用凈瓶收回了海水,重新灌入四海。
佛拯救了人間,獲救的人對佛頂禮膜拜,紛紛供起了香火。
在他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時候,天庭滅了,道教滅了,人間重整,佛教獨尊。
斗戰勝佛被如來的縛仙索鎖住,跪在雷音寺中。
大日如來問:「斗戰勝佛,你可知錯?」
「我何錯之有?」
「你偷了觀世音菩薩的凈瓶,為禍蒼生。」
「不是你下的法旨讓他給我的嗎?」
觀世音菩薩怒道:「一派胡言,我佛慈悲,怎會做那大惡之事,你果真是本性難移!」
「你道我本性如何?」
觀世音菩薩冷笑道:「你本是那大奸大惡的妖猴,上鬧天宮,大鬧地府。而今竟鬧到佛門。」
「可你們滅了天庭,毀了幽冥。」
觀世音菩薩不說話了。
斗戰勝佛突然大笑,這就是佛嗎?不過一群虛偽的禿驢。只見他身上金光大戰,縛仙索寸寸斷裂,向外遁去。
大日如來阻止了要去追的眾佛羅漢,拈花一笑,看著無比慈祥,然而一瞬間又多了一股陰冷,花朵從手中滑落,在空中已化為了飛灰。
「他會回來的。」
斗戰勝佛沖出了靈山,也不顧方向,只向前奔去。
漸漸的眸中出現了一片斷壁殘垣,讓他想起了那小沙彌口中覆滅的天庭。
一塊巨大的石匾橫在他的面前,只是已經失去一角,剩下的也布滿裂痕,繁復的紋路已被歲月輕磨,唯剩黯淡的「南天」二字。
天庭崩塌,宮殿破碎。
兜率宮,瑤池,齊天宮,經過那些遺跡,有些地方還有牌匾碑文,有些地方什麼也沒有,可是他卻能說出名字。
齊天宮,右邊是蟠桃園。
蟠桃園里一眼望去全是桃樹,然而這些桃樹全無一葉,盤虯卧龍般的枝幹,呈現如火燒般的炭黑色,沒有一絲的生機。
在桃源的深處,一株巨大的桃樹佇立。光禿禿的枝幹,仍給人一種頂天立地之感。而旁邊的天河,只剩下溪流大小。
斗戰勝佛不自覺的撫上那棵樹,有清淚,自眼角流下,滴在那粗的枝幹上。而原本枯死的樹在那落淚的地方突然長出一朵新的花蕾。
那花蕾慢慢變得飽滿,然後綻放粉嫩的花朵,重重疊疊的花瓣在不知從何處吹來的風中緩緩飄落,落在他的手中,落在地上,然而卻在接觸的那一剎那化為虛無,彷彿從未存在過。
桃花落盡,長出了一顆拇指般大小的蟠桃,霞光流轉。
蟠桃越長越大,其上有著繁復的紋路,渾然天成。
而那細如涓流的天河在這一刻徹底乾涸。
「歲月之術。」斗戰勝佛啞著嗓子,因為歲月之術的緣故,需九千年的蟠桃只用了一炷香的時間便成熟,這是,誰做的?
斗戰勝佛摘了桃子,在身上擦了擦,咬了一口。
這一刻似乎有什麼東西裂開了,碎了,不存在了。那是緊箍,是觀音套在他頭上的緊箍。
原來當年緊箍並未被如來取下,而是已成了他靈魂上的枷鎖。如來用它消磨他的記憶,吸收他的造化,把他變成了真正的斗戰勝佛,變成了一條聽話的狗。
他記起來了,他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天庭是他打碎的,他看著老君在最後一刻帶著不多人破碎虛空而走;人間是傾覆的,是她用觀音的凈瓶,將四海的水到人間;地獄是他一把火燒的。
然而這些事的背後,都有如來。都是如來。
一把撕掉身上象徵斗戰勝佛的袈裟,從一尊佛變回了那個毛臉雷公嘴的猴子,從耳朵里掏出金箍棒,他現在要去西天靈山。
三
西天大雷音寺,眾佛齊聚,帶著怒容看著孫悟空。
孫悟空用金箍棒指著如來道:「如來欺我!」
大日如來面色平靜:「我何欺你?」
悟空道:「我是孫悟空,是花果山齊天大聖。」
大日如來道:「你也是我封的斗戰勝佛。」
悟空道冷笑:「誰要做什麼斗戰勝佛,是你弄的什麼取經,令我同類相殘,也是你覆滅天庭和人間,和你相比,我當年大鬧天宮不過九牛一毛。」
大日如來道:「取經是你自願的,緊箍是你自己帶的,覆滅天庭和人間都是你做的。」
悟空道:「虛偽,你不配為佛。」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你仍可做你的斗戰勝佛。」大日如來道。卻是心想當初妖猴逃出靈山後,他只看到他到了天庭遺址,莫非自己遺漏了什麼?
孫悟空冷笑道:「收起你的假慈悲,從前我逃不出你的手掌,今天我賭你逃不過我的金箍棒。」
「你可知這樣的後果?」
孫悟空大笑道:「大不了魂飛魄散,萬劫不復!」
孫悟空掄起金箍棒,像一道金光奔向如來。
沒有驚天動地的巨響,孫悟空與大日如來的碰撞無聲無息。
如來依舊高坐蓮台,如來勝了,孫悟空敗了。
敗得徹徹底底,這天地間再不留下一絲一毫孫悟空的痕跡。
天上地下,皆以佛為尊。其他的,再不會再有人記得了。
時間依舊如水般流走,沒有什麼東西能夠阻止它停下來。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宇宙中出現了一絲光,在這漆黑的宇宙那樣刺眼,那是孫悟空的靈魂,在無盡的歲月里渾渾噩噩游盪的靈魂,被一顆蔚藍色的星球吸引。
四
躺在病床上的少年睜開了眼睛,帶著一絲迷茫,看著周圍陌生的人問到:「我是誰?」
只見一個婦人抱著他哭到:「小悟你怎麼了?我是媽媽,你別嚇媽媽,快,快叫醫生!」
被婦女抱住,少年的身體有些僵硬,感覺到懷抱的溫暖,又放鬆了下來。經醫生確診,少年失憶了。但他能從一個植物人醒過來,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少年也弄清楚了,他叫孫悟,旁邊的婦女是他的媽媽,那個有些嚴肅的男人是她的父親,旁邊比他高一點的是他的哥哥,而他,曾因為車禍成了一個植物人。
孫悟是在書店看見的西遊記,然後便徹底迷上了。後來更是成了專門研究西遊記的學者。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孫悟成了一個垂暮老人,他的親人都不在了。他一生也沒有娶親,只以西遊記為伴。
可那麼多年,孫悟的心裡依然藏著一個問題,他是誰?他真的是孫悟空嗎?
孫悟躺在床上看著牆上的一幅圖,那是一個著名的畫家畫的孫悟空。
孫悟看著看著眼睛忽然開始模糊,他看見了一座仙境般的山,一群猴子在其間玩耍,畫面一轉是只猴子在大鬧天宮,那樣桀驁不馴,然後又轉到了西行,最後成為了一個無欲無求的佛,然後死去。
「我是歲悟空啊!」孫悟閉上眼睛笑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終於知道了自己是誰,原來他就是孫悟空,他研究了一輩子的猴子竟是自己。
法本由心生,還是由心滅,生滅盡由誰,請君自辨別。
執筆|朝夕
(這是很久以前看西遊記寫的,翻書的時候看見了就打了下來。
有人說《西遊記》是一部講成長的故事,孫悟空由原本的充滿妖氣、流氣,猥瑣的孫行者,變成了一個充滿豪俠氣概,為理想勇往直前的斗戰勝佛。唐僧,沙僧乃至犯戒累累的豬八戒,都是由這段經歷而提升生命的高度,精神有了質的飛躍。然而我卻不敢認同,西遊確實令師徒四人成長了,可這種成長我卻覺得令可不要。
取經之前的孫悟空充滿了鬥志,激情,熱血沸騰,天不怕地不怕。是那個敢說「天帝輪流做」的猴子,恣意放縱。而取經路上的孫悟空卻遇劫便要請救兵。那些天將佛陀看似看他的面子,實則內心充滿了鄙視。此時的孫悟空多了一種奉承討好,也不知是否是被壓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的緣故,使得他的能力下降。
想當年大鬧天宮時,一根金箍棒便將那些神仙打的落花流水,如今一隻小小的玉兔也能欺臨到自己頭上。
孫悟空變得畏首畏尾越來越弱,金蟬子的轉世對如來言聽計從,豬八戒與沙悟凈都對天庭更加死心塌地,對如來感恩。
都言出家人不打誑語,而在故事的一開始觀音就騙了孫悟空,說還他自由,最後卻還是沒得到自由。唐僧也騙孫悟空戴上了緊箍。說了豬八戒與沙僧事成之後讓他們官復原職,最後卻是封了個凈壇使者和金身羅漢……
西遊本就是一場騙局,也許從孫悟空出世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入了局,以天地為棋盤,以眾生為棋子,下棋的人又是誰?
孫悟空生而為妖卻要和妖斗,本追尋自由卻成了毫無自由的佛;金蟬子看透如來的虛偽,卻被貶下凡,轉而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如來座下求取真經,得來的卻是滿紙空白的羞辱;豬八戒好色好吃,成了佛卻要戒色戒吃;而沙悟凈只不過打碎了一盞琉璃……西遊之行師徒四人都失了本性,可悲可嘆。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來不向不迴向,無異無同無有無,難舍難取難聽望。
我的心中永遠存在著一隻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猴子。)
以上僅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