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有關物是人非的短篇小說

有關物是人非的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2-05 18:15:56

A. 大家推薦一下短篇情感小說

《他是艷陽,誰是月光》
《我知道你對我一見鍾情了》
《你要記得我》
《請你在春天來臨之前醒過來》
《你的笑像泉水叮咚響》
《城堡小妖的寂寞日記》
《親愛的你在哪裡,我好想你》
《無法抵達的森林》
《這次誰先說告別》
《黑夜白晝》
《用愛情造個句》
《誰收獲了我耕種的愛情》
《親愛的,是你么》
《二月十三號到此為止》
《我忘記了你的臉》
《你用什麼回憶我》
《煙事了》
《從德芙到極芙 》
《如果艾佛森去了森林狼》
《原諒我不記得忘記》
《天使不懂海豚的痛》
《總有一天我要炸平長沙》
《身在天山,心老滄州》
《小苔的秘密愛情》
《莫愛》
《愚人劫》
《人生若只如初見》
《心誠則零》
《哪裡還有第二個你》
《孔明燈最後落到了哪裡》
《你可還記得SD畫冊》
《金魚的記憶是七秒淚光》
《到白發蒼蒼,也捨不得淡忘》
《曾有舊時光給我們幸福》
《聽說宜靜最後不是嫁給了大雄》
《孫汀嶼,你是不是真的快樂》
(這些都是我最喜歡的,你到網上查一下,可以看,大部份都是青春傷痛小說)

B. 【短篇】物是人非事事休

最愛她的人已經不在了,她還要學習照顧自己做什麼?



「你看你洗的是什麼鍋!」一個中年女子尖銳的聲音從一家飯館響起,她邊吼著邊將一個打雜的姑娘推推搡搡推出門外,那姑娘腳下被門檻拌了一下摔倒在。

接著她將一鍋洗碗水潑在那姑娘身上,街上人來人往不禁多看了幾眼。

「你以為你還是大小姐呢?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不想干就滾!我是看你可憐才收留你,你還不好好乾活,以為還是在你家啊。」女子刻薄的嘴唇繼續喋喋不休,說罷,將鐵鍋狠狠摔在地上,正好砸到那姑娘的腳。

林靜姝吃痛,忙用手捂住自己的腳,頭發上滴著那洗碗水,一片菜葉子耷拉在肩上。

她咬著嘴唇不讓自己哭出來,但是顫抖的肩膀看得出她多委屈。不敢哭,不能哭,不然老闆娘會把自己趕走,這樣她就沒有地方去了。

「小姐是那嗎?」一個黃包車夫停下車子,打量了一會,半信半疑地問道。

「姚樹?是你!」林靜姝回頭見是熟人,又驚又喜。

「小姐,真是的是你?你怎麼變成這樣了。」姚樹忙去扶起那她。

許是被問道傷心處了,林婉姝不禁流下兩行眼淚。

「小,小姐你別哭,我就是隨口一問,自從日本人佔領了這里,我就聽說你們一家北遷了。所,所以我才驚訝見到你。」姚樹見梁靜姝哭了,有些慌亂。

「我沒有家了。」



日本人侵華,不久便佔領了這座城市。

林家作為大戶,不久就被日本人「照顧」 了。日本人對林家人還算客氣,只是這份客氣,不過是求合作。

但是林老爺寧死不與日本人苟且,隨即林家就被燒殺洗劫,林靜姝是在慌亂中逃了出來的。

只是林家徹底亡了。

林靜姝無家可歸,好在找到了一家飯館可以做工,才有了去處。

這家飯館的老闆娘知道林靜姝,本來就對林家的聲望感到厭惡,林家的人現如今落魄到這個地步,她不知多開心。

所以她對林靜姝極其苛刻,非打即罵。

看著林靜姝傷痕累累的手臂,姚樹氣得發抖。

「小姐,你跟我走,雖然我也不富足,但是你也不用再受這份罪了。」



林靜姝答應嫁給姚樹。

林靜姝隔著喜帕的縫隙打量著他們的新房,雖然簡陋,卻也是姚樹精心布置過的,她知道以後的日子就會這么簡朴的過下去。

她也不知道自己答應嫁給姚樹是出於什麼,或許是無處安身,或許是姚樹讓她感到安心。

揭喜帕的時候,姚樹的手在顫抖,他覺得好像是在做夢。

那年,姚樹還是林家做事的小工。一日,他見到了在柳樹下看書的林靜姝,溫婉可人,他的心便動了。

只是他知道自己的身份,那份喜歡,不過是自己的一場獨角戲,林靜姝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

後來林家裁減下人,姚樹也是其中之一。

臨走那一晚,他去了她的窗外,輕紗倩影,他守了一夜。

往後的日子,林靜姝的影子總是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他沒想到還能再見到林靜姝,並且娶她為妻。

既然有緣,他定要生生世世對她好。



成婚第二日,林靜姝便早早起床為姚樹准備早飯。

正當她忙碌的時候,姚樹起來了。

「小姐,讓我來吧。」

「你方才叫我什麼?」林靜姝抿著嘴一笑。這時姚樹才發現自己還稱林靜姝為小姐,又忙改口:「姝兒。」

這是他第一次這么親密的叫她,他有點慌亂,手忙腳亂地做了一頓早飯。

吃完飯,林靜姝起身收拾碗筷,卻被姚樹攔住了。

「我來,你歇著就行。」說著姚樹就拿著碗筷去洗。

一連數日,姚樹都是比林靜姝早起,做好早飯,中午也是提早回家,買來菜煮飯,就連晚飯,林靜姝也沒有做過。

那日,林靜姝在院中洗衣服,姚樹回來了,他立刻拉起她。

「你把手洗壞了,這種粗活我來。」姚樹說著就拿起衣服繼續洗。

「你一天也很辛苦的,我在家閑著,這些事都可以做的。」

「你以前是小姐,哪會做這些呀。跟著我,不能讓你過著從前的生活,我已經很內疚了,再讓你做這些,我心裡不好受。」姚樹將洗好的一股擰干放在旁邊。

「那我做什麼呀。」林靜姝說著拿起擰乾的衣服准備去晾曬。姚樹卻起身接了過去,說道:「你呀,什麼都不做,在家好好獃著,陪著我就好了。」

姚樹的幾句話,像一陣暖流,溫暖了她的心。



姚樹說到做到。

不讓林靜姝做飯,不讓她洗衣,家務更是自己包攬。

辛苦一天,只要看到林靜姝,他就是高興的。

他把林靜姝照顧得很好。

林靜姝雖然粗布衣裙,沒有往日的風光,但是姚樹依舊把捧做明珠。

夜深,林靜姝看著身旁熟睡的男子,感到一陣溫暖,她緊緊抱住了他,他卻迷迷糊糊不忘幫她掖一掖被子。

自從家中遇難,林靜姝以為自己會凄苦一生,沒想到遇到了姚樹,這樣一個疼愛自己的男人。讓她悲涼的生活變得溫暖。



轉眼成婚三年,林靜姝依舊沒有懷過一個孩子。

那日,她沉默著從醫院回來,就對姚樹提出離婚。

無法生育,這不僅是對她的不公,更是對姚樹的不公。

她愛這個男人,但是她不能繼續拖累這個男人。他應該擁有更好的人生。

當林靜姝說明原委後,姚樹抱著她哭了。

「我不在意這些,我只在意你,沒有孩子沒關系,你在就好。我不能沒有你。」

聽到姚樹的話,林靜姝也哭了,她該怎麼辦。

後來的日子,姚樹依舊待她如當初,林靜姝也漸漸接受了自己不能生孩子的事實,她只有加倍對他好,才能稍微好過一點。

姚樹為了讓林靜姝過上更好的日子,除了拉黃包車,也會做一些私活,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林靜姝生日那天,他神秘兮兮掏出一個盒子讓林靜姝打開。

林靜姝打開後,看到的是一枚鑽石戒指。

「以前窮,你嫁給我的時候,也沒有一個像樣的首飾,這個時我補上的禮物,希望你喜歡。」

林靜姝狂點頭,「喜歡,我真的喜歡。」說著眼眶就濕潤了。



姚樹死的這件事,是林靜姝不能接受的。

為了多賺點錢,他拉著一個地下黨送情報,不料消息泄露,他們很快被圍住。

一陣槍戰,姚樹倒在了血泊中。救援也來了

「告訴我表姐,幫我照顧我的妻子。」他顫抖著掏出一沓,遞到一名戰士手中,那是他攢著准備為林靜姝辦婚禮的錢。

當初成婚,條件艱苦,他不能給她一個盛大的婚禮,他拚命攢錢,想給她個驚喜,卻沒想到自己沒有機會了。



沒有姚樹的日子,林靜姝面對空盪盪的房子,再也聽不見他拉完黃包車回家叫她一聲「姝兒」;也見不到有人為她帶來熱騰騰的炒栗子;也沒有人在她未起床時就去准備早飯。

她聽不到他打呼嚕的聲音,伸手摸不到床邊那個讓她安心的人。

起初,她會抱著姚樹的衣物哭泣,後來,她也不哭了,一躺就是一整天。

好在,有姚樹臨終前託付戰士讓表姐照顧林靜姝,表姐每天送飯過去。

曾經是林家小姐的時候,她沒做過家務,不會做飯,後來遇到姚樹,他亦不曾讓她做過這些事。

時間長,表姐也有怨言,一個四肢齊全的人,就不能照顧自己嗎?

那天,表姐家中有事,晚上才去林靜姝家中,發現連一壺喝的熱水都沒有,林靜姝只是靜靜坐著等著吃飯。

表姐有些生氣了,一個大活人就不會自己燒水喝嗎?米放進鍋里熬粥總是很簡單吧?即便以前是大小姐,現如今都這樣了,就不能自己學著照顧自嗎?

於是接下來幾天,表姐都沒有去過林靜姝那裡。

那日林靜姝出門散心,一頭栽倒,再也沒有醒過來。

人們都說,她是自己不學燒水煮飯餓死的。

她的確是餓死的。

她什麼也不會做,所以沒人照顧就餓死了。



一個人在求生本能下,在物質條件允許下,怎麼會讓自己餓死?

這是許多人不能理解的。

只有林靜姝知道,她不是不能學,她是不想。

那個最愛她的人都走了,她還要學習照顧自己做什麼?

她拒絕學會照顧自己,因為這些對她來說,已然沒有意義了。

無戒365天極限挑戰日更營第28天1

C. 傷逝賞析

小說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憤的內心獨白的方式,講述了他和子君的愛情、婚姻。小說用倒敘的手法,著重鋪寫與子君同居後的不幸遭遇和愛情破裂的過程,整個故事滲透著「悔恨和悲哀」的感情色彩。小說從反面告訴我們:追求愛情婚姻自由,真正實現個性解放,必須同改造社會的斗爭結合起來,才有出路。

《傷逝》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5年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以愛情為題材反映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命運。文章也揭示了涓生和子君愛情悲劇產生的原因,一是社會的壓迫是造成其悲劇的社會原因。二是涓生和子君的個性解放思想是造成其悲劇的思想原因。

「五四」時期,訴說婚姻不自由的痛苦,是許多青年的公意,爭取戀愛婚姻自由已成為當時個性解放思想的重要內容。魯迅用小說的形式,把婦女婚姻和青年知識分子的問題跟整個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的變革聯系起來,以啟示廣大青年擺脫個性解放和個人奮斗的束縛,探索新的路。

小說通過涓生、子君始以爭取個性解放婚姻自主終卻落到悲劇結局的描寫,反映了個人和社會的沖突:離開整個社會的解放,個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無法實現的。小說語言優美凝練,富有詩的情韻;開頭結尾部分有些語句的故意重復,不僅在結構上起著貫通前後的作用,而且有物是人非之感,加強了抒情氣氛,有助於主題的表達;有些句子寫得委婉含蓄,寓意深刻,發人深思,深化了主題。

D. 請各位大神幫忙寫小說簡介!小說結局是物是人非的

她,身為丞相府獨女卻又有另一重身份,善良且腹黑的她深陷愛情漩渦,若碰到欺負男主的人便會瑕疵必報。他,由於智商的問題故而十分單純,常受人欺負與利用,然而在碰到為他趕走欺負他的女子不禁也陷入愛情漩渦,自此她到哪他便到哪,他雖笨但卻許了她一生:雖然我笨,但你若願意我便一生一世只愛你一人,絕不另娶。
不知道可不可以哦。LZ你給的資料還是 有點空缺的,所以我也就只能想到這些了,不可以的話你可以再問哦。不好請見諒哈。

E. 魯迅的小說《傷逝》主要講了什麼

《傷逝》主要講述了涓生和子君都是五四式新青年。子君認識涓生後,便不斷地拜訪他,聽他講新文化、新道德、新觀念,深受其影響,並與之相戀。之後,子君又堅決地對涓生表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

接著,與涓生一起尋住所、籌款子,並不顧親朋的反對而同居,建立小家庭。但子君很快就陷入家務之中,他們的愛情也未能「時時更新,生長,創造」。不久,涓生為當局所辭,他們便生活無著,涓生對子君的愛情也隨之消減以至最後消失;但涓生又不便說出,只好外出躲避。

迫於生計,子君宰吃了所飼養的油雞,放掉了所喂養的狗。最後,涓生對子君坦露自己不再愛她的真實想法,她便被其父親領回了家,並在無愛的人間死了。當涓生得知實際上是自己說出的真實導致了子君的死時,他追悔莫及,於是,長歌當哭,凄惋地唱出了自己的悔恨和悲哀,寫下這篇手記,為子君送葬。

(5)有關物是人非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傷逝》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5年創作的一部以愛情為題材反映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命運的短篇小說。小說通過涓生、子君始以爭取個性解放婚姻自主終卻落到悲劇結局的描寫,反映了個人和社會的沖突:離開整個社會的解放,個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無法實現的。

小說語言優美凝煉,富有詩的情韻;開頭結尾部分有些語句的故意重復,不僅在結構上起著貫通前後的作用,而且有物是人非之感,加強了抒情氣氛,有助於主題的表達;有些句子寫得委婉含蓄,寓意深刻,發人深思,深化了主題。

主要人物介紹

1、子君

子君是一個接受了「五四」時期個性解放思想的新女性。她追求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反對封建勢力對她戀愛、婚姻的干涉、束縛,和涓生自由戀愛並建立起小家庭。

她從走出封建舊家庭到走進新式小家庭,從本質上來說,是沖出一個牢籠又陷進了的另一個牢籠,並未取得真正的解放;這就註定了她最後在社會的壓迫下無奈地回到封建舊家庭抑鬱而死。

2、涓生

涓生是「五四」新思潮影響下具有某種民主主義思想的知識青年。他跟子君「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男女平等,談易卜生,談泰戈爾,談雪萊」,成了子君思想的啟蒙者。他大膽地向子君求愛,而且愛得熱烈純真。

然而隨著他們愛情裂痕的逐漸擴大,涓生決然地對子君說出「我已經不愛你了」的話,以致造成二人的愛情破裂和分離。

F. 縮寫魯迅《故鄉》200~300字的

小說中魯迅主要表現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作品通過記憶中的故鄉和現實目睹的故鄉對比,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的壓榨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
另一方面,集中體現了魯迅先生對「人性」探索的意義。作品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精神上受到極大束縛,古訓築成的高牆,使人與人隔膜起來。突出反映了魯迅對「國民性」的拯救。
《故鄉》中有我們所熟知的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形象對比,少年閏土活潑可愛,機靈能幹,中年閏土則麻木、畏縮,反映了傳統思想對人的深刻影響,還有豆腐西施楊二嫂的形象,由一個美麗的女子變為一個庸俗、自私、刻薄的人,這不僅是作者對當時中國農村生活現實的深刻的思考,也是對統治中國農民的思想的歷史文化的不滿,所以要「逃異地,走異路,去尋求別樣的人生」,也希望年輕的一代有新的生活。

G. 《故鄉》原文賞析及段落大意

《故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1年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故鄉》賞析

小說寫「我」「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通過自己在故鄉的所見所聞表達了離鄉多年後重新回鄉的一番物是人非的感慨。小說一開始所極力渲染的那種悲涼的氣氛,是為後面的感慨作渲染和鋪墊:「時候既然是深冬……沒有一些活氣。」這也正是「我」此次回鄉的悲涼心境的反映。作者忍不住懷疑「這可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旋即轉入對故鄉的回憶:「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又恍然意識到,「故鄉本也如此」,只不過是「我」的心境變化而已,「因為我這次回鄉,本來就沒什麼好心緒」。這「心境的變化」表明了「我」在經過了二十多年的離本鄉、「走異路,逃異地」,到現代都市「尋求別樣的人們」這一段隱藏在小說背後的曲折經歷之後,卻仍然在為生活而「辛苦輾轉」的失落和悲哀,而這一切正是作為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的普遍困惑和迷茫。帶著這樣的心緒,「我」回到了久別的故鄉,心中自然感到了無限的凄涼。在這個意義上,「回鄉」也正是「尋夢」,從而帶有了一層形而上的人生況昧,表達了一個出走異鄉的現代文明人對於故鄉的眷戀,一種難以割捨的鄉土情懷。

《故鄉》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5段)描寫了故鄉的蕭條景象和作者見到故鄉的復雜心情,並交代了「我」回故鄉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段)寫「我」回故鄉的見聞與感受。

(1)第一層次(從「第二日清晨」到「收不起錢來」)寫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涼之中;還寫與母親商定搬家的事情。

(2)第二層次(從「你休息一兩天」到「我得去看看」)寫「我」回憶與少年閏土的友情。

(3)第三層次(從「母親站起身」到「出去了」)寫作者見到了「圓規」楊二嫂。

(4)第四層次(從「此後又有近處的本家和親戚來訪問我」到「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見到了中年閏土。

第三部分(78~88段)寫「我」懷著深深的失望與痛苦的心情離開故鄉,但「我」並不因此消沉、悲觀,而是寄希望於未來和下一代。

(1)第一層次(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竟也跑得這樣快」),寫「我」及家人乘船離開故鄉,其中插敘了楊二嫂的細節。

(2)第二層次(從「老屋離我愈遠了』』到全文結束),寫「我」坐在船上遠離故鄉時的感受。

《故鄉》作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曾字豫山,後改豫才,曾留學日本仙台醫科專門學校(肄業)。「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H. 供你睡前閱讀的短篇小說分享

短篇小說是最具藝術性的形式,它自有章法與尊嚴,往往幾千字中便能寫出人形俱佳的故事,又極具風格、余韻。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供你睡前閱讀的短篇小說,希望大家喜歡!

供你睡前閱讀的短篇小說分享:

1、 曾楚橋《餘生》

邂逅這篇小說是在火車站的小報攤上,火車行至午夜十分看到了這篇小說,驚艷不已。小說讓人極容易想起王家衛。因為小說的對白和構圖極具王家衛電影的風格。小說只有一男一女兩個人物,他們的相遇、經歷、結局,都有著一種強烈的宿命色彩,像是一種概念性的存在,落筆一直懸在空中,導致情節顯得空盪,不切實際。但這種寫法的魅力就在於將真實的生活虛化,在人物的內心世界無限放大,通過簡短、機鋒似的對白,勾勒了情到痴狂處的執念、瘋狂與荒涼。作者的寫作語感極好,最後收尾的對話讓人不禁動容,久久難以釋懷。

2、聽潮天外《聾子聽啞巴說瞎子看見了》

雖然這小說的作者現在還名不見經傳,但是並不妨礙我對這篇小說的喜愛。小說中少年有三位老朋友,一個聾子,一個啞巴,一個瞎子,通過與這三個老朋友的際遇,勾勒了一幅浮生若夢的情感畫卷,透露著一種對人生、歲月靜然窺探的靈氣。小說的語言詩化,長短句交錯,人物的存在不為寫實,更像是作為符號存在。全篇氤氳著一種人與人之間緣分的游離感。人物的飄零、苦悶、善良,與這個世界的格格不入導致了出世與入世的沖突,在沖突的最後,歲月無聲又包囊了一切,人物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獲得了自我的救贖與內心的通達。

3、 郁達夫《春風沉醉的晚上》

很難想像,一個作家能把頹廢壓抑的情緒,冰冷殘酷的環境寫得如此浪漫和唯美。郁達夫總是把冷色調的環境和低潮期的人物境遇寫得細膩入微,意蘊悠長。這篇小說情節看起來極其薄弱,但感情豐富,人物內心的雕刻鬼斧神工,藉助著深夜的春風,將一個落魄文人的辛酸與浪漫寫得撲朔迷離。其中折射著當時社會的頹唐,人性的善良和對關愛的渴望。小說看起來是似乎是消極的,又似乎是積極的,似乎是樂觀的,又似乎是悲觀的。似乎是表達著命運的不可逆轉性,又似乎在透露某種生活的希望。像是一扇破敗的窗戶里,亮起的幽幽燈火。

4、 余華《世事如煙》

余華的文筆利索而有力,宛如刻刀。他早期的“先鋒文學”作品風格獨樹一幟,風靡一時。其中這篇小說就極具代表性。這篇小說是篇邏輯相當混亂的小說,真至於說,它根本就沒有邏輯。全篇以各種怪力亂神的情節和描寫拼湊而成,甚至是人物都只是用數字作為代號。看起來沒有主題,沒有情感張力,沒有思想寄託,甚至沒有人物形象。那麼本來它應該極其枯燥而無味,但相反的是它散發這一種詭異、荒誕、諱莫如深的文學氣質,讓人喘不過氣來。在這樣的文字里,讀者的想像力和個人見解也獲得無限的發揮空間。

5、 斯蒂芬·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這篇小說很早聽說,讀過後不得不驚嘆。茨威格竟然能將一封以女人口吻的信件寫得如此牽動人心。小說的情節雖然細碎而縝密,但是基本沒有跌宕與大開大合的反轉,是極其難推動的。但是茨威格的文字魅力在於,能藉助人物內心的描寫將整個時間的跨度交代地清晰透徹,其中的悲歡離合不疾不徐的緩緩道來,彷彿書中人就與讀者隔桌而坐。這篇小說是茨威格的代表作品,徐靜蕾甚至改編成了同名電影。小說中透露著對愛情的敬畏與憐惜,亦摻雜著對人情似紙的怨懟與悲憫。

6、 天下霸唱《北大荒狼災記》

很多人只知道天下霸唱的《鬼吹燈》,但很少人知道他其餘的作品。在我看來,天下霸唱雖然是網路作家出身,但是天賦異稟,講故事的能力在很多專業作家的之上。他擅長怪力亂神、虛實結合的故事架構,承襲了古典小說對人物描寫的方式,生動活潑,精彩紛呈。雖然論文學的造詣,他並不算上乘,但是由於用文字講故事的天賦極高,所以其作品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這篇小說僅僅是講了一個狼災的故事,但起承轉合流暢無阻,情節的一波三折,人物的個性鮮明,以及細節的弦外之音,極具民俗文學的瑰麗色彩。

7、卡爾維諾《弄錯的車站》

老狼所唱的《弄錯的車站》便是根據卡爾維諾這篇小說創作而來的。這是篇幾乎無“指向性”的小說,內容簡單異常,只講了一個人出門,然後坐錯了一趟車,然後看見了意外的景象。但是如此單薄的脈絡里,卡爾維諾將其填充地迷離與詩意,通過環境的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動,鋪敘了一種生活隨處存在的偶爾性與不確定性。在這樣的偶爾和不確定中,人物獲得的意外風景與身心體會,往往打破了生活的沉悶,平添了別樣的姿彩。這篇小說下筆淡,似乎沒有刻意強調某種寓意,但是整體彌漫的詩意又輕而易舉的讓人浮想聯翩。

8、 吳忠全《秋草黃》

吳忠全屬於少有的具有寫作天賦的青年作家。但他的作品良莠不齊,長篇小說寫得幾乎都不好,反倒是部分短篇有一部分寫得老練異常,頗有大家之風。這篇小說收錄在《再沒什麼比生命更寂寥》里,這也是我認為他最好的一本書。書里定義為散文,但實際上更接近小說。情節並不復雜,講述了一個男人因為思念前女友,回到老家與之相見,尋找失落的記憶。但是物是人非,前女友已經有了新的歸宿。他與前女友約會、吃飯、散步,但是都與舊時落差之大,一切都回不去了。全篇對話極少,但渲染與白描極其到位,無聲勝有聲。

9、 阿城《棋王》

這應該是我喜愛的第一篇短篇小說。這篇小說也一度被稱之為尋根文學的代表作品。在近幾年流行的“馮唐金線”里,這篇小說也被納入了金線之內。初看小說的動機多半源自我自己本身對象棋的愛好。後來發現,其實小說中真正講棋的內容並不多,反倒是講述了「」時代,被隱藏的“特殊人才”的命運與掙扎。後來我看了小說改編的電影,雖然總體並不如意,但幾個重要橋段卻十分精彩。但更精彩的還是小說,人物描寫的神形兼備,情節的扣人心弦,至今回味無窮。

10、 史鐵生《命若琴弦》

史鐵生大部分的作品裡,都隱藏著對自身命運的憤怒與無奈。盡管它被文學的厚重包裹的很好,但是仍然可見他對生活的詰問。這篇小說,他以盲藝人的角度卻剖析一個五光十色的世界,然後強調“希望”的重要性,又同時證明著希望本身的虛妄。在這樣人物自身製造矛盾的縫隙里,窺探人性骨子裡的堅韌與辛酸。這像是一則人類通用的寓言,也是光明與黑暗相互撕扯的寫真。史鐵生從未假惺惺的歌頌人生的陽面,或者單純斥責生活的陰面,在他的筆下,人生就是枚轉動的硬幣,忽明忽暗,永不停息。

篇幅很短,回味極長的7本經典短篇神作:

1、《大教堂》

作者:雷蒙德·卡佛

豆瓣評分:8.5分

(7742人評價)

內容簡介|

卡佛短篇小說集《大教堂》獲得普利策獎提名,是公認的巔峰之作。它的作品致力於描摹美國平民的生活,表現小人物日常生活的變質,表現普通人被生活打得遍體鱗傷後的孤獨與沉默。

書單君說|

這是一本充滿後現代藝術風格的小說,卡佛寫出了真實的,底層小人物的生活,同時又在小說里留下大片的空白,等著你去填補。極簡的文字下彰顯著生命的厚度,大音希聲。

2、《小徑分岔的花園》

作者:博爾赫斯

豆瓣評分:9.1分

(3157人評價)

內容簡介|

偵探小說形式下的小說藝術革新之作。本書敘述了中國博士余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替德國人充當間諜的故事。“小說—花園—迷宮”的脈絡第一次出現在博爾赫斯的作品中。

書單君說|

有人形容博爾赫斯的書都是迷宮,私以為十分貼切。這本書也是如此,表面上是寫命運的偶然性,深層主題卻是對時間的探討。書中陰謀詭計與時間錯綜交織,環環相扣,無限延伸。

3、《變形記》

作者:卡夫卡

豆瓣評分:8.3分

(18693人評價)

內容簡介|

卡夫卡描寫了人一夜之間變成大甲蟲的荒誕故事,嘲諷了人和人之間的冷漠和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書單君說|

這是一部心靈掙扎變形的記錄,壓抑的氛圍、黑色的筆觸、荒誕派的寫法,卡夫卡用簡單的文字,映射出人性的本來面目。

4、《九故事》

作者:J. D. 塞林格

豆瓣評分:8.5分

(5342人評價)

內容簡介|

《九故事》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認的當代經典短篇小說集。在他的筆下,兒童與成年人再也無法互相溝通,柔柔的諷喻卻是在這一個世界中的生活藝術。

書單君說|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直接的、強烈的,但是《九故事》就像橄欖,越品越有餘味。極強的畫面感,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細膩感觸,生命、青春、情緒、慾望、愛都濃縮在這些文字里,回味雋永。

5、《羅生門》

作者:芥川龍之介

豆瓣評分:8.6分

(11270人評價)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芥川的中短篇小說共十三篇。《羅生門》以風雨不透的布局將人推向生死抉擇的極限,從而展示了“惡”的無可迴避,第一次傳遞出作者對人的理解,對人的無奈與絕望。

書單君說|

寥寥數筆,或露骨或幽默或沉思或壓抑,卻有著超時代的尖銳。寫盡了人性的陰暗面。冷冽的故事裡又充滿了極強的畫面感,奧妙非常!

6、《乞力馬扎羅的雪》

作者:海明威

豆瓣評分:8.5分

(2965人評價)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海明威的十一篇短篇佳作。雪山上的豹子,河邊的垂釣人,咖啡廳中的老者……十一個貌似淡薄的故事蘊含了人世間言不盡的滄桑。海明威獨特的“冰山”式文風在他的短篇小說中得到了最佳的呈現。

書單君說|

海明威的小說以硬漢形象和“冰山理論”著稱。他寫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隱藏了太多的故事和細節,就像乞力馬扎羅山的雪,必須由你親自從山腳再一步一步上山去丈量、挖掘。

7、《都柏林人》

作者:詹姆斯·喬伊斯

豆瓣評分:8.5分

(2011人評價)

內容簡介|

本書15篇故事,以寫實和諷刺的表現手法描繪了二十世紀初期都柏林中下階層的生活,癱瘓和死亡貫穿全書。

書單君說|

熱點內容
霸道總裁獨寵嬌妻小說 發布:2025-07-13 22:01:49 瀏覽:60
穿書小說暴君言情 發布:2025-07-13 22:01:07 瀏覽:354
被光守護的坡道輕小說 發布:2025-07-13 21:58:10 瀏覽:567
古言情小說有哪些 發布:2025-07-13 21:53:31 瀏覽:618
都市異能和洪荒有關的小說 發布:2025-07-13 21:52:54 瀏覽:279
哪兒看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13 21:52:32 瀏覽:371
外國網路小說連載網站 發布:2025-07-13 21:44:24 瀏覽:660
辰東的每一部小說都是經典語錄 發布:2025-07-13 21:40:38 瀏覽:746
網路小說男主角沈司爵 發布:2025-07-13 21:32:21 瀏覽:626
言情小說早安總統大人 發布:2025-07-13 21:11:11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