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短篇小說
㈠ 世界著名短篇小說有哪些
001.《指環王》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其他作品 《精靈寶鑽》、《未完成的故事》
002.《荒原》T.S.艾略特
003.《傲慢與偏見》簡·奧斯汀 作家其他作品: 《理智與情感》《愛瑪》
004.《羅密歐與朱麗葉》莎士比亞 作家其他作品: 《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哈姆雷特》(四大悲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歡喜》(四大喜劇)
005.《論人生》培根
006.《失樂園》彌爾頓
007.《魯濱遜漂流記》笛福
008.《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
009.《拜倫詩選》拜倫 作家其他作品:《唐璜》
010.《雪萊詩選》雪萊
011.《簡·愛》 夏洛蒂·勃朗特 作家其他作品:《教師》、《維萊特》、《雪莉》、《艾瑪》(未完成)
012.《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
013.《大衛·科波菲爾》狄更斯 作家其他作品:《雙城記》《匹克威克先生外傳》《遠大前程》.《霧都孤兒》、《董貝父子》《馬丁·瞿述偉》、《荒涼山莊》、《聖誕故事集》
014.《福爾摩斯探案集》阿瑟·柯南·道爾 作家其他作品: 《遺失的世界》
015.《道連·葛雷的畫像》奧斯卡·王爾德
016.《苔絲》托馬斯·哈代 作家其他作品: 《遠離塵囂》、《還鄉》
017.《華倫夫人的職業》蕭伯納 作家其他作品:《聖女貞德》
018.《牛虻》伏尼契
019.《月亮與六便士》 毛姆 作家其他作品:《刀鋒》
020. 《艾凡赫》司各特 作家其他作品:《城堡風雲》
021. 《湯姆瓊斯史》 菲爾丁
022. 《東方快車謀殺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作家其他作品:《陽光下的罪惡》、《三幕悲劇》、《國際學舍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羅傑疑案》、《無人生還》
024. 《時間機器》 威爾斯 作家:其他作品《莫羅博士島》、《隱身人》
025. 《坎德伯雷故事集》 喬叟
026. 《1984》 喬治·奧威爾
027.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勞倫斯 作家其他作品:《兒子與情人》,《虹》、《戀愛中的女人》
028. 《蝴蝶夢》 達夫妮·杜穆里埃其他作品《牙買加旅店》
029. 《名利場》 薩克雷其他作品 《潘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紐克姆一家》、《弗吉尼亞人》
030. 《蠅王》戈爾丁
031. 《愛麗絲漫遊仙境》 查爾斯·勒特維奇 ·道奇森 其他作品《愛麗絲鏡中奇緣》
032. 《白衣女人》 威廉·威爾基·柯林斯
033. 《金銀島》 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 作家其他作品:《化身博士》
034. 《天路歷程》 約翰·班揚
035. 《盧宮秘史》 安東尼·霍普
036. 《阿格尼絲·格雷》 安妮·勃朗特其他作品《懷爾德菲爾山莊的房客》
037.《福爾賽世家》高爾斯華綏
038.《憤怒的回顧》奧斯本
039.《尤利西斯》詹姆斯·喬伊斯
040.《德拉庫拉》布拉姆·斯托克
㈡ 外國著名的小說作家和作品
.歐美部分
《荷馬史詩》即《伊得亞特》和《奧德賽》,是古希臘最著名的兩部史詩。相傳是盲詩人荷馬所編。它以英雄人物為中心,採用英雄格(六音步揚抑抑格)詩體,風格崇高,規模宏偉,富於戲劇性,生活氣息濃厚。
《荷馬史詩》是人民群眾思想、智慧和藝術才能的結晶,為歐洲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作品,被譽為歐洲史詩典範,並為以後的文學藝術提供豐富素材,對歐洲文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伊索寓言》古代希臘寓言的匯編。相傳為伊索所作。它主要反映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思想感情,總結他們的豐富斗爭經驗和生活教訓。它的藝術性也較高,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語言精煉,寓意深刻,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它是歐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歐洲文學史上奠定了寓言創作的基礎。後代作家經常引用它。或為重新創作的題材,或為抨擊暴政,諷刺敵人的武器。
希臘神話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大類。神的故事包括開天闢地、神的產生、譜系以及人類起源等待。古希臘的神都自私、任性、愛享樂、愛虛榮、好爭權奪利、嫉妒心和復仇心很強,可能是根據奴隸主貴族的形象來塑造的。英雄傳說,內容是歌頌在同自然和社會斗爭中建立過功勛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他們體力過人,聯盟機智,百折不撓,品德高尚,是古代勞動令人憂傷集體力量、智慧和高貴品質的化身。它為古希臘文學藝術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對歐洲文學發展起了深遠的影響。
莎士比亞(1564-1616)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馬克思贊譽他是「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他的主要成績就是戲劇,其主要著作有歷史劇《亨利四世》、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拜倫(1788-1824)英國積極浪漫主義詩人。重要作品有長詩《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東方敘事詩》和代表作諷刺詩體小說《唐璜》。他的創作對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有較大影響。
雪萊(1792-1822)英國積極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是長詩《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抒情短詩《西風頌》和《致雲雀》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夏洛蒂·勃朗詩(1816-1855)英國作家,有著名長篇小說《簡·愛》。
薩克雷(1811-1863)英國作家,有著名長篇小說《名利揚》。
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代表。他一生共寫了十幾部長篇小說,還有許多中短篇小說、雜文和戲劇等。《大衛·科波菲爾》是他的代表作。重要作品還有《艱難時世》《雙城記》等。狄更斯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和生動的細節描寫,真實地反映了十九世紀中葉英國的社會風貌。
笛福(1660-1731)英國小說家。他的作品有《魯濱孫漂流記》《辛格頓船長》《大疫年日記》等。《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每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對英國小說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笛福被譽為「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
伏尼契(1864-1960)愛爾蘭女作家。其代表作是《牛虻》。
莫里哀(1622-1673)原名約翰·巴狄斯特·波克蘭,法國古典主義喜劇創建者。他一生共創作了三十七部喜劇,是世界劇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偽君子》《唐璜》《慳吝人》是世界喜劇最出色的作品。
巴爾扎克(1799-1850)十九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代表作《人間喜劇》包括九十六部長篇小說和中短篇小說。書中廣泛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中期的法國社會生活。形象地描繪了貴族階級如何在資產階級暴發戶的腐蝕和逼攻下逐漸滅亡,無情地揭露和有力地批判了資產階級的怎麼貪婪、卑鄙丑惡和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是世界文學規模最宏大的創作之一,也是人類思維勞動最輝煌的成果之一。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推崇巴爾扎克,認為他「對現實關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稱贊他是現實主義大師。作品有《高老頭》《幻滅》《歐也妮·葛朗台》等。
雨果(1802-1885)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領袖人物和代表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
都德(1840-1897)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現實主義作家。長篇小說的代表作是《小東西》等,短篇小說《最後一課》和《柏林之圍》,以其深刻的愛國主義內容和精湛的藝術技藝而享有極高的聲譽,成為世界短篇小說的傑作。
莫泊桑(1850-1893)法國著名小說家。他共寫了三百五十多篇中短篇小說,六部長篇小說,三本游記,以及許多文學、政治和時事評論。其作品的基本主題是暴露資產階級精神面貌和社會風氣的腐敗墮落,是舉世公認的短篇小說大師。其著名作品短篇小說有《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於勒》《菲菲小姐》等,長篇小說以《一生》《漂亮朋友》為代表。
福樓拜(1821-1880)法國作家,有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情感世界》。
大仲馬(1802-1870)法國作家,有長篇小說《茶花女》等。
羅曼·羅蘭(1866-1944)法國作家。十九世紀末開始文學創作,早期主要寫劇本,如《丹東》《愛與死的搏鬥》等。二十世紀初,陸續發表《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等傳記歌頌優秀人物。十月革命後,思想受到鼓舞,從此與高爾基並肩戰斗。1931年發表《向過去告別》。羅曼·羅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約翰·克利斯朵夫》,是二十世紀初期世界文學創作中最偉大的收獲之一。他成為二十世紀初最重要作家之一,19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歐仁·鮑狄埃(1816-1887)偉大的法國工人詩人,巴黎公社的堅強戰士。1865年加入第一國際,成了工人運動的活動家。巴黎公社誕生後,他被選為公社委員,公社失敗後的第二天,他寫下了《國際歌》,是世界上無產階級政權歷史經驗的藝術總結,是無產階級藝術的優秀典範。
司湯達(1783-1842)原名亨利·貝爾,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紅與黑》是批判現實主義傑作,深刻地表現了當時社會歷史的本質特徵。
普希金(1799-1837)傑出的俄羅斯民族詩人,十九世紀俄國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富有人民性,被稱為「俄羅斯生活網路全書」。他一生寫了800多首抒情詩,包括著名的《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海》《致詩人》等;敘事詩《茨岡》《青銅騎士》;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短篇小說集《別爾金小說集》和代表作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普希金是「俄國文學的始祖。」
果戈里(1809-1852)十九世紀上半葉俄國最優秀的諷刺作家。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1836年發表的諷刺喜劇《欽差大臣》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優秀劇作,是俄國現實主義喜劇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長篇小說《死魂靈》標志著他的創作最高峰。
車爾尼雪夫斯基(1828-1889)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唯物主義哲學家、批評家、作家。早期著有《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系》,著名小說《怎麼辦?》是他的代表作。被列寧稱作「唯一真正偉大的俄國著作家。」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十九世紀後半期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也是舉世公認的世界文學史上成績卓著的藝術大師。他的全集達九十三卷之多,但使他登上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高峰的主要還是三部里程碑式的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
契訶夫(1860-1904)十九世紀末期俄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舉世聞名的短篇小說巨匠和著名的劇作家,他一生致力於短篇小說創作,共創作四百七十多篇中、短篇小說和十幾個劇本,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短篇小說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短篇小說《套中人》《變色龍》《哀傷》《苦惱》《萬卡》等。劇本《萬尼亞舅舅》《伊凡諾夫》《海鷗》《櫻桃園》等都是轟動世界的傑作。他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以短篇小說為主要創作體裁而登上世界文學高峰的人。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國作家,有短篇作品集《獵人筆記》,長篇小說《羅亭》《父與子》等。
高爾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披什科夫,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原蘇聯社會主義文學奠基人。著有《高爾基全集》六十九卷。其中著名的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母親》的他的代表作。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原蘇聯作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出版後受到廣大青年的熱烈歡迎。1935年榮獲列寧勛章。另有一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第一卷。
法捷耶夫(1901-1956)原蘇聯作家。他的長篇小說《毀滅》和《青年近衛軍》被公認屬於蘇聯最優秀的無產階級文學。
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原蘇聯詩人。他的代表作是長詩《列寧》。
肖洛霍夫(1905- )原蘇聯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靜靜的頓河》1965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金。
歌德(1749-1832)德國偉大的詩人和思想家,德國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者之一。早期重要作品歷史名劇《葛茲·馮·伯利欣根》,詩歌《普羅米修斯》和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使他亨名世界。代表作《浮士德》是一部不朽的傑作,被認為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德國先進思想在藝術上的最高成就。
席勒(1759-1805)德國劇作家,有著名劇本《陰謀與愛情》。
海涅(1797-1856)十九世紀德國傑出的革命民族主義詩人和政論家。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是他的代表作。《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是他的著名政治詩,第一次塑造了自學埋葬舊制度的資產階級掘墓人的形象。
惠特曼(1819-1892)十九世紀德國傑出的革命民主主義詩人。《草葉集》是他的代表作。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傑出的幽默諷刺作家。長篇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短篇小說《競選州長》是他的代表作。晚年著有《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等名篇。
海明威(1899-1961)美國本世紀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作品有《永別了,武器》《老人與海》等。
歐·亨利(1862-1910)美國短篇小說家。他一生共創作短篇小說約三百篇和一部長篇小說。《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黃雀在後》《最後的騰葉》等作品,都精心構思的短篇傑作。
但丁(1265-1321)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偉大先驅,代表作《神曲》是不朽的偉大著作。
塞萬提斯(1547-1616)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堂·吉訶德》,成就在於塑造了堂吉訶德這樣一個脫離實際的主觀主義的文學典型。它是西班牙古典藝術的高峰,也是歐洲文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安徒生(1805-1875)丹麥童話作家。他一生共寫童話一百六十多篇,是世界上最卓越的童話作家之一。名篇有《皇帝的新裝》《夜鶯》《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影子》《老房子》《母親的故事》《園丁和主人》等,都已列入世界最優秀童話之列。
易卜生(1926-1906)挪威劇作家。他1848年開始寫作,一生共創作劇本二十部。著名作品有《社會問題》《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敵》等社會問題劇。
伏契克(1903-1943)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新聞記者作家。著有《親愛的國家裡》等作品。《絞刑架下的報告》是他在法西斯監獄秘密寫下的一部長篇特寫,成為鼓舞全世界革命者的戰斗作品。
.亞洲部分
泰戈爾(1861-1941)印度作家詩人和社會活動家。主要作品有《莫歌》和《晨歌》,著名的《故事詩》在印度廣為流傳。1921年問世的《吉檀迦利》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亞洲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作品還有《園丁集》《飛鳥集》《新月集》。
《一千零一夜》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舊譯《天方夜譚》。全書充滿著奇妙瑰麗的幻想,又洋溢著現實主義的生活氣息,它以題材多樣和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生動地反映了古代阿拉伯國家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和風土人情。有許多故事歌頌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如《漁夫的故事》《阿里巴巴》等。但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混雜了統治階級的腐朽思想和人民群眾的落後意識。它已被譯成世界各種文字廣泛流傳,深受各國人民的贊賞,對西文的文學戲劇、音樂和繪制都有過一定的影響。
紫式部(約978-約1015)日本作家,有長篇古典小說《源氏物語》。
㈢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英國詩壇的三大巨星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莫泊桑
契可夫
歐.亨利
英國詩壇的三大巨星
:拜倫
雪萊
濟慈
㈣ 有那些外國的名篇名著
1、《永別了,武器》
《永別了,武器》是美國小說家歐內斯特·海明威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早期代表作,首次出版於1929年9月27日。
該作講述美國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志願參加紅十字會駕駛救護車,在義大利北部戰線搶救傷員。
在一次執行任務時,亨利被炮彈擊中受傷,在米蘭醫院養傷期間得到了英國籍護士凱瑟琳的悉心護理,兩人陷入了熱戀。
亨利傷愈後重返前線,隨義大利部隊撤退時目睹戰爭的種種殘酷景象,毅然脫離部隊,和凱瑟琳會合後逃往瑞士。結果凱瑟琳在難產中死去。
通過描述二人的愛情,作品揭示了戰爭的荒唐和殘酷的本質,反映了戰爭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殘殺以及戰爭對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毀滅。
2、《綠房子》
《綠房子》是秘魯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的作品。《綠房子》該部以叢林為背景的長篇小說通過一家妓院的興衰敘述了秘魯北部的社會生活。
《綠房子》這部小說,涉及了秘魯整個北部地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場面宏大,人物眾多,既有上流社會醉生夢死的豪華奢侈,又有底層民眾水深火熱的掙扎呻吟,為讀者展示了一幅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
3、《我的名字叫紅》
《我的名字叫紅》是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穆克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98年。
該小說講述16世紀末,離家12年的青年黑終於回到他的故鄉——伊斯坦布爾,迎接他歸來的除了愛情,還有接踵而來的謀殺案。
一位細密的畫家失蹤了,奉命為蘇丹繪制抄本的長者也慘遭殺害。蘇丹要求在三天內查出結果,而線索,藏在圖畫某處。
作品以巧妙的後現代敘事,用一件發生在伊斯蘭世界的謀殺案件作為故事主軸,以貌似偵探小說的結構性線索展開故事,實則是在講述一段古老的奧斯曼藝術史的往事。
由沖突、痛苦、共存三個不同的層面入手,借古喻今,探討生命與藝術的存在意義及信仰的沖突,呈現給讀者的是關於「文明沖突」的理性思考以及關於全球化語境中人類文明發展趨勢的歷史性解讀。
《我的名字叫紅》獲得歐洲發現獎、美國外國小說獨立獎、法國文學獎、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和都柏林文學獎在內的歐洲三大文學獎項。
4、《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作家米蘭·昆德拉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4年。
該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恆輪回」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5、《茶花女》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
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在法國文學史上,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為主角的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名著
㈤ 拜倫、海涅、普希金分別是那國的 各寫了什麼詩
全名: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蘇格蘭貴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於倫敦。拜倫從學生時代開始寫詩,第2部詩集《閑暇的時刻》(Hours of Idleness,1807)出版後受到《愛丁堡評論》(Edinburgh Review)雜志的攻擊,詩人乃答之以《英國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English Bards and scotch Reviewers,1809)一詩,初次顯露了他卓越的才華和諷刺的鋒芒。1812年發表的《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第1、2章)是他的成名作。1816年,拜倫因私生活受到上流社會的排斥,憤而移居義大利。在義大利,他寫了《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的第3、4兩章(1816、1818年)。這部抒情敘事長詩和未完成的巨著《唐璜》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拜倫還寫了一系列長篇敘事詩,如《異教徒》(The Giaour,1813)、《阿比多斯的新娘》(The Bride of Abydos,1813)、《海盜》(1814)、《柯林斯之圍》(The Siege of Corinth,1816)和7部詩劇,如《曼弗雷德》(Manfred,1817)、《該隱》(Cain,1821),以及許多抒情詩和諷刺詩,如《審判的幻景》(The Vision of Judgement, 1822)。 1823年初,希臘抗土斗爭高漲,拜倫放下正在寫作的《唐璜》(Don Juan,1818-1823)[1],毅然前往希臘,參加希臘志士爭取自由、獨立的武裝斗爭,1824年4月19日死於希臘軍中。他的詩歌在歐洲和中國都有很大的影響。 1.The publication in 1812 of the first two cantos of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brought Byron fame.拜倫早期代表作是長篇敘事詩《恰爾德.哈羅德游記》第一,第二章(1812)。 2. In Geneva, he wrote the third canto of Childe Harold and the narrative poem The Prisoner of Chillon.在日內瓦,拜倫寫下了《哈羅德游記》第三章及敘事詩《齊倫的囚犯》。 3. he proced the verse drama Manfred, the first two cantos of Don Juan.他創作了詩劇《曼弗雷德》,《唐璜》的前兩章。 4. Don Juan is Byron』s masterpiece, a great comic epic of the early 19th century.他的代表作《唐璜》是19世紀初期的著名諷刺史詩。 5. Byron invests in Juan the moral positives like courage, generosity and frankness, are virtues neglected by the modern society.拜倫在唐璜身上開發出勇敢,慷慨,誠懇直白等優點。 6. the poet』s true intention is, by making use of Juan』s adventures, to present a panoramic view of different types of society.詩人的創作意旨在於通過唐璜的游歷來體現不同的社會情形。 7. Byron』s satire on the English society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 poem can be compared with Pope』s; and his satire is much less personal than that of Pope』s, for Byron is here attacking not a personal enemy but the whole hypocritical society.拜倫在詩的末尾對英國社會的諷刺與蒲柏相媲美,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拜倫諷刺的不是個人恩怨,而是整個社會的虛偽。 8. As a leading Romanticist, Byron』s chief contribution is his creation of the 「Byronic hero,」 a proud, mysterious rebel figure of noble origin. Such a hero appears first in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and then further developed in later works such as the Oriented Tales, Manfred, and Dan Juan in different guises.作為浪漫主義的代表詩人,拜倫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創造了「拜倫式英雄」,高傲,神秘,反叛卻帶有貴族血統。這種拜倫式英雄出現在《哈羅德游記》,《東方故事集》,《曼弗雷德》及《唐璜》等多部作品中。 9. Actually Byron has enriched European poetry with an abundance of ideas, images, artistic forms and innovations.拜倫以豐富的思想,想像力,藝術形式和創新歐洲的詩歌得到了發展
2.海涅出生在萊茵河畔杜塞爾多夫一個破落的猶太商人家庭著有《青春的苦惱》、《抒情插曲》、《還鄉集》、《北海集》等組詩。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俄國)的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 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 普希金作品集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 中篇小說:《黑桃皇後》、《杜波羅夫斯基》 散文體小說集:《別爾金小說集》 歷史劇:《鮑里斯·戈杜諾夫》 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政治抒情詩:《致大海》、《自由頌》、《致恰達耶夫》 敘事長詩:《青銅騎士》、《高加索俘虜》 愛情詩:《致科恩》又名《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我的名字》《我曾經愛過你》 短篇小說 《彼得大帝的黑奴》,《書信小說》,《亡人伊凡·彼得洛維奇·別爾金小說集》:《射擊》、《暴風雪》、《棺材老闆》、《驛站長》、《村姑小姐》、《戈琉辛諾村源流考》、《羅斯拉夫列夫》、《杜布羅夫斯基》、《黑桃皇後》、《基爾沙里》、《埃及之夜》、《上尉的女兒》、《賓客聚集別墅》、《我們在別墅里度過了一晚》 詩作 《巴奇薩拉的噴泉》,《致大海》,《致恰達耶夫》,《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遲開的花朵更可愛》,《假如生活騙了你》,《我曾經愛過你》
㈥ 世界10大文學短篇巨匠是哪些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沒聽過十大的
(1)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莫泊桑受福樓拜的影響極大,他具有獨特的視角,見他人之所不見,以平淡的情節塑造人物,真實的細節凸現性格,反映了現實的思想內容,又有引人入勝的藝術格調。
莫泊桑從描寫司空見慣的平凡小事著手,把短篇小說的技藝運用到了盡善盡美的極致,形成了逼真、自然的寫作風格。他的敘述筆調幾近白描,生動而惜墨如金,寥寥數筆,人物的環境、氣氛躍然紙上,描寫用詞准確、言簡意賅,可以說是字字珠璣。
(2)契訶夫
十世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契訶夫創造了一種風格獨特、言簡意賅、藝術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說。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憑借精巧的藝術細節對生活和人物作真實描繪和刻畫,從中展示重要的社會內容。這種小說抒情氣味濃郁,抒發他對丑惡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把褒揚和貶抑、歡悅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體系之中。他認為:「天才的姊妹是簡練」,「寫作的本領就是把寫得差的地方刪去的本領」。他提倡「客觀地」敘述,說 「越是客觀給人的印象就越深」。他信任讀者的想像和理解能力,主張讓讀者自己從形象體系中琢磨作品的涵義。
契訶夫戲劇創作的題材、傾向和風格與他的抒情心理小說基本相似。他不追求離奇曲折的情節,他描寫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從中揭示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訶夫的劇作中有豐富的潛台詞和濃郁的抒情味;他的現實主義富有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徵意義,「海鷗」和「櫻桃園」就都是他獨創的藝術象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欽科以及莫斯科藝術劇院(1898年建立)與契訶夫進行了創造性的合作,對舞台節術作出了重大革新。
(3)歐.亨利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曾被誣告罪入獄三年。後遷居紐約,專事寫作,他幾乎每周寫一篇短篇小說
,供報刊發表。他一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對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虛偽的道德給予揭露和諷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等。
歐·亨利對社會與人生的觀察和分析並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較淺薄,但他一生困頓,常與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別出心裁的藝術手法表現他們復雜的感情。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
從藝術手法上看,歐·亨利善於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於哲理的戲劇性場景,用漫畫般的筆觸勾勒出人物的特點。作品情節的發展較快,在結尾時突然出現一個意料不到的結局,使讀者驚愕之餘,不能不承認故事合情合理,進而贊嘆作者構思的巧妙。他的文字生動活潑,善於利用雙關語、訛音、諧音和舊典新意,妙趣橫生,以含淚的微笑著稱。他還以准確的細節描寫,製造與再現氣氛,特別是大都會夜生活的氣氛。
從題材的性質來看,歐·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以描寫美國西部生活為主;一類寫的是美國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類則以拉丁美洲生活為對象。這些不同的題材,顯然與作者一生中幾個主要生活時期的不同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三類作品當中,無疑又以描寫城市生活的作品數量最多,意義最大。
歐·亨利思想的矛盾和他作品的弱點,與他的創作環境有極大關系。即使在他已經成名,受到讀者廣泛歡迎的時候,他的生活也依然經常處於拮據狀態。他曾經直言不諱地說:「我是為麵包而寫作的」。
㈦ 海涅、拜倫、普希金的資料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又譯亨利希·海涅,1797-1856)1797年12月13日生於德國杜塞爾多夫,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了拿破崙戰爭。海涅出生在萊茵河畔杜塞爾多夫一個破落的猶太商人家庭。1795年,拿破崙的軍隊曾開進萊茵河流域,對德國的封建制度進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崙「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摧殘人」。法軍的這些改革,使備受歧視的猶太人的社會地位得到了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從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影響。
1819至1823年,海涅先後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法律和哲學,他聽過浪漫主義作家奧古斯特·威廉·施勒格爾和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的講課。海涅早在20歲時就開始了文學創作,他的早期詩作:《青春的苦惱》、《抒情插曲》、《還鄉集》、《北海集》等組詩,多以個人遭遇和愛情苦惱為主題,反映了封建專制下個性所受到的壓抑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苦惱。1820年的冬季學期,他來到哥廷根大學,在那裡,他參加了一個學生組織。然而,僅僅在1821年1月,他就被迫離開了學校和這個組織。還是在哥廷根,海涅1825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我跟一些人一樣,在德國感到同樣的痛苦,說出那些最壞的苦痛,也就說出我的痛苦。」(《每逢我在清晨》)這些詩句中所抒發的個人感受,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這些詩作於1827年收集出版時,題名為《詩歌集》。它們表現了鮮明的浪漫主義風格,感情淳樸真摯,民歌色彩濃郁,受到廣大讀者歡迎,其中不少詩歌被作曲家譜上樂曲,在德國廣為流傳,是德國抒情詩中的上乘之作。
從1824年到1828年間,海涅游歷了祖國的許多地方,並到英國、義大利等國旅行。由於他廣泛接觸社會,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理解,寫了四部散文旅行札記。
在第一部 《哈爾茨山游記》里, 海涅以幽默活潑的筆調描繪了20年代令人窒息的德國現狀,諷刺嘲笑了封建的反動統治者、陳腐的大學、庸俗的市儈、反動的民族主義者、消極的浪漫主義者;以濃郁的抒情筆調描繪了祖國壯麗的自然景色,同時又以深厚的同情,描繪了山區礦工的勞動生活。
在第二部《觀念——勒·格朗特文集》里,海涅描繪了法國軍隊進入故鄉的情景,刻畫了拿破崙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法國革命的嚮往和對德國封建統治的憎惡。
在第三部《從慕尼黑到熱那亞的旅行》等義大利游記里,描繪了義大利的風光和社會生活,揭露了貴族天主教的反動性,同時對貴族作家脫離現實的傾向進行了批判。
在第四部《英國片段》里,作家描繪了富豪的貴族和資產階級與勞動人民的尖銳對立,揭露了大資產階級的貪婪和掠奪。
這四部札記的主要傾向是抨擊德國的封建反動統治,期望德國能爆發一場比較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這四部旅行札記的創作表明,海涅在思想上已成長為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在藝術上,海涅已從青年時代對個人遭遇與感情的描寫,轉向對社會現實的探討,走向現實主義道路。
海涅晚年思想上的矛盾與懷疑突出的表現在他對共產主義的信念與理解上,他思想上的矛盾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正如列寧在紀念赫爾岑時所說,「是資產階級民主派的革命性已在消亡,而社會主義無產階級的革命性尚未成熟這樣一個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代的產物和反映」。同時,也反映了海涅本身資產階級世界觀的局限。1856年2月27日,海涅逝世。
全名: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22-1824.4.19),是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1788年1月22日出生於倫敦,父母皆出自沒落貴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並對此很敏感。十歲時,拜倫家族的世襲爵位及產業(紐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為拜倫第六世勛爵。哈羅公學畢業後,1805-1808年在劍橋大學學文學及歷史,他是個不刻苦的學生,很少聽課,卻廣泛閱讀了歐洲和英國的文學、哲學和歷史著作,同時也從事射擊、賭博、飲酒、打獵、游泳、拳擊等各種活動。1809年3月,他作為世襲貴族進入了貴族院,他出席議院和發言的次數不多,但這些發言都鮮明地表示了拜倫的自由主義的進步立場。
劍橋大學畢業。曾任上議院議員。學生時代即深受啟蒙思想影響。1809-1811年游歷西班牙、希臘、土耳其等國,受各國人民反侵略、反壓迫斗爭鼓舞,創作《恰爾德·哈羅德游記》(Child Harold's Pilgrimage, 1809-1918)。其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羅德游記》《唐璜》(Don Juan, 1818-1823)等。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他們孤傲、狂熱、浪漫,卻充滿了反抗精神。他們內心充滿了孤獨與苦悶,卻又蔑視群小。恰爾德·哈羅德是拜倫詩歌中第一個「拜倫式英雄」。拜倫詩中最具有代表性、戰斗性,也是最輝煌的作品是他的長詩《唐璜》,詩中描繪了西班牙貴族子弟唐璜的游歷、戀愛及冒險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會中黑暗、丑惡、虛偽的一面,奏響了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爭的戰歌。拜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斗一生的勇士;他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並成為領導人之一。
從1809-1811,拜倫出國作東方的旅行,是為了要「看看人類,而不是只方書本上讀到他們」,還為了掃除「一個島民懷著狹隘的偏見守在家門的有害後果」。在旅途中,他開始寫作《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和其他詩篇,並在心中醞釀未來的東方故事詩。《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的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問世,轟動了文壇,使拜倫一躍成為倫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這並沒有使他和英國的貴族資產階級妥協。他自早年就自到這個社會及其統治階級的頑固、虛偽、邪惡及偏見,他的詩一直是對這一切的抗議。
1811-1816年,拜倫一直在生活在不斷的感情旋渦中。在他到處受歡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場作戲的愛情俯拾即是,一個年青的貴族詩人的風流韻事自然更為人津津樂道。拜倫在1813年向一位安娜·密爾班克小姐求婚,於1815年1月和她結了婚。這是拜倫一生中所鑄的最大的錯誤。拜倫夫人是一個見解褊狹的、深為其階級的偽善所宥的人,完全不能理解拜倫的事業和觀點。婚後一年,便帶著初生一個多月的女兒回到自己家中,拒絕與拜倫同居,從而使流言紛起。以此為契機,英國統治階級對它的叛逆者拜倫進行了最瘋狂的報復,以圖毀滅這個膽敢在政治上與它為敵的詩人。這時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寫出象《普羅米修斯》那樣的詩,表示向他的壓迫者反抗到底的決心。
普希金(1799~1837),俄國偉大的詩人、小說家,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他諸體皆擅,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提供了典範。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於莫斯科一個家道中落的貴族地主家庭,一生傾向革命,與黑暗專制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他的思想與詩作,引起沙皇俄國統治者的不滿和仇恨,他曾兩度被流放,始終不肯屈服,最終在沙皇政府的陰謀策劃下與人決斗而死,年僅38歲。他在濃厚的文學氛圍中長大。童年時代,他由法國家庭教師管教,接受了貴族教育,8歲時已可以用法語寫詩。家中藏書豐富,結交文學名流,他的農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給他講述俄羅斯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使得他從小就領略了豐富的俄羅斯語言,對民間創作發生濃厚興趣。
1811年,普希金進入貴族子弟學校皇村學校學習,年僅12歲就開始了其文學創作生涯。1815年,在中學考試中他朗誦了自己創作的「皇村回憶」 ,表現出了卓越的詩歌寫作才能,特別是他詩作韻文的優美和精巧得到了廣泛的贊賞。在早期的詩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詩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學習17--18世紀法國詩人安德列謝尼埃的風格。在皇村中學學習期間,他還接受了法國啟蒙思想的熏陶並且結交了一些後來成為十二月黨人的禁衛軍軍官,反對沙皇專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畢業後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職,在此期間,他深深地被以後的十二月黨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參與了與十二月黨人秘密組織有聯系的文學團體「綠燈社」,創作了許多反對農奴制、謳歌自由的詩歌,如《自由頌》(1817年);《致恰達耶夫》,(1818)年;《鄉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創作童話敘事長詩《魯斯蘭與柳德米拉》。故事取材於俄羅斯民間傳說,描寫騎士魯斯蘭克服艱難險阻戰勝敵人,終於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民間語言,從內容到形式都不同於古典主義詩歌,向貴族傳統文學提出挑戰。
普希金的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國南部任職,這其實是一次變相的流放。在此期間,他與十二月黨人的交往更加頻繁,參加了一些十二月黨的秘密會議。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確,更強烈了。普希金寫下《短劍》(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名篇,還寫了一組「南方詩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虜》(1822) 、《強盜兄弟》 (1822)、《巴赫切薩拉依的淚泉》(1824)、《茨岡》(1824)四篇浪漫主義敘事長詩。還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抒情詩:《太陽沉沒了》(1820)、《囚徒》和《短劍》(1821)等,這些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強烈憧憬。從這一時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1824--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當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這里他度過了兩年幽禁期間,他創作了近百首詩歌,他搜集民歌、故事,鑽研俄羅斯歷史,思想更加成熟,創作上的現實主義傾向也愈發明顯。1825年他完成了俄羅斯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的創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為了籠絡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處於沙皇警察的秘密監視之下。普希金沒有改變對十二月黨人的態度,他曾對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亞的十二月黨人,但幻想很快破滅,於是創作政治抒情詩《致西伯利亞的囚徒》,表達自己對十二月黨理想的忠貞不渝。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親的領地度過了三個月,這是他一生創作的豐收時期,在文學史上被稱為「波爾金諾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開始動筆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塑造了俄羅斯文學中第一個「多餘人」的形象,這成為他最重要的作品。還寫了《別爾金小說集》和四部詩體小說《吝嗇的騎士》、《莫扎特與沙萊里》、《瘟疫流行的宴會》、《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詩。《別爾金小說集》中的《驛站長》一篇是俄羅斯短篇小說的典範,開啟了塑造「小人物」的傳統,他的現實主義創作爐火純青。
1831年普希金遷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職。他繼續創作了許多作品,主要有敘事長詩《青銅騎士》(1833)、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1833)、短篇小說《黑桃皇後》(1834)等。他還寫了兩部有關農民問題的小說《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上尉的女兒》(1836)。
1836年普希金創辦了文學雜志《現代人》。該刊物後來由別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學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等編輯,一直辦到19世紀60年代,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家,而且成為俄羅斯進步人士的喉舌。
普希金的創作和活動令沙皇政府頗感頭痛,他們用陰謀手段挑撥法國籍憲兵隊長丹特斯褻瀆普希金的妻子納塔利婭·尼古拉耶芙娜·岡察洛娃,結果導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決斗。決斗中普希金身負重傷,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僅37歲。他的早逝令俄國進步文人曾經這樣感嘆:「俄國詩歌的太陽沉落了」。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現的對自由、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必能戰勝黑暗、理智必能戰勝偏見的堅定信仰,他的「用語言把人們的心靈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偉大抱負深深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傑作,激發了多少俄羅斯音樂家的創作激情和靈感。以普希金詩篇作腳本的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 、《鮑里斯•戈都諾夫》 、《黑桃皇後》 、《魯斯蘭與柳德米拉》 、《茨岡》 等等,無一不是偉大的音樂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詩被譜上曲,成了膾炙人口的藝術歌曲;還有的作品還被改編成芭蕾舞,成為舞台上不朽的經典。
為了紀念普希金,人們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為普希金(1796年葉卡捷琳娜大帝就在這里去世)。現在這里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而且著名的波爾金諾村也在這附近。
㈧ 推薦幾本給我 各位 名家作品
巴金(1904~)現、當代作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餘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1923年從封建家庭出走,就讀於上海和南京的中學。1927年初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從1929年到1937年中,創作了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夢》、《春天裡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說,出版了《復仇》、《將軍》,《神·鬼·人》等短篇小說集和《海行集記》、《憶》、《短簡》等散文集。
豐子愷(1898—1975年)漫畫家、作家、翻譯家、美術教育家。原名豐潤,又名豐仁。浙江崇德(現屬桐鄉)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音樂、繪畫。1921年東渡日本,學西洋畫。回國後在浙江上虞春暉中學和上海立達學園任教。1925開始文學創作並發表漫畫。1928年任開明書店編輯。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以漫畫著名藝壇。並寫作了以中小學生和一般音樂愛好者為對象的音樂讀物32種。文筆淺顯生動,起了普及西洋音樂知識的啟蒙作用。50年代還從事介紹蘇聯的音樂教育、音樂情況及翻譯歌曲。抗戰爆發後,舉家內遷,在任教的同時積極從事抗日文化活動。抗戰後返滬杭,居家從事創作和翻譯。新中國成立後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等職。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主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等。漫畫有《子愷畫全集》。譯著有日本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徵》、俄國屠格涅夫的《初戀》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等。出版有《豐子愷文集》(7卷)
荷馬《荷馬史詩》
柏拉圖《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
中國
000..四書指的是正統儒家十三經,即《周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001.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孔子整理(《春秋左氏傳》左丘明)
002.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003.先秦百家《道德經》《老子》《莊子》《墨子》《荀子》《鬼穀子》《孫子兵法》《韓非子》
004.《山海經》
005.《楚辭》屈原
006.《呂氏春秋》呂不韋
007.《戰國策》劉向
008.《淮南子》劉安
009.《史記》司馬遷
010.《漢書》班固
012.《後漢書》范曄
013.《三國志》陳壽
014.《世說新語》 劉義慶
015.《九章算術》
016.《文心雕龍》劉勰
017.《資治通鑒》司馬光
018.《西廂記》 王實甫
019. 《竇娥冤》 關漢卿
020.《三國演義》 羅貫中
021.《水滸傳》 施耐庵 羅貫中
022.《西遊記》 吳承恩
023.《紅樓夢》 曹雪芹 高鶚
024.《金瓶梅》 蘭陵笑笑生
025.《隋唐演義》 褚人獲
026. 《牡丹亭》湯顯祖
027.《三言二拍》 (《三言》馮夢龍《二拍》凌濛初)
028. 《東周列國志》 馮夢龍著 蔡元放改編
029.《聊齋志異》蒲松齡
030.《儒林外史》 吳敬梓
031.《官場現形記》李寶嘉
032.《封神演義》許仲琳
033.《徐霞客游記》徐霞客
034.《天工開物》宋應星
035.《本草綱目》李時珍
036. 《阿Q正傳》 魯迅
037.《駱駝祥子》 老舍
038.《家》《春》《秋》巴金
039.《子夜》茅盾
040.《圍城》錢鍾書
古希臘
001.《荷馬史詩》荷馬
002.《伊索寓言》伊索
003.《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
004.《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挨斯庫羅斯
005.《島》阿里斯托芬
006.《美狄亞》歐里庇得斯
英國
001.《指環王》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 其他作品 《精靈寶鑽》、《未完成的故事》
002.《荒原》T.S.艾略特
002.《尤利西斯》喬伊斯
003.《傲慢與偏見》簡·奧斯汀 其他作品 《理智與情感》
004.《莎士比亞全集》莎士比亞
005.《論人生》培根
006.《失樂園》彌爾頓
007.《魯濱遜漂流記》笛福
008.《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
009.《拜倫詩選》拜倫其他作品《唐璜》
010.《雪萊詩選》雪萊 其他作品《弗蘭肯斯坦》
011.《簡·愛》 夏洛蒂·勃朗特 其他作品《教師》、《維萊特》、《雪莉》、《艾瑪》(未完成)
012.《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
013.《大衛·科波菲爾》狄更斯 其他作品《雙城記》《匹克威克先生外傳》《遠大前程》
《董貝父子》《馬丁·瞿述偉》、《荒涼山莊》、《聖誕故事集》
014.《福爾摩斯探案集》柯南道爾 其他作品 《遺失的世界》
015.《道連·葛雷的畫像》王爾德
016.《德伯家的苔絲》哈代 其他作品 《遠離程囂》、《還鄉》
017.《華倫夫人的職業》蕭伯納 其他作品《聖女貞德》
018.《牛虻》伏尼契
019.《月亮與六便士》 毛姆 其他作品《刀鋒》
020. 《艾凡赫》司各特 其他作品《城堡風雲》
021. 《湯姆瓊斯史》 菲爾丁
022. 《東方快車謀殺案》阿加莎·克利斯蒂 其他作品《陽光下的罪惡》、《高爾夫球場謀殺案》、《三幕悲劇》、《學生宿舍謀殺案》
023. 《哈利波特》 羅琳
024. 《時間機器》 威爾斯 其他作品《莫羅博士島》、《隱身人》
025. 《坎德伯雷故事集》 喬叟
026. 《動物庄園》 喬治·奧威爾
027.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勞倫斯 《兒子與情人》,《虹》、《戀愛中的女人》
028. 《蝴蝶夢》 達夫妮·杜穆里埃其他作品《牙買加旅店》
029. 《名利場》 薩克雷 其他作品 《潘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紐克姆一家》、《弗吉尼亞人》
030. 《蠅王》戈爾丁
031. 《愛麗絲漫遊仙境》 查爾斯•勒特維奇 •道奇森 其他作品《愛麗絲鏡中奇緣》
032. 《白衣女人》 威廉·威爾基·柯林斯
033. 《金銀島》 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
034. 《天路歷程》 約翰·班揚
035. 《盧宮秘史》 安東尼·霍普
036. 《阿格尼絲·格雷》 安妮·勃朗特其他作品《懷爾德菲爾山莊的房客》
037.《霧都孤兒》 狄更斯
038.《奧塞羅》 莎士比亞
039.《第十二夜》 莎士比亞
040.《哈姆雷特》 莎士比亞
041.《羅密歐與朱麗葉》 莎士比亞
042.《唐璜》 拜倫
美國
001.《教父》 普佐
002.《紅字》 霍桑 其他作品 《福谷傳奇》
003.《湯姆叔叔的小屋》 斯托夫人
004.《草葉集》 惠特曼
005.《湯姆·索亞歷險記》 馬克·吐溫 其他作品《哈克貝利芬歷險記》、《傻瓜威爾遜》、《傻子出國記》、《約瑟朝廷上的美國佬》
006.《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集》 馬克·吐溫
007.《歐·亨利短篇小說集》 歐·亨利
008.《馬丁·伊登》 傑克·倫敦 其他作品《荒野的呼喚》、《熱愛生命》
009.《美國的悲劇》 德萊塞 《巨人》、《嘉麗妹妹》、《珍妮姑娘》 、《放牧者》
010.《了不起的蓋茨比》 菲茨傑拉德
011.《喧嘩與騷動》 福克納
012.《永別了,武器》 海明威 其他作品《喪鍾為誰而鳴》、《乞力馬扎羅的雪》、《太陽照常升起》
013.《白鯨》 麥爾維爾
014.《飄》 米切爾
015.《憤怒的葡萄》 斯坦培克
016.《麥田裡的守望者》 塞林格
017.《第二十二條軍規》 海勒
018. 《雨王漢德森》 索爾·貝婁
019. 《戰爭與回憶》 赫爾曼·沃克 其他作品《戰爭風雲》、《凱恩艦嘩變》
020. 《幼獅》 歐文·肖 《乞丐與竊》、《富人與窮人》
021. 《鋼窟》 阿西莫夫 其他作品《我,機器人》、《赤裸太陽》
022.《皮襪子故事集》 庫柏 代表作《打鹿將》、《最後一個莫希幹人》
023. 《大街》 辛克萊·路易斯 其他作品 《巴比特》
024. 《大地》 賽珍珠
025. 《小婦人》 路易莎·奧爾科特
026. 《裸者與死者》 諾曼·梅勒
027. 《一位女士的畫像》 亨利•詹姆斯
028. 《幕府將軍》 詹姆士·克拉維爾
029.《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馬克·吐溫
030.《老人與海》 海明威
法國
001.《偽君子》 莫里哀 其他作品《喜劇六種》、《太太學堂》
002.《懺悔錄》 盧梭
003.《梅里美中短篇小說集》 梅里美
004.《紅與黑》 司湯達 其他作品《巴馬修道院》
005.《歐也妮·葛朗台》 巴爾扎克 其他作品《驢皮記》《交際花盛衰記》、《絕對之探求》(全集總綱《人間喜劇》)
006.《基督山伯爵》 大仲馬 其他作品《瑪戈王後的項鏈》、《四十五衛士》、《蒙梭羅夫人》
007《三劍客》 大仲馬 續集作品 《二十年後》、《布熱日隆子爵》
008《茶花女》 小仲馬
009《包法利夫人》 福樓拜
010.《惡之花》 波德萊爾
011.《悲慘世界》 雨果 其他作品《冰島惡魔》、《九三年》
012.《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集》 莫泊桑
013.《萌芽》 左拉 其他作品《小酒店》、《娜娜》、《金錢》
014.《約翰·克里斯朵夫》 羅曼·羅蘭
015.《追憶似水年華》 普魯斯特
016.《局外人》 加繆
017.《情人》 杜拉斯
019.《巨人傳》 拉伯雷
020.《蒙田隨筆》 蒙田
021. 《海底兩萬里》儒勒·凡爾納 續集作品《格蘭特船長的女兒》、《神秘島》
022. 《巴黎的秘密》歐仁·蘇
023 《小王子》聖·埃克蘇佩里
024《安德洛瑪刻》 拉辛
025《巴黎聖母院》 雨果
026《費加羅的婚姻》 博馬舍
027《高老頭》 巴爾扎克
028《幻滅》 巴爾扎克
029《吝嗇鬼》 莫里哀
蘇俄
001.《普希金抒情詩選》 普希金
002.《葉甫蓋妮·奧涅金》 普希金
003.《欽差大臣》 果戈理
004.《死魂靈》 果戈理
005.《父與子》 屠格涅夫其他作品《獵人筆記》
006.《戰爭與和平》 列夫·托爾斯泰
007.《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爾斯泰
008.《卡拉馬佐夫兄弟》 陀斯妥耶夫斯基
009.《契訶夫短篇小說選》 契訶夫
010.《櫻桃園》 契訶夫
011.《童年》 高爾基 其他作品 《我的大學》
012.《靜靜的頓河》 肖洛霍夫
013.《一個人的遭遇》 肖洛霍夫
014.《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
015.《日瓦格醫生》 帕斯捷爾納克
016.《彼得大帝》 阿·托爾斯泰 其他作品《苦難的歷程》
017. 《青年近衛軍》 法捷耶夫
018.《奧勃洛摩夫》 亞歷山大羅維奇•岡察洛夫
019. 《怎麼辦?》 尼古拉•加夫里洛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
020.《大雷雨》 奧斯特羅夫斯基
021.《復活》 列夫·托爾斯泰
022.《母親》 高爾基
023.《上尉的女兒》 普希金
024.《罪與罰》 陀斯妥耶夫斯基
德國
001.《少年維特之煩惱》 歌德
002.《浮士德》 歌德
003.《陰謀與愛情》 席勒
004.《海涅抒情詩選》 海涅
005.《查拉斯圖特拉如是說》 尼采
006.《布登勃洛克一家》 托馬斯·曼 其他作品《魔山》
007.《西線無戰事》 雷馬克
008.《鐵皮鼓》 君特·格拉斯
009.《格林童話》格林兄弟
奧地利和波蘭
001.《茨威格中短篇小說選》 茨威格
002.《變形記》 卡夫卡
003.《城堡》 卡夫卡
004. 《十字軍騎士》 顯克微支 其他作品《君往何處》、《火與劍》、《洪流》
005. 《費爾迪杜凱》 貢布羅維奇
西班牙和葡萄牙折疊
001.《堂吉訶德》塞萬提斯 西班牙
002. 《庭長夫人》 克拉林
003. 《阿馬羅神父的罪惡》 若澤·馬里亞·埃薩·德·克羅茲
004.《羊泉村》 維伽 西班牙
義大利和瑞士
001.《神曲》 但丁
002.《十日談》 卜伽丘
003.《斯巴達克斯》 喬萬尼奧里
004. 《愛的教育》 亞米契斯
005. 《綠衣亨利》戈特弗里德•凱勒
006.《女店主》 哥爾多尼
捷克和匈牙利
001.《好兵帥克歷險記》 哈謝克
002.《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米蘭·昆德拉
003. 《夢的解析》 佛洛伊德
004. 《奇婚記》 米克沙特
005.《絞刑架下的報告》 伏契克
丹麥和挪威
001.《安徒生童話選》 安徒生
002.《玩偶之家》 易卜生
澳大利亞
001.《荊棘鳥》 麥卡洛
拉美
001.《交叉小徑的花園》 博爾赫斯
002.《詩歌總集》 聶魯達
003.《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
004. 《寒水嶺匪幫》曼努埃爾·派諾
005. 《癩皮鸚鵡》 利薩爾迪
印度
001.《羅摩衍那》 蟻垤
002.《摩訶婆羅多》 廣博
003.《沙恭達羅》 迦梨陀娑
004.《吉檀迦利》 泰戈爾
阿拉伯
《一千零一夜》 佚名
日本
001.《源氏物語》 紫氏部
002.《雪國》 川端康成
003.《我是貓》夏目漱石
004.《豐饒之海》 三島由紀夫
005.《細雪》 谷崎潤一郎
006.《萬葉集》 大伴家持
007.《伊豆的舞女》 川端康成
008.《窗邊的小豆豆》
波斯
《薔薇園》 薩迪
瑞典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塞爾瑪·拉格洛芙
黎巴嫩
《先知》 紀伯倫
㈨ 世界著名十大作家
世界著名的作家有很多,比如莎士比亞 (英國) 、列夫·托爾斯泰 (蘇聯) 、但丁 (義大利) 、雨果 (法國) 、荷馬 (希臘) 、歌德 (德國) 、魯迅 (中國) ;
安徒生 (丹麥) 、普希金 (俄羅斯) 、狄更斯 (英國) 、喬伊斯 ---- 英國 、馬克吐溫 ---- 美國 、薄伽丘 ---- 義大利 、高爾基 ---- 蘇聯 、蕭伯納 ---- 英國等。
(9)拜倫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一、莎士比亞簡介: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愛爾蘭劇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英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家;
是世界著名的擅長幽默與諷刺的語言大師,同時他還是積極的社會活動家和費邊社會主義的宣傳者。他支持婦女的權利,呼籲選舉制度的根本變革,倡導收入平等,主張廢除私有財產。
㈩ 《拜倫詩選》一書有哪些簡要的內容概述
拜倫是一名在文學體裁上涉足廣泛的詩人,他的詩作包括短篇抒情詩、長篇詩體小說、敘事詩、長篇諷刺詩和詩劇等,《拜倫詩選》收入了除詩劇以外各種類型的詩作,可分為短詩、長詩選段和長詩3個部分。
短詩部分內容多為悼亡、懷古和愛情及身世的慨嘆,另外還包括了一些政治詩。
《詩選》第二部分是長詩選段,主要摘自拜倫的兩部代表作《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和《唐璜》。
前者是代表詩人詩藝成熟的第一部重要作品。開頭兩章寫於歐洲大陸旅行時,1812年一出版便使拜倫蜚聲詩壇,按詩人自己的說法是一夜醒來就成了「詩壇上的拿破崙」。《唐璜》是拜倫最後一部長篇作品,盡管未能完成,但仍然是拜倫一生中豐碑似的作品。它內容豐富、氣勢宏偉,因其犀利的批判鋒芒而被譽為「諷刺現代社會的積弊」的網路全書。第三章中「哀希臘」部分可以獨立成篇,氣勢悲壯、音節鏗鏘,充滿慷慨激昂的情感。
《詩選》最後一部分包括了《科林斯的圍攻》、《錫雍的囚徒》、《貝波》、《審判的幻景》和《青銅世紀》五首長詩。《貝波》講述的是威尼斯的狂歡節中,一個久別家鄉的丈夫回到家中,卻發現妻子另尋新歡,最後以一杯咖啡解決糾紛的故事。筆調亦庄亦諧,將狂歡節的熱鬧氣氛和人們在愛情、婚姻上的輕浮風尚渲染得淋漓盡致。《青銅世紀》諷刺並揭發了1822年召開的「神聖同盟」會議。
值得一提的是,拜倫的詩作中有許多以東方為背景或以東方故事為題材的詩篇,如《海盜》、《異教徒》、《阿比杜斯的新娘》、《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等,它們都充滿了東方情調和富有浪漫氣息的華美想像與激情,而這得益於長期的漂泊生活帶給他的廣闊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