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短篇小說科幻諾貝爾
A. 所有諾貝爾文學獎全部獲獎作品
百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個個都是大咖:加繆、海明威、馬爾克斯、川端康成、莫言、石黑一雄……他們是知識分子、文藝青年「一生必讀清單」的頭號人選。我整理了所有諾貝爾文學獎全部獲獎作品,歡迎借鑒參考。
↓↓↓點擊獲取「諾貝爾獎」相關內容↓↓↓
★ 2020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
★ 2021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
★ 諾貝爾獎為什麼沒有數學獎 ★
★★ 諾貝爾獎有哪些獎項 ★★
1901-2021諾貝爾文學獎全部獲獎作品:2004年-2021年
2021年
得主:坦尚尼亞作家Ablrazak Gurnah(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獲)
代表作:《天堂》、《在海邊》、《來世》
獲獎理由:因為他對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對難民在 文化 和大陸之間的鴻溝中的命運毫不妥協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2020年
得主:露易絲·格麗克作品
代表作:《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
獲獎理由:以帶有樸素美感、准確無疑的詩歌語言將個人的存在普遍化。
2019年
2019年瑞典文學院頒發了兩屆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獲獎者分別為:波蘭女作家Olga Tokarczuk(奧爾嘉·朵卡萩)、奧地利作者Peter Handke(彼得·漢德克)。
奧爾嘉·朵卡萩
代表作:《鏡子里的城市》、《書中人物旅行記》、《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彼得·漢德克
代表作:《卡斯帕》、劇本《罵觀眾》、小說《痛苦的中國人》《守門員對點球的焦慮》和維姆·文德斯電影《歧路》、《柏林蒼穹下》
2018年
瑞典文學院因捲入性丑聞等事件陷入信任危機,取消頒發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
2017年
得主:石黑一雄
代表作:《群山淡景》、《浮世畫家》、《長日將盡》
獲獎理由:他的小說帶有強大的情感力量,揭開了我們與世界連接的虛幻的深淵。
2016年
得主:鮑勃·迪倫
代表作:《隨風飄盪》
獲獎理由: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2015年
得主:斯韋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女)
代表作:《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
獲獎理由:多樣聲音的作品,一座記錄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碑。
2014年
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代表作:《暗店街》《星形廣場》《青春咖啡館》
獲獎理由:他用記憶的藝術展現了德國佔領時期最難把握的人類的命運以及人們生活的世界。
2013年
得主:艾麗斯·芒羅(女)
代表作:《快樂影子舞》《逃離》
獲獎理由:當代短篇小說大師。
2012年
得主:莫言
代表作:《紅高粱》《豐乳肥臀》《蛙》
獲獎理由:用幻覺現實主義寫作手法將 民間 故事 、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2011年
得主: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
代表作:《十七首詩》《途中的秘密》
獲獎理由:通過凝煉、透徹的意象,為我們提供了通向現實的新途徑。
2010年
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代表作:《綠房子》《世界末日之戰》《城市與狗》
獲獎理由:對權力結構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對個人的抵抗、反抗和失敗給予了犀利的敘述。
2009年
得主:赫塔·米勒(女)
代表作:《呼吸鍾擺》《河水奔流》《行走界線》《狐狸那時已是獵人》
獲獎理由:兼具詩歌的凝練和 散文 的率直,描寫了一無所有、無所寄託者的境況。
2008年
得主:勒·克萊齊奧
代表作:《戰爭》
獲獎理由:展現了新的起點、詩意的冒險和感官狂喜;作為探險者,發掘了隱藏於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
2007年
得主:多麗絲·萊辛(女)
代表作:《金色筆記》
獲獎理由:她用懷疑、熱情、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 經驗 的史詩。
2006年
得主:奧爾罕·帕慕克
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紅》
獲獎理由:在尋找故鄉的憂郁靈魂時,發現了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的新象徵。
下一頁「 1983-2005年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 」>>>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B. 《三體》獲得的獎項是什麼
《三體》獲得的獎項是雨果獎。
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舉辦的2015年「雨果獎」結果最終揭曉,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不負眾望,獲得最佳長篇小說獎。英文版翻譯者,華人科幻作家劉宇昆代領獎項。《三體》此次獲獎是中文作品和中國作家第一次在國際科幻作品大獎中獲得獎項。
總結
《三體》最終還是眾望所歸,奪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說明中國科幻已經具備世界級的影響力。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峰稱:祝賀大劉為中國科幻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雨果獎堪稱科幻領域的諾貝爾獎,而且比諾貝爾文學獎更專業,更純粹,更關乎文學的核心要素:想像。榮耀屬於大劉,屬於所有熱愛科幻的人們,也屬於雨果獎與科幻本身。科幻生於西方,長於西方,在東方也找到了沃土,這是科學與想像超越國界的人類意義的最好證明。
C. 5本諾貝爾文學獎小說作品推薦
《蛙》
莫言
本書為莫言於2002年動筆,又於2007年重起爐灶,完成於2009年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由劇作家蝌蚪寫給日本作家杉谷義人的五封書信、四部長篇敘事和一部話劇組成,主要以在高密東北鄉從事了一生婦科醫生的「姑姑」的人生經歷為線索,敘述了新中國幾十年來波瀾壯闊的生育史,又毫不避諱地揭露了當下中國生育問題上的混亂景象。
莫言自謂,《蛙》這部小說是對自己人生幾十年的回顧,在很多冠冕堂皇的借口之下,掩藏著很多個人的私念和私心。《蛙》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這個重要的意義是面對自我,是面對自己的內心進行挖掘,是一種自我批評的精神。
《千隻鶴》
[日]川端康成
史上最美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日本文學巔峰之作,大師經典名作,川端康成的作品籠罩了我最初三年多的寫作。——余華
川端康成極為欣賞纖細的美,喜愛用那種筆端常帶悲哀,兼具象徵性的語言來表現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諾貝爾獎文學授獎辭
《局外人》
(法)阿爾貝·加繆
《局外人》是阿爾貝·加繆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傑作,更是荒誕小說的代表作。小說講述一位尋常的年輕職員,終日麻木地生活在漫無目的慣性中,某日去海邊度假,卷進一宗沖突,犯下殺人案,因「他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流一滴淚」的理由,被法庭以「法蘭西人民」的名義判處死刑。小說闡述了存在主義的一個重要命題:現代生活中人類社會的荒誕和陌生感導致個體的絕望與虛無,並通過平靜地記述一個小人物被司法機關「妖魔化」的整個過程,深刻地諷刺了現代法律的虛偽和愚弄的實質。
《百年孤獨》
[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憑借《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
《暗店街》
[法]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二戰後的巴黎。一個得了健忘症的男人被好心的私家偵探於特收留,獲得了新的身份:居依•羅朗。羅朗為於特當了八年助理偵探,在於特退休之際,決定揭開自己的經歷與身世之謎。在采訪各種人物、搜集線索之後,他開始懷疑自己曾經擁有多重身份。他真的是一張照片上的那個年輕人,被許多人指認的那個南美外交官?他的記憶也許是在逃離德佔區時喪失的?
在這部獨特、優雅的小說中,帕特里克•莫迪亞諾塑造了一個尋找自己身份的男人。他神秘的過去被掩藏在德佔時期的巴黎,那是法蘭西記憶的黑洞……
D. 求三篇獲諾貝爾獎的短篇小說
1、1901 [法]普呂多姆(1839-1907) 獲獎作品:《孤獨與沉思》。
獲獎類別:詩、散文
2、1902 [德]蒙森(1817-1903) 獲獎作品:《羅馬風雲》。
獲獎類別:散文
3、1903 [挪威]比昂松(1832-1910) 獲獎作品:《挑戰的手套》 。
獲獎類別:劇本、小說
4、 1904 [法]弗-米斯特拉爾(1830-1914) 獲獎作品:《金島》。
獲獎類別:詩、散文 [西]埃切加賴(1832-1916) 獲獎作品:《偉大的牽線人》。 獲獎類別:劇本
5、1905 [波蘭]亨利克·顯克維支(1846-1916) 獲獎作品:《你往何處去》。獲獎類別:小說
6、1906 [意]卡爾杜齊(1835-1907) 獲獎作品:《青春詩》。
獲獎類別:詩、散文
7、1907 [英]吉卜林(1835-1907) 獲獎作品:《老虎!老虎!》。
獲獎類別:小說
8、 1908 [德]魯-奧伊肯(1846-1926) 獲獎作品:《精神生活漫筆》。
獲獎類別:散文
9、 1909 [瑞典]拉格洛夫(女1858-1940) 獲獎作品:《騎鵝旅行記》。
獲獎類別:小說
10、 1910 [德]保爾-海澤(1830-1914) 獲獎作品:《特雷庇姑娘》。
獲獎類別:小說
11、 1911 [比利時]梅特林克(1862-1949) 獲獎作品:《花的智慧》。
獲獎類別:散文、劇本
12、1912 [德]豪普特曼(1862-1946) 獲獎作品:《群鼠》。
獲獎類別:劇本、小說
13、1913 [印度]泰戈爾(1861-1941) 獲獎作品:《吉檀枷利》、《飢餓石
頭》。 獲獎類別:詩、小說
14、 1914 因戰爭未授獎
15、 1915 [法]羅曼-羅蘭(1866-1944) 獲獎作品:《約翰-克利斯朵夫》。獲獎類別:小說
16、1916 [瑞典]海頓斯塔姆(1859-1940) 獲獎作品:《朝聖年代》。
獲獎類別:詩、散文
17、 1917 [丹麥]吉勒魯普(1857-1943) 獲獎作品:《磨坊血案》。
獲獎類別:小說。 [丹麥]彭托皮丹(1857-1919) 獲獎作品:《天國》。 獲獎類別:小說
18、1918 因戰爭未授獎
19、1919 [瑞士]施皮特勒(1845-1924) 獲獎作品:《奧林比亞的春天》。 獲獎類別:詩、小說
20、1920 [挪威]漢姆生(1859-1952) 獲獎作品:《大地碩果-畜牧曲》。
獲獎類別:小說
21、1921 [法]法朗士(1844-1924) 獲獎作品:《苔依絲》。
獲獎類別:小說
22、1922 [西]貝納文特(1866-1954) 獲獎作品:《不吉利的姑娘》。
獲獎類別:劇本
23、1923 [愛爾蘭]威鐮-葉芝 (1865-1939) 獲獎作品:《麗達與天鵝》。 獲獎類別:詩
24、1924 [波蘭]萊蒙特(1868-1925) 獲獎作品:《福地》。
獲獎類別:小說
25、1925 [英]肖伯納(1856-1950) 獲獎作品:《聖女貞德》。
獲獎類別:劇本
26、1926 [意]黛萊達(女1871-1930) 獲獎作品:《邪惡之路》 。
獲獎類別:小說
27、1927 [法]亨利-柏格森(1859-1941) 獲獎作品:《創造進化論》。
獲獎類別:散文
28、1928 [挪威]溫塞特(女1882-1949) 獲獎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 獲獎類別:小說
29、 1929 [德]托馬斯-曼(1857-1955) 獲獎作品:《魔山》 。
獲獎類別:小說
30、1930 [美]辛-路易斯(1885-1951) 獲獎作品:《巴比特》。
獲獎類別:小說
31、1931 [瑞典]卡爾費爾德(1864-1931) 獲獎作品:《荒原和愛情》。
獲獎類別:詩、散文
32、1932 [英]高爾斯華綏(1867-1933) 獲獎作品:《有產者》。
獲獎類別:小說、劇本
33、1933 [俄]伊-蒲寧(1870-1953) 獲獎作品:《米佳的愛》。
獲獎類別:小說、詩
34、1934 [意]皮蘭德婁(1867-1936) 獲獎作品:《尋找自我》。
獲獎類別:劇本、小說
35、1935 因戰爭未授獎
36、1936 [美]尤金-奧尼爾(1888-1953) 獲獎作品:《天邊外》。
獲獎類別:劇本
37、1937 [法]馬丹-杜伽爾(1881-1958) 獲獎作品:《蒂伯一家》。
獲獎類別:小說
38、1938 [美]賽珍珠(女1892-1973) 獲獎作品:《大地》。
獲獎類別:小說
39、1939 [芬蘭]弗-西蘭帕(1888-1946) 獲獎作品:《少女西麗亞》。
獲獎類別:小說
40、1940 因戰爭未授獎
41、1941 因戰爭未授獎
42、1942 因戰爭未授獎
43、1943 因戰爭未授獎
44、1944 [丹麥]約-延森(1873-1950) 獲獎作品:《漫長的旅行》。
獲獎類別:小說
45、1945 [智利]加-米斯特拉爾(女1889-1957) 獲獎作品:《柔情》 。
獲獎類別:詩
46、1946 [瑞士]赫爾曼-黑塞(1877-1962) 獲獎作品:《荒原狼》。
獲獎類別:小說
47、1947 [法]安德烈-紀德(1869-1951) 獲獎作品:《田園交響曲》。
獲獎類別:小說
48、1948 [英]托-愛略特(1888-1965) 獲獎作品:《四個四重奏》。
獲獎類別:詩
49、1949 [美]威鐮-福克納(1897-1962) 獲獎作品:《我彌留之際》。
獲獎類別:小說
50、1950 [英]伯-羅素(1872-1970) 獲獎作品:《哲學-數學-文學》。
獲獎類別:散文
E. 那些科幻小說獲得過諾貝爾獎
科幻小說「諾貝爾獎」揭曉科幻小說「諾貝爾獎」揭曉 2003年09月15日13:27 世界新聞報 芒箭日前,第6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大會揭曉了新一屆「雨果獎」,《原始人類》、《卡蘿琳》等作品在數十部提名小說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這項被稱為科幻小說「諾貝爾獎」的科幻小說界的最高榮譽。最佳長篇小說:羅伯特·J·索耶的《原始人類》小說的構思來自於一個基本的考古學事實:4萬年前,地球上同時存在著兩個種類的史前人類——克羅馬農人和尼安德特人,現代人類是前者的後裔,後者則在人類進化史中被淘汰。索耶假設,在一個平行宇宙中進化的進程恰好相反,尼安德特人成為了地球的主宰。某一天,尼安德特科學家在一次試驗中意外地打開了兩個世界間的通道,身為尼安德特人的物理學家蓬特·博迪特出現在加拿大薩德伯里鎳礦地下2公里處的微中子實驗室……同一地球上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相遇了,現代人類也由此知道原來地球完全有可能以另一種方式被人類開發:我們人口過剩,尼安德特人卻早在數個世紀之前就找到了控制人口增長的方法;我們的環境被破壞殆盡,尼安德特人與大自然友好相處;我們信仰上帝,這個概念對於尼安德特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索耶通過這樣一個充滿了哲學思辨的故事(當然還有現代人類和尼安德特科學家之間的浪漫愛情故事)——探討了開發自然與保護自然、宗教與科學、個人自由和社會安全之間的關系,反思著人類文明成長的方式。作者羅伯特·J·索耶?Robert J. Sawyer?1960年出生於渥太華,被稱為「加拿大科幻小說之父」。他的作品《終端實驗》曾獲得科幻小說的另一個著名獎項星雲獎,但他此前6次參加雨果獎角逐均空手而歸。去年索耶最得意的作品《計算中的上帝》輸給《哈利·波特》,令很多老牌科幻迷憤憤不平。這次索耶終於憑借這部2002年世界最暢銷的科幻小說如願以償。《原始人類》是他雄心勃勃的《尼安德特視差》三部曲(另兩部為《人類》和《混血人》)中的第一部。最佳長中篇小說:尼爾·蓋曼的《卡蘿琳》卡蘿琳家裡新買了一棟房子,有21扇窗戶和14扇門。第14扇門是鎖著的,而且外邊應該只有一堵磚牆。但是有一天,卡蘿琳發現了門後的秘密:它通向另一幢看起來和卡蘿琳家一模一樣的房子。初看起來,這房子里的一切非常美妙:食物鮮美可口;箱子里裝滿了玩具;卧室里漂浮著帶翅膀的小天使;童話里的插圖會發光和活動……但是卡蘿琳很快發現了美妙背後潛伏的邪惡。在那個房子里,有另外一個「爸爸」和另外一個「媽媽」,他們想要把卡蘿琳永遠留下來,把她改造成他們自己的「小姑娘」。在房間的鏡子後邊,卡蘿琳還看到了3個迷失的靈魂,那都是被困在這里的其他孩子。現在,卡蘿琳必須運用她的智慧和房子里的一切工具,挽救這些孩子們和她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評論家認為,這部風格詭異的作品並不僅僅是給孩子們看的童話,無論是童真未泯的小學生還是歷經滄桑的成年人都能從這個充滿了幻想、冒險和驚悚的故事中得到樂趣。《卡蘿琳》在市場和評論界都獲得了出色的反響。這是繼《哈利·波特》之後又一部能夠同時吸引兒童和成人的奇幻小說摘得雨果獎的桂冠。作者蓋曼說:「我原本打算為我的女兒寫一個5到10頁的小故事,但是故事自己有了生命……孩子們會把它當成一個有趣的冒險,大人看了卻會做惡夢。」尼爾·蓋曼?Neil Gaiman?是一名移居美國的英國作家。相貌英俊的他從事職業寫作20年,其主要作品屬於「恐怖喜劇」風格。他的前一部奇幻作品《美國諸神》同時獲得了去年的雨果獎和星雲獎。《美國諸神》講的是古希臘的宙斯諸神與當今美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電視、網際網路「大戰」的故事。其它獎項最佳短中篇小說獎:由邁克爾·斯萬維克的《緩慢人生》獲得。在小說中,一男兩女3個宇航員奉命登上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星進行探險。在這個充滿碳氫化合物的星球上展開的故事本身就引人入勝,斯萬維克奇妙的想像力也令小說增色不少。比如他在小說中描繪的利用夢境進行通訊的情節,使讀者大開眼界。斯萬維克與雨果獎也很「有緣」,他的《狗說汪汪》去年奪得最佳短篇小說獎,今年又有4部作品入圍。最佳短篇小說獎:傑弗里·A·蘭迪斯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專家的身份令他的作品平添了一份「權威」的色彩。1992年,他憑借《太陽漫步》獲得雨果獎,這次他又攜《著陸火星》重來,再獲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獎。這篇小說講述的是利用星際旅行消滅地球上的罪犯的殘酷故事。最佳短篇影視作品:《吸血鬼殺手巴菲:與亡者對話》,這是一部非常著名的美國奇幻類電視系列劇。最佳長篇影視作品:《指環王:雙塔奇謀》,氣勢磅礴的《魔戒》電影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最佳職業主編:《阿西莫夫科幻小說》主編加德納·多佐伊斯,每年有眾多的獲獎小說出自他的雜志。最佳職業藝術家:鮑勃·伊格爾頓,世界最優秀的科幻-奇幻藝術家之一。最佳半專業雜志獎:《軌跡》。盡管是由半職業的科幻愛好者編輯,但該雜志在美國科幻評論界擁有很高的地位。最佳愛好者雜志獎:《含羞草》。由里奇和尼基·林奇兄弟主編。雨果獎雨果獎創立於1953年,與星雲獎並稱為科幻小說兩大最高獎項。它的正式名稱為「科幻小說成就獎」,「雨果」這一名稱是為了紀念《驚異故事》雜志創始人、「科幻雜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雨果獎分為最佳長篇、長中篇、短中篇和短篇小說等獎項,由世界科幻小說協會會員從前一年發表的作品中投票產生,每年在世界科幻大會上頒發。雨果獎獎杯的形狀是一枚直立的火箭,底座則年年不同。與由專業作家投票選出的星雲獎相比,雨果獎更多地反映了科幻愛好者的喜好。但也曾有指責說,雨果獎的評選經常受到一大批崇尚嚴謹科學的「硬科幻迷」左右,文學性、幻想性較濃的作品往往不能得獎,但這一情況目前已有所改觀。雨果獎另一受人詬病之處在於獲獎作品多集中在美、英兩國。由於目前科幻小說創作主流還是英語,雨果獎評選其它語言作品時也以英譯本為准,這個問題看來很難得到解決。50年來,雨果獎幾乎囊括了所有科幻名家和新銳的經典作品,但是這樣的評選仍舊會帶來不少遺憾。庫爾特·馮尼古特的代表作《五號屠場》和大衛·布林後來拍成電影的《郵差》都曾遺憾地與雨果獎失之交臂,而公認的科幻文學大師雷·布拉德伯里則從未獲得過雨果獎和星雲獎。F. 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有哪些
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有《老人與海》、《荒原狼》、《小毛驢與我》等等。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該作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鬥而展開故事的講述。
盡管海明威筆下的老人是悲劇性的,但他身上卻有著尼采「超人」的品質,泰然自若地接受失敗,沉著勇敢地面對死亡,這些「硬漢子」體現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學和道德理想,即人類不向命運低頭,永不服輸的鬥士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度。
《荒原狼》(Der Steppenwolf(也譯作荒野之狼))是瑞士籍作家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所著作的長篇小說。通過對個人精神疾病的講述,展示出現代社會中人性遭到分裂的惡果。
無家可歸的哈勒爾,像一隻狼一樣被無情追獵,被精神疾病折磨。哈勒爾在與赫爾米娜、帕布洛、瑪麗亞等幾個重要人物之間的相互交往中走向了人生的兩難,陷入了生命的絕境;最終他又從歌德、莫扎特等「不朽者」的崇高思想中得到啟發,擺脫絕望,重新回到現實生活。
《小毛驢與我》是西班牙J.希梅內斯寫下的關於自己與心愛的小毛驢普兒唇齒相依的散文集。《小毛驢與我》共100多個短篇,每篇文章短小、簡潔,干凈典雅的文字,充滿詩意的憂郁,散發出淡淡的哀愁,以孩子天真的口吻道出現實的不完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愛和溫情。
G. 科幻小說有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有的話,請舉例!
目前,沒有那部科幻小說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雨果獎是最高獎項。
雨果獎是由世界科幻協會頒發的獎項。自1953年以來,它每年都在世界sf大會上獲獎。它被正式命名為科幻成就獎。它的命名是為了紀念科幻雜志之父雨果·格恩斯貝克。
為了雨果獎。在科幻界,雨果獎和星雲獎被公認為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兩個世界科幻獎,堪稱諾貝爾科幻藝術獎。雨果獎成立多年來,已發展成為所有科幻和奇幻作品的奇幻文學藝術獎。
2015年8月23日下午1點左右,第六十二屆雨果獎在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正式宣布,中國作家USA. Liu Cixin因其科幻小說《三體》獲得了雨果最佳小說獎,這是亞洲人第一次獲得雨果獎。
H. 有什麼好看的諾貝爾獎小說
1、《被禁錮的頭腦》
作者:(波蘭) 切斯瓦夫·米沃什
出版時間:2013-03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圖書簡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米沃什寫於1950年代初的經典作品,對於二戰前後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人的處境做了精彩的描述與反省。
這是一本卓越的寓言小說,是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波蘭著名作家切?米沃什寫於上世紀50年代的名著,當時他已被迫離開祖國,踏上漫長的流亡之路。
雖然米沃什突破了傳統小說精緻的外殼,但他四重奏式的寫法,以及不同故事線索之間深刻的呼應關系,讓這本小說擁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文本上反而達到了空前的完美。
米沃什的《被禁錮的頭腦》,可以說是20世紀東歐國家(以波蘭為主)知識分子的肖像畫。今天的人們看待20世紀,可以有一堆的詞語:技術、GE命、戰爭、冷戰、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法西斯。但是在米沃什那裡,「苦難」兩個字似乎更為顯眼,盡管他並不作為一個受害者來訴說,沒有看到「控訴」,更別提「聲淚俱下」。更多的,他是作為一個製造苦難的共謀者的身份來反思自己,而在反思中間,有仇恨,也有惋惜(特別是對於被傷害的民族和被毀滅的天才),當然還有:恐懼
2、《帶燈》
作者:賈平凹
出版時間:2013-01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圖書簡介:賈平凹帶給文壇、帶給讀者的又一驚喜,作品不僅保持了作者以往的藝術特點,更是達到了新的文學高度。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帶燈」的女鄉鎮幹部,她原名叫「螢」,即螢火蟲,像帶著一盞燈在黑夜中巡行。這個名字也顯示了帶燈的命運,拚命地燃燒和照亮,卻命里註定地微弱無力,終歸塵土。
主人公「帶燈」的痛苦是無法救贖的,她既無法擺脫現實,又沒有能力得到解脫。帶燈是這個時代的悲劇,她註定要燃燒了自己來祭奠理想。
3、《繁花》
作者:金宇澄
出版時間:2013-03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圖書簡介:
這是一部地域小說,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圖的對應。這也是一部記憶小說,六十年代的少年舊夢,輻射廣泛,處處人間煙火的斑斕記憶,九十年代的聲色犬馬,是一場接一場的流水席,敘事在兩個時空里頻繁交替,傳奇迭生,延伸了關於上海的「不一致」和錯綜復雜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諷,咄咄逼人的漫畫,暗藏上海的時尚與流行;昨日的遺漏,或是明天的啟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來,一曲終了,人猶未散。
4、《逃離》(精裝)
作者:(加)艾麗絲·門羅
出版時間:2014-01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圖書簡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絲·門羅代表作,也是她的最佳短篇小說集。逃離,不是因為渴望,只是因為厭倦。逃離,不過是短暫的夢幻。
卡拉,十八歲從父母家出走,如今又打算逃脫丈夫和婚姻;朱麗葉,放棄學術生涯,毅然投奔在火車上偶遇的鄉間男子;佩內洛普,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再無蹤影;格雷斯,已然談婚論嫁,卻在一念之間與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個下午……逃離沉悶的家庭,逃離乏味的婚姻,逃離令人窒息的生活……逃離,不是因為渴望,只是因為厭倦。逃離,不過是短暫的夢幻。
5、《耶路撒冷》
作者:徐則臣
出版時間:2014-03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圖書簡介:初平陽一直以為是這個詞(耶路撒冷)的漢語發音足夠動聽和神秘,才讓他多年來念念不忘。直到博士畢業前夕,在一個從以色列來的猶太教授的追問下,他才發現,自己對耶路撒冷的想往,不僅源於漢語發音的誘惑,更是內心裡隱秘多年的懺悔和贖罪之結……
6、《北去來辭》
作者:林白
出版時間:2013-01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圖書簡介:一曲別具一格的「北漂」之歌,一片斑駁陸離的時代足跡,一代又一代難以盡述的生命體悟,匯聚成這部四十餘萬字的長篇小說。
小說以女主人公柳海紅為主要線索,講述了兩代、不同知識層次的女性由南方到北京打拚的坎坷經歷與精神升華,並圍繞她們,講述了她們的親人、戀人及家族諸多人物的命運,尤其是在社會變革大潮沖擊下各色人等的浮沉悲歡。小說寫出了一系列鮮活的人物,也展示出中國半個多世紀的社會變遷。
7、《復明症漫記》
作者:[葡] 若澤·薩拉馬戈
出版時間:2014-03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圖書簡介:選票堆積如山,凌晨才統計完:無效票極少,棄權票也極少,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都是空白選票。混亂、驚愕,還有嘲弄和譏諷,一時間橫掃全國。各方調查毫無頭緒,輿論壓力之下,政府撤出首都。直到一封告密信指出:在四年前那場席捲全城的白色瘟疫中,有一個女人沒有失明。
8、《失明症漫記》
作者:[葡]若澤·薩拉馬戈
出版時間:2014-03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圖書簡介:繁忙的路口,綠燈亮了,中間車道的頭一輛汽車卻停止不前,司機在擋風玻璃後面揮舞著手臂,圍觀的人打開車門之後,才知道他在喊:我瞎了!
一位路人送他回家,卻被傳染上失明的怪疾。眼科醫生成了第三個犧牲品。失明症迅速蔓延,整個城市陷入了一場空前的災難。
I. 科幻小說家星新一的作品有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呢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星新一不是科幻小說家,而是以創作超短篇小說為主。其次,星新一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星新一小說創作高峰期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其超短篇小說語言簡練,情節曲折,引人入勝。超短篇小說也被稱為小小說,篇幅在千字以內。
J.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是什麼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是《蛙》。
蛙》是莫言醞釀十餘年,筆耕四載,潛心打造的一部觸及國人靈魂最痛處的長篇力作,初版於2009年。莫言在2011年「莫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蛙》研討會」上曾表示,《蛙》這部小說從2005年開始寫作,中途因沒有最終確定好結構問題而一度擱置,在完成《生死疲勞》之後,又重新開始創作該作品,歷時四年,三易其稿才得以完成。
《蛙》選擇的是鄉村醫生與計劃生育題材,這不是莫言特意要寫這個敏感的題材。莫言是被他姑姑接生到人間,所以他總想有一天把姑姑寫到小說里,而寫姑姑的從醫經歷必然涉及到在中國推行了三十多年的計劃生育。
2017年11月,莫言獲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18年10月13日—10月21日,莫言的首度書法個展《筆墨生活——莫言墨跡展》在北京博物館展覽,近百幅書法作品展示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書寫實踐。
2019年4月,創作的《等待摩西》獲得第15屆十月文學獎短篇小說獎;6月12日,英國牛津大學攝政公園學月院授予莫言榮譽院士稱號,並宣布成立以莫言命名的國際寫作中心。7月31日,被秘魯天主教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8月6日,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獲得迭戈·波塔萊斯大學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