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初中課文語文短篇小說

初中課文語文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2-02 20:06:37

⑴ 急求人教版初中、高中現行語文教材中所有小說篇目的名稱!

初中只有九年級才有三個單元的小說分別是
九上
9、故鄉(魯迅)
10、孤獨之旅(曹文軒)
11、我的叔叔於勒(莫泊桑)
12、心聲(黃蓓佳)
17、智取生辰綱(施耐庵)
18、楊修之死(羅冠中)
19、范進中舉(吳敬梓)
20、香菱學詩(曹雪芹)
九下
5、孔乙己(魯迅)
6、蒲柳人家(劉紹棠)
7、變色龍(契訶夫)


8、熱愛生命(傑克·倫敦)
高中的從高二開始有
第三冊第一單元
1
林黛玉進賈府.
2
祝福
3
*十八歲出門遠行
4
*老人與海
第五冊第一單元
1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2
裝在套子里的人
3
*邊城
4
*哦,香雪
所有的
就這么多了

⑵ 搬上初中語文課本的外國中短篇小說有哪些

初中教材中的外國作品,能被確定為體裁是小說的有:七年級下冊《最後一課》都德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九年級上冊《我的叔叔於勒》莫泊桑 九年級下冊《變色龍》契訶夫 《熱愛生命》傑克倫敦

⑶ 多收了三五斗這篇課文是小學學的還是初中學

多收了三五斗這篇課文是初中學的。

教材選自洪宗禮主編的蘇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八課。該課屬於略讀課文。這篇小說創作於九一八事變後,那時葉聖陶積極參加愛國抗日活動,發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說,技巧日臻嫻熟。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半個世紀來一直被選為語文教材。

介紹:

《多收了三五斗》,葉聖陶先生的短篇小說,從河埠頭的萬盛米行糶米到街上購物,不同的處所,不同的場景,講述了舊中國農民豐收成災的悲慘命運。

小說通過對20世紀30年代舊中國江南一群農民忍痛虧本糶米,在豐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慘的厄運的描寫,形象地揭示了舊中國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農村急遽破產的現實,預示著農民必將走上反抗的道路。

⑷ 葉聖陶有哪些作品被選入人教版的語文書中

已知的共有以下5篇
1.《荷花》(現已收入三年級下冊(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3課(人教版)語文書課文)
2.《藕與蒓菜》(短篇小說)(現已收入七年級語文第一冊課本第八課)1997
3.《爬山虎的腳》(現已收入語文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課本第六課)
4.《記金華的雙龍洞》(現已收入六年級下冊(蘇教版)課文和四年級下冊第3課(人教版)課文)
5.《蘇州園林》(現已收入人教版初二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第13課;蘇教版 初二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第21課,有刪改;語文出版社初一年級第17課,有刪改.)

⑸ 你能說說《故鄉》這篇小說的主要內容嗎

寫作背景
魯迅於1919年12月回故鄉紹興接母親到北京,目睹農村的破敗和農民的凄苦,十分悲憤,1921年1月便以這次回家的經歷為題材,寫了這篇小說。《故鄉》選自《吶喊》。
小說作品
作者對「故鄉」的感情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一般的感情,同時還是帶有個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對「故鄉」沒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個人就已經與它有了「剪不斷,理還亂」的精神聯系。童年、少年與「故鄉」建立起的這種精神聯系是一個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擺脫的。後來的印象不論多麼強烈都只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發生的,而且不可能完全擺脫開這種感情的藤蔓。具體到《故鄉》這篇小說中來說,「我」對「故鄉」現實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時已經產生的感情關系的基礎上發生的。「我」已經不可能忘掉少年閏土那可愛的形象,已經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時形成的那個美好故鄉的回憶。此後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時形成的這種印象疊加膠合在一起的。這就形成了多種情感的匯合、混合和化合。這樣的感情不是單純的,而是復雜的;不是色彩鮮明的,而是渾濁不清的。這樣的感情是一種哭不出來也笑不出來的感情,不是通過抒情的語言就可以表達清楚的。它要從心靈中一絲一絲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時間,需要長度,需要讓讀者會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體驗。這種沒有鮮明色彩而又復雜的情感,在我們的感受中就是憂郁。憂郁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緒,是一種不強烈們又輕易擺脫不掉的悠長而又悠長的情感和情緒的狀態。《故鄉》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憂郁的美,憂郁是悠長的,這種美也是悠長的。主要內容寫於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於真正的現實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
小說中魯迅主要表現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作品通過記憶中的故鄉和現實目睹的故鄉對比,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的壓榨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另一方面,集中體現了魯迅先生對「人性」探索的意義。作品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精神上受到極大束縛,古訓築成的高牆,使人與人隔膜起來。突出反映了魯迅對「國民性」的拯救。
《故鄉》: (1)故事情節的三個階段: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 (2)三幅故鄉畫面: ①回憶中的故鄉——優美動人; ②現實中的故鄉——荒涼冷落; ③理想中的故鄉——令人神往。 (3)三位主要人物: ①閏土——勤勞善良飽受苦難但不覺悟的農民形象; ②楊二嫂——自私尖刻鄙俗的小市民; ③「我」——對現實生活不滿正在尋找新生活的知識分子。

⑹ 求初中語文課本里的小說

《故鄉》(選自《吶喊》)作者 魯迅 、《藤野先生》(選自《朝花夕拾》) 作者 魯迅 《孔乙己》選自《吶喊》作者 魯迅

⑺ 推薦十部經典短篇小說

長篇小說往往篇幅長,容量大,情節復雜,人物眾多,結構宏偉。短篇小說則篇幅短小精悍,情節簡潔,人物集中,結構精巧。前者體現的是作者的敘事抱負,後者更體現審美與情趣。現在社會生活節制快,生存壓力大,極少有人能沉下心來去啃「大塊頭」的世界名著。

所以,我推薦十部國內外經典短篇小說,閑暇時,耗二十分鍾甚至三五分鍾,享受文學經典給予人的慰藉,提高人文素養。好吧,這理由太巨大,換個小理由——打發時間,充實一下寂寞空虛冷的靈魂。

1《孔乙己》——魯迅

推薦語:

有人問魯迅,在他創作的30篇短篇小說中,最喜歡哪一篇,魯迅回答說是《孔乙己》。《孔乙己》不但是魯迅最好的短篇小說,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一。

這篇小說,我們初中時就曾在語文課本中學習過,也許一輩子都不能完全讀懂。孔乙己是一個非常飽滿的藝術形象,在他身上集中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悲劇,他身上折射了一個時代的悲劇。「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可是現在和將來還有無數孔乙己活著。

我們寫作,或者與人交流時,如何用一件道具,表現一個人死要面子,窮困潦倒,好吃懶做?魯迅只用了一件長衫,兩句話。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穿的雖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洗。」

2《命若琴弦》——史鐵生

推薦語:

小瞎子是老瞎子的徒弟。師徒以拉三弦琴說書為生。

小瞎子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山裡姑娘,還把初吻給了她,姑娘嫁了別人。老瞎子的師傅在臨終前告訴他有一張復明葯方,只要彈斷一千根琴弦,這張葯方就能讓他的眼睛看到世界。

這張葯方支撐著老瞎子堅持了幾十個個春夏秋冬,老瞎子唯一的人生目標就是將一千根琴弦彈斷,看到光明,看到山山水水,看到小芳。彈斷一千根琴弦後,老瞎子發現復明葯方不過白紙一張,他找到了失戀後的小瞎子,對他說:「是我記錯了,是一千二百根,師傅記錯了,記住,是一千二百根!」

命若琴弦,琴弦雖然堅韌卻也亦斷,這不就是我們豐盈又脆弱的生命嗎?

3《古典愛情》—余華

推薦語:貧寒學子柳生入京趕考,在一座大宅的閣樓邂逅了富家小姐惠。屌絲逆襲白富美的橋斷不回出現在余華的小說里。在故事的五分之二處,一副余華氏暴力美學徐徐展開。

「公子切記,不管榜上有無功名,都請早去早回。」後面的情節,可以拍成恐怖片了。

余華常自詡以川端康成為師,連這篇故事的男女主角的名字——柳生和惠,都是日本爛大街的名字。可是這篇故事的敘述語言極具中國古典美,情節一如既往,像一張散發血腥味的溫和笑臉。殘忍與瑰麗的外衣下,隱藏著淡淡的溫情。

4《河邊的台階》——泰戈爾

推薦語:

第一,如果直接敘述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情節難免令人乏味。大詩人泰戈爾玩出了新花樣,藉助河邊台階的口吻講一個女人等待苦行僧丈夫的故事娓娓道來。——「如果把發生的事情都印在石頭上,那麼,你就可以在我的每一個台階上讀到許多昔日的故事。你如果想聽過去的故事,那就請你坐到我的台階上來;只要你側耳細聽這潺潺的流水,你就可以聽到過去無數動人的故事。我現在還記得從前發生的一個故事。那天也像今天這樣。」

第二,愛情與信念的兩難,苦行僧是愛自己的妻子的,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民國電視劇里經常有這樣的畫面,一些仁人志士和美女發生關系後,都會深情地凝視著她,悲涼道:「奈何七尺之軀,以許國,再難許卿。」然後,提上褲子走人,給世人留下一抹倔強的背影,繼續轟轟烈烈地鬧革命。這也是愛情和事業的兩難。

人生的兩難實在太多,我高中的班主任有一天給我們上晚自習的時候,看了一下手錶,已經22點30分了,冷不丁來一句,「我多想陪陪家人。」這也是兩難。

人生那麼多兩難,還活著干什麼?請看下一篇。

5《麥琪的禮物》——歐亨利

推薦語:

自詡文藝青年的人,如果沒有聽過「歐亨利氏結尾,」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歐亨利小說向來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著稱。

《麥琪的禮物》是一個富有戲劇性的故事:女主人公德拉和她的丈夫詹姆斯都很貧窮。他們都有一件最珍貴的禮物。聖誕節到來之際,他們為了給對方買一件與之相配的禮物,不惜賣掉了自己珍貴的東西。而他們所准備的禮物此時也失去了意義。

這對年輕小夫妻也是幸福的,因為有愛情。有了愛情,在貧富懸殊,人情冷暖的社會,可以找到安慰。無論老公或者妻子回家多晚,在城市的某間屋子裡,都有一盞燈在等待者。活著干什麼呢?少年少女們,先談個對象再說吧。

6《套中人》——契訶夫

推薦理由: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帶上雨傘,而且一定穿著暖和的棉大衣。他總是把雨傘裝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個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連削鉛筆的小刀也是裝在一個小套子里的。他的臉也好像蒙著套子,因為他老是把它藏在豎起的衣領里。」

我們都是套中人別里科夫, 我們都活在一個有一個套子里,從一個套子換了另一個套子。這個套子是鞋子車子,女子,屋子……

我們能看到別里科夫有形的套子,卻看不到自己心裡無形的套子。

7《我的叔叔於勒》——莫泊桑

推理理由:這又是一篇中學課文,十年前學習的課文,至今還受益匪淺。

從寫法上講,堪稱現實主義創作經典,明暗兩線,最終交叉;以語言,動作,神態刻畫人物心理,作者述而不敘。再次就不再引用。

小說主題,令人心裡悲涼。想起了中國的一句老話——「窮在大街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是古今中外,相同之處,放之四海八荒而皆準。

8《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

推薦理由:

海明威常言自己的創作是冰山理論。。他以「冰山」為喻,認為作者只應描寫「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應該通過文本的提示讓讀者去想像補充。——「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文字簡約到不使用一個形容詞。文中男女每一句話,都能讓人有很多種猜想。

海明威是最能將感情藏自文字背後的作家。准確的說,《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文字只能佔到小說八分之一,另外八分之七是隱藏在文字後面的感情。

這種寫法非常累,但是文字卻非常有張力。

9《竹林中》——芥川龍之介

人性中的陰暗乃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這就是《羅生門》告訴我們的真相。《竹林中》是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合集《羅生門》中,我最喜歡的一篇。多年以來,我看過十幾遍了,還沒確定誰是兇手,想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無論多襄丸、婦人、還魂的武士,還是樵夫,他們的敘述究竟誰最接近真實?

這種寫法,我稱之為「橫看成嶺側成峰」。金庸的《雪山飛狐》就抄襲了《羅生門》的寫法。好吧,我說錯了,是向經典致敬。

10 ,《一塊牛排》——傑克·倫敦

推薦理由:

傑克·倫敦是我成年後讀的第一個美國作家,《熱愛生命》里那個與艱苦環境搏鬥,求生意志逆天的那個採金者;《馬丁·伊登》里愛著白富美,心懷作家夢想,看透資本主義本質,生無可戀,絕望自殺的水生;《白牙》和《野性的呼喚》里,狼與狗的互相融合生成。

傑克·倫敦深受尼采超人哲學的影響,無論是野獸,他字里行間透漏著一股汗淋淋的男子漢味道。在傑克·倫敦筆下,野獸,荒原,飢餓,海嘯,惡徒都不要怕,生命本能的力量會讓你戰勝他們。

這篇《一塊牛排》卻是例外,中年貧困的拳擊賽湯姆·金無法戰勝年輕力壯的對手,無法贏得比賽,付房租,養活老婆孩子。

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熱點內容
網路小說大家都怎麼看 發布:2025-07-14 22:41:25 瀏覽:765
小說女總裁的狂婿岳風全文免費 發布:2025-07-14 22:41:16 瀏覽:741
重生宋哲宗時期的小說 發布:2025-07-14 22:30:40 瀏覽:618
無法忘卻魔女的故事輕小說 發布:2025-07-14 22:25:19 瀏覽:302
硬核的都市軍事小說 發布:2025-07-14 22:19:20 瀏覽:836
都市大帝小說 發布:2025-07-14 22:12:28 瀏覽:900
總裁替她擋自己受傷小說 發布:2025-07-14 21:57:11 瀏覽:176
正道屠龍小說都市言情 發布:2025-07-14 21:52:15 瀏覽:607
重生之庶女輕舞蜂蜜牛奶小說 發布:2025-07-14 21:51:09 瀏覽:683
324萬字左右的校園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4 21:47:36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