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的中短篇小說合集
1. 賈平凹的作品
賈平凹的作品分為:1、長篇小說;2、中短篇小說集;3、散文集。
1、長篇小說有:《廢都》、《白夜》、《土門》、《《妊娠》、《懷念狼》、《病相報告》、《高老莊》、《浮躁》、《商州》、《秦腔》等。
2、中短篇小說集有:《野火集》、《小月前本》、《姊妹本紀》、《早晨的歌》、《臘月&正月》、《兵娃》、《山地筆記》、《天狗》、《故里》等。
3、散文集有:《心跡》、《天氣》、《鄰家少婦》、《賈平凹靈性散文》、《萬物有靈》、《自在獨行》等。
1974年首次發表作品出版後,獲多次獎項,並被翻譯出版為英語、法語等30餘種語種。
2. 賈平凹作品
賈平凹,1952年出生於陝西丹鳳縣棣花鎮,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文聯主席、《延河》 《美文》雜志主編。出版作品有《賈平凹文集》24卷,代表作有《廢都》 《秦腔》 《古爐》 《高興》 《帶燈》 《老生》 《極花》 《山本》等長篇小說16部。中短篇小說《黒氏》 《美穴地》 《五魁》及散文《丑石》 《商州三錄》 《天氣》等。
3. 賈平凹的簡介和作品
賈平凹,原名賈平娃,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人,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
賈平凹簡介
陝西丹鳳人,1967年初中畢業後,一度在家務農。1972年入西北大學中文系,1973年在陝西《群眾藝術》發表第一篇作品《一雙襪子》畢業後分配到陝西人民出版社任文藝編輯。
早期作品大多寫平凡人物的田園愛情,後結集為《山地筆記》,其中《滿月兒》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80年調到期西安市文聯,任《長安》文學月刊編輯。這時的創作偏重於對社會弊端的揭露和對社會人生的思考。1983年出開始專業創作。寫了中篇小說《商州初錄》,作品借鑒了我國的方誌、游記、話本小說的表現手法。
之後又接連寫了3部反映當前農村生活變動的中篇小說《小月前本》、《雞窩窪的人家》、臘月·正月》,作品描寫農村在實行生產責任制之後,人們的思想、志向、倫理觀等各方面的深刻變化。其中《臘月·正月》獲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再後又創作《天狗》、《黑氏》、《古堡》等一批中篇小說及長篇小說《商州》,獲得普遍好評。繼一系列描繪商州風情的小說之後,1987年又創作了描寫改革時期商州農村社會生活的風貌的長篇小說《浮躁》,引起文藝界極大注意。他的作品風格清淡恬靜,文筆純樸厚實,洋溢著濃烈醇厚的山野氣息。
現為作協陝西分會副主席。
代表作
《商州》,承載了賈平凹太多的情感。以他的直覺來看,「『文明』的省城應該注入商州地面上的一種力,或許可以稱做是『野蠻』的一種東西」。但同時也惋惜著,「商州雖好,也不是久留之地了」。他對城市和鄉村相交織的復雜感情,深入到了《商州》感人肺腑的愛情中。
《浮躁》以農村青年金狗與小水之間的感情經歷為主線,描寫了改革開放初始階段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整個社會的浮躁狀態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虛。《浮躁》是作者「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賈平凹在文壇的實力派地位。正如後來的《廢都》及《秦腔》一樣,該書已經出版即引起轟動,並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廢都》是作家賈平凹創作的長篇小說,1993年首次發表。小說寫的是80年代我國西北一個大城市裡一群知識分子的生活故事。小說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個,屬「西京文壇上數一數二的頂尖人物」。小說中有大量的「性」描寫,故而引起較多的爭議。小說還較多地運用了象徵的手法,是該小說值得注意的一個藝術特點。
《白夜》是賈平凹創作的長篇小說,以一個叫夜郎的小人物的生活來展開。書中描寫了90年代城市變化中的小市民的生存境遇,有為了權力爭奪的官場小人物,有為了生存而相互斗爭的兄妹情,有為了城市生活在城市中掙扎的外來者。
《秦腔》是賈平凹的第12部長篇小說。《秦腔》初版於2005年4月,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內容涉及其家鄉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的故事。作品以細膩平實的語言,採用「密實的流年式的書寫方式」,集中表現了改革開放年代鄉村的價值觀念、人際關系在傳統格局中的深刻變化,字里行間傾注了對故鄉的一腔深情和對社會轉型期農村現狀的思考。
《古爐》:一個人,一個村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段不可迴避的歷史。賈平凹首次直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最大歷史運動。《古爐》雖然寫的是少年時代的記憶,但賈平凹的這部作品不是回憶錄,也不是自傳,而是小說。
4. 賈平凹作品集介紹 賈平凹有什麼作品集
1、賈平凹作品集代表作有《廢都》《秦腔》《古爐》《高興》 《帶燈》《老生》《極花》《山本》等長篇小說16部。
2、中短篇小說《黑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商州三錄》《天氣》等。
3、2019年7月29日,賈平凹獲頒人民文學出版社「榮譽作家」獎牌。2019年9月23日,賈平凹長篇小說《秦腔》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作品被翻譯出版為英語、法語、瑞典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德語、俄語、日語、韓語等30多個語種,並被改編為電影、電視、話劇、戲劇等20餘種。
5. 賈平凹作品
賈平凹簡介
出生年月:1958年3月 籍貫:陝西丹鳳人
畢業院校:1958年3月
代表作:《商州》、《白夜》、《廢都》、《浮躁》、《秦腔》等
主要經歷
原名賈平娃,1952年出生,陝西丹鳳人。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協會主席。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臘月·正月》獲中國作協第3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滿月》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廢都》獲1997年法國費米娜文學獎;《浮躁》獲1987年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最近獲得由法國文化交流部頒發的「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榮譽獎」。
6. 賈平凹的作品有哪些
賈平凹簡介
賈平凹(原名賈平娃),陝西丹鳳人,1952年2月21日出生。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專業作家。賈平凹喜吃雜糧野菜,不動膏粱腥葷。平生無什麼特別嗜好,唯獨喜愛每日轉動筆桿子,硬使當今文壇浪飛潮湧,無日安寧始心足。國外人士均譽他為中國大陸文壇的「獨行俠」。
賈平凹的散文內容浩瀚,五彩繽紛,從抒寫的內容和筆調去看,可以歸成五類:第一類是情緒小品,以抒寫某種特定的情緒為主,如《大窪地一夜》就是代表;第二類是場景小品,以寫各類場景為主,如《靜虛村記》、《黃土高原》等;第三類是人物小品,粗線條勾畫人物為主,如《摸魚捉鱉的人》、《在米脂》等;第四類是隨筆,綜論人生,針砭世情,如《人病》、《牌玩》等;最後一類是風物小品,描摹風俗,記述玩物,如《陝西小吃小識錄》、《玩物銘》等。
賈平凹於傳統的散文寫作中,取了個大突破—凡對社會、人生的獨特體察、個人內心情緒(愛與恨),或偶爾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現文中。那份坦誠、不擺架子、不高調等性格,亦是他贏得讀者的方法之一。在他文中,不難發現賈平凹的赤子之心,於現今復雜的社會里的確難尋。而且,賈平凹對美感的追求,於字里行間清晰易見。他不單只在乎自我領略,亦願把這審美路徑向讀者介紹及實踐。
賈平凹獲獎作品一覽:
1978 短篇小說《滿月兒》 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79 文論《滿月兒之外》 《十月》首屆文學獎
1980 短篇集《早晨的歌》 陝西省第一屆優秀圖書獎
1982 短篇小說《山鎮夜店》 第一屆「雨花獎」
1983 短篇小說《清官》 「南苑」佳作獎 ;散文《月跡》 《散文月刊》優秀作品獎
1984 中篇小說《臘月.正月》 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4年陝西省文藝「開拓獎」 ; 中篇小說《商州初錄》 首屆鍾山文學獎; 散文《流逝的歲月》 《青年一代》佳作獎; 散文《宿州故涉台龍拓樹記》 《羊城晚報》1984年優秀作品獎; 散文《廷川印象》1984年《延安報》佳作獎
1985 中篇小說《雞窩窪的人家》 西安首屆「沖浪」文學獎; 中篇小說《臘月.正月》 北京市建國三十五周年文藝作品徵集評獎
1986 文論《談觀察》 1985年《文學時代》獎; 關中曲子《車閘》 1986年全國曲藝創作獎; 散文《商州又錄》 《羊城晚報》1986年優秀作品獎; 中篇小說《黑氏》 1985年度「讀者最喜愛的作品」
1987 中篇小說《天狗》《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 中篇小說《古堡》 1986年西安文學獎; 散文《走三邊》 《散文選刊》首屆優秀作品獎
1988 長篇小說《浮躁》 第八屆美孚飛馬文學獎銅獎、西安文學獎; 散文《弈人》 廣東《隨筆》1987年佳作獎; 中篇小說《故里》第三屆《十月》文學獎; 小說《動亂》 美國無比柏伽索斯獎;
1989 散文集《愛的蹤跡》 首屆全國優秀散文(集)獎; 散文《門》 「燕舞」散文徵文獎; 散文《人病》 《文匯報》優秀作品獎 ; 散文《我這樣讀體育報》 「紅光杯」第三屆體育文學獎
1990 小說《王滿堂》 《小說月報》優秀作品獎 ;
1991 散文《佛事》 「金陵明月杯」「華人徵文」賽獎 ; 長篇小說《廢都》
1992 散文《談〈讀者文摘〉》 《讀者文摘》徵文獎
7. 賈平凹的作品有哪些
著有小說集《兵娃》、《姐妹本紀》、《山地筆》、《野火集》、《商州散記》、《小月前本》、《臘月.正月》、《天狗》、《晚唱》、《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州河》、《浮躁》、《廢都》、《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散文集月《跡》、《心跡》、《愛的蹤跡》、《賈平凹散文自選集》、詩集《空白》以及《平文論集》等。
他的《臘月.正月》獲中國作協第3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滿月》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於1988年獲美國飛馬文學獎。1997年獲法國女評外國文學獎。賈平凹小說描寫新時期西北農村,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變革,視野開,具有豐富的當代中國社會文化心理內蘊,富於地域風土特色,格調清新雋永,明自然。
(7)賈平凹的中短篇小說合集擴展閱讀:
2018首屆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極花》(獲獎)
2012第二屆朱自清散文獎(獲獎)
2011施耐庵文學獎《古爐》(獲獎)
2008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秦腔》(獲獎)
2006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獲獎)
2005第三屆魯迅文學獎《賈平凹長篇散文精選》(獲獎)
1997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廢都》(獲獎)
1989全國優秀散文獎《愛的蹤跡》(獲獎)
1987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浮躁》(獲獎)
1984中國作協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臘月·正月》(獲獎)
1978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滿月兒》(獲獎)
8. 賈平凹的作品主要有那三個
賈平凹的作品有:《觀我》、《梅花》、《古爐》、《姊妹本紀》、《聽來的故事》、《遠山野情》、《小月前本》、《晚唱》、《秦腔》、《老生》、《浮躁》、《懷念狼》、《早晨的歌》、《逛山》、《製造聲音》等等。
9. 賈平凹的小說有哪些
賈平凹的小說主要有:
《商州》《逛山》《兵娃》《姐妹本紀》《早晨的歌》《油月亮》《白夜》《土門》《山地筆記》《臘月·正月》《小月前本》《天狗》《高老莊》《州河》《黑氏》《懷念狼》
《新時期文學名著叢書.
賈平凹卷》《故里》《匪事》《酒》《病相報告》《秦腔》《高興》《情劫》《丑石》《祭父》《好讀書》《靜虛記》《賈平凹自選集》《古爐》《帶燈》《泉》《太陽路》《商州散記》《晚唱》《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地平線》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當代作家。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82年發表作品《二月杏》。
1992年創刊《美文》。1993年創作《廢都》。2008年憑借《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2011年憑借《古爐》
,獲得施耐庵文學獎
。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散文集:
《愛的蹤跡》《心跡》《賈平凹散文自選集》
《空白》《平凹文論集》《學著活》
《坐佛》《朋友》《我的小桃樹》《靜水深流》
《平凹與三毛》《我是農民》《天氣》《敲門》
《餃子館》《走蟲》《月跡》
《藝術家韓起祥》《做個自在人》
《走山東》《說話》
《商州三錄》《造一座房子住夢》
《訪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