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震的感人短篇小說
❶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100)字
1.戰士跪哭: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
綿竹一所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當時正在上課,幾乎有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全是小學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隊員的戰士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屍體。
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因為餘震和機吊操作發生了移動,隨時有可能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救援十分的危險,幾乎等於送死,當時的消防指揮下了死命令,讓鑽入廢墟的人馬上撤出來,要等到坍塌穩定後再進入,然而此時,幾個剛才廢墟出來的戰士大叫又發現了孩子。
幾個戰士聽見了就不管了,轉頭又要往裡鑽,這時坍塌就發生了,一塊巨大的混凝土塊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幾個往裡轉的戰士馬上給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兩幫人在上面拉扯,最後廢墟上的戰士們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帶,一個剛從廢墟中帶出了一個孩子的戰士就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看到這個情形所有人都哭了,廢墟第二次坍塌。後來,那幾個小孩子還是給挖出來了,但是卻只有一個還活著,看著那些個年輕的戰士抱著那個倖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著跑向救援所在的帳篷的時候,在場的記者已經泣不成聲。
2.老師雙臂:護住4個學生
深夜的德陽市漢旺鎮,冷雨凄厲,悲聲四處,呼嘯而過的救護車最能給人帶來一絲慰藉,那意味著又有一個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時50分,救護車的鳴笛聲響徹漢旺鎮——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員在德陽市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連續救出了4個學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學生,要不是有他們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對記者說。
「那個老師呢?」
「唉……他可是個大好人,大英雄噢!」說著,劉紅麗舅舅的眼圈紅了。他告訴記者,那是一位男老師,快50歲了。
13日一早,設在學校操場上的臨時停屍場上,記者從工作人員手中的遺體登記冊里查到了這位英雄教師的名字——譚千秋。他的遺體是13日22時12分從廢墟中扒出來的。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向記者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譚老師的妻子張關蓉正在仔細地擦拭著丈夫的遺體:臉上的每一粒沙塵都被輕輕拭去;細細梳理蓬亂的頭發,梳成他生前習慣的發型。譚老師的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
當張關蓉拉起譚千秋的手臂,要給他擦去血跡時,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昨天抬過來的時候還是軟軟的,咋就變得這么硬啊!」張關蓉輕揉著丈夫的手臂,慟哭失聲……
就是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手臂上的傷痕清晰地記錄下了這一切!
「那天早上他還跟平常一樣,6點就起來了,給我們的小女兒洗漱穿戴好,帶著她出去散步,然後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了。這一走就再也沒回。女兒還在家裡喊著爸爸啊!」張關蓉泣不成聲。
「譚老師是我們學校的教導主任,兼著高二和高三年級的政治課。」陪著張關蓉守在譚老師遺體旁的同事夏開秀老師說,「在我們學校的老師里他是最心疼學生的一個,走在校園里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怕學生們玩耍的時候受傷。」
3.幼師捨身:為孩子擋垮塌的水泥板
汶川地震發生後,遵道鎮歡歡幼兒園發生整體垮塌,而此時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園長在出差,5名老師都在園內。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師死亡,目前仍有兩名老師在醫院搶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發生後,孩子家長很快就聚集在幼兒園廢墟周圍,不停地呼喊著孩子的名字,開始孩子們還能在廢墟中發出微弱的回應,但隨著時間一秒一秒地逝去,回應聲越來越弱。家長們也只能無奈地坐在廢墟邊上,焦急地等待著救援隊伍到來。
幼兒園園長李娟回憶起瞿萬容老師被救援隊發現的情形,泣不成聲。「當時瞿老師撲在地上,用後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里還緊緊抱著一名小孩。小孩獲救了,但瞿老師永遠離開了我們。」
在幼兒園廢墟里,記者看到孩子們使用的小枕頭、小蓋被,還有散落的一隻只小鞋。人們不願再去想像當時的慌亂與無助,但正因為有了像瞿老師一樣的平凡人,才讓更多孩子得救。
4.美麗女孩:廢墟里打手電筒讀書趕走恐懼
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四川省什邡市鎣華鎮中學的教學樓一下垮塌,100 多名學生埋在了廢墟里生死不明;廢墟里,倖存學生們面對「死神」威脅時,他們之間通過「生死對話」上演了一個個生命奇跡………
「清清,那個美麗好學的女孩,你們看見沒有?」在救助現場,鎣華鎮中學初一一班班主任陳全紅一直關心著一個名叫鄧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這個貧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窮志不窮,常在回家路上打著手電筒看書。
在亂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學生的屍體被挖抬出來,陳全紅就會默默地流淚,「他們一天前還是活蹦亂跳的,咋一下子就變成了這樣呢?」後來,鄧清清被武警水電三中隊的搶險官兵救了出來,讓她與官兵們感動的是,這個堅持的女孩被救出時,還在廢墟裡面打著手電筒看書。
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她的純真如同她的堅強一樣,讓聽者無不流淚,陳全紅一下子哭了,「好孩子,只要你能活著出來,就比什麼都好。」
與鄧清清一樣,另一名叫羅瑤的女孩子在被壓在廢墟裏手腳受傷的情況下,仍靠著頑強的「鋼琴夢想」激勵自己不要入睡,要努力與死神抗爭活下去,結果她贏了。
5.太婆雙手:刨出67歲老伴
五冶醫院的空地,在短時間內搭起了3 個臨時帳篷,專門救治在地震中受傷的市民。前晚10 點35分,五冶醫院已收治了12 位來自彭州的地震傷者。其中2 位重傷,尚未脫離生命危險。
院長助理曾榮蓉介紹,當天下午3 點半以前,醫院以最快速度搭起了3 個帳篷,收治地震傷者。由於彭州、都江堰受災情況嚴重,醫院4 台救護車全部出發趕去搶救傷者。截止到晚上,已經來回三趟。昨晚9 時許,醫院總共收治了12 名彭州的傷者。
「你千萬不要有事啊。」在帳篷搭起的臨時病房,幾名地震中的傷者呻吟著。67 歲的李成貴顱骨受傷,滿面鮮血的他剛從昏迷中醒來,意識還有些迷糊,只不斷地喊疼。他的老伴楊蓉芬在一旁緊張地拉著李成貴的手。
楊蓉芬說,他們是彭州通濟人。當時,兩人正在屋裡,剛剛吃完飯,正在灶房收拾。突然,一陣激烈的晃動,瓦片、磚頭胡亂地從天而降。她喊了一句「糟了」,就拉著李成貴往外跑。她前腳剛走出房門,房子就整個塌了。她回頭一看,老伴下半身被磚頭埋往了,手伸在外面無力地揮動。她的心當時就沉了,什麼也不顧,趕緊用手刨著磚頭,想要把老伴拉出來。
「當時以為他快不行了。」所幸,鄰居聞訊趕來,和她一起,用木棒一塊一塊地撬起掩埋的磚頭。半個多小時後,李成貴平安獲救。
6.醫生護士:成為最後逃生的人
都江堰人民醫院醫生鄒建文回憶起5月12日下午那驚心動魄的一幕,依然心有餘悸。
當時,1名護士、1名麻醉師,包括鄒建文在內的5名醫護人員正在4樓手術室為患者楊某做闌尾切除手術,剛剛成功切除闌尾,地面突然強烈震動起來,「砰!」一聲巨響,手術室的空調機應聲倒地,燈突然熄滅,手術室立刻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出於本能,醫生們伏在手術台上,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息,但沒有一個人丟下病人獨自逃生。幾分鍾後,震感減輕,醫生們站起身來,在應急燈的照耀下,用了大約半小時時間,為病人完成了手術,並抬著病人走出大樓,成為這棟樓中最後逃生的人。
「病人在,醫生在。這是我們的職責。」鄒建文說。地震發生後,成都市各家醫院都在最短時間迅速轉移出病人。12日15時20分,地震後僅32分鍾,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近900名住院病人全部安全轉移到院壩上的「臨時醫療點」,無一病人在地震中受傷。在川大華西醫院,近5000名病人被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
❷ 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30字)
故事一:
白樂瀟是一位12歲的女孩。地震發生時,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門卡住,為了讓後面的同學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斷了。同學得救了,她卻從此失去了一條手臂。這位捨己救人的小姑娘,人們把她稱為「小英雄「。
故事二:
王周明是名年輕教師,是50多名學生的班主任。地震發生時,他指揮學生分兩路,從教室的前、後門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間,他一個箭步沖上前去,把還沒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
這時,一根粗大的橫梁打在他頭上,他的頭蓋骨被擊碎。廢墟中,她的身體斷成兩截,臉部血肉模糊。她的雙手仍緊緊擁著兩個學生!人們怎麼掰,也無法掰開她緊緊摟住學生的雙手!
故事三:
在汶川地震發生十多個小時後,一位滿臉是血的北川男孩從廢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備把他轉移到安全地帶時,他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准地敬了一個少先隊隊禮。擔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禮感恩的舉動,讓無數的人深受感動。
他的名字叫郎錚。目前正在接受治療。郎錚對照顧他的某部的醫護人員說:「我也要當,和爸爸一起去救叔叔阿姨」。當溫總理到醫院去看望小郎錚時,他給溫總理也敬了個隊禮。目前,很多網友推薦他做奧運火矩手。同時,也尊稱他為「敬禮娃娃」。
故事四:
小林浩是映秀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地震發生時大家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當時石板後面傳來一個學的哭聲。我就告訴她,別哭了,我們一起唱歌吧。大家就開始唱學校教的歌。最後一首《大中國》唱完後,學不哭了。」
兩個小時後,小林浩開始慢慢挪動身子向外爬。由於個子小,他幾經努力終於爬出了廢墟。逃出生天的他沒有跑,而是又爬了回去,連拖帶拽地將兩個昏迷的同學拉出廢墟。被問到為什麼要這么做時,他只是稚氣地大聲宣告:「我是班長」。
故事五:
5月12日下午,在四川成都溫江區玉石實驗小學里,同學們都在上課,忽然,地震了,同學們都慌忙向操場跑去,跑在最前面的是十二歲的陳浩,陳浩跑著跑著,他看見有一面牆要倒了,而一個學正向這邊跑來。
說是遲那是快,陳浩飛奔到牆下,用力一推,把女孩推出幾米外,但是,陳浩自己卻被瞬間倒下來的牆壓在了下面。當問陳浩為什麼要這樣做時,他的回答是:「老師常常教育我們要向雷鋒學習」。陳浩真是太偉大了,小小年紀為了救同學,差點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❸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100字)
汶川地震感人故事:
1、汶川縣映秀鎮小學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
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著,而「雄鷹」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
這名男子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大震中,張老師的妻子、同是該校老師的鄧霞和他們不滿3歲的兒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2、德陽市東汽中學遇難教師譚千秋:用雙臂守護4個學生
地震發生時,四川省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該校教導主任譚千秋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都獲救了,譚老師卻不幸遇難。5月14日,張關蓉在擦拭丈夫譚千秋的遺體,她怎麼也沒想到,人們傳說的救下四個學生的英雄竟然是她心愛的老公。
3、四川什邡市紅白鎮中心學校二年級語文老師湯宏:生命最後的姿勢
四川什邡市紅白鎮中心學校的教學樓在地震中坍塌,師生傷亡嚴重。二年級語 文 老師湯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後選擇令人感佩和動容。這是一名20出頭的年輕教師,家裡的孩子剛剛六七個月大。地震發生時,他所教的班級位於一樓,完全可以逃脫,但他卻選擇留下來救護孩子。 湯 老師最後的姿勢定格在這樣的畫面上——兩個胳膊下各抓了一個孩子,身子下還護著幾個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軀護住的孩子們幸運地活了下來,他卻在瓦礫中犧牲。
該校700多名師生絕大多數順利脫險,但英語老師吳忠紅卻永遠離開了他愛的學生。地震襲來,吳老師引著學生從樓梯口疏散,聽到有學生還沒下來時,他義無返顧地從三樓返回四樓,這時樓體突然垮塌,吳老師和幾名學生被吞噬……
搶險戰士從廢墟中找到吳老師的遺體時,已是第二天早上7點鍾。隨後,吳老師轉身上樓營救的兩名孩子的遺體也相繼從被掩埋的瓦礫中被找到。 在現場的人,熱淚濕了眼眶。因為吳老師被挖出來時,身體僵硬,面部一條很深的傷口,慘不忍睹。雖然當時那一幕已經沒有人能夠講述,但是搶救人員根據挖出遺體的位置以及先後順序,可以肯定地判斷出,吳老師已經將兩名孩子護送出了教室,並在身後守護他們。只是災難無情,沒有放過他們。
望著斷壁殘垣,林霞、白艷霞、付瑤等幾位學生止住了蔓延的悲傷,走上前去在警戒線上繫上了一朵朵白花。雖然遠在天堂的吳老師已經聽不見她們的聲音,但她們只想為將死亡從她們身邊推開的吳老師寄去哀思,用小白花捎去她們的心裡話——吳老師,您放心,我們一定堅強地活下去,好好學習……
❹ 關於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
我知道:
1、有一個母親,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 ,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2、女孩痛失親人猛咬空降兵 士官紋絲不動血染胳膊
昨日下午,當里圈負責掩埋的戰士們准備將一具遺體下葬時,一位十來歲的小姑娘從人群中哭著沖了出來,一頭撞在了負責維護秩序的李武身上,想鑽入掩埋現場。李武和戰友看著滿臉淚水的小姑娘,一面阻攔她進入,一面好言好語安撫她。眼見無望沖入,突然,小姑娘抓起了李武的一隻胳膊,猛地咬了上去。面對情緒失控的小姑娘,李武強忍身上的劇痛和心中的悲傷,紋絲不動。小姑娘見李武沒有反應,就拔出衣服上一枚胸針,對著他的胳膊狠狠扎了下去。霎時間,湧出的鮮血迅速染紅了他整條胳膊,順著肘部滴淌下來。但李武就像沒有感覺一樣,繼續安慰著小姑娘,腳下還是一步不退。在場的所有老百姓都被這一幕驚呆了,有的當場就哭出聲來。一位老大爺走出人群,輕輕拉起小姑娘,「孩子啊,叔叔的心也疼著啊,我們回家吧。」小姑娘凝視著李武汗流滿頰的面容,止住了哭泣,默默隨著老大爺向後退去……後來戰士們掩埋遺體時,就再也沒有過群眾沖撞警戒的情況。李武後來告訴筆者,「當時真正痛的不在手上而在心裡,小小年紀一下子失去了親人,能不傷痛嗎,只要我的傷痛能減輕她的一點傷痛,那就讓她咬吧!」
3、 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著,而「雄鷹」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這名男子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大震中,張老師的妻子、同是該校老師的鄧霞和他們不滿3歲的兒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汶川縣映秀鎮幼兒園的聶曉燕老師始終守護在垮塌的教學樓旁邊,目不轉睛地看著武警官兵用手扒開廢墟。直到她遇難的孩子被挖出,聶曉燕的眼淚終於如山洪暴發:「娃……娃娃……媽媽……來不及……啊……」地震時,孩子們都在睡午覺,聶曉燕一手一個抱出了兩個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還在屋子裡!「娃娃,你的臉怎麼這么臟啊?」聶曉燕打開帶在身邊不知多久的嶄新粉紅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媽媽給你洗干凈。」她和丈夫用手帕輕輕地擦著孩子滿是灰塵的頭發和臉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旁邊一位武警戰士用安全帽使勁地敲著自己的腦袋,讓疼痛阻止淚水傾瀉。
4、13日22時12分,救援人員扒出了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導主任譚千秋的遺體。只見他雙臂張開趴在一張課桌上,死死地護著桌下的4個孩子。孩子們得以生還,他們的譚老師卻永遠地去了……
「要不是有譚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流著淚說。「在我們學校的老師里譚老師是最心疼學生的一個,走在校園里的時候,遠遠看見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生怕學生們不小心摔傷。」夏開秀老師說。
劉紅麗的舅舅仰天長嘆:「譚老師,大好人,大英雄噢!」
抗震救災中,遍地是英雄:崇州市懷遠鎮中學老師吳忠洪本已逃生,為救兩名學生義無反顧地返身沖進正猛烈搖晃的教學樓內,湮沒在轟然倒塌的樓房中;北川縣第一中學教師劉寧在大震之時機智地保護了59名學生,卻失去了自己的寶貝女兒;都江堰向峨鄉愛蓮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婉民為救學生和老師,自己87歲的老母被壓在廢墟下無睱顧及;武警某部政治部副主任嚴勝華、質安科長塗雲、參謀劉新嶺等人在搶救中因體力嚴重透支而暈倒,醒來後立即沖向第一線;巨震突襲之時,都江堰市人民醫院正在進行手術的5名醫務人員,俯身撲上手術台,用身體護衛患者;成都千名計程車司機自動趕往災區搶運傷員;綿竹市天池鄉農民張吉福徒步求援後又冒死趕回災區搶險;成千上萬解放軍、武警和公安戰士放棄使用機械,「像綉花一樣」小心翼翼用手刨、用肩扛,為廢墟下的倖存者打開生命之門;成都一些血站前獻血的市民排成長隊……
「板盪識英雄」,大災大難方顯大仁大義。
父親廢墟中鼓勵兒子 父親倒下兒子獲救
父倆同時被困廢墟,彼此能聽見聲音。漆黑的長夜,漫長的等待,絕望中,兒子欲拿隨手拾起的玻璃碎片割腕了卻痛苦。 一牆相隔的老父不停的和兒子說話,鼓(公文有約)勵他活下去。電影《世貿大廈》的現實版在什邡紅白鎮上演著。地震過去40多個小時,解放軍空降兵救出兒子時,父親去世了。這感人一幕直到昨天仍激勵著救人的官兵們。樓房垮塌 父子被困廢墟 12日下午,地震一瞬間摧垮紅白鎮金河鱗礦廠四層宿舍樓。當時,住在四樓的湯明(音)正在卧室睡覺,老父和狗正在卧室旁的廁所。巨大的震動讓4層「消失」,父子倆落在了三層廢墟中。27歲的湯明側躺著被困在兩塊水泥板的夾縫里,他幾乎沒有受傷,縫隙有細微空間,他的左手能來回活動。「有人嗎?」震動停止後,湯明使勁敲擊樓板,期待有人能聽到他的呼救聲。「是小明嗎,我在你隔壁。」幾十秒後,湯明仔細辨聽,是父親的聲音。接著,他聽到幾聲狗叫,知道70多歲父親和狗在一起,被困在他的隔壁廢墟里。兒子絕望 欲割腕自殺 。地震發生後,倖存在外的湯明母親(公文有約gw9080.com)聽到狗叫聲,大聲喊話後,父子都回答了。老母知道了丈夫和兒子的位置,但沒有工具,無人敢靠近垮塌樓房,只能等待救援。紅白鎮屬於地震中心帶,地震發生後,水電氣、通訊完全中斷。惟一通向外面的一條公路由於公路橋垮塌和泥石流,交通完全中斷,救援人員無法立馬到達。第二個夜晚來臨,四周一片漆黑,飢渴交加的湯明內心恐懼萬分。他從滿懷希望一步步到達絕望。「爸,我太餓了,沒人會來救我們,我堅持不了。」絕望中,湯明用可以活動的左手摸到一塊玻璃碎片,想割腕結束痛苦。兒子獲救 父親倒在廢墟中
「小明,你媽知道我們的位置,很快就有人來了。我這把老骨頭都還行,你要挺住。」黑暗中,父親急切回話,並不時和兒子說話,聊天。講湯明的成長故事,鼓勵兒子堅強些。40多個小時後,解放軍救出了兒子,但是這位堅強的父親卻永遠地倒在了廢墟中間。
❺ 美國作家馬克漢林的《地震中的父與子》原文是什麼
地震中的父與子
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鍾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後,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他知道兒子的教室在一層樓的左後角,便疾步走到那裡。
就在他挖掘的時候,不斷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痛哭並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後,便絕望地離開了。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消防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人們搖頭嘆息著走開了,都認為這位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於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爸爸,真的是你嗎?」
「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
「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麼,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你現在怎麼樣?有幾個孩子活著?」
「我們這里有14個同學,都活著,我們都在教室的牆角,房頂塌下來架成個大三角形,我們沒被砸著。」
父親大聲向四周呼喊:「這里有14個小孩,都活著!快來人!」
過路的人趕緊跑過來幫忙。
50分鍾後,一個安全的出口開辟出來了。
父親聲音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❻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誰寫的
《地震中的父與子》原作者是美國作家馬克·漢林(Mark Victor Hansen)。
馬克·漢林是一個專業性演講者,在過去20年,他在32個以上的國家對2百萬人已超過了4千次演講。他的講座包括優秀的銷售策略;個人的能力和發展等。
他給不同的人帶來積極和深遠的影響。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始終鼓舞成千上萬的人創造一個更加強大、更有自己的未來。
馬克也創作了一系列書籍、錄音帶、VCD,使得他的聽眾認識和發揮在生意和個人生活中自己的潛能。他的訊息,使他成為受歡迎的電視和電台的人物。他也出現在許多雜志的封面。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感人的故事。它表達了親情的力量,會使人堅定和勇敢;親情的力量,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的強烈慾望;親情的力量,會使人對它產生一種信任。後被收錄於滬教版七年級下學期語文課本第八課(文章名改為《父與子》)、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第九冊第十七課。但故事本身為作者虛構,因而真實性一直遭受質疑,入選課本後對細節進行了多次模糊處理。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講述的是在美國的一次地震中,一位父親不顧勸阻,冒著生命危險,懷著堅定信念,經過38小時的挖掘與種種艱辛,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13位同學的故事。贊揚了父愛的偉大與崇高。
親情的力量,會使人堅定和勇敢;親情的力量,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的強烈慾望;親情的力量,會使人對它產生一種信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