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短篇獲獎小說
Ⅰ 世界著名短篇小說有哪些
(1)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2)契可夫
十世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歐.亨利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曾被誣告罪入獄三年.後遷居紐約,專事寫作,他幾乎每周寫一篇短篇小說,供報刊發表.他一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對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虛偽的道德給予揭露和諷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等.
Ⅱ 推薦幾本好看的世界名著或是獲獎小說
還有幾米的《照相本子》也很好看
《德伯家的苔絲》也很好
《會飛的教室》很有趣
愛的教育 (很適合青少年看)
簡 愛(好看 不無聊)
手心裡的陽光 一滴淚珠掰兩半 楊梅 只有愛不能分開(這幾本是一個人寫的,曾在《兒童文學》上連載 也有賣這幾本書的 一般新華書店就有賣的 封面也很好看 不幼稚 真的特別感人)
上尉的女兒
飄
呼嘯山莊
浮士德
笑面人(雨果的,主人公永遠帶著一個擺脫不掉的笑的假面,不論是傷心 還是憤怒)
巴黎聖母院(悲啊,不過不難看 雨果的)
這些我覺著都很好看 希望能幫你的忙
Ⅲ 高分求所有雨果獎短篇小說
1953年 長篇:《被毀滅的人》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1954年 (未頒發) 1955年 長篇:《他們相當正確》 馬克·克里夫頓 弗蘭克·瑞雷 中篇:《達夫斯講述者》 小瓦爾特·M·米勒 短篇:《阿拉瑪果沙》 艾里克·F.拉賽爾 1956年 長篇:《雙星》 羅伯特·A·海因萊因 中篇:《探險隊》 幕瑞·雷因斯特 短篇:《星》 阿瑟·C·克拉克 1957年 (小說獎未頒發) 1958年 長篇:《大時代》 弗里茲·雷伯 短篇:《或者所有有牡蠣的海洋》 A.戴維遜 1959年 長篇:《一件良心案》 詹姆斯·布利布 中篇:《大前庭》 克利福德·D·西馬克 短篇:《那地獄邊緣的火車》 羅伯特·布羅赫 1960軍 長篇:《星船傘兵》 羅伯特·A·海因萊因 1961年 長篇:《為雷伯威茲而作的贊歌》 小瓦爾特·M·米勒 短篇:《最長的航程》 波爾·安德森 1962年 長篇:《異鄉異客》 羅伯特·A·海因萊因 短篇:《溫室》 布賴恩·奧爾迪斯 1963年 長篇:《高城中的男人》 菲利普·K·迪克 短篇:《龍大師》 傑克·范斯 1964年 長篇:《神秘的中繼站》 克利福德·D·西馬克 短篇:《與國王們戰斗到底》 波爾·安德森 1965年 長篇:《流浪星》 弗里茲·雷伯 短篇:《戰士,不要問》 戈登·R·迪克森 1966年 長篇:《……叫我康拉德》 羅傑·澤拉茲尼 《沙丘》 弗蘭克·赫伯特 短篇:《梯克托克曼說:「懺悔吧,哈勒昆!」》 哈蘭·埃利森 1967年 長篇:《月亮是一個嚴厲的女人》 羅伯特·A·海因萊因 中篇:《最後的城堡》 傑克·范斯 短篇:《中子星》 拉里·尼文 1968年 長篇:《光之神》 羅傑·澤拉茲尼 長中篇:《維樂搜索》 安妮·麥卡芙瑞 《紫薪騎手》 菲利普·J·法瑪 短中篇:《打算滾動石頭》 弗里茲·雷伯 短篇:《我沒有嘴,但我要叫》 哈蘭·埃利森 1969年 長篇:《站在桑給巴爾》 約翰·布魯納 長中篇:《夜之翼》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短中篇:《肉體的分享》 波爾·安德森 短篇:《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野獸》 哈蘭·埃利森 1970年 長篇:《黑暗的左手》 厄休拉·K·勒吉因 中篇:《陰影之船》 弗里茲·雷伯 短篇:《時間像假寶石的螺旋線》 撒繆爾·R·狄蘭尼 1971年 長篇:《環形世界》 拉里·尼文 中篇:《遭遇在蘭克馬》 弗里茲·雷伯 短篇:《慢雕刻》 西奧多·斯特金 1972年 長篇:《到你散亂的軀體中去》 菲利普·J·法瑪 中篇:《空氣與黑暗的女王》 波爾·安德森 短篇:《不恆定的月亮》 拉里·尼文 1973年 長篇:《神們自己》 艾薩克·阿西莫夫 長中篇:《世界之詞乃森林》 厄休拉·K·勒吉因 短中篇:《山羊之歌》 波爾·安德森 短篇:《伊瑞馬水壩》 拉菲爾·A·拉弗蒂 《會見》 弗雷德里克·波爾 C·M·考恩布魯斯 1974年 長篇:《與拉瑪相會》 阿瑟·C·克拉克 長中篇:《被插上插頭的女孩》 小詹姆斯·梯普崔 短中篇:《死鳥》 哈蘭·埃利森 短篇:《離開麥歐拉的人》 厄休拉·K·勒吉因 1975年 長篇:《被剝奪的》 厄休拉·K·勒吉因 長中篇:《給莉婭的歌》 喬治·R·R·馬丁 短中篇:《蘭格漢斯開始漂流》 哈蘭·埃利森 短篇:《洞人》 拉里·尼文 1976年 長篇:《永遠的戰爭》 喬·哈德曼 長中篇:《家是劊子手》 羅傑·澤拉茲尼 短中篇:《索爾的邊疆》 拉里·尼文 短篇:《抓住則皮林》 弗里茲·雷伯 1977年 長篇:《遲暮鳥語》 凱特·威爾黑姆 長中篇:《通過任何其他的名字》 斯比德·羅賓遜 《休斯頓,休斯頓,你讀到了嗎?》 小詹姆斯·梯昔崔 短中篇:《兩百歲人》 艾薩克·阿西莫夫 短篇:《三百年》 喬·哈德曼 1978年 長篇:《門口》 弗雷德里克·波爾 長中篇:《星舞》 斯比德·羅賓遜 珍尼·羅賓遜 短中篇:《琥珀之眼》 瓊·D·溫基 短篇:《傑弗梯是五》 哈蘭·埃利森 1979年 長篇:《夢蛇》 馮達·麥金太爾 長中篇:《視覺的持續》 約翰·瓦雷 短中篇:《獵人的月亮》 波爾·安德森 短篇:《卡桑德拉》 C.J.切瑞 1980年 長篇:《天堂的噴泉》 阿瑟·C·克拉克 長中篇:《敵人的礦藏》 巴里·B·龍耶 短中篇:《沙王們》 喬治·R·R·馬丁 短篇:《十字與龍的通道》 喬治·R·R·馬丁 1981年 長篇:《雪王後》 瓊·D·溫基 長中篇:《失去的多賽》 戈東·R·迪克遜 短中篇:《斗篷與棍棒》 戈東·R·迪克遜 短篇:《舞鹿的洞穴》 克利福德·D·西馬克 1982年 長篇:《向下的站台》 C.J.切瑞 長中篇:《土星游戲》 波爾·安德森 短中篇:《獨角獸變種》 羅傑·澤拉茲尼 短篇:《推銷者》 約翰·瓦雷 1983年 長篇:《基地的邊緣》 艾薩克·阿西莫夫 長中篇:《精靈們》 瓊安娜·露絲 短中篇:《火警監視》 康尼·威利斯 短篇:《憂郁的大象》 斯比德·羅賓遜 1984年 長篇:《星潮洶涌》 大衛·布林 長中篇:《瀑布點》 蒂莫西·扎恩 短中篇:《血里的音樂》 格里格·貝爾 短篇:《演說的聲音》 歐克塔維亞·布特勒 1985年 長篇:《神經浪遊者》 威廉·吉布森 長中篇:《按回車[>鍵》 約翰·瓦雷 短中篇:《血孩》 歐克塔維亞·布特勒 短篇:《水晶球面》 大衛·布林 1986年 長篇:《安德的游戲》 沃森·斯科特·卡德 長中篇:《富士山的二十四個風景,作者賀古賽》 羅傑·澤拉茲尼 短中篇:《失去時間的巴拉丁》 哈蘭·埃利森 短篇:《費米與霜》 弗雷德里克·波爾 1987年 長篇:《死者代言人》 沃森·斯科特·卡德 長中篇:《內地的吉爾加美什》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短中篇:《永久凍土》 羅傑·澤拉茲尼 短篇:《切線》 格里格·貝爾 1988年 長篇:《社會進步之戰》 大衛·布林 長中篇:《眼中眼》 沃森·斯科特·卡德 短中篇:《戈爾斯,你今晚出來嗎》 厄休拉·K·勒吉因 短篇:《為什麼我留下了哈里的漢堡包》 勞倫斯·瓦特伊凡斯 1989年 長篇:《賽亭》 C.J.切瑞 長中篇:《溫勒巴格斯的最後一個》 康尼·威利斯 短中篇:《薛定諤的貓》 喬治·阿列克·艾芬格 短篇:《基林亞戈》 邁克·瑞斯尼克 1990年 長篇:《超離子》 丹·西蒙斯 長中篇:《悲悼的山巒》 露易絲·M·布瓊爾德 短中篇:《輸入一個兵,再輸入另一個》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短篇:《蠢人們》 蘇澤·M·查拉斯 1991年 長篇:《沃爾的游戲》 露易絲·M·布瓊爾德 長中篇:《海明威騙局》 喬·哈德曼 短中篇:《曼拉姆基》 邁克·瑞斯尼克 短篇:《熊發現火》 特瑞·比森 1992年 長篇:《巴瑞亞》 露易絲·M·布瓊爾德 長中篇:《西班牙乞丐》 南希·克瑞斯 短中篇:《金子》 艾薩克·阿西莫夫 短篇:《在太陽中行走》 傑弗里·A·蘭迪斯 1993年 長篇:《深淵上的火》 弗諾·文奇 《末日之書》 康尼·威利斯 長中篇:《太空人比爾》 路修斯·謝芭德 短中篇:《碎果鉗政變》 珍妮特·卡甘 短篇:《即使是王後》 康妮·威利斯 1994年 長篇:《綠火星》 金·斯坦利·羅賓遜 長中篇:《在底部世界降落》 哈里·圖特雷多夫 短中篇:《喬治亞在我腦中》 查爾斯·謝菲爾德 短篇:《尼羅河上的死亡》 康妮·威利斯 1995年 長篇:《鏡舞》 露易斯·M·布瓊爾德 長中篇:《歐都外峽谷的七個景觀》 邁克·瑞斯尼克 短中篇:《火星人的孩子》 大衛·戈羅德 短篇:《沒人這么瞎》 喬·哈德曼 1996年 長篇:《鑽石年代》 尼爾·斯蒂芬森 長中篇:《未來的上尉之死》 愛倫·斯蒂爾 短中篇:《像恐龍一樣思考》 詹姆斯·帕崔克·科利 短篇:《林肯列車》 瑪瑞·F·麥克芙 1997年 長篇:《藍火星》 金·斯坦利·羅賓遜 長中篇:《龍血》 喬治·R·R·馬丁 短中篇:《修理自行車的人》 布魯斯·斯特靈 短篇:《靈魂選擇她的社會》 康妮·威利斯 1998年 長篇:《永久的和平》 喬·哈德曼 長中篇:《天使恐懼的威脅》 愛倫·斯蒂爾 短中篇:《我們要與魚一起唱……》 比爾·約翰遜 短篇:《四十三個南極王朝》 邁克·瑞斯尼克 (1999年至2001年資料缺) 2002年 長篇:《美國眾神》 尼爾·蓋曼 長中篇:《費爾曼中學的匆匆時光》 弗諾·文奇 短中篇:《地獄是無神之地》 特德·蔣 短篇:《狗說汪汪》 邁克爾·斯文維克 2003年 長篇:《智人》 羅伯特·J·索耶 長中篇:《珊瑚線》 尼爾·蓋曼 短中篇:《緩慢的人生》 邁克爾·斯文維克 短篇:《墜落火星》 傑弗里·A·蘭迪斯 2004年 長篇獎項由本項獎的獲獎常客女作家Lois McMaster Bujold的《靈魂騎士》 (Paladin of Souls)獲得 長中篇不出俺所料是Vernor Vinge的《點心怪物》(The Cookie Monster)。 短中篇由Michael Swanwick的《時間軍團》(Legions in Time)摘走 最佳短篇小說獎由尼爾·蓋曼(Neil Gaiman)的《祖母綠研究》獲得 2005年 找不到. 2006年 加拿大科幻作家羅伯特·查爾斯·威爾遜 憑借《旋轉》摘得了雨果最佳長篇小說獎 最佳長中篇小說部分,康妮·威利斯的《秘密任務》摘得桂冠 老作家彼得·S·畢格爾輕輕鬆鬆地憑借著《雙心》取走了雨果最佳短中篇小說獎 最佳短篇小說項目上,戴維·D·萊文以《Tk』tk』tk》一文拔得頭籌
Ⅳ 世界上著名的短篇小說,一定要短
雨果: 克洛德.格
歐文: 鬼新郎
左拉: 陪襯人
都德: 三部大彌撒
哈代: 富於想像的婦人
海涅: 帕格尼尼
普希金: 黑桃皇後
莫泊桑: 蠻子大媽
梅里美: 伊爾的美神
狄更斯: 窮人的專利
果戈理: 舊式的地主
司各特: 流浪漢威利的故事
契科夫: 寶貝兒
高爾基: 切爾卡希
巴爾扎克: 不為人知的傑作
馬克.吐溫 田納西的新聞界
傑克.倫敦 變節者
屠格涅夫: 總管
歐. 亨利 愛的犧牲
Ⅳ 一九八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十五篇是
1978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班主任》 劉心武 《人民文學》1977年第11期
《神聖的使命》 王亞平 《人民文學》1978年第9期
《窗口》 莫 伸 《人民文學》1978年第1期
《我們的軍長》 鄧友梅 《上海文藝》1978年第7期
《湘江一夜》 周立波 《人民文學》1978年第7期
《足跡》 王願堅 《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
《頂凌下種》 成 一 《汾水》1978年第1期
《願你聽到這支歌》 李 陀 《人民文學》1978年第12期
《弦上的夢》 宗 璞 《人民文學》1978年第12期
《傷痕》 盧新華 《文匯報》1978年8月11期
《從森林裡來的孩子》 張 潔 《北京文藝》1978年第7期
《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 張承志 《人民文學》1978年第10期
《辣椒》 張有德 《人民文學》1978年第4期
《取經》 賈大山 《河北文藝》1977年第4期
《滿月兒》 賈平凹 《上海文藝》1978年第3期
《最寶貴的》 王 蒙 《作品》1978年第7期
《獻身》 陸文夫 《人民文學》1978年第4期
《墓場與鮮花》 蕭 平 《上海文藝》1978年第11期
《眼鏡》 劉富道 《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
《姻緣》 孔捷生 《作品》1978年第8期
《抱玉岩》 祝興義 《安徽文藝》1978年第7期
《「不稱心」的姐夫》 關庚寅 《鴨綠江》1978年第7期
《看守日記》 齊 平 《解放軍文藝》1978年第12期
《芙瑞達》 於 土《廣東文藝》1978年第1期
《珊瑚島上的死光》 童恩正 《人民文學》1978年第8期
1977—1980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中國作家協會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1977~1980)
一等獎
人到中年 湛容 《收獲》1980年第1期
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葉蔚林《芙蓉》1980年第3期
天雲山傳奇 魯彥周《清明》1979年第 1期
犯人李銅鍾的故事 張一弓《收獲》1980年第1期
蝴蝶 王蒙 《十月》1980年第4期
二等獎
土壤 汪浙成、溫小任《收獲》1980年第6期
迫趕隊伍的女兵們鄧友梅 《十月》1979年第1期
啊! 馮驥才 《收獲》1979年第6期
大牆下的紅玉蘭 從維熙 《收獲》1979年第2期
蒲柳人家 劉紹棠 《十月》1980年第3期
淡淡的晨霧 張抗抗 《收獲》1980年第3期
開拓者 蔣子龍 《十月》1980年第6期
三生石 宗璞 《十月》1980年第3期
甜甜的刺毒 (土家族)孫健忠 《芙蓉》1980年第1期
驚心動魄的一幕 路遙 《當代》1980年第3期
1979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喬廠長上任記 蔣子龍 《人民文學》第7期
小鎮上的將軍 陳世旭 《十月》第3期
剪輯錯了的故事 茹志鵑(女) 《人民文學》第2期
彩雲歸 李棟、王雲高 《人民文學》第5期
我們家的炊事員 母國政 《北京文藝》第6期
岡扎與哈利 樊天勝 《人民文學》第4期
記憶 張弦 《人民文學》第3期
悠悠寸草心 王蒙 《上海文學》第9期
誰生活得更美好 張潔(女) 《工人日報》7月15日
戰士通過雷區 張天民 《人民文學》第7期
信任 陳忠實 《陝西日報》6月3日
藍藍的木蘭溪 葉蔚林 《人民文學》第6期
話說陶然亭 鄧友梅 《北京文藝》第2期
內奸 方之 《北京文藝》第3期
李順大造屋 高曉聲 《雨花》第7期
因為有了她 孔捷生 《人民文學》第10期
我愛每一片綠葉 劉心武 《人民文學》第6期
我應該怎麼辦? 陳國凱 《作品》第2期
重返 金河 《上海文學》第4期
羅浮山血淚祭 申傑英 《十月》第2期
辦婚事的年輕人 包川(女) 《人民文學》第7期
空谷蘭 (白族)張長 《解放軍文藝》第12期
雕花煙斗 馮驥才 《當代》第2期
獨特的旋律 周嘉俊 《上海文學》第2期
努爾曼老漢和獵狗巴力斯(哈薩克族)艾克拜爾 米吉提 《新疆文藝》第3期
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西線軼事 徐懷中 《人民文學》第1期
鄉場上 何士光 《人民文學》第8期
月食 李國文 《人民文學》第3期
三千萬 柯雲路 《人民文學》第11期
笨人王老大 錦雲、王毅 《北京文學》第7期
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 蔣子龍 《新港》第5期
陳奐生上城 高曉聲 《人民文學》第2期
靈與肉 張賢亮 《朔方》第9期
夏 張抗抗(女) 《人民文學》第5期
西望茅草地 韓少功 《人民文學》第10期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張弦 《上海文學》第1期
活佛的故事 (蒙古族)瑪拉沁夫 《人民日報》7月12日
钁柄韓寶山 張石山 《汾水》第8期
心香 葉文玲(女) 《當代》第2期
勿忘草 周克芹 《四川文學》第4期
南湖月 劉富道 《人民文學》第7期
天山深處的「大兵」 李斌奎 《解放軍文藝》第9期
你是共產黨員嗎? 張林 《當代》第3期
空巢 冰心(女) 《北方文學》第3期
春之聲 王蒙 《人民文學》第5期
結婚現場會 馬烽 《人民文學》第1期
丹鳳眼 陳建功 《北京文學》第8期
紅線記 羅旋 《人民文學》第8期
小販世家 陸文夫 《雨花》第1期
最後一個軍禮 方南江、李荃 《解放軍文藝》第11期
手杖 京夫 《延河》第1期
彩色的夜 王群生 《紅岩》第2期
美與丑 (藏族)益希卓瑪(女) 《人民文學》第6期
海風輕輕吹 呂雷 《作品》第12期
賣蟹 王潤滋 《山東文學》第10期
一九八一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
《內當家》王潤滋《人民文學》1981年第3期
《賣驢》趙本夫《鍾山》1981年第2期
《一個獵人的懇求》[鄂溫克族]烏熱爾圖《民族文學》1981年第5期
《飄逝的花頭巾》陳建功《北京文學》1981年第6期
《女炊事班長》簡嘉《青春》1981年第8期
《路障》達理《海燕》1981年第10期
《黑箭》劉厚明《人民文學》1981年第5期
《普通老百姓》遲松年《鴨綠江》1981年第2期
《山月不知心裡事》周克芹《四川文學》1981年第8期
《少年chen女》舒群《人民文學》1981年第4期
《大淖記事》汪曾祺《北京文學》1981年第4期
《頭像》林斤瀾《北京文學》1981年第1期
《蛾眉》劉紹棠《上海文學》1981年第7期
《黑娃照相》張一弓《上海文學》1981年第7期
《爬滿青藤的木屋》古華《十月》1981年第2期
《飛過藍天》韓少功《中國青年》1981年第13期
《本次列車終點》王安憶(女)《上海文學》1981年第10期
《金鹿兒》航鷹(女)《新港》1981年第4期
《拜年》魯南《山東文學》1981年第8期
《最後一簍春茶》王振武《芳草》1981年第3期
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高山下的花環 李存葆 《十月》1982年第6期
赤橙黃綠青藍紫 蔣子龍 《當代》1981年第4期
洗禮 韋君宜 《當代》1982年第1期
人生 路遙 《收獲》1982年第3期
黑駿馬 (回族)張承志 《十月》1982年第6期
禍起蕭牆 水運憲 《收獲》1981年第1期
相見時難 王蒙 《十月》1982年第2期
那五 鄧友梅 《北京文學》1982年第4期
太子村的秘密 諶容 《當代》1982年第4期
燕兒窩之夜 魏繼新 《青年文學》1982年第5期
苦夏 江浙成、溫小鈺 《小說界》1982年第1期
射天狼 朱蘇進 《昆侖》1982年第1期
流逝 王安憶 《鍾山》1982年第6期
普通女工 孔捷生 《小說界》1982年第3期
張鐵匠的羅曼史 張一弓 《十月》1982年第二期
駝峰上的愛 馮苓植 《收獲》1982年第2期
沙海的綠蔭 朱春雨 《十月》1981年第3期
遠去的白帆 從維熙 《收獲》1982年第1期
你在想什麼 顧笑言 《花城》1981年第2期
山道彎彎 譚談 《芙蓉》1981年第1期
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拜年 蔣子龍 《人民文學》第3期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曉聲 《北方文學》第8期
八百米深處 孫少山 《北方文學》第2期
明姑娘 航鷹 《青年文學》第1期
哦,香雪 鐵凝 《青年文學》第5期
不僅僅是留戀 金河 《人民文學》第11期
種包穀的老人 何士光 《人民文學》第6期
敬禮!媽媽 宋學武 《海燕》第9期
女大學生宿舍 喻杉 《芳草》第2期
三角梅 王中才 《解放軍文藝》第6期
賠你一隻金鳳凰 李叔德 《長江文藝》第1期
火紅的雲霞 呂雷 《人民文學》第1期
七岔犄角的公鹿(鄂溫克族)烏熱爾圖《民族文學》第5期
第九個售貨亭 姜天民 《青春》第8期
漆黑的羽毛 石言 《雨花》第9期
芨芨草 鮑昌 《新港》第8期
聲音 張煒 《山東文學》第5期
母親與遺像 海波 《人民文學》第4期
老霜的苦悶 矯健 《文匯月刊》第1期
遠處的代木聲 (土家族)蔡測海《民族文學》第10期
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圍牆 陸文夫 《人民文學》83年第2期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史鐵生 《青年文學》83年第1期
搶劫即將發生…… 楚良 《星火》83年第8期
陣痛 鄧剛 《鴨綠江》83年第4期
秋雷湖之戀 石言 《人民文學》83年第10期
兵車行 唐棟 《人民文學》83年第5期
琥珀色的篝火 烏熱爾圖(鄂溫克族) 《民族文學》83年第10期
那山、那人、那狗 彭見明 《萌芽》83年第5期
親戚之間 林元春(朝鮮族)清玉譯 《民族文學》83年第9期
公路從門前過 石定 《山花》83年第7期
條件尚未成熟 張潔(女) 《北京文學》83年第9期
樹上的鳥兒 王戈 《飛天》83年第9期
沙灶遺風 李杭育 《北京文學》83年第5期
肖爾布拉克 張賢亮 《文匯》月刊83年第2期
雪國熱鬧鎮 劉兆林 《解放軍文藝》83年第7期
遭遇之樂 陶正 《北京文學》83年第4期
除夕夜 達理 《人民文學》83年第5期
旋轉的世界 陳繼光 《人民文學》83年第11期
四個四十歲的女人 胡辛(女) 《百花洲》83年第6期
船過青浪灘 劉艦平 《萌芽》83年第7期
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山中,那十九座墳塋》李存保《昆侖》1984年第6期
《今夜有暴風雪》梁曉聲《青春》增刊1983年第1期
《迷人的海》鄧剛《上海文學》1983年第5期
《美食家》陸文夫《收獲》1983年第1期
《棋王》阿城《上海文學》1984年第7期
《沒有紐扣的紅襯衫》鐵凝(女)《十月》1983年第2期
《遠村》鄭義《當代》1983年第4期
《拂曉前的葬禮》王兆軍《鍾山》1984年第5期
《煙壺》鄧友梅《收獲》1984年第1期
《北方的河》張承志《十月》1984年第1期
《祖母綠》張潔(女)《花城》1984年第3期
《市場角落的「皇帝」》韓靜霆《丑小鴨》1983年第8期
《燕趙悲歌》蔣子龍《人民文學》1984年第7期
《綠化樹》張賢亮《十月》1984年第2期
《春妞兒和她的小戛斯》張一弓《鍾山》1984年第5期
《凝眸》朱蘇進《昆侖》1984年第5期
《神鞭》馮驥才《小說家》1984年第3期
《啊,索倫河的槍聲》劉兆林《解放軍文藝》1983年第4期
《臘月·正月》賈平凹《十月》1984年第5期
《老人倉》矯健《文匯月刊》1984年第5期
一九八四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經評委會無記名投票決定,以得票多少為序)
《乾草》宋學武《青年文學》1984年第2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7期
《小廠來了個大學生》陳沖《人民文學》1984年第6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6期
《麥客》邵振國《當代》1984年第3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8期
《藍幽幽的峽谷》[蒙古族]白雪林《草原》1984年第12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3期
《打魚的和釣魚的》金河《現代作家》1984年第1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3期
《奶奶的星星》史鐵生《作家》1984年第4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4期
《六月的話題》鐵凝(女《花溪》1984年第2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6期
《哦,小公馬》鄒志安《北京文學》1984年第11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1期
《最後的塹壕》王中才《鴨綠江》1984年第11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1期
(1985——1986)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經評委會無記名投票決定,以得票多少為序)
《五月》田中禾《山西文學》1985年第5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7期
《系在皮繩扣上的魂》[藏族]扎西達娃《西藏文學》1985年第1期
《民族文學》1985年第9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11期
《滿票》喬典運《奔流》1985年第3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5期
《今夜月色好》彭荊風《人民文學》1985年第5期
《窯谷》謝友鄞《上海文學》1986年第4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7期
《遠行》何士光《人民文學》1985年第8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4期
《你不可改變我》劉西鴻《人民文學》1986年第9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12期
《支書下台唱大戲》鄒志安《北京文學》1986年第6期
《甜苣兒》張石山《青年文學》1986年第6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9期
《合墳》李銳《上海文學》1986年第11期
《小說選刊》1987年第2期
減去十歲 諶容 《人民文學》1986年第2期
洞天 李貫通 《山東文學》1986年第4期
夫妻粉 龐澤雲 《海燕》1985年第11期
繼續操練 李曉 《上海文學》1986年第7期
狗日的糧食 劉恆 《中國》1986年第9期
漢家女 周大新 《解放軍文藝》1986年第8期
焦大輪子 於德才(滿族) 《上海文學》1986年第2期
他在拂曉前死去 張廷竹 《解放軍文藝》1985年第11期
這一片大海灘 楊顯惠 《長城》1985年第6期
1987—198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名單
《甜的血腥的鐵》 楊詠鳴 《上海文學》1987年第3期
《牛販子山道》 雁 寧 《人民文學》1987年第3期
《葫蘆溝今昔》 馬 烽 《人民文學》1987年第4期
《小診所》 周大新 《河北文學》1987年第4期
《清高》 陸文夫 《人民文學》1987年第5期
《馬嘶·秋訴》 謝友鄞 《上海文學》1987年第5期
《陪樂》 朱春雨 《中國作家》1987年第3期
《塔鋪》 劉震雲 《人民文學》1987年第7期
《馬車》 陳世旭 《十月》1987年第4期
《喊會》 柏 原 《青年文學》1988年第12期
《年關六賦》 阿 成 《北京文學》1988年第12期
1985—1986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1985一1986)
桑樹坪紀事 朱曉平 《鍾山》1985年第4期
軍歌 周梅森 《鍾山》1986年第6期
一路風塵 王小鷹 《收獲》1986年第2期
小鮑庄 王安憶 《中國作家》1985年第2期
紅高梁 莫言 《人民文學》1986年第3期
爸爸,我一定回來 達理 《芙蓉》1985年第1期
靈旗 喬良 《解放軍文藝》1986年第10期
你別無選擇 劉索拉 《人民文學》1985年第3期
饢神小傳 宋清海 《小說家》1986年第4期
風淚眼 從維熙 《十月》1986年第2期
紅塵 霍達(回族) 《花城》1986年第3期
前市委書記的白晝與夜晚 張笑天 《花城》1985年第3期
第五屆(1987—1988年,中國作家協會主辦)
《白馬》王星泉
《十月》1987年第1期
《煩惱人生》
池 莉
《上海文學》1987年第8期
《風景》
方 方
《當代作家》1987年第5期
《去意徊徨》
劉 琦
《昆侖》1987年第6期
《冬天和夏天的區別》
苗長水
《解放軍文藝》1988年第4期
《懶得離婚》
諶 容
《解放軍文藝》1988年第6期
《天橋》
李 曉
《青年文學》1988年第8期
《追月樓》
葉兆言
《鍾山》1988年第5
Ⅵ 世界最著名的100篇短篇小說
世界最著名的100篇短篇小說如下。
《無所不知先生》毛姆。
毛姆的這篇不僅有趣,用極為有限的篇幅塑造的這個無所不知先生,最後的反轉也相當可愛。
《音樂迷楊科》顯克維奇。
經典之作,全本唯一淚目篇章。前面極力鋪陳楊科對音樂之愛,之後病榻上那句詢問才顯得那麼有力。
「媽媽,在天堂那裡,上帝會給我一把真正的小提琴嗎?」
《廁中成佛》川端康成。
這篇可謂是全篇最有趣之首。文末的轉折讓人捧腹。
《投水就助業》菊池寬。
第一次看菊池寬的文章,讀起來非常舒適,懸念營造的很好,而且呼應的極好,老太太不理解自殺者為什麼不感激她,等她自殺時,她或許仍未感覺到,但讀者已經恍然大悟了。高明的寫法。
《父》芥川龍之介。
這篇上學的時候做過閱讀題。極其短小精悍,結尾的幾個字真見功力,沒有那「能勢素來孝敬」這幾個字,諷刺力要差很多。對車上高潮場面的描寫更是一絕,不寫能勢說話時的表情,留白之處令人拍手叫絕。
《本尼 歐戰 邁爾遜的女兒貝拉》。
對戰爭後遺症的本尼的刻畫入木三分。
《弄假成真的死者》布扎蒂。
構思精巧,棺材合上的一剎那給予人以思考,人的社會存在或許比生命機理上的存在更為重要。
《看不見的珍藏》茨威格。
茨威格不用多說。
《飢餓藝術家》卡夫卡。
卡夫卡的自我寫照。
《沒有歸還的一天》帕皮尼。
構思神奇,結局痛心。
誰不願意在垂垂老矣的時候享受片刻青春年華呢。
《二十六個和一個》高爾基。
《馬鐵奧大義滅親》。
梅里美不愧為短篇小說大手,馬鐵奧因為兒子的背叛行為大義滅親,看起來震撼不已。
《穿牆記》埃梅。
生動有趣,夾在牆里的杜蒂耶先生。
《聖母的雜耍藝人》法郎士。
雜耍藝人信仰之後,如何為自己的信仰做出最大的努力,就是拿自己最熱愛的東西奉獻給上帝。看完之後我仍不理解什麼是宗教,但我懂了什麼叫虔誠。
《情人的形象》波德萊爾。
幾個男人討論關於自己和女人相處的故事,大段語言很生動,並不沉悶。
《騎桶者》卡夫卡。
《掘墓人》里爾克。
少女愛上掘墓人。
《俄羅斯人的性格》。
變臉的士兵回家的遭遇。
《清兵衛和葫蘆》志賀直哉。
日本人獨有的幽默。
《大衛斯旺》霍桑。
大衛斯旺在湖邊經歷了愛神 財神 死神的考驗,卻毫無察覺。我們身邊有擦肩而過多少神奇的事情呢。
《西西里檸檬》皮蘭德婁。
少女沉淪記,不需要去敘述少女怎樣怎樣,她出場幾面,簡單幾句就刻畫出人物立場來,西西里檸檬真是酸澀,如同人生一樣。密庫喬用盡全力將苔萊季娜送到上流社會,自己卻被拋棄。
《最好的顧客》特羅亞。
懸念營造的很好,結尾略感無力。
《時來運轉》德呂翁。
富人要一個窮人每天替他去賭場輸錢,因為他相信,總有一天會時來運轉,結果果真如此,窮人賺了遠勝於他虧空的大錢。還算有趣。
《馬車》果戈里。
諷刺很深,地主諂媚軍官 。
《陪襯人》。
《老廚師》。
《產品質量》。
《敞開的窗戶》。
《廚房殺人案》。
《加拉維拉斯顯馳名的跳蛙》。
《九個裡面挑哪個》。
《美女還是老虎》。
《雅閣逃亡記》。
Ⅶ 不容錯過的短篇勵志小說
小說在構思及寫作的過程中能去盡政治謊言、道德謊言等,短篇小說是現在比較受歡迎的。下面是由我給大家帶來關於不容錯過的短篇 勵志小說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不容錯過的短篇勵志小說
一、《萬火歸一》
作者:[阿根廷]胡里奧·科塔薩爾
胡里奧·科塔薩爾(1914-1984)是拉丁美洲後先鋒派(相當於歐美的後現代)作家,也是博爾赫斯(對,就是寫《小徑分叉的花園》的那個博爾赫斯)的精神之子、得意門生。
《萬火歸一》裡面的八篇小說都布局精巧,想像奇特,虛實對照,明暗雙行。《克拉小姐》里讓人措手不及的視角轉換;《給約翰豪威爾的指令》里戲劇與現實的相互寄生,令人如墜雲霧而想逃離;《萬火歸一》里兩場遠隔百年的大火終於燒在了一起……
在現實中找尋一個失衡點,然後把讀者帶進幻想的世界,如過山車一般令人覺得驚駭又興奮。
二、《拿破崙狂》
作者:[日]阿刀田高
阿刀田高是日本最高文學獎直木獎的評委常客,也是很多推理作家的“導師”、引路人,比如寫過《異戀》的小池真理子。
《拿破崙狂》作為直木獎獲獎作品,整體質量十分令人驚喜。
一個瘋狂戀慕拿破崙的男子;一個總是回到原先僱主家的保姆;一個不斷回到過去的夜晚;一輛可以說話的甲殼蟲車……
要是讓我只用一個詞來形容阿刀田高的小說,那必然是“細思極恐”。日常生活中的詭異小 故事 ,前面還溫情款款,下一秒的轉折就讓人脊背發涼,而且,彷彿就發生在自己身邊,不禁要懷疑自己是否會遇到,想想也後怕。
其餘的不劇透了,因為,阿刀田高的小說還有一個殺手鐧:反轉!
你猜不到的結局,卻又十分順其自然,功力深厚,令人嘆服。想學反轉的同學看過來哦~對了,莫言曾經跟阿刀田高對談,大力贊賞他呢。
三、《zoo》
作者:[日]乙一
乙一是我的心頭好,風格跟題材很多變,馬甲也多變(經常換馬甲,真是夠了),駕馭能力極強。
風格方面,有黑乙一(《夏天煙火我的屍體》)、白乙一(《只有你聽到》)以及灰乙一(《獻給死者的音樂》)之分。至於題材,他可以寫推理,愛情,奇幻,科幻等等,涉獵廣,功力深,而且知名度高,估計很多同學都已經看過。
但無論風格色彩如何變換,內容題材如何迥異,他的小說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腦洞大!
劇透一些《zoo》裡面的小故事,看看大家是不是感興趣呢:女友屍體的照片不斷被發送到我的郵箱;雙胞胎姐妹之間的殺戮;七個房間里關著的人,每天都有一個死去,什麼時候輪到我跟姐姐;當一個機器人愛上了創造自己的主人;當我說出“上帝的咒語”,世界就開始毀滅……
另外,《zoo》裡面,有五個被改編成電影《繼續活下去的五個故事》,某段時間在微博被各種刷屏,但我沒看過電影,看書的時候,《向陽之詩》差點把我弄哭。
四、《焚舟紀》
作者:[英]安吉拉·卡特
安吉拉·卡特是個古怪精靈的作家,筆下透著一股冷嘲勁兒,被人稱為“文字女巫”。
《焚舟紀》作為她最重要的作品,由《煙火》《染血之室》等五個集子組成。
這些短篇多以童話、 民間故事 、文學經典為藍本,卡特以奇絕 想像力 和非凡敘事技巧將之加以戲仿、混釀 、改裝和重塑,並以通透戲謔的視角呈現出童話背後的冷僻真相,傳奇之中的幽暗細節,為幻想世界打上現實投影,極具顛覆性卻又不損奇幻之美,懾人之餘又令人迷醉,形成融魔幻現實主義、女性主義、哥特風格和寓言色彩為一體的獨特寫作模式。
這個短篇集,最值得一提的是卡特的文筆,極美極有韻律,如詩歌一般。譯者嚴韻本身也是詩人,翻譯起來得其神髓,黑暗又華麗,讓人愛不釋手。
至今還記得書中一句:靠不住的南方,你以為這里沒有冬天。但你忘了自己骨子裡就帶著冬天。
優秀的短篇小說
《隔壁女子》
作者:[日]向田邦子
都說向田邦子是“大和民族的張愛玲”,可能是因為她們對男女之間的愛欲糾葛都細察入微,對這人間世事都太洞明吧。但仔細說起來,向田邦子下筆還是要比張祖師溫和多了,沒那麼刻薄犀利。
《隔壁女子》裡面的五個故事關於愛情與家庭,在追尋與放棄中擺盪、思索幸福或不幸、遊走於信任與背叛。
我驚訝於向田邦子選取細節的能力,截斷得十分鮮活,而且充滿奇異的口感,像把生活凝成一顆冰冷的櫻花凍,閃著艷光。
向田邦子在日本是十分受歡迎的:她是日本收視率最高的劇本作家。
1981年8月22日,她乘飛機自台北松山機場至台北高雄國際機場時,因空難而喪生。 向田邦子是日本人的國民偶像,即使已逝世三十餘年,其經典劇本仍一再重拍,大學為她設立研究所,出版社甚至為她設立電視劇本獎。
勵志經典小說
《郵差總按兩次鈴》
《郵差總按兩次鈴》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說。
內容簡介:
流浪青年弗蘭克到公路旁的一家小餐館去打工,看上了餐館主人的年輕妻子,與其私通,兩人策劃車禍殺害店主,並通過種種辦法幾乎逃脫法律制裁,最後卻在命運的陰差陽錯中被推上了絞架。
作者簡介:
詹姆斯·凱恩(1892~1977)美國冷硬派犯罪小說家。他受母親影響,一生嚮往成為歌劇演唱家,在大學專攻戲劇專業,但始終未能如願。 畢業 後進入報社工作,也短暫地在大學執教,並嘗試寫過舞台劇本;1931至1947年間進入好萊塢擔任電影編劇,其間他開始寫小說。1934年第一部小說《郵差總按兩次鈴》問世,立刻造成轟動與議論,與緊接著發表的《雙重理賠》,為作者獲得“贏得永不褪色桂冠”的佳評。此後一直到逝世為止,他創作不斷,共寫了十八本書及近十部劇本。
關於本書:
《郵差總按兩次鈴》(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是美國作家詹姆斯·凱恩創作於1934年的長篇小說。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開頭第一段是“約在中午時分,我被人從運乾草的卡車上扔了下來。前一天夜裡,我從邊境處縱身攀上卡車……”經過了偷情、謀殺、訴訟等非同凡響的經歷後,小說結尾的最後一段是:“他們來了。神父說祈禱會有用的。如果你已經讀到這里,就為我和科拉(已遭車禍而死的女主角)祈禱吧,祈禱我們無論到什麼地方都會永遠在一起。”
本書寫的不是愛情,而是赤裸裸的慾望。面世不久即引起轟動和爭議。波士頓地 方法 院裁定它的內容有色情之嫌,予以查禁。許多學校與公共圖書館也拒絕讓此書進入。
時至今日,已沒有人會認為本書在描寫上有什麼過度之處,反而從它對性的態度,更清楚地看出它的里程碑的意義。第一次把性視為犯罪的動力,在犯罪小說中開啟了討論慾望與貪婪的新天地。
猜你喜歡:
1. 關於正能量的勵志書籍20本
2. 2017勵志書籍排行榜前十名
3. 2017年勵志書籍排行榜前十名
4. 勵志積極向上的書推薦
5. 經典勵志短篇文章精選
Ⅷ 求世界短篇名著
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家代表作:
莫泊桑:《我的叔叔於勒》《羊脂球》《項鏈》《兩個朋友》;
契訶夫:《變色龍》《小公務員之死》;
歐·亨利:《愛的犧牲》《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綠葉》;
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百萬英鎊》。
以下為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經典短篇小說:
海明威:《乞力馬扎羅的雪》;
普希金:《驛站長》;
卡夫卡:《變形記》《鄉村醫生》;
傑克·倫敦:《熱愛生命》;
弗蘭納里·奧康納:《好人難尋》;
威廉·福克納:《致悼艾米麗的玫瑰》;
加繆:《不貞的妻子》;
伊巴涅思:《一槍兩個》;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鼻子》;
布魯諾·舒爾茨:《鳥》;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患難見知己》《舞男與舞女》;
斯蒂芬·茨威格:《看不見的收藏》;
佛吉尼亞·伍爾夫:《牆上的斑點》;
愛倫·坡:《黑貓》;
圖尼埃:《少女與死亡》(王小波推薦);
格蘭姆·格林:《永久佔有》等。
Ⅸ 歐亨利式結尾的小說有哪些
精選的十七短篇小說絕大部分都是膾炙人口的世界短篇小說的精華。《麥琪的禮物》、《愛的奉獻》、《帶傢具的出租屋》、《生活的陀螺》是一曲曲刻骨銘心的愛情禮贊;《最後一片常青藤葉》、《刎頸之交》歌頌感人至深的真摯友誼和善良人性;《警察與贊美詩》寫一個流浪漢想躲避進監獄以免受冬日的飢寒之苦,數次以身試法卻屢試不得如願,而當他站在教堂前,聆聽贊美詩,決心從此振作精神認真做人時反被誣陷入獄,故事結局,使人啼笑皆非;《汽車等待的時候》表現都市小職員的虛榮心;《忙碌經紀人的浪漫史》、《我們選擇的道路》抨擊惟利是圖的經紀人和鉤心斗角、爾虞我詐的行徑;《財神與愛神》諷刺了拜金主義以及持有「有錢能使鬼推磨」觀念的資本家;《二十年後》表現警察秉公執法、不徇私情的行為;《改邪歸正》、《一位幽默家的自白》則力圖探索復雜的人性。
Ⅹ 50部偉大的短篇小說們
布魯諾·舒爾茨 《鳥》《父親最後的逃亡》
1.昏黃無聊的冬日到來了。銹紅色的大地被一層破破爛爛的白雪桌布覆蓋著。這塊桌布根本不夠大,在很多地方,棕色或者黑色的木瓦板屋頂露了出來,有如一艘艘小船,在那下面藏著被煙熏黑了的閣樓——他們像是炭化的大教堂,密布著肋骨般的支架、檀條,如同冬日狂風那黑暗的肺。每個清晨,我們都會看到一些夜裡新長出來的煙囪和通風口,他們是被夜晚的狂風鼓脹起來的惡魔的風管。清掃煙囪的人無法擺脫烏鴉——他們在黃昏時候站在教堂前大樹的枝丫上,有如活生生的黑色葉子。
2.日子因為寒冷無聊而變得堅硬,像是一塊去年的麵包。我們用鈍了的刀切下來一小塊食用,沒有什麼胃口,慵懶,昏昏欲睡。
3.父親走下樓,走出了自己的領土——他是一個被擊潰的人,一位剛剛失去了自己寶座和王國的,被流放的國王。
4.父親確實是死了。把自己的死亡改成分期付款,父親讓我們習慣了他的離去。我們對他的歸來已經無動於衷,每次都越來越短暫,越來越可悲。在他以往的房間,這位逝者的容顏彷彿散了開來,往四面八方生出枝丫,在某些地方形成詭異的糾結。
5.他的大衣在呼吸。這些彼此緊咬、縫合在一起的小動物的恐懼流過這件大衣,無力地顫抖,在絨毛的褶皺間迷失。
芥川龍之介《竹林中》
1.人之命運,真是宛如朝霞、亦如電光吶。
2.「殺掉他!只要這個人活著,我就不能跟你走!」這句話如風暴一般,直到現在還吹卷著我,讓我一頭栽進杳渺的黑暗最深處。
舍伍德 ·安德森《雞蛋》
1.大多數哲學家,想必就是在雞場長大的。
2.我想像,父親頭頂那道光光的紋路好似一條寬闊的大路,一如凱撒可能會下令修築的行軍通道,以率領麾下軍團從羅馬出發,去征服其妙的未知世界。我想像,父親耳朵上方那兩撮頭發就像兩片森林。半睡半醒間,我夢見自己變成一個小人,正沿那條大路,前往美麗的遠方——那裡沒有雞場,生活是一件不受雞蛋打擾的樂事。
厄尼斯特·海明威《乞力馬扎羅的雪》
1.你那該死的錢就是我的盔甲,我的快馬和我的盔甲。
2.如果以謊言為生,就該試著在謊言里死去。
3.廣場一帶只有兩種人:醉漢和運動狂。醉漢靠狂飲濫喝來應付困境,運動狂則用鍛煉來忘掉貧困。
4.他從未和這個女人大吵大鬧過,可和那些他愛過的女人在一起時,他吵的很兇,由於爭吵的腐蝕,最終總是把他們所擁有的東西毀滅掉。他愛得太深,要求也太高,一切都被消耗殆盡。
毛姆《午餐》*太喜歡了
誒米爾·左拉《陪襯人》*太喜歡了
1.在巴黎,一切都能出賣:愚笨的姑娘和伶俐的女郎,謊言和真理,淚水和微笑。
2.我認識的那個陪襯人,有著火一樣的靈魂。可憐的姑娘愛上一個小夥子,她的面貌吸引了他的目光,但又把這目光轉送到她的主顧身上,就好像她把百靈鳥喚到獵人的槍口下。
3.一個痛苦的靈魂於進步是無傷大雅的!人類在前進。未來將對杜朗多感謝不盡,因為他把迄今一直是死的商品投入毛衣,因為他發明了一種裝飾品,給愛情提供了方便。
莫泊桑《兩個朋友》《項鏈》
1.地平線想再熊熊燃燒,葉子已然枯黃的樹木,預感到寒冬將至,在簌簌顫動中也披上了金裝。
2.「這就是生活」 「不如說,這就是死亡」
馬克 · 吐溫《競選州長》《牛肉銷售協議風波》*諷刺又寫實
傑克 · 倫敦《白色寂靜》還要再看看《野性的呼喚》?看不明白
契科夫《小官員之死》《變色龍》*精彩依舊
歐 · 亨利《帶傢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
1.這座城市好似一片巨大的流沙灘,沙粒不斷地流動,無根無基,今天還在上層的砂礫,明天就被淹沒在了底部。
菲茲傑拉德《本傑明 · 巴頓奇事》*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