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短篇小說集
⑴ 十大神級科幻小說
十大神級科幻小說:
1、發條女孩
《發條女孩》是2012年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科幻作家保羅·巴奇加盧皮。《發條女孩》一經面世,就迅速囊括了包括星雲獎、雨果獎在內的幾乎所有幻想文學大獎,並入選《時代》周刊「年度十佳小說」,作者本人也成為美國最耀眼的科幻新星。
本書所描寫的故事發生在泰國。由於偏僻的地理環境,這個不起眼的小國得以保持其得天獨厚的生物資源優勢,僥幸逃過了滅國的劫難。王室和政府仍能維持統治,而且貌似強硬,以此抗衡對此地生物資源垂涎欲滴的跨國公司。
2、太空序曲
《太空序曲》是最為經典的科幻小說。國外出版後,得到科學家、科幻小說家、讀者、世界主流媒體(各平面與立體及網路媒體)的好評,推崇為很值得看的科幻小說。
小說主要繪聲繪色和准確無誤地科學幻想了人類宇宙飛船首次太空飛行的發射方式、時間、地點,飛船的外形、結構、建造,火箭推進器、燃料、升空,宇航員的選拔、訓練、心境,太空時代給人類帶來的各種可能空間,在太空探索中可能出現的災難……
3、基地
《基地》,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51年的科幻小說短篇集,是「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
本書講述了在統治銀河系達一萬兩千年之久的銀河帝國逐漸走向衰亡期間,只有心理史學的一代宗師哈里·謝頓預見未來銀河將會經歷一段長達三萬年、充滿無知、野蠻和戰爭的黑暗時期。
於是設立集合帝國中最優秀的科學家,來到銀河邊緣的一個荒涼行星建立「基地」,使之成為未來世代人類的希望燈塔的科幻史詩故事,共由五個短篇故事組成。
4、三體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
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在運用超技術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之後,龐大的三體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人類的末日悄然來臨。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5、華氏451度
《華氏451》是2005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當代科幻小說大師雷·布拉德伯里最經典代表作之一,李家同教授最愛的40本書之一,法國電影大師楚浮改編拍成影史經典之作。
《華氏451》發生在一個壓制思想自由的世界裡,這里所有的書被禁,消防員的工作不是滅火,而是焚書。小說主人公已經當了十年消防隊員,但他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從事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個奇特的女孩,開始對自己的工作產生疑慮,直至對這個世界發起挑戰。
6、瀕死的地球
《瀕死的地球》作者是傑克·萬斯,由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於2011年12月正式出版。二十億年後,太陽已走到生命末期,光焰衰微,天空在粉紅與深藍之間變換;地球上文明走到盡頭,人煙稀少,魔法與神話重新浮現。
曾是萬物之靈的人類要麼在歷史長河中化為塵埃,要麼在末世情緒中墮落退化,生活在彼此隔離的中世紀村社裡,而他們中的少數魔法師則在工作室里培育生命,在花園里種植有動物血統的混血植物,在黑暗的宴會上召喚神祇……
7、傷心者
《傷心者》一部感人至深的科幻小說,其中貫穿的兩條主線是母愛和超越時代的科學思想。由於主角對數學的熱愛,對微連續理論的執著,使他與社會各方面產生了強烈的沖突,包括愛情、友情、世俗等。敘事採用第三人稱,以一個看不見的「我」,講述主角的故事。
導師的不認同,相愛女友的逐漸遠去,社會各種惡俗弊端的沖擊,讓人預感到主角的悲劇結局,但偉大的母愛成為挽救一切的關鍵。當結尾講述無數傷心者的故事時,讓人為歷史上無數超前於時代卻不被時代認同,但做出了偉大貢獻的人肅然起敬。
8、入海之門
《入海之門》是2008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瓊·絲隆采烏斯基。小說不僅僅是一部富有想像力、情節生動的科幻小說,在故事的敘述中我們還看到了一個文化的哲學框架:一個充滿和平與平等共享的文化。
絲隆采烏斯基塑造了鮮活的澤洋之星眾生形象,從開始直到看完之後很久,讀者都會一直沉浸在澤洋之星文化的溫暖之中。該小說不愧為最近幾年中最為優秀的科幻作品。一個物質文明高度發達、軍事實力超強的石頭星球,征服了宇宙中幾乎所有的星球···
9、神經浪遊者
《神經漫遊者》一書是第一本同時獲得「雨果獎」、「星雲獎」與「菲利普·狄克獎」三大科幻小說大獎的著作,此紀錄至今無人能破。1984年完成的《神經漫遊者》,最大的成就就是預示了20世紀90年代的電腦網路世界。
威廉·吉布森不但在書里創造了「賽博空間」(cyberspace,也譯網路空間),同時也引發了「賽博朋克」文化——用一種迷戀高科技的目光來觀察世界,但是卻輕視用常規的方法來使用高科技。這股浪潮從此日漸洶涌,大肆沖擊主流文化。
10、雪崩
《雪崩》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它是天下第一刀客的傳奇。它是史上最酷滑板女郎的生活寫真。它是最牛電腦黑客的偉大冒險史。它是最兇悍殺手的宿命悲歌。
它既是俠客小說,也是驚險小說,還是高科技小說。最終,它是有著堅硬技術內核及超凡想像力的一流科幻小說。它展現的「超元域」(虛擬實境技術)對後來的計算機技術,尤其在游戲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⑵ 《大醫院小醫師》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大醫院小醫師》([泰國] 侯文詠)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spU46O3kBeZA8tew_Oz7hQ
書名:大醫院小醫師
作者:[泰國] 侯文詠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2
頁數:193
內容簡介:
★ 不讀侯文詠不知道大醫院見怪還怪,詼諧幽默又引人深思的小醫生軼事,帶你見識醫院也瘋狂!
★ 蔡康永、小S傾力推薦!
★ 風靡亞洲,暢銷22年!重印超過130次,累計銷售突破300萬冊!
★ 藍正龍勵志獻映同名電視劇,一舉入圍第36屆台灣電視金鍾獎四項大獎!
《大醫院小醫師》是台灣暢銷作家侯文詠以自己實習醫師時代的故事為藍本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包括十篇短篇作品。侯文詠語言機智幽默,《大醫院小醫師》文辭明快,一連串荒謬、溫馨又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接連上演,展現出醫院的無奇不有、見怪還怪。
你去過醫院,卻不一定知道醫院的千奇百怪;你看過醫生,卻不一定知道醫生的酸甜苦辣。侯文詠趣說小醫師軼事,為你奏響大醫院狂想曲!
作者簡介:
侯文詠,台灣嘉義人,台大醫學博士。曾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台大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目前專職寫作,兼任編劇,電視劇製作人。創作風格多變,有短篇小說集《頑皮故事集》《大醫院小醫師》,長篇小說《白色巨塔》《靈魂擁抱》,散文集《親愛的老婆》《我的天才夢》等,是橫掃台灣金石堂、誠品和博客來等主流書店暢銷榜的天王級作家,在華語世界擁有巨大讀者群。
⑶ 求好看的泰國小說
《四朝代》、《克立 巴莫 短篇小說》
⑷ 泰國文學的泰國的新文學
西巫拉帕是新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這一時期他發表的長篇小說《降服》(1928)、《男子漢》(1928)和《生活的戰爭》(1932)都有很大的影響。《降服》寫一個青年幾經曲折,贏得了一個少女的愛情,表現了作者渴望變革、主張婚姻自由的思想。《男子漢》寫幾對青年男女的理想、情操和愛情糾葛。《生活的戰爭》通過一對患難與共的情人最後分手的故事,鞭撻了社會的黑暗,表現了作者的人道主義思想。
馬來·初披尼(1906~1963)的 3部小說《終身伴侶》、《無聲的美》和《娜拉的心》,寫了婦女為獲得愛情、自由和幸福而與封建勢力作斗爭的故事,因與當時青年的思想合拍而風靡一時,後來有不少作家競相仿效。
阿卡丹庚親王(1905~1932)的長篇小說《生活的戲劇》(1929)及其姐妹篇《黃種人與白種人》(1930)是首次寫泰國人在國外生活的小說,前者意在說明生活、幸福和痛苦是無常的、難以預測,人生就象一出戲劇;後者告訴人們黃種人與白種人之間是難以相互理解的。這兩部作品情節新奇,描寫真實,引起了廣泛的興趣。
多邁索開始創作以家庭生活為題材的作品。她的小說大多是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泰國的風俗習慣、家庭和愛情等,手法細膩,富於哲理,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因而受到人們的贊賞。
1932年資產階級維新政變前後的泰國新文學還處於初創時期,被泰國評論家稱之為「黃金時代」,但思想內容和藝術性均較成熟的作品還不多。30年代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影響較大的作品有西巫拉帕的長篇小說《一幅畫的後面》(1937)、高·素朗卡娘的《妓女》(1937)、瑪納·詹榮的短篇小說、雅可的《蓋世英雄》和邁孟敦的《常勝將軍》(1943)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泰國進步力量比較活躍,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促進了文學的發展,進步作家提出了「為人生的藝術」的口號以反對「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他們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描寫社會,揭露黑暗,指出道路,西巫拉帕的中篇小說《後會有期》(1950)、長篇小說《向前看》(1955),社尼·紹瓦蓬的長篇小說《魔鬼》(1957),伊沙拉·阿曼達恭和奧·烏拉功的短篇小說,乃丕、集·普密薩的詩等都是這類文學的代表作品。
此外,克立·巴莫的長篇歷史小說四朝代(1953),西拉沙塔巴納瓦的長篇小說《這塊土地屬於誰?》(1958),索·古拉瑪洛赫的長篇小說《中國自由軍》(1950),盡管傾向不同,但在社會上都有較大的影響。
泰國的進步文學在1952和1958年先後受到兩次重大的打擊。進入60年代,文壇相當沉寂,言情小說泛濫,有價值的作品甚少。1958至1967年,泰國評論家把這10年稱為文化上的「黑暗時期」。
60年代末70年代初,有兩位女作家的創作引人注目。格沙娜·阿速信(1931~ )的長篇小說《人類之船》(1969),寫一個貧苦的少女在腐敗的社會中誤入歧途的故事;《日落》(1972)寫一個公務員力圖飛黃騰達,最後卻一敗塗地。素婉妮·素坤塔(1931~ ;)的長篇小說《他的名字叫甘》(1971)寫一個醫生自願去窮鄉僻壤為窮人治病,結果反遭殺害。這 3部小說比較真實地描寫了社會現實,提出了人們關心的問題,藝術上也有較高成就,影響較大,分別獲得東南亞條約組織文學獎。 這一時期外國文學作品的翻譯和介紹工作,也有很大發展。許多西方的古典文學名著、蘇聯和中國的革命文學作品都被譯成泰文。
⑸ 泰國的小說,中文版的有嗎
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過
但是在泰國的書店裡我有看到台灣的不少言情小說翻譯成泰文版的在書店裡銷售,擺的位置很顯眼。也有很多泰國人買來看
⑹ 你有什麼讀了又讀的短篇小說
余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看這篇小說之前我還停留在傳統小說的桎梏中,一度甚至認為世界上沒有好小說了。直到《十八歲出門遠行》的出現。余華對我的影響不亞於卡夫卡對余華的影響。可惜我十八歲的時候還在讀高中,並沒有遠行的機會,第一次真正遠行時已經是20歲了。被人欺負後,我眼淚汪汪地看著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理解那個十八歲的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