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項羽短篇小說

項羽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1-06 13:41:37

❶ 關於項羽的小故事簡短的,50字左右

西楚霸王項籍
項籍(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字羽(特別注意一下 項羽本名籍 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領袖,著名軍事家,中國古代第一武將!人稱西楚霸王。楚國滅亡之後,項氏家族慘遭屠殺,他與弟弟項庄隨叔父項梁流亡到吳中(今江蘇蘇州)。年少時項梁曾請人教他書法詩歌,籍學了沒多久便厭倦了;後梁又請人教他武藝,沒多久又不學了;梁大怒!籍曰:「學文不過能記住姓名,學武不過能以一抵百,籍要學便學萬人敵!」於是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學了一段時間後又不願意學了,梁只好順著他不在管他.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霸王舉鼎一詞的由來),氣壓萬夫,年青時志向便極為遠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錢塘江)時,項羽見其車馬儀仗威風凜凜,便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即大澤鄉起義),項羽隨叔父項梁在吳中刺殺太守殷通舉兵響應,此役項羽獨自斬殺殷通的衛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現了他無雙的武藝!二十四歲的項羽,就這樣被人民起義的急風暴雨推上了歷史舞台。

定陶之戰
項梁起義後,徵集精兵八千,項羽做了裨將(副將)。為了便於號召,採納謀士范增建議,立前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王,建都於盱眙,仍稱楚懷王。項梁率義軍在和秦軍戰斗中接連取勝,產生了驕傲輕敵思想。結果在定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被秦軍章邯指揮的軍隊打敗,項梁戰死。

巨鹿之戰
定陶之戰後,秦軍北渡黃河,攻打起義抗秦的趙王歇和張耳,將趙軍圍困於巨鹿(今河北平鄉)。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副將,率兵救援。宋義率軍到達安陽(今河南安陽南),便畏縮不前,屯兵四十六天。當時,陰雨連綿,起義軍缺衣少糧,處於困境之中。項羽當機立斷,一劍殺了宋義,迫使楚懷王任命他為上將軍,並命他立即揮師北上救趙,後渡過一條通往趙國的漳河,但由於寡不敵眾,士氣低落,項羽遂命令軍事鑿沉渡江用的船隻,打破吃飯用的鐵鍋,身上只帶三天干糧,軍士們個個以命相抵,大破秦軍(破釜沉舟一詞的由來)。

說起秦朝,人們總是先想到大秦雄師,其氣吞如虎,橫掃六合的氣概讓千年來無數風流志士遐想,謳歌!秦之興起,無疑其內在戰爭機器的瘋狂開動,外在百萬鐵軍的征討四方,打下前所未有的天下。然而短短十五年間,泱泱大秦,毀於一旦,真是應了其興也勃,其敗也勃。秦朝大廈倒塌之快,其內在外在有各種問題,但是給予大秦最沉重一擊,使強悍的大秦在無能開動其戰爭,無疑是項羽的天才之作——巨鹿之戰。
一:章邯的巨鹿大戰略
出身於文官的章邯,在名將如雲的大秦帝國猶如一顆耀眼的流星劃過黑暗的天空。在陳勝發難於野,諸侯並起,幾十萬大軍函谷關時,承擔起大秦最後的命運!靠臨時組織起驪山囚徒,一敗周文之數十萬大軍,再破齊楚之聯軍,三殺楚軍統帥項梁之定陶。可謂是戰績累累,似乎在建大秦之軍威,重鑄大秦之軍魂!
此時關外之地:黃河之南布滿秦軍勢力,只有少部分魏的殘余勢力。王離帶領著邊防軍進攻河北之地趙國,更北邊盤踞著勢力弱小的燕國。田榮因為剛為秦軍所敗,又怨恨楚趙不殺田假田角,所以龜縮齊地,擁兵自保。當時的秦朝廷正為權利斗爭而生死相搏,滅諸侯義軍的大任自然就落在統帥章邯的身上,章邯再擊敗楚軍殺掉項梁作了一個大的戰略決定,北上匯合王離軍,拿下整個趙國。這個戰略計劃遭到後世的唾棄,認為他應該趁機進攻彭城。但是從當時的情況看卻是個可圈可點的戰略計劃。
原因如下:章邯殺死項梁,楚國雖然振動,但並沒有傷其元氣!項羽等各路楚軍已經退之彭城,而且進退有俱。這樣看來章邯並沒有什麼勝算。而且把楚逼得太急,楚兵同仇敵愾死守彭城,章邯並沒有什麼把握!而且項梁死後,懷王趕到彭城奪項羽軍權,逼的太緊!楚國會暫時放下內杠共同對外!
王離軍進攻趙國,一直未果!彭城遠離關中,而北方西邊並不安定!項梁攻彭城短時間如未下,糧食必然吃緊,孤軍深入,糧道必為所擾!而王離軍繼續攻趙,分兵不如合,分則容易被各個擊破。而王離放棄趙國一起來攻彭城,後方則為趙國斷。前不能進,後不能退,勢必全軍覆沒!而此時有個偶然的事件更是促使章邯全力北上。
王離軍對趙國實行拉攏政策,詐為二世書以招趙將李良。李良因為趙王的姐姐對其無禮,殺掉趙王的姐姐,投靠秦軍,擊殺趙王。後來為張耳陳余擊敗,又投靠了章邯。章邯抓住這個機會出兵,擊敗趙軍,王離軍趁機包圍趙王於巨鹿。章邯軍扎住其南部,邊為王離軍護送糧草,邊虎視耽耽的守護王離軍側翼,形成夾擊之勢。
二:諸侯的戰前總動員
趙王被困於巨鹿時,趙相張耳充分發揮其外交特長,游說其各地諸侯前來救趙,並申明天下之勢在此一舉!諸侯紛紛帶大軍而來。首先趕到的是趙大將軍陳余,將其數萬兵力扎住巨鹿之北。張耳的兒子張敖也收代兵萬餘人而來。南方的楚派其北徵集團,北方的燕派將軍臧荼南下。田榮因為個人恩怨不願意救趙,但是齊將田都背田榮帶兵前來。史記載:「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
張耳千盼萬盼等來的救軍,見了秦軍陣容後各個都成了江湖街頭藝人,光擺花架子,就是不拿真工夫。精神上絕對支持趙軍,行動上就是不敢和秦軍下來動真格的。
張耳急的沒有辦法,派使者張黶、陳澤質問陳余。陳余逼的沒辦法,給張黶、陳澤五千兵力讓他們找秦軍練練去。秦軍哪把這五千人放在眼裡,片刻就把五千人殺的精光。張耳連知道都不知道,一致後來誤會陳余殺其使者。看到這種情況,諸侯哪敢在行動,大家全都作起壁上觀來了。
此時更加體現了章邯的戰略計劃,以巨鹿吸引天下諸侯,諸侯救趙,則帶本部攻擊諸侯,一舉掃盪諸侯;諸侯不救,則拿下巨鹿,盡殲趙軍,打擊諸侯士氣!其實,當時章邯是打定注意,要和諸侯決戰!所以對巨鹿並沒有急攻,而是圍困;而自己卻建立糧道,打持久戰!這個戰略計劃看來是完美的,秦軍占據優勢,掃滅諸侯,席捲天下將要再一次實現。搖搖欲墜,滿目創痕的大秦王朝終於迎來了一線勝利的曙光。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也許是老天不讓大秦度過此劫,一個呼喚英雄的時刻,我們的主角秦漢時代最偉大的軍事家項羽登場了……
三:楚國援軍的內杠
楚國派的北徵集團,在最危機的時刻終於到達。章邯在9月圍巨鹿,楚軍10月至11月之間就派出北徵集團。為何到12月才達到?原來楚國中間發生了權利斗爭,本來為傀儡的楚懷王趁項梁戰死之機,奪項羽軍權。派自己親信宋義為統帥,項羽范增為次,率領大軍救趙。但是畏懼秦軍強大和想解除項氏政治威脅,欲在半路殺項羽與結盟齊國(可以參考我另外兩篇文章《楚漢時期被嚴重忽略的人物》《秦末楚懷王戰略考異》這里不詳細說了)。史記載「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
在權利斗爭中項羽獲得勝利,成功的殺掉主將宋義。懷王無奈,只好「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不過其他的軍隊將不屬於北征軍,而且也將在沒有任何的援軍支援。考證當時在彭城匯集的人馬,劉邦軍本是北征軍的一隻,因為懷王和項家的權利斗爭則沒有隨項羽參加巨鹿大戰。番君吳芮軍、共敖軍一個是進關才隨項羽,一個是攻南郡未隨項羽,都沒有參與巨鹿大戰。龍且本是項梁先鋒,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從前後的地位應該龍且軍沒有參與巨鹿之戰。唯一有疑問的是呂臣軍,是合並和被項羽全部帶到巨鹿還是部分或則全部留在彭城不清楚,估計是部分被項羽帶走參與巨鹿戰。
獲得懷王的授權後,項羽立刻帶領大軍渡河救趙,渡河後齊王建孫田安帶著一隻小軍隊,投靠項羽。
四: 巨鹿大戰前的險惡形式
項羽到巨鹿後開始謀劃對秦軍來一場世紀豪賭,賭注就是自己的性命加上幾萬楚軍,輸則全軍盡墨,身死當場;而贏則是大秦的天下。。。。。。
面臨在自己面前的是種種不利,似乎是一場有敗無勝毫無懸念的賭局。
其一:對手的實力異常強大
自己的對手是強大的百戰百勝的鐵血精銳。在巨鹿扎住著兩只秦軍。一隻是由秦之名將蒙恬打造的邊防軍,這只軍隊久經沙場,曾擊敗北方匈奴,立下赫赫戰功,帶領他們的是當年蒙恬的副手後來統領邊防軍的大將王離,曾被封為武城侯,多次跟秦始皇東巡,功名赫赫。這只大軍負責圍巨鹿,兵力大都認為是20多萬。
秦軍的另一隻是由多次圍剿諸侯義軍的章邯帶領。素質低於王離軍,但是也是百戰之師。關於這只軍隊很多人認為是由驪山囚徒組成的。其實不然,當年周文帶幾十萬軍隊扣關時,由於秦庭毫無准備,只好發動驪山囚徒抵抗義軍,但是後來章邯多次作戰,屢屢得到支援。其組成慢慢由驪山囚徒變成了正規軍,像司馬欣,董翳等將領就是後來秦派給章邯的援軍。章邯在對項梁作戰時,屢屢為項梁所敗,在得到援軍後一舉而破項軍,殺項梁。軍隊的戰鬥力明顯的提高,聯系當時正是王離軍南下攻趙的時候,很可能是王離的30萬邊防軍分10萬給章邯作了增援。
從後來章邯投降項羽後,從「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可以看出章邯的軍隊的組成早有了本質的變化。
所以項羽要面對的對手是40多萬精銳的秦朝正規軍,而將領都是一代名將。
其二:自己的實力異常弱小
項羽的軍隊組成很復雜,我們這里詳細的探討一下項羽軍隊的組成。一般都認為項羽軍隊的人數是5萬到6萬之間。其中先鋒兩萬史記明載是英布,蒲將軍的軍隊。那就是項羽主力還有3到4萬。
項羽的軍隊組成要上朔到項梁時代,項梁和項羽早年在江東培養了一隻精銳項家軍。項羽曾帶著這只8千人的子弟軍渡淮攻秦。後來項梁收義軍陳嬰幾萬起義軍,又合並秦嘉軍,收編各路雜牌義軍,組成楚軍。這當中各個勢力都有自己的軍隊。而項羽則帶少量子弟兵和劉邦軍一起合為一偏師,在別處進攻秦軍。
項梁身死後,各路人馬匯集彭城。項羽統帥的是項梁殘軍和自己的偏師。懷王並項羽軍與呂臣軍自將之,這只軍隊無疑是救趙主力。這只軍隊有項羽的親兵人,有項梁的雜牌軍,呂臣的農民起義軍等。而後來田安隨項羽,估計沒有參與這場戰斗。
也就是說項羽率領的完全是個大雜燴,戰鬥力很難說,指揮起來有很大難度。
其三:沒有後路,不能久戰
由於項羽和懷王的權利,使項羽處於一個沒有任何外援,沒有任何退路的地方。秦軍戰敗,可以逃跑在來。而項羽戰敗估計就要提頭去見懷王了,此時退縮估計懷王更不會放過。而糧草更是問題,不但項羽軍沒有任何供應,更可慮的是宋義在路上待一個半月,此時已12月,離秦軍圍巨鹿有三個月,巨鹿將隨時為秦軍破。
其四:盟友的畏戰,保存實力
雖然各路諸侯援軍都知道天下之勢在此一舉,但是由於兵少將寡,其心各異,誰都不願意把自己陪進去。所以想指望諸侯援軍,幫助自己比登天還難。
以上四個條件可以說局勢險惡到極點,以少量雜牌軍快速擊敗幾倍於己的精銳,無疑是痴人說夢!但是天才就是天才,天才就是要打破常規,天才就是要從不可能中創造奇跡。
五:作戰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天才不愧是天才,項羽立刻就發現秦軍的弱點——秦軍布局是王離軍圍巨鹿,章邯軍扎住其南邊,一邊築甬道輸之粟一邊隨時對救助巨鹿的援軍打擊,這只軍隊像兩只虎鉗,牢牢的盯死獵物。而弱點就在兩鉗之間的心臟。項羽要直接實施黑虎掏心戰略,只有切斷兩只虎鉗的聯系,集中力量功其一隻才可以有希望獲勝。
為了得到更多的情報,讓秦軍露出破綻。項羽先派英布,蒲將軍帶上自己的兩萬人馬渡河進攻秦軍甬道。英布,蒲將軍不負所望,戰斗擊敗看守甬道的秦軍。從這場小勝利,項羽看到秦軍的問題所在——甬道虛弱,而章邯軍疲憊不堪,決定抓住時機全軍進攻秦軍,這個時候陳余又派人向項羽請戰,項羽同意了。正好讓陳余做出救趙的姿態吸引王離軍的注意。
項羽帶著剩餘的主力部隊,全部渡河。在渡河之後,項羽發表即興煽動演講鼓舞士氣,隨後破釜沉舟,只帶三天的干糧,以表示不戰勝毋寧死的大無畏精神。這里充分體現了項羽的戰略眼光和權謀手段以及大無畏的決斷力,首先項羽帶著一隻雜牌軍,軍隊派系多,戰鬥力參差不齊,而項羽又是第一次指揮他們,很難指揮的得心應手。這樣的情況下項羽充分運用了「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把一隻向心力不足的軍隊栓成一根繩,只有一起向前沖打敗秦軍才有活路。在項羽的手段下,楚兵的求戰慾望高漲!後世研究者僅僅看到破釜沉舟後者的精神作用,而忽視了前者的重大意義。項羽還命人打破作飯的鍋,每人只帶三天干糧。項羽不但要以劣勢兵力擊敗秦軍,還要用三天時間擊敗秦軍!如果三天之內不能滅掉秦軍奪取糧草,就算擊敗秦軍還是一個死字!項羽莫非瘋了?
我們現在研究才發現項羽的眼光老辣就戰略高明,巨鹿戰的關鍵就是一個快字,不能激發將士快速求戰的慾望,不能在短時間內消滅秦軍,還是一個死字!章邯軍和王離軍互相犄角,打援兼顧,兵力上極大劣勢的項羽軍,如果想滅兩只,那是天方夜談。而如今王離軍圍巨鹿,防諸侯,陣勢布局給了可趁之機,正是滅王離軍的好時候。但是秦軍不傻,章邯軍虎視耽耽就是趁你攻王離而前後夾擊,但是章邯的援軍也不是毫無破綻,派兵保護甬道就有兵力的分散。這種情況下就是要利用兩軍之犄角的空隙,大膽的玩一場刀尖上跳舞,在秦軍眼皮底下火中取粟,在如此短的距離玩一場真正的運動戰。所以必須要快,快到秦軍主帥完全沒有意識過來,快到秦軍沒有時間部署,快到秦軍來不及配合,快到秦軍反映過來已經全軍覆滅。但是古今中外誰敢這樣玩?誰敢在精銳秦軍眼皮底下各個擊破?只有項羽敢玩,玩的就是心跳!
項羽主力開始進攻,項羽把主力匯合在一起,直接進攻甬道,斷王離軍的糧草。章邯聽到消息後,立刻帶軍援救甬道,正中項羽之計,項羽以逸待勞,大攻章邯。章邯沒有料到項羽孤注一擲,把所有籌碼都壓了上去,由於英布軍前期的騷擾戰的迷惑,章邯還以為項羽又在玩斷糧游戲,搞搞破壞然後跑人(誰又能想到項羽如此高明如此不要命乎),連陣型都沒有布置好就帶軍救援。這次項羽玩真格的,有心算無心,決戰對救援,勝負可想而知!史記張耳陳余傳:「項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
章邯遭遇大敗,准備休整後再戰。此時項羽擊退章邯軍後,立刻馬不停蹄殺向毫無准備的王離軍。王離軍圍巨鹿,防諸侯。這幾天在防備陳余的虛張聲勢,突然聽聞項羽領軍殺來,大吃一驚。由於此刻陣型鬆散,只好命大將蘇角倉促迎戰。此時項羽早作好戰術部署,對鬆散的秦軍實行穿插,分割,包圍,而項羽親自帶兵直攻秦軍指揮中樞。史記中做了精彩的藝術描寫:「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這里太史公用了藝術化的描寫,實際是項羽把秦軍分割,獨立後,項羽殺蘇角,擒王離,九戰九勝。諸侯看到形式有利,立刻加入痛打落水狗的行列。諸侯包圍秦軍,巨鹿城的趙軍里應外合,全殲王離軍,王離的大將涉間絕望放火自殺。曾經滅六國擊敗匈奴的雄師,就這樣風消雲散了!
六:收服章邯
滅掉王離軍,救趙成功後,戰爭並沒有結束,章邯軍還有20多萬人退居棘原,此時懷王命項羽回師。但是項羽另有大志!項羽要擺脫懷王滅秦稱霸天下,此時對他來說是一個機會。項羽開始使用政治手段,首先要收服諸侯聯軍,再要收服章邯!
做好這些項羽煞費心機,項羽先把章邯軍牢牢壓制在自己手中卻不強攻,利用章邯的威脅一面統帥整合諸侯,一面用裂土分封收買諸侯,恩威並用,雙管齊下,把諸侯聯軍牢牢綁在自己的戰車上。章邯在王離兵敗後,受到極大的壓力,一直求戰,希望用勝利來回應秦庭。但是局勢的主動權掌握在項羽的手中,項羽此時表現耐性十足,屢屢擊敗章邯卻不決戰,只是一點點磨,而章邯此時戰不勝退不得。這樣對峙6個月,已經是秦二世三年6月了,秦二世屢屢派人責問章邯,章邯派親信司馬欣到咸陽打探消息。趙高派人捉拿司馬欣,司馬欣從小路逃回。此時陳余給章邯寫信講明利害,讓章邯投降項羽!章邯有些意動,卻不甘心,一面派人談約,一面准備在戰。但是章邯的小動作都被項羽看在眼中,為了徹底收服章邯,項羽決定打怕他!
項羽命蒲將軍迅速到漳南擊破章邯軍,自己帶大軍再敗章邯軍。章邯無計可使,只好投降。秦朝的最後一隻軍隊宣告覆滅。
後記:奇跡總出現在打破常規卻合情合理中

項羽在巨鹿兵力數量,素質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擊敗善戰的秦軍,除了天時地理人和的多方面配合。關鍵是謀劃於前,大膽的打破常規,運用一切巧妙戰術和對自己有利的因素。
但是後世的研究者卻只看到其勇武的一面而沒有看到其主謀的一面。而項羽之前謀劃由於史料原因而無法窺測了!但是如此龐大的在敵人眼皮底下各個擊破,無疑需要戰前的詳細布局,戰場的臨時指揮。而這些項羽無疑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方,而其中政治手腕的老辣也讓人嘆為觀止!
巨鹿之戰項羽以少量雜牌軍全殲精銳秦軍,無疑是中國戰爭史甚至世界戰爭史中的奇跡。而創造這個奇跡,無疑在於打破常規作戰。巨鹿之戰秦軍統帥都非弱者,不是迂腐和無能將勝利拱手贈與對方的「法羅」,而且是久經沙場的一代名將,一切布置都可圈可點。但是天才是打破常規,按一般正規想法,項羽先統帥諸侯,在集中優勢兵力和秦軍決戰。但是項羽不,項羽要先打出勝仗,這樣諸侯自然就參與了。
章邯王離以為項羽和他們打游擊戰,但是項羽卻是游而致命一擊,可以說巨鹿戰的勝利勝就勝在秦軍沒有做好孤注一擲的大決戰的准備。勝在秦軍沒有想到項羽敢在刀尖上跳舞,敢以如此差距的兵力鑽到自己空隙中各個擊破。每一場戰役在看似完美的布局中,實際上都還在各個戰略布局環節中有間隙,而大師就是把自己作戰環節的間隙做到最小,而抓住對方的間隙,使整個完美的布局支離破碎,在這個方面項羽無疑最接近完美。
這里用一句孫子兵法的話作為總結;「故善戰者之勝也,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

彭城之戰

——一場世界戰爭史上空前絕後的奇跡
談起中國古代戰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如巨鹿之戰,井陘之戰,昆陽之戰,官渡之戰,淝水之戰等等。楚漢時期另一場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爭卻常常被大多人所忽略,以致研究者寥寥無幾。個中原因只有仁者見仁。但是這場戰爭卻是一個無法忽略,在中國戰爭史以致世界戰爭史都應該有一席之地的戰爭。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彭城之戰。

項羽在中國騎兵史的地位
騎兵是冷兵器時期世界戰爭史的最大革命,但是卻是個逐漸發展的時期。在馬鐙沒有出現的前騎兵時代,騎兵的發展和應用是緩慢的。我國中原地區早在春秋之際已經有騎兵,但是此時騎兵是小規模的,主要用於載人,並沒有史料證明有騎兵作戰的記錄。中原地區真正大規模把騎兵用於軍事是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從此騎兵作為輔助性兵種走向戰場。戰國時期由於秦趙臨近北方胡人,所以多有騎兵。但是此時不論是秦還是趙,騎兵都是作為輔助兵種,騎兵放在兩翼後方,配備弓弩。用於偵察,騷擾,偷襲,斷後,追擊等。真正大規模獨立運用騎兵,把騎兵當成主力並用於沖鋒大多以為是在西漢時期的反擊匈奴。這個論述實際上忽略了項羽在中國騎兵史上承前啟後的巨大作用!
彭城之戰是中國大規模獨立運用騎兵殲滅步兵的典範。但是史料卻沒有清楚記載,史記僅記載項羽自以精兵三萬人,是不是都是騎兵而無史載。這里我們要從頭來分析,項羽在彭城戰前舍棄大軍千里奔波,最大限度的運用了機動能力,用騎兵合情合理。彭城之戰後,項羽偷襲劉邦運用騎兵的沖擊力沖散大軍又採用驅趕的方式使其落水,以及騎兵追逐包圍劉邦,這里都可以看到戰術上運用騎兵的影子。彭城之戰後,史記灌嬰列傳記載:「楚騎來眾,」而後劉邦招攬舊秦騎兵組成獨立騎兵軍團,任命灌嬰指揮。從這里我們看出項羽騎兵的威脅促使劉邦大力發展騎兵(後期招攬大量胡人,樓煩人為其騎兵)。 劉邦曾在滅秦時多次和秦軍作戰,卻一直沒有發展騎兵,一個側面可以證明項羽之騎兵有和秦騎兵不同的用途和編制。
戰國時期,騎兵用於輔助沒有獨立作戰及用騎兵沖鋒的戰例(主要是沒有馬鐙,騎兵缺乏沖擊力及長途奔波的持續力)。到了彭城之戰,由於是偷襲戰,主要用於騎兵踏營,沖散,驅趕造成敵人混亂而使騎兵第一次大規模獨立沖鋒作戰。顯然戰果是輝煌的,給中國騎兵大大寫下一筆。
關於項羽的騎兵,應該是在巨鹿之戰後(巨鹿戰項羽用的是步兵,無騎兵的痕跡)收編秦與趙之騎兵組成了騎兵軍團。項羽自殺時說得到自己的坐騎烏騅馬有5年,按此推斷得烏騅正是在巨鹿大戰左右。

大戰彭城
項羽把大部隊留在齊國迷惑劉邦,自己運用騎兵的機動性,繞道彭城西南的蕭縣。等待劉邦諸軍全部進入彭城,混亂不堪,而且大將忙著部署北邊建立防禦,劉邦等主帥鬆懈的最佳時機。開始西出蕭,向東進攻彭城。項羽選擇的是早晨發動偷襲。選擇早晨看得出項羽對時機把握的老辣,早晨敵人尚在睡夢中,正處於最疲憊的時候,突然遭遇大規模偷襲,其慌亂可想而知!而自己可以利用早晨天亮明了敵方情況,選擇合適有效的戰術最大消滅敵人。很多偷襲喜歡放在夜裡,這樣有利掩藏行蹤。但是項羽此次不光要造成敵方混亂,更要全殲敵軍。
項羽在戰術的選擇上直接攻擊劉邦指揮中樞,造成劉邦聯軍指揮系統癱瘓!這樣聯軍就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抗,然後項羽死死咬住劉邦的主力進行攻擊,不給劉邦喘氣的機會。而且利用驅趕的方法把他們逼到河流邊上,使他們因為擁擠掉進河中淹死或自相殘殺!而劉邦聯軍猶如從雲霧端落入無底的深淵,昨天還意興盎然,大勝在握;今天就兵從天降,不知其然!不明白實情的聯軍又沒有得到有效的組織像無頭蒼蠅四處亂撞,此時正中項羽之計。由於兵力上的極大懸殊,如果硬拼無論如何都是要被消耗怠盡。這里項羽用騎兵驅趕引誘把聯軍引向南方的谷、泗水,再此項羽展開攻擊,殺聯軍十餘萬人。聯軍為了活命拚命南逃,逃到更南的靈壁東睢水上,這樣聯軍自相殘殺,被擠落水10多萬。彭城之戰終成了一面倒的局勢,剩下就是追擊殘兵敗將,擴大戰果,收拾殘局的事了。可惜由於項羽的兵力單薄,追擊戰並未產生多大效果,劉邦諸將收拾殘兵匯聚滎陽,頂住了楚兵的追擊。

❷ 求關於項羽的小說

《我不是項羽》《重生之我是項羽》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張愛玲的《霸王別姬 》是短篇的《寸芒》

❸ 關於項羽與虞姬的小說

項羽二十四歲和叔父項梁發事起兵,身經七十餘戰,每戰必身先士卒,親自抄戈殺敵。當初項羽為解鉅鹿的趙國之圍,由於作戰策略上的分歧,不惜殺了自己的上司"卿子冠軍"宋義,威震楚國,隨後領兵渡黃河救鉅鹿,過河後,皆沉船,破釜,燒營舍,持三天口糧。意思很明白,不解鉅鹿之圍,沒有打算再回去。這種氣概亘古鮮有。從這一點去解讀後來的項羽不肯過江東,英雄性格使然!

當初,援救鉅鹿之圍的諸侯營壘有十幾座之多,但諸侯之間不是爭吵就是懼怕,沒有一家敢輕進,都想坐收魚翁之利。及楚擊秦,諸侯將皆作壁上觀。項羽領兵九戰秦軍,殺聲動天地,泣鬼神,楚軍無不以一當十。作壁上觀的諸侯軍看了,人人驚恐。及楚軍敗秦,項羽召見諸侯將領,這些將領們進入轅門,沒有一個是站著走進去的,怎麼進去的?跪著爬進去的,沒有人敢仰視項羽。身經百戰的諸侯將領,不敢仰視的人物,這個人物是何等地英勇?這個人就是項羽。

當楚漢兩軍在滎陽對峙時,項王對劉邦說:自秦以來,天下紛爭久矣,原由皆因兩人起,現我願意單獨和你決一雌雄,無論勝敗,就此不要讓黎民百姓跟著倒霉了。劉邦笑曰:我肯鬥智,不能鬥力。項羽大怒,天下哪還有這等無懶。即三次命勇士挑戰,結果,都被漢軍中神射手樓煩射殺。最後,項羽親自披甲挑戰。樓煩欲射之,項羽瞪大眼睛怒斥樓煩。項羽怒斥的威力如何,用韓信的話來說:項羽怒斥呼喝時,上千的人嚇得不敢動一動。這時的樓煩是目不敢視,手不敢發,即回營壘,不敢復出。漢王使人問之,項羽也。劉邦這一驚非同小可。這就是連對手也吃驚的項羽。

虞姬的情形史書記載甚少,史記記載也不過渺渺幾筆:項則夜飲,有美人名虞,常幸從……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視。至於虞姬的結局,《楚漢春秋》作了補充:漢兵已掠地,四方楚歌起。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後來人對虞姬的演繹,可能更豐滿一些,象京劇《霸王別姬》里她的唱詞: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受風霜,與勞碌,年復年年,何日里,方免得,兵戈擾亂?消卻了,眾百姓,困苦顛連……這就是真實的虞姬,垓下之圍,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虞美人已知項王已很難倖免,死亡算什麼,面對死亡,我可以笑著跳舞給你看,面對死亡,不願獨生,不願後死,這就是虞姬;死亡算什麼,我可以先死給你看,死給我的英雄看,死給我的情人看,這就是美人虞姬!這是一種浪漫和凄美的死法,為英雄!

虞美人徇情之後,項羽當夜率八百壯士突圍南下。烏江岸邊,是英雄的歸宿,烏江亭長已經把船停在岸邊等他,對他說:江東雖小,地方也有千里,亦足做王。項羽笑道:上天亡我,我渡又何謂?當初我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征,今天已經沒有一人生還,即使江東父兄仍然以我為王,難道我心中能安穩嗎?我有何面目再見江東父老呢?愛馬一匹,名曰"騅",隨籍五年,不忍殺之,送與亭長,再無牽掛。

西楚項籍被諸侯兵重重包圍了。他太兇悍了,徒步殺死漢兵幾百,即使身受重傷,漢軍將士也不敢輕易近他。當他看見自己過去的舊將呂馬童時,笑著說:你不是我過去的老朋友嗎?我聽說漢王懸賞千金購我人頭,並賞萬戶封地,我就成全你吧,語罷自刎而死。這是何等地蔑視,這是何等的悲壯!他自殺了,死亡算什麼?死給敵人看,死給朋友看,死給天下人看。這就是項羽。

這就是最完美的英雄和美人的故事,一個落寞於定遠荒冢,一個遺恨於烏江故渡。曾經的楚河漢界,都在世局的起落中泯滅了,只有這英雄美人的故事,有時還令人掛念。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就是英雄項羽和美人虞姬。為這樣的英雄美人,我悲歌!

❹ 有以項羽為主角的小說嗎

最經典的:司馬遷同志的史記啦--《項羽本紀》,要是不喜歡看文言就去下翻譯過來的文看。
張愛玲還有個短篇:《霸王別姬》,不錯~
給你個地址http://tieba..com/f?kz=67541643
還有個日本人寫的書:《項羽和劉邦》,本人沒看過,估計應該還不錯,是這個人的代表作呢。給你地址:http://book.sina.com.cn/nzt/lit/xiangyuliubang/
你也可以看看這個,是我們家鄉關於項羽虞姬的傳說,俺們這是虞姬的故鄉,呵呵。http://tieba..com/f?kz=74888642
覺得寫項羽的言情小說好像不多,不知道這么好的題材為啥沒人寫。自己倒是浮想聯翩過很多,不過介於本人文筆還無法將這樣偉大的英雄描繪出來,也只好作罷了。
描寫項羽的電影,電視劇很多啊,可以看看,最喜歡的是胡軍版的《楚漢風流》,挺有感覺的,不過不太喜歡楊恭如演的虞姬。

❺ 求項羽與虞姬的愛情故事,最好是一篇短篇小說,記得曾經看到過

霸王別姬

·張愛玲·

夜風絲溜溜地吹過,把帳篷頂上的帥字旗吹得豁喇喇亂卷。在帳篷里,一支紅蠟燭,燭
油淋淋漓漓地淌下來,淌滿了古銅高柄燭台的浮雕的碟子。在淡青色的火焰中,一股一股乳
白色的含著稀薄的嗆人的臭味的煙裊裊上升。項羽,那馳名天下的江東叛軍領袖,巍然地跽
在虎皮毯上,腰略向前俯,用左肘撐著膝蓋,右手握著一塊蘸了漆的木片,在一方素帛上沙
沙地畫著。他有一張粗線條的臉龐,皮膚微黑,闊大,堅毅的方下巴。那高傲的薄薄的嘴唇
緊緊抿著,從嘴角的微渦起,兩條疲倦的皺紋深深地切過兩腮,一直延長到下頷。他那黝黑
的眼睛,雖然輕輕蒙上了一層憂郁的紗,但當他抬起臉來的時候,那烏黑的大眼睛裡卻跳出
了只有孩子的天真的眼睛裡才有的焰焰的火花。

「米九石,玉蜀黍八袋,雜糧十袋。虞姬!」他轉過臉向那靜靜地立在帷帳前拭抹著佩
劍上的血漬的虞姬,他眼睛裡爆裂的火花照亮了她的正在帳帷的陰影中的臉。「是的,我們
還能夠支持兩天。我們那些江東子弟兵是頂聰明的。雖然垓下這貧瘠的小土堆沒有豐富的食
料可尋,他們會網麻雀,也會掘起地下的蚯蚓。讓我看——從垓下到渭州大約要一天,從渭
州到潁城,如果換一匹新馬的話,一天半也許可以趕到了。兩天半……虞姬,三天之後,我
們江東的屯兵會來解圍的。」

「一定,一定會來解圍的。」虞姬用團扇輕輕趕散了蠟燭上的青煙。「大王,我們只有
一千人,他們卻有十萬……」

「啊,他們號稱十萬,然而今天經我們痛痛快快一陣大殺,據我估計,決不會超過七萬
五的數目了。」他伸了個懶腰。「今天這一陣廝殺,無論如何,總挫了他們一點銳氣。我猜
他們這兩天不敢沖上來挑戰了。——哦,想起來了,你吩咐過軍曹預備滾木和擂石了沒
有?」

「大王倦了,先休息一會吧,一切已經照您所囑咐的做去了。」她依照著每晚固定的工
作做去。侍候他睡了之後,就披上一件斗篷,一隻手拿了燭台,另一隻手護住了燭光,悄悄
地出了帳篷。夜是靜靜的,在迷□的薄霧中,小小的淡白色的篷帳綴遍了這土坡,在帳子縫
里漏出一點一點的火光,正像夏夜裡遍山開滿的紅心白瓣的野豆花一般。戰馬嗚嗚悲嘯的聲
音卷在風里遠遠傳過來,守夜人一下一下敲著更,繞著營盤用單調的步伐走著。虞姬裹緊了
斗篷,把寬大的袖口遮住了那一點燭光,防它被風吹滅了。在黑暗中,守兵的長矛閃閃地發
出微光。馬糞的氣味,血腥,乾草香,靜靜地在清澄的夜的空氣中飄盪。

她停在一座營帳前,細聽裡面的聲音。

兩個兵士賭骰子,用他們明天的軍糧打賭,一個夢囈的老軍呢喃地描畫他家鄉的香稻米
的滋味。

虞姬輕輕地離開了他們。

她第二次停住的地方是在前線的木柵欄前面。雜亂地,斜坡上堆滿了砍下來的樹根,木
椿,沙袋,石塊,粘土。哨兵擎著蛇矛來往踱著,紅燈籠在殘破的雉堞的缺口裡搖晃著,把
半邊天都染上一層淡淡的紅光。她小心地吹熄了蠟燭,把手彎支在木柵欄上,向山下望過
去;那一點一點密密猛猛的火光,閃閃爍爍,多得如同夏天草窩里的螢火蟲——那就是漢王
與他所招集的四方諸侯的十萬雄兵雲屯雨集的大營。

虞姬托著腮凝想著。冷冷的風迎面吹來,把她肩上的飄帶吹得瑟瑟亂顫。她突然覺得
冷,又覺得空虛,正像每一次她離開了項王的感覺一樣。如果他是那熾熱的,充滿了燁燁的
光彩,噴出耀眼欲花的ambition的火焰的太陽,她便是那承受著,反射著他的光和
力的月亮。她像影子一般地跟隨他,經過漆黑的暴風雨之夜,經過戰場上非人的恐怖,也經
過飢餓,疲勞,顛沛,永遠的。當那叛軍的領袖騎著天下聞名的烏騅馬一陣暴風似地馳過的
時候,江東的八千子弟總能夠看到後面跟隨著虞姬,那蒼白,微笑的女人,緊緊控著馬韁
繩,淡緋色的織錦斗篷在風中鼓盪。十餘年來,她以他的壯志為她的壯志,她以他的勝利為

2 張愛玲的《霸王別姬》
她的勝利,他的痛苦為她的痛苦。然而,每逢他睡了,她獨自掌了蠟燭出來巡營的時候,她
開始想起她個人的事來了。她懷疑她這樣生存在世界上的目標究竟是什麼。他活著,為了他
的壯志而活著。他知道怎樣運用他的佩刀,他的長矛,和他的江東子弟去獲得他的皇冕。然
而她呢?她僅僅是他的高吭的英雄的呼嘯的一個微弱的回聲,漸漸輕下去,輕下去,終於死
寂了。如果他的壯志成功的話——

遠遠地,在山下漢軍的營盤里一個哨兵低低地吹起畫角來,那幽幽的,凄楚的角聲,單
調、笨拙,然而卻充滿了沙場上的哀愁的角聲,在澄靜的夜空底下回盪著。天上的一顆大星
漸漸地暗了下去。她覺得一顆滾熱的淚珠落在她自己的手背上。——啊,假如他成功了的
話,她得到些什麼呢?她將得到一個「貴人」的封號,她將得到一個終身監禁的處分。她將
穿上宮妝,整日關在昭華殿的陰沉古黯的房子里,領略窗子外面的月色,花香,和窗子裡面
的寂寞。她要老了,於是他厭倦了她,於是其他的數不清的燦爛的流星飛進他和她享有的天
宇,隔絕了她十餘年來沐浴著的陽光。她不再反射他照在她身上的光輝,她成了一個被蝕的
明月,陰暗、憂愁、郁結,發狂。當她結束了她這為了他而活著的生命的時候,他們會送給
她一個「端淑貴妃」或「賢穆貴妃」的謚號,一隻錦綉裝裹的沉香木棺槨,和三四個殉葬的
奴隸。這就是她的生命的冠冕。她又厭惡又懼怕她自己的思想。

「不,不,我今晚想得太多了!捺住它,快些捺住我的思潮!」她低下了頭,握住拳
頭,指甲深深地掐到肉里去,她那小小的,尖下頦的臉發青而且微顫像風中的杏葉。「回去
吧!只要看一看他的熟睡的臉,也許我就不會再胡思亂想了。」

她拿起蠟燭台,招呼近旁的哨兵過來用他的燈籠點亮了她的蠟燭。正當她兜緊了風帔和
斗篷預備轉身的時候,她突然停住了。從山腳下的敵兵的營壘里傳出低低的,幽閑的,懶洋
洋的唱小調的歌聲。很遠,很遠,咬字也不大清晰,然而,風正朝山上吹,聽得清清楚楚的
楚國鄉村中流行的民歌《羅敷姐》。先是只有一隻顫抖的,孤零的喉嚨在唱,但,也許是士
兵的懷鄉症被淡淡的月色勾了上來了吧,四面的營盤里都合唱起來了。《羅敷姐》唱完了,
一陣低低的喧笑,接著又唱起《哭長城》來。虞姬木然站著,她先是略略有些惶惑。

「他們常唱這個么?」她問那替她燃蠟燭的哨兵。

「是的,」那老兵在燈籠底下霎了霎眼,微微笑著。「我們都有些不信那班北方漢子有
這般好的喉嚨哩。」

虞姬不說話,手裡的燭台索索地亂顫。撲地一聲,燈籠和蠟燭都被風吹熄了。在昏暗
中,她的一雙黑眼珠直瞪瞪向前望著,像貓眼石一般地微微放光,她看到了這可怖的事實。

等那哨兵再給她點亮了蠟燭的時候,她匆匆地回到有著帥字旗的帳篷里去。她高舉著蠟
燭站在項王的榻前。他睡得很熟,身體微微蜷著,手塞在枕頭底下,緊緊抓著一把金縷小
刀。他是那種永遠年輕的人們中的一個;雖然他那紛披在額前的亂發已經有幾莖灰白色的,
並且光陰的利刃已經在他堅凝的前額上劃了幾條深深的皺痕,他的睡熟的臉依舊含著一個嬰
孩的坦白和固執。他的粗眉毛微微皺著,鼻子帶著倔強的神氣,高貴的嘴唇略微下垂,彷彿
是為了發命令而生的。

虞姬看著他——不,不,她不能叫醒他告訴他悲慘的一切。他現在至少是愉快的;他在
夢到援兵的來臨,也許他還夢見內外夾攻把劉邦的大隊殺得四散崩潰,也許他還夢見自己重
新做了諸侯的領袖,夢見跨了烏騅整隊進了咸陽,那不太殘酷了么,假如他突然明白過來援
軍是永遠不會來了?

虞姬臉上凝結了一顆一顆大汗珠。她瞥見了布篷上懸掛著的那把佩劍——如果——如果
他在夢到未來的光榮的時候忽然停止了呼吸——譬如說,那把寶劍忽然從篷頂上跌下來刺進
了他的胸膛——她被她自己的思想駭住了。汗珠順著她的美麗的青白色的面頰向下流。紅燭
3 張愛玲的《霸王別姬》
的火光縮得只有蠶豆小。項王在床上翻了個身。「大王,大王……」她聽見她自己沙啞的聲
音在叫。

項王骨碌一聲坐了起來,霍地一下把小刀拔出鞘來。

「怎麼了,虞姬?有人來劫營了么?」

「沒有,沒有。可是有比這個更可怕的。大王,你聽。」

他們立在帳篷的門邊。《羅敷姐》已經成了尾聲,然而合唱的兵士更多了,那悲哀的,
簡單的節拍從四面山腳下悠悠揚揚地傳過來。「是江東的俘虜在懷念著家鄉?」在一陣沉默
之後,項王說。「大王,這歌聲是從四面傳來的。」

「啊,漢軍中的楚人這樣——這樣多麼?」

在一陣死一般的沉寂里,只有遠遠的幾聲馬嘶。

「難道——難道劉邦已經盡得楚地了?」

虞姬的心在絞痛,當她看見項王倔強的嘴唇轉成了白色,他的眼珠發出冷冷的玻璃一樣
的光輝,那雙眼睛向前瞪著的神氣是那樣的可怕,使她忍不住用她寬大的袖子去掩住它。她
能夠覺得他的睫毛在她的掌心急促地翼翼扇動,她又覺得一串冰涼的淚珠從她手裡一直滾到
她的臂彎里,這是她第一次知道那英雄的叛徒也是會流淚的動物。

「可憐的……可憐的……」底下的話聽不出了,她的蒼白的嘴唇輕輕翕動著。他甩掉她
的手,拖著沉重的腳步,歪歪斜斜走回帳篷里。她跟了進來,看見他傴僂著腰坐在榻上,雙
手捧著頭。蠟燭只點剩了拇指長的一截。殘曉的清光已經透進了帷幔。「給我點酒。」他抬
起眼來說。當他提著滿泛了琥珀的流光的酒盞在手裡的時候,他把手撐在膝蓋上,微笑地看
著她。

「虞姬,我們完了。我早就有些懷疑,為什麼江東沒有運糧到垓下來。過去的事多說也
無益。我們現在只有一件事可做——沖出去。看這情形,我們是註定了要做被包圍的困獸
了,可是我們不要做被獵的,我們要做獵人。明天——啊,不,今天——今天是我最後一次
的行獵了。我要沖出一條血路,從漢軍的軍盔上面踏過去!哼,那劉邦,他以為我已經被他
關進籠子里了嗎?我至少還有一次暢快的圍獵的機會,也許我的獵槍會刺穿他的心,像我刺
穿一隻貴重的紫貂一樣。虞姬,披上你的波斯軟甲,你得跟隨我,直到最後一分鍾。我們都
要死在馬背上。」「大王,我想你是懂得我的,」虞姬低著頭,用手理著項王枕邊的小刀的
流蘇。「這是你最後一次上戰場,我願意您充分地發揮你的神威,充分地享受屠殺的快樂。
我不會跟在您的背後,讓您分心,顧慮我,保護我,使得江東的子弟兵訕笑您為了一個女人
失去了戰斗的能力。」

「噢,那你就留在後方,讓漢軍的士兵發現你,去把你獻給劉邦吧!」虞姬微笑。她很
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進了她的胸膛。項羽沖過去托住她的腰,她的
手還緊緊抓著那鑲金的刀柄,項羽俯下他的含淚的火一般光明的大眼睛緊緊瞅著她。她張開
她的眼,然後,彷彿受不住這樣強烈的陽光似的,她又合上了它們。項羽把耳朵湊到她的顫
動的唇邊,他聽見她在說一句他所不懂的話:「我比較喜歡那樣的收梢。」

等她的身體漸漸冷了之後,項王把她胸脯上的刀拔了出來,在他的軍衣上揩抹掉血漬。
然後,咬著牙,用一種沙嗄的野豬的吼聲似的聲音,他喊叫:「軍曹,吹起畫角!吩咐備
馬,我們要沖下山去!」

❻ 關於項羽虞姬的小說有哪些

在我國,有關項羽和虞姬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根據兩人的愛情故事改編的京劇《霸王別姬》已然成為經典中的經典,由此而洐生出各種描寫兩人故事的其他藝木表現形式也很多。除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對兩人故事的描寫之外,現在的網路小說運用現代的寫作描述方式編撰,對此也有很多的版本,由於故事太過徑典,網路上也有一些專門描寫項羽和虞姬愛情故事的短篇小說,如果有興趣不妨可以上度娘查一下。

❼ 《霸王別姬》火了那麼多年,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一、故事背景

歷史背景:秦末,楚漢相爭,韓信命李左車詐降項羽,誆項羽進兵。在九里山十面埋伏,將項羽困於垓下。項羽突圍不出,又聽得四面楚歌,疑楚軍盡已降漢,在營中與虞姬飲酒作別。

二、故事重現

《霸王別姬》也是一部由張愛玲寫的短篇歷史小說。


於是,項羽說出了那句歷史上著名的話:「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史記·項羽本紀》)悲傷之餘,曾經威震天下、戰無不勝的一代軍神只能無奈地唱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就這樣唱了好幾遍,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美人虞姬也以悲歌相和。

聽完美人凄涼的歌聲,項羽痛哭一場,遂翻身上馬,率麾下壯士八百餘人殺出重圍,向南跑去,不久後自刎於烏江岸邊。而那位美人虞姬,也從此再無音訊,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中。

熱點內容
現代都市小說山野春醫 發布:2025-07-21 07:59:32 瀏覽:838
短篇勵志小說集500篇 發布:2025-07-21 07:58:09 瀏覽:799
男主幫助女主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21 07:57:17 瀏覽:529
找一部都市無敵小說 發布:2025-07-21 07:55:51 瀏覽:748
言情肉多的小說是啥 發布:2025-07-21 07:52:47 瀏覽:555
煽情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21 07:50:33 瀏覽:457
校園言情小說前言怎麼寫 發布:2025-07-21 07:40:53 瀏覽:733
求本男主老婆多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21 07:35:04 瀏覽:470
網游小說黃金器刃 發布:2025-07-21 07:23:27 瀏覽:844
假結婚的短篇總裁小說有哪些 發布:2025-07-21 07:23:27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