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短篇小說集
Ⅰ 陳忠實有哪些作品
陳忠實(1942-),陝西人,曾在西安郊區中小學任教,後任職陝西作協。1965開始發表小說,出版有中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藍袍先生》、《地窯》等多種,1993年長篇小說《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並因此被看作是「陝軍東征」的代表人物。
Ⅱ 陳忠實的著作有那些
陳忠實
陳忠實,一個厚積薄發的作者,1993年以長篇小說《白鹿原》一舉成名,該作品集家庭史民族史於一體,以厚重的歷史感和復雜的人物形象而在同類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當代文學中不可多得的傑作之一。
個人簡歷:1942年6月生,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人。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於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學。歷任西安郊區毛西公社蔣村小學教師,毛西公社農業中學教師及團支部書記、公社革委會副主任及黨委副書記,西安郊區文化館副館長,西安市灞橋區文化局副局長,桐城縣文化館副館長,陝西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共第十三、十四大代表,中共陝西省委第七、八屆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委員。1965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陳忠實小說自選集》(3卷),《陳忠實文集》(5卷),散文集《告別白鴿》等。短篇小說《信任》獲1979年全國優秀作品獎、《立身篇》獲1980年《飛天》文學獎,中篇小說《康家小院》獲上海首屆《小說界》文學獎、《初夏》獲1984年《當代》文學獎、《十八歲的哥哥》獲1985年《長城》文學獎,報告文學《渭北高原,關於一個人的記憶》獲全國1990年-1991年報告文學獎,長篇小說《白鹿原》獲1993年陝西雙五文學獎、199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炎黃杯文學獎、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Ⅲ 陳忠實寫過哪些小說﹖
《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以及文論集《創作感受談》;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陳忠實小說自選集》,《陳忠實文集》;散文集《告別白鴿》等。
Ⅳ 陳忠實的作品有哪些
陳忠實現主要從事小說創作,兼寫散文隨筆等。《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以及文論集《創作感受談》。 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陳忠實小說自選集》,《陳忠實文集》,散文集《告別白鴿》等。
陳忠實已出版長篇小說《白鹿原》《陳忠實小說自選集》三卷、《陳忠實文集》七卷、散文集《生命之雨》《告別白鴿》《家之脈》《原下的日子》等著作76種。截止2009年,陳忠實及其作品共榮獲文學獎21項,其中三部(篇)作品獲得全國大獎,《信任》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渭北高原,關於一個人的記憶》獲1990~1991年全國報告文學獎,長篇小說《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1998);榮獲省級以上文學獎17項,其中主要有:中篇小說《康家小院》獲1983年《小說界》首屆優秀作品獎,散文《原下的日子》獲2004年《人民文學》優秀作品獎,短篇小說《日子》獲2007年首屆蒲松齡小說獎,短篇小說《李十三推磨》獲2007年茅台杯人民文學獎、《小說選刊》2008年首屆中國小說雙年獎短篇小說獎、《小說月報》2009年第13屆百花獎,2007年陳忠實榮獲由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首屆陝西文藝大獎藝術成就獎。有多部(篇)作品被翻譯成英、俄、日、韓、越、蒙古等語種文字出版。
Ⅳ 陳忠實還有哪些作品
成名作《白鹿原》;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以及文論集《創作感受談》。 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陳忠實小說自選集》(3卷),《陳忠實文集》(5卷),散文集《告別白鴿》等。另外還有《信任》,《立身篇》、《十八歲的哥哥》《青海高原一株柳》等
Ⅵ 陳忠實寫了那些書
陳忠實(1942年-2016年4月29日),男,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997年憑借《白鹿原》獲茅盾文學獎。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以及文論集《創作感受談》。
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陳忠實小說自選集》,《陳忠實文集》,散文集《告別白鴿》等。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陳忠實以455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
Ⅶ 除了《白鹿原》,陳忠實還有哪些口碑好的作品
陳忠實,我國當代著名作家,1997年憑借《白鹿原》獲茅盾文學獎,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以及文論集《創作感受談》, 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陳忠實小說自選集》,《陳忠實文集》,散文集《告別白鴿》等。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因病在西安西京醫院去世,一時間星光暗淡,一顆文學巨星隕落。都說對一個大家最好的紀念就是去閱讀他的作品,《白鹿原》是他的代表作,我在那段時間又重溫了下,也是在那個時段一個偶然的機會找到了《白鹿原紀事》這本書。
這本書知道的貌似很少,這是一篇短篇小說集,有18篇小說組成,雖然每一篇文章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太大相關性,可是如果你讀過《白鹿原》,你會發現很多在《白鹿原》沒法讀到的細節,在這本書中會給到你答案。比如《白鹿原》這部長篇小說中,黑娃和黃掌櫃只是一筆帶過,但是在這本書《舔碗》中你可以看到《白鹿原》中那個逼迫長工「黑娃」舔碗的「黃掌櫃」的另一面。這個主家逼長工黑娃吃飯時要舔干凈碗壁,而且說他家五代舔碗,他想用舔碗來告訴黑娃自己的勤儉。可是他又並非刻薄,他的要求很可笑,只要黑娃肯把碗舔干凈,年底還送二斗米,可是他不知道自己的無理要求有多可笑,黑娃不願意舔碗,因為勤儉節約並不在於這些滑稽可笑的舉動,黑娃最終反抗了,離開了。
其他的故事據說也和《白鹿原》是同一時期創作的,雖然和《白鹿原》這本小說沒有什麼相關性,但是有很多相似性,都是以白鹿原這個地方為描寫場景,以那裡小人物的生活來刻畫。通過對這些底層小人物的刻畫描寫來反映那個社會的一些想像,同時也生動地刻畫了底層人民的生活。
比如本書的第一篇《軲轆子客》,仍然是白鹿原農村的場景。王六甲愛賭博,但他天生不是一個好賭之人,而且年輕的時候既生的俊俏而且有文化會寫又能畫,被年過六旬的黨支部書記王支書所器重,准備培養成接班人。不想劉耀明表面不聲不響,背地裡卻設計陷害他和意中人在辦公室發生了關系,而且還被眾人捉姦在床,在那個時代,這種事是被深惡痛絕的,王甲六就等於犯了生活作風方面的錯誤,而且再也不可能與意中人在一起了,意中人王小妮因為此事被父親隨意選了一個山裡的人就嫁了,據說出嫁的當天就離開了這個世界。而王六甲因為此事,也沒有找到媳婦,後來劉耀明出於內疚幫她找了一個,但是狗血的是,劉耀明後面竟然偷偷地和他媳婦發生了苟且之事,王六甲知道後也以同樣的方式報復了劉耀明。後面的王六甲就迷上了賭博,我想他並不是對賭博有多熱愛,從他年輕的經歷可以看出他是個有能力之人,可是一件件事情的發生,讓他失望,絕望,所以用此來麻痹自己。所以到最後軲轆子客王六甲被派出所民警帶走了。
這是那個社會的悲哀,因為無法,無知,因為權力斗爭,好生生的一個青年的一生被毀了。也許這部小說反映地是那個時代的社會,可是你又怎麼斷定在這個社會就沒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呢?所以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在於它的警示和教育意義對任何時代都有用。
再比如第二篇《兔老漢》中兔老漢心善,養了好多肚子,只賣兔毛不忍吃兔肉,信奉灶君及土地爺,小偷偷他家兔子不慎掉了500塊錢,他都因為害怕灶君懲罰而不敢私吞,更覺得年關了,小偷不容易不去報警。可是後來小偷自己找上門不僅拿走了那500塊錢,還把老漢夫婦綁起來拿走了他們的存摺和現金。而且警察剛開始也偵探無果。一怒一下,兔老漢砸了自己信奉的神靈的像,並且親手弄死了兩只兔子。
這個淳樸善良的農民在如今這個社會依然不少見,他們愚昧地供奉著所謂的神靈,卻不懂法律,所以他們的權益經常被破壞,每每到這個這時候他們才會去醒悟。
陳忠實擅長用筆下的小人物去反映那個社會,讓我們去反思,可我說他的十八個故事也一樣在寫我們當今所處的這個社會。讀這本書的我們,在讀故事中人物行為時,你有沒有反思你身邊以及你自己有沒有用另外的方式重復著那代農民的愚昧、無知呢?
Ⅷ 陳忠實的作品
成名作《白鹿原》;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以及文論集《創作感受談》。
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陳忠實小說自選集》(3卷),《陳忠實文集》(5卷),散文集《告別白鴿》等。另外還有《信任》,《立身篇》、《十八歲的哥哥》《青海高原一株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