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從維熙短篇小說集

從維熙短篇小說集

發布時間: 2022-12-30 23:50:36

Ⅰ 孫犁、鐵凝、從維熙三人的代表作分別是什麼

孫犁一生筆耕不輟,1927年開始文學創作,1945年在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他著名的短篇小說《荷花澱》。他從事文學創作75年來,著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中篇小說《鐵木前傳》、《村歌》,文學評論集《文學短論》等,另有《孫犁文集》正續編8冊和《晚華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澤集》、《遠道集》、《老荒集》、《陋巷集》、《無為集》、《如雲集》、《曲終集》10種散文集傳世。
鐵凝《大浴女》
從維熙 《大牆下的紅玉蘭》 《遠去的白礬》

Ⅱ 以維熙何人

從維熙,1933年出生於河北玉田縣城北代官屯。年輕時曾任教師,後任北京日報記者、編輯。18歲開始發表作品。1955年出版小說散文集《七月雨》。1956年至1957年,出版短篇小說集《曙光升起的早晨》和長篇小說《南河春曉》。1957年反右期間,因其直言被打成右派分子,歷經生活磨難,長達二十年。1979年重返北京文壇。中篇小說《大牆下的紅玉蘭》、《遠去的白帆》、《風淚眼》獲全國一、二、四屆中篇小說獎;電影《第十個彈孔》獲文化部全國第一屆優秀電影獎。之後,作者先後出版了長篇小說《北國草》、《斷橋》、《酒魂西行》、《逃犯》、《裸雪》、《龜碑》,以及中篇小說集《驛路折花》、《雪落黃河靜無聲》、《祭紅》、《牽駱駝的人》、《鼻子備忘錄》;同時作者以火山噴發之勢,發表了大量的散文、隨筆、文學短論等作品。1995年《從維熙八卷文集》問世,2000年作者回眸右派勞改生活的長篇紀實文學《走向混沌》三部曲出版,引起社會強烈反響。截止2004年底,作者

中國作家。河北玉田人。1953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學校。曾任小學教師,報社記者。1956年開始專業創作。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到勞改農場、礦山做工。1978年重返文壇。曾任北京市文聯專業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1950年發表處女作《戰場上》。1955年出版第一部散文小說集《七月雨》。1978年恢復創作活動後發表和出版的重要作品有《大牆下的紅玉蘭》、《遠去的白帆》、《北國草》、《風淚眼》、《白雲飄落天幕》《走向混沌》等中、短篇小說和散文。其作品注重描寫當代中國曾經經歷過的歷史曲折,展示「左」的錯誤所造成的災難性後果,情節起伏動人,多具有濃郁的悲劇色彩。中篇小說《大牆下的紅玉蘭》、 《遠去的白帆》、《風淚眼》曾獲全國第一、二、四屆優秀中篇小說獎,《雪落黃河靜無聲》和《風淚眼》分別獲《中篇小說選刊》第一、三屆優秀中篇小說獎和榮 譽獎。《逃反》由《風淚眼》,《陰陽界》和《石草兒》三部分組成。又名《亡命天涯》,小說描寫知識分子右派逃犯索泓一浪跡天涯的生活。勞改農場、喧囂城市、煤窯洞里、荒村野廟……索泓一一次次被緝拿又一次次逃亡、流浪。從六十年代初到"文革"之中在險象環生的境遇里,他又先後結了劉翠翠、蔡桂鳳、石草兒三位性格、遭遇迥異的女性。種種交歡,遣倦中孕育著無限悲情,世態炎涼,促成了他獨特的生活方式和處事哲學。他時而心靈聖潔,時而人鬼難分,他像一隻勇敢頑強的不死鳥,在社會的最底層搏擊人生。以豐碩的創作成就被編入《世界名人錄》和《國際名人傳》;

小說以其深沉雄健的筆觸,描繪出中國廣闊的生活畫卷,展現了種種靈魂與肉體扭曲的圖景,悲情中蘊藏著多彩的人生。

從維熙個人作者文集 (2002--2006)《北京青年報》

一紙祭文悼彥周 2006/12/16
良知是金 2006/11/11
有感「換位生存」 2006/11/04
懷念一位國文老師 2006/09/09
觸電「馬國力」 2006/08/19
孔雀之殤 2006/08/05
初識黃河牛 2006/07/15
圓者自轉 2006/06/17
燕子磯懷古 2006/04/15
市井的棋攤 2006/04/01
方者自安 2006/02/18
「煤黑子」話礦難 2006/01/21
獨飲 2005/12/12
千年一嘆讀韓愈 2005/11/28
漫步原子城 2005/11/21
走過世紀的巴金 2005/10/19
"觸電"記 2005/10/17
鏡子啟示錄 2005/08/12
阿里山看雲 2005/05/27
秦坑儒谷的深思 2005/05/13
蟈蟈的冬夜春歌 2005/03/11
南窗風景 2005/01/28
情感樹 2005/01/14
雄雞一唱天下白 2004/12/31
灕江情韻 2004/12/03
聽秋 2004/10/29
五五感懷 2004/09/24
話說吃「唐僧肉」 2004/08/20
在蕭紅故居 2004/07/09
紅頭船紀事 2004/05/28
美國尋古 2004/03/12
指向天空的木拐 2003/12/12
慶賀巴金先生百歲華誕 2003/11/25
月光下的孫犁 2003/07/25
星星的寓言 2003/03/07
賣蘑菇的女孩(二) 2002/10/01
賣蘑菇的女孩(一) 2002/10/01
風景深處留下大師 2002/07/16

Ⅲ 從維熙的個人著作

從維熙個人作者文集 (2002--2006)《北京青年報》
一紙祭文悼彥周 2006/12/16
良知是金 2006/11/11
有感「換位生存」 2006/11/04
懷念一位國文老師 2006/09/09
觸電「馬國力」 2006/08/19
孔雀之殤 2006/08/05
初識黃河牛 2006/07/15
圓者自轉 2006/06/17
燕子磯懷古 2006/04/15市井的棋攤 2006/04/01
方者自安 2006/02/18
「煤黑子」話礦難 2006/01/21
獨飲 2005/12/12
千年一嘆讀韓愈 2005/11/28
漫步原子城2005/11/21
走過世紀的巴金 2005/10/19
觸電記 2005/10/17
鏡子啟示錄 2005/08/12
阿里山看雲 2005/05/27
秦坑儒谷的深思 2005/05/13
蟈蟈的冬夜春歌 2005/03/11
南窗風景 2005/01/28
情感樹 2005/01/14
雄雞一唱天下白 2004/12/31
灕江情韻 2004/12/03
聽秋 2004/10/29
五五感懷 2004/09/24
話說吃「唐僧肉」 2004/08/20
在蕭紅故居2004/07/09
紅頭船紀事 2004/05/28美國尋古 2004/03/12
指向天空的木拐 2003/12/12
慶賀巴金先生百歲華誕 2003/11/25
月光下的孫犁 2003/07/25
星星的寓言 2003/03/07
賣蘑菇的女孩(二) 2002/10/01
賣蘑菇的女孩(一) 2002/10/01
風景深處留下大師 2002/07/16 七月雨(小說、散文集)1955,新文藝
曙光升起的早晨(短篇小說集)1956,新文藝
南河春曉(長篇小說)1957,新文藝
第十個彈孔(中、短篇小說集)1979,群眾
泥濘(中篇小說)1980,廣東人民
從維熙中篇小說集1980,中青
從維熙小說選,1980,北京
遺落在上海灘的腳印(中、短篇小說集)1982,花城
潔白的睡蓮花(短篇小說集)1982,春風
遠去的白帆(中篇小說)1983,四川人民
燃燒的記憶(中、短篇小說集)1983,群眾
北國草(長篇小說)1984,十月
雪落黃河靜無聲(中篇小說集)1984,文聯
驛路折花(中篇小說集)1985,人文
文學的夢(文論)1985,江西人民從維熙集(中篇小說集)1986,海峽
斷橋(長篇小說)1986,作家
從維熙代表作王之望編,1987,黃河
從維熙小說特寫選)1986,群眾
德意志思考(散文集)1989,中國華橋出版公司

Ⅳ 孫犁\劉紹棠\鐵凝\從維熙各有什麼代表作

孫犁(1913~2002),現、當代作家。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學畢業後流浪到北平,在圖書館讀書或去大學旁聽,當過職員。1936年到安新縣的小學教書,了解到白洋淀一帶勞動群眾的生活。後任教於冀中抗戰學院和華北聯大,在晉察冀通訊社、《晉察冀日報》當編輯。1944年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和工作,發表了著名的《荷花澱》、《蘆花盪》等短篇小說。1945年回冀中農村,1949年起主編《天津日報》的《文藝周刊》。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等職。1956年起因病輟筆。1977年以後,又寫有不少散文和評論以及少量小說。從40年代起,孫犁作品結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說集《蘆花盪》、《荷花澱》、《采蒲台》、《囑咐》,中篇小說《村歌》、《鐵木前傳》,長篇小說《風雲初記》,敘事詩集《白洋淀之曲》,通訊報告集《農村速寫》,散文集《津門小集》、《晚華集》、《秀露集》、《澹定集》、《書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澤集》、《曲終集》,論文集《文學短論》,還出版了《孫犁小說選》、《孫犁詩選》、《孫犁散文選》、《孫犁文論集》以及《孫犁文集》等。

孫犁的作品以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為其秀雅、雋永的創作風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澱》、《囑咐》等短篇作為現代文學史上負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藝界視之為「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孫犁的小說以抗日戰爭時期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農村為背景,生動地再現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戰斗情景。茅盾說過:「孫犁的創作有一貫的風格,他的散文富於抒情味,他的小說好像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決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雲變幻的,好處在於雖多風趣而不落輕佻。」(《反映社會主義躍進的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的躍進》)

劉紹棠
當代作家。河北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人。1949年讀中學時開始發表短篇小說。1951年到河北文聯工作半年,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深受孫犁作品熏染。翌年發表成名作、短篇小說《青枝綠葉》,並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195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7年發表小說《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論文,被錯劃為「右派」, 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委員、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中國鄉土小說》叢刊主編等職。他創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綠葉》、《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蛾眉》等短篇小說集,《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長篇小說,《我與鄉土文學》,《我的創作生涯》等散文短論集,以及《劉紹棠文集——大運河鄉土文學體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二等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的作品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寫從容自然,結構簡潔完整,鄉土色彩濃郁。

鐵凝
祖籍河北趙縣,1957年9月生於北京,1975年於保定高中畢業後到河北博野農村插隊,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自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約150餘萬字。1982年發表短篇小說《哦,香雪》描寫一個農村少女香雪在火車站用一籃雞蛋向一個女大學生換來一隻渴望已久的鉛筆
盒,表現了農村少女的純朴可親和對現代文明的嚮往,作品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它真實描寫一個少女復雜矛盾的內心世界和純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話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麥秸垛》獲1986~1987年《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1984年
鐵凝調入河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現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
期。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祖籍河北趙縣,1957年9月生於北京,1975年於保定高中畢業後到河北博野農村插隊,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自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約150餘萬字。1982年發表短篇小說《哦,香雪》描寫一個農村少女香雪在火車站用一籃雞蛋向一個女大學生換來一隻渴望已久的鉛筆
盒,表現了農村少女的純朴可親和對現代文明的嚮往,作品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它真實描寫一個少女復雜矛盾的內心世界和純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話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麥秸垛》獲1986~1987年《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1984年
鐵凝調入河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現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
期。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祖籍河北趙縣,1957年9月生於北京,1975年於保定高中畢業後到河北博野農村插隊,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自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約150餘萬字。1982年發表短篇小說《哦,香雪》描寫一個農村少女香雪在火車站用一籃雞蛋向一個女大學生換來一隻渴望已久的鉛筆
盒,表現了農村少女的純朴可親和對現代文明的嚮往,作品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它真實描寫一個少女復雜矛盾的內心世界和純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話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麥秸垛》獲1986~1987年《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1984年
鐵凝調入河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現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
期。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從維熙,男,筆名碧征、從纓,當代著名小說家。1933年出生於河北玉田縣代官屯。1950年入北京師范學校,讀了大量中外文學作品,受到孫犁和屠格涅夫作品很深的影響。同年開始發表散文、詩歌和小說。1953年師范畢業後任小學教員。1954年任《北京日報》文藝編輯、記者。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開始了長達21年的苦難生活。1979年平反後回京,任中國作協理事、作家出版社總編輯等職。著有小說散文集《七月雨》、《曙光升起的早晨》,小說集《驛路折花》,中篇小說《大牆下的紅玉蘭》(獲1977~1980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第十個彈孔》(被改編成電影,獲文化部1980年全國優秀故事片獎)、《杜鵑聲聲》、《泥濘》、《遺落在海灘的腳印》、《傘》、《燃燒的記憶》、《遠去的白帆》(獲第2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鹿回頭》,長篇小說《南河春曉》、《北國草》、《斷橋》、《裸雪》,以及《從維熙小說選》、《從維熙中篇小說集》、《從維熙文集》等。從維熙作品題材多樣,視野開闊,取材於農村新生活的作品,格調清新雋永。他所開拓的「大牆文學」作品,筆墨震撼人心,格調冷峻沉鬱。

主要著作:《北國草》、《沒有嫁娘的婚禮》、《梁滿囤出訪》、《春之潮汐》、《斷橋》、《方太陽》、《從維熙作品第七卷》、《從維熙作品第八卷》、《第十個彈孔》、《裸雪》、《曙光升起的早晨》、《遺落在沙灘上的腳印》、《風淚眼》、《死亡游戲》、《陰陽界》、《杜鵑聲聲》、《事》、《從維熙短篇小說選》、《南河春曉》、《鹿回頭》、《傘》、《驛路折花》等。

Ⅳ 求現當代作家及作品精華拜託了各位 謝謝

現當代作家及作品精華.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林語堂:現代文學家。「論語派」小品文的代表。著有《剪拂集》《大荒集》。 翦伯贊:現代著名史學家,有游記散文《內蒙訪古》。 冰心:現代女作家、兒童文學家。著有小說《兩個家庭》詩集《繁星》《春水》。 艾蕪: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百煉成鋼》《故鄉》短篇《南行記》 沙汀: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淘金記》《困獸記》《還鄉記》短篇《在其香居茶館里》。 吳伯簫:現代散文家。有散文集《煙塵集》《出發集》《北極星》。其中有名的有《歌聲》《記一輛紡車》。 姚雪垠:現代作家。有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 吳強: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紅日》。 蕭紅:現代女作家。有中篇小說《生死場》,短篇《小城三月》。 楊朔: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有長篇小說《三千里江山》《洗兵馬》,散文《荔枝蜜》《茶花賦》《海市》《香山紅葉》。 楊沫:現代女作家。有長篇小說《青春之歌》。 周而復: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白求恩大夫》《上海的早晨》。 梁斌:現代作家。有長篇《紅旗譜》。 徐遲:現代詩人、報告文學家。有報告文學集《歌德巴赫猜想》。 柳青:現代小說家。有長篇《創業史》《銅牆鐵壁》。 碧野: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陽光燦爛照天山》散文集《月亮湖》。 郭小川:現代詩人。有詩集《青紗帳――甘蔗林》。 秦牧:現代散文家。有散文集《長河浪花集》《長街燈語》。 魏巍:現代作家。有文藝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長篇小說《東方》。 杜鵬程: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保衛延安》,短篇《工地之歌》《夜走靈官峽》。 李季:現代詩人。有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 馬烽:現代作家。有長篇《劉胡蘭傳》《呂梁英雄傳》。 峻青:現代作家。有短篇小說集《黎明的河邊》《膠東記事》,散文集《秋色賦》,長篇小說《海嘯》,短篇小說《黨員登記表》。 曲波:現代作家。有長篇小說《林海雪原》《山呼海嘯》。 賀敬之:現代詩人、劇作家。有歌劇《白毛女》,詩歌《回延安》。 茹志鵑:現代女作家。有短篇小說《百合花》《剪輯錯了的故事》。 李准:現代作家。有短篇小說《李雙雙小傳》,長篇《黃河東流去》。 餘光中:當代詩人。有《鄉愁》《火浴》。 柯岩:當代女作家、詩人。有抒情詩《周總理,你在哪裡?》,報告文學《船長》《癌症≠死亡》。 高曉生:當代作家。有短篇小說《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 李存葆:當代作家。有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山中,那十九座墳塋》。 劉紹堂:當代作家。有中篇小說《蒲柳人家》,短篇小說》《峨眉》。 流沙河:當代詩人。有詩歌《故園六詠》。 從維熙:當代作家。有中篇小說《大牆下的紅玉蘭》《遠去的白帆》《風淚眼》 王蒙:當代作家。有中篇小說《蝴蝶》,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悠悠寸草心》《春之聲》《最寶貴的》。 張賢亮:當代作家。有中篇小說《綠化樹》,短篇小說《靈與肉》《肖爾布拉克》。 瓊瑤:台灣當代作家。有《在水一方》《聚散兩依依》《幾度夕陽紅》《心有千千結》。 席慕容:台灣作家。有詩集《七里香》《無怨的青春》。 三毛:台灣當代作家。有散文《撒哈拉的故事》《萬水千山走遍》《不死鳥》。 余秋雨:當代作家、文化史學家、藝術理論家。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筆記》 諶容:當代作家。有中篇《人到中年》《太子村的秘密》《減去十歲》。 路遙:當代作家。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中篇小說《人生》《在困難的日子》《驚心動魄的一幕》。 張潔:當代女作家。有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短篇小說《從森林裡來的孩子》《誰生活得更好》。 蔣子龍:當代作家。有短篇小說《喬廠長上任記》《機電局長的一天》《開拓者》。 劉心武:當代作家。有長篇小說《鍾鼓樓》,短篇小說《班主任》。 史鐵生:當代作家、編劇。有短篇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 舒婷:當代朦朧詩人。有《祖國,我親愛的祖國》《致橡樹》《雙桅船》《流水線》《會唱歌的鳶尾花》。 賈平凹:當代作家。有長篇小說《商州》《浮躁》《廢都》。 韓少功:當代作家。有短篇小說《西望茅草地》《飛躍藍天》。 莫言:當代作家。有中篇小說《紅高粱》,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 顧城:當代朦朧詩人。有詩集《黑眼睛》,小說《英兒》。 王朔:當代作家。有小說《空中小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橡皮人》《頑主》。 來自問問團隊```◆聽風閣◇ ..........如有問題請追問,滿意請五星採納!

Ⅵ 孫犁、劉紹棠、鐵凝、從維熙他們的作品有哪些

孫犁,《荷花澱》
《鐵木前傳》
劉紹棠,創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綠葉》、《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蛾眉》等短篇小說集,《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長篇小說,《我與鄉土文學》,《我的創作生涯》《夜光杯散文精選》等散文短論集
鐵凝,長篇小說《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中篇小說《麥秸垛》、《對面》、《午後懸崖》、《永遠有多遠》、《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短篇小說《哦,香雪》、《孕婦和牛》、《馬路動作》、《安德烈的晚上》
從維熙,長篇小說《北國草》、《斷橋》、《酒魂西行》、《逃犯》、《裸雪》、《龜碑》,以及中篇小說集《驛路折花》、《雪落黃河靜無聲》、《祭紅》、《牽駱駝的人》、《鼻子備忘錄》

Ⅶ 著名作家從維熙逝世,他有哪些代表作

從維熙的主要作品:中篇小說《大牆下的紅玉蘭》《遠去的白帆》《風淚眼》,長篇小說《北國草》,長篇紀實文學《走向混沌》,散文集《歷史,從未這樣》等。從維熙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也曾先後多次獲獎,但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被稱為「共和國歷史的活化石」的文學大家在前天早晨於北京逝世,享年86歲。

八十年代後期, 他被載入英國劍橋編撰的《世界名人錄》和《國際名人傳》。但就是這樣的一位文學大家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讓人很是惋惜,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記住從維熙這個名字,以及他對我國文學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Ⅷ 從維熙的個人生平

1933年出生於河北玉田縣城北代官屯。年輕時曾任教師,後任北京日報記者、編輯。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950年發表處女作《戰場上》。
1953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學校。
1955年出版小說散文集《七月雨》。
1956年至1957年,出版短篇小說集《曙光升起的早晨》和長篇小說《南河春曉》。
1957年反右期間,因其直言被打成右派分子,歷經生活磨難,長達二十年。
1978年重返北京文壇。
1995年《從維熙八卷文集》問世。
2000年作者回眸右派勞改生活的長篇紀實文學《走向混沌》三部曲出版,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熱點內容
重生之做軍嫂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7-24 04:48:11 瀏覽:443
經典網游女主重生小說 發布:2025-07-24 04:42:26 瀏覽:521
經典李信小說 發布:2025-07-24 04:36:20 瀏覽:583
囚寵總裁玩上癮小說 發布:2025-07-24 04:34:27 瀏覽:108
霸道總裁by小說 發布:2025-07-24 04:26:57 瀏覽:242
人性極致的經典小說 發布:2025-07-24 04:13:17 瀏覽:922
小說短篇地鐵 發布:2025-07-24 04:00:06 瀏覽:502
身體交換游戲一類的小說 發布:2025-07-24 03:32:37 瀏覽:564
重生之虛榮小說 發布:2025-07-24 03:32:33 瀏覽:615
戰皇小說最新章 發布:2025-07-24 03:29:37 瀏覽: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