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亞當短篇小說

亞當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4-20 12:33:03

A. 伯爾的小說都有哪些

伯爾的小說創作,從1947至1951年,主要取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火車正點》(1949)、長篇小說《亞當,你到過哪裡》(1951)和短篇小說集《流浪人,你若來斯巴……》(1950)等。

B. 亨利亞當是誰

亨利·亞當是馬克·吐溫著名小說《百萬英鎊》的男主人公

《百萬英鎊》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中短篇小說,發表於1893年。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辦事員美國小夥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

倫敦的兩位富翁兄弟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大鈔借給亨利,看他在一個月內如何收場。一個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僅沒有餓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

並且贏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文章以其略帶誇張的藝術手法再現大師小說中諷刺與幽默,揭露了20世紀初英國社會的拜金主義思想。

(2)亞當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小說《百萬英鎊》男主角亨利·亞當,恰是馬克·吐溫的真實寫照,在內華達州,馬克·吐溫曾是弗吉尼亞城中的一名記者,在淘金熱下,馬克·吐溫將自己的所有積蓄。

甚至全部稿酬都投入到了購買白銀礦山的股票中。隨著股票的快速上漲,他不再從事新聞記者的工作。來到舊金山過起了奢華的生活。

但突然有一天,和20世紀末那場互聯網泡沫一樣,市場對白銀股票的狂熱消失了,股價飛流直下。馬克·吐溫就和《百萬英鎊》中的那個年輕人一樣。

變得身無分文,甚至接近破產。迫於生計,馬克·吐溫只能重操舊業。為了償還債務,他被迫繼續工作,並留下《百萬英鎊》等文學作品。

作者介紹:

馬克·吐溫於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佛羅里達的鄉村的貧窮律師家庭。他是家中7個小孩的第6個小孩。他只有兩個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過後倖存下來。

他的那兩個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奧利安·克列門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 1897年12月11日)和姊姊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 1904年8月31日)。

他的父親是當地的律師,收入微薄,家境拮據。小塞繆爾上學時就不得不打工。他十二歲那年父親去世,從此開始了獨立的勞動生活,先在印刷所學徒,當過送報人和排字工。

後來又在密西西比河上當水手和舵手。兒時生活的貧窮和長期的勞動生涯,不但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累積了素材,更鑄就了一顆正義的心。

他的母親瑪格麗特(Margaret)在他四歲時死去,而他的哥哥本傑明(Benjamin)(1832年6月8日 - 1842年5月12日)在三年後亦死去了。

他的另一個哥哥Pleasant(1828年 - 1829年)只活到吐溫出生前三個月。繼這班年齡較馬克·吐溫大的兄弟姊妹之後,吐溫又有一個弟弟亨利·克列門斯(1838年7月13日 - 1858年6月21日)。

在吐溫4歲時,他們一家遷往密蘇里州漢尼拔(Hannibal)的一個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這就成為了他後來的著作《湯姆·索亞歷險記》和《頑童流浪記》中聖彼得堡的城市的靈感。

那時,密蘇里州是聯邦的奴隸州,而年輕的吐溫開始了解奴隸制,這成為了往後在他的歷險小說中的主題。

馬克·吐溫又是著名的幽默諷刺作家,他的幽默諷刺風格別具特色。魯迅評價馬克·吐溫「成了幽默家,是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著哀怨,含著諷刺,則是不甘於這樣的緣故了。」

馬克·吐溫自己則說:「不能一味逗樂,要有更高的理想。」 馬克·吐溫的幽默諷刺不僅僅是嘲笑人類的弱點,而是以誇張手法,將它放大了給人看,希望人類變得更完美、更理想。

C. 百萬英鎊簡介是什麼

簡介

《百萬英鎊》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中短篇小說,發表於1893年。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辦事員美國小夥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倫敦的兩位富翁兄弟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大鈔借給亨利,看他在一個月內如何收場。一個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僅沒有餓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並且贏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文章以其略帶誇張的藝術手法再現大師小說中諷刺與幽默,揭露了20世紀初英國社會的拜金主義思想。

創作背景

小說《百萬英鎊》中的那個年輕人,恰是馬克·吐溫的真實寫照,他在美國內華達州「淘金熱」股票泡沫中的經歷,堪稱屢戰屢敗,屢炒屢輸,最終只能「不做那沒影兒的發財夢,死心塌地奔自己的前程」。

在內華達州,馬克·吐溫曾是弗吉尼亞城中的一名記者,這座城市也是內華達州盛產黃金、白銀的地區。在「淘金熱」下,馬克·吐溫也未能免俗,而且他對傳言和新的機會都十分敏感。當時,不少已經發現了黃金、白銀礦山的礦主們正在紐約城出售他們的股票,以籌集資金,於是馬克·吐溫將自己的所有積蓄,甚至全部稿酬都投入到了購買白銀礦山的股票中。

在購買之初,作為一名新聞記者,馬克·吐溫的耳目相當靈敏。他長期看好黃金、白銀的走勢,但他同時告訴自己,只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之一,就應該賣出股票:或市值達到10萬美元(這在當時是筆巨款),或內華達州選民批准了州憲法,馬克·吐溫認為這將損害白銀礦山的長期價值。

隨著股票的快速上漲,很快,馬克·吐溫便「退休」了,他不再從事新聞記者的工作。看著節節攀升的股價,他覺得自己非常富有,且十分滿足,於是他來到舊金山,過起了奢華的生活。

馬克·吐溫「愛」上了自己的股票,並很享受股票上漲的感覺。甚至在內華達變成一個州並通過州憲法後,馬克·吐溫依舊持有著他的股票,這恰恰和他的計劃完全相反。但突然有一天,和20世紀末那場互聯網泡沫一樣,市場對白銀股票的狂熱消失了,股價飛流直下,馬克·吐溫就和《百萬英鎊》中的那個年輕人一樣,變得身無分文,甚至接近破產。

迫於生計,馬克·吐溫只能重操舊業。為了償還債務,他被迫繼續工作,並留下《百萬英鎊》等文學作品。

D. 外國短篇小說家有哪些

《麥琪的禮物》、《警察和贊美詩》、《最後一片藤葉》》、《愛的奉獻》、《帶傢具的出租屋》、《生活的陀螺》,《改邪歸正》、《一位幽默家的自白》

E. 《百萬英鎊》這本書主要講的什麼內容

百萬英鎊

經典名著

《百萬英鎊》是馬克·吐溫的一篇有名的小說,描繪了美國的一個小辦事員出海遊玩,迷失方向後,幸遇救,隨船來到英國倫敦。他身無分文,舉目無親,兩個富有的兄弟給了他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並以他在三十天內憑這張百萬英鎊的鈔票能否活下去而打賭。在小說的結尾,小人物不僅活過了三十天,並且利用這張百萬英鎊發了一筆財,還獲得了一位小姐的芳心。小說通過小辦事員的種種「歷險」嘲弄了金錢在資產階級社會叱吒風雲、呼風喚雨的作用。

作者用漫畫筆法勾勒了不同人物在「百萬英鎊」面前的種種丑態,幽默滑稽,趣味橫生,就如同一幅世態諷刺畫,令人忍俊不禁。

故事梗概
[編輯本段]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初的英國。一對富豪兄弟用一張面值百萬英鎊的現鈔打賭,看這張鈔票究竟會給人帶來無盡的財富還是只是一張一文不值的「小紙片」。
很快,從美國來的亞當進入了富豪兄弟的視線。這個人的船在海上觸礁沉沒,他靠給其他船隻做工來抵押船票才到了英國。現在他身無分文、飢餓難忍,這樣一個窮人是再適合不過的人選了。於是亞當被請進了富豪家中。
富豪兄弟給了亞當百萬鈔票,並和他約定在一個月的時間里,亞當可以任意使用。但一個月後他必須把鈔票原樣不動地還給富豪,這樣他可以得到富豪們為他提供的任何一份他想從事的工作。亞當糊里糊塗地接受了約定。
亞當無論去吃飯、購買服裝都會因衣衫襤褸遭到人們的白眼。但當他拿出這張鈔票時,人們不但向他大獻殷勤,甚至連相關的費用都可以減免,因為在他們看來亞當是富豪,而且根本沒有人可以給一張百萬面值的鈔票找零。
很快報紙上刊登出美國一位有著著裝怪癖的百萬富翁光臨英國的消息,一時間亞當成為上流社會的焦點,無論是公爵、富商都以和亞當交際為榮,年輕姑娘們更是為了吸引亞當的注意而彼此間爭風吃醋,亞當成為英國盡人皆知的人物。
但很快亞當陷入困境中。先是他欠下的債越來越多,之後飯店服務員和他開玩笑,將百萬鈔票藏了起來,瞬間股市大跌,人們相傳亞當是騙子,要債的人擠滿了整個飯店……
好在一個月的期限終於到了,亞當如釋重負地將鈔票還給了富豪兄弟。但亞當並沒有接受他們為他安排工作,因為經歷了大起大落,亞當早已厭倦了人們對金錢的追逐。盡管失去了金錢,但他卻得到了許多。

書評
[編輯本段]
馬克吐溫著的短篇小說《百萬英鎊》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文章對「金錢就是一切」「金錢是萬能的」的想法進行了諷刺,揭穿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丑惡面容。 《百萬英鎊》是講一個貧窮、誠實的人,也就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收到了一對兄弟的信,信裡面送給了他一百萬英鎊。原來這對兄弟打了一個賭,賭如果一個貧窮、誠實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萬英鎊,他會有怎樣的結果?哥哥認為他會餓死,因為他無法證明這些錢是他自己的,會受到別人的懷疑,連銀行都不會讓他存錢。弟弟則認為他會過得很好,於是他們兄弟倆將一百萬英鎊的支票借給了這個貧窮的人,並出國呆了三十天。沒想到在這段時間內,人們對這位突然暴富的罕見富翁,竟拚命地拉攏他,從免費吃飯,買衣服,到免費住宿,一個個像乞丐一樣討好他,並不斷提高他的社會地位,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還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萬英鎊的銀行利息,最後還從兩兄弟那兒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過著非常非常幸福的生活。 看到這兒,我很羨慕這位如此「幸運」的主人公,但同時我又想:人們之所以討好他,不就是因為當時人們太看重金錢了嗎?拜金主義是可恥的,不勞而獲更不應該!金錢不是萬能的,世界上還有許多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F. 百萬英鎊亨利·亞當人物特點

馬克吐溫《百萬英鎊》中的亨利·亞當一開始是個善良誠實的人,但後來受到金錢的誘惑,變得貪婪拜金。

1、善良、誠實:

當亨利剛打開百萬富翁的信封,發現裡面有百萬大鈔時,他首先想到他們是弄錯了。然後他跑去百萬富翁家還大鈔。但當亨利從僕人那裡知道一切不會有問題時,他更擔心這天上掉下來的錢。他擔心百萬富翁會著急。他害怕警察會抓他。這時的亨利是貧窮但誠實的。

2、虛榮、貪財

後來,亨利因為不屬於他的錢而生活質量大大得到了改善。亨利開始受到人們的尊敬和重視。並且他受到百萬富翁的青睞,娶了他的女兒為妻。亨利的內心也變了。

這個變化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他從誠實到還別人的錢,再到享受金錢帶來的一切,亨利內心也在糾結。與此同時,恐懼侵蝕了他,他害怕自己的秘密會被暴露出來。

小說以亨利細致的心理描寫,一步步描繪了亨利的變化,從一開始的誠實到一步步的深陷人性的丑惡面。這種逐漸刻畫,使故事得以合理、自然地發展,使讀者更好地接受情節的發展。更形象地說明了拜金主義對人們價值觀的逐漸改變。

(6)亞當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百萬英鎊》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中短篇小說,發表於1893年。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辦事員美國小夥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

倫敦的兩位富翁兄弟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大鈔借給亨利,看他在一個月內如何收場。一個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僅沒有餓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並且贏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文章以其略帶誇張的藝術手法再現大師小說中諷刺與幽默,揭露了20世紀初英國社會的拜金主義思想。

《百萬英鎊》中作者用漫畫筆法勾勒了不同人物在「百萬英鎊」面前的種種丑態,幽默滑稽,就如同一幅世態諷刺畫,生動的表現了小市民的見聞,令人忍俊不禁。

這部小說有一個很明顯的主題即對拜金主義的批判,此外作者還揭露了當時存在於英國社會中的種種滑稽荒誕的現象。

有評論者認為《百萬英鎊》不過兩萬來字,但作者將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在金錢面前的丑態刻畫得惟妙惟肖;把金錢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污染乃至人性的歪曲勾勒得入水三分。

G. 小說《在橋邊》的作者是誰

海因里希·伯爾(1917——1985)是德國小說家。他生於科隆一個雕刻匠家庭,中學畢業後當過書店學徒。1939年進入科隆大學學習文學,不久被征入伍。戰後當過木匠和統計員,後成為專業作家,197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伯爾的文學活動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1946到1952年,他先後發表了中篇小說《列車正點到 達》(1949)、長 篇小說《亞當,你曾在哪裡?》以及短篇小說《飛刀藝人》(1948)、《敗家子》(1951)等。這些作品主要取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揭露法西斯戰爭的罪惡,反映德國人民的苦難,基調灰暗、抑鬱。 1953至1965年,伯爾的創作主題從批判戰爭轉為批判戰後的西德社會,小商販、小職員、孤兒寡婦等小人物的社會遭遇成了他作品的主要內容。代表作有《一聲沒吭》(1953)、《九點半鍾的檯球》(1959)、《小丑之見》(1963)等。 七十年代,伯爾連續發表了《萊尼和他們》(1971)、《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勃羅姆》(1974)和《監護》(1979)三部重要作品,通過小人物的不幸遭遇,展現德國戰前、戰爭年代以及當前人們的生活風貌,揭露西德社會的弊端,使其文學成就達到了新的高峰。 戰爭生活的經歷和對下層人民境遇的體驗,使伯爾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中篇小說《火車正點到達》(1949)、短篇小說集《流浪者,你若來到斯巴……》(1950)和長篇小說《亞當,你到過哪裡?》(1951)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它們取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揭露和批判法西斯戰爭的罪惡以及戰爭給人民造成的災難。此後,作家的筆觸向現實生活延伸,長篇小說《一聲不吭》(1953)和《無主之屋》(1954)主要寫「小人物」在戰後的艱難境遇和壓抑心態,抨擊社會的不公正現象,並提醒人們警惕軍國主義的復活。長篇小說《檯球在九點半開始》(1959)通過一個萊茵世家三代人修建、炸毀和重建聖安東修道院的故事,反映了半個世紀的德國歷史,鞭笞了趨炎附勢的小人,告誡人們要以實際行動來遏止法西斯勢力。1963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小丑之見》標志著作家創作的新階段。它採用倒敘手法,以一個小丑的眼光來進行觀察,對社會的政治、宗教、法律和倫理、道德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進入70年代,伯爾的創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女士及眾生相》(又譯《萊尼和他們》,1971),描寫一個善良、正直的勞動婦女在社會上受到的種種迫害。小說人物眾多,情節復雜,時空變化急劇,顯示了作家深厚的藝術功力。中篇小說《喪失名譽的卡塔琳娜·勃羅姆》(1974)和長篇小說《保護網下》(1979)是兩部題材相關聯的小說。前者寫一位下層女子遭受傳播媒介的造謠中傷和誹謗侮辱,揭露了新聞界的黑暗和警方的不公正;後者進一步揭露在「福利社會」平靜的表層下所潛伏的深刻危機。 伯爾一貫主張作家應關注現實,干預生活。他的作品大多針砭時弊、暴露黑暗和批判現狀。在藝術技巧上,他言簡意賅,善於用直觀的手法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往往在冷靜、朴實的白描中注入強烈的誇張,藉以渲染氣氛並進行諷刺,還吸取了蒙太奇、內心獨白、閃回、聯想、象徵、紀實等現代表現手段,形成獨特的風格。其他作品還有中篇小說《一次出差的終結》和長篇小說《河流風光前的女人》等。

H. 尼克·亞當故事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是指海明威的小說吧。有評論說尼克是海明威對自己的代稱。是短篇集,每個故事內容不同。海明威的短篇故事性不是很強,更像敘事散文,但馬爾克斯。加西亞的評論很傳神:「直擊心靈的文字」。想要知道的話,去讀書吧。

I. 急求反映一戰和二戰的短篇小說5篇

海因里希•伯爾(1917—1985),出生於德國科隆市,誕生在一戰期間,二戰爆發,伯爾被征入法西斯軍隊服役,先後在法國、前蘇聯、羅馬尼亞作戰,1945年被俘,同年12月獲釋,返回科隆。1947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1951年開始成為專業作家,他希望通過小說使人們從恐怖的戰爭中認識過去,清算歷史,在痛苦的回憶中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他的成名作是出版於1949的中篇小說《火車正點》,伯爾認為「戰爭是無聊的」,不管什麼樣的戰爭,它只能給人們帶來死亡,因此他把戰爭歸結為一種可怕的自然現象,人類失去理智的產物。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說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年),長篇小說《亞當,你到哪裡去了?》等。它們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戰爭,以被迫充當炮灰的普遍德國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國人民的苦難。這些作品的基調灰暗、抑鬱,把戰爭渲染成一場抽象的人與命運的搏鬥,結果是人的毀滅。20世紀70年代,伯爾的創作出現了新的高峰,1972年因「他對時代的廣闊視野、結合典型的靈敏技巧和對復興德國文學作出了貢獻」,獲諾貝爾文學獎。中篇小說《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勃羅姆》(1974年)為其贏得了世界聲譽。

J. 短篇小說集的目錄

前言
第一卷艱難的田園詩
大魚,小魚(1950)
一個下午,亞當(1947)
裝螃蟹的船(1947)
被施了魔的花園(1948)
人們中沒有一個知道這事(1950)
好游戲玩不長(1952)
去指揮部(1945)
烏鴉最後來(1946)
在路上的害怕(1946)
雷區(1946)
三個人中的一個仍活著(1947)
牲口林(1948)
不可信的村莊(1953)
一家糕點店的盜竊案(1946)
像狗一樣睡覺(1947)
你這樣下去就不錯(1947)
美元和老妓女(1947)
一張過渡床(1949)
貓和警察(1948)
城市裡的蘑菇(1952)
市政府的鴿子(1952)
飯盒(1952)
黃蜂療法(1953)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1953)
好空氣(1953)
毒兔子(1954)
和奶牛們的旅行(1954)
長椅(1955)
月亮與Gnac(1956)
車間里的母雞(1954)
數字之夜(1958)
帕烏拉提姆太太(1958)
第二卷 艱難的記憶
荒地上的男人(1946)
巴尼亞思科兄弟(1946)
主人的眼睛(1947)
懶漢兒子(1948)
與一個牧羊人共進午餐(1948)
進入戰爭(1953)
青年先鋒隊員在芒通(1953)
國家防空聯合會的晚上(1953)
第三卷 艱難的愛情
一個士兵的奇遇(1949)
一個海水浴者的奇遇(1951)
一個職員的奇遇(1953)
一個近視眼的奇遇(1958)
一個讀者的奇遇(1958)
一個妻子的奇遇(1958)
一個旅客的奇遇(1957)
一對夫妻的奇遇(1958)
一個詩人的奇遇(1958)
第四卷 艱難的生活
阿根廷螞蟻(1952)
房產投機(1957)
煙雲(1958)

熱點內容
言情小說十大巨頭排行榜 發布:2025-05-04 10:21:06 瀏覽:75
銀河流星雨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04 10:21:05 瀏覽:26
雙世寵妃的結局是小說的那章 發布:2025-05-04 10:14:44 瀏覽:640
女主嬌羞霸道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5-04 10:05:14 瀏覽:53
安琪言情小說極度世家系列 發布:2025-05-04 09:49:02 瀏覽:356
魏承澤小說全文免費閱讀大結局 發布:2025-05-04 09:37:15 瀏覽:33
總裁的蜜汁甜妻的完結短篇小說 發布:2025-05-04 09:34:09 瀏覽:215
夏玄雪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5-04 09:31:00 瀏覽:947
權力的游戲小說中文在線閱讀 發布:2025-05-04 09:29:35 瀏覽:815
經典游戲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4 09:27:37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