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短篇小說
❶ 李漢榮的著名作品有哪些 急需!!!!!!!!
李漢榮的代表作有:《駛向星空》,《母親》,《想像李白》,《與天地精神往來》。
李漢榮多年來寫作詩歌約3000餘首,散文2000餘篇,中短小說30餘篇。是著名詩人、散文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李漢榮多篇散文詩歌佳作入選全國及山東、上海等省市中學語文教科書。其中散文《山中訪友》還被選入了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學期的第一課。另外一篇《外婆的手紋》也被選入初中語文八年級第二學期的生命的沉思單元。
(1)放牛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李漢榮作品的藝術特色十分鮮明,即奇特的想像和詩意的表達;而這也正是解答李漢榮作品藝術特色最重要的一把鑰匙。李漢榮作品充滿哲理,抒情意味很濃,鍾情於對大自然最精彩的描述,筆下的春天、雨季純然一幅幅清晰的畫面,將悟性和思考融合在優美的文字之中,給人以清新明麗的藝術享受。
李漢榮的《越來越接近精神的天空》《采葯人》《品茶》《溪水》《詩意和美感的源泉》《月光下的探訪》《轉身》等多篇文章被作為高考及中考課外現代文閱讀題材料。
他的《南山》、《老屋》、《放牛》、《外婆的手紋》、《一碗清水》、《回憶父親》、《對中醫的一知半解》、《父親和他用過的農具》、《山中訪友》、《夢回唐朝》、《購物記》等散文系列組章於詩意的抒寫中顯出細節的清晰、充實,情思的深摯、感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漢榮
❷ 小孩放牛寫一篇短文
小時候,家裡有頭老牛。
我從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騎牛、放牛。雖然是丫頭,和牛的交情也是匪淺的,不過在鄉里丫頭放牛倒也是非常自然和普遍的。第一次上牛背是從牛頭爬上去的,那時候個子挺小,因為是自家的牛,沒有感覺害怕,老牛也認人的,爬上牛頭後,老牛把脖子向上抬起,我扒著牛脖子順著牛脊就爬上去了,坐在牛背上象得勝的將軍,感覺還真威風。從此,我漸漸喜歡上了騎牛,那時也許是小孩的一種虛榮吧,牛背上的感覺就是威風,坐在牛背上我可以嘲笑我的那些小朋友們:嘿,膽小鬼。我甚至嘲笑大我6歲的姐姐,因為她從來沒爬上過牛背。正因為如此,休假時放牛的任務是非我莫屬了。
放牛的時間基本選擇在下午3點左右,日頭不太毒了出門。一頂草帽就是全身的裝備了,趕牛鞭都不需要。別看牛是龐然大物,但自家的老牛卻是非常溫順,把牽牛的繩稍為緊一緊它知道要停了;用繩輕輕在牛背上拍兩下,它知道要前進了。把牛繩向右邊拽兩下,它知道要向右轉彎,(牛繩都是系在牛鼻子右邊的。)它的溫順有時真讓我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我總是非常盡責地尋找一些草兒比較肥的地方讓老牛飽餐。我的家鄉有大片大片廣闊的原野,在田梗與田梗之間有許多除水的小溝,而這些小溝里的草總是生長的極其茂盛,再生能力也特強。老牛吃得挺開心也挺仔細,之所以說它吃的開心那是我當時想的,因為老牛吃草的時候從來不抬頭也不東張西望。我騎在牛背上可以悠閑地看我喜歡的小人書(那時因為看的東西少,小人書是百看不厭的。),吃著阿婆做的老面饃饃,心裡真是噴香啊。時間漸漸地過了,太陽在地平線邊緣成了一輪紅的有點耀眼的大圓盤,老牛的吃興也減了,時不時地會抬起頭看著遠方,好象傾聽著什麼的模樣,我和老牛都知道該回家了。看著老牛右邊已經飽滿的肚子,我有一種成就感。在和老牛相處的這個下午和以後的許許多多個下午,我和老牛是同伴也是朋友。天大地大,在那廣袤的一片綠的包圍中只有我和老牛,我感覺是快樂和幸福的。我相信那個時候老牛也是快樂的吧。
人一生的記憶中存儲的畫面是有限的,但我現在卻分明地看到那雙溫順的牛眼和牛背上曾經孩童的我。想念老牛。
❸ 歐亨利短篇小說
歐·亨利
真實姓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
筆 名:歐·亨利(O.Henry)
生卒年代:1862-1910
職 稱: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短篇小說大師之一。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
1862年9月11日,美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之一歐·亨利(O.Henry)出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個小鎮。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出身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一個醫師家庭。父親是醫生。15歲在叔父的葯房裡當學徒。五年後去得克薩斯州一個牧場放牛。1884年後做過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和銀行出納員。1896年,銀行發現缺少一小筆款子,歐·亨利因涉嫌被傳訊。他卻取道新奧爾良去拉丁美洲避難。1897年,回國探望妻子,因而被捕,判處5年徒刑。在獄中曾擔任葯劑師,並開始以歐·亨利為筆名寫作短篇小說,於《麥克呂爾》雜志發表。1901年,因「行為良好」提前獲釋,來到紐約專事寫作。
他的一生富於傳奇性,當過葯房學徒、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當銀行出納員時,因銀行短缺了一筆現金,為避免審訊,離家流亡中美的宏都拉斯。後因回家探視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獄,並在監獄醫務室任葯劑師。他在銀行工作時,曾有過寫作的經歷,擔任監獄醫務室的葯劑師後開始認真寫作。1901年提前獲釋後,遷居紐約,專門從事寫作。
歐·亨利創作的短篇小說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與國王》(1904)、《四百萬》(1906)、《西部之心》(1907)、《市聲》(1908)、《滾石》(1913)等集子,其中以描寫紐約曼哈頓市民生活的作品為最著名。他把那兒的街道、小飯館、破舊的公寓的氣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頓的桂冠詩人」之稱。他曾以騙子的生活為題材,寫了不少短篇小說。作者企圖表明道貌岸然的上流社會里,有不少人就是高級的騙子,成功的騙子。歐·亨利對社會與人生的觀察和分析並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較淺薄,但他一生困頓,常與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別出心裁的藝術手法表現他們復雜的感情。因此,他最出色的短篇小說如《愛的犧牲》(A Service of Love)、《警察與贊美詩》(The Cop and the Anthem)、《帶傢具出租的房間》(The Furnished Room)、《麥琪的禮物》(The Gift of the Magi)、《最後一片藤葉》(The Last Leaf)等都可列入世界優秀短篇小說之中。
歐·亨利善於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贊美詩》、《帶傢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藤葉》等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
從藝術手法上看,歐·亨利善於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於哲理的戲劇性場景,用漫畫般的筆觸勾勒出人物的特點。作品情節的發展較快,在結尾時突然出現一個意料不到的結局,使讀者驚愕之餘,不能不承認故事合情合理,進而贊嘆作者構思的巧妙。他的文字生動活潑,善於利用雙關語、訛音、諧音和舊典新意,妙趣橫生。他還以准確的細節描寫,製造與再現氣氛。特別是大都會夜生活的氣氛。
在紐約,由於大量佳作出版,他名利雙收。他不僅揮霍無度,而且好賭,好酒貪杯。寫作的勞累與生活的無節制使他的身體受到嚴重損傷。1907年,歐·亨利再婚。可惜,第二次婚姻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幸福可言。1910年6月3日,他病倒了。兩天後,即6月5日,與世長辭,死於肝硬化,年僅48歲。
❹ 《斑羚飛渡》《華南虎》《馬》的作者簡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1952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慈溪。1969年初中畢業赴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會捉魚、會蓋房、會犁田、會栽秧。當過水電站民工、山村教師、新聞從業員。在雲南邊疆生活了十八年。1984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已出版500多萬字作品。所著動物小說作品還多次被收錄進中學語言語教材,如《臉色蒼白的夥伴》《斑羚飛渡》《相思鳥的愛情》等。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
《華南虎》作者牛漢,原名史成漢,1923年生,山西定襄縣人。40年代開始詩歌創作,是「七月」詩派的重要成員。已出版詩集《彩色的生活》、《祖國》、《愛與歌》、《溫泉》、《海上蝴蝶》及自選集《蚯蚓和羽毛》等。牛漢在「文革」期間,詩從悲憤的心靈里突然升起,寫下了不少詩作。這些作品,「為我們留下了一個時代的痛苦而崇高的精神面貌」。牛漢詩作雖為數不多,卻能「寫出一點生氣」,構思亦很精巧。
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用40年的時間寫了36卷的巨著《自然史》。
❺ 張愛玲《牛》全文賞析
賞析:
《牛》是張愛玲在中學時發表的短篇小說,總共才不過幾百字。在這部小說里,張愛玲從她高貴的身世、生活中俯下身來,從她的女性世界裡走出來,視點落到了農民身上,開始關注農民的疾苦,表現了她「冷艷」面紗下有著些許的溫情脈脈。
中國的農民歷代處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創造著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財富,卻又受到人們普遍的俯視,他們的辛苦、他們的痛苦、他們的疾苦,非親歷不能祥述。
在張愛玲的小說《牛》里,我們看到了張愛玲對農民生活的關注,看到了牛一般生活著的三十年代中國農民生命的無力掙扎。作為短篇小說,《牛》的故事情節很簡短:因為自家的「會吃會做的壯牛」「活活給牽走了」,祿興家的田到了農耕時節也無法耕種。於是祿興賣掉家中僅有的兩只小雞去租鄰居蔣天貴的牛。
豈料牛欺生,被鞭抽急了起了性子,活活把祿興頂死了。為了生存,生命做過掙扎,但這掙扎在現實面前多麼無力,以慘敗告終。張愛玲《牛》的故事情節:祿興牽走了家裡的牛、拿走了銀簪子、帶走了小雞,而這些全是他女人的;最後祿興死了,家裡窮困萬分,女人在悲痛凄苦中哭泣。
(5)放牛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牛》是文集上的開篇之作,在那個荒唐的年代,祿興和祿興娘子是如此謙卑的無力的存在,雨後的傍晚,是只剩下心酸,牛欄空寂的回盪出寂寞與悲哀,小黃雞步態蹣跚,只好不作聲啊,這無言的沉默,可心卻是看得雪亮。
生存是如此艱難,好不得不做出退讓,這致命的賭注就賠上了祿興夫婦所有的想望,要不傾家盪產,要不就走向死亡,時間呵,卻總免不了走向淪亡,鞭子打在身上,「牛啊,你這雜種畜生,任誰都欺負我,你也一樣,單單欺負你老子……」路上,牛的有意玩笑,祿興破口大罵傾瀉這著這現世的昏聵與荒唐。
作者: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作品主要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❻ 外國三大短篇小說家他們的代表作品是什麼能不能說說他們的具體介紹呢
(1)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2)契可夫
十世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歐.亨利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曾被誣告罪入獄三年。後遷居紐約,專事寫作,他幾乎每周寫一篇短篇小說,供報刊發表。他一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對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虛偽的道德給予揭露和諷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等。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而能被稱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只有莫泊桑。
❼ 莫言《枯河》全文
原文:
一輪巨大的水淋淋的鮮紅月亮從村莊東邊暮色蒼茫的原野上升起來時,村子裡彌漫的煙霧愈加厚重,並且似乎都染上了月亮的那種凄艷的紅色。這時太陽剛剛落下來,地平線下還殘留著一大道長長的紫雲。幾顆瘦小的星斗在日月之間暫時地放出蒼白的光芒。村子裡朦朧著一種神秘的氣氛,狗不叫,貓不叫,鵝鴨全是啞巴。
月亮升著,太陽落著,星光熄滅著的時候,一個孩子從一扇半掩的柴門中鑽出來,一鑽出柴門,他立刻化成一個幽靈般的灰影子,輕輕地漂浮起來。他沿著村後的河堤舒緩地漂動著,河堤下枯萎的衰草和焦黃的楊柳落葉喘息般地響著。
他走得很慢,在枯草折腰枯葉破裂的細微聲響中,一跳一跳地上了河堤。在河堤上,他蹲下來,籠罩著他的陰影比他的形體大得多。直到明天早晨他像只青蛙一樣蜷伏在河底的紅薯蔓中長眠不醒時,村裡的人們圍成團看著他,多數人不知道他的歲數,少數人知道他的名字。
而那時,他的父母全都目光呆滯,猶如魚類的眼睛,無法准確地回答鄉親們提出的關於孩子的問題。他是個黑黑瘦瘦,嘴巴很大,鼻樑短促,目光彈性豐富的從來不知道什麼叫生病的男孩子。他攀樹的技能高超。
明天早晨,他要用屁股迎著初升的太陽,臉深深地埋在烏黑的瓜秧里。一群百姓面如荒涼的沙漠,看著他的比身體其他部位的顏色略微淺一些的屁股。這個屁股上布滿傷痕,也布滿陽光,百姓們看著它,好像看著一張明媚的面孔,好像看著我自己。
他蹲在河堤上,把雙手夾在兩個腿彎子里,下巴放在尖削的膝蓋上。他感到自己的心像只水耗子一樣在身體內哧溜哧溜地跑著,有時在喉嚨里,有時在肚子里,有時又跑到四肢上去,體內彷彿有四通八達的鼠洞,像耗子一樣的心臟,可以隨便又輕松地滑動。
月亮持續上升,依然水淋淋的,村莊里向外膨脹著非煙非霧的氣體,氣體一直上升,把所有的房屋罩進下邊,村中央那棵高大的白楊樹把頂梢插進迷濛的氣體里,挺拔的樹干如同傘柄,氣體如傘如笠,也如華蓋如毒蘑菇。
村莊里的所有樹木都瑟縮著,不敢超過白楊樹的高度,白楊樹驕傲地向天里鑽,離地二十米高的枝丫間,有一團亂糟糟的柴棍,柴棍間雜居著喜鵲和烏鴉,它們每天都爭吵不休,如果月光明亮,它們會跟著月亮噪叫。
或許,他在一團陰影的包圍中蹲在河堤上時,曾經有抽泣般的聲音從他乾渴的喉嚨里冒出來,他也許是在回憶剛剛過去的事情。那時候,他穿著一件肥大的褂子,赤著腳,站在白楊樹下。白楊樹前是五間全村唯一的瓦房,瓦房裡的孩子是一個很漂亮的小女孩,漆黑的眼睛像兩粒黑棋子。女孩子對他說:「小虎,你能爬上這棵白楊樹嗎?」父親揮起繩子。
繩子在空中彎彎曲曲地飛舞著,接近他屁股時,則猛然綳直,同時發出清脆的響聲。他哼了一聲,那句罵慣了的話又從牙縫里擠出來。父親連續抽了他四十繩子,他連叫四十句。最後一下,繩子落在他的屁股上時,沒有綳直,彎彎曲曲,有氣無力;他的叫聲也彎彎曲曲,有氣無力,很像痛苦的呻吟。父親把變了色的繩子扔在地上,氣喘吁吁地進了屋。
母親和哥哥也進了屋。母親惱怒地對父親說:「你把我也打死算了,我也不想活了。你把俺娘們全打死算了,活著還趕不上死去利索。都是你那個老糊塗的爹,明知道共產黨要來了,還去買了二十畝兔子不拉屎的澇窪地。劃成一個上中農,一輩兩輩三輩子啦,都這么人不人鬼不鬼地活著。」
哥哥說:「那你當初為什麼要嫁給老中農?有多少貧下中農你不能嫁?」母親放聲慟哭起來,父親也「嗐嗐嗐哈,嗐嗐嗐哈」地哭起來,在父母的哭聲中,那條繩子像蚯蚓一樣扭動著,一會兒扭成麻花,一會兒捲成螺旋圈,他猛一乍汗毛,肌肉縮成塊塊條條,借著這股勁,他站起來,在暮色蒼茫的院子里沉思了幾秒鍾,便跳躍著奔向柴門,從縫隙中鑽了出來……
天亮前,他又一次醒過來,他已沒有力量把頭抬起來,看看蒼白的月亮,看看蒼白的河道。河堤上響著母親的慘叫聲:虎——虎——虎——虎兒啦啦啦啦——我的苦命的孩呀呀呀呀——。這叫聲刺得他尚有知覺的地方發痛發癢,他心裡充滿了報仇雪恨後的歡娛。
他竭盡全力喊了一聲,胸口一陣灼熱,有乾燥的紙片破裂聲在他的感覺中響了一聲,緊接著是難以忍受的寒冷襲來。他甚至聽到自己落進冰窟窿里的響聲,半凝固的冰水僅僅濺起七八塊冰屑,便把他給固定住了。
鮮紅太陽即將升起那一剎那,他被一陣沉重野蠻的歌聲喚醒了。這歌聲如太古森林中呼嘯的狂風,挾帶著枯枝敗葉污泥濁水從乾涸的河道中滾滾而過。狂風過後,是一陣古怪的、緊張的沉默。在這沉默中,太陽冉冉出山,砉然奏起溫暖的音樂,音樂撫摸著他傷痕斑斑的屁股,引燃他腦袋裡的火苗,黃黃的,紅紅的,終於變綠變小,明明暗暗跳動幾下,熄滅。
人們找到他時,他已經死了……他的父母目光呆滯,猶如魚類的眼睛……百姓們面如荒涼的沙漠,看著他布滿陽光的屁股……好像看著一張明媚的面孔,好像看著我自己……
此文出自現代·莫言《枯河》
(7)放牛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莫言短篇小說《枯河》,1985年3月發表於《北京文學》雜志,後來入選高中語文讀本,這篇帶有意識流風格小說是莫言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被譽為《透明的紅蘿卜》的姐妹篇。法國著名漢學家尚德蘭看到這篇小說後,便被」字里行間的恣肆和詩意感動不已「,自此尚德蘭開始關注莫言的文字,並嘗試著向法國人介紹這個來自山東高密的中國鄉土作家。
作者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莫言小學時便經常偷看「閑書」,包括《封神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儒林外史》《青春之歌》《破曉記》《三家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
莫言在小學五年級時因「文化大革命」輟學,在農村勞動長達10年,主要從事農業,種高粱、種棉花、放牛、割草。在文革期間無書可看時,他甚至看《新華字典》,尤其喜歡字典里的生字。後來,莫言靠著《中國通史簡編》這套書度過了文革歲月,接著又背著這套書走出家鄉。
❽ 王二小放牛朗大全簡短幼兒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盪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後來傳唱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跡和獻身精神將永遠鼓舞和激勵我們,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為了紀念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為了學習和發揚王二小的革命精神,我給大家講幾個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生在苦難中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於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沫源縣上庄村,他英勇犧牲是在1941年9月16日,犧牲時年僅13歲。
1939年9月的一天,王二小和幾個小夥伴正在山上放牛,忽聽遠處傳來槍炮聲。他們看到一些逃難的老百姓,推著小車,背著包袱,攙扶著老人,有的婦女還抱著孩子,由北向南走進了上庄。這是怎麼回事呢?
王二小把牛託付給鐵旦,和幾個小夥伴跑進了村子。只聽一個中年難民嚷道:「日本鬼子從張家口往這邊打來了,你們怎麼不跑啊?」
王二小一聽日本鬼子來了,急急忙忙跑回家裡。
王二小的家是什麼樣呢?
原來,他們家不是本村的人,因為窮只得住在庄北一個破奶奶廟里。奶奶菩薩早就拆掉了,屋裡只有一個破土炕和一張破桌子,幾口缸里有點兒雜糧。
二小慌慌張張跑進破廟,一進屋就說:「爹,娘!日本鬼子打過來了,快跑吧!」
二小爹有病,正躺在炕上呻吟著,娘說:「你爹病成這樣,往哪兒跑啊!」爹說:「還不快放牛去,丟了人家的牛,賠得起嗎?」
日本鬼子真的打到上庄來了。
這天,天剛蒙蒙亮,日本鬼子一個中隊開到了上庄村北頭,中隊長橋本拿望遠鏡朝村裡瞅了一會兒,就下令開槍開炮。村裡一下子像開了鍋,子彈、炮彈一起飛進了村。好多房屋被炸塌了,著起了火,哭聲四起。
二小爹正躺在炕上不住地呻吟,二小的哥哥王石頭和二小倆鑽到了破桌子底下。一顆炮彈打來落到破廟的房頂上,掀掉了大半個屋頂。房梁坍了下來,正好砸在二小爹身上,二小娘也被埋在了土裡。二小和哥哥從桌子底下爬出來一看,爹已經斷了氣,趕緊把娘從亂士石里救了出來。
二小爹被砸死了,全家人痛哭流涕。好心的鄰居齊存禮聽到王家的哭聲跑了過來,也難過他說:「別哭了!小日本真狠,不讓老百姓活了。」他知道二小家裡窮,又說:「俺家老爺子有一口棺材,先給你爹用吧!」
齊存禮和王石頭把棺材抬了過來,在奶奶廟後面挖了一個長方形的坑,把二小爹入殮,埋葬了。
二小爹被日本鬼子害死了,二小的哥哥王石頭又被抓去修炮樓。
這天一大早,村長馮進財和日本鬼子中隊長橋本在村子裡抓勞工。村裡的人都恨馮進財,不叫他村長,叫他塌鼻子。塌鼻子村長把橋本領到奶奶廟前。
橋本拍了拍王石頭的肩膀,說:「你的。。。身體。。。好好的。。。修炮樓去!」說著,兩個日本鬼子就把王石頭捆了去。
塌鼻子村長讓兩個村丁把二小家的糧食又搶走了。還把二小家的一根木頭也搬上了車。王石頭被抓去修炮樓,每天背石頭,運木料,修路,砌牆,沒有吃的,累死累活地拼著
命干。
二小媽生著病,心裡惦著石頭:干那麼重的活,不吃東西哪成啊!可是,家裡沒有糧食,只得熬了一罐稀粥,罐口上扣了一個粗碗,裡面放了一點兒小蔥和鹹菜,讓二小給哥哥送去。二小提著粥罐,來到修炮樓的工地。四面拉著鐵絲網,20多個日本鬼子端著槍,手拿皮鞭。
二小找了半天,才看見哥哥和八、九個青年農民,每人背著一塊長方形的石頭,低著頭,彎著腰,一步一步艱難地向炮樓走去。他們汗流滿面,汗水濕透了衣衫。日本鬼子發現誰走得慢,就上去用皮鞭子狠狠地抽打。一個日本鬼子朝王石頭肩上使勁抽了一鞭子。王石頭一個趔趄沒有站穩,石頭掉在了地上。鬼子小隊長又往石頭身上狠抽了十幾鞭子,還用腳踢他。王石頭用力從地上爬起來,心中怒火燃燒。心想:你這個小日本這么狠,今天也讓你看看中國人的厲害。說時遲,那時快,王石頭突然從地上搬起一塊大石頭,走到鬼子小隊長身後,猛地朝他的頭上砸去。鬼子小隊長倒在地上見閻王去了。
王石頭此時像一頭猛牛,大聲喊道:「鄉親們!咱們不給鬼子幹了,快跑啊!」
王二小躲在一棵大樹後面,看見哥哥朝對面山上跑去,日本兵開槍打死了好幾個人。
日本兵把好多民工又抓了回來,繼續修炮樓,二小也被抓了去。日本鬼子對民工看管的更嚴了。
這一天晚上收了工,二小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他走到工地北頭靠鐵絲網的地方坐下來,把罐口上的粗碗拿下來,端起罐子喝玉米粥,就著小蔥和鹹菜。一天沒吃東西了,很快粥喝得差不多了,二小發現罐底還有7個鳥蛋。這是媽媽專門給他拿來的,媽媽一個也沒留。
二小吃了一個鳥蛋,真香啊!他忽然想起,家裡什麼吃的也沒有了,媽媽什麼也不吃,怎麼行呢?想到這兒,二小下決心要逃回家去看看媽媽。
二小一直沒有睡,他在仔細觀察著工地上的動靜。一彎明月升到了半空,繁星滿天。民工們勞累了一天,都東倒西歪地倚著石頭睡著了。十幾個日本鬼子和偽軍背著槍,打著手電筒在工地上巡邏,一個鬼子還牽著一條狼狗。
二小發現鬼子和偽軍巡邏有一定的路線,從工地的一頭到另一頭來回走,走一趟至少有五、六分鍾。這不是一個空擋嗎?
二小趁著鬼子和偽軍走遠了,用一根木棍把鐵絲網撐開,把身子縮成一條扁魚似的鑽了過去。
巡邏的鬼子發現有動靜,立刻打開手電筒,軍犬也奔了過來。敵人開槍了,軍犬狂叫著。二小仗著路熟,鑽過鐵絲網,接連翻了幾個跟斗,滾到了山坡下,抄小路跑回了奶奶廟。
屋裡漆黑,一點地動靜也沒有。二小摸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火柴,把小豆油燈點著
一看,他驚呆了。他看到娘一動不動地躺在炕上,雙眼緊閉著,用手一摸娘的頭和手,冰涼冰涼,不由得痛哭起來。娘是活活餓死的啊!
爹被日本鬼子害死了,哥哥被日本鬼子逼得逃跑了,媽媽又被活活餓死了。二小的心裡對日本鬼子充滿了仇恨。他默默地想,這深化大恨一定要報
奔向解放區
王二小從敵人修炮樓的工地上跑出來以後,鬼子到處抓他。二小在上庄呆不下去了,怎麼辦?
齊存禮叔叔說:「從咱們這兒往南一百多里地,是八路軍的鞏固區,你去找八路軍吧!」二小想到他娘剛去世,為難地說:「俺娘。。。。」話沒說完,齊存禮就說:「你娘的後事,俺幫你辦。」
齊叔叔的兒子鐵旦把一小袋貼餅子放在二小的手上,說:「二小哥,這點兒干糧,你路上吃吧!路遠,多小心。。。。。。」說著,眼淚流了下來。
王二小向娘磕了一個頭,走出了家門。
二小走在狼別溝里,天黑漆漆的,路上凈是大大小小的石頭,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在地。起風了,又下雨了。二小摔倒,又爬起來,他找來一根樹枝拄著。走著走著,二小聽到了狼的嚎叫聲,兩條惡狼緊緊地追著他。他想起爹的話,看見狼不能跑,你跑他就追,你蹲下來拿塊石頭,狼就不敢過來了。想到這兒,二小蹲下拾起兩塊石頭扔向了狼,狼果然跑掉了。
王二小在漆黑的山路上跌跌撞撞地走著,忽然覺得肚子餓了。他掏出一個貼餅子,一邊走一邊吃著,肚子好受多了。這時候,日本鬼子的巡邏隊過來了。5輛摩托車,「轟隆隆」的響聲越來越大,車上還架著機槍,閃亮著車燈。二小趕緊躲到一個山洞裡。
山洞裡冷颼颼的,還滴著水,二小想睡也沒法睡,只好來回蹦達暖暖身子。天亮了,二小不敢在大路上走,等到天黑才繼續趕路。秋雨又下了起來,秋風一陣陣刮著,二小頂風冒雨,咬著嘴唇向前走。他心裡恨透了日本鬼子。
走著走著,他遠遠看見不遠處的一個山頭上亮著燈光,前邊有人家。他已經非常疲乏了,但是燈光又給了他希望。他奔著亮光,艱難地來到一座茅屋旁,輕輕地敲了幾下門。沒有動靜,二小耐心地站在門外。過了一會兒,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開開了門,吃驚地說:「哎喲,孩子,你咋弄成這個樣子?」
二小難過地說:「爺爺,我是上庄人,爹娘都被鬼子害死了,哥哥被抓去修炮樓也不知跑哪兒去了,鬼子還要抓俺,俺沒處。。。。。。」
老人趕緊把二小拉進屋,說:「快脫了衣服洗一洗吧!」
屋裡收拾得挺干凈,牆上掛著一支獵槍,還有兔皮、狼皮、狐皮。老人看樣子是一位獵人。
二小洗完澡,換上乾衣服,挺舒服。這時候,天快亮了,老人端來了熱粥、窩窩頭。吃完了飯,老人問二小:「孩子,你叫啥名字?要上哪兒去啊?」
二小說:「俺叫王二小。俺要去找八路軍,為俺爹娘報仇!」
老人說:「找八路軍,還有一百多里地哪!先睡一覺,天黑再走!」
王二小美美睡了一大覺,直到天黑。
二小要上路了,老人拿出一些窩頭、兔肉,讓二小路上吃。二小心裡感到暖融融的,說:「老爺爺,謝謝您了!」
老人笑了笑,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俺兒子也是八路軍。日後,你打鬼子立了功,俺老漢還要給你慶功呢!」
二小背上包袱,在夜色中上路了。
一路上刮著風,還下著雨,二小也看不清路,不知摔了多少跟頭,渾身是泥,兩腿無力.他感冒發燒了。一不小心踩著一塊石塊,摔倒在地上,再也沒力氣爬起來了。二小己經來到了狼牙口村的街上,都半夜了。
狼牙口村的農會主任高林山開完會回家,發現街邊躺著一個孩子,已經昏迷不醒了。他趕緊把孩子抱回家,讓妻子去熬了一碗薑糖水。高林山給二小脫下濕衣服,替他洗了身子,換上乾衣服。妻子端來了薑糖水,二小咕通通就喝了,瞪著眼睛問:「這是什麼地方啊?」高林山告訴二小:「這里是二區南馬庄鄉狼牙口村。你淋雨暈倒在街上,俺把你抱回來,可醒過來了。孩子,你叫啥名兒,從哪兒來啊?」
二小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眼淚也流了下來。過了一會兒,二小才說:「俺家在六區上庄。鬼子打死俺爹,餓死俺娘,抓走俺哥,又要抓俺。。。。。。」二小難過得說不下去了。
高林山安慰二小說:「孩子,你別愁,這里是鞏固區,俺們農會會照顧你。你在上庄幹些啥營生啊?」
二小回答說:「俺給地主放牛。」
高林山說:「那好,俺家有牛,村裡還有六、七戶有牛,你就放牛吧。」
從此,二小就為這六、七戶人家放牛。輪流在各家吃飯睡覺。二小放牛挺認真,大家對他也挺好,還送他衣服、鞋襪。
參加兒童團
一晃,王二小在狼牙口村已經好幾個月了,生活得很好。這里和上庄不一樣,上庄是敵占區,這里是八路軍的鞏固區。特別是,這里不僅有八路軍、民兵隊,還有兒童團。
這天,天快黑了。王二小放牛回村,看見村邊大槐樹下,兒童團長雷娃正在領著兒童團員練操。兒童團員們個個精神抖擻,有的戴著八路軍軍帽,有的用木棍或秫秸桿當槍,有的腰裡還扎著一條;舊皮帶。他們還高聲唱著《兒童團團歌》:
我們是兒童團員,
我們為抗日站崗。
手握著紅樓槍呀,
哪怕那個風雨狂。
你要想過路么?
請你拿出路條!
二小聽著聽著,心裡不覺有點地難受。人家兒童團員多神氣呀,自己來了幾個月了,就整天放牛。。。。。。
回到高主任家裡,二小還是悶悶不樂。高林山看二小這樣,就問:「二小,有啥不高興的事呀,嘴巴撅得比天高?」
二小低著頭不言語,過了一會兒,他對高主任說出了自己的心事:「村裡的娃娃們都參加了兒童團,就俺不是!」
高林山一聽笑了起來,說:「我當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呢,這好辦,你寫一個加入兒童團的申請不就行了?可有一樣,參加了兒童團可要積極的干!」
二小在高主任的幫助下,很快寫了一份參加兒童團的申請。
二小真的成了一名兒童團員,甭提多高興了。在兒童團里,二小比誰都幹得積極。除了站崗查路條,二小做了不少事。
騎兵連的戰士接到命令到下壺關打鬼子去了。這一天,高林山在院子里走來走去,一臉愁雲。二小見了,忙問:「大伯,你有啥心事啊?」
高林山說:「部隊走了兩三天了,可是一點兒動靜也沒有,聽不到槍炮聲。他們帶的干糧不多,你說急人不急人!」
二小聽了也說:「他們的馬草也不多。」
兩個人都動起了腦子。二小靈機一動,說:「大伯,俺們現在就發動大夥准備口糧、軍草,後半晌就給部隊送去。我這就跟雷娃說一聲兒,發動兒童團員上山去割馬草。」
高林山聽了直點頭,心想,這孩子還真有點子。
全村人都忙著生火,烙貼餅子。20多個兒童團員都到村北的山上割馬草去了。
二小揮著鐮刀,數他割得快。你看,他把小布衫也脫了,只剩下紅肚兜,光著膀子,彎著腰,手快如飛。他還挺有心眼,准備了兩把鐮刀,磨得光光的換著使。二小割滿了兩筐青草,又幫著別的女孩子割,還不到晌午,兒童團員們就完成了任務。
吃完晌午飯,民兵和兒童團員們就出發了。每個兒童團員都背著兩筐草,天氣又熱起來,臉上直冒汗,可沒有一個人喊累。
在下壺關的山頭上,騎兵連吳連長首先從望遠鏡里看到老鄉們和兒童團的送糧送草隊伍。他騎著戰馬飛快迎過來,拉著高林山的手說:「謝謝你們,你們來得太好了!」他又轉過身來對兒童團員們說:「你們立了一大功。咱們的軍馬沒有草吃就不能打仗,你們的草送的真及時,謝謝你們了!」
兒童團員聽了吳連長的話都非常高興,這草沒白割,挨點兒累也值了。
戰斗很快打響了,騎兵連消滅了鬼子的一個中隊,繳獲了不少槍支彈葯。
日本鬼子不甘心在下壺關的失敗。他們打聽到我們的騎兵接受了新的任務,轉移到別的地方作戰去了,就由日本鬼子的中隊長佐佐木帶著一個小隊日本鬼子和一排偽軍來襲擊狼牙口村。
佐佐木一夥來到狼牙口村,卻發現村裡一個人也沒有,圈裡豬也沒有,村子裡靜悄悄的。佐佐木發火了,問道:「八路的沒有。。。。。。老百姓、牲口。。。。。。統統的哪裡去了?」
翻譯官報告說:「老百姓都跑了,牲口、糧食全堅壁起來了。」
佐佐木舉起戰刀,下令:「搜!給我搜!「
日本鬼子到山溝里搜,也不見人影。過了一會兒,偽軍排長來報告:「太君,燁樹溝里發現了幾十個老百姓!」
佐佐木的小眼睛一轉,大叫道:「把他們。。。。。。統統的。。。。。。包圍起來!」
群眾被包圍了起來,山頭上架起了機槍。
鬼子中隊長佐佐木站在岩坡上開始訓話了,嘰里呱拉不知說的什麼。翻譯官說:「太君說了,你們不要怕,只要說出八路軍在哪兒,糧食、彈葯藏在哪兒,就沒事兒。」
沒有一個人說話,山谷里靜靜的。佐佐木氣得臉像豬肝,大聲吼道:「快說!再不說。。。。。。統統的。。。。。。死啦死啦的。。。。。。。」
半天,還是沒人說話。佐佐木沖下岩石坡,抓住一個青年農民的衣襟,毗牙咧嘴地說:「你的快說。。。。。。八路軍在哪兒?糧食藏在哪兒?」
那個青年農民「哇哇」地叫著,佐佐木使勁地打他、踢他,他叫得更凶,還是說不出話來。
高林山對佐佐木說:「他是個啞巴,不會說話。」
佐佐木一把抓住了高林山吼道:「他是啞巴。。。。。。你的會說。。。。。。八路軍在哪兒。。。。。。糧食藏在哪兒?」
高林山不慌不忙地說:「俺是個老百姓,俺不知道。」
翻譯官幫腔說:「快說吧!不然劈了你!」
佐佐木氣急了,舉起軍刀就要劈過去。
就在這緊急的時刻,王二小挺身站了出來。他想,高大伯是農會主席,是他把自己抱回家裡,是他們一家無微不至地關心自己,他不能死啊!
佐佐木收起了軍刀,向二小問道:「你的小孩。。。。。。你的。。。。。。怎麼知道。。。。。」
二小沉著地說:「我天天在山上放牛,我怎麼不知道!」
佐佐木狡猾地說:「你的。。。。。。小孩。。。。。。不騙人。。。。。。」
在鬼子威逼下,王二小隻好走在前面帶路。兩個偽軍在後面緊跟著他。
王二小東走西轉,把鬼子兵領進了深山溝。遠遠的看見前面有一個山洞,二小指著說:「太君!你看,就是那個洞!八路軍的傷員、糧食就藏在那兒!」
佐佐木逼著二小:「你先。。。。。。進山洞。。。。。。」
二小急忙鑽進了山洞。鬼子們慢吞吞地跟著。山洞裡的路二小很熟,他像一隻小兔子,連走帶蹦,把鬼子落在後面。左拐右拐,二小來到一個叫貓兒洞的地方,把身子縮成一條扁魚似的鑽了過去,氣得佐佐木直跳,罵道:「中國小孩。。。。。。狡猾。。。。。。」說著,掏出手槍朝洞里開了幾槍。
二小早就鑽出洞,飛也似的跑到燁樹溝,大聲對高主任和鄉親們喊道:「趕緊鑽到洞子里,鬼子要來了!」
鄉親們安全轉移,騎兵連把鬼子和偽軍包圍起來。
鄉親們把二小圍了起來,高林山抱起了二小,大家都誇二小機智勇敢。高主任說:「孩子,是你救了俺,救了鄉親們!」村婦救會曹主任也摟著二小說:「是你用調虎離山計救了鄉親們,多聰明的一個孩子!只想著大夥兒,就沒想到自己的危險。」
王二小參加兒童團以後,經受了鍛煉,做了許多有益的事情。他在迅速、茁壯地成長!
血染南河灘
九月十六這一天,太陽快要落山了,二小甩著鞭子趕著牛要回家了。忽然呼隆一聲響,二小一看,是鬼子兵踩響了南河灘上的石雷。
有40多個鬼子來搶糧食和彈葯,還要消滅八路軍的傷員。他們來到南河灘上,大搖大擺,還邊走邊觀景。
鬼子要去狼牙口村,那裡藏著糧食、槍支和彈葯,還有八路軍的傷員。
走著走著,一座山擋住了鬼子的去路。鬼子中隊長高崎用望遠鏡看了半天,也鬧不清前邊的路應該怎麼走,他們面前有3條路,走哪一條呢?
中隊長高崎急得直冒汗,把大個子軍曹喊來命令說:「這里有3條路,你去看看定哪一條?」鬼子們停下來,有的去河邊洗手、洗臉,有的去喝水。高崎發火了:「不準洗手洗臉,快歸隊。。。。。」
大個子軍曹跑回來向高崎報告:「中隊長!路不好找,在那邊山上有一個小孩。」
高崎大聲喊道:「快抓來!」
二小被軍曹拽著來到高崎面前。
高崎問道:「小孩!你的。。。。。。什麼的幹活?」
二小答道:「俺是放牛的!」
高崎又問道:「小孩。。。。。。八路的。。。。。。在哪裡?」
二小說:「俺不知道。」說完就要走。高崎一把抓住他:「你的。。。。。。不要怕。說出來。。。。。。八路在哪兒。。。。。。給你金票。」
二小半天不言語,軍曹上來吼道:「小孩。。。。。。不說。。。。。。死拉死拉的!」
二小一看,不給帶路不行了。心想,也好,俺們的隊伍在崖口兩邊的山頭上埋伏著呢,我路又熟,把鬼子帶進。。。。。。,想到這兒,二小裝作害怕的樣子說:「太君!俺想起來了,晌午的時候,有不少八路軍開到南馬庄去啦!」
惡狠狠的軍曹舉起拳頭,兩個小眼珠滴溜溜轉,嚇唬二小:「小孩。。。。。。你不要。。。。。。撒謊!」
二小生氣地說:「反正俺看見了,信不信由你!」
高崎看天快黑了,急著說:「小孩。。。。。。你的。。。。。。帶路!」
二小領著鬼子兵在沙灘地上向西走去。
河灘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石頭。幾個鬼子踩在石頭上,都摔倒在地上,哇啦哇啦叫道:「小孩。。。。。。你帶的。。。。。。什麼路?」
二小撅著嘴也大聲喊道:「這圪塔就是這號路!」
二小領著鬼子兵繞過河灘向南走去。河的東面是石嶺子山,西邊是香爐山。兩座山都有幾十丈高,在這兩座山嶺上埋伏著我們的騎兵連,一排在西邊香爐山上,二排在東邊石嶺子山上。
鬼子兵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山溝。這時,石嶺子山上的八路軍騎兵連的戰土開了槍,子彈嗖嗖地射向敵人,七、八個鬼子應聲倒地,還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鬼子見左邊有八路,又朝石嶺子崖下躲避,右邊香爐山上的八路軍正好打個正著。鬼子兵成堆地倒下,鬼哭狼嚎地叫了起來。鬼子兵朝兩邊山上開槍,可是射程打不到,白費子彈,一個高個子鬼子兵朝崖上扔手榴彈,可是,手榴彈碰到崖邊又呼拉拉掉了下來,在鬼子堆里爆炸了。
鬼子中隊長高崎氣急敗壞,連叫「上當,上當」。他一眼看見,王二小這時飛快地向西跑去,便拚命地追了上去。他掏出手槍朝二小射了過去,二小背中槍彈倒在南河灘上。軍曹也跑了過來,用刺刀猛刺二小的胸膛,又把二小用槍尖高高地挑起來,摔在大石頭上。我們13歲的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他的鮮血染紅了大石頭。
1941年農歷九月十六,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在南河灘,八路軍和老鄉得到了安全。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後,他的英雄事跡傳遍了解放區的每一個村莊,感動著每一個老鄉。當時在晉察冀邊區工作的文藝戰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跡也感動萬分,他們立即進行創作,僅僅用了半天時間就寫出了著名的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用敘事的手法生動地介紹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跡,充滿無比崇敬與深
切緬懷的真摯感情,不僅使人聽了無比悲痛,而且激勵鬥志,催人向前。
今天,我給大家講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最後,我想把《歌唱二小放牛郎》唱一遍。我不會唱歌,用歌聲來緬懷英雄,同時表達我們繼承和學習英雄革命精神的決心。
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詞)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卻不知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敵人向一條山溝掃盪,山溝里掩護著後方機關,掩護著幾千老鄉。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敵人快要走到山口,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帶路。
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四下里乒乒乓乓響起了槍炮,敵人才知道受了騙。
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我們那十三歲的王二小,可憐他死得這樣慘。
幹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他的臉上還含著笑,他的血染紅藍藍的天。
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它把這動人的故事傳揚,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著二小放牛郎。
❾ 李漢榮代表作
詩集《駛向星空》
三卷本文集《李漢榮詩文選》
文集包括詩歌卷《母親》、《想像李白》,散文卷《與天地精神往來》
散文《山中訪友》
《登高》
《越來越接近精神的天空》《采葯人》《品茶》《溪水》《詩意和美感的源泉》《月光下的探訪》《轉身》
《南山》、《老屋》、《放牛》、《外婆的手紋》、《一碗清水》、《回憶父親》、《對中醫的一知半解》、《父親和他用過的農具》、《凝視:母親用過的......》、《感念祖先》、《對一個垃圾堆的觀察》、《溪水》、《采葯人》、《野地》、《野河》、 《河床》、《地氣》
❿ 《莫言精品:牛》txt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莫言精品:牛》(莫言)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1ofukH9fkM0wXVNXxrWxkQ
書名:莫言精品:牛
作者:莫言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04
頁數:111
內容簡介:
文化大革命時期,調皮搗蛋的少年羅漢輟學在家,與生產隊飼養員杜大爺一起放牛。因生命貧困養不起更多的扣,生產隊長麻叔請來了公社獸醫站的老董同志為雙脊、大小魯西三頭小公牛施行閹割手術。術後,羅漢、杜大爺與三頭牛朝夕相處,歷經煎熬,大小魯西終於康復了。但桀驁不訓的雙脊卻因術中大出血,術後感染,在經歷了數天的折磨後而不幸死去。
作者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中國新一輩極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雖然早期被歸類為「尋根派」作家,但其寫作風格素以大膽見稱,小說中總是充滿進攻型的語言。例如成名作《紅高粱家族》里,不斷出現的血腥場面中充滿著強烈的感情控訴,但在「屎尿橫飛」的場景之間,其實正是演義著一段現代革命的歷史。故事中那片廣袤狂野的高粱地,也被描繪成一個把歷史、傳統、城鄉縱橫交錯的遼闊炫麗空間。
在經歷《紅高粱》的寫作高峰後,莫言繼續尋求突破,創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數部極具份量的長篇小說如《酒國》及《豐乳肥臀》等,不少的小說集如《紅耳朵》及《傳奇莫言》亦先後在台灣推出。由於童年大部份時間也在農村度過,莫言自謂一直深受民間故事或傳說所影響,故鄉高密的一景一物就正正是他創作的靈感泉源。小時在鄉下流傳的鬼怪故事的,也成為莫言許多荒誕小說的材料。《十三步》>中出現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寫實,描寫一個人的「變身」,以華麗的語言帶出一浪接一浪的神秘。《酒國》則以充滿浪漫色彩的描寫,繪劃出一個盛產名酒地方的故事。《紅樹林》實現了小說題材的時空轉換和創作方法的探索更新,是對自己的一大超越。
無論故事的情境氣氛是華麗炫目、荒誕無稽還是鬼靈精怪,莫言的豐富想像空間與澎湃輾轉的辭鋒總是能叫人驚嘆不已──誠如張大春在為《紅耳朵》作序時所言:「千言萬語,何若莫言」!
莫言小檔案:
1955年2月生於山東高密,童年時在家鄉小學讀書,後因文革輟學,在農村勞動多年。
1976年加入解放軍,歷任班長、保密員、圖書管理員、教員、幹事等職。
1981年開始創作生涯。迄今有長篇小說《紅高梁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說集《透明的紅蘿卜》、《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6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
1991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魯迅文學院創作研究生班並獲文藝學碩士學位;
1997年以長篇小說《豐乳肥臀》奪得中國有史以來最高額的「大家文學獎」,獲得高達十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1997年脫離軍界,轉至地方報社《檢察日報》工作,並為報社的影視部撰寫連續劇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