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短篇小說播講
㈠ 路遙有哪些中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
月夜靜悄悄
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
夏
姐姐
風雪臘梅
青松與小紅花
匆匆過客
痛苦
[雜文集]
早晨從中午開始
路遙小說選自序
關於《人生》的對話
土地的尋覓
作家的勞動
柳青的遺產
無聲的洶涌
生活詠嘆調
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
《人生》法文版序
這束淡弱的折光
藝術批評的根基
㈡ 路遙作品有哪些 路遙有哪些作品
1、長篇小說: 《平凡的世界》、《人生》、《在困難的日子裡》、《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黃葉在秋風中飄落》、《驚心動魄的一幕》。
2、短篇小說:《月夜靜悄悄》、《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夏》、《姐姐》、《風雪臘梅》、《青松與小紅花》、《匆匆過客》、《痛苦》。
3、雜文集:《早晨從中午開始》、《路遙小說選自序》 、《土地的尋覓》 、《作家的勞動》 、《柳青的遺產》、《無聲的洶涌》、 《生活詠嘆調》、 《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 、《人生》法文版序 、《這束淡弱的折光》。
㈢ 路遙的作品
路遙的全部作品集
1. 《人生》
2. 《平凡的世界》
3. 《黃葉在秋風中飄落》
4. 《在困難的日子裡》
5. 《你怎麼也想不到》
6. 《驚心動魄的一幕》
7. 《戰國傭兵傳》
8. 《早晨從中午開始》
9.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10. 《搖曳的戀情》
11. 《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
12. 《夏》
13. 《痛苦》
14. 《我與廣播電視》
15.答 《延河》 編輯部門
16. 《小鎮上》
17. 《醫院里》
18. 《答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問》
19.關於電影 《人生》 的改編
20. 《月夜靜悄悄》
21. 《杏樹下》
22. 《風雪臘梅》
23.關於 《人生》 和閻綱的通信
24.關於 《人生》 的對話
25.《匆匆過客》
26. 《人生》法文版序
27. 《路遙小說選》自序
28. 《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
29. 《青松與小紅花》
30. 《賣豬》
31. 《路遙散文隨筆》
32. 《姐姐》
33. 《路遙短篇小說集》
34. 《致蘇聯青年近衛軍出版社》
35. 《龍與悅》
36. 《答陝西人民廣播電台記者問》
37. 《愛の結末》
㈣ 路遙的小說有哪些
路遙的全部作品集
1.《人生》[3]
《平凡的世界》
《黃葉在秋風中飄落》
《在困難的日子裡》
《你怎麼也想不到》
《驚心動魄的一幕》
《早晨從中午開始》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搖曳的戀情》
《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
《夏》
《痛苦》
《我與廣播
電視
》
答 《延河》 編輯部門
《小鎮上》
《醫院里》
《答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問》
關於電影 《人生》 的改編
《月夜靜悄悄》
《杏樹下》
《風雪臘梅》
關於 《人生》 和閻綱的通信
關於 《人生》 的對話
《匆匆過客》
《人生》法文版序
《路遙小說選》自序
《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
《青松與小紅花》
《賣豬》
《路遙散文隨筆[4]》
《姐姐》
《路遙短篇小說集》
《致蘇聯青年近衛軍出版社》
《龍與悅》
《答陝西人民廣播電台記者問》
㈤ 求路遙作品的主要內容簡介。。。
路遙的全部作品集 《路遙精選集》1. 《人生》 2. 《平凡的世界》 3. 《黃葉在秋風中飄落》 4. 《在困難的日子裡》 5. 《你怎麼也想不到》 6. 《驚心動魄的一幕》 7. 《戰國傭兵傳》 8. 《早晨從中午開始》 9.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10. 《搖曳的戀情》 11. 《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 12. 《夏》 13. 《痛苦》 14. 《我與廣播電視》 15.答 《延河》 編輯部門 16. 《小鎮上》 17. 《醫院里》 18. 《答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問》 19.關於電影 《人生》 的改編 20. 《月夜靜悄悄》 21. 《杏樹下》 22. 《風雪臘梅》 23.關於 《人生》 和閻綱的通信 24.關於 《人生》 的對話 25.《匆匆過客》 26. 《人生》法文版序 27. 《路遙小說選》自序 28. 《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 29. 《青松與小紅花》 30. 《賣豬》 31. 《路遙散文隨筆》 32. 《姐姐》 33. 《路遙短篇小說集》 34. 《致蘇聯青年近衛軍出版社》 35. 《龍與悅》 36. 《答陝西人民廣播電台記者問》 37. 《愛の結末》 路遙作品一覽[長篇小說] 《平凡的世界》 《人生》 《在困難的日子裡》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黃葉在秋風中飄落》 《驚心動魄的一幕》[短篇小說] 《月夜靜悄悄》 《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 《夏》 《姐姐》 《風雪臘梅》 《青松與小紅花》 《匆匆過客》 《痛苦》[雜文集] 《早晨從中午開始》 《路遙小說選自序》 關於《人生》的對話 《土地的尋覓》 《作家的勞動》 《柳青的遺產》 《無聲的洶涌》 《生活詠嘆調》 《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 《人生》法文版序 《這束淡弱的折光》基本資料 姓名:路遙 國家:中國 出生日期:1988.09.10 身高:1.96米 體重:85公斤 項目:籃球 位置:前鋒 球隊:遼寧盼盼隊 特點:彈跳好,比賽中能扣籃,中遠投較好。
㈥ 路遙的全部作品
1、詩歌《車過南京橋》1970年發表於延川縣文化館主辦的油印小報《革命文化》
2、歌劇《蟠龍壩》1970年與陶正合作,未刊
3、詩歌《我老漢走著就想跑》11971年8月13日發表於《延安通訊》,後收入陝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
4、詩歌《塞上柳》1971年9月28日發表於《延安通訊》,後收入陝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
5、詩歌《燈》與曹谷溪合作,陝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
6、詩歌《當年「八路」延安來》與曹谷溪合作,陝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
7、詩歌《走進劉家峽》陝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
8、詩歌《電焊工》陝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
9、歌劇《第九支隊》與聞頻合作,1972年8月20日作,國慶節在延川縣演出,1972年發表於《山花》文藝小報
10、詩歌《歌兒伴著車輪飛》《陝西文藝》1973年11月(總第3期)
11、短篇小說《優勝紅旗》《陝西文藝》1973年3月創刊號(總第1期)
12、詩歌《紅衛兵之歌》與金谷合作,《陝西文藝》1974第4期
13、散文《老漢一輩子愛唱歌》陝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增訂版
14、散文《銀花燦燦》《陝西文藝》1974年第5期
15、散文《燈光閃閃》《陝西文藝》1975年第1期
16、散文《不凍的土地》《陝西文藝》1975年第5期
17、散文《吳堡行》與李知、董墨合作,《陝西文藝》1976年第1期
18、短篇小說《父子倆》《陝西文藝》1976年第2期
19、散文《難忘的24小時——追記周總理1973年在延安》與谷溪合作,《陝西文藝》1977年第1期
20、短篇小說《不會作詩的人》《延河》1978年第1期
21、短篇小說《在新生活面前》《甘肅文藝》1979年第1期
22、短篇小說《夏》《延河》1979年第10期
23、詩歌《今日毛烏素》1979年5月23日發表於《山花》
24、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當代》1980年第3期》
25、短篇小說《匆匆過客》《山花》1980年第4期《革命文化》
26、短篇小說《青松與小紅花》《雨花》1980年第7期
27、短篇小說《賣豬》《鴨綠江》1980年第9期
28、特寫《病危中的柳青》《延河》1980年第6期
29、短篇小說《姐姐》《延河》1981年第1期
30、短篇小說《月下》《上海文學》1981年第6期
31、短篇小說《風雪臘梅》《鴨綠江》1981年第9期
32、中篇小說《人生》《收獲》1982年第6期;單行本,中國青年出版
社1982年11月出版
33、中篇小說《在困難的日子裡》《當代》1982年第5期
34、中篇小說《黃葉在秋風中飄落》《小說界》1983年中篇專輯
35、中短篇小說集《當代紀事》重慶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
36、中篇小說《你怎麼也想不到》《文學家》1984年第1期
37、中篇小說《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鍾山》1984年第5期
38、短篇小說《生活詠嘆調》《長安》1984年第7期電影文學劇本《人生》1984年由吳天明導演、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39、中篇小說《人生》《收獲》1982年第6期;單行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
40、短篇小說《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1985年3月31日《西安晚報》
41、中短篇小說集《路遙小說選》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出版
42、中短篇小說集《姐姐的愛情》中國青年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
43、創作隨筆《注重感情的積累》1985年12月19日《文學報》
44、第一部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花城》1986年第6期,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6年12月出版
45、第二部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年4月出版
40、第三部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黃河》1988年第3期,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9年10月出版
46、散文《杜鵬程:燃燒的烈火》《延河》1992年第1期
47、散文《少年之夢》《少年月刊》1992年第2期
㈦ 路遙《平凡的世界》 主要講了什麼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故事梗概
第一部
於1982年-1986年間寫成,敘述時間是從1975年初至1978年初。
村民孫玉厚的二兒子孫少平就讀於縣城裡的原西中學。他愛讀書,氣質不凡,與幹部家庭的田曉霞相交。他哥哥孫少安因為家裡貧窮,小學畢業之後不得不回村務農,後來任生產隊長。孫玉厚大女兒孫蘭花的丈夫王滿銀,不事農業游手好閑,在全國實行計劃經濟的期間經常遭到嘲笑和批判。
村支部書記田福堂的女兒田潤葉,比少安小一歲,與之青梅竹馬。潤葉讀完中學後在縣城當教師,住在任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的二爸(二叔)田福軍家裡。她資助和照顧孫少平的生活,並通過他對少安傳達暗戀之情。
原來與少平相戀的女同學郝紅梅,因為顧慮少平的家庭條件和自己的地主出身而移情於幹部家庭的班長顧養民,之後郝紅梅因在一家中進行偷竊被店主抓住,卻被孫少平救助,而這件事情被店主透露出去,顧養民和郝紅梅兩人關系惡化。
孫少平的同學、田福軍的女兒(潤葉的堂妹)田曉霞和少平成為朋友,鼓勵他讀書和思考政治問題。田福軍的岳父希望潤葉嫁給同事李登雲的兒子——縣貿易經理部的汽車司機李向前。潤葉將此當面告知少安,希望他回報自己的感情。
少安認為兩人家庭、社會背景差距太大,又不忍心直接拒絕潤葉,拖延不肯表態。潤葉的父親田福堂察覺兩人關系,以少安擅自給村民增加分配豬飼料地為借口,舉報他「走資本主義道路」以施加壓力。
由於孫家家境困難,孫玉厚在不知兒子與潤葉關系的情況下,打聽到自己的弟媳有一個適婚的遠房侄女賀秀蓮不要求彩禮,派少安去相親。少安決定放棄潤葉,與秀蓮結婚。潤葉痛苦失望之餘,迫於家庭壓力和二叔的政治需要,嫁給了李向前。雖然李向前很愛潤葉,但婚後潤葉對他極為冷淡,而且拒絕與他同房。
1977年初,少平高中畢業,和同學、田福堂的兒子田潤生一同回村當初中教師。少安為改變鄉村貧窮的面貌,秘密組織村民建立類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機構,被上級領導制止。但第一部結尾,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的1978年,暫時賦閑回村探親的田福軍告訴少安:農村很快會有大變化。
第二部
於1982年-1987年間寫成,敘述時間是從1979年初至1981年。
省委書記喬伯年起用田福軍為地區行政公署專員。雙水村正式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孫少安成為全村的實際領導人。習慣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田福堂感到很失落。少安為了增加收入,貸款買了一頭騾子去縣城的工地運磚。
回村後用賺的錢開辦了一口燒磚窯,成為雙水村首要人物。他的妻子秀蓮不滿少安對父親和弟妹的經濟支持,要求少安把收入用來建屬於夫妻自己的窯洞,並與父親分家。少安修了新窯洞,在不情願的情況下分了家。
磚廠規模繼續擴大,少安被作為雙水村的致富典型,評為「首富」。蘭花的丈夫王滿銀外出倒買倒賣,並把情婦公開帶回家。蘭花憤怒之下服下滿銀賣剩下的老鼠葯企圖自殺,結果王滿銀承認葯是假的,沒有毒性。
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孫少平不滿意農村的封閉生活,去本地首府黃原城攬工。僱主之一的曹書記欣賞少平,以請他為女兒菊英補習功課為名,有意收他為女婿。少平與在黃原城裡讀大學的田曉霞相逢,引起後者對他朦朧的感情。
然而少平還是覺得與民工們的生活缺少意義。而少平的初戀情人郝紅梅與顧養民最終沒有能走到一起,她嫁給了村裡一個教師。丈夫在兒子出生後不久在窯洞事故中喪生。她靠小生意維生,在一次廟會上遇見了田潤生。潤生對她由同情生愛,不顧父親反對與之結婚。
潤葉的丈夫李向前因為婚姻不幸福開始酗酒,導致出車禍雙腿截肢。潤葉改變了態度,決心做一個好妻子,終生照顧他。田曉霞大學畢業,去省報當記者。臨走前向少平示愛,並相約二年一見。通過曹書記的關系,少平報名去銅城煤礦當礦工,同時他的妹妹蘭香考入北方工業大學天體物理專業。
第三部
於1982年-1988年間寫成,敘述時間是從1981年後期至1985年春天。
改革開放在農村全面展開。雙水村的村民們逐漸開始發展經商養殖。少平很滿意在煤礦的工作,把工資多餘的部分寄給父親,希望有一天能為父親建新窯洞。曉霞來煤礦看望他,倆人都期待兩年之約。
後來煤礦發生事故,少平的師傅王世才為保護另一個礦工死亡。少平擔當起照顧王師傅的妻子惠英、兒子明明的責任。少平工作出色,升任班長。他去省城看望蘭香,但曉霞出差沒見著。蘭香提起田曉霞對自己的關懷。蘭香與大學同學,省常務副書記吳斌的兒子吳仲平相戀。
1982年夏天,省城降暴雨導致洪水。田曉霞在危險區域采訪的時候,為救一個女孩溺水死亡。少平在報紙上讀到噩耗,非常悲痛,一人去赴與曉霞的兩年之約。回到煤礦後被提拔為礦工班長。因為管理有方,他的班成為生產率最高的一個。
孫少安的磚窯因為僱用了一個騙子指導技術而失敗破產,情緒低落一段時間後他決定借貸重開磚廠。磚廠成功後,少安為父親修了新窯洞,並進一步承包了石圪節磚瓦廠。少安出資重建村裡的小學,落成典禮上妻子秀蓮卻吐血昏倒,被診斷為晚期肺癌。
潤葉和丈夫李向前生了一個兒子,向前開始學習修鞋,希望靠自己的勞動自食其力。在外流浪的王滿銀幡然悔改,回村和妻子蘭花共同生活。少平在井下出事故受傷。他的好朋友金波的妹妹金秀一直暗戀少平,趕來醫院和蘭香一起護理他。
出院時金秀對少平示愛,但少平只把金秀當妹妹。全書結尾於孫少平回到煤礦。
(7)路遙短篇小說播講擴展閱讀:
簡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110萬字長篇小說,以陝西北部(虛構的地名——黃原地區原西縣)為故事背景,分一、二、三部。1991年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於1986年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1988年,當第三部還在創作之中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開始播出這部小說,由李野墨演播,引起聽眾強烈反響。
這部小說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 和「陝北史詩」。
獲獎記錄
2018年9月27日,由中國作協《小說選刊》雜志社、中國小說學會、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青島市作家協會承辦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評選在青島揭曉。《白鹿原》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作者簡介
路遙(1949—1992),原名王衛國,中國當代農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於陝西榆林市清澗縣石咀驛鄉王家堡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1969年回鄉務農。
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路遙因肝病醫治無效在陝西西安英年早逝,年僅42歲。
㈧ 路遙的書 匆匆過客是講什麼的
初看這個題目,「匆匆」腦海里匆匆閃過很多稍縱一逝的畫面,是什麼帶給我們「匆匆」一過的畫面,是我們短暫的人生旅途,是我們忙碌的身影。
這篇我那張因為車票而爭執,只因大家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作業在文章里詳細地描寫了自己心裡強烈的斗爭,以及對別人外表而產生的主觀意識,其實人總是那麼不屈於表面,以前說過用復雜來說絕不為過,美麗的外表下誰知道2會不會有一顆狠毒的心,善良的偽裝下會不會有一雙魔爪,還是看似惡人的表面下有一顆火熱善良的心,僅僅從這些眼看的表面是無法正確判斷的。人之所以復雜,只是因為人都有七情六慾,思想活動之復雜難以捉摸,所以我們應該有一雙睿智的眼可以看透表面的薄紗,去發現屬於人本性的素質。作者剛開始誤斷別人,也同時運用阿Q精神去為自己辯解,可是作者內心仍然有火一般的善心,將自己的車票給了帶著孩子的女人。
漸漸發現自己的心有點麻木了,對平時看似可憐的人、事,心裡卻怎麼也激不起感觸,甚至連最起碼的感覺也沒了,這不知是成長帶給我,還是自己本身向不好的趨勢發展,很難說准!
匆忙的腳步不再為身邊的美景而停留,太多當時熟悉的面孔漸漸模糊在視野中,淡忘在回憶中。人生匆匆,誰也無法阻擋我們成長的腳步,還記得每次畢業的時候,心裡總是無名的感傷,以後也許再也不會見面了,雖然嘴裡總說會再見的,可是事實呢?太多的人當時一別就成了一輩子的訣別,在我的文字里,向所有以前人生中的旅客真誠地道一聲珍重,說一聲快樂。
旅途中的朋友可是真可以用「匆匆過客」來說,車上的開懷大笑,下車就分離天南海北,不免讓人心有感傷,可是人生就是這樣,說它無情呢,也許正因為有了離別,才會有思念,有牽掛,有更多的祝福。平時總會遇到太多需要幫助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是只要,必要的時候你拉別人一把,給別人力所能及的幫助,我想呢?也許明天就再不能相見,也許一輩子也不能相見,還是將自己最美好的東西送給別人,讓微笑為別人留下美好印象,讓幫助別人的記憶留下痕跡。
有的人走了,是永遠的走了,不再奢求相見,不再奢求什麼,將美好的祝福送給我們,讓他們在自己的人生路里保重。珍惜,正因為腳步太過於匆忙,我們就更應該珍惜屬於我們自己的美好,也許明天我們不再美好,也許……
寶貝,我們一起手牽手,別此懂得珍惜彼此,理解彼此,用行動來詮釋珍惜這個詞,加油,我愛的人。
㈨ 作家路遙的簡介及其主要代表作
路遙簡介:
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衛國,陝西清澗人。中國當代作家。路遙的小說多為農村題材,描寫農村和城市之間發生的人和事。1986年後,推出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1992年積勞成疾,在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後不久英年早逝。
由於路遙出身農村,他的寫作素材基本來自農村生活,他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農民血統的兒子」,是「既帶著『農村味』又帶著『城市味』的人」,他堅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許在於創作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
所以他認為「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充實」。他始終以深深糾纏的故鄉情結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陝北大地作為一個沉浮在他心裡的永恆的詩意象徵,每當他的創作進入低谷時,他都是一個人獨自去陝北故鄉的「毛烏素沙漠」,他在那裡審視自己,觀照社會。
主要作品:
1、《平凡的世界》
簡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2、《在困難的日子裡》
簡介:
小說描寫的是六十年代農村貧困子弟馬建強在城市求學時與飢餓作斗爭的故事。在困難的日子裡,主人公不僅遭受著生理上的飢餓,也遭受著來自人格尊嚴煎熬。《在困難的日子裡》以"我"馬建強為主人公。
在失去母親、連飯都吃不上的困境中,"我"在李老師和同學吳亞玲等人的幫助下,戰勝了飢餓、完成了學業,而且表現出正直無私、堅毅不屈、自尊自愛、樂於助人的美德。在那樣一種困難的時刻,在那樣一個年輕人身上,煥發出一種人性的光芒。
3、《黃葉在秋風中飄落》
簡介:
《黃葉在秋風中飄落》是路遙較早的作品,作者以傳統價值觀念及現實主義手法為主,單線索,重故事,情節上又帶有較強的浪漫主義因素--這個我們可以從他兩部代表作的結尾上看出來。
他用朴實厚重的文字雕築起來的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靈魂卻長久地印在了熱愛他、熱愛他文字的讀者心中。在這個適合悲悼緬懷的季節里,讓我們再次貼近路遙,貼近一份沉重,一份憂傷,貼近一個冷峻嚴肅的世界。
路遙以他一貫的筆法,寫盡了黃土高原的蒼莽與悲涼,寫盡了生活在這片大地上的人們的苦難與嚮往。可以說,苦難與路遙形影相隨。苦難,毀滅了路遙,也造就了路遙。路遙短暫的寫作歷程就是一場苦難的行軍。
4、《驚心動魄的一幕》
簡介:
《驚心動魄的一幕》,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路遙中篇小說。文章發表於上世紀80年代。《驚心動魄的一幕》1980年發表,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驚心動魄的一幕》描寫了文化大革命中期,某縣一個造反派組織斗縣委書記的故事。作品揭露了其組織的大小頭目們的凶惡,殘暴,野蠻,毒辣,謳歌了另一派組織保護縣委書記的正義行動。
5、《早晨從中午開始》
簡介:
《早晨從中午開始》是一篇路遙去世前躺在醫院病床上寫的《平凡的世界》創作隨筆,50個小節5萬多字,凝聚了一位平凡而偉大的作家生命中最後的心血。路遙在文中記錄了他寫作《平凡的世界》時的生活經歷、思想經歷和感情經歷。
從萌發寫《平凡的世界》的念頭到1988年5月25日寫完,十年磨一劍,路遙用他十年的青春和生命換來《平凡的世界》的美麗綻放,用他十年的苦難(精神和身體備受折磨)雕琢了一顆晶瑩璀璨的明珠。路遙拿《早晨從中午開始》來祭奠那十年的苦難歲月。
㈩ 路遙作品
長篇小說
《平凡的世界》 《人生》 《在困難的日子裡》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黃葉在秋風中飄落》 《驚心動魄的一幕》
短篇小說
《月夜靜悄悄》 《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 《夏》 《姐姐》 《風雪臘梅》 《青松與小紅花》 《匆匆過客》 《痛苦》
雜文集
《早晨從中午開始》 《路遙小說選自序》 關於《人生》的對話 《土地的尋覓》 《作家的勞動》 《柳青的遺產》 《無聲的洶涌》 《生活詠嘆調》 《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 《人生》法文版序 《這束淡弱的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