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蘇輕依遲秩
⑴ 行政訴訟法的實施對最近我國依法治國進程的作用 論文 2000字 求求求
(1)聯系工作實際
選題要結合我國行政管理實踐(特別是自身工作實際),提倡選擇應用性較強的課題,特別鼓勵結合當前社會實踐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建議立足於本地甚至是本單位的工作進行選題。選題時可以考慮選些與自己工作有關的論題,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自己的實踐工作經驗上升為理論,或者以自己通過大學學習所掌握到的理論去分析和解決一些引起實際工作問題。
(2)選題適當
所謂選題要適當,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論題的廣度與深度。選題要適當包括有兩層意思:
一是題目的大小要適當。題目的大小,也就是論題涉及內容的廣度。確定題目的大小,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如果題目過大,為了論證好選題,需要組織的內容多,重點不易把握,論述難以深入,加上寫作時間有限,最後會因力不勝任,難以完成,導致中途流產或者失敗。相反,題目太小了,輕而易舉,不費功夫,這樣又往往反映不出學員通過幾年大學階段學習所掌握的知識水平,也失去從中鍛煉和提高寫作能力的機會,同時由於題目較小,難以展開論述,在字數上很難達到規定字數要求。此外,論文題目過小也不利於論文寫作,結果為了湊字數,結尾部分東拼西湊,結構十分混亂。
二題目的難易程度要適當。題目的難易程度,也就是論題涉及的深度。確定題目的難易,也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量力而為。題目難度過大,學員除了知識結構、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外,資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這樣,就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致使論文寫了一半就寫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選題目。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既不要脫離實際,好高騖遠,去選一些自己不可能寫好的論題;又不能貪圖輕便,降低要求,去寫一些隨手可得的論題。
(3)選題要新意
所謂要有新意,就是要從自己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出發,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善於發現新問題,敢於提出前人沒有提出過的,或者雖已提出來,但尚未得到定論或者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只要自己的論文觀點正確鮮明,材料真實充分,論證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補我國理論界對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對以前有關學說的不足進行補充、深化和修正。這樣,也就使論文具有新意,具有獨創性。
⑵ 依法依規管理方面薄弱
依法依規運行是指依法依規主體為實現特定目的而運用和行使依法依規的過程。腐敗的本質是公共依法依規的濫用、依法依規行為的失范;規范依法依規的核心是防止依法依規的腐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黨內的腐敗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的根治。如何更加有效地預防腐敗仍是擺在全黨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本文試就如何從規范依法依規運行入手來更加有效地防腐這一問題上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現行依法依規運行的主要弊端
從近年來爆發出來的一些腐敗案件情況看,我國現行的依法依規運行機制中還存在一些弊端。
一是行權績效低下。現行的黨政部門職權設置重疊交叉現象比較普遍,損耗了大量的行政資源和政府的效能,形成消極腐敗。目前,各部門「三定」規定(即定職能、定機構和定編制)不夠科學,受利益驅動等因素的影響,造成條塊分割,有的又存在職能交叉,造成行政效率低下,並且浪費巨大。比如,食品安全問題,按照職能分工,涉及農辦、農業局、經貿局、食品與葯品監督管理局、工商局、技術監督局等八、九個部門,有利益的大家爭著管,沒利益的不願管,相互扯皮。
二是依法依規過大濫用。表現在,有的部門的人權、事權、財權都過於集中,這種依法依規運行模式,容易打亂機關正常的運轉程序,造成濫用依法依規、決策失誤、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不良現象。有的違背集體領導的原則,大權獨攬,搞「唯我獨尊」,把自己凌駕於組織之上,置黨的組織原則和決策程序規定於腦後,聽不得不同意見,對敢於提反對意見的人打擊報復,以至走向反面,陷入腐敗的泥坑。
三是依法依規幅度過寬。表現在,同樣的行為,可能遭遇不同的處理結果,有的甚至在處理之後還可以討價還價。比如,文化與出版部門,對違反《音像製品出版條例》中有關非法出版物相關規定的,罰款是1-5萬元。在具體的執行中伸縮性很大,自由裁量權過大。諸如此類,舉不勝舉。
四是行權程序無章。體現在,依法依規運行缺乏清晰、嚴密、具體的規范程序。目前各級組織行使決策、執行、監督權過程中,普遍缺乏可操作性的程序規定,習慣於以部門文件形式來約束和監督依法依規運行,剛性規定少,容易出現隨意性,而造成錯誤決策、執行腐敗等。
五是行權失職瀆職。有的黨員幹部不正確履行職權,對直接管轄范圍內發生的明令禁止的事,甚至違法違紀行為不制止、不查處,造成管轄范圍發生惡性、重大案件。如一些地方沒有抓好國家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的檢查落實,工作不負責任,對生產、經營中的安全隱患沒有及時檢查消除,以致發生安全事故,給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
依法依規運行不規范,導致公眾社會信念的淡薄和社會道德的下降,對政策法規公正性和權威性構成直接挑戰,使行使公共依法依規的主體失信於民,使正義、誠信、平等等社會秩序被打破,進而危及社會穩定。
二、產生依法依規運行弊端的主要根源
探究依法依規運行弊端,既要從歷史脈絡,又要從現實社會環境;既要從內因,又要從外因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
1、從歷史脈絡和現實的社會環境探究,根源在於封建社會遺毒的滲透和轉軌期市場經濟的不成熟機制
其一,封建社會積淀的遺毒還不同程度滲透著人們的思想。我國經歷了漫長的封建歷史時期,幾千年積淀下來的種種封建思想遺毒還難以從人們的思想深處徹底予以消除。比如,「官本位」等級觀念在人們的思想深處就紮下了深刻的烙印。表現在現實政治社會生活中,人們習慣於強調以上下等級為基礎的社會秩序,習慣於上級對下級指令式的領導方式。這種封建特權思想的存在,在主觀意識上為「依法依規濫用」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間」,易於誘發依法依規主體對正常的監督也存在抵觸情緒,導致依法依規運行出現「空監」和「失控」現象。
其二,轉軌期市場經濟的不成熟導致管理、制度和體制上的漏洞。依法依規運行不規范與市場經濟體制制度的不成熟、不穩定緊密相聯,新的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制約腐敗的機制尚未完全形成。特別是政府職能的轉變滯後於改革的進程,受利益驅使行政依法依規便容易向市場領域滲透,進而產生「依法依規濫用」、以權謀私等腐敗現象。此外,轉型和放權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的各種失控、失范和無序,使某些依法依規主體可以利用轉軌中的管理、制度和體制漏洞進行「依法依規濫用」活動。例如當前在經濟領域查處的一些大案要案,多數是由於生產要素市場的不完善,造成在批地、批貸、批工程、批項目等依法依規運行方面存在體制機制上的空檔和漏洞而為「依法依規濫用」提供了可能。
2、從制約和監督體系的角度上探究,根源在於制度(含相關的政策法規)建設缺乏剛性以及監督的缺失
其一,現有制度還沒有形成覆蓋到位的監督體系。從目前情況看,尚未完成形成一套從依法依規運行、依法依規制約到依法依規保障的制度體系,已有的制度大多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系統性、權威性、可操作性和嚴謹性。突出表現為「三多三少」,即原則性的多,可操作性的少;「管事」的多,程序性的少;懲戒性的多,預警性的少。由於制度體系本身對依法依規運行的監督存在「局部缺失」,這就為依法依規運作提供了「濫用」空間。
其二,制度執行存在「截留」和走樣的現象。一是由於對執行主體缺少相關的保障措施,執行主體對制度的執行存在後顧之憂,如害怕打擊報復,導致「虛功實做,流於形式」,造成制度無法落到實處。二是由於制度缺乏剛性,社會環境仍存在人情關系網、依法依規關系網、家庭關系網和金錢關系網等,對依法依規的規范運行造成了干擾,使得「關系」、「人情」大於「法」的現象成為公開的秘密。三是從執行主體主觀思想上看,有些同志認為監督的制度不少,但是「依法依規濫用」、以權謀私現象還是層出不窮,因此消極地存在「制度無用論」的思想,導致沒有真正憑制度去管人、管事。
其三,「無法」、「難以」、「無力」監督的現象不同程度存在。「依法依規需要監督,但監督更需要依法依規」。監督的實質和目的是對依法依規運行進行制約,但實際情況是,對於依法依規主體而言,往往上級「無法」做到及時監督,同級「難以」實施有效監督,下級根本「無力」進行監督。一是在監督思路上,過多地強調自律自控,對他律互控重視不夠。相信依法依規主體在依法依規運行中能夠自我約束,自查自糾,從而忽視他律互控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了依法依規運行的「真空地帶」。二是從監督主、客體看,由於依法依規主體在本系統行業中所處的「特殊地位」,監督又缺乏明確、具體、有力的保障,監督功能難以正常發揮,使依法依規的運行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制約。一些依法依規主體依法依規意識很強,總認為監督「礙事」,存在以言代制、以權壓制、有規不依、有章不循現象。
3、從行政行為的透明性探究,根源在於制約依法依規運行的一些要素「陽光操作」不夠
其一,依法依規行使中的「依法依規」界定模糊不清。在規范依法依規運行過程中,「陽光運作」正在逐步推行,但更多的是針對「事」,而對「依法依規」的行使更多的只是作些原則性的規定,並沒有量化的界定,對行政依法依規的運行時間、運行條件、運行信息反饋、操作規程缺乏剛性約束。這就為以權謀私提供了可乘之機,使一些違規行為隱藏在「合法」外衣下,結果是「程序走了,不正之風也搞了」,造成「程序空轉」。
其二,依法依規行使中的信息公開存在公式化和形式化現象。在實踐中對公開不全面、不及時、不真實,避實就虛等情況還沒有作出相應規定,沒有明確責任追究的具體事項和操作辦法。一些看起來似乎是「陽光交易」的信息,實際上是無效信息,使得透明公開成為一種公式化和形式化的東西,難以從根本上遏制「暗箱操作」和依法依規濫用。
4、從懲治的手段探究,根源在於懲處的綜合效應不夠明顯
其一,懲處手段的威懾力還未夠到讓人不敢不想腐敗之效果。懲處是手段,目的是教育、挽救、防範,旨在讓依法依規主體不敢腐敗、不想腐敗。但是,能夠達到此種效應的懲處機制還很不完善。比如「礦難」,有很多政策、制度和嚴格的管理措施,但是礦難仍然發生,「官煤勾結」、腐敗現象仍然存在。這就從一個側面說明懲處手段還沒有威懾到使人「不敢腐敗」、「不想腐敗」之功效。
其二,通過懲處查找源頭防腐的措施辦法不多。查辦案件,不僅僅是懲處腐敗、挽回經濟損失,發揮威懾警示作用,更重要的是通過查處,找出從源頭上加以防範的措施和辦法。但在懲處違紀違法案件中,往往就案辦案、單純辦案,沒有充分發揮懲處在預防「依法依規濫用」中的作用,沒有做到把查辦案件與教育補課、專項補糾、管理補漏結合起來,使得「依法依規濫用」現象周而復始、屢禁不止。
三、規范依法依規運行的幾點對策思考
依法依規運行的規范,要按照「公共依法依規取得有據、配置科學、行使依法、運行公開、監督到位」的步驟和要求扎實推進,才能有效保證依法依規在規范的健康軌道上運行。
1、強化依法依規觀教育,樹牢正確的用權理念。樹立正確的依法依規觀是保證依法依規正確行使的基本前提,也是預防腐敗的思想基礎。一要把依法依規觀教育作為培訓黨員幹部的必修課。培訓要有針對性,講究實效性,要結合實際,因材施教。比如,龍岩市結合蘇區這個優勢,充分挖掘閩西紅土地廉政勤政文化資源,深化領導幹部對依法依規本質的認識,破除「官本位」和「特權」意識,增強依法依規的責任意識,依法用權的意識。二要做好預警提醒教育。要把廉政教育和提醒貫穿到從進入公務員隊伍到選拔任用、交流轉崗、在任履職等各個環節。比如在提醒預警方面,龍岩市開展任前廉政談話,對新任市直單位和縣(市、區)各套班子的主要領導幹部,由市委主要領導進行任前集體廉政談話,並頒發《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今年初,由市委主要領導對35名市直機關新任「一把手」進行了集體廉政談話;開展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情況巡查工作,了解掌握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情況,進一步增強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意識,教育和保護幹部,促進領導幹部健康成長;開展領導幹部談心,對輕微違紀現象進行提醒,做到常「拉袖子」、常「吹廉風」。三要開展示範和警示教育。利用身邊先進典型,開展示範教育;利用區域內外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用反面教材幫助黨員幹部做到警鍾常鳴,增強依法依規行使的自律意識,提高抵禦腐蝕的能力。
2、改革行政管理體制,科學設置依法依規。要打破因依法依規過分集中而導致的依法依規擴張和濫用,必須從改革行政管理體制入手,科學配置依法依規,從源頭上規范依法依規運行,鏟除依法依規腐敗的土壤和條件。一要轉變政府職能。全面落實《行政許可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完善網上審批,實現電子監察系統的網路對接和互聯互通,提高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的整體水平。二要實行依法依規分解。抓住「清權確權、職權分解、流程再造」等環節,進行事權分解,合理劃分部門之間、各部門內設機構之間的職責許可權,實行決策、執行、監督適度分離,保證依法依規鏈上每一個環節的廉潔高效。三要引入競爭機制。進一步完善招標、采購等制度,降低政府行政運作成本,並逐步加大運用市場機制提供社會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比重,減少因依法依規介入而產生的腐敗問題。四要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建立了統一的行政自由裁量基準,明確行政裁量權行使的具體標准,壓縮依法依規自由裁量空間,防止「濫用依法依規」和以權謀私。
3、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制度,促進依法依規規范運行。公共依法依規的行使,既要符合法規和制度關於實施機關、條件、幅度、方式等實體性規定,又要符合關於步驟、形式、時間和順序等程序性規定。要做到法律制度沒有授予的依法依規,一概無權行使;法律制度規定的職責,必須積極履行。一要加快法規制度建設步伐,力求有法可依。通過法規制度明確界定依法依規主體的依法依規和職責,規定每個幹部在所分管工作范圍內有什麼樣的依法依規,做到依法依規行使過程中的有章可循。二要抓緊法規制度的「立、改、廢」工作,堵塞漏洞。對那些不切實際難以執行的,過於籠統抽象給執法人員留下過多自由裁量空間的,要及時予以廢除或修訂;加快對有關廉政制度的立法工作,著重加快公職人員個人收入申報、財產申報、收入饋贈登記、公務消費的立法工作。三要狠抓法規制度的落實。加大對法規制度執行情況的執法監察、效能監察力度,及時發現和解決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絕不能搞「情有可原」、「下不為例」,維護法規制度的執行力。
4、實行陽光操作,公開依法依規運行。依法依規運行公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依法依規「暗箱操作」與市場經濟的宗旨背道而馳,必須根治。一要落實辦事公開相關制度。深化政務公開,貫徹落實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推行電子政務,加快政務公開進程,凡是不涉及黨和國家機密的用權行為,都要公開,讓依法依規的運行過程處於眾目睽睽之下,推進依法依規的公開透明運行。二要擴大公開的范圍。公開的內容要翔實、具體,從產生到結果,每個程序和關鍵環節都要公開,重點是政務公開,市、縣、鄉、村的公開面要達到100%,防止「陽光運作」下的「暗箱操作」和正常程序下的「依法依規腐敗」。三要創新公開的形式。除以公開欄和職工代表大會、村民代表大會為主要載體外,要重點創新聽證會、數字廠務、數字院務等公開載體,督促落實建立政務信息閱覽室,完善政務公開信息網站。四要提升公開效果。通過點題公開、依申請公開和「迴音壁」等形式,擴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增強依法依規運行的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形成遏制依法依規腐敗的公眾力量。
5、加強依法依規監督,形成嚴密的依法依規運行監控機制。加強依法依規監督,就要「以依法依規制約依法依規」,才能有效地防止依法依規濫用。一要對依法依規運行進行全程監督。加強事前監督,重點對制度設計進行監督,把好制度的「出口」關。加強事中監督,及時糾正行政決策、行政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防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及以權謀私、濫用依法依規等問題的出現。加強事後監督,重點對違反制度行為的查處。通過查處違紀違法行為,督促有關部門糾偏查錯、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二要強化對依法依規主體的監督。落實《黨內監督條例》、《黨員依法依規保障條例》,做到依法依規行使到哪裡、監督就延伸到哪裡,既防範於未然,又及時發現、糾正和懲處違紀違法行為。三要強化專門監督機關的監督。要在現行體制下,積極探索監督的有效性。比如,龍岩市為加強黨的紀律檢查和行政監察工作,開展了處級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情況巡查工作,促進了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廉潔、勤政、務實、高效。四要強化監督的懲戒功能。對無視法紀,屢屢濫用依法依規的依法依規主體,必須加大懲處力度,提高不規范用權的政治成本和經濟成本,使不規范用權成為高風險、高代價的行為。
⑶ 羞恥清涼照被同學看見了,還被傳出去了,怎麼辦呀
是《一對不知時日長久的少年》嗎
他,紀善生,學校里出類拔萃的男生,有嚴格的家教和被老師信賴的嚴肅品格。
她,蘇內河,言行古怪, 脾氣桀驁,從不討好任何人。
他和她,在13歲那年相遇。
1
13歲。他說。她插班到我所在的學校讀初中。春日陽光淡薄的午後,出現在班級里的陌生女孩,老師讓她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她轉過身,努力伸長了手臂,來回選擇,最後在黑板左上角一個偏僻位置里,寫下笨拙幼稚的三個字:蘇內河。一筆一畫,認真執著。手腕上戴著一隻粗重的圓環形銀鐲子,在她的手臂上起落。再轉過身來,她穿白襯衣、藍色布裙,光腳穿著一雙球鞋。粗粗的麻花長辮子拖在胸前。眼睛湛亮。
雖然是小城市,所在的省級重點中學卻有百年歷史,所以學生都有強烈的優越感。班裡女生通常穿白棉襪子、擦得光亮的丁字皮鞋,把頭發紮成高高的馬尾辮。內河的皮膚不知為何,曬得黝黑光亮,最愛在夏天赤著腳。即使是白衣藍裙的校服,穿在她身上也是吊兒郎當的模樣。自行車騎得飛快,笑起來聲音響亮。後來他才知道,6歲之前,她一直在海邊村莊里長大。成年之後被寄養在城裡舅舅家,接受學校教育。
女生們不喜歡這個言行古怪的女孩子,對她採取孤立及漠視的態度。老師也都對她頭疼。她上課睡覺,遲交作業,數學物理化學經常需要補考。沒有禮貌,也不整潔,脾氣桀驁,從不討好任何人。但若參加知識競賽作文比賽,就是非常好的選手,能拿回驕人的名次。語文、歷史、生物、地理的成績也都出人意料的好。她在班級里沒有任何朋友。除了紀善生。
他一直都受女生愛慕。已經有膽大的女生學會暗示,交作業本的時候,故意把本子重重地往他桌子上一撂,摞成一沓的本子就散落在桌面上。女生站在旁邊挑釁地側身等待,想他發話。他不動聲色,伸手把本子一本一本重新疊整齊,非常鎮定。圍觀的同學就此發出長長噓聲。噓聲中的紀善生,無可避免成為女生的暗戀對象。善生在男生中的人緣因此更差,接近被孤立。
男孩子聚眾打籃球踢足球,從來不叫上他。他也不熱衷任何體育運動。性格孤僻。是習慣把自己與身邊的人隔離開來的少年。他的精神世界習慣了獨自來往,沒有同伴和呼應。某種使命感,像一條蘸著火焰的鞭子抽打著靈魂,從未得到過安寧。母親的嚴厲和強勢使他覺得與女性之間沒有親近感,並且輕視身邊那些輕浮且一臉蠢相的女生。
他很少意識到她是一個女孩。她特有的獨立自在的中性氣質使她像個沒有性別的朋友。她不同於那些對他有模糊戀情萌動的女生。她們仰望他,而她一開始就自動選擇站在他的身邊。
他們是彼此唯一的朋友。但這是屬於他們的隱秘,不讓任何人得知和分享。一直到他們初中畢業,在課堂或大眾環境之中,從來都不交談一語,連眼神的交流都杜絕。她具備引導他內心蠢蠢欲動的心靈的能力。很難說明這種能力所在。一種不容置疑的能力。
只有她會對他說,善生,看。看天空西南面的那團雲。於是他就抬起頭,看到城市的開闊天際線被夕陽暈染的晚霞,綿延伸展,花團錦簇。他們在回家的路上,騎著自行車,開始追著那團雲,上坡下坡,飛快疾駛,掠過的風把地上落滿的櫻花花瓣成片地驚動起來打轉。一直追著雲團騎到月湖邊上。
她叫他一起坐在湖邊聞不同植物散發出來的氣味,她查閱辭典知道那些樹的名字和習性。就像她會借閱厚厚的英國版本畫冊,看到恐龍化石繪圖,各種各樣的恐龍骨骼,完整形狀草圖及說明,還有一些並不能完全看懂的英文註解。整個人趴在書上,一邊看一邊發出噝噝的吸氣聲音,興奮得難以自禁。他們的世界清凈自在。一直坐到黃昏,看完湖面上血紅的日落,才一起騎車回家。
2
他的母親跟所有的人一樣,不喜歡她,並且反感。她們只有過一次照面。母親對他說,這個女孩子不是好好讀書的人。太貪玩好奇。心根本就收不住。所以她每次去他家裡玩,總是從後門的花園牆壁翻爬進去,直接進他的房間,從未讓他母親再發現。
年少青春活力充沛。兩個人做作業,或者在房間里默默看書。在學校里都是寡言的孩子,彼此聊天卻滔滔不絕。他漸漸覺得倦了,自己也不知道何時爬上床,兀自睡了過去。半夜醒來,發現她還沒有走,睡在他的身邊,背對著他。一頭黑發濕漉漉蒸騰出熱氣,臉埋在枕頭裡面,身體蜷縮成小小的一團。窗外照射進來的潔白月光,籠罩著一對不知時日長久的少年。
她也醒了。坐起來梳理頭發,把黑亮的發絲細細地編成辮子。凌晨四點半。她得回家。他們的家在同一個新村裡,走路不過十分鍾。回去挨罵是肯定的事情,但她並不慌張。她的舅舅一家早已經習慣她的夜不歸宿,知道她經常會住在朋友家。也知道她的獨立,一定會安全回來。
她乾乾凈凈的發辮搭在腰背上,彷彿來時一樣。他睡眼惺忪,在暗中看到她的眼睛。
她已經站起身來,說,善生。我要走了。背好書包,打開房間的門。
他送她到小花園的圍牆下。那是23年前的春日凌晨。故鄉花園里茶花正在綻放。鮮紅繁復的花瓣,一層一層鋪墊。這樣扎扎實實地開著,沉浸在露水中輕輕呼吸。她折下一朵,用嘴巴咬住花枝,把書包掛在胸前,靈活地攀上圍牆。騎在牆頭上,呼出一口氣,臉頰因為用力而變紅。站在下面一臉緊張的他,困意已消。清涼晨風吹拂。天邊浮現漸漸絢爛起來的朝霞。
讓我們去小河邊看日出。善生。她說。她再次試圖誘惑他。他搖頭,你該回家睡覺。你太貪玩。她咯咯地笑起來,彷彿早就預期到這個答案,只是把那朵茶花隨手插入發辮里,翻身下牆,轉眼便不見。只聽到外面傳來清脆的聲音,善生,再見。再見,善生。她騎著自行車,發出咯噠咯噠的鏈條聲音,很快就消失在發亮的春日天色之中。
3
來。來。善生,跟著我來。她在暗中對他輕聲呼喚。她靠近他,明確地識別他。他是一個沉默孤僻的少年,只關注考試總分在整個年級里的排名。而她探究廣泛的事物,百無禁忌。他們的目標和方向完全不同,如同兩條來自同一條源頭的支流,各自蜿蜒前行。
他們去樹林收集螢火蟲並且徹夜沒有歸隊。老師和同學全部出動,尋找他們。這樣的事情,在這所重點中學里幾乎史無前例。桀驁不馴,個人主義,自我中心,脫離組織集體,沒有秩序和服從……他們使身邊的人遭受恐慌和憤怒的折磨。次日被找到的時候,老師被氣得嘴唇發白,當即呵斥內河,要給她處分。
他被有共識地忽略了。她甘心情願接受懲罰。她捕獲了他,強行侵入他的世界,不容置疑。只聽到吱呀一聲,門縫開啟,光線瞬間照亮所有被隱藏起來的蠢蠢欲動。他從未預期到引領的力量如此強盛。她捕獲了他的心靈,帶他跌跌撞撞、疼痛難忍地進入她所知覺的世界。
他只知道他將依舊並且始終地需要她。她是截然不同的介質,出現在他的對面,讓他看到從自己身上延伸出來的另一個自我。那個在深夜悄然起身,忍受著劇烈心跳,撲入大海和黑暗樹林的出逃者,和穿著白襯衣在全校師生面前擔任升旗手的優等生,哪一個是他更心安理得的真實靈魂。他的榮譽和羞恥,他的典範和錯誤,糾結在一起。年少單純的他,不能夠分辨。
4
16歲的夏天。他直升重點中學的高中部。她的理科成績太差,進入另一所以文科取勝的重點中學。兩所學校在城市的兩頭。她來他家的院牆下面等他。炎熱的夏日夜晚,薔薇花開得正好。細碎芳香的花瓣撒在她的白色粗棉布裙子上。她光腳穿著球鞋,摘了一朵花咬在嘴唇里,坐在自行車的後車架上。
一起騎車去書店買書看。她買了一整套的《約翰·克里斯朵夫》、《蘇格拉底群島自然史》、《基督的人生觀》、《榮格心理學》、《原子學說》……她的閱讀面比他廣泛得多。喜歡與他探討問題,讀完同一本書後互相交換意見,有時甚至為此特意寫很長的信給他。買完書,兩人一邊吃冰淇淋一邊討論剛剛崛起的國內先鋒派小說家的小說。他們同時痴迷上一個手法優美而陰郁的南方作家,孜孜不倦地談論他小說中的暴力傾向和孤獨偏激的少年。
那是20世紀80年代末的歲月。單純的年少時光。他們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孩子。生活的起伏變化錯落,彷彿影影綽綽的風景在身邊閃動。但一切似乎又與他們無關。他們生活在自己的內心之中。一個純白的小天地。